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留在苗村布寨的足迹
  岑大明
  暮色退去,群山静寂,一条蛇形小径向大山深处的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镇湾湾州苗寨逶迤而去。山道上,该县民族事务局副局长刘孝坤和两名汉子挑着发电机、放映机等器材,迎着寒风,艰难地迈步。历经3个多小时的跋涉,天黑时才赶到湾湾州,放下肩上的担子,顾不上吃晚饭,便在村头的大敞坝上挂起银幕,安上放映机,为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千余名苗族同胞放《开国大典》。
  这里摄取的仅是安龙县民族事务局电影队为边远山村放映电影的一个最平凡不过的镜头。12年来,这支电影队靠双肩挑着放映设备,爬山涉水,行程数万里,为百余个布依族、苗族村寨放映近千场,观看的群众达120多万人次。
  安龙县是布依族、苗族聚居的贫困县,全县39万人口,少数民族占43%。这些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深山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文化生活贫乏。为改变这种状况,1985年,该县民族事务局自筹资金,购买了一套电影设备,组建了电影队,义务为边远民族村寨放映。
  12年来,电影队凭着对民族同胞的挚爱,克服重重困难,真正把电影送到边远山村。交通不便是电影队首先遇到的“拦路虎”。该县的民族村寨大都远离交通要道,近则几公里,远则数十公里。要到这些村放电影,只有步行,器材还得用肩挑。电影队的同志每两月要走烂一双解放鞋,双肩被扁担压起了厚厚的老茧。
  12年间,该局的领导换了一个又一个,但送电影到村的好传统没有变,每任局长都要亲自带队到村里放映。该电影队除了放映反映爱国主义、农村变化、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计划生育等优秀影片外,还积极配合县委、政府推广科技兴农,加重科教片的放映,先后放映了水稻、小麦、油菜、烤烟、水果、蔬菜等科学栽培技术、畜禽饲养技术等科教片30多部,放映100多场,观看的群众20多万人次。该县在布依族聚居的木咱镇实施3000亩“吨粮田”科技攻关,电影队主动配合,共放映科教片6场,为3000亩稻田全部实现“吨粮田”立下了汗马功劳。县科协在十二份、下坛等12个村推广蔬菜科学种植,电影队走在前面,进村放科教片近10场,加大了科技宣传和普及力度。如今,这12个村都成了蔬菜专业村,年种植蔬菜2万多亩,创收3000多万元。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不断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悠久的文化历史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成为云南三大旅游热线之一。图为白族姑娘正在排练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游建平 摄影报道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人民利益重于山
  李天伟 胥金章 玛依拉
  在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在帕米尔高原、阿里高原,在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地质学家称为“永冻层”的地区;在新疆各族人民散居或聚居的农村、牧区,到处都可以看到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白衣天使的足迹和身影。他们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以自己特有的医疗服务,在军政、军民和各族人民之间架起一座团结友谊的桥梁。近年来,医院先后13次受到三总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表彰。
  “医疗队来啦!”消息像长了翅膀立即传遍高原小镇狮泉河。1996年初,一支由4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高原医疗队踏上了阿里这片共和国热土。强烈的紫外线灼伤了医疗队员的皮肤,高原严重缺氧,呼吸困难,他们脸都成了紫绀色。他们顾不上疲劳,冒着生命危险,开展工作。进毡房,看藏胞。74岁的藏族老人班角身染重病卧床不起。医疗队员李磊、刘桂蓉立即来到老人的毡房,进行心电图测试,量血压,发现班角老人肺部感染。她们冒着如絮的大雪,给老人送药,一次次喂到藏族老阿爸的嘴里。老阿爸转危为安。
