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心系灾区 情深意浓
  ——中直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职工踊跃为灾区捐款
  本报记者 周朗 王斌来
  编者的话
  从6月中旬开始,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相继发生大范围的特大洪水,长江全流域洪水水位持续40多天居高不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水灾。在长江抗洪救灾前线,广大军民坚守大堤,顶住了六次洪峰的冲击,正像江泽民总书记高度评价的:“在当代中国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又一首壮丽凯歌。”
  一段时间以来,各新闻媒体精心组织抗洪救灾宣传,不断把汛情、灾情和前线动态及时传递给全国人民。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行动起来了,各地党政部门行动起来了,成千上万的普通群众自发地行动起来了,数以亿计的捐款、捐赠物资接踵而至。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各界人士用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在捐赠者的队伍中,有八九十岁的老人,有七八岁的孩子,有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有残疾人、五保户,有企业家、个体户,有宗教界人士,有海外赤子,其中不少人连姓名、单位、地址都不肯留下。有的捐出了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全部积蓄,有的把儿女孝敬的养老钱分文不剩地捐给灾区,有的农民没有钱,把家中的粮食运去了,有的甚至连自己治病的钱都捐了出来。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大型赈灾义演,文艺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把这份特殊的礼物献给了灾区人民。滔滔洪水无情,颗颗爱心凝聚。此时此刻,任何语言都难以概括如此的深情厚谊。
  连日来,本报编辑部接到了许许多多读者热情洋溢的电话、来信,他们委托我们向奋战在抗洪前线的干部群众、人民子弟兵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为此,本报《社会周刊》特辟三个专版,真实地记录下这一幅幅血浓于水、感人至深的场面,记录下中华民族携手抗御特大洪灾的珍贵镜头。
  灾情牵动人心
  今年入汛以来,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前线军民团结奋战,与滔滔洪水搏斗,确保江堤安全,谱写出一幅幅抗洪抢险的动人篇章。这一切,时时刻刻牵动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心。
  中直工委副书记贾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连日来,在我们机关的班车上,汛情变化情况和军民奋战洪水的事迹,成为大家议论的主要话题。很多同志都说,我们应该为灾区人民多做些事情,以表达我们的心意。
  8月14日上午10时50分至11时20分,我们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先后遇到代表本单位干部职工前来送捐款的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三个单位机关党委的同志,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他们单位很多人早就提出建议,要求组织捐款活动,支援灾区人民。
  捐款行动迅速
  8月10日,中直工委与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联合发出《关于组织抗洪救灾捐款活动的通知》,立刻得到所属各单位、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短短一星期时间,已汇集到中直工委办公室和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办公室的捐款达6395万元。可以说,每一笔钱都代表着一颗心、寄托着一份情。
  各级党政领导对这次向灾区捐款活动高度重视,紧急动员,迅速部署。中直工委书记曾庆红明确要求中办机关要立即行动起来,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踊跃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把党的温暖、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送到灾区人民心中。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书记王忠禹强调,一定要以最快速度搞好募捐,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各单位、各部门的主要领导不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多捐款,而且作动员,提要求,把本单位、本部门的募捐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灾区人民心连心,不仅亲临抗洪抢险第一线动员、指挥抗洪救灾工作,还以普通党员的身份,为灾区人民捐了款。
  一些原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非常重视捐款活动,纷纷打电话询问情况,迅速将钱交给所在党支部。
  可敬的老人们
  如果说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是为群众树立了学习的榜样,那么许多曾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很大贡献,如今已经离退休的老同志此时又为灾区群众慷慨解囊,展现出老党员、老干部的高尚情怀,更令广大干部职工感动、钦佩。
  科技部86岁的离休干部王元一同志,1938年参加革命,一生俭朴,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和电器,可当他看到灾区的报道后,便毅然将自己多年积蓄的7万元全部捐了出来,他一再表示“这个钱到用的时候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离休干部吴俊扬同志,长期身患重病住在医院,这次他听说要为灾区群众捐款,便对前去探望的老干部处处长说:“灾区人民很困难,我要捐上1000元。”全国妇联的一些已离休的老大姐积极捐款,她们说:“得知灾区人民遭受洪涝灾害,心里很不平静。我们现已年迈,不可能到长江大堤上参加抗洪抢险,但灾区人民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要尽绵薄之力,表达心意。”
