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

  这个夏天
  ——远看世界杯
  毕胜
  这个夏天的夜晚,法兰西燃起的足球世界杯战火,像磁石吸引了世上痴情球迷的目光,无数热血的男儿女儿们被足球这个魔鬼纠缠得神不守舍,心绪不宁。
  6月10日,当尼日尔的裁判在巴黎王子公园吹响第一声哨音,这场四年一次的绿茵拼战,成了这个夏天全世界球迷的体育大宴,成为那些钟情痴迷者为之起早贪黑的一件快事。
  是的,临近夏天,我们这个十分注重信息的时代,有许许多多的“新闻”在耳际眼底流连。厄尔尼诺现象、印巴核试验、阿尔法磁谱仪、日元贬值等等,我们为生存的环境和世界的安宁,不懈地努力着;我们关注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家园,为跨入新世纪做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但是,我们享受着物质文明、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我们又有着极大的精神需求,我们从体育的竞技中,既发现了人类身体的技能和力量,又发现了人类生命的技艺和灵感。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体育比赛有那么多的爱好者甚至痴迷疯狂者的原由。
  这个夏天的夜晚是溽热的,却是迷人的。夏天的火热和浪漫,夏天的喧闹和斑斓,夏天的蓬勃和热烈,或许正是举办体育盛事的上佳时节。想想,四年一度的足球世界杯大赛选择在夏天,亿万球迷的如火热情,如同这个时令的酷热一样。炎炎夏日,阳光更为灿烂,绿草更为葱茏,暴雨骤来骤去,浪漫缤纷的物候景致是这个季节的特别饰物。夏天,生命都蓄备了足够的能量和优势,天象也充满了偶然和随机。这又同足球赛事风云变幻的布阵,出奇制胜、波诡云谲的算机等等相和谐,构成了夏天和足球的浪漫风景。
  法兰西之夏的迷人,是那五光十色的斑斓色彩,是给人以亮丽的光和影的吸引。三十二支球队五颜六色的队服和那些各自的铁杆球迷们头上脸上涂抹得光怪陆离的颜色,真可谓天工巧夺,造化神奇,是个性的充分展示,智慧的非凡表演。每每场上有精彩之处,一排排整齐的人浪此起彼伏,在阳光丽日和芳草绿茵的映衬下,无论是飘飞的国旗,还是各呈异彩的队服,赤橙黄绿青蓝紫,划出一道道流光溢彩、璀璨夺目的风景。还有,开幕式上想象奇瑰的表演,也尽显魅力。所有这些,让法兰西之夏,成为色彩火爆、光影灿烂的海洋。
  这个夏天,荟萃了人间最优美最亮丽的色和光。置身其间,你充分享受着大自然七彩的灼灼光华和人类对颜色的匠心独运,你会领略到自然和人体在色彩上的和谐一致。那蓝白相间的足球,那葳蕤葱郁的绿地,那色泽鲜亮的队旗队服,连同执著的球迷的帽子和发型,交织出一幅流泻着自然和生命的画图。大战的帷幕落下,你也许记不完全参赛者的队名,但是,那些艳丽夺目的色彩,一定会在你的心中留下永久的回味。
