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流砥柱 钢铁长城
  编者的话
当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亲临抗洪第一线察看长江大堤汛情、传达党中央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抗洪抢险的重要指示、亲切慰问广大军民的共和国总理同率部驰援的将军紧紧拥抱时,当数百名身着透湿军装的士兵像青铜雕塑般地伫立在惊涛拍岸的堤下,举手向中央首长致以军礼时,始终密切关注长江抗洪抢险斗争的亿万群众,无不热血奔涌,泪眼模糊。谁是千里江堤抗御汹涌洪水的钢铁突击队?谁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共同的响亮回答是:我们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部队官兵。
  是他们牢记我军的根本宗旨,招之即来,战之能胜,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哪里有险情他们就冲在最前线。两鬓染霜的老军长带病指挥战斗,战士们手挽手结成人墙舍身挡溃口。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人民子弟兵,以血肉之躯筑起一道真正的钢铁长城。
  是他们保持和发扬我军的政治本色,顾大局、讲奉献、守纪律,以实际行动在人民群众中进一步展现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鲜明形象。10余万抗洪前线的将士中有近1/4的官兵家中受灾,他们弃小家守大堤。他们不忍挤占群众住房,宁肯数十天风餐露宿堤上;他们常常滴水未饮,却不去摘一颗挂满果树的甜梨。难怪老区父老们齐声夸赞:“老百姓又看到了老红军、老八路。”
  当前抗洪抢险到了最紧要的时刻,严峻的考验还在前面。我们深信,抗洪铁军在夺取最后胜利的决战中,必将再接再厉,常备不懈,坚韧不拔,建立新的历史功勋。光荣属于百战百胜的人民子弟兵,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第1版(要闻)
专栏:

  坚决严防死守 确保万无一失
  吉林黑龙江军民迎战特大洪峰
  本报长春8月12日电 记者李安达报道:为落实国家防总紧急通知,迎战嫩江流域更大洪水,吉林省委于8月11日晚召开紧急常委扩大会议,全面研究部署抗洪抢险工作,要求全体军民坚定必胜信心,领导身先士卒,不惜一切代价,科学组织,死保死守,坚决保住嫩江大堤,夺取抗洪抢险斗争的最后胜利。
  今年7月中旬以来,由于连降暴雨,嫩江连续出现两次特大洪峰。近日,嫩江比前两次更大的第三次洪峰又已形成,逐步向吉林境内逼近。8月11日吉林境内的大赉水文站洪水水位已达到130.31米,比历史上最高水位高0.11米;水流量达到8930立方米/每秒,超过1969年历史上最大流量120立方米/每秒。据预报,8月13日前后,嫩江第三次洪峰将进入吉林省境内,大赉水文站流量将超过10000立方米/每秒。洮儿河水还在上涨,霍林河水直逼通榆县城。同时,流经双辽境内的新开河洪水暴涨,洪峰流量将达到1000立方米/每秒,大大超过堤防设计标准,双辽市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严峻的抗洪抢险形势,吉林省委、省政府成立抗洪抢险领导小组,省委书记张德江任组长,省长王云坤任副组长,加强抗洪抢险的领导、组织、指挥、协调工作。白城、松原、四平三市实行总动员,全力投入抗洪抢险。省里还派出14名副省级领导干部和30名厅局长组成若干抗洪抢险小组,分赴三市最紧急、最危险、最关键的堤段,分片分段包干,严防死守。各级成立了领导干部、突击队和专家参加的抗洪抢险领导小组,加强日夜巡防,做到有险情及时发现,及时排除。
  现在,距离嫩江第三次洪峰进入吉林省境内还有两三天时间。各抗洪抢险小组及有关人员连夜准备,今天上午都全部到达第一线。广大军民严阵以待,迎战更大洪水的到来。
  本报哈尔滨8月12日电 记者董伟报道:为了迎战嫩江第四次洪峰,今天下午3时,黑龙江省以抗洪前线齐齐哈尔市为主会场,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迎战嫩江流域百年不遇特大洪水。
