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文化)
专栏:九州风物

  壮观入微写长卷
  ——孙元亮和他的《秦淮胜迹图》
  本报记者 杨明方
  金陵东南,秦淮蜿蜒。秦淮河曾是一部动人的诗篇:六朝金粉,文人雅聚,桨声灯影,丝竹管弦……流淌不尽的秦淮河目睹了一幕幕枯荣兴衰的历史剧。当历史的车轮飞速奔向现代化的今天和明天,人们禁不住思忖:昔日秦淮是个什么模样?南京一位画家透过史书轶闻的浩瀚描述,开启艺术想象的空间,寻幽访古以求还原被岁月的风尘渐渐改写了的历史容颜,历时十三载而成大型历史风俗画卷《秦淮胜迹图》——他是南京市第五十中学高级美术教师孙元亮。
  这是一幅长达17.30米、载人物2600余人、以白描手法摹写百里秦淮古貌的全景式长卷(上图为局部)。徐徐展开《秦淮胜迹图》,鼎盛时期的明代秦淮跃然纸上。卷首从溧水石臼湖落笔,着墨不多,画面显得空旷幽静。湖水经胭脂河穿天生桥与秦淮河相接,然后绕方山,过东山,直抵通济门下。从上水门入金陵,城内秦淮两岸明代繁华景观历历在目:岸上画栋雕梁绮窗朱户,河中桨声灯影通宵喧闹,孔庙大殿里鼓乐阵阵香烟缭绕,十里长街上行人接踵车马拥道,茶舍酒肆林立,店铺货物丰盈。尤其是上元灯节,火树银花鱼龙纷沓,整个画面进入最高潮。作者还在画面上恢复了明代南京城雄伟壮观的聚宝门和大报恩寺琉璃塔。最后,以“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和“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诗意收尾,留给人回味无穷的想象空间。
  孙元亮说,秦淮河两岸古迹众多,民间风俗也不少,若一一收入画中,则不免杂乱无章,因此,作画须先立意。《秦淮胜迹图》的主题思想就是让观众以旅游者的身份游遍百里秦淮,欣赏历代胜迹、四季之景和风俗民情。这幅画从不同视角反映秦淮之美,并以秦淮河为载体,折射中华文明的不同层面,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为了完成这样的主题,孙元亮用了大量时间收集与秦淮河有关的几乎全部资料,在秦淮写生的基础上又踏访了山东曲阜,安徽屯溪、歙县等地的明清建筑,研究了古代服饰,临摹了大量古代绘画,仅《清明上河图》上的人物就临摹了三遍。以此为基础,孙元亮打破时空限制,运用多维空间来构思他的艺术世界,整幅作品中既有春夏秋冬的时间转换,又有空间距离的变化和方位的调整。整体的气势则由贯穿画面的几条运动曲线体现出来,即水路、陆路构成的主运动曲线和山川、建筑构成的轮廓曲线,画面显得层次分明,自然流畅。
  为了使作品充满中华文化内涵,孙元亮苦读儒、释、道原著,力图把抽象的文化理念通过直观的画面组合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儒家讲究尊卑秩序,孙元亮将孔庙的中轴线确定为《秦淮胜迹图》的主线,大成殿就在中轴线上,是孔庙中心,气势最大;两边建筑依次减弱,民房比官房建筑低,贫民房屋最小;但所有建筑都和大自然浑然一体,体现了“中和之美”这个儒学思想的最高境界。
  在我国历史上,反映城市民俗风光的全景式长卷,宋代有《清明上河图》,清代有《姑苏繁华图》,如今,《秦淮胜迹图》翩然出世,堪称中国当代画家承续前贤的又一精彩贡献。美术理论家马鸿增评论道:“《秦淮胜迹图》艺术地再现了古代南京的社会生活、自然风光和历史胜迹,集人物、山水、建筑、历史、文学、民俗于一体,在20世纪末填补了美术史上的一个空白。”著名书画家亚明老先生在欣喜赞叹之余,提笔为《秦淮胜迹图》题跋:“神气生动,壮观入微,妙哉,乃近代江南难得精品……”