  人们瞩目法兰西,钟情法兰西之夏,为了这只灵怪——足球。这只用二十二个生命去拥戴的足球,像一个激情的精灵,在绿茵场上滚动,来时倒海翻江,去时万马齐喑,或挟风走雷,或水波不惊;倏忽大势逆转,稍瞬满盘皆活,场上风云变幻,场下千姿百态,遥相呼应。激情催发了队员们的潜能,一场力量的竞技演化为一出艺术的舞蹈;激情如烈火,把球场燃烧成一口沸腾的锅,球迷们的狂热也随着小小的足球转动,或悲恨或喜泣,捶胸顿足,掏肺倾心。
  绿茵场征战,优胜劣汰,胜负输盈,是力量和体能的较量,是谋阵布局的对垒,更是激情和智慧的角逐。“非洲雄鹰”尼日利亚过关夺隘,智利队“双萨”的神勇组合;巴西的罗纳尔多、英格兰的欧文、法国的齐达内、荷兰的博格坎普、阿根廷的奥特加等人上乘的表演,与其说是在演绎和活化了足球艺术,不如说他们是用激情的利刃在解剖足球,就是这些足球的激情大师,才有了阿根廷与英格兰、德国与克罗地亚的经典战事。尘埃落定,我们在惋惜一些强队命运不公时,又为这些激情天才的出现而宽慰,也许这就是法兰西之战的最大成功。
  比赛充满悬念,充满玄机。旦夕祸福,不测风云;偶然的机遇,随意的可能,冷门和黑马,结果胜败难料;也因此吸引了各色人等的预言家,连各参赛国的政要也不甘寂寞——首脑督阵,议会休会。体育大赛玄妙无穷,足球大战更是壶里乾坤,咫尺万里。玄机玩弄于股掌,胜负命悬一线;教练斗法,球员争勇,“裁判风波”,球迷狂闹;老牌劲旅西班牙、英格兰、意大利、德国过早地被淘汰出局……这就是足球,这就是今夏热闹的法兰西。
  拥有六十四场战事的第十六届世界杯,渐近尾声。我们度过了难忘的一个月,享受足球带给我们的激情,体味人生,这岂是体育所能包括了的?没有足球大战的夏天并不都是平淡的,但有了足球的夏天,我们体味了丰富的人生。
  我们为有这个浪漫的夏天而庆幸。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大千絮语

  鱿鱼湾的笑声
  夏智定
  香港多美景,景随境移,境乃心造。
  只要你有一颗快乐又智慧的心,在香港,任凭处境多变,仍然会有美好的今天和明天!
  啊,这里是位于将军澳的鱿鱼湾,青山环列,苍苍茫茫,清新静谧,端的是好风景所在。
  曾有朋友闻此地名而为之色变,因港人最怕被老板炒鱿鱼,即卷铺盖之谓,故逢节日,特来一游鱿鱼湾者少之又少,人们在心态上总是企求平安,谁也不愿因自己来游过鱿鱼湾而沾上晦气,乃至终于被炒鱿鱼也。
  哦,鱿鱼湾,难怪游人如此之少。
  然而,曾几何时,无情的亚洲金融风暴终于殃及香港,不少的各行各业的失业者产生了,天天都有朋友和亲友被经营困难的老板们炒了鱿鱼的消息传来,啊,香港的鱿鱼湾呀,可知人们的苦衷所在?说来也奇,如今,慕名来游鱿鱼湾者日见其多,人们不再怕听见这不祥的景点地名,许多被炒鱿鱼者索性来此畅游一番,以便领略美景所在的奥妙。
  鱿鱼湾确实很恬静,那些掩映在绿林深处的二至三楼的村屋,村屋后的极为清静幽雅的山坡直通山后,对于登山旅游者乃是极妙的去处,但看那冉冉白云自山后飘来,更令人心神俱澄。人们行走山间,绿荫重重,此时此刻,对那些被炒鱿鱼者来说,正是重新认识自己和分析未来前程的最宁谧和最智慧的时刻,看眼前郁郁葱葱的无限生机,何尝不是造化的启示呢?
