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科教兴国神州行

  抓投入 兴科教
  ——湖南“科教兴湘”采访记
  本报记者 杨振武 吴兴华
  “科教兴湘,先兴科教”,是湖南的一个响亮口号。
  然而,记者最近在三湘四水采访,听到的不仅仅是口号,更有全省上下“先兴科教”的急迫脚步声。记者发现,这个“先”字,也不仅仅是挂在口头上,写在文件中,而是真正落实在“投入”上。
  湖南有重教崇文的传统。“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镌刻在长沙岳麓书院门口的八个大字,是历史的诉说,也是现实的写照。湖南目前有在湘院士16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1488名,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4.7万人。深厚的教育基础和雄厚的科技力量,构成了湖南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点。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人才、后天的效益。”长沙市领导的这一观点颇具代表性。近几年,湖南省各级领导确实把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他们的共识是:“教育要优先发展,关键是要投入优先。”据了解,湖南省预算内教育拨款已经连续3年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这对财力尚不宽裕的一个农业省来说,确实很不容易。
  地处湘北的临湘市是个县级市,这些年一直受着“吃饭财政”的困扰,每年的“人头费”占到了财政总支出的90%。但是,不管多困难,这里的教育资金都是必保的。年初预算时,他们尽量把教育一块的“蛋糕”切大;在资金调度时,优先拨付教育经费;年底追加时,对教育予以重点照顾,切实做到了教育投入优先。在经济发展较快的长沙市,市里专门为筹措教育经费开了12条政策的口子,多渠道加大投入,近10年全市的教育经费增加了5倍,超过“翻两番”的速度。
  湖南农村孩子辍学的很少。人们说“湖南人能吃辣椒爱读书”,此话不假。穿行在湖南农村,到处都可看到这样的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百年大计,教育第一”。尽管各地经济发展不够平衡,但在学校建设上都舍得投资,力争做到“最好的房子是学校”。1995年以来,全省已经有52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两基”验收。
  教育为科技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巨大助推力。湖南每年都有千余项科技成果问世,涌现了像银河Ⅰ型、Ⅱ型、Ⅲ型巨型计算机、两系法杂交稻、磁悬浮列车等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到去年底,全省累计专利申请量达2.9万件,授专利权1.9万件,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初步测算,1997年科技进步对湖南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1%。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科技的旺盛活力同样需要投入优先的保证。1997年,湖南省财政为科技事业挤出资金1.3亿元,用于重大科研、中间试验、新产品开发等,确保了投入的优先。目前,湖南拥有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建立了2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一批中试基地。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一项,就增产粮食2800亿公斤。
  “科教兴湘,基础在县。”基于这一认识,湖南省近年来下力量抓了“科技工作先进县”的创建。在科技工作先进县的考核标准中,有4条“一票否决”,其中就包括“投入到位”一票。如,要求“科技三项经费”列入县、乡财政预算科目,数额占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以上;县办企业和骨干乡镇企业技术开发基金占销售收入的1%以上,等等,都是硬指标。如今,全省已有36个县、市、区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长沙、株洲、岳阳三市跻身于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行列。
  科教兴国,关键是真抓实干。湖南在实施“科教兴湘”战略中先兴科教,抓住了根本。在“先兴科教”中,他们又紧紧“牵”住投入的“牛鼻子”,更是抓到了点子上。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确保洪涝地区不发生疫病流行
  十万医务人员奋战抗洪一线
  本报北京8月10日讯 记者艾笑报道:今天上午,卫生部长张文康主持的救灾防病工作领导小组紧急会议确定,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确保洪涝地区不发生大范围疫病流行。
