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1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决战决胜的紧要关头
  ——记江泽民总书记在湖北抗洪抢险第一线
  新华社记者 何平 万武义 解放军报记者 王文杰
  浩浩长江,奔流东去,滋养着两岸肥沃的土地。
  洪水肆虐,桀骜不驯,吞噬着人们美丽的家园。
  ——大自然,就是这样同时扮演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在历史的大舞台上演着一幕幕悲喜剧。
  今年入汛以来,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再施淫威:5次洪峰,一次又一次从上游奔泻而下,严重威胁着沿江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持续近50天的江水浸泡,使万里江堤险象环生。沿江两岸数百万军民众志成城,奋起抗洪,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洪峰,经受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气吞山河的壮歌。
  随着汛情、险情的加剧,长江抗洪抢险已到最后决战的紧要关头。
  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始终密切关注汛情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赴湖北长江防汛第一线,向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就决战关头的抗洪抢险作出总动员。
  (一)
  人民安危心牵挂,洪水无情党有情。
  8月13日上午,正当长江第五次洪峰向湖北荆江逼近的关键时刻,江泽民总书记乘飞机急赴沙市。一上飞机,他就摊开地图,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一起,查看长江堤防重点险段的位置和参加抗洪抢险部队的兵力部署。
  “现在沿江一共有多少部队?”江泽民问坐在对面的张万年。
  “解放军和武警一共投入了13万人,还有200多万民兵。仅在湖北,就集结了8万多兵力。济南军区、南京军区还准备了5个师的兵力,正处于紧急出动状态,可以随时调用。这是解放战争渡江战役以来,我军在长江沿岸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重大行动。”张万年说,“按照中央决定,参加抗洪抢险的部队听从国家防总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好,国家防总的总指挥是温家宝同志,他是受中央委托在一线指挥的。”
  此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已先期到达湖北,这是他第四次亲临长江沿岸指挥抗洪抢险。
  在防汛抗洪最紧张的日子里,江泽民总书记几乎每天都给温家宝打电话,详细了解水情、汛情、险情和灾情,指挥部署抗洪抢险。
  7月21日,当得知长江第二次洪峰正向武汉逼近,总书记夜不能寐。深夜12时,他打电话给温家宝,要求沿江各省市特别是武汉市要做好迎战洪峰的准备,抓紧加固堤防,排除内涝,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大堤的安全,确保武汉等沿江重要城市的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随后,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决定,委派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到长江防汛抗洪一线察看汛情,慰问军民,现场指挥抗洪抢险。
  7月27日,温家宝同志出发前一天的夜间11时半,总书记又专门给他打电话。此刻,长江第三次洪峰刚刚通过宜昌向中下游推进。从石首到湖口,除了汉口、黄石的水位接近历史最高水位外,其余8个水文站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严峻的形势,使总书记十分担忧。他叮嘱温家宝:一定要防止1954年的险情发生,坚决确保武汉和江汉平原的安全。第二天一大早,总书记就打电话给已经到达武汉的温家宝,了解洪峰通过武汉的情况。当得知洪峰正在通过武汉、没有发生重大险情时,总书记才稍感放心,他在电话中希望战斗在防汛抗洪第一线的沿江广大军民,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继续加强防守,夺取防汛抗洪斗争的更大胜利。
  此后的几天里,温家宝每天给总书记和总理发一封电报,不断报告长江抗洪抢险的最新进展。总书记仔细阅读每份电报,及时作出重要指示,有力地指导着整个防汛抗洪斗争。
  党心紧系军民心,砥柱中流挽狂澜。
  8月7日夜,在长江第四次洪峰袭来的危急关头,江泽民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了国家防总的汇报,研究了长江抗洪抢险工作。会议决定:要把长江抗洪抢险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抓好。要坚决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大堤的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和动摇。人民解放军要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继续投入抗洪抢险第一线。武警部队和公安干警也要积极参加抗洪抢险工作。要动员和组织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抗洪抢险。
  在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洪水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决策,调兵遣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闻令而动,乘车辆,驾飞机,驭舟艇,火速从四面八方赶赴沿江抗洪抢险第一线,在万里长江大堤摆开了与洪水殊死搏斗的战场。
  “济南部队现在哪里?”江泽民问。
  “在武汉。”张万年指着地图答道。
  “空降兵部队呢?”
