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初级阶段中的“四个不能”
  徐永清
  党的十五大强调指出,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精神实质,切实按照初级阶段理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做到四个“不能”:不能慢,不能急,不能变,不能乱。
  不能慢,就是要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但建设的基础和发展的底子非常薄弱。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一九九六年国内生产总值列世界第七位,人均水平仅排在第一百一十七位。我们的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有一点四五亿文盲。邓小平同志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改变这种面貌,慢慢来是不行的。慢了就不能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慢了就无法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从而丧失群众基础。不能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世界由冷战对抗转变为和平发展,可望保持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这为我们搞建设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这样的机遇并不是永远存在的,慢了就会失掉这样的机遇。
  不能急,就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概括起来说,就是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摆脱落后步入先进,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与复兴。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个历史过程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既不能慢,措施和步骤又不能急。对其长期性、艰巨性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吸取社会主义建设中急于求成的沉痛教训。五十年代的大跃进、七十年代洋冒进式的悲剧再也不能重演,乱上项目、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的行为必须坚决避免。
  不能变,就是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二十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就是因为我们始终没有偏离这条路线。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它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们的工作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或失误,关键是要做到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决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发生动摇。
  不能乱,就是要保持社会稳定。稳定是大局,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要发展,就要改革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而在改革过程中,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变动较大,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一些社会矛盾。保持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处理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创造一个良好的改革发展的环境,真正做到在保持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政治、社会稳定。这是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精神实质的重要方面。


第10版(理论)
专栏:

  增强勤政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李虎林
  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体现领导干部良好作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领导干部要有勤政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就应该成为以下六个方面的表率:
  做勤奋学习的表率。领导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政策水平和专业业务知识。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等等。从一定意义上讲,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和钻研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领导干部玩风太盛、学风不浓,不读书,不看报,浑浑噩噩混日子。这样的干部怎么能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要肩负起历史重担,完成历史使命,就必须下决心多读书、多学习、多研究,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能力。当前,特别要注意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学习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动和促进广大干部和群众勤奋学习。
  做联系群众的表率。领导干部要想在工作中迈出新步子、做出新业绩,必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人民群众有真实感情,从人民群众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领导干部中,群众观念淡薄,同群众感情淡化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比如,有的干部做工作不走群众路线,决策靠少数人拍脑袋;有的干部贪图安逸享乐,本地区本单位一些职工的工资都发不出,自己却心安理得地超标准修建住房,购买豪华轿车,等等。这些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发展下去,对党的事业将是十分危险的。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就要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一致起来,心里装着群众,有改变落后面貌的雄心壮志,多到田间地头去,多到车间班组去,多到贫困群众家里去,了解掌握真实情况,注意发现和鼓励群众的创举,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福利。
  做求真务实的表率。现在,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但条件优越会造成一些领导干部懒散飘浮、贪图享受,甚至做官当老爷的不良作风。有的下基层坐车观花,很少在基层过夜,吃苦耐劳的精神差了;有的满足于看汇报打电话,很少到基层去了解真实情况,实事求是的观念淡了;有的经常出没于宾馆饭店、歌厅舞厅,艰苦奋斗的精神少了。一些乡镇干部人在乡镇家在城里,不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事业上,而是混时间、谋升迁,被老百姓戏称为“走读生”。这样的干部难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完成扶贫攻坚的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少图享受多讲奉献,少些隋性多些党性,少些官气多些民气,少些冷漠多些情感,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些好事。