  会议认为,黑龙江省防汛抗洪工作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非常时期,因此,必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确保万无一失;要突出防汛抗洪工作重点,确定重点部位,坚决避免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防汛抗洪预案,落实防汛抢险物资,全省上下,各行各业,有力出力,为抗洪抢险作出贡献。
  国家水利部副部长朱登铨对黑龙江广大军民以20年一遇标准的堤防工程抗御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表示赞扬,认为黑龙江省安全转移数以万计的受灾群众无一人伤亡是个奇迹。
  在抗洪抢险的队伍里,苏宁所在师的官兵格外引人注意,这支3000人的队伍接到命令后,连续摩托化开进12小时,赶到甘南和泰来两县险段,并迅速展开战斗。截至记者发稿,已加固江堤6100余延长米,搬运土石方5090立方米,装运编织袋6.2万多条,排除重大险情7处。
  哈尔滨铁路局积极组织抢修滨洲线铁路,铁道部部长傅志寰今天下午也赶到现场指挥。现在,已修复满洲里至富拉尔基612公里地段的12处水害场所,滨洲线426公里大桥于今天下午15时30分开通,404公里大桥将于今晚零时前开通,届时,该段滨洲线将开通。


第1版(要闻)
专栏:

  顾大局 讲奉献 守纪律
  抗洪部队饮誉大江两岸
  新华社武汉8月12日电 (记者谭道博、贾永、刘建新)日夜奋战在长江中下游两岸的10余万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牢记我军根本宗旨,以自身顾大局、讲奉献、守纪律的模范行动,赢得沿江各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把灾情当军情,视洪水为命令。今年长江汛期一到,沿江驻军各部队就立即调整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投入抗洪防汛。随着长江洪峰一次次到来,从军委、总部到各大单位领导和机关,密切关注汛情变化,又及时调整制定了多种应急方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南京、广州、济南军区和空军、武警所属各部队迅速经空运、铁路输送和摩托化开进,昼夜兼程千里奔袭直抵湘鄂赣3省。分别由浙江、福建驰援九江的两支劲旅正在训练和施工,接到命令就登车出发,提前赶到江堤。某集团军的两支部队正在离营区20公里的地方野营,命令一到,官兵们过营门而不入,长驱千里直赴湖北长江大堤。
  记者在湘鄂赣沿江各重兵扼守的江堤上采访时看到,抗洪将士们对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交通大动脉畅通,确保沿江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方针要求耳熟能详,表现出了很强的大局观念和意识。四总部和广州军区、南京军区及空军主要领导同志亲赴抗洪第一线,指导部队抗洪抢险。广州、南京和济南军区还在各自部队防守的堤段开设了由军区领导负责的前沿指挥所。70多位将军和数千名师团干部与官兵一起,日夜防守在沿江数百个重要堤段上。他们与地方党和政府密切协同,率领部队招之即来,战之能胜。
  千里江堤鏖战急,血肉之躯驯洪魔。成千上万的抗洪将士以鲜血和汗水实践着自己无私奉献的誓言。从洞庭湖到鄱阳湖,从荆江大堤到九江两岸,不论暴雨倾盆还是骄阳似火,官兵们哪里有险情就出现在哪里,堵溃口,制“管涌”,抢脱坡,救群众,夜以继日,拼死奋战。据有关部门统计,抗洪大军中有近1/4的官兵家中受灾,他们不顾家灾守大堤;有的官兵家中亲人被洪水冲散,他们暂忘忧伤救群众。高温酷暑加上洪水浸泡,烂裆生病的官兵在各部队都有发现,但他们仍忘我拼搏在抗洪第一线。