  “在洪湖。”
  张万年告诉江主席,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斗争,调用了5800多部车,860多艘舟艇,60多架飞机,并投入了大量救灾器材和物资,其中,渡河、救生器材8万多件,帐篷3700多顶,被装25万多套,食品1100多吨,油料1万吨,给养器材3.5万多套,通信器材近2000部,各种工具25万多件。现在已经抢救转移群众300多万人,加固堤坝3800多公里,排除险情5500多处。他说:“部队官兵的口号是:‘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
  “好!‘人在堤在’。我们就是要有这样一种大无畏精神。”江泽民赞同地说。
  张万年接着说:“这次抗洪抢险,一共有100多位将军在一线指挥。像广州军区司令员陶伯钧、政委史玉孝,南京军区司令员陈炳德、政委方祖岐,济南军区政委徐才厚,武警部队司令员杨国屏、政委徐永清等。其中,湖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戴应忠少将在嘉鱼县簰洲湾民垸决口的抢险战斗中和400多名官兵一起遇险,在洪水中浸泡了10个小时。”
  “我知道,”江泽民充满感情地说,“高建成烈士就是在那次抢险中牺牲的,他们不愧是这次抗洪斗争的中流砥柱!”
  高建成是广州空军某高炮团连指导员,今年8月1日在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堤坝突然决口的危急关头,他把救生衣让给了不会游泳的新战士,在激流中继续指挥被洪水冲散的战士自救互救。在连续把几名战士推上一棵大树后,自己却被滔滔洪水卷走。
  这时,坐在一旁的曾庆红说:“电视上曾播过这样动人的镜头,一名下身赤裸的儿童被洪水困在树上哭喊着,是解放军驾冲锋舟及时把他解救下来。还有一位被困在屋顶上的老大娘,也是解放军及时赶到才得以脱险。”
  江泽民说:“这些镜头我都看到了,很感人哪!事实证明,我们的部队不愧是一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的,与老百姓有着鱼水之情和血肉联系的人民军队。还是那句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当曾庆红谈到,在这次抗洪抢险斗争中,党的各级组织充分发挥了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充分发挥了突击队作用,广大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了技术指导作用时,江泽民激动地说:“对这些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一定要认真总结,广为弘扬。这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好教材。”
  (二)
  将近10时,总书记乘坐的飞机飞抵湖北荆州上空,开始徐徐下降。透过舷窗俯瞰,只见有的农田、房屋和树木受到水浸泡,美丽富饶的荆江大地正在遭受凶暴洪魔的蹂躏。见此情形,总书记神色凝重,非常焦急。
  汛情紧急。一下飞机,江泽民未及休息就乘坐面包车直奔荆江大堤。
  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荆江大堤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全长180多公里,是保护江汉平原乃至武汉三镇的屏障。历史上,这里曾多次溃口。为此当地百姓曾修建了一座镇水塔,祈望它能镇服洪魔,但无情的洪水使人们的梦想一次次破灭。