  有的老同志因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不能亲自将钱送到机关,就委托子女或孙子孙女送来捐款。他们的举动得到家里亲人的支持,晚辈们在代送捐款的同时,往往又加上自己的一份。
  人人奉献爱心
  抗洪一线任务重、情况紧急,身处首都北京的中央党政机关广大工作人员迫切要为灾区群众分忧解难。不少人一边交钱一边说:“我们都着急了,早就准备好了要捐钱。”海关总署外事处党员干部秦阳捐出当月进藏补助500元,人教司工人钟海涛捐款700元,其中包括他的个人模范奖金400元。中直工委负责同志介绍说,一些中直机关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七一”受到表彰的同志和先进党支部,把奖金捐献给了灾区人民。
  有些同志因为家中有下岗人员或者其他原因,生活比较困难,平常过日子精打细算,非常节俭,可现在一听说要支援灾区,便毫不犹豫地掏出钱来。有的同志老家在灾区,家里房子在水里浸泡了一个多月,急需用钱,但当单位开展募捐时,也马上捐了款。一些到外地出差或驻外工作的同志,纷纷打电话或请家属代捐。很多单位的临时工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纷纷自觉地加入捐款的行列。
  第一家把捐款送到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办公室的是国家税务总局。局办公厅副主任李林军告诉我们:“大家捐款非常踊跃,3天时间钱已集中。临时抽出来负责这项工作的同志,连夜清点钱款,立刻送来。这次全局个人捐款合计50.6万元,包括临时工在内,人均捐款500余元。”
  概括这次中央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为灾区群众募捐活动,有四个突出特点:领导带头,行动迅速,参与广泛,捐款踊跃。许多单位把这次募捐活动不仅当做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而且把它当做一次对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好机会抓细抓实,既体现了“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自觉自愿”的原则,又适当地进行了引导和动员,使同志们都积极参加到这一活动中来。中央党政机关干部职工的收入并不高,但在这次募捐活动中,个个争先恐后,热情高涨,表现出工作和生活在党中央身边的同志应有的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道德情操。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一个老兵的情怀
  本报记者 赵蓓蓓 王维香
  真想不到,这就是一下子为灾区群众捐出5000元的老红军、老党员王德银的家。尽管事先我们已经从中直管理局的同志口中得知,86岁高龄的王德银老人日常生活十分节俭,但她家里的简朴程度还是超乎我们的意料。沙发、柜子、大衣柜、床等都是解放初期的,已伴随老人度过了将近半个世纪;老式的缝纫机,过时的录音机,几十年前的小板凳,磨坏了的地板革……只有那台21寸彩电和壁挂式空调还透着点儿现代气息。听说我们要来,王德银老人特意换上一件蓝底白花的短袖上衣,一打听,那是她几年前花12块钱买了块布料自己做的。就是这样一个在女儿看来节俭到有些悭吝的老人,从电视上看到那么多同胞饱受洪涝灾害后,拖着两个多月前摔伤至今尚未痊愈的身体,自己到银行,将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取出来,送到了所在党支部。
  5000元,这对一个月收入只有1000多元的老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对这种义举,老人说:“只是尽一点我这个老兵的心意。”她说,“今年灾害太大,看到那么多受灾群众的房子都泡在水中,心里很难过。子弟兵在第一线抢险救灾那么艰苦,事迹那么感人,作为一个老兵,我尽点儿心应该。这点钱,也就是沧海中的一滴水。我原来是准备用这钱修修房子,买点家具,算了,不买了,反正旧家具还能用。钱有多少都能花,就看你怎么花。现在人民需要,也算尽我一个老党员的心意。”
  中直管理局休干处处长李彩兴介绍说,王大姐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我们那时候出生入死,很多人献出生命,我们活下来了,组织上对我们照顾得又那么好,我们为国家捐献点儿,是应该的。”老人把话接过来:“是没什么,想到我们那些战友,被敌人打死的,饿死的,陷进泥潭的,还没享到我们今天的福呢。”王德银老人出身贫苦,1933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作为红四军团31军的战士,她参加过长征,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她说,这个国家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
  王德银老人虽早已离休在家,但她无私奉献的军人本色却丝毫未改。这些年,王德银已不止一次慷慨解囊。今年年初张北遭受地震灾害,老人捐了500元,她还曾拿出数千元资助家乡修红军桥,搞希望工程,建飞机场,用老人自己的话说是“得之于民,还之于民”。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风雨同舟 血脉相连
  ——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积极投入抗洪赈灾
  本报记者 王维香 李晋鸿
  连日来,中央统战部一局、五局办公室里电话铃声不断,一笔笔捐款,一声声对灾区军民的深切问候,从八个民主党派中央及其地方组织汇集到这里。他们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作为参政议政党以及全国工商联,我们要和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携手并肩,共渡难关。民革中央捐赠的10万元现金送来了,接着是民建4.29万元,民进5万元,民盟4.5万元,九三学社5.15万元……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一人捐款3.3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4日,仅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中央机关已捐款50多万元。