  从湖南、湖北到江西、安徽,抗洪将士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有口皆碑。千里长江大堤的各重要方向和险段上现在都已有部队防守。许多党政领导反映,抗洪官兵有公房就挤住公房,没有公房就搭帐篷,更多的营连甚至在大堤上风餐露宿。一些部队到达防守驻地后,还通过多种形式一再谢辞地方政府和群众慰问,自觉做到不给群众添麻烦。3支部队到达九江防守大堤后,市政府给官兵每人每天补助5元伙食费。官兵们推辞不掉,就以全体抗洪官兵的名义把这些钱捐赠给了灾区。8月7日,广州军区某舟桥旅官兵驾驶115艘冲锋舟在酷热难当的湖北公安县灾区抢险救生。灼热的阳光把冲锋舟烤得烫人,战士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军衣上渗满盐渍。从凌晨到中午整整12个小时,他们顾不上喝一口水。但灾区成片已近成熟的甜梨伸手可摘,却没有一人采摘一颗。刚从灾区被救出的张老汉感慨地说:“危难关头看本色。从抗洪官兵身上,老百姓又看到了老红军、老八路的好作风。”


第1版(要闻)
专栏:

  金戈铁马鏖战急
  ——子弟兵九江市防洪墙抢险堵口合龙记
  本报记者 余清楚 程曦
  8月12日下午6时30分,是一个激动人心、万众瞩目的时刻。经过5000余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五天五夜的殊死搏斗,九江长江大堤决口胜利地实现了堵口合龙,滚滚洪水被制服了。人民子弟兵在这次抗洪抢险的战斗中,又为党和人民立下了特殊功勋!
  下午4时25分,江西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九江长江大堤抢险指挥部总指挥黄智权一声令下:“堵口合龙现在开始!”南京军区某集团军、北京军区某集团军、武警8711部队、武警江西总队的数千名官兵群情激昂,闻声而动,以蛟龙翻江、猛虎下山之势,迅速投入了合龙战斗。指战员们扛草袋,搬石块,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对最后5米宽的龙口,进行了2小时轮番封堵。决口堵住了,合龙胜利了。指战员们顾不上擦去身上的汗水和满脸的煤灰,忘却了五天五夜连续作战的艰辛疲劳,他们欢呼雀跃,欢庆胜利,声震江面!
  8月7日下午2时许,九江市区以西约4公里处的城防大堤4号和5号闸门之间突然陷塌决口,钢筋混凝土垒成的防洪墙在长达40多天的高水位浸泡和大风大浪冲击下,不堪一击,汹涌的江水如脱缰野马,急速向城区方向涌去。
  这一消息迅速传向了北京中南海。江泽民总书记十分关注,打电话给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指示及时调遣部队驰援九江,堵口抢险。
  朱镕基总理9日来到抢险现场,他站在大堤决口旁,高高举起双手,大声地对指战员们说:“拜托同志们,谢谢同志们!”
  一场惊心动魄的长江大堤保卫战在这里展开了。决口现场,军旗猎猎,喊声阵阵,指战员们扛沙袋,垒围堤,入水中,打木桩,气氛庄严,场面壮烈。
  8月7日下午5时,南京军区某集团军“红军团”接到命令,驰援江西。全团近2000名官兵立即出发,一边走一边动员,于8月8日下午3时赶到决口,便立即投入了战斗。我们见到团政委魏殿举时,正值烈日当空,气温达38摄氏度,他满脸煤灰,嗓子嘶哑,站在一段水泥墩上,正对排以上干部进行再动员。他和指战员们已在这里战斗了三天三夜,没有下过堤。他们的口号是“血肉之躯筑长城,报答老区养育恩”。就是这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军团,哪里最艰苦,哪里最危险,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二营官兵连续奋战了60多个小时,部队首长要他们撤到城区休整一下,可是战士们坚决不肯。他们上了船后又悄悄退回来,又出现在抢险队伍中。团长王宏始终在第一线指挥战斗。8月10日晚,他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堤上。他醒来时,看到正给自己打吊针输液,他说,我的战场在决口,硬是提着盐水瓶重上第一线指挥战斗。
  要堵住长江达80米的决口,谈何容易。江水如猛兽,汹涌澎湃,狂涛怒卷。60吨的船,想沉还沉不了,被洪水席卷而去。3.5米长装满石头的大铁笼,抛入水中,顿时被冲得无影无踪。紧要关头,中央军委紧急调集北京军区某集团军200余名官兵赶赴九江。这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驯水的部队。1996年这支部队在河北抗洪抢险中,曾制服过164米的大决口。