第12版(文化)
专栏:学者剪影

  教授情系家乡老街
  江志伟
  73岁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自煊先生是安徽省休宁县月坛人,虽然少小离家,却依然能操一口休宁乡音与乡亲们交谈。1979年,他应屯溪市人民政府邀请,率领同事和研究生来到屯溪,作该市总体规划,留下一条意见,“屯溪老街要严格保护”。此后近20年间,他多次从北京来到屯溪考察,相继完成了《屯溪老街保护、整治与更新规划》等一系列科研课题。去年他又借日本友人大西国太郎教授申请到的日本丰田集团650万日元专项科研经费,完成了“屯溪老街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的最新课题。现在,屯溪老街已被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屯溪老街保护经验也被国家建设部向全国各地重点推荐。
  朱教授告诉我,他的所有这些工作都是无偿的,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朱教授淡淡地说:“我是徽州人,我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为家乡办点实事,是对家乡养育之恩的回报。如果收了设计费规划费,我和家乡的关系就变成雇佣关系了。”
  朱教授说:“我们家乡的拳头产品是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要使屯溪老街能够留住海内外游人,还要注意老街纵深地带的开发,街巷里边大有作为,比如开办老街博物馆、徽州古民居博物馆、私人收藏馆、小茶馆、小旅馆等。”
  “与此同时,我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把家乡同行中的许多杰出人才推出去,像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年轻的万国庆院长和资深的张承侠总工程师等。”
  朱教授透露,他同时在进行北京什刹海和安徽屯溪老街这一南一北两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研究,希望从中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的历史街区保护之路。


第12版(文化)
专栏:书香一缕

  读书东篱下 悠悠几千年
  ——读《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精华解析本
  周留树 王旸
  读史使人聪明,读伟人评史,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迪。
  刚刚拿到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精华解析本,迫不及待地翻读,毛泽东不同凡响的评点,字字珠玑入木三分的见解,的确让人拍案叫绝。
  如毛泽东熟读《后汉书》卷九三“李固传”,在一封信中写下一段精彩的文字:
  “晋朝人阮籍反对刘邦,他从洛阳走到成皋,叹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我少年时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可见神气十足了。便又不很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就变成这样的大王了……我曾举了后汉人李固写给黄琼信中的几句话: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后两句,正是指我。我曾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读过这几句。人贵有自知之明……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
  毛泽东挥洒自如的风采跃然纸上,而借古喻今信手拈来的历史精华无不表现了伟人的幽默、风趣中的智慧与胸怀。
  读《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精华解析本是一种享受,还在于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伟人读史、评史时的背景,可以让我们回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去体验伟人的哲思与心情。
  曹操是史学家们有争议的人物。《三国演义》的普遍流传和戏剧舞台上对曹操造型的奸相脸谱化,曹操为“旷世奸雄”的观点几成定论。毛泽东在卢弼的《三国志集解》的《魏书·武帝纪》里,圈画批注得较多,对曹操给予了充分肯定。曹操在令中说,自己之所以不放弃兵权,“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这是“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卢弼说这是“欺人之语”,认为陈寿写《三国志》对这些话“削而不录,亦恶其言不由衷耳”。曹操在令中说,自己打仗,“推弱以克强,处小而擒大”,卢弼在注里又列举他打的败仗,指责他“志骄气盛,言大而夸”。对曹操让出三县一事,卢弼在注里引别人的话说,“文词绝调也,惜出于操,令人不喜读耳”。看来,卢弼似乎是有意同曹操“对着干”。毛泽东对卢注作了圈点,在天头上写了这样一段批语:“此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李太白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弥衡’。此为近之。”
  诸葛亮为智慧的代名词,“隆中对”则更是历代谋国安邦之名篇。毛泽东妙语惊人,对诸葛亮经营西蜀的战略规划批注道: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这个批注是颇有史家见地的。荆州虽然重要却属是非之地,刘备占据后,又要前去取西川,便只好让关羽领重兵把守,这是毛泽东说的“二分兵力”。占了汉中、成都后,诸葛亮又长期领兵经营汉中,这是毛泽东说的“三分兵力”。结果关羽失掉了荆州,刘备起倾国之兵伐吴,又大败而归。蜀汉的鼎盛期就过去了。余下来,尽管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是劳而无功,只不过以攻为守勉强维持罢了。
  书中毛泽东评点真迹的200多幅影印图片,珍贵异常,令人于龙飞凤舞间,缅怀伟人情思。而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档案出版社四家毛泽东藏书之权威机构的联合推出,显示出其原汁原味、正宗、正版的权威性。大红色的收藏证书更是豪华典雅,令人爱不释手。正是读一好书,得一知己矣。


