1998年8月2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

  兼得管理思想与管理中的对立范畴
  周祖城在《兼得管理思想研究》一文中认为,80年代以来,一种新颖的管理思想———兼得管理思想正在逐渐形成。兼得管理思想系指对管理中的对立双方都要兼顾,反对片面追求一方而排斥另一方。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寻求对立双方的“适度”,或称“适度管理”;二是追求对立各方的“极至”,或称“极至管理”。兼得管理思想还认为,对立双方的存在有一定的结构,或并列、或主次、或先后等,应根据具体的结构把两者适度地结合起来并追求极至。
  管理中的对立范畴主要有:1.理性与非理性。理性管理主张事事都要思考、权衡、计算、分析,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成本优先,利润至上,强调周详的计划、明确的分工、严格的规章、严密的控制。不能没有理性分析,但过分的理性也是不可取的。在外部环境变化越来越快,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快速反应,创新和适度冒险显得愈来愈迫切。2.刚性与柔性。刚性是清晰的、明确的、具体的、严格的,而柔性则是含蓄的、弹性的、灵活的。计划具体、细致、量化是“刚”,计划有弹性是“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是“刚”,在理解企业宗旨、使命前提下对规章制度的变通是“柔”;法治是“刚”,德治是“柔”;严是“刚”,宽是“柔”。3.内部与外部。企业竞争表面上看是外部的竞争,如品种、质量、价格、销售渠道、广告、推销、服务、信誉等的竞争,而实质上却是企业内部资源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管理的竞争、技术的竞争。4.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短期目标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它能作为衡量工作进展的标准。长远目标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培育作用。恰当的做法是:从大处着眼,定下宏伟远大的目标,从小处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开始脚踏实地的起步。5.利润与道德。企业应追求经济效益,但还要讲道德:一是因为企业有责任这样做;二是因为不讲道德会招致利益相关者的报复,有损企业的长远利益;三是因为讲究道德能带来长远的经济利益。6.个体与集体。要因人制宜地选人、用人、激励人,还要通过参与管理、团队合作,增强归属感、协作意愿和全局观念,发挥整体优势。7.威严与宽爱。管理者没有足够的威严,下级就会轻慢,把上级指令或企业的制度当儿戏。然而,过分严厉,下属或者谨小慎微,唯唯诺诺;或者文过饰非,弄虚作假;或者尽量少干事,敷衍了事,从而使下属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能得到尽情发挥。8.竞争与合作。在企业内部,竞争是在合作基础上的适度竞争。在企业与竞争者之间需要竞争,但也需要合作。9.正与奇。企业的资源条件、技术、管理水平等现状是“正”,资源的巧妙利用,技术、管理上的创新是“奇”;抓全面工作是“正”,突出一点为“奇”;企业已形成的风格、特点为“正”,背离既有风格为“奇”;符合一般思维、行为习惯为“正”,违反常规出新招为“奇”。“正”与“奇”应相辅相成,夯实“正”的基础,然后出奇制胜。10.安与危。“安”指“谨慎”、“安全感”,“危”指“迅速行动”、“冒险”、“危机感”。11.大与小。大企业具有规模效益、资源丰富、安全性高的优势,但也有弊端:层次过多,信息传递慢,繁文缛节,官僚主义,反应迟钝,行动不力。12.稳定与变革。组织要持续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由于内外部条件在不断发展变化,组织必须作出相应的变革。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但没有稳定作基础的变革可能事与愿违。
  (摘自《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90年代西方新增长理论的拓展
  龚关、黄奕林在《90年代西方新增长理论的拓展》一文中,在借鉴西方经济学文献的基础上,对西方新增长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这一时期的拓展作了如下概括:
  拓展之一:资本主义精神的引入。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源于韦伯,但将其引入新增长理论模型乃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韦伯认为,人们靠勤勉、刻苦(禁欲),利用健全的会计制度精于计算,把资本投入生产和流通过程,从而获取预期的利润,这种理性观点形成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精神素质或社会心态,这就是资本主义精神,它驱动着人们按照理性目的进行社会行动,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当西方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精神这一不同于资本、技术、知识等的单纯精神因素引入增长的理论模型时得出了许多不同于传统增长理论的新的观点。简言之,资本主义精神越强,经济长期增长便会越大。
  拓展之二:引入分工理论。当知识积累不多时,由于生产率不高,分工的交易费用大于分工经济。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后者大于前者,从而推进分工演进。这种演进会加速知识的积累,特别是使交易部门的分工发展,使交易效率上升,这又会反过来促进生产的分工。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人均资本、市场规模、生产技术水平都会增加,而自给自足率会下降。所有这些方面以及产业结构的变化都是分工自我演进过程的不同侧面。
  拓展之三:引进金融市场解释经济增长。90年代以前,西方经济学家一直怀疑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90年代以来,大量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成功的金融市场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因而加速经济增长。相反地,一个失败的金融市场将造成金融部门的扭曲,使得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丧失,降低经济增长率。当前,金融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增长理论中的热点。
  (摘自《经济评论》1998年第4期)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报刊文摘

  邓小平对矛盾学说的运用和发展
  杨春长、沈晓阳在《论邓小平同志对矛盾学说的运用和发展》一文中认为,邓小平同志对于矛盾问题即对立统一规律有许多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他在指导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在论述和解决国内外的诸多矛盾问题中,始终注意科学地辩证地把握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矛盾的对立中把握同一,在矛盾的同一中把握对立。概括起来,邓小平同志对矛盾学说的运用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坚持矛盾的客观性,如实地正视矛盾、揭露矛盾;二是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地分析矛盾;三是注重矛盾的同一性,辩证地处理矛盾的两个方面;四是注意矛盾的系统性,从全局上把握各种矛盾。(摘自《求是》杂志1998年第14期)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研究动态

  世界经济全球化研究现状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术动态课题组
  “全球化”一词,是80年代在西方报纸上出现的。90年代之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世界经济全球化问题也逐渐成为我国国际问题研究中的热点之一。现将人们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概要地介绍如下。