  这支部队果然名不虚传,他们在副军长俞森海的指挥下,立即进入角色,研究险情,提出在决口内侧建立围堰、抵御洪水的方案。在国家防总和省防总的同意下,他们迅速投入了战斗。要建围堰,必须在急湍的洪水中搭铁架,竖木桩,再筑堤坝。就是这支部队的指战员们,凭着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洪水里浸泡了三天三夜,8月9日终于实现了铁架合龙,8月10日木桩合龙,8月11日堤坝基本合龙。
  8月11日下午4时,一个短暂而特别的入党宣誓仪式在大堤决口边上举行。这个部队11名战士面对鲜艳的党旗,高高举起了右手,向党宣誓,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加入了共产党。在党的新鲜血液中,我们见到了超龄服役的老战士陆全中。他患有严重的关节炎,部队出发时没有他的名字。陆全中急了,他当即咬破手指,写了血书。部队领导被他的真诚和决心所感动,同意他参加战斗。他技术过硬,作风更过硬,泡在水里打桩,昼夜不停作业。但关节炎不能水泡,疼得他浑身冒虚汗。部队领导强令他上岸治疗,他作了简单处理之后又跳入洪水之中。某连一排排长张杰,不怕苦,不怕累,吃苦在前,身先士卒。这次火线入党令他激动万分,他说,当兵的就要听党的话,不怕苦,不怕死,誓与大堤共存亡。
  福建武警部队1200名官兵,从8月1日起就守卫着九江永安堤,连续几天的昼夜抢险,耗费了他们大量的精力,已是人困马乏。8月7日下午3时当团长沈涛得知九江长江大堤4号与5号闸口之间出现决堤时,立即向九江市防总请缨参加突击抢险堵截,誓与洪魔作殊死搏斗。这支曾被中央军委授予“鼓山一等功团”的英雄部队,不愧为特别能战斗的英雄部队,自8月7日晚8时半进入决口阵地到8月11日下午1时半,65个小时连续堵截,立下了赫赫战果:抛石料等障碍物1万多方,筑围堰200多米。由于天气炎热,酷暑袭人,许多战士晕倒在堤上,但是,他们抱着“人在堤在”的坚定信念,倒下去又爬起来,继续投入战斗。
  江西武警部队一直是江西抗洪抢险的生力军,九江城防大堤溃决后,总队政委李恩德立即率领600名官兵最先赶到现场,在堤上奋战了5天5夜。官兵们冒着炎炎烈日,搬石料,垒堤坝,一身泥水一身汗。
  正是我们英雄的人民子弟兵,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洪魔,取得了堵口合龙的胜利。人民子弟兵又一次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抗天之力在人民群众心中构筑了一道新的爱民长城。


第1版(要闻)
专栏:

  8月11日下午6时许,支援武汉抗洪的空军某部近300名官兵还未从堤上下来,洪山区建设乡湖教村200多名大娘、大嫂自发来到部队驻地,为战士们送来了绿豆汤、西瓜、各种新鲜蔬菜、鱼肉等。战士们一回来,乡亲们马上迎上去慰问子弟兵。
  田飞 许应来 万文群 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水·大局·大无畏
  ——湖北10万解放军官兵抗洪记
  本报记者 郭嘉
  连日来,记者顶着热浪,在长江湖北干堤一线采访,真切感受到“当前头等大事”于此地的千钧分量。1000多公里内的10万抗洪官兵牢记军委主席江泽民“三个确保”的重要指示,发扬我军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与地方广大干部群众一道百倍警惕,严防死守,用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道“冲不垮的堤坝”,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泣地的抗洪凯歌。
  大坝巍然——人民军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员干部成为千里江堤一面面鲜艳的旗帜