  真的,我认识的几位才被炒鱿鱼不久的朋友,或以其拿手的烹调功夫另辟事业,干起了小餐馆,居然月收入高过以前替人打工所得。或利用家中阳台,专种购自南非的奇花异卉小盆景,立时所入不菲,且成种花养草一族,更其惬意矣,连我都羡慕不已。他们,也都是被炒不久即来一游鱿鱼湾者,他们的放怀笑声,正在鱿鱼湾上空荡漾着呐,哈哈哈哈……
  真的,在奋斗者面前,鱿鱼湾的景色是很美很美的。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

  绿湖如诗
  谭仲池
  岩石没有苍老,依然是这色泽、这姿态、这韵律。
  我又重新坐在这块饱尝风霜雨雪的灰白色岩石上望高天流云,近山的青黛和远山的墨绿。今天,只是多了一个令我沉醉和心爱的绿湖。
  一晃十年,整整三千六百多个日子从我的鬓边消失。带走了我青发上的乌黑,用岁月的风刀,在我的前额刻下了一道道弯曲的青春印记。
  我曾是参与修筑这座石坝水电站的一员。山岩下土坡上耸立的高楼的童年,是幢幢用土砖垒的平房。平房四面透风,雨和雪花经常从屋顶的缝隙、门窗的漏洞钻进来和我们絮语。当时,我们对这一切的感觉是平心静气的。没有任何委屈和埋怨,更没有什么“心理不平衡”之说。脑子里想的是大坝天天升高,水库盛满碧水,电站厂房牵出的银线早日把黑夜和山野点亮。
  这里的农民还很贫穷,住着矮小破陋的屋子,但他们的心很善良,情感很朴实,对建设工地的民工像兄弟般热情,没有陌生和敌意,更不斤斤两两地计较自己的利益。我总感到山上的岩石、树木、苔藓、竹子、野草都和这里的人一样在帮助我们构造这个银色的梦。
  说石头没有生命、没有灵性、没有情感是大错特错。我就看见这里的千千万万块岩石手牵手、肩并肩、身挨身、头靠头地一排又一排,叠罗汉似地撑起了这座足可以比山海关的长城更巍峨坚实的深山大坝。这些有思想和意志的精灵,挽住了从远处云雾山中滔滔而来的万顷碧波。新拓出的绿水之国,自然是充满诗意。原先独个高傲地站立在山谷的青峰,现在变成了浮在层层银波推涌的湖面的绿岛。绿岛也是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有的似一个翠色的草帽在浪上飘荡;有的如一柄绿色的伞盖,撑向天的蔚蓝;有的则似墨绿的骆驼,正向远山驰足。山鸟、水鸭、白鹤、燕子一齐在湖面上翱翔欢歌。它们在欢呼新世界的诞生。
  已经呆坐岩石上半天了,西边的夕阳拖着金黄的火把在催我离去。仿佛在说,再不走,我就不给你举火把了,你就会被黑夜吞没。对于这种威胁,我现在完全可以不予理睬,我不再是昨日的我,山野也再不是昨日的山野。脚下的绿湖在悄悄地把话儿从风里捎来:老乡呀!你别走,请你看看夜色里的山野是怎样的辉煌;请你看看我们的衣裳在夜晚是多么的漂亮;请你欣赏你心野曾长出的诗句和今天的现实是否一样。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大地之光

  中原一镇
  段心强
  1996年6月4日——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的人民牢牢记下了这个日子——这天,党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冒雨视察他们镇办企业的兴致给他们注入了力量,一次次满意的微笑为他们的做法画上一个个对号,多次评点为他们拓宽着通往未来的道路……这个穷山村十年间变成年产值十四亿元的富裕镇,有人说:“就像一个梦。”其实,这不是梦,这正是一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年代农村经济的发展史。
  竹林村的“三中全会”:七天七夜
  江总书记看过竹林镇的变化,意味深长地说:“任何地方的振兴,关键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竹林镇的带头人就是赵明恩——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那满脸刀刻般的皱纹和过早稀疏的头发,记录着他与贫困和比贫困更折磨人的错误观念进行一次次抗争的不屈和坚强。他主持召开的被称之为竹林村的“三中全会”,决定了这山村的振兴。