  (一)新阶段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国际分工发展的新阶段。理由是: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和区域集团化,作为一种国际经济关系,是以世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为基础的,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全球化又是国际化和区域集团化深入发展的产物,它们是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不同概念。全球化以生产资本向全球扩张为突出特点,它打破了世界垂直分工的模式,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同国际化和地区化有着根本的区别。90年代之后,世界性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信息革命和信息经济的大潮,是加速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二)含义
  关于全球化的含义,有多种表述,可谓五花八门,但最有代表性的表述有如下几种:一是认为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它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新阶段。在此阶段,各国经济已不仅仅是一般地相互联系和交往,而是相互交织、互相融合,以至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二是认为全球化不单指经济生活的全球化,而且也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三是认为全球化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经济学家们多指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和一体化;政治学家们多指国际干预的不断扩大,以及建立世界新格局的全球战略;文化学家则多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以及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社会学家则指超越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民族国家的复杂多样的相互联系和结合。四是认为应当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描述的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深刻变化,这样的变化本来并不是新现象,从西欧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开始,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的形成,各种知识体系的全球扩散,民族国家的世界体系的形成,意识形态和宗教的世界范围的影响,到今天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与资源配置,都是全球化的表现。不过,把全球化只理解到这一层面是不够的。全球化还可以进一步被理解为行为主体的发展并建立起全球网络这样一种动态的过程。但从整体看,它是各种全球化网络的交织与叠加。也有学者认为,全球化就是指生产力(核心是技术)与社会关系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在全球范围的扩展。
  (三)动力
  关于全球化的动力,主要有如下诸种观点:(1)认为市场经济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动力。因为就其本质来说,市场经济是没有任何界限的。(2)认为从本质上说,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基本的动因,是世界市场的财富流动、积聚和重新分配。(3)认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是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和活动条件。由于国内市场有限和激烈的竞争,促使各种有实力的公司,必然向国际、向全球寻找市场,向全球扩张自己的力量。(4)认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力量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近10年来,促进全球化新发展的动力,归根到底,是这一时期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科技的迅速发展。(5)认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90年代以来,现代技术革命在更深的层次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的方向演进。但世界经济活动主要由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组成,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迅速发展,国际金融的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两大源泉。(6)认为推动全球化的动因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二是科学技术进步;三是跨国公司的发展。但其中主要的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四)基本标志
  关于全球化的基本标志,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1)认为自从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时起,全球化过程即已开始。但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及欧洲统一大市场形成,到1994年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倡议纷纷出台,才可以说是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的转折。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应该是全球化时代的最重要的标志。(2)认为全球化开始于二次大战之后。二次大战后,特别是近30年来,国际分工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资本向全球扩张所形成的国际分工体系阶段。如果把在此之前的国际分工阶段称之为经济活动国际化阶段的话,那么此阶段则可称之为经济活动全球化阶段。国际化阶段主要通过商品资本国与国之间的运动来实现;而全球化则以生产资本扩张为突出特点,并与贸易、金融相结合实行全球扩张。(3)认为国际化向全球化转变始于战后,但存在着一个转变或发展过程。全球化的真正发展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4)认为全球化的进程可以1945年为界划分为两个各具独立意义的历史阶段。1945年之前,全球化的主导方面是欧洲文明在其他地区的大肆扩张,其他文明则痛苦地处于误读、接受、摸索和自强的状态中,是欧洲列强的殖民过程,即把其价值观念和制度向世界每个角落推进的过程。1945年起,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联合国为象征的新的世界体系确立了起来。全球化的发展动力已不再单是欧洲列强自我发展的需要,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加深,人类生存面临的共同需求和问题等,均成为全球化进程的动力。
  (五)趋势和影响