  1996年大年三十上午10点,医疗队从狮泉河出发,医疗队员马军礼、路薇和几名官兵及艾则孜坐在临时搭起的简易车棚里。艾则孜下身瘫痪,大小便失禁,车厢内恶臭难闻,加上高山反应,护送队员头疼欲裂,心慌气短。马军礼和路薇不停地给艾则孜倒尿,清洁大小便,翻身。夜深了,气温下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尽管是“三毛”裹身,还是冻得瑟瑟发抖。艾则孜昏迷,但不能让他完全睡过去。为了一个民族兄弟,她们把艾则孜紧紧地拥在怀里,不停地呼叫他的名字。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汽车在海拔6700米高的界山达坂抛锚了,铺天盖地的暴风雪打碎了在前面探路的两台牵引车的车窗、车灯玻璃,四处是悬崖、深渊,她们只有冒险探路,在风雪高原跋涉了41个小时,终于到达山下医院。艾则孜得救了,医疗队员却抱头痛哭。她们为战胜暴风雪而哭泣,为救了自己的民族兄弟的生命而自豪。
  总医院每年都派出数次巡回医疗队:流行病预防医疗队、定点扶贫医疗队、计划生育医疗队……他们爬雪山、过大漠、越戈壁、上高原,每到一处都宣传防病治病知识,为群众送医送药,举办卫生骨干培训班,手把手地进行传、帮、带,把现代医学的文明之光传遍天山南北。近5年来,他们先后派出医疗队23批(次),举办新技术、新业务培训班12期,培训少数民族卫生骨干1000余人,举行义诊26次,发放药品器材11万元,在新疆47个医疗点上,有80%的单位摘掉了技术落后的帽子,有30%的单位跨入自治区或本地区医疗先进单位的行列。
  克拉玛依,一座美丽的油城。在1994年12月8日这天,正在友谊馆举行活动的数百名师生被熊熊烈火包围。悲天恸地的哭声正在撕裂着一个个幸福的家庭,熊熊烈火烧毁了孩子们的欢颜。
  下午8点多钟,总医院接到紧急求援电话,10分钟,一辆满载人员、药品、急救器材的大奔驰野战红十字救护车开往风雪弥漫的克拉玛依。
  次日凌晨6点多钟,医疗队员赶到。“我们是军区总医院的医疗队员,请给我们分配任务吧。”市委领导说:“你们来的太及时了,我们正急得团团转。”
  …………
  近5年来,他们参加各种大型抢救11次,抢救危重病人1537人,开展手术1820余例,医护人员赢得了“平安使者”、“生命的救护神”的美名。
  “天山,昆仑山,人民利益重于山;阿里高原,帕米尔高原,为人民服务高于高原。”这是总医院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也是他们无私奉献高尚品质的写照。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黑龙江 省长深入民族自治县现场办公
  本报讯 黑龙江省省长田凤山,近日带领省计委、经委、民委、财政厅、民政厅、农牧渔业厅、水利厅、林业厅、交通厅、畜牧局、水产局、农机局、电力局、农办、农业开发办、扶贫办、以工代赈办、中国人民银行等18个省直部门及大庆市主要负责同志第四次来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在听取汇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了10个实际问题:省对县财政补贴基数增加500万元;省以工代赈资金,今年安排自治县1400万元;省农业开发办安排自治县农业开发项目8个,投入1400万元;省水利厅今年安排自治县抗旱资金80万元;省扶贫办今年安排给自治县扶贫贷款1100万元;省民政厅今年安排给自治县救灾款80万元;省电力局计划今后3年每年投入20万元,解决自治县输电线路更新100公里;省交通厅今年投入900万元,帮助自治县修建32公里的他拉哈乡至让杜路的公路;省农机局今年投入93万元,帮助自治县更新11台大型农机具和解决救灾油400吨;省民委今年帮助自治县实施蒙古族村脱贫规划安排民族专项资金60万元。
  (舒景祥)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云南 远嫁姑娘传信息
  王树良
  路德小寨是云南省砚山县江那镇路德办事处的一个自然村,全村41户人家,有汉、壮、彝3个民族。由于人均耕地不足1亩,1996年前人均有粮285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600元。
  这里群山环抱,依山傍水,村里农舍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到处长着香椿。据老支书李炳清介绍,这些香椿树树龄长的已有百十年,多的人家有上百棵,少的也有二三十棵。过去,由于人们商品意识不强,很少有人采摘香椿去卖,有的人家也只是手头拮据时,才扯些到街上卖了换点盐巴钱,致使很多香椿树长成高达一二十米的大树。
  去年,村里有个叫张兴凤的姑娘远嫁到昆明市郊区晋宁县。她看到昆明市场香椿价格每公斤高达20元,较为畅销,即转回本村以每斤3—4元的价格大量收购运到昆明出售。
  据张兴凤说,香椿运到昆明后,有几次都是再卖给港商运往香港出售。据说在香港,香椿供不应求,货一到就很快销完。去年,路德小寨农户批量出售了三拨香椿,户均收入达300元,最高户收入达660元。张兴凤姑娘也发了一大笔“香椿财”。
  由于几次批量运出,小寨香椿在外地有了名气,吸引了不少个体客商。今年开春,除张兴凤继续回村批量收购外,文山、砚山等地的客户也直接开着卡车到路德小寨来收购香椿。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湖北 宜昌对口支援长阳、五峰成效显著