  据荆州地方志记载,从明朝初期到解放前,荆江大堤共溃口91次,平均每6年一次,“浮尸满城,哀鸿遍野,”“其情其状,惨不忍睹。”新中国成立后,在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中央制定了“确保荆江大堤,江湖两利,蓄泄兼顾,以泄为主,上下荆江统筹考虑”的综合治理方针。根据这一方针,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先后投入巨资,一方面加固荆江大堤,一方面积极兴建分蓄洪工程和河道治理工程,为减轻洪水对荆江大堤的威胁作了大量工作,到去年为止,荆江大堤共完成土石方1.3亿立方米,投资5.48亿元。今年入汛以来,尽管一次又一次洪峰的袭击和长时间高水位的浸泡,使荆江大堤险情加剧,多处告急,但数十万军民同舟共济齐奋战,万众一心保家园,使荆江大堤安然无恙。
  面包车在荆江大堤上急驶。堤外,洪水汹涌,浊浪翻滚;堤内,生活如常,一派安详。
  总书记站在烈日炙烤下的大堤上。眼前是浩浩荡荡的江水,身后是头顶悬河的古城沙市。江堤上,一排排装载石料、沙子的运输车整装待命;堤坝下,巡堤人员正在查看险情。“同志们辛苦了!”江泽民紧紧握住正在加固堤坝的民工和巡堤查险人员的手,向他们表示亲切慰问,并详细了解防汛抗洪的有关情况。
  随后,江泽民乘车来到荆江大堤的重点险段观音矶。观音矶因矶上建有观音寺而得名,具有顶承江流,维护江堤的作用。这时,湖北省领导告诉江泽民,长江第五次洪峰正从这里通过。
  江泽民关切地问:“水位和流量是多少?”荆州市原水利局长易光曙告诉总书记:“今天的最高水位是44.84米,现在的水位是44.83米,流量为4.95万立方米每秒,是入汛以来最大的一次。”
  当看到观音矶经过整险加固在这次洪水中岿然不动时,江泽民非常高兴,他勉励在场的抢险突击队员再接再厉,坚持到最后胜利。
  洪峰在向中下游推进,洪湖的情况如何,总书记甚为关心。吃过午饭,江泽民又随着洪峰顺江而下,驱车200多公里,于下午近5时赶到洪湖中沙角险段。
  10天前,洪湖大堤中沙角堤段距堤脚50米的水潭内发生了3处管涌的重大险情。空降兵某部官兵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立即进行抢险,用卵石填孔,并构筑了围堰,使险情基本得到控制。为了迎战第五次洪峰,军民们又于8月12日起在堤外加做外帮,以确保大堤万无一失。
  “总书记来看望我们啦!”当江泽民走上洪湖大堤,正在抗洪抢险的军民们激动地欢呼起来。展现在江泽民眼前的,是一幅千军万马与洪水搏斗的震撼人心的宏大场面:一幅幅写着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巨型标语布满大堤上下,一袋袋沙石筑起的坚固堤防挡住奔腾的洪水,一面面不同历史时期英雄部队的军旗迎风招展,一队队身着橄榄色军服和桔红色救生衣的官兵整齐列队。
  望着官兵一张张被烈日暴晒得脱了皮的黝黑面孔,总书记心情难以平静,他手持话筒十分动情地说:
  “你们当中有‘上甘岭特功八连’,上甘岭的精神永远活在全军指战员心中。你们当中还有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黄继光英勇献身的精神也永远铭刻在广大军民的心中。”
  “现在,长江抗洪抢险斗争已经到了决战的关键时刻,你们要继续发扬不怕疲劳,不怕艰险,连续作战的精神,团结奋战,坚持到底,夺取抗洪抢险斗争的最后胜利!”
  “同志们有信心没有?”