  关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和影响,主要有如下一些观点:(1)全球化进程中民族主义的兴起,正是全球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根本原因是:全球化进程绝不是一种全人类牧歌式的“携手前进”;恰恰相反,这个过程充斥着不公平和非正义,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和抵触,充斥着穷富之间的对立。(2)认为全球化进程使国家主权面临考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削弱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并增强了国际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主体的政治协调功能。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及区域经济的集团化是以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国际化为表征的。全球性及地区性经济组织的运营以参与国若干主权的让渡和转移为条件,在特定的领域内主权国家必须服从于国际机构的领导或协调。它势必在某种程度上对传统的国家主权形成挑战,与之伴生的则是国际组织政治协调能力的强化。(3)认为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全球化将对发展中国家,对南北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就总体说,这种影响是积极的,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尽快脱贫致富。(4)认为全球化与发展的关系十分复杂,它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而构成这种关系的主题,就是不平等。建立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体系的方式是不平等,贸易条件、金融投资和技术转移也是不平等,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和损失的分配还是不平等。一句话,强国受益最多,其他国家则受益较少或根本得不到好处。(5)认为在全球治理机构未形成,超国家主权未获得基础的情况下,全球化发展将在多方面引发世界性的冲突和相当大的震荡。除直接贸易冲突之外,还会引发多种非经济冲突。特别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巨大利益的富国和丧失巨大利益的穷国之间的对立将更加严重。而且全球化生产引起落后国家经济的衰退和失控,可能激化这些国家内部矛盾而导致动乱和战争。(6)认为不能同意那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场灾难,是严重损害的观点;也不能同意那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是巨大经济利益所在的观点。正确的认识应当是,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两面的作用:它增加了发展中国家以各种方式向发达国家交纳的“贡赋”,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损失;但也为发展中国家加速自己的发展带来了少有的历史机遇和更大的利益。(7)认为全球化是发展中国家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因为全球化是世界技术进步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参与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并有可能通过引进的方式,加快产业演进、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化和制度创新,以走上赶超发达国家之路。因此,那种认为全球化只有利于发达国家,只有损于发展中国家,因而后者必须摆脱全球化的束缚,走民族主义式的道路的新普雷维什主义行不通。(8)认为我们应当欢迎和促进全球化进程。理由是全球化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事务,特别是国际争端,有利于各个领域先进的东西的传播,特别是有利于本民族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向全球的传播。因此,现在许多国家都提出以“国际化”或“全球化”为民族发展的战略目标。
  (六)评价
  关于对全球化的评价,有学者认为,全球化不仅有质变的问题,而且也有个量变的问题。按照经济学家们的共识,全球化标志着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各国间更快更多地流动。那就意味着商品和要素价格在各国间的趋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各国商品和要素价格的均等化才应当是衡量全球化的真正尺度。全球化不能离开商品和要素价格的国际比较。由此所决定,虽然“全球化”迄今为止还没有带来各国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但在20世纪快要结束的今天,国际需求的链条已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紧密地连在一起了。我们还没有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全球经济,但也许已可以看到全球经济的端倪。全球化对所有国家来说,虽然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喜也有忧,但这种喜与忧是不对称的。它突出地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持赞成和反对两种意见的不同理由上。在发展中国家,持赞成意见的理由是:全球化带来更多的引进外资的机会;全球化带来更多的引进先进技术的机会;全球化通过制成品国际贸易的扩张,带来更多的扩大国外市场、增加国内就业的机会;全球化缩小了产品和要素的国际价格差距,从而促进国内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球化有助于弱化导致国内经济和社会不稳定的国际诱因。持反对意见的理由是:全球化可能迫使国内市场向外国商品开放,从而威胁本国产业和就业;全球化要求资本市场的过早过快开放,在一些时候非常可能引发汇率波动甚至货币危机;全球化促使按照国际资本效率准则的要求配置资源,而这很可能以抑制本国资源的动员为代价;全球化在国内经济结构进入良性循环前,可能加剧国内收入分配不平等。在发达国家,持赞成意见的理由是:全球化带来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有助于效率和生活水准的提高;全球化使经济活动多样化,分散并降低了金融风险;全球化带来更多的廉价制成品供给来源,从而有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全球化给巨型公司提供了更大的世界舞台,使它们及其母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持反对意见的理由是:全球化导致生产活动更多地输往国外,加剧了“非工业化”(“经济空洞化”)的趋势;全球化导致国外廉价制成品输入增加,替代国内就业机会,进而抬高失业率;全球化增加了政府对国内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全球化不断加快技术输出,从而加速了国际竞争对手的成长;全球化导致税源转移境外,同时还增大了政府福利开支的压力。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热点追踪

  东南亚金融危机研究述要
  □刘小龙
  自1997年7月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学界对这次危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著,下面予以简要综述。
  关于金融危机的成因