  做开拓进取的表率。评价领导班子任期内功与过的尺度是什么?应该说,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看有没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没有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在贫困地区,领导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基本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让老百姓有房住、有粮吃、有衣穿、有钱花,逐步走向小康,这就是大政绩。在当前的形势下,领导干部如果没有一点敢闯敢冒的精神,就不可能走出一条新路,干出一番新事业。每个领导干部都应有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有一种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不坐、不等、不靠、不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努力开拓,拼搏进取,为“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尽心竭力。
  做团结协作的表率。领导班子的团结是党的团结的关键。只要领导班子团结坚强,戮力同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克服不了的困难。有些地方工作上不去,群众日子很难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领导干部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感情上不够投入,反而为了像坐车、住房、名位排列甚至道听途说的一句话等无原则、鸡毛蒜皮的小事,互相猜测,互相嫉恨。要搞好领导班子的团结,最根本的是要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凡属重大问题,都要由集体讨论决定;集体决定了的事,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党政“一把手”是领导核心,既要有民主作风,善于调动“一班人”的积极性,又要敢于决策,善于决策,并能督促领导班子成员把各项决策落到实处。领导班子成员要自觉维护领导班子集体的权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个领导干部只要有坚强的党性观念,心里装着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就一定能够相互尊重,相互支持,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也就会不断增强。
  做清正廉洁的表率。为政之要,在于正己,只有正己,方能正人。何以正己,最要紧的是一个“廉”字。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好、思想品德高的具体体现,也是领导干部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的重要途径。而老百姓对一些领导干部意见较多的正是为政不廉、腐化堕落问题。廉政与否,反映了每个领导干部的道德品格、人生境界。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干干净净地做人,时时处处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做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好公仆。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评介
  李守荣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主编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一书,已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从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管理和银行员工队伍建设需要的实际出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为依据,立足于我国金融业与国际金融业接轨面临的种种问题,反映了我国银行业的实际状况,是一部培训银行员工的基本教材。
  该书认为,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看,高素质人才特别是高素质银行经营管理人才的不足,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薄弱环节。要把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必须加快培养一大批领导和管理商业银行的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培训出一大批精通本外币业务、善于领导管理、熟悉有关法律、了解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商业银行优秀管理人才,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既定目标。
  该书认为,西方商业银行在近几百年间,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五十多年的经营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有益经验,有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并使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诚然,该书对西方商业银行经验的学习与借鉴,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进行选择和做出必要的阐发。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分析比较,做到去伪存真,汲取精华。
  该书还介绍和吸收了当前国际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理论、方法和技术,内容比较丰富。该书的出版发行,有助于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我国商业银行达到国际经营管理水平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第10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科技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述要
  不久前,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在山西太原市召开了科技发展与思想政治工作现场研讨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与会专家认为,面对科技革命浪潮,面对大力推广科技进步的形势,着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一部分人尤其是企业领导干部中,对发展和推广高新技术存在着相当多的思想障碍。有的存在依赖心理,认为搞高新技术,花钱多、周期长、风险大,因而指望政府、上头牵头统一搞;有的存在畏难心理,认为搞高新技术无精力、缺资金、少人才,因而热情不高、行动迟缓;有的存在抵触心理,认为发展高新技术是与职工争饭碗,科技越发展,富余人员越多,就业岗位越少。
  与会专家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现代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这一思想,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客观规律。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与其他要素形成合力,在推进科技发展中奋发作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把“科教兴国”的国策和“科技兴企”的战略落到实处,必须努力扫除阻碍高新技术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切实掌握广大职工的思想动态,找准思想障碍症结,有的放矢;要区分对象,抓住重点,在当前尤其要做好企业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思想工作,让科技意识“进班子到干部”、“入班组到人头”。大家认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科技发展形势,把握人们思想脉搏,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扶优抑弊,化消极为积极。(李俭)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新高潮”新在何处
  李忠杰
  党的十五大要求全党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最近党中央对此作了一系列部署。那么,新高潮到底新在何处呢?