  本报讯 湖北省宜昌市的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分别是全国贫困县和全省特困县,未脱贫人口占全市未脱贫人口总数的60%。为使两个自治县尽快脱贫致富,近两年来,宜昌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狠抓对口支援,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组织了20个对口支援单位,从资金、项目、技术、物资等方面对两个自治县进行帮扶,办实事142件,提供扶持资金5671万元,建希望小学15所,捐款捐物64.52万元,有力地促进了两个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1997年长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835万元,比上年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44元,比上年净增302元,有5.14万人脱贫。五峰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1亿元,比上年增长21.7%,财政收入实现4275万元,比上年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70元,比上年净增235万元,有4.64万人脱贫。(宜宣)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警校共育民族团结花
  本报讯 北京西藏中学和武警北京一总队五支队建立共建关系10年来,双方充分发挥警校优势互补,学校和部队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每年暑假,五支队都要对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国防教育,以部队过硬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感染熏陶学生。支队还帮助学校建立了“雪莲书苑”,等到老兵退伍、新兵服役时每人都要为学校捐赠书籍,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也逐年上升。几年来,学校中考升学率达95%以上,多次受到中央及北京市的表彰,被评为全国民族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为支持部队工作,投入大量师资,帮助部队开办文化补习班,先后有150多名战士取得高中文凭。他们还为部队培养了大批文艺骨干,丰富了军营文化生活,促进了部队全面建设。
  (张向东)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无私奉献“领头雁”
  晓磊 瑞同
  博爱县清华镇西关村是河南省的明星村。自1986年至今,先后近百次荣获省、市、县、镇“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统战工作先进单位”、“乡镇企业明星村”等称号,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赞扬。他们之所以能够夺得这么多荣誉,走出一条适合本地特色的共同致富路,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好领头人———曹文义。
  西关村是博爱县最大的回族聚居村,在博爱、焦作、河南也是最有影响的回族大村之一。1980年以前,全村6000多口人仅靠人均三分地“土里刨食”,不少村民连肚子都吃不饱,村民们善做小生意的特长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割掉,造成群众生活没保障,社会治安混乱,成了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当了近20年普通村干部的曹文义勇当出头鸟,鼓励妻子、女儿大搞家庭副业,先后经营服装和饮食业,率先走上了致富路。曹文义率先致富后,乡亲们看中了他,于是大伙便有了“致富路上领头雁”。1985年曹文义出任村委主任,从而和村两委一班人带领西关村逐步走上了经济振兴之路。
  1991年,经过几年考验和锻炼的曹文义形成了清晰的当家理财思路,增强了领导才能。这时,上级党委和全村党员又选举他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
  汽车运输是西关村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龙头产业,它起步于1983年农村生产队解体后的13部单车,以及靠鞭杆子富起来的运输户。在曹文义的正确引导和有关部门的扶持下,随着运输户的不断增多,组建了“博爱县第三汽车运输公司”。在健全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服务措施,修整了汽车场,建起了汽车加油站、煤炭中转站、汽车配件门市部,为车户提供了极大方便,不少村民卖小车换大车、卖旧车换新车,运输队伍迅速壮大,现已拥有各种运输车辆500多台,年创利税达1500多万元。