  “有———”,备受鼓舞和激励的官兵们群情激奋,斗志昂扬,斩钉截铁的答声回荡在辽阔的江面上,盖过了滚滚涛声。
  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龙王庙险段,是武汉长江堤防的重中之重。这里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河岸脱坡、码头断裂等险情和事故,1931年的洪水就是从这里冲决堤防进入武汉市区的。当时的报纸对灾情的描述是“震惊中外”、“惨绝人寰”。人们为祈求龙王不要发大水而修建了龙王庙。
  8月14日上午,江泽民来到这里。登上用草袋子垛起来的堤坝,江泽民眺望江面,察看汛情。此刻,长江第五次洪峰正逼近武汉,水位高达29.07米。汹涌的洪水已将闸口标有1931年、1983年和1996年最高水位的三块水位标志牌淹没。堤外,江水浩荡,惊涛拍岸。堤内,武汉三镇安然无恙,人民生活井然有序。
  正在这里坚守的广州军区某红一团的官兵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总书记的到来。诞生于秋收起义的红一团,50年前曾经参加过解放武汉的战斗。今天当洪水威胁武汉时,他们又千里驰援,再抵武汉,连续奋战5昼夜,排除险情36处,被武汉人民誉为“抗洪铁军”。江泽民站在堤坝高处,频频向官兵们招手致意,随后又走到他们中间,同他们亲切握手、交谈。官兵们表示:坚决贯彻党中央指示,誓死保卫武汉大堤。
  月亮湾,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优雅浪漫,而是武汉长江大堤的又一处险段。离开龙王庙,江泽民又来到这里。看到这个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重大险情、给武汉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堤段,如今在奔涌的江水冲击下安然无恙,江泽民感到十分欣慰。他对在场的同志说:“中华民族从大禹时起就同水患进行斗争,今天,我们仍要继续发扬这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彻底根治水患。”
  (三)
  “兴修水利是安民兴邦的大事,必须切实抓紧抓好。洪涝灾害历来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心腹之患,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在抗洪抢险的日日夜夜,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江泽民一边总揽全局,指挥若定,一边也在思考着更深入、更长远的问题: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洪涝灾害这一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8月6日,他在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呈报的一份紧急报告上批示:“今年大灾以后,建议很好总结一下中国水利建设。”8月14日下午,江泽民在武汉听取湖北省关于抗洪抢险工作的汇报后,再次语重心长地提出了兴修水利的问题。
  中国是个水灾频繁的国家。据史料记载,自汉朝到清代的2100年间,长江洪水平均不到十年就有一次大的泛滥。“治国必先治水”,这是先人留下的遗训。从某种意义上讲,历代兴衰也同水的涨落息息相关。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大江大河治理工作。解放后,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外出视察,就来到了历史上屡次决口的黄河岸边,并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1953年12月他又顺江而下,在船上和水利专家们一起商讨治理长江的方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问题,也牵动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心。1980年7月,年逾古稀的他从重庆乘船,对长江进行了考察,就三峡工程建设发出指示:“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为三峡工程的论证和上马一锤定音。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更是心系长江防洪安全。1989年7月,江泽民就任总书记后的第26天,就冒雨来到了荆江大堤,进行考察。1990年江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在考虑‘八五’计划时,要认真研究一下水的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应该未雨绸缪。”这些具有远见卓识的话语,今天回顾起来更加发人深省。1994年,总书记在洪水肆虐的汛期,再次来到荆江大堤,亲切慰问日夜奋战在第一线的抗洪军民。这一次,在长江防汛抗洪抢险最危急、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总书记又一次亲临长江抗洪第一线,指导抗洪抢险斗争。
