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在两个“改造”上下功夫
  ——学风问题系列谈之六
  津江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是我党一贯倡导的优良学风。当前,全党正在兴起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目的就是要在当代中国完成有史以来最宏大的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改造这一客观世界的工程中,有些同志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对自身的学习和改造有所忽视。他们对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认识不够。
  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过程,实质上是不断正确解决主客观之间关系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人比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人在建筑房屋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但这个早就在头脑中形成的房屋图样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如果不符合,就会碰壁,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境地。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只能顺应和运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能摆脱和违背这个规律。今天我们所以强调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就是因为只有这个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正确解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主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和客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时代在不停地发展,实际生活在不停地变动。我们学习理论只有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在领会科学理论精神实质基础上的运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向前进。
  为使主观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取得改造客观世界的主动权,就要不断提高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行动能力。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不认识世界就不可能正确地改造世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行动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实践过程。一切根据和符合客观的认识是正确的认识,一切根据正确认识指导实践并取得成功的行动是正确的行动。在实践中,主体的自觉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在相同的历史条件下,主体是否具有自觉性,其认识能力和行动能力如何,决定着改造客观世界的不同结果。主体要在改造客观世界中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就必须在提高认识能力和行动能力上下功夫。这正是改造主观世界的命题。为此,必须联系主观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改造世界观。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它对主体的认识和行动提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指出了使主观统一于客观的根本途径。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以期在当代中国如此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变动中认识和坚持真理。
  为使主观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取得改造客观世界的主动权,还要求不断校正主体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念。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真理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科学真理。在当代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人民最大最根本的利益,是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产党人最终理想的必由之路。如果没有这样的理想信念,没有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不可能在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下,把握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规律和各项工作的具体规律;就不可能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不可能具有拒腐防变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树立和不断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坚持党的宗旨、保持革命本色的需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领导干部由于其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因而更要带头学习掌握邓小平理论,带头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带头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受住历史的考验,肩负起时代的重托。
  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永远不会完结,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永远不能完结。“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就是我们的座右铭。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为什么条件好了还要艰苦奋斗
  洪保秀
  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克勤克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艰苦奋斗精神是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上的一种品格、一种风范,是保持我党政治本色的思想基础,是确保共产党人思想道德纯洁的可靠保证,是促使领导干部掌权为民的重要原则。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我们党经受住执政地位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克服腐败现象,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艰苦奋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综合国力得到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然很低,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不好;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欠发达,全国农村还有五千万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发展自己。即使是那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也应当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进一步发展自己,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同时还要支持和帮助一些比较贫困的地区及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必须艰苦奋斗。十五大报告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实现这一宏伟的奋斗目标,需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极其伟大而又艰难的事业。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涉及各种利益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新矛盾、新问题、新困难会层出不穷。只有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发全民族的勇气和斗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地向前进。
  克服腐败现象必须艰苦奋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勤劳节俭、不怕艰苦著称于世。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实践者,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真正继承者。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靠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革命力量从小到大,直到建立新中国。建国以后,我们党还是依靠这种政治优势,战胜了帝国主义经济上的封锁,基本上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把一个贫困落后的旧中国,改造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我们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党员和干部忘记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讲排场、比阔气、挥霍浪费的现象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盛行起来。公款吃喝玩乐屡禁不止,购买小轿车过多过滥,超标准新建和装修办公楼成风,违反规定乱发各种补贴数额惊人。这些消极现象不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如果任其蔓延,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就有被葬送的危险。艰苦奋斗精神正是抵制和反对腐败的锐利武器。


第10版(理论)
专栏:

  扎实推进
  科教兴国战略
  陈庆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五大部署,扎实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加大科研开发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研究表明,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之间呈同步增长的关系,科技投入可以提高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并将这些生产能力转化为新产品和工艺流程。然而,我国在科技投入上仍存在着总体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要达到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通过的到2000年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1.5%的目标,还要进一步做出努力。一般来讲,政府科研开发投入的重点是基础性研究和公益性研究,而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企业为主体,即主要由企业投入。在发达国家的研究开发投入中,企业占很大比重。日本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全国研究开发总投入的80%,德国企业占67%,美国企业占53%。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效益欠佳,企业的科技投入较少,对国家的科技投入有很强的依赖性。但从长远来看,我国企业要发展并在国际上有竞争力,就必须增加科技投入。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
  当然,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规模化、高级化,科技投入要求越来越大。目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同时支持所有学科和各项技术的发展。因此,要使我国科技迅速发展,必须进一步改革束缚科技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狠抓素质教育。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以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专门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要提高教育质量,一方面要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切实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向,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另一方面要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这不仅因为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由之路,还因为体现于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我国的教育投入尽管预算内教育经费的绝对值是逐年增加的,但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到本世纪末达到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国际上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5.7%的平均投资水平的差距就更大。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科技成果能否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否取得成效、取得多大成效的重要标志。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涉及到科技成果是否适用配套的问题,又关联到政策、市场、体制、管理等多方面的协同运作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科技与经济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一方面重理论,轻实践,许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很有用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众多的企业、广大农村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生产方式落后,产品品种单一。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状况虽有扭转,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今后,在加强基础性研究的同时,要继续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鼓励创新、竞争和合作,保护知识产权。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化,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也要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技术产业摆到优先位置,在税收、信贷和产业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真正营造出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10版(理论)
