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中流砥柱 钢铁长城

  惊涛谱就英雄曲
  ——江西军民抗洪抢险记
  本报记者 余清楚 钱江 武卫政
  入夏以来,赣鄱大地,风雨如磐,洪涛汹涌。在长江大堤,在鄱阳湖,在京九沿线,我们目睹了洪水给江西人民带来的严重损失和沉重压力,更看到了百万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特大洪灾的大无畏精神和坚强意志。
  党员——主心骨
  波阳县磨刀石乡北关村有一位身材魁梧的老人,今年65岁了,平日里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不显山不露水,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回洪水淹到了家门口,全村人全靠他张罗着,支撑着,凝聚在一块。7月30日下午,狂风暴雨冲击着圩堤,情况十分危急,他第一个跳入水中,用身躯压住编织袋,抵挡着疯狂的巨浪,村民在他的带领下,也纷纷跳入水中,用身体筑成一道“防洪墙”。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搏斗,圩堤保住了。这位可敬的老人就是村党支部书记胡义和。他说:“共产党员就应当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我是老党员,就要随时准备着为保堤而死。”村民说:“胡书记是我们村的主心骨,有了他,抗洪抢险才踏实。”
  在抗洪抢险中,像胡义和这样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党员干部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党员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党的形象就在哪里闪光。许多灾民含着眼泪向我们诉说党的恩情,党支部的力量,党员的关键作用。
  群众——保大家
  洪水当前,严峻考验。质朴勇敢的灾区人民,首先想到的是“人在堤在”、“保堤就是保家园”、“舍小家保大家”这些实际而又迫切的道理,大家情绪饱满,斗志高昂,将悲观与失望抛入洪水之中,将希望与信念垒成坚固的防洪大坝。
  在九江市区长江城防大堤16号闸口,“家在闸口在”五个大字格外醒目,闸口上悬挂的责任牌写明责任人:余纪生。他原是个个体户,承包了16号闸口处建立沙石货场。今年6月18日,长江洪水越过警戒线,他家的堤外货场被淹了,但他顾不上这些,主动要求承担16号闸口的防守任务,买了4000多条编织袋和许多石料,把闸口堵得严严实实的。他怕家里的事分心,就干脆叫上妻子、女儿,在堤顶搭了个帐篷,一家4口在堤上安了家。7月29日晚上,长江水位高达22.90米,16号闸口下部突然冒出两股洪水,余纪生一面向有关部门报告险情,一面挖开裂缝,查找原因,提出了解决泡泉的办法。经过6个小时的努力,泡泉被制服了,余纪生一家却累得筋疲力尽。
  武汉水利水运学院学生李伟,暑假回家乡都昌县杭桥乡度假,正遇鄱阳湖涨水,他奋不顾身投入了抗洪抢险的斗争。8月4日晚,他发现汹涌的波涛中有一条船被打翻,传来求救的呼喊声,他毫不犹豫地跳入了惊涛骇浪之中。由于风急浪大,一个年轻的大学生为了抢救人民生命的安全,过早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军人——挽狂澜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人民的子弟兵。这是江西灾区人民的共同心声。
  急难时刻,群众首先想看到的是橄榄绿,生死关头,灾民最盼望的是红星闪。
  8月4日晚,位于九江县长江江心的江心洲大堤突然溃决,被洪水围困的8000多名群众急待解救。当晚,解放军和武警出动250名官兵、41艘冲锋舟和快艇,投入了紧张的营救战斗。他们视人民为父母,急灾民之所急,不顾风大天黑,一个一个村庄搜索,一幢一幢房屋查找,千方百计保证水困群众的安全。一位被救的老农民跪在地上,握着一位解放军战士的手说:“你们真是我们百姓的救命恩人啊。”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南京军区六万余官兵坚守大堤
  据新华社九江八月十八日电(记者李大伟、罗玉文、黄秋生)集结在长江一线的南京军区六万余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坚决执行江泽民主席的命令,于八月十六日晚紧急出动,分赴长江大堤和重要圩堤,昼夜巡堤查险,全力以赴迎战第六次洪峰。
  在八百里皖江,抗洪部队官兵和地方群众一道,对重点堤段实行昼夜二十四小时拉网式查险,既查大堤本身,又查沿江仓库、厂房,不留任何死角。奋战在同马大堤上的数千名官兵轮番跳进江水中,抢在洪峰到来之前,加固防浪桩。
  截至今天上午八时,南京军区抗洪抢险部队已在长江大堤上坚守三十四个小时,仅九江一线就先后封堵十三处“泡泉”,排除两处重大险情,加固堤坝三十多公里。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图为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官兵在岳阳临湖大堤加高子堤,排除险情。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 摄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叔叔,请吃瓜!