  正是在党的三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国家投巨资加快大江大河的治理,水利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不断加高加固江河堤防,兴建和安排了一大批分蓄洪区,建设了许多具有较大防洪能力的综合利用水库和河道整治工程,使大江大河防御洪水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目前,长江中下游沿江有干堤3500多公里,全流域干流、支流与民垸支堤共有3万多公里,各类水库已接近5万座,已初步形成以堤防工程为骨干的防洪体系。跨世纪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经过长期的设计论证,终于在“八五”期间开工,并在1997年秋相继截流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对几千年来灾害频繁的两大江河的治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在武汉东湖宾馆,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总书记汇报说:“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的防洪问题历来十分关怀,国家有关部委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湖北历届省委、省政府都把防汛抗灾作为天大的事,坚持年复一年地组织群众冬春修,夏秋防,长抓不懈。通过40多年的努力,全省培修加固长江、汉江干堤及支堤民堤1.1万公里,重要堤防加高1至3米,堤身断面加大1倍多。”
  贾志杰说:“为了缓解长江中下游和汉江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够的矛盾,已经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建设了汉江下游杜家台部分分洪工程和洪湖蓄洪部分工程;实施了下荆江系统裁弯工程,扩大了泄洪能力;兴建大中小型水库5787座,总蓄水能力484亿立方米,对控制山洪、拦蓄洪水、调洪错峰起了较大作用。”
  听了湖北省的汇报后,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决战阶段的长江抗洪抢险工作作出总动员。他在部署了当前防汛抗洪工作后深刻地指出:“这些年来,严重的洪涝灾害连续发生,每次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中央一贯高度重视兴修水利和防治洪涝灾害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各地区、各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这为我们抵御洪涝灾害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总的来看,我国防洪排涝的能力还不高,必须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水利建设的力度,提高防范洪涝灾害的能力。汛期过后,这项工作要立即组织实施。”
  最后,江泽民总书记以坚定而洪亮的声音发出号召:“全党全军全国要继续支持抗洪抢险第一线军民的斗争,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总书记的讲话激起全场热烈掌声。这掌声,表达了湖北及全国抗洪抢险的广大军民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勇气,也向全世界昭示: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新华社武汉8月16日电)
  8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冒着酷暑亲赴湖北省长江抗洪第一线,看望、慰问、鼓励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广大军民,指导抗洪抢险斗争。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在洪湖市乌林镇亲切慰问抗洪一线军民。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洪浪滔滔 牵挂切切
  ——李鹏委员长在嫩江松花江察看灾情
  新华社记者 解国记 吴晓东 张宿堂
  东北重镇齐齐哈尔,一浪高过一浪的洪水恣肆奔涌,拍打着城市的堤防,也拍打着千千万万人的心。
  ——有水文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出现在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嫩江,出现在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带来的是严重的灾害。
  洪水牵动万人心。生息于斯的人民在与洪水抗争,远道驰援的子弟兵在与洪水搏斗;党中央、江泽民总书记在关心,全国人民在牵挂。
  8月15日下午2时45分,李鹏委员长的身影出现在齐齐哈尔的昂昂溪区堤防上。几天前,他还在电话中询问着这里的汛情;上午,他还在北京主持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
  “李鹏委员长来看望大家了。”这一消息让正在加固堤防的人们十分振奋。
  “同志们辛苦了。我代表中共中央,代表江泽民总书记向大家表示慰问,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李鹏大声问候着细雨之中的数千名军民。
  人们以热烈的掌声回应着。
  沿着人工堤防,李鹏仔细察看着水情。这是一条军民齐心筑起的堤防。为了与洪水抢时间,确保齐齐哈尔的安全,在几天的时间里,平均高度达1.8米,长达17.3公里的人工堤防用沙袋筑成,把滔滔洪水挡在城市的外面。
  站在堤防上放眼望去,茫茫的水面上,映入人们眼帘的是被水淹没的屋顶和一棵棵杨树,远处被水冲毁的滨洲铁路路基如同一条长链横亘在洪水之中。
