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7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

  知识经济与学习社会
  张式谷
  1
  随着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并在加速发展。怎样面对这一新的机遇和挑战,正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和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不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及其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主导的新型经济。它的显著特征是,知识成为创造社会财富诸要素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都要靠知识来装备和更新。当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是由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创造的,便是明证。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科技的发展速度将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将加快,从技术革命到产业革命的周期将缩短,技术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将缩短。因此,是否具备掌握不断推陈出新的知识的能力,是否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是否真正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决定着今后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二十一世纪中立于不败之地。
  2
  知识经济的崛起,无疑将促使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发生广泛变化,也会激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迁。谁能顺应时代的嬗变,适时进行调整和变革,谁就能取得主动。知识经济引发的这些变化,向正在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民族振兴的我国人民提出了许多要求。从全社会范围和广大群众来说,最普遍和直接的要求,莫过于转变教育观念,大兴学习之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也就是说,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为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积蓄能量,准备条件。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许多人的学习意识和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有的人甚至闭目塞听,固步自封,在新形势面前麻木不仁,茫然无措。这种状况如不尽早改变,就会在起跑线前落在别人后面,迎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二十一世纪,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将势必由于缺乏群众基础和社会人文环境而流于空谈,进而贻误时机,贻害我们的事业。
  3
  可以预见,知识经济社会对于学习和教育的重视和强调,将大大超出人们现有观念中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学习他人或前人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即知识),以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早就是无庸争议的共识和约定俗成的做法。因此,“勤学”、“劝学”、“奖学”历来被各个民族所尊崇和鼓励。可是到了知识经济时代,这些都已经很不够了。学习将具有全新的内涵,不仅学习的内容和范围将大大拓展,迥异于昔日,而且它的价值和功能也大大增强,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从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形看,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学习社会”的雏形也随之显现。一种全新的文化景观正以方兴未艾之势发育成长,令人瞩目。例如,在有些发达国家,半数以上的居民经常参加各类教育机构或团体的学习活动。由此可以推断,所谓学习社会(learningsociety),就是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的社会。人类将由此跨入知识普及和创新的时代,学习和掌握知识将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生活的第一需要。毫无疑义,这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对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密切关注,并做出积极回应。
  4
  学习和接受教育从个体行为转变为社会群体行为;从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个人愿望和追求,变为社会共同体对每一成员(特别是担任社会公职的人员)的必然要求,这是学习社会的特征之一。在这种新型社会中,学习和教育不仅是一种社会行为和现象,而且已发展成一种新兴产业,并成为公民的一种法定权利和义务。换言之,学与不学、学得好与不好,不再是单纯的个体选择和对个人的评价尺度,而是社会的规范和定律,是和社会的认同及认同的程度联系在一起的。“以干代学”、“重干轻学”的习俗和偏见将与社会格格不入,从事一般体力劳动或简单脑力劳动的职业将逐步减少乃至于在社会比例中微乎其微。
  学习社会的另一特征是:人们现今习以为常的学校教育、应试教育、仕进教育为终身教育所代替;“活到老、学到老”,“生活即学习”,“社会即学校”,成为社会的基本生存状态和运行准则;学习已从先前那种狭隘的被动的短期的功利行为(学习只是为了求职、为了做官之类),转变为主动的贯穿生命全过程的自觉意识和生活需求;知识增长和扩展的无限性,决定了“学无止境”、“学无常师”。
  知识经济的生命线是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在最近三十年所获得的知识约等于过去两千年之总和,而未来若干年内科技和知识还会在许多领域出现更为惊人的突破。预计到2050年左右(也就是我国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时),人类现今所掌握的知识届时将仅为知识总量的1%。这就是说,知识更新的快捷性是前所未有的。知识的极大膨胀和快速更新,要求对学习和教育的观念和模式进行全面变革。那种把学习视为单纯继承性过程的观念,已经不完全符合未来时代的需要;代之而起的则是需要特别注重学习活动的创造性,着力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的能力。所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江泽民同志“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论断,都充分体现了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需要进一步认真领悟和切实贯彻。