  7月底、8月初,民盟中央先后两次召开主席会议和局以上干部会议,部署抗洪赈灾工作;农工民主党中央机关进行了紧急动员,地方各级组织纷纷响应,救助受灾群众,奉献爱心。民进中央于8月10日发出通知,要求民进有关地方组织和广大会员,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重要指示,随时准备应付紧急情况,集中力量搞好抗洪救灾。民进中央领导还多次给沿江各民进省委会打电话,表示关切慰问。全国工商联向全国发出了“开展募捐活动,支援当前抗洪救灾”的倡议书,号召各地方会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行动起来,为灾区人民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献一份爱心,尽一份力量。8月14日,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联合致信抗洪抢险第一线军民,送去了对灾区军民的深情厚谊。
  7月中下旬,湘西遭受建国以来特大暴雨袭击,损失惨重。民进中央副主席、湖南省副省长潘贵玉受命到张家界、常德、湘西自治州指挥抗洪救灾工作。他深入到临时搭建的窝棚里慰问受灾群众,还把代表他全家拳拳爱心的3000元钱送到最困难的土家族受灾群众手中。8月4日,民进安徽省委会主委朱维芳组织机关干部,前往枞阳老洲长江大堤,慰问日夜奋战在那里的子弟兵,送去了慰问品、慰问金。
  今年6月中旬,福建南平市发生特大洪灾,损失严重,全市有718所中小学受灾,大量教学设施和设备被洪水卷走。九三学社上海主委谢丽娟得知情况后,立即召开会议,动员各基层组织和社员各尽所能,积极为灾区筹资捐款。8月6日,他们将筹集的30万元捐赠给福建南平市灾区,建一所农村小学。
  农工民主党湖南常德市党员捐献救灾款5万多元,农工党员、福建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名誉院长郑伟达个人捐款10万元。截至8月14日,农工民主党中央、地方各级组织共捐款27.7万元,以及价值21.29万元的药品、衣物。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福建南平市委主委简少玉带领委员们在重灾之后,迅速了解盟员、台胞受灾情况,号召各盟员捐款捐物。
  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名誉主席田富达带头捐款,机关工作人员也慷慨解囊,共捐款3.3万元。民革中央及地方组织踊跃捐款捐物,福建、江西、甘肃、安徽、山西、海南、宁夏等地的民革组织共捐款600多万元,衣物7300余件。中国致公党中央截至8月14日,为灾区捐款40多万元,衣物3000余件。全国工商联机关和会办企业干部职工捐款16.8万元,其会员单位广东富绅有限公司一次捐助各种救灾物资,价值达300万元;福建万利达公司捐款130万元。8月14日,民建陕西省委委员郭家学任总裁的西安东盛集团,把价值50万元的药品及时送到湖北灾民手上。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为灾区人民献爱心
  ——人民子弟兵慷慨解囊
  本报记者 李晋鸿
  8月12日,四总部向全军发出了向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的紧急通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和军委办公厅行动迅速,捐款踊跃,当天就捐款800余万元。截至8月17日,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武警部队共为灾区捐款7147.8244万元。
  部队广大干部战士怀着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爱心,人人慷慨解囊,出现了许多动人的场面。有的干部战士家在灾区,农田冲毁,房屋被淹,但他们胸怀大局,主动捐献;有的在外执行任务,便打电话、捎信委托战友代交;有的干部的妻子和亲人已经下岗,经济比较困难,仍然要表达自己的心意。尽管四总部提出抗洪救灾的部队原则上不参加捐赠,但奋战在抗洪前线的团以上干部也向当地群众捐了款。许多离退休老干部带着妻子、孙女前来捐款。沈阳军区离休干部马光惠的老伴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平时生活俭朴,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将多年积攒的15000元全部捐给灾区。老红军、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张树芝,已88岁高龄,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到现场捐款2000元。这次没有向战士募捐,但仍有许多战士执意要把自己的津贴费捐给灾区的父老乡亲。武警北京一总队某部的全体战士将8月份的津贴全部捐献给了灾区。他们说:“虽然我们捐的钱款不多,但这是我们对灾区人民的一份心意。”全军和武警部队的捐款捐物活动现仍在进行。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截止到8月17日,全军和武警部队已投入兵力22.1万人,出动官兵180余万人次,民兵预备役官兵有500多万人参加了抗洪抢险。100多名将军,3400多名团以上干部奋战在长江、松花江、嫩江抗洪前线。此外,全军组织的100多个医疗小分队活跃在抗洪第一线。
  在物资保障方面,全军共下拨补充经费5700余万元,动用车辆15万余台次,舟艇3万余艘次,飞机570余架次。
  英勇的抗洪部队通过与洪魔的拼死搏斗,转移受灾群众320万人,加固堤坝4000余公里,排除险情9590处,转运物资1万余吨。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一切为了灾区人民
  ——访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
  本报记者 王斌来 周朗
  6月中旬以来,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西、安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连续发生了罕见的洪涝灾害。举国上下,都在关注着来自抗洪第一线的消息。8月15日11时45分,记者来到民政部主管救灾工作的副部长范宝俊的办公室。14日夜里刚从前线赶回北京的范宝俊,处理完有关工作之后,抽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记者:灾情发生后,民政部是怎样落实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抗洪救灾的重要指示的?