  运输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汽车修理、汽车配件加工及配件经销、燃料经销、煤炭运销、饮食服务业等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目前,全村从事服务于汽车运输的个体户达60余户,从业人员250余人,产值约200多万元。其中经营汽车配件7户、汽车大修厂2个、汽车配件加工10户、加油站2座、饮食业10户、煤炭运销20多户。这些产业的发展服务了汽车运输,形成了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曹文义在工作中恪守的信条。多年来,曹文义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倾力发展公益事业。投资30多万元硬化村内街道2500多米,实现全村路面硬化;新修自来水管道15000米,实现了户户通水;架设电线15000米,实现了全村线路标准化;投资80万元修建了村教学楼两幢,教师办公楼一幢,改善了教学环境;建村委办公楼及商品楼5幢;投资60万元整修了清真寺;投资70万元建起了相当规模的民族医院,彻底解决了全村群众就医难问题;投资600万元修建了由62座伊斯兰风格建筑群组成的民族商业一条街,为村民们经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投资120万元修建了西关村民族幼儿园……一系列公益事业的兴办,受到了全村群众的称赞,使群众明白西关村的钱都用到了自己身上,用到了该用的地方。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十六年前,十二名有理想、有抱负的黎族青年,来到荆棘丛生、一片荒凉的地方建起地宝村,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十六年如一日。终于把
  地宝变“宝地”
  彭家典
  初夏时节,我们来到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九架岭下地宝小山村。这里村民富足,胶林葱翠,果树飘香,使人如置身庄园,心畅神怡。
  然而当地人知道,地宝村今天的变化,凝聚着12名黎族青年10多年的青春和汗水。
  80年代伊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富民政策,如春风吹进偏僻的黎寨。世世代代居住在打安乡合水村委会芝冉村的20岁黎族青年符焕明感到,不应整天闲坐聊天,打发光阴,要抓住这个好机会,发展经济,改变黎村落后面貌。1982年底,在他的带领下,12名有上进心、致富愿望强烈的黎族青年搬迁出原村,来到土地资源丰富、交通较为便利的省道32公里处建立起地宝新村。
  刚建新村时,这里蒿草遍野、一片荒凉,生产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他们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地瓜饭。村前有条小河,每次发大水,河水漫涨,劳作归来的村民过不了河,回不了家,只好“望河兴叹”,暂借住在外村老乡家。
  在重重困难面前,他们并不气馁。他们每户向当地有关部门贷款30元,用于购置生活、生产必需品,全村青壮年上山搭起简易草屋,吃住在山上,早出晚归,平整山地,垦荒耕作。在毒蛇出没、山蚂蟥肆虐的山坡上,村民们凭着双手,挥锄洒汗,向荒山要地。有个村民全家50多亩荒坡,正值农忙季节,妻子分娩,他一人起早摸黑、披星戴月,硬是把地平整好,种苗按时播下。地宝人就是靠这种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把一个个荒山野岭变成庄园。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共开垦荒山荒坡600多亩,户均50余亩,全部种植甘蔗、木薯等经济作物,年年喜获丰收,两年后还清了贷款并有部分积蓄。
  与此同时,他们开始探索发展长期经济作物的路子。当初在确定发展目标时,也面临过艰难的抉择,并走过一些弯路。海南建省后,在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地宝村终于找到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路子,确定以发展长期作物橡胶为主,以短期作物甘蔗、木薯等为辅的发展目标。现在甘蔗、木薯、橡胶已成为全村主要的经济来源。特别是橡胶业占全村各种作物面积的70%。目前全村种植橡胶700多亩,共22800株,已开割的有14700株。有4户种植3500株,年收入3.4万元,7户种植3000株,年收入2.7万元,1户种植2000株,年收入近1万元。可以说,地宝村家家户户都有一座“绿色银行”,橡胶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地宝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自筹资金,创建文明村庄。