  8月8日卫生部发出《致参加抗洪救灾防病全体卫生工作者的慰问电》,要求全国卫生系统紧急动员起来,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好各项救灾防病准备工作,各地要建立医疗卫生防疫工作队,保证随时支援灾区的紧急医疗救护和疫情处理工作。号召奋战在救灾防病第一线的广大卫生工作者要克服困难,振奋精神,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顽强拼搏的精神,夺取抗洪救灾的胜利,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8月9日,卫生部直属的5支和北京市组成的4支医疗队,已经整装待发。这9支医疗卫生防疫队,由预防医学科学院的专家和各医院技术水平高、有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组成,而且一律自带药品、仪器装备,不给灾区添麻烦。
  卫生部还从今天起开辟了救灾防病专线(010—64012376、64076700、64077200),以便随时协调解决全国救灾防病工作问题。
  据悉,至今已有6000多支医疗卫生防疫队伍、10万名医疗防疫人员奋战在抗洪第一线。不仅及时地保护了灾区群众的生命健康,而且由于科学的防治措施到位,还使许多暴发的疫情得到及时控制,做到目前受灾地区没有大范围疫病流行。如灾情十分严峻的湖北省,有2.6万名白医战士一直活跃在抗洪第一线。截至7月底,他们治疗90.2万人次(其中危重患者2585人),免费供药722.5万元;投放消毒剂14.3万公斤,消毒面积达1415.5万平方米;井水消毒3.52万口,使300多万人口避免了饮水感染。由于他们的医疗防疫工作,使得湖北省与去年同期比较,报告传染病的发病数没有变化。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记者来信

  造林大户的烦恼
  本报记者 赵永新
  记者近日到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采访,见到了面带愁容的造林大户董庆和、王国良。他们如今一身债务,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
  董庆和和王国良先后于80年代初变卖家产,上山造林,把各自承包的2000多亩荒山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色银行”。可是,眼下他们却碰到了意想不到的三个难题:
  一是无力还债,“守着银行挨饿”。董庆和当年造林时,除了投入自己的积蓄和变卖家产所得外,大部分是银行贷款。如今,本息相加,他还背着7.5万元的债务。根据承包合同规定,除了可以抚育间伐外,只有到2009年才能大片砍伐树林。他想用树林抵债,银行又不允许。还有5万元债务难以偿还的王国良自嘲地说:“我这‘绿色银行’里只有‘死’存款,远水解不了近渴。”
  二是交通不便,运输难,通讯难,防火难。董庆和承包的荒山离最近的村3.5公里远,离公路有10公里。去年他抚育间伐了7000株落叶松,雇拖拉机拉了8天,付运费3000元,将近占卖树所得的1/3。王国良承包的荒山距离自己的村子8公里,在山上装电话付不起费用,买手机又打不通。尽管他花了万元盖了望火楼,也还是忧心忡忡:“即便我发现了火情也没用!我们一家人扑火,能扑多少?”
  三是管护难。常言说“三分造林,七分管护”。目前,他们种的落叶松都已长成可以利用的檩材,由于林子大,人手少,护林成了令人头痛的事。王国良每年都把在荒山放牧的羊倌、牛倌们叫到家里吃一顿,请他们帮忙关照。据介绍,有些造林大户由于“方法不当”,树林被偷伐破坏的事时有发生。
  造林大户敢为人先,艰苦创业,使一座座荒山披上了绿装,同时带动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功不可没。目前他们遇到了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希望当地政府和林业、银行部门予以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否则不但会挫伤他们植树造林的积极性,还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影响生态建设。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江西省确保高校录取通知书及时送达
  据新华社南昌8月10日电(章润娣、刘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江西省正积极采取措施,确保今年的高校录取通知书准确及时地送达考生。
  江西省高招办负责人介绍说,各级招办将以最快速度把录取名单通知各县市招办,县市招办将派出专人负责通知考生,并作出反馈。因洪涝灾害使交通、通信中断而未及时接到通知书的考生,省高招办将凭县区招办出具的证明和考生的准考证,开具入学介绍信,以保证被高校录取的新生按时到学校报到。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浙江十万大中学生“三下乡”