  竹林村,位于中岳嵩山北麓,原是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块墓碑上记载:魏晋时期,竹林一带“两山相夹,竹林茂盛”,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山区。人们施展非凡创造力的同时,也施展出非凡的破坏力:砍伐山林,创造了幸福,也制造了不幸:山秃、水断、竹死,农民从此开始了漫长而重复的苦难生活……乡亲们年年月月,胼手胝足,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是不能摆脱贫穷、饥饿这些恶魔的折磨。那时节,所有致富的大道小路全被堵得严丝合缝,生命的钟摆在这里沉重地摆动着,人们沉没在缓慢的节奏中。1977年赵明恩被选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不久又当选为书记。此时的他,心中仍有不死的希望,但希望的光明却总是那么遥远,仿佛他是在带领乡亲逃难,没有航标,也没有彼岸……
  一声雷,天下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普降喜雨。赵明恩的感觉是多年大旱遇到一场透雨,他立即召开群众大会:“过去的年代,在生活的道路上覆盖一层厚厚的尘土,党的三中全会把这层尘土清除了,致富的路子清晰啦,再也不能‘红薯干子是主粮,母鸡屁股当银行’了。”赵明恩一头挑着党支书的“原则”,一头挑着老百姓的“发财愿望”。他首先带领大伙办起了机械厂。为这,他出门坐慢车,住宿找最便宜的旅舍。一次,他们在外地推销产品,中午只一人买了一碗米饭。因为天热,实在咽不下去,就把别人剩下的菜端过来,分开吃了……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带来新问题。竹林镇许多新矛盾使赵明恩挠心:社会上“分掉集体财产”的呼声越来越高,党支部五名支委中三个办起私营小厂,不少队长要撂挑子。“大包干”后,一些农民就像群没头领的乌鸦,落了一地,各寻各的食路。没生产门路的村民像一只只无路可走的羔羊,呆在那里四下张望。支委会、党员会开不起来,群众有事找不到干部,党中央精神传达不到群众,出现“中梗阻”。一个个村民像是从玉米棒子上掉下来的颗粒,散落在瘠薄的土地上,乱生乱长:从1982年底到1983年6月,全村就发生二十起打架事件,六个青年被抓进派出所里,三个坐了监狱……
  赵明恩像牛吃草一样,把这些突然而复杂的事情吞到肚子里,然后像牛吃草一样“反刍”过来,细“嚼”烂“咽”,品其味,觉得味道太苦,一个又大又粗的问号越来越清晰:中央有话,不改革没有出路,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干部、党员办个体或联合体企业符合政策,应当允许,但多数群众怎么办?困难户、傻子、五保户谁管?“赵书记,我们坐的是没底的轿,就等你领着致富呢!”这句话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他的焦急中,充满了一个基层的共产党人挣扎着要带领人们获得基本生活条件的渴望和决心。
  1983年6月25日,决定竹林命运的会议——七天七夜的历史性会议开始了。会场分两个:一个在大队会议室,参加者是全体党员、生产队以上干部、群众代表六十多人;一个在各生产队里,由群众逐个评议党员。赵明恩在党员、干部会上说:“在党内说话,都把舌头伸直,别肚里半截嘴里半截。”他在群众会上又说:“都是乡亲,讲客气话见外,有话直说。”接着,他在主会场认真听取每一个人的发言,一直听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夜里,走到会场中间,又同大伙儿冷静地算了一笔账:全村二千多人,能够在市场上杀一条血路,占领一席之地的人有,但不多,满打满算九十多人:一是部分党员,交了一些有头有脸的朋友;二是干部,在工作中趟出一些路子;三是退伍军人,走南闯北,有胆有识。但这才是村民的零头,还有二千多人没有找到出路。他们咋办?赵明恩留给大家一个题目。第五天,他作了第一次发言:“大伙都知道,支委里就我和李淑转没搞自己的项目,但不是我们不会干。村里现有的几个项目都是我一手干起来的,要是拉出来单干,干成几十万元户不在话下。可我们没干,因为我们想到竹林村的大舞台,男女主角一走,剩下的一般演员不就都傻了眼?!”这时,他让人一字不差地念了几段群众的评论意见:“生活只给我们留下一条路——跟共产党走。党支部千万不要扔下我们这些无枝可依的五保户。”“集体财产是大伙一根棒一根棒叼来的,不能分呵!”“当干部的脚踩两只船,一边个人挣大钱,一边从集体拿补助,里应外合,还叫老百姓过不?”……