  连日来,九江市民自发为抗洪一线的子弟兵送来防暑降温食品。
  图为5岁的小楼明为日夜鏖战的叔叔送上甜甜的西瓜。
  新华社记者 章武 摄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老战友 贴心人
  李玉邦 王先琳
  湖北荆州市江陵区军事协调小组副组长杨诗龙,被抗洪抢险部队官兵誉为贴心人。
  今夏的特大洪水,威逼长江中下游流域。荆江危急,大堤危急。为确保荆江大堤,确保大武汉,确保千百万人民生命安全,人民子弟兵星夜驰援江陵。得到去沙市关咀迎接部队的命令已是8月6日22时30分,正在防汛前线查险的老杨火速赶到指定地点,于7日凌晨2时接到部队。在军车上,老杨与部队首长交谈,真是无巧不成书,这支部队恰好是老杨30年前服役的部队,老同志、新战友相见格外亲切。凌晨4时,部队到达郝穴驻地,不巧的是由于郝穴水厂前两日检修,已停水两天,部队进驻后,没有生活用水,夜深人静怎么办?老杨急得头上直冒汗,他不顾一天的劳累,连忙去调洒水车拖水,同时安排人清洗蓄水池。洒水车水箱只能装5吨水,拖一趟要半个小时,老杨亲自押车,一连拖了10趟,直到大天亮……
  天亮了,老杨还不能休息。为解决部队烧柴,他跑了几个乡镇,调集柴草。部队住地分三处,相距几十里,老杨一处一处送柴草,送生活必需品,使部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抗洪抢险战斗。接着,他又迅速组织拥军服务队,为部队战士洗衣服,送茶水。
  8月6日以来,驻江陵部队换了4批,人员超过3000多。不论是哪支部队,老杨都是接进来,送出去,每天清晨5时到部队,半夜才离开,细致而周到地为部队排忧解难。部队官兵都称他:“老战友,贴心人。”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二炮万余官兵抗洪抢险显身手
  据新华社北京八月十八日电(记者张家军、孙金汉)在长江抗洪保堤的关键时刻,第二炮兵万余名官兵加入到抗洪第一线,与肆虐的洪魔展开了生死搏斗。
  自七月初以来,二炮已陆续投入多批兵力支援抗洪主战场。在长江抗洪斗争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二炮司令员杨国梁、政委隋明太再次发出紧急命令,要求各部队要把抗洪抢险当作当前的头等大事,一切服从这个大局,紧急调集上万名官兵赶赴抗洪主战场。八月十六日,长江下游有一段堤坝出现罕见的管涌群,正在执行发射训练任务的某部接到命令后,立即组成五百人的“抢险敢死队”及三千三百人的应急梯队,连夜挺进近千公里到达抢险现场,经过连续三十多个小时的苦战,终于将管涌群征服。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海军航空兵紧急支援抗洪一线
  本报北京八月十八日讯 今天上午,海军航空兵的四架大型运输机和直升机,先后从北京、青岛、宁波等地紧急起飞,运载人员、抢险物资、食品、药品到抗洪前线,增援保卫长江大堤的决战。截至今日,海军航空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一个多月的抗洪抢险战斗中,先后出动大型运输机八架,飞行二十余架次,完成空运救灾官兵一千余名,食品、药品、抢险器材等一百余吨。同时,还配合中科院完成遥感监测洪涝灾害任务,先后飞行十二架次,对洪涝淹没面积及灾害损失进行了分析评估,为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决策及预测提供了详实而准确的服务。(沙志亮 左文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