第12版(文化)
专栏:

  学者张弓20年研究揭示
  佛寺:有实无名博物馆
  朱越利
  我国的佛教寺院星罗棋布,大多数人对它并不陌生。佛寺是僧尼信众的,又是向社会大众开放的;是出世的,又是入世的;是肃静的,又是喧闹的;是悲苦的,又是欢乐的。总之,佛寺不仅是宗教场所,而且是地区的文化积淀,是重要的旅游景观,是有实无名的博物馆。张弓研究员的新著《汉唐佛寺文化史》因此选择了佛寺文化的角度研究佛教,令人耳目一新。
  《汉唐佛寺文化史》摄取的汉代至唐代,正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完成中国化的重要时期。全面系统地研究这一时期的佛寺文化,还没有人尝试过。《汉唐佛寺文化史》填补了这一空白。全书9篇70万字,全面展示了汉唐时期佛寺分布与型制演变、佛寺景观的文化意韵、释门人文撰述与文学创作、佛寺乐舞等等。
  汉传佛教是和平传入的,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人请进来的,两种文化的碰撞却不可避免,碰撞的结果是印度佛教变成了中国佛教。《汉唐佛寺文化史》通过佛寺文化中国化的过程,令人信服地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中国化是汉传佛教流传与发展的必然归宿。书中指出,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采用以僧管僧的方法管理佛寺,体现着华夏文明对待异质文化向以怀柔与疏导为原则的宽容精神;同时,它维护传统体制与传统观念的决心又是明确而坚定的。这种刚柔并济的方法十分有效。各方硕学大德,一旦成为僧主、僧正等敕命僧官,便自收敛方外人“不敬王者”的矜持与傲慢,变成了恭谨的臣下。中华文化从各个方面对佛寺文化进行改造,改变着它的外貌和内涵。
  以往的中国史学固定为论述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块,多忽略社会生活。学者们已开始纠正这一偏差。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汉唐佛寺文化史》不仅是文化史,也是政治史、经济史和社会史。书中介绍了施主层群及造寺心理,寺院的岁节、教育、寄宿、造林环保等,许多内容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者说,檀主的营寺发愿,真实地表达着各式各样的人生期待,是一面映现众生心态的视镜。
  张弓先生为写这部著作,从收集资料至写成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作者为求汉唐佛寺数,竟然采取“笨”功夫,查阅了2000余部方志。其用力之勤、态度之诚,可见一斑。甘坐冷板凳,二十载磨一剑,厚积而薄发,方有今日之硕果,足令浮躁者汗颜。


第12版(文化)
专栏:

  《美国对华政策内幕》出版
  雁弓
  台海出版社近日出版《美国对华政策内幕》一书。在国际事务中人们通常将“白宫”视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化身,认为它不仅代表美国总统和美国政府,更代表美国政治和美国政策,其实不然。美国政府是一个由立法和行政部门组成的复合体,其间绝非铁板一块。1979年出笼的“台湾关系法”第一次引起中国学者对美国国会的注意。此书透彻地分析了美国对华政策制定的复杂过程,尤其有助于国内读者了解美国国会在决策过程中的地位。
  作者郝雨凡曾是南京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1982年赴美留学,先后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经济与国际关系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美国科盖特大学政治学系终身教授。他在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鲍大可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该书就是他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第12版(文化)
专栏:

  把握知识经济的脉搏
  钦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丁冰教授的力作《战后科技革命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没有使用知识经济的术语,但对于我们切实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脉搏大有帮助。
  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该书,介绍了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互联网络、航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展示了人类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微型化,以及神经计算机、光电子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诱人前景。作者分析,高新技术导致了经济结构、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包括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以及各发达国家之间、北南之间经济技术关系的发展变化等。该书的结论是:今日之世界乃是高科技一日千里地飞速发展的世界,我们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12版(文化)
专栏:

  升华心灵的豪唱
  ——读报告文学《铁血之旅》
  曾镇南
  面对《铁血之旅》这样感情饱满、文字滚烫的作品,你想保持冷静审视的评论者的“立场”是很困难的。拼搏在祖国西部的中原石油壮士们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和他们洁净、优美、崇高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了我,使我几乎无暇计及作者遣词用字上些微的瑕疵。
  作者在西部石油工人的生活方式、战斗风格和人际关系中,找到了对现在的中国人最需要的精神的支柱。他们从石油烈士墓园的一柱旋风,看到了兀立而高标的为国捐躯的英灵;在沙漠公寓里,看到了纯洁、平等、温馨的人际关系的一泓清泉;在范智海替职工奔丧当孝子的故事中,开掘出了中国人崭新的伦理的美;在“五朵金花”、“下跪”的细节和“亲亲的嫂子”的歌声里,掂出了青春和爱情的特殊的分量。
  有深情而含蓄的作者,也有激情难抑、一唱三叹的作者,《铁血之旅》的作者似乎属于后一类。在本书里,不时可以读到这一类自白式的议论:“堂堂七尺男儿,历尽世间喧嚣,自认为已是心若止水。但在这里,泪水不止一次地打湿我们的采访本——任热泪洒在西部这方净土上,我们感到无比的舒畅,心的折皱被熨平。”“有时候我也傻想:如果在内地,在祖国所有的地方,人与人之间都是这种情感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干净得多,就会有力量得多!”当作者引录中原油田西部开发公司总经理李春第的文章,把西部石油工人常有的牢骚写下来时,我们是不能不深深共鸣的——“把那些贪赃枉法、侵吞民脂民膏的家伙们,一排子列车拉到西部来,让他们看看石油工人的劳动,看看石油工人怎样为国家寻找财富!不让他们干,就让他们站在旁边看,过上一年半载的试试?!”——这当然也是一种“傻想”,但这是一种怎样正气凛然的“傻想”呵!
  作为报告文学名篇《沂蒙九章》作者之一的王光明,在《铁血之旅》中,与他新的合作者尹世林、李广科一起,谱写出了一部“西部油田九章”,体现出他在报告文学结构艺术探索方面的连续性。以事为纲,以九事搭起全书的骨架,这样的结构,对于相对完整地写出人物的形象,无疑有其局限。但是,作者们并没有因此见事不见人,而是在现有的结构中,相对集中地写出了李春第和他的战友们的群像。其中尤以李春第的形象,写得最丰满最有神采。


第12版(文化)
专栏:人生感悟

  “华为”青年员工的人生启示——
  从学人到企业人:艰难的蜕变
  杨云峰
  柳青在《创业史》中有一句名言:“人的一生有很多次选择,但重要的只有一两步,尤其是在人年轻的时候。”告别十几年的校园生活,展现在每一个青年学子面前的,不独是鲜花和浪漫,也有市场竞争的残酷,人际关系的冷暖。理想与现实,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自由意志的张扬与客观生存环境的限制,《第一次握手》展示的这些矛盾和惶惑引发了青年读者的强烈共鸣。
  现代科技已不是诞生牛顿和法拉第的时代,世纪之交需要的是携手奋斗的团队精神。因此,散兵游勇式的个人奋斗显然已不能适应高科技企业的需要。在这群主人公落脚的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绩单和毕业证书也只能是一种学业的证明,文凭并不等于水平,企业岗前培训的重要目的即在于以企业文化引导学人向企业人转变,与企业的价值观趋同。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以朴实无华的笔触,记录了一群年轻的“华为”员工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摒弃幻想、从一点一滴做起的个人经历和心路历程。这是每一位从学校走向企业的青年都会感受到的尴尬和无奈,欣喜与雀跃。


第12版(文化)
专栏:

  流逝的辉煌(油画) 徐里


第12版(文化)
专栏:

  湖光山色(水彩画) 高祥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