专栏: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统一性
  戴舟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要经历不同的历史性飞跃,形成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统一性不是理论成果的雷同划一,而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
  ●只有在端正学风的前提下,才能正确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学风有三个科学原则:一般规律与民族特点的统一,社会主义的原则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怎样正确看待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必须回答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理论问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对这一重要论断,必须深入理解,全面把握,并借此澄清某些模糊认识。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统一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科学总是要经历不同的历史性飞跃,充实新的丰富内容,形成新的理论成果。这是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和科学性所在。问题在于,应如何看待经过历史性飞跃而形成的新的理论成果?如何看待新的理论成果与原有的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统一性究竟在哪里?实践证明,这个统一性不是理论成果的雷同划一,而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实际上,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鲜明主张。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统一,就在于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一脉相承、相互统一的。
  统一的原则立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原则立场,就是集中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邓小平理论之所以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基本依据之一,就是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样,都是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根本任务、党的领导、政治保证、依靠力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是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提出来的。虽然其中的许多具体结论不同于前人,但无论是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共同富裕,还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等,都是基于人民的立场,为了人民的利益。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表明,邓小平理论具有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相同的原则立场。
  统一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丰富多彩的理论观点,但有一个基本的观点高屋建瓴、贯穿始终,这就是唯物辩证法。列宁把它誉为马克思主义“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这个“根本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正是运用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因,把经济发展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认定物质生产不仅决定社会历史的演进,而且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最注重生产力的发展。早在科学社会主义奠基之作《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在十月革命后,要求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提到首位。毛泽东告诫我们,如果不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就可能被开除“球籍”。在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问题上,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就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透彻、更鲜明、更具有时代气息。
  统一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既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考察,不是基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说的“真理、理性、正义”这样一些抽象的观念,而是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就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以及由此产生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入手,指明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展示未来社会的前景。他们从创立自己的学说起就认定:“共产主义不是学说,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列宁坚持这一态度,从俄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找到一条俄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坚持这一态度,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领导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邓小平同志坚持这一态度,他深刻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纵览邓小平理论的全部内容,无不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可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自始至终地贯穿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之中。
  统一的前进方向。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到毛泽东,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种种探索,始终坚持一个明确的前进方向,这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邓小平理论着重于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描绘中国迈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现实方案。在物质建设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始终认为共产主义要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之上,邓小平理论则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远大目标联系起来,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迈向共产主义的首要前提;在思想建设方面,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建设新的文明。邓小平理论则强调在搞好物质文明的同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到突出的地位,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求“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用正确的学风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统一性
  对待马克思主义有个学风问题,学风不同,得出的结论会大相径庭。只有在端正学风的前提下,才能正确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内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学风,说到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统一性,不仅应当注意其中个别结论的异同,而且应当注意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从某种意义上说,学风就是方法,它比具体结论更重要,具有更长久更普遍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一诞生,学风问题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相随相伴。纵观马克思主义学风,有三大科学原则始终贯穿其中,这就是:一般规律与民族特点的统一;社会主义的原则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又承认各民族的特点和不同的发展道路。马克思明确指出:“我们从来没有断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到处都应该采取同样的手段。”“我们知道,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但是,社会主义具有质的规定性,即原则的坚定性,诸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这是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不可动摇。这就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原则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正如列宁所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为此,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理提出之后,它的创始人就要求用实践的试金石严格地检验这些理论,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修正、补充、发展这些理论,要求一切马克思主义者能够做到像《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那样,对理论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并不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统一性。列宁本着正确的学风和俄国社会主义实践创立了列宁主义,其中许多论断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原来的设想,然而,有谁能因此否定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统一呢?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已水乳交融,联为一体。
  我们党从创建之日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我们党召开了七大,总结建党二十四年的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经过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到十四大,我们党郑重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又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认识,十五大又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说明我们党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结合得更加紧密了,产生了我们党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党要贬低或抛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而是强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当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存在着某些具体结论的差别,但这并不影响三者的统一。具体结论有差别是正常的,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缺陷,更不是科学理论之间的对立,而是一切科学体系的固有特点。如果以此否认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统一性,那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时代在变化,如果马克思主义没有发展,那才是真正的危险。因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完整准确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完整的科学体系。既是科学体系,就要完整准确全面地把握,不能采取形而上学的态度,顾此失彼,陷于极端。在这个问题上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僵死的教条主义倾向;一是狭隘的经验主义倾向。前者表现为夸大一般,否定个别,把具体结论当作死板划一的公式,直接套用于今天;后者表现为夸大个别,否认一般,认为一般原则已经过时,不适于当今的实践。这两种倾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立起来,孤立起来,只取一点,不及其余。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必须有扎实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功底。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渊源关系。离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谈邓小平理论,就会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当然也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
  对邓小平理论也要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来全面把握。这是正确看待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系的关键点。我们说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统一,主要是指科学体系上的统一,如果抛开科学体系,孤立、片面地抓住其中的片言只语,就很难完整准确地领会其精神实质,就会以偏概全,即以邓小平同志的某些论述或某些词句来概括邓小平理论的全貌,或做机械对比式的文字游戏,即把邓小平理论中的个别词句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的个别词句进行机械对比,词句一样叫统一,词句不同叫对立。用这种形而上学的方式,既不能真正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不能真正学好邓小平理论,更不能正确把握三者的关系。因此,必须完整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方法。他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的各个基本观点、基本原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我们在学习和运用中,也要始终注意从总体上、相互联系上和精神实质上去全面地正确地把握。采取这样的方法,才能清楚地看到,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内在统一,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