  范宝俊: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并密切关注着灾情的发展和抗灾救灾工作。党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打电话询问灾情和抗洪救灾情况,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7月27日以来,民政部已先后4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管好、用好救灾资金和救灾捐赠款物,妥善解决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保证灾区不出问题。8月12日,民政部向江西、湖南、广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重灾省区派出分别由多吉才让部长、徐瑞新副部长、杨衍银副部长带队的三个工作组,检查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及救灾款物落实情况。入汛以来,民政部已会同财政部向水灾区拨出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6.742亿元,调拨了1.3万多顶救灾专用帐篷和价值583.5万元的外救灾捐赠款物,较好地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记者:今年的水灾比往年更为严重,请您介绍一下今年的灾情和切身感受。
  范宝俊: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长江出现了继1954年后第二次全流域的洪水,造成大范围的洪涝灾害,人员伤亡较多,人民群众家庭财产损失惨重。7月下旬,东北地区暴雨成灾,嫩江和松花江水位陡涨,部分地区受灾严重。
  今年的救灾工作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温家宝副总理等领导同志在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亲临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和亿万军民,激发了大家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为夺取抗洪救灾的最后胜利正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已三次到南方灾区,灾区干部群众抗洪救灾、保卫家园的决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广大干部群众舍小家保大家,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斗志。广大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顶风雨,冒酷暑,舍生忘死,为保护长江大堤和主要铁路干线的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我在前线看到一个场面很感人:灾区群众看见解放军来了,拍着胸口说:“这下我们放心了。”
  记者:各级民政部门是如何动员和组织救灾的?
  范宝俊:首先,要求各级民政部门密切注视灾情和救灾工作动态,随时掌握情况,研究救灾措施,及时向党委和政府提出合理建议,当好参谋和助手。其次,认真履行民政部门职责。通过借住公房、投亲靠友、对口安置、搭建临时庵棚和调运救灾帐篷等办法做好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工作;通过紧急调运粮食、方便食品、熟食、饮用水、燃料及衣被等生活物资,保障受灾群众的吃饭、饮水、穿衣等基本生活需要;通过卫生部门向灾区派出医疗小组,分发防疫治病药品,组织群众清理环境卫生,解决防病治病问题。第三,充分发挥各级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协调联络,组织受灾群众生产自救,互助互济。第四,开展社会捐助活动,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依靠全社会力量战胜灾害,共渡难关。
  记者:民政部已经采取和将要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方方面面的捐款和物资及时足额地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范宝俊:第一,建立健全救灾捐赠的各项接收工作制度。要求各接收捐赠机构对收到的款物必须由专人负责,专账管理,手续完备,账目清楚。接收每一笔救灾款均应开具收据,并附感谢信。接收的物品要认真保管好,不能受损。第二,分配使用救灾捐赠款物应严格按照捐赠者的意愿,专款专用,专物专用。除定向捐赠外,捐款将主要用于受灾群众重建倒塌的住房。捐赠款物不得平均发放,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及其他营私舞弊现象,一经发现违法违纪行为,将依照党纪、政纪和国家法律予以严惩。第三,与有关发动救灾捐赠活动的单位、部门加强联系和协调,全面掌握接收救灾捐赠款物的数量,共同制定下拨方案,防止多头管理。第四,做到“四公开二监督”,即接收发放救灾捐赠款物的政策公开、数额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同时接受审计和监察部门监督,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切实保证所有救灾捐赠款物真正用到受灾群众身上,请全国人民放心。
  范宝俊最后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民政部目前正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扶贫济困支援灾区”的募捐活动,社会反响强烈。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有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援,有灾区人民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夺取这次抗洪救灾斗争的最后胜利。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8月15日,来到中华慈善总会捐赠站捐款的人络绎不绝。本报记者何雅萍 刘莉荔 摄


第9版(社会周刊)
专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徐鹏飞 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