  既谓“高潮”,又谓“新”,当然在规模、力度、声势、形式、措施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或要“更上一层楼”。十四大以来,我们党在理论武装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很多同志也读了不少邓小平同志的著作,对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名言警句”有所了解。但是,做了,不等于完全做好了;学了,不等于学深学透了。所以,还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十五大之后,党中央连续举办了两期新进中委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研讨班,发出了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召开了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全党全国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气氛愈益浓厚,措施更加有力。这就使得“新高潮”首先在规模、力度上显示了出来。
  当然,新高潮决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含义和要求。新高潮是十五大根据面向新世纪的形势、任务和要求提出来的。所以,新高潮之“潮”、之“高”、之“新”,无不与十五大的精神联系在一起,无不与世纪之交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联系在一起。
  首先,新高潮新就新在要紧紧围绕十五大的主题进行理论学习。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这是十五大的主题,是全党各项工作的主题,也是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的主题。十五大作出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性决策,同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作出了跨世纪的总体战略部署。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不仅是为了掌握这一理论的内容本身,而且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作为这一理论最新体现和运用的十五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所以,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同学习和贯彻十五大精神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十五大的主题,全面正确地理解十五大精神,把全党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实现十五大确定的任务上来。
  其次,新高潮新就新在要把理论学习提高到十五大所要求的新水平。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作了新的阐述,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新的成果。所有这些,表明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就要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些理论成果、理论突破、理论推进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使我们的思想认识赶上而不是落后于十五大的水平,符合而不是背离十五大的精神。通过学习,要在对邓小平理论的科学认识上有新的提高,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要在运用邓小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有新的提高,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一个新的发展;要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上有新的提高,切实解决新形势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新高潮,最根本的,就是要在这一系列方面达到新的水平。
  第三,新高潮新就新在学风上要有一个明显的进步。学风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也是关系到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十五大把学风问题提到重要位置,提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新的重要要求。兴起新高潮,如果在学风上没有进步,“新”和“高”就难以达到。这些年来,我们党在学风上有好的一面,但那种照抄照搬、断章取义、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在一些人身上还严重存在。它严重阻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败坏党的形象和声誉,窒息党的生机和活力。因此,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解决学风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对待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实践,大胆探索,不说空话,多干实事。学风有新的进步,新高潮也就有了保证。


第10版(理论)
专栏:

  努力搞好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建设
  田成平 白恩培
  编者的话:从一年前江泽民同志作出关于搞好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批示以来,各部门、各地区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动员社会多方面力量,齐心协力开展造林绿化、防止水土流失和防治荒漠化工作,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田成平、省长白恩培在文章中结合青海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分析了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提出了“综合治理,持之以恒,再造高原秀美山川”的工作思路。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经过长期不懈的奋斗,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再造西北秀美山川。这是极富远见卓识的战略构想,它的全面实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加强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建设刻不容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发源于青海省,流经九省区,流域面积达七十九点六万平方公里,其中在青海境内流经三十一个县(市),流域面积十六点七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整个流域面积的21%;青海境内黄河年均径流量占整个黄河水量的49.2%,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源涵养区。近年来,黄河水量减少,黄河断流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使沿黄各省区和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这一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黄河水量减少、断流加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多年来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未能得到有效保护,植被减少,草场退化,沙化严重,涵养水功能大大减弱,源头地区的径流量减少。当前,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加强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