  会议最后一天,天空浓黑的乌云被风一吹,散了。会场上鸦雀无声,赵明恩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是党员,必须遵守党的宗旨,利用权力为自己办企业是党的宗旨不允许的。再说,一个人两种身份,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一个心挂在两下里,许多事难以摆平。比如你搞到一批平价材料,是给集体还是留给自己?一旦伸错了筷子夹错菜,就成为众矢之的。现在要商量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
  “既然不能两全,就叫大家选择:当干部就不搞个体或联合体企业,要不就辞去职务。”一位党员提出建议,马上得到多数党员支持。赵明恩觉得在理,把建议变成了“党支部决议”——在全国最早提出领导干部不能经商的问题。
  一个村庄和一个人一样,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站在十字路口,有多条路供你选择——不同的道路通往不同的终点。竹林村到了这一时刻,八名生产队以上干部辞去职务,大多数干部振作起来抓集体经济。“就是把胳膊当大腿使,也要干出个样来。”赵明恩发出誓言。群众吃了“定心丸”:有赵明恩掌舵,我们再不怕不会划船。
  历史性的选择:亦工亦农
  生活像是秋风,把生命的果实吹得成熟了,也把生命中枯萎的黄叶打落在人生的道路上。赵明恩像父辈一样——从中原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吮吸着勤劳、坚韧、抗争的乳汁,却不像父辈那样——同时也喝着禁锢、迷信、散漫、自足的精神苦水。他在生活中成熟了一个见解:发展工业是农村致富的路子,而工业要靠人办,一个巴掌拍不响,仅他一个赵明恩玩不转。破除“磨掉棱角才算成熟”的用人标准,选拔能干成事的一把手;割断小生产者的陈旧但却未腐烂的绳索,让大家甩开膀子搞生产经营。他们就认一个理:凡是把羊群赶往最绿的草地上去的就是好牧者。这里展示几个分镜头——
  耐火材料公司董事长李经周有句名言:“弄个仨瓜俩枣就心满意足——这是小生产者的心态,实质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他从巩县林业学校毕业,当过饲养员、采矿工,1980年担任耐火材料厂厂长。当时只四十万元固定资产,却有九十五万元债务。李经周话不多,肚子里却唱着一台精彩的哑巴戏。他带领全体职工苦干一整年:拼出产值八十多万元,向国家缴税十万元,发了工资和奖金外,还了部分债款。——这在当时的竹林村,是令人吃惊的天文数字。1985年又扩建了耐火材料厂,还建立了现代化的车间,当年产量翻一番,产值也翻着跟斗往上涨。
  李经周既敢闯市场,又清醒地看到,在商海上扬帆远航,风大浪急,没有航标,谁也不敢挂“无事牌”。一条船孤孤单单,难于应付大海上的风浪和暗礁。李经周一方面造大船——继续扩大第二耐火材料厂,同时开展多种经营,建镁碳砖厂、化工厂、铸造厂、纸箱厂、家具厂、熟料厂、制药厂。一厂变七厂,组成了不大不小的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如同插入热水里的温度计——直线上升,成为竹林的一大支柱企业。
  竹林超硬材料总厂厂长李荣保说:“小生产者可以创制名牌产品———如王麻子刀剪、德州扒鸡、狗不理包子……但这都是小生产的代表作,认‘硬件’而不认‘软件’,崇拜手艺而不尊重知识。而现代企业的名牌产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需要把每一个人的意志都凝结在一条生产线上。”他们原是一个小厂,原厂长搞家长式领导,人心七股子八叉,经济效益较差。党支部破格提拔中学毕业的电工李荣保接任厂长。他调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从太阳普照大地——有的地方丰收,有的地方干旱得到启示,果断地推倒亚细亚作坊式管理的坚固围城,大步跨过泰勒“定额管理”的西方模式,创造出中西方相结合“竹林管理”模式:既有钢铁般的工作程序,又充满公仆与主人的感情;既不像吃大锅饭那样——谁也不能比谁米汤碗里多层皮,也不能落得太远——提倡相互照顾:横竖都在一个村里住着,吃亏沾光都在自己碗里,不能斤斤计较。1993年,他向专家咨询后,从国外引进一套当代先进的冷摆碾压机,采用新的冷摆动碾压成型工艺,生产摩托车、汽车的精密机件。精密度达到国际标准,寿命是原来产品的四倍,而价格却便宜三分之一,在全国又是“独一份”,投产当年就签订上百万套的预售合同。江泽民总书记拿着这种产品爱不释手,发出由衷的赞叹:“不简单!”
