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专页)
专栏:

  让祖国放心的戍边人
  ——记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巡逻艇大队政委皇甫建
  新华社记者 黄彩虹 本报记者 李成华
  编者的话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1周年纪念日。为了庆祝这个光辉的日子,我们推出这块专版,并以此向人民解放军、武警、预备役部队官兵,以及广大民兵致以节日的问候!
  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过的71年的历程,是一部为人民而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子弟兵服从、服务于大局,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建立了新的功绩。这里选登的几篇稿件,从不同侧面反映当代军人的风采,讴歌新时期军人为实现国防现代化所做出的贡献,反映军民鱼水情深,希望能得到读者的喜欢。
  有一条横贯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内蒙古军区某边防巡逻艇大队政委皇甫建常年生活战斗在这里,把水兵的赤诚、勇敢和爱恋叠印在祖国的疆河上,带领大队官兵创造出一个个辉煌的业绩。
  勇创一流是铁汉
  走进巡逻艇大队荣誉室,“全军陆空船艇达标先进单位”,内蒙古军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管理教育先进单位”,北京军区“后勤建设先进单位”等几十面锦旗和奖状令人目不暇接,这些荣誉都是皇甫建政委上任三年来,带领官兵创造的。
  巡逻艇大队营房破旧,自然环境差,方圆几十里难见一棵树。为了给戍边官兵创造一个优美的小环境,皇甫建提出了“绿化、美化、净化”营区的标准,并先从绿化入手。
  针对这里年年种树不见活的状况,他向大队党委建议,第一年只挖坑不栽树,让坑里夏天积水、冬天积雪,等来年坑底水分充足时再栽,意见统一后,皇甫建带领官兵甩开膀子大干,挖坑栽树1万多棵。
  接下来,皇甫建又抓了营房、洗澡堂的改建维修和营区道路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今,巡逻艇大队驻地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营房粉刷一新,水兵楼别具一格。
  像抓小环境建设一样,皇甫建在军事训练上也死打硬拼,组织全大队进行训练攻坚,被内蒙古军区评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在大队正规化建设上真抓实干,在全军陆空船艇达标评比中夺魁。皇甫建任政委以来,大队夺得了内蒙古军区以上机关的38个“单项冠军”。
  卫国戍边是铁臂
  皇甫建上任伊始,曾为屡次发生的涉外事件所困扰。他向大队党委提出了以边境执勤为中心的“议中心、为中心、保中心”的建议,把卫国戍边作为头等大事,全力抓好。他还到多次发生重大涉外事件的三连蹲点,总结教训,摸索经验,在全大队推广,使三连当年就成为“边防执勤先进连”,连长、指导员双双荣立三等功。
  皇甫建在数百里的界河管段调查研究后,掌握了不法分子越境走私的规律和特点,又与党委“一班人”制定了不定期全线巡逻、重点地段潜伏、水陆结合、流动执勤等一系列戍边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次,俄方有人企图在无人区的原始森林地段越境,很快被我方发现,皇甫建得到报告后,立即按照原定方案派兵前往。那个人刚要越过界河,突然间中国边防战士从天而降,吓得跑回了森林。对我方的企