10多年来,全村共筹措资金20多万元,改造茅草房、引水拉电、建户厕、改村道、修桥梁,改善和美化了村容村貌,被评为1997年度县“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如今,已有74口人的地宝村已走上了致富奔小康之路,人均纯收入5000余元,户均拥有橡胶100余亩,人均瓦房居住面积近20平方米,基本达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富起来的村民打算在今年内集资安装闭路电视、建设村文化室、修建水泥村道,要把地宝村创建成小康村。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每天清晨,东方刚刚吐出鱼肚白,便看到滔滔滚滚的鸭绿江中段——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乡西江村的江面上,有一位满头白发面容清癯的满族老人驾着一条大铁船,穿梭在两岸之间,把十几个村落的40多名小学生送到学校去,傍晚再接回来……
  点燃朝阳的白发
  吕志贵
  这位老人叫林德发。
  1990年5月,高大的栗子树垂下璎珞般的金丝线,满坡白色的石蹦花吐着芬芳,林德发慨然挑起了这副重担,一干就是9年,而且是无偿的。这是一项责任重大、特别“缠人”的工作。从地图上看西江村一目了然:浩瀚的大江向南一泻千里,腰岭子“半岛”伸出手臂一拦,它一甩头向西冲进10多公里,撞在白花花的沙滩上,又退了回来。这条江汊子,当地称做“西江”。12个村民组的满族、朝鲜族、汉族村民撒芝麻般地住在两岸高高的山腰上。这些屯落的孩子到上游的学校去,两岸的悬崖峭壁无法穿过,只能经过中间的水路,最远的要走10多公里。最初上学的时候,孩子得自己摇着晃晃荡荡的小木船,大孩子带着小孩子,三五个人一条船。每当遇到风啊浪啊雪啊,大人们便齐刷刷地站在山岗上望眼欲穿地盼着孩子们归来。后来,县教育局拨款买了这条大铁船,专门为西江村接送学生。家住腰岭子、担任村民组长的林德发看到好多孩子因路途困难而辍学特别痛心: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急需人才,如果个个都是文盲,这里的面貌何时才能改变呢?于是,他主动向村委会请缨,义务接送这些上下学的孩子。
  每天早晨,林德发早早地来到江边,把船准备好,一个庄一个屯地去接孩子。孩子叽叽喳喳,天生的好动好闹,大江足有三四米深,稍不注意,孩子就可能出危险。因此,林德发总是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进舱里,照看每个孩子坐好才开船。一天两个往返,他至少用去三四个小时。遇到风雨天,飞驰的江船上无法穿住雨衣,他浑身总是浇得水淋淋的。到了冬天,那就更难了。大铁船用的是柴油机,冻得邦邦的。早晨,他5点钟就起床,打着手电筒来到寒风刺骨的江边,先架起一堆火烤船,半个小时后再回家提来开水才能把船发动起来。满天璀璨的星斗,满江白茫茫的大雾,归来时浑身上下都已是白花花的冰霜。这些年来,林德发就是在家里干活,一颗心也无时不挂在孩子身上。有时,趟地正趟到地中心,一看接孩子时间到了,卸下牲口就去开船;有时,吃饭碗都端起来了,也是撂下就走,回来饭菜早凉透了;有时,他生病了,一想到孩子那双期盼的眼睛,咬着牙又去了;还有的时候,实在去不了,儿子代他去接,他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回来要详详细细地询问半天。
  就这样,9年的光阴,一头青丝变成了斑斑白发,孩子们一茬茬毕业了,一茬茬地考入初中、高中,还第一次有了中专生。有了文化回到村里的年轻人,他们科学种田,科学养畜,科学种植栗树,好多科学方法,诸如杂交呀,嫁接呀,地下工程呀,他们都是一看就懂,一学便会,产量不断上升。如今,你到西江村走一趟,家家都是漂亮的红瓦房,家家都有上千株栗子树。但是,惟有林德发家还是那座低矮的小房,家庭生活也比较一般。本来,林德发是种栗的高手,有一整套绝活儿,发家原是不成问题的,可他把精力用到了孩子身上,用到了全村的事业上,自家哪里顾得了!对此,他无怨无悔,心里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幸福。9年中,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了村委会副主任,还被丹东市评为劳动模范和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他很看重这些,当记者采访他时,他不愿意讲这些年他的艰辛和劳苦,而总是用粗大的茧手满足地抚摸着那一摞子荣誉证书……
  邻居刘贵江最清楚林德发这些年为孩子操了多少心、误了多少活儿。过去,他三女儿念书,老两口儿没少流泪;现在,他的小孙子上学了,由林德发接送,再坏的天气,就是江水涨大潮,他也不担心了。同他一样,全村的人对林德发都特别信任,特别有感情。每当林德发闲暇在家时,特别是节假日,林家总是聚满了人,有干部,有家长,有毕业的和没毕业的孩子。不少人也多次问他这项义务还要尽多久,他总是说:“我活着一天,就要接送一天,啥时闭眼睛才算完……”
  林德发老人在送孩子上学。(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