  (1)“房地产泡沫”破灭,银行坏账呆账激增。在过去高速增长期中,东南亚一些国家(地区)房地产价格猛涨,发展严重过热。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放慢,房价下跌,大量楼宇无人问津,从而导致银行大量贷款无法收回,坏账、呆账大幅增长。“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银行信贷的动摇,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线。(2)出口贸易不振,国际收支状况恶化。东南亚国家(地区)以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龙头,然而近年来,出口下降,经常项目赤字扩大,外汇储备减少,使得东南亚国家(地区)国际收支恶化,成为国际货币炒家们偷袭的薄弱环节。(3)汇率政策管理失当,金融调控体制滞后。东南亚一些国家(地区)长期实行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这一制度曾经促进过经济的发展。但它们没有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汇率,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在向外国资本开放金融市场大门的同时,却未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准备也不充分。(4)引进外资结构不合理,短期贷款和投资过多。一旦国内投资气候发生变化,这类资金就会溜之大吉,从而引发金融动荡。(5)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过度。当危机出现时,由于这些国家的政府管理本身存在缺陷,因而对经济的驾驭出现失控。(6)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与国际货币炒家的兴风作浪,是危机爆发的外部原因。
  关于金融危机的影响
  (1)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首先,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将使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其次,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由于东南亚国家(地区)货币急剧贬值,该地区的制造业竞争力大增,因此会增加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从而有可能引发这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抬头,甚至影响到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第三,使人们更加重视经济全球化的风险。这次危机所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提醒人们,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必须注意防范与之俱来的风险。
  (2)对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影响。东南亚地区遭受此次危机的直接冲击,影响最为显著。预计,东南亚地区快速增长期将告一段落,经济将进入重大调整期。乐观一些的学者认为,危机不会阻碍东南亚地区经济的正常发展,此次危机应视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短暂波动现象,而不是经济崩溃。另有学者认为,东南亚国家(地区)经济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元气。因为危机持续了一年之后,东南亚地区经济并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止跌回升,相反却是风雨飘摇、低迷不振。
  (3)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这次危机没有对中国造成直接的冲击,但间接影响明显。首先,对我国商品的出口造成不利影响。东南亚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对外需求萎缩,对我国商品的进口需求也将减少。同时,其货币贬值削弱了我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挤占我国出口市场份额。其次,发生危机的国家(地区)货币贬值,对我国出口增加,其商品价格下降,对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加大。第三,对我国利用外资造成不利影响。东亚地区是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主要来源之一,危机势必影响东亚地区对我国的投资。第四,对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亦有不良影响。危机给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部分劳务承包公司造成巨额损失,同时危机引起的经济萎缩还会对我在该地区的业务造成影响。
  关于金融危机的教训与启示
  许多学者认为,虽然东南亚金融危机未对我国构成直接威胁,但留给我们的教训却是深刻的,启示也是有益的。(1)必须在综合考虑国内比较优势及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力保宏观经济稳定,切合实际地调整、优化经济结构。(2)要注意控制外债规模,保持合理的外债结构。(3)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出口能力的提高。(4)发展高科技,加速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才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之道。(5)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要强化金融监管,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循序渐进,逐步开放资本市场。(6)要注意发现和防范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掩盖下的弊端对金融领域带来的风险。(7)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应取决于其对国际市场的应变实力及应变能力,而不是开放的步伐越快越好。(8)针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资金流动和危机传播加快、国际投机危害增大的特点,应大力加强国际和地区性金融合作,建立灵敏、高效的危机预警和援救体制,共同防范和对付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第5版(学术动态)
专栏:书刊评介

  《农业产业化发展论》评介
  □陈吉元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李纪恒撰著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论》一书,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作者长期在地方做实际工作所经历的生动丰富的实践,构成了本书的理论源泉。书中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理论、政策和发展战略的论述,无一不以实践为基础,尤其是对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所作的实证研究,是对带有浓重地方特色的典型的详尽剖析。
  第二,作者力图使实践上升为理论,从对典型的研究中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规律。本书充分吸收理论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市场经济理论和农业经济学理论,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产业特征;农业产业化产生的原因、发展条件和发展历程;还论证了农业产业化概念的内涵。作者指出,农业产业化将是我国逐步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的必由之路,并就中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
  第三,这本书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作者从地方实践出发,又不囿于地方的实践,系统地论述了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贸工农一体化与服务体系、专业化生产与区域化布局、农业企业与龙头企业培育、科学技术与农业产业化、政府行为与政策体系、农业产业化的投入机制、农业产业化指标考核体系等。这些都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需要正确认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