  5
  应当说,由于知识经济及其产物——学习社会尚未完全成为现实,未完全走进人类生活,现在我们对它尚知之不多,知之不深,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有待揭示和认识。尤其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同知识经济正在兴起的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许多人还没有切身感受到它的巨大影响和威力。从战略上看,我们既要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又要参照国际先进水平和世界经济走向,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尽可能快地实现知识化和信息化。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华民族的重要任务。诚如中国科学院的《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一文所说:“对于发达国家,‘知识经济’是其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对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发展中国家通过学习别国技术和经验而赶上发达国家的难度将增加,‘后发优势’的作用将减弱。”这就使我们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为艰巨、更富有挑战性。
  希望和出路何在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时不我待,必须奋起直追。只有把科教兴国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抓紧抓好,致力于转变教育观念和培养新型学习意识,大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使我们的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世纪得到全面发展,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也就是说,只有把我们的经济转变为知识经济,把我们的社会转变成学习社会,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舍此,别无他途。
  近几年来,江泽民同志一再要求全党同志,尤其是党的高中级干部大兴学习之风,重视学习,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知识水平。去年底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又强调指出:“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各种新事物、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多得很。无论是谁,只要停顿下来,不学习新东西,肯定是要落伍的。”放眼世界,展望未来,我们的任务宏伟艰巨,面临的形势催人奋进。为了实现新的跨越,迈入辉煌的二十一世纪,我们要按照江泽民同志“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要求,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兴起一个新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得更多一点、更好一点。只有这样,才能顺乎潮流,经受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领导的爱好不是小事
  张聿温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兴趣爱好。相对于工作、学习而言,个人的兴趣爱好在业余时间展现,当属“小事”。但是,领导干部的兴趣爱好就不同了,它是不能和一般群众的兴趣爱好等量齐观、同日而语的。
  说领导干部的兴趣爱好不是小事,是鉴于领导干部的身分、作用和影响力。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自觉与否,总在周围、在社会上、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一定的影响,无形中在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引导一种方向。从高标准、严要求的角度出发,领导干部的兴趣爱好事关重大。
  一是事关导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些古老的说法,形象地道出了“上面”的兴趣爱好对“下面”的导向作用。事实也正是如此。一个地方群众的兴趣爱好往往能从领导的兴趣爱好中找到影子和渊源。比如,领导干部喜欢学习,单位就会学习成风。领导干部喜欢“搓麻”,他周围必然有“筑城”大军。领导干部喜欢喝酒,他手下有几个“刘伶”、“李白”,也就确定无疑了。是的,“搓麻”只要不赌,喝酒只要不酗,不算什么。但想一想,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带出如此这般的兴趣爱好,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也决不是什么贡献。领导干部立身做人的标准和要求,难道不应该高一点、严一点吗?
  二是事关廉政。兴趣爱好如果单纯限制在纯精神的领域,倒也罢了。问题是这种“柏拉图”式的兴趣爱好,往往很难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举个简单例子,一般群众爱喝酒,弄瓶“二锅头”,摆碟花生米,就可以有滋有味地喝起来。而对领导干部而言,即使本人想简单一点,但下面为表“心意”,也要在怎么搞得丰盛一点,是上“五粮液”,还是“人头马”上动一番脑筋。一场欢宴,几多金钱,算算细账,总令人心疼。这难道不关系到党风、政风和廉政建设吗?还有那么一些自觉不自觉“帮倒忙”的人,甚至是个别心术不正之徒,千方百计打探领导的兴趣爱好,投其所好,就更值得警惕了。
  三是事关形象。有人认为,领导干部的业余兴趣爱好,与领导干部的形象无关。其实不然。因为,形象问题是一个综合概念。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是领导干部处理和对待大事、小事在群众中产生的效果而引起的反馈。小事与大事总是相对的,并且是可以转化的。有时候,有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事,恰恰关系到干部的威信和声誉。假如一个领导干部忘却大事,在所不顾,玩劲十足,那么就会在群众中形成一个“公子哥”的印象,口碑能好得了吗?又怎能不涉及干部队伍的形象呢?