  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高原,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保护生态环境的难度很大,加之人们的生态意识淡薄,生态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从整体上看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呈不断恶化的趋势。一是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目前,青海省黄河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达七百五十万公顷,占整个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17.5%,是全流域侵蚀最严重的地区。其中,东部干旱山区坡耕地平均每公顷流失表土三十至六十吨。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被冲入黄河,致使黄河含沙量逐年提高。二是草地退化面积逐步扩大。目前,青海省黄河流域共有退化草地面积四百一十三万公顷,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沙化面积一百一十三万公顷,而且每年以四万公顷的速度在不断扩大。三是气候恶化,自然灾害频繁。黄河上游生态失衡,致使该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据统计,建国以来的四十九年间,全省共发生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十五次,其中前三十年为八次,后十九年为七次,受灾间隔时间逐渐缩短,灾情逐步加重,特别是地处黄河源头的青南地区灾害连年不断,给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青海省境内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和草地退化造成了该区域的气候恶化,同时气候恶化又加剧了水土流失和草地退化,这三者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作用,使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
  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恶化,导致部分河流湖泊萎缩或干涸。1997年青海湖水位较1908年青海湖水位下降了十一点一二米,年均水位下降十二点四九厘米;黄河主要支流湟水的平均流量也由1990年前的每秒二十点五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每秒十五点一立方米,下降26.3%。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对全省农牧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极大。由于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贫瘠,青海境内黄河流域的坡耕地每年流失氮、磷、钾肥约二十三万吨以上。牧业因草场退化、沙化,每年损失鲜草约七百万吨,减少牲畜饲养量四百八十万只羊单位,畜牧业损失每年达七亿多元,造成农牧民收入难以提高,生活贫困。在青海省内,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十四个贫困县中,有九个在黄河流域。
  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恶化,使黄河源头地区的水源涵养功能大大下降,加剧了黄河流域干旱缺水程度。据调查,1988年以来的十年中,黄河青海段年水量比正常年份减少了23.3%,共计减少水量约二百五十亿立方米。黄河径流量减少,致使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蓄水量大幅度降低,1997年水量已降到五十年代以来的最低点,比严重缺水的1996年还少十四点三亿立方米。
  黄河水量减少和断流加剧的严酷现实促使人们深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是能不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这个事关子孙后代的重大问题上,我们要有高度的清醒和自觉,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他还举例:希腊等一些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结果这些地方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因为砍光了山坡的松林,把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结果使山泉枯竭,洪水倾泻。恩格斯一百多年前的这些忠告今天读来仍振聋发聩,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综合治理,持之以恒,再造高原秀美山川
  加强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保障青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作用。作为地处黄河上游的青海省,必须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积极行动起来,团结奋斗,持之以恒,为恢复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作不懈的努力。我们的思路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黄河上游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重点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为突破口,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坚持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整体推进,防治并举,标本兼治,治本为主,全面规划,分步实施,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步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根据这一思路,省里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用大约五十年左右的时间,力争使青海境内的黄河流域适宜绿化的土地种上林草,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整治,草原植被得到恢复,大部分地区农业、畜牧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再造高原秀美山川,为全省和整个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具体治理措施上要坚持以下几点:
  突出重点,综合治理。根据青海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实际,重点突出四个治理区,即青海东部黄土丘陵水土流失治理区、黄河上游及源头水源涵养治理区,黄河上游草地治理区、祁连山水源涵养治理区。在这些重点治理区域里,主要是有计划地种树种草,平整土地,整修梯田,恢复植被,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要通过蓄、引、截、提等办法,广辟用水资源,大量拦蓄天上水,积极利用地表水,合理挖掘地下水;积极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力争多节约一点黄河水,为黄河中下游的经济建设多做一份贡献。
  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搞好生态工程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力实施黄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重点建设“黄河源头林业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东部干旱山区综合治理工程”及“草地综合治理工程”等大的骨干工程。要把这些治理工程列入中长期建设规划,保证投入,逐步实施。同时,组织群众开展大规模的种草种树活动,积极治水治土治沙,改良草场,消灭草原鼠虫害,努力恢复和扩大区域内植被覆盖率,增强黄河水源涵养能力,遏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积极开展人工增雨,改变黄河上游干旱缺雨状况。我省自1992年以来坚持实施人工增雨,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如1997年在龙羊峡水库上游实施人工增雨,使龙羊峡水库蓄水增加2亿多立方米。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的改善环境措施,今后应加大这一工作的力度。
  加强领导,强化生态监管服务工作。省、地(州)、县要建立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层层建立生态建设目标责任制,把生态建设纳入各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办法,确保资金与效益,速度与质量的统一,全省上下同唱生态建设这台戏,同念生态建设这本经,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测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搞好生态建设的各项服务。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环境意识。同时,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生态立法,实行依法管护,严厉打击和制止破坏生态建设的不法行为。
  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大型公益性工程,关系到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黄河流域严重的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和沿黄省区的高度重视,加强黄河上游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着极好的机遇。只要我们正视现实,统一认识,扎实工作,持之以恒,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黄河上游的生态环境建设,再造高原秀美山川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