  边走边看边问,李鹏详细了解着目前洪水的情况。堤防旁,各种突击队、先锋队的旗帜在飘扬,一排排抗洪抢险的干部群众、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人员正守卫着这长长的人工大堤。
  “喝令洪魔行正道,敢做降龙急先锋。”站在这一醒目横幅下的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队伍,其前身是方志敏领导的红军。战争年代,他们曾立下赫赫战功,今天他们又出现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同志们好,感谢你们。”李鹏来到队伍面前,一一握着官兵们的手,向他们表示慰问,向他们致意。“你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哪里有灾情,你们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危险,你们就冲向哪里。你们与人民心连心,感谢你们。”
  “李鹏委员长,要给解放军请功啊!”寻着喊声,一位热泪盈眶的中年妇女激动地冲到了李鹏面前。
  李鹏拉起这位两腿发软的妇女,亲切地询问着。她是昂昂溪水泥厂下岗女职工,名叫王丽洁。8月12日晚上,住在昂昂溪大堤附近的王丽洁家里大量进水,是驻军某部官兵及时赶到,救出了她的一家,并转移到安全地带。
  亲人的救命之恩,让王丽洁难以抑制内心的感激之情。“委员长,要给解放军请功啊!我们全家都感谢党和政府,没有解放军,我们全家就被淹死了。”
  听着她的讲述,李鹏也有些激动:“你说的不错,我们的军队是一支伟大的军队,他们不愧是我们国家的钢铁长城。”他又大声对官兵们说:“人民感谢你们。”
  察看过程中,李鹏不时停下来与抗洪军民亲切握手,向他们表示问候。他说,嫩江的汛情远没有过去,险情还在不断发生,抗洪救灾的任务仍将十分艰巨。他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卫齐齐哈尔和大庆的安全。
  滔滔大洪水,巍巍英雄塔。耸立在松花江畔的哈尔滨抗洪纪念碑,是1957年哈尔滨人民与洪水英勇搏斗的见证。如今,又一次特大洪水正一天天向这里逼近。
  昔日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的斯大林公园显得十分安静,为了迎战大洪水,哈尔滨对沿江地区实施了必要的管制。公园沿江的大堤上由沙袋堆起的人工堤防已近1米高。
  离开齐齐哈尔,李鹏又赶到了哈尔滨的松花江边。水位已达119米的洪水离大堤顶部只有4级台阶,浪头正一次次拍打着大堤。李鹏站在老头湾临水的第三级台阶上,望着滔滔江水,神情十分严肃。曾经长期在水电部门工作,又担任国务院领导工作10多年,李鹏对水情和抗洪工作有着深刻的了解。
  “现在松花江的洪水基本来自嫩江,第二松花江和拉林河还没有来大水,这两条河对哈尔滨的威胁最直接,这也是不利中的有利一面,可以使你们能够腾出时间进行充分的准备。”李鹏对在场的哈尔滨市领导说。
  水利专家向李鹏介绍着松花江的水情和哈尔滨的设防情况。李鹏指着大堤顶部问:“这里是多高?”“120.5米。”“堤上的沙袋准备垒多高?”“将近1米。”“如果洪水再超过这个水位怎么办?”“那就要启用1957年大水建设的防汛墙,防汛墙有3米高。”“整个哈尔滨的堤防都修好了吗?”“修好了,总共有27公里长。”
  “哈尔滨的中央大街高程是多少?”李鹏又问。
  “118米。”
  听到这个回答,李鹏沉思着。他说:“1957年哈尔滨的水位是120.3米,今年看来很有可能要超过这一纪录。你们对此要有足够的估计和准备,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中央大街与这里差了好几米,只有死保。”
  得知李鹏来到哈尔滨的消息,许许多多的市民围拢到纪念碑前。李鹏在察看了纪念碑附近的防洪墙后,来到了市民面前。他大声对市民说:“你们的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大洪水是有准备的。哈尔滨人民有1957年抗洪抢险的经验,我相信这次也一定能够战胜洪水,保卫我们美丽的哈尔滨。”
  李鹏说:“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人民解放军的大力支持,有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齐心协力,我们一定能够夺取抗洪斗争的胜利。”
  当天晚上,在听取省委、省政府的汇报后,李鹏对目前制定的一系列抗洪措施表示肯定。当他得知从沈阳军区调集的部队正日夜兼程赶往灾区,对人民解放军发挥的突击队作用表示赞扬。
  8月16日早晨,得知嫩江松花江流域再降大雨,汛情险情再次加重,李鹏的心里更加不安起来。他冒雨来到松花江北岸。只见哈尔滨到大庆的高速公路两旁的低地已全面进水,公路两旁干部群众正紧张地用沙袋垒起子堤,以确保公路的畅通。李鹏再次叮嘱省市负责人一定要全民动员,全力以赴,确保哈尔滨的安全。
  雨还在下,汛情还在发展,数百万抗洪军民仍在与洪水搏斗。
  风雨中,党和人民在一起。风雨中,子弟兵与人民心连心。风雨中,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天歌正在谱就。(新华社哈尔滨8月16日电)
  受江泽民总书记的委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专程前往黑龙江抗洪抢险第一线,察看汛情,看望军民。这是李鹏委员长在哈尔滨松花江老头湾察看汛情。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为子弟兵请功
  本报评论员
  在与洪水搏斗的日日夜夜里,人民子弟兵的顽强神勇以及他们的英雄气概、高尚情怀,饮誉大江南北,传诵四面八方。人民群众凝聚成一种深沉的感情,汇集成一个响亮的声音:为英雄的人民子弟兵请功!