  四是事关素质。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大声疾呼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高素质就要加强修养,而修养问题,和兴趣爱好密切相关。一方面,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能够陶冶情操,充实精神,提高境界;另一方面,要摆正兴趣爱好的位置。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在这方面投入多了,在那方面必然就投入得少。兴趣有雅与俗、正与偏之分,如果不爱学习只爱消遣,不爱动脑只爱闲逛,“提高素质”云云,就难以有好的效果。
  当然,说领导干部的兴趣爱好不是小事,绝不是反对和剥夺领导干部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为毫无兴趣爱好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问题在于,领导干部不能忘记肩负的责任,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领导干部对自我的要求,一定要严。领导干部对自我的约束标准,一定要高。道理很简单,谁让我们是共产党员呢?谁让我们是人民公仆呢?正是明白了这个道理,不少领导干部为了防止和消除负面影响,正确处理了日常工作和业余兴趣爱好的关系,协调得有声有色,取得很好的成效,受到群众的称赞,值得仿效。


第10版(理论)
专栏:

  企业领导要提高自身素质
  柯水深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根据当前干部队伍的状况和存在问题,在对干部进行教育中,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干部综合素质的问题。尽快提高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这一点,对于正在逐步成长的企业管理者队伍尤为重要。
  企业领导者的综合素质是一个企业管理的人格化的体现,是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都有了很大发展,无论是从资产总量还是从产业结构上看,国有经济仍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始终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提高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管理水平,培养一代企业家队伍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要将国有企业资产委托给诚实可靠、经营有方的管理者管理。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我们北京城建集团一公司是1983年由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组建的。1988年,公司在全国建筑业率先进行了以项目法为核心的一系列配套改革,公司历届领导,都把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当成事关全局的大事,勇于实践,不断开拓,带领职工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近四年来,公司两个文明建设成果显著,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以30%的速度连年递增,先后被评为全国五百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北京市经济百强企业、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实践证明,企业管理者思想作风硬,道德修养好,职工就信赖、就拥护;企业管理者懂业务、善管理,职工就响应其号召,积极投身于各项决策的实践之中。因此,企业管理者的形象,是一个企业方针和精神的人格化的体现,是企业管理者精神境界和思想风格的外在表现。有一批综合素质比较高、技术精、作风硬、思想开拓、锐意进取的企业管理者活跃在各个岗位上,通过其形象魅力引发出影响力和号召力,企业才有凝聚力,才能不断创造佳绩。
  企业管理者要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广阔的经济舞台上展示风采,需要具备综合素质
  企业管理者要带领职工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广阔的经济舞台上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时代话剧”,通过自己的魅力展示企业的风采,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日益迫切。
  企业管理者应具备鲜明的政治品格。这是社会主义企业对企业管理者的本质要求,它的集中体现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具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坚定信念和自觉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家法规的政治意识,具有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高尚品格。
  企业管理者应具备创新精神。这是企业管理者领导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内在力量。创新,就是不使自己囿于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对于面临的挑战和风险,能够有新发现,采取新措施,并付诸实际行动。要适时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管理方法,善于运用新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不断实现新的目标。
  企业管理者应具备决策胆略。决策的基础是民主与科学。企业管理者一方面要尊重人才,充分发扬民主,多听建议,善于汲取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完善决策方案;另一方面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素质,对于所决策的重大项目能够从技术、工艺、设备等角度进行把握,在科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作出决策,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考虑问题。
  企业管理者应具备驾驭能力。卓越的驾驭能力是企业管理者良好品格和才华的集中表现。企业管理者在善于运用上级赋予的行政权力的同时,还应注重用领导者的品德、智慧和实绩产生的感召力,在领导层中形成核心,在职工中拥有威望。只有这样,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发展的驾驭能力才能得到体现和发挥。
  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集中体现在抓经济和讲政治上
  领导水平,首先是政治水平,这一点,对于从事经济建设的管理者也不例外。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搞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必须有政治保证。江泽民同志一再提醒党的领导干部要讲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二十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牢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也确有一些领导干部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之后,产生一种误解,以为既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需要讲政治了,以至于埋头经济工作,不重视党风和廉政建设,不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重视职业道德建设。抓经济理直气壮,自觉自愿;在讲政治这一问题上,就觉得心虚气短,不那么热心。这是很危险的。
  讲政治,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在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根本原则的问题上,坚持正确立场;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以实际行动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
  讲政治,要求企业管理者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想问题、办事情从大局出发,把全部精力付诸于发展和壮大国有企业这个目标上来。讲政治,要求企业领导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千方百计保证国有资产不断增值、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保证企业为国家多作贡献的同时,使职工收入不断增长,从而使他们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更加热爱社会主义。
  当然,企业领导者讲政治,不是抽象的、简单的重复政治口号,而是要把抓经济与讲政治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方面理直气壮地抓经济,一方面旗帜鲜明地讲政治,这才是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怎样认识下岗分流