  竹林村村长李淑转是女的,外村人跟她开玩笑:“您村的公鸡不打鸣咋的,咋叫你当村长?”她的回答很得体:“男人女人都一样。”她有句格言:“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门路、门路,出门去就有路。搞市场经济,必须打破小生产的‘庄园模式’,根据两大市场组织生产经营。”1987年,一提出建设高档镁碳砖厂,人们就担心山里人找不到市场“入口”,李淑转耐心说服:“外国人都能远渡重洋,到咱们的东北买镁砂,咱咋去不了东北?!人家辽宁的镁砂都卖到世界几十个国家,我们咋出不了国门?!人家能,咱们也中,差啥?不缺胳膊不少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竞争,有风的使风,有雨的使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席话解开了多年结在人们心头上的疙瘩,鼓起了大家的勇气。
  通往未来的“缆绳”:高新技术
  竹林镇以快节奏填写了自己发展的“进度表”。1994年已由冷冷清清的山村冷街变成沸沸腾腾的小城镇。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村改为镇,顺理成章,从上到下,一路“绿灯”。
  生活中偶然一件事,常常能使人们的精神突然升华。赵明恩从美国考察回来,召开了竹林镇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会议。他说:“这次出国最大的收获是真正感到咱们落后。咱们最缺的是科技,往我们的企业里注入科技含量才是真正的输血,抓住了它就抓住了通往未来的‘缆绳’。我们镇干部大多是白丁,得借‘脑袋’生财,借别人的腿搓自己的绳。”他代表镇的领导班子向社会发布一条新闻:竹林镇四门大开,来者不拒,广纳三教九流,都给用武之地。但来考察的很多,“回头率”甚低。这使赵明恩清楚地看到,不管承认不承认,始终与理想相伴的是物质生活,最伟大的发明也与世俗的衣、食、住、行连在一起。于是,他们决定筑巢引凤,再造竹林。赵明恩说:“我们不指望建成天堂,而要让人们看到,我们干的社会主义是金桥,沿着走上去就是天堂,从而愿意到我们这里来,这就够了。”
  ——建竹林山庄。竹林镇是国家的神经末梢,信息传递缓慢,住宿条件又差,中外客人来谈生意或参观,就是再累也要到郑州住宿。竹林人利用山区的优美风光,创造高质量的生活条件。大自然的美最难捉摸,竹林人却能捉住它,并巧妙地安排在住宅周围。那山林像是一块挂在山坡上的绿色地毯,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感觉;那一幢幢别墅般的农家小楼,像是地毯上的一幅幅彩色图案;那二星级宾馆,像是被固定住的海市蜃楼。宾馆内设高、中档客房,还有健身房、桑拿浴、娱乐厅、会客厅、谈判厅,与国内外各大城市可以直拨电话。大楼前边是宽阔的停车场,停车场旁边是新植的竹林。大楼后边是类似大观园里的小花园。在这里,春露滋润,万枝竞秀,一片盎然春机;春雨倾泻,绿波翻滚,声如万马奔腾;秋风劲吹,花木摇曳,显出千万姿影;冬雪飞舞,银装素裹,又如碧玉落盘。客人来到这里,个个流连忘返。