  本报杭州8月10日电 浙江省10万名大中学生“三下乡”服务志愿者,利用暑假开赴全省各地农村、海岛和边远山区参加文化服务、科技支农、卫生健康调查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浙江省今年“三下乡”的要求是:“把科技和富裕的希望种子播种在广大农村”。在文化服务方面,主要是做好扫盲成果巩固工作,以文艺汇演、社会调查等主要形式,深入农村,特别是到贫困村镇、边远山区和沿海岛屿开展工作。他们还在各地积极开展社会文化调查,建立扫盲援助站、开展社区文化服务,同时,在各校收集图书、报刊的基础上,协助建立和完善40多个乡镇科技图书站,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与此同时,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农技师专、温州农校等10所院校的学生到农村进行农业科技、种植、养殖的“农字号工程”服务。浙江农业大学组织40余名师生组成“科技扶贫团”赴山区磐安县,举办各种培训班,为当地农村发展提供了有较高价值的建议和资料。宁波大学、浙江丝绸工学院等5所院校的学生还根据当地经济的具体情况在各村镇开展了电脑培训、乡镇企业调查等活动。(赵相如 张斌)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第八届“群星奖”评选拉开序幕
  本报北京8月10日讯 记者李舫报道:我国社会文化艺术政府奖的最高奖———“群星奖”评选工作日前拉开序幕。据悉,目前全国各地已征集到各类作品7万余件。“群星奖”组委会于8月初对各地遴选并报送的3000余件作品进行初评。
  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推动社会文化健康发展为宗旨的“群星奖”是由文化部设立的,已经成功地举办过七届。今年举办的第八届“群星奖”评选类别为美术、摄影和书法作品,这是这几个类别首次进入“群星奖”评奖范围。从已经收到的作品来看,今年作品总体水平比往年有显著提高,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
  考虑到不同画种、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等因素,“群星奖”组委会将聘请综合性素质较强的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分三组对美术、摄影、书法分类评奖。为保证获奖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平,入选作品控制在450件左右,其中美术250件、摄影100件、书法100件。今年年底对入选作品复评,拟设大奖、金奖、银奖、铜奖和优秀奖。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候鸟迁居 “银燕”无恙
  浦东国际机场巧解生态难题
  本报讯 记者白剑峰报道:既要“驱鸟”,又要“护鸟”,如何才能两全其美?正在建设中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实施种青引鸟工程,使候鸟改变了迁徙路线,喜获新居。既消除了鸟撞飞机的隐患,又保护了鸟类的栖息环境。
  浦东国际机场是上海市“九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远期规划为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运输能力500万吨。根据设计规划,机场位于长江入海口濒海地带,处在东海岸候鸟迁徙的分支路线上。为了避免鸟撞飞机事件的发生,保证飞行安全,必须将候鸟迁徙路线东移。但这样做,就会破坏鸟类原来迁徙歇脚觅食的生态环境。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机场建设指挥部坚持“最大限度减轻对环境影响”的原则,重点研究了鸟类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996年2月,指挥部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机场选址区的环境作了综合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有关专家提出:在距机场东侧11公里的九段沙种青引鸟,人工创造一块鸟类生存栖息的环境,从而改变候鸟迁徙路线,从根本上消除鸟撞飞机的隐患。随后,华东师范大学组织了由鸟类、河口、海洋、水生物、生态学等多学科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开展实地调查和科学论证。
  调查结果表明,九段沙正好处于候鸟迁徙的正常路线上,是长江口自然淤积的沙滩,呈逐年扩大趋势。沙滩自然植被面积达8.2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饵料及良好的饵料生长环境,人类活动很少,是一块理想的候鸟栖息地,具备种青引鸟的条件。1997年初,机场建设指挥部投资100多万元,在九段沙种植了0.4平方公里芦苇和0.5平方公里互花米草。今年6月下旬,有关人士到九段沙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种植的芦苇、互花米草长势良好,鸟类栖息量明显增加。事实证明,种青引鸟方案是成功的,它不仅可以解决飞机安全起降问题,而且也给候鸟营造了一个新的理想栖息地,有效保护了鸟类的生存环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