  韩保江
  冗员过多是困扰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难题。对富余人员实行下岗分流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摆脱困境的重要举措。对此,一些职工思想认识上有些疑问:为什么改革越深化,经济越发展,一些职工会没活儿可干、要下岗?要解开这个思想疙瘩,必须对下岗分流进行历史的、全面的分析。
  首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完全由企业承担的充分就业制度。不论企业实际需要与否,政府都要求企业接纳和安置新增劳动人口。职工一次就业分配定终身,一进企业就吃起“大锅饭”,端起“铁饭碗”,人员很少流动,也很难流动。国有企业不仅像海绵一样,成了新增和富余劳动力的“吸纳器”,而且成了社会安定的“稳定器”,从而造成国有企业的大量冗员。由于封闭型经济中的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在既无“内忧”、又无“外患”的一统天下的环境下生存与发展,不仅国有企业无竞争对手,国有企业的产品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因此,国有企业虽然已经是人浮于事,但过多的富余人员仍能够以“隐性失业”的形式存在国有企业内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多元所有制结构取代单一公有制,个体、私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外资经济也接连涌入国内,国有企业面临着内外双重的竞争与挑战。在这种条件下,国有企业再无力而且也不能背负巨大的冗员包袱去参与市场竞争了。
  其次,我国国有企业要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国内外企业一争高低,还必须彻底摆脱过去拼设备、拼劳力的“粗放型”企业经营模式,实现集约化发展。国有企业不仅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而且要下大力气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所以,把过多的人员从原有的岗位上剥离下来,是国有企业实现经济转型的首要前提。
  第三,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长期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调整经济结构,减少重复建设和盲目生产,也必然会引起一些行业和企业的部分人员下岗。
  第四,在过去“短缺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使得国有企业产品不愁销路,在“凭票购买”、“排队抢购”的时代,企业只要产得出就不愁生存问题,冗员问题也就显得并不那么突出。随着“短缺经济”的消失和买方市场的出现,国有企业的产品销售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皇帝的女儿”不得不接受消费者和用户的挑剔选择。因此,迫切要求国有企业减少冗员。因为企业要想在买方市场上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以物美价廉的产品争得消费者的“货币投票”。而国有企业要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要减员增效、降低成本。至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的企业,特别是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或破产倒闭的企业,更会直接导致一部分职工下岗或失业。
  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所导致的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既是我国体制转变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国有企业争雄市场、谋求发展的重要举措。下岗分流既然是客观必然,就应该正视它,并寻找积极的对策加以解决。通过对下岗职工的分流,不仅可以把由于职工下岗所带来的对社会、对职工家庭的冲击和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流下岗职工,实现人力资源在全社会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进而为资本流动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先决条件。没有人力资源的流动,资本流动和经济结构调整就难以实现。因为资本只有与人力资源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增值和发挥效益。同时也只有人力资源和资本不断地流到高收益、高素质的产业和企业,经济结构才能不断得到优化。所以,下岗本身不是目的,下岗的真正意义在于激活呆滞的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提高全社会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真正具有活力。


第10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北京“灵山杯”报告、党课评选活动座谈会提出
  努力提高宣传教育的水平
  隋汶
  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举办的“灵山杯”报告、党课评选活动已经连续开展八年,硕果累累。灵山是北京最高的山,海拔二千三百零三米,是景色秀丽的自然保护区和京郊重要的旅游景点。八年来北京市以灵山命名的评选活动共评出优秀报告、党课、演讲四百一十七项。这些口头宣传教育精品对于推动全市两个文明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本届“灵山杯”评选中,有二十人获一等奖,三十四人获二等奖,三等奖二十七名。
  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央各部委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纷纷为北京市各级干部作政治理论和形势任务报告,宣讲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在全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北京市党政领导干部和基层的一些干部、党员也纷纷走上讲台,向干部和党员群众作报告、讲党课。他们中的获奖者占本届获奖总数八十一项的近三分之二。随着“灵山杯”评选活动的举行,口头宣传教育的好作品不断涌现,专职和业余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在这个舞台上大显身手,发挥了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日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暨市委讲师团举行的“灵山杯”获奖者座谈会上,获奖代表表示,要更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努力提高口头宣传教育的思想水平,发挥其宣传教育、导向、激励作用,创造出更多的宣传教育精品。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简评
  田居俭
  世纪伟人毛泽东,如今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研究热点和焦点历史人物之一,众多的中外学者正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毛泽东。然而,把毛泽东作为“通古今之变”的史学家来研究的学者还为数不多。周溯源编著、红旗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在这方面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既是资料性的书,也是编著者阐述毛泽东如何评点古今人物的著述性的书。该书有理有据,文质兼备,为深入认识毛泽东提供了一些平素少见的资料,也为深入研究毛泽东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视角。
  在这部书中毛泽东评点的一百零八位古今人物,如果按出生先后排列起来,就是一部用唯物史观指导编写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简史,生动地展现了毛泽东渊博的历史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编著者在谋篇上匠心独运,以时间为经、人物为纬,在八十五万字的著述中,依次对每一位被评点的人物分三部分加以叙述。
  第一部分“毛泽东评点原文”,是选自公开出版的毛泽东有关选集、文集、文稿、书信、诗词、文史古籍批注,以及各界人士回忆和研究毛泽东的著作。这些评点文字散见于报刊书籍,搜集起来颇为不易,编排起来也费思索。编著者凭借十五年的日积月累和披沙拣金,才如愿以偿。
  第二部分“人物的简介”,是编著者对毛泽东评点的人物的介绍。行文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均择取了最能体现人物身份和个性的主要事迹,写得较为平实、准确、精炼。
  第三部分“试析”,是编著者对毛泽东评点原文的解析。着重说明毛泽东评点人物的背景和用意,交代毛泽东与所评点人物之间的交往和情谊;还注重探讨毛泽东知人论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如是评论的现实意义。对于这些探讨性见解,编著者力求接近毛泽东评点的原意,以便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和引发更多的思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