  ——塑造时代文明。竹林镇风光美,更重要的是一种到处可见的道德美。看到那充满自信但又和睦相处的村民、整洁的街道,就想到这里井井有条的秩序、深入人心的法规以及淳朴的民风。他们每年组织旅游,让大家在华西村、刘庄、红岩村、渣滓洞、泰山、黄山、兵马俑、蓬莱阁、故宫、长城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还在群众中开展“八好”评比活动,每年都评出好党员、好干部、好团员、好民兵、好职工、好媳妇、好妯娌、好公婆。评出好媳妇后不但在竹林镇披红戴花,还要到娘家庆祝一番。这些活动使竹林人筛掉了自私、偏见、狭隘的陋习,形成了团结友爱的新风,创造了良好的合资环境。美国一些专家来到竹林,认真侦察这个小镇能够给他们带来多少财富和荣誉,被竹林人的热情诚实感动,为竹林镇的经济实力吸引,取消了到开封、西安游览的计划,集中时间洽谈联合办厂规划,建成河南省医药界最大的合资企业——竹林安特制药有限公司。
  ——借“马”拉“车”。竹林镇高新技术生产项目迅速增多,急需各种人才,赵明恩和李淑转便到各地去“挖”。第二化工厂缺少个专家,赵明恩、李淑转听说巩义县化工厂厂长李炳钦提前退休,准备到另一家企业应聘,便连夜赶到李家,请他出山。李炳钦婉言谢绝:“我年纪大了,请另找高明。”他们受到冷遇,仍不死心,第三天晚上又走进李家,坦诚相邀,李炳钦有点动心,但仍难决断。他们又第三次登门,李炳钦笑了:“我算服了,你们不要再跑了,我去。”第二天早晨,他们派专车到县城接回老李,在全体干部会上宣布:李炳钦为竹林总公司副总经理。李炳钦深感知遇之情,把自己一生积累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绝招献给“二化”,研制成功铁沟料——冶金必备的不定型耐火材料,成为竹林镇的拳头产品,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
  时间就像一条无限延伸的绳,上边结着一切光荣和耻辱,欢乐和痛苦,失败和胜利。竹林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们经历着时间的磨砺,变得强旺起来了,他们将继续前进,继续为着更幸福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

  一粒石子的自述
  王延龄
  我是大地之子
  母亲养育了我
  喂我乳汁
  赋我形体
  岁月流逝
  风雨霜雪给我洗礼
  历尽沧桑历尽磨难
  始终依偎母亲怀里
  远古蛮荒时期
  我是从女娲手中落下的陨石
  不是补天之材
  一旦高悬苍穹
  便痛苦地永离了母亲
  青埂峰下
  我挣脱了空空道人的诱惑
  我不想跻身豪门
  去演绎怪诞违心的故事
  划时代的隆隆炮声
  催我砰砰走出大山
  垫在枕木下
  飞驰列车从我身上铿锵而过
  嵌在路面上
  任时光从我周身漫过
  谛听车水马龙的交响
  夯进深深的地基
  默默托起
  万丈高楼矗立
  我紧紧拥抱大地
  昼夜不离


第12版(文学作品)
专栏:

  城市等待黎明
  白涛
  凉风自城市的天窗侵入
  热浪开始退潮
  在午夜的边缘
  年轻的城市宁静如婴孩
  没有一丝鼾声
  华灯正浓
  在街衢此刻的辉煌中穿行
  我进入一个新梦
  蓦地忘记了
  这城市的八方
  竟是五百里大漠莽原
  而白昼的钟声依然故我
  比朝阳更年轻的城市一跃而起了
  发动机轰鸣!链条在齿语
  众多的面孔不露表情
  彼此超越!碰撞!互不相让
  千万种声响纠缠在一起
  蓬勃向上
  空间与时间萎缩着
  城市在无尺度扩张
  呈疾风骤雨式的快板
  这是整个东方都在警醒的早晨
  谁走在前面
  谁将首先拥有全新的感觉
  而永远使城市年轻的
  是不息的后来者
  他们,是这座城市青春不老的鲜血
  这城市此刻正停靠在午夜的边缘
  等待着汽笛
  叫醒朝阳那响遏行云的
  洪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