  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广大官兵奉命于7月初开始陆续进入抗洪一线。广大官兵顶烈日,战酷暑,除险情,日夜抗洪抢险,作出了极大牺牲,有的官兵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党员干部更是身先士卒,抢险在前,成为千里江堤一面面鲜艳的旗帜。
  抗洪伊始,湖北省军区300多名军师团领导干部,即刻打起行囊上堤。他们率领4000多名官兵和百万民兵预备役人员日夜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各级领导立下军令状:水涨一寸堤高一尺,誓与大堤共存亡。
  沿江各军分区、人武部主官也闻讯即动,组织指挥在一线。40多天连番鏖战,没有人言累。被誉为“抗洪司令”的黄冈军分区司令员正安,连续13天在黄广大堤徒步巡堤283公里。这些主官中,有近百名师团干部家里遭受洪涝灾害,但他们服从大局,舍小家顾大家,表现出高尚的精神境界。
  在采访抗洪抢险的日子里,记者被数不清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感染着。
  站在记者面前的这位班长叫刘登奎,来自河南信阳,当得知连队要参加抗洪抢险的消息后,他第一个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连队党支部考虑到他是1993年的兵,面临的实际问题比较多,准备让他留在后方。他得知这一消息后,找连长坚决要求上一线。在他的带动下,全连94名战士全都写了请战书。
  党员的作用是明显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沿大堤走一走,你随时都会为那些舍身忘死、奋勇抢先的党员干部们而激动不已。8月7日子夜,位于荆江的田流集段突然溃口,疯狂的“洪魔”严重威胁荆州安全,接到救援电话后,某师副师长赵成举立即率领50多名党员、干部组织的“突击队”、“敢死队”火速奔赴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堵住了缺口。不料一个漩涡袭来,堤坝再次被撕开。面对险情,20多名党员干部抢先跳入急流中,组成人墙堵住洪流,其他官兵踩着泥水掘土、扛袋、打桩、垒石,奋战40多分钟,用1000多个沙土袋重新堆起堤坝。
  作为共和国的一名将军,56岁的马殿圣,已在数百公里长的荆江与洪湖大堤上坚守了20多个昼夜,经他指挥的战役性堵涌抢险就达10余次。
  8月11日上午,记者遇见他时,他刚从抗洪一线排险回来,一脸的憔悴和疲惫。他告诉记者:昨日洪湖县燕窝镇发生1.8米洞径的溃口性管涌,上去了1500名官兵,从昨天上午10时一直干到今天凌晨2时,有12名官兵晕倒在现场。官兵经过奋战,总算控制住了局面,否则直接危及武汉,后果将不堪设想。记者问,“还去吗?”“一会儿就得去。”他答道。“不休息会累着的。”“正是紧要关头,我们做领导的哪能不在场?”
  将军朴实的话语,令记者肃然起敬。
  人民敬服——解放军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解放军来了人心稳”、“军威军魂为百姓壮胆”、“军民齐心协力,死保长江大堤”……在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抗洪前线采访,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
  当地领导同志告诉记者,汛区群众对解放军的信赖和敬重是发自内心的,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多大的灾难,解放军来了,就感到有了依靠,有了主心骨,解放军是人民的救星。
  湖北公安县与湖南澧县隔水相望,属于平原地区,平均海拔10米左右,三面受水。7月初以来,长江中游普降大到暴雨,公安、石首、洪湖、监利地段长江水位直线上升。面对汹涌而至的洪水,人们十分焦急。7月22日,当长江水位接近历史最高水位时,部分群众忙着搬家,准备逃难。那天,就在这关键时刻,湖北省军区组织2000多官兵开到公安、石首,连夜投入防汛抗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解放军的到来,使公安、石首人民吃了“定心丸”。
  黄梅县紧挨江西九江市,也是防汛的重点区域。
  7月28日,该县滨江圩告急。
  “潜水抛石,谁敢上?”
  应声而出的是驻汉舟桥旅的官兵。他们脱下军装,迎着湍急的洪流下水,钻入已被水淹没的廊道,把一块块石头和一个个编织袋填到迎水处。此时给他们传送物料的群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因为谁都明白,这分明是舍命在干,如果颤巍巍的房子一旦倒下,这些可爱的战士是不可能生还的。舟桥部队某营19名战士周龙泉、韦华军、汪勇和林先高潜入水中,堵口抢险,一干就是3个小时,战士们的精神感动了滨江圩的村民,他们舍弃被水淹没的房屋,扶着脚盆、木板游向江堤与战士们并肩抢险,用血肉之躯筑成坚强的屏障。
  一切为了国家,一切为了人民,成为千里江堤官兵的坚定信念。
  子弟兵顾全大局奋力抗洪的行动深深感染着各界群众,人们纷纷加入到防汛抗洪的行列。一些外出打工的人也陆续返回家园,扛着铁锹,挑着箩筐上了堤岸。不少群众说,保江堤就是保家园,解放军舍身忘死,我们还有什么说的。
  驰援火急——我军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大型运输机,调运部队和物资投入抗洪抢险
  长江大堤在持续一个多月高水位的浸泡下,险象环生。就在大堤即将接受第四次洪峰考验的时刻,以武汉为中心,空军在这里实施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大型运输机,调运部队和物资投入抗洪抢险的大空运。
  8月7日16时10分,按照军委命令,空军向运输航空兵某师下达预先号令:立即准备大型运输机做好执行紧急空运任务。7分钟,所有保障车辆、设备全部到位,机务快速进行飞机准备。1小时之后,数十架飞机已经整装待发。
  17时,空军下达命令:18时前飞机起飞,空运救灾部队。
  17时53分,第一批5架大型运输机升空。从受领预令到第一架飞机起飞,仅用1小时43分钟。师长胡端阳亲自驾机,带领机群升空。这时,机场上空天气恶劣,大量浓积云密布,不远处还有雷电在闪烁,仅跑道北方有20公里的空隙。灾情就是命令,部队早一分钟赶到,大堤就多一分安全。机组果断决定向北起飞,爬高绕行,沉着冷静安全绕过雷区,向广东某地飞去。
  7日、8日,在这两天时间的40多小时里,武汉的上空,飞机轰鸣声始终此起彼伏。飞行员超负荷地连续飞行,保障人员两昼夜连轴转。
  驰援部队大批降落,救灾物资大批降落。部队和物资需尽快运往灾区,部队的车辆调完了,向当地政府求援。仅2小时,100多台公家的、个体的卡车、面包车、豪华大巴就已等候在机场,载着驰援大军源源奔赴荆江大堤。
  (本报武汉8月12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本报评论员
  洪水牵动全国人民的心。连日来,各地区各部门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防汛物资、赈灾款项,从四面八方,日夜兼程运往灾区。全国人民心系灾区,踊跃捐赠,展示了一幅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激动人心画面。这沉甸甸的每一分钱、每一件衣物,都凝结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极大地增强了抗洪军民战胜洪水的信心和力量。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壮观的场面,是由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决定的,是由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的,是由党中央的坚强有力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觉悟决定的。这既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我们多年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结果。
  近几年来,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上下一致,团结一心,相互支援,战胜过一个又一个自然灾害。每一次对于灾难的抗击,都激发起人民的斗志,锤炼人民的品格,召唤人民的团结,使平时不容易看到的高尚情操、优秀品格,在抗击灾难中得到迸发和升华,凝聚成强大的无坚不摧的力量。
  长江长,比不上全国人民的情意长;洪水急,冲不垮万众一心构筑的大堤。抗洪抢险,对我们民族的意志是一次锤炼,对我们民族的团结是一次检验。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今天,一定能够夺取抗洪斗争的最后胜利!


第1版(要闻)
专栏:

  连续奋战几天几夜的广州部队红一团官兵,为迎战长江第五次洪峰的到来,在长江谌家矶重要险段,突击抢修堤坝。图为红一团团长王建峰(右一)发烧39.8摄氏度,仍然同战友们一起跳入江水抢修堤坝。本报记者 王忠家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