  历史将永远记下这样的镜头:当被洪水围困的群众焦虑万分的时候,子弟兵的救生船总是及时赶到;当洪水袭来,千钧一发的时刻,子弟兵总是以最快的速度抢险排险。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大堤的安全,在湍急的洪水中,子弟兵手挽手、肩并肩,拉起人墙,结成铜墙铁壁;在酷热蒸人的火线上,子弟兵扛起最重的沙包,搬运最重的石料。50多天里,人们随处可见,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子弟兵;哪里有子弟兵,哪里的群众就安全,哪里的堤防就稳固,哪里的险情就可以排除。英雄的子弟兵,英勇拼搏在危急险重的前沿。
  人们不会忘记,当受灾群众被掩护着向安全地方疏散撤退的时候,也正是解放军向前方、向危险地带挺进的时候。在九江大堤保卫战五天五夜中,5000余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连续作战,硬是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长堤。在所有险关要隘,都闪烁着八一军徽,都涌动着迷彩军服。无论是将军还是战士,都在忠实地履行着革命军人的职责,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们的军队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战功显赫,所向无敌。在这次抗洪抢险中,新一代军人,动若山移,进如风雨,勇如猛虎。在所有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都表现出无所畏惧,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全国人民将永远记住我军官兵在抗洪斗争中的丰功伟绩。


第1版(要闻)
专栏:

  赴湖北抗洪抢险的广州军区某部尖刀英雄营官兵在长江大堤旁的江水中举行誓师大会,决心夺取抗洪抢险最后胜利。本报记者 李舸 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鄂湘赣皖再部署迎接新考验
  本报武汉8月16日电 记者罗盘报道:昨夜今晨,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已在湖北各地传达。湖北省委要求全省军民,一定要坚持再坚持,落实再落实,把防汛抗洪这个头等大事抓好,夺取最后的胜利。
  湖北省委还认真布置了抗洪期间的各项工作,确保抗洪生产两不误,确保今年经济增长12%的目标不动摇。
  本报长沙8月16日电 记者刘工践、吴兴华、周立耘报道: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三湘儿女,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鼓舞了斗志,坚定了信心,决心再接再厉,打好持久战,夺取最后胜利。
  省委、省政府要求蓄洪垸和危险堤垸中的群众必须坚决转移并紧急调运补充防汛器材;重新部署兵力,严密防范措施,确保前线需要。
  本报南昌8月16日电 记者余清楚报道:今天上午,江西省委省政府发出认真贯彻落实江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通知,对保卫长江大堤和京九铁路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江西省委要求沿江沿湖军民,不怕疲劳,克服松懈情绪;要求各单位做到4个到位:领导到位,科技人员到位,抗洪物资到位,部队和突击队员到位。
  本报合肥8月16日电 记者王启明报道:8月14日至15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沿江各地、市和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紧急会议,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分析抗洪形势,研究新的举措。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军民,坚持再坚持,决不麻痹松懈,不管困难有多大,坚决夺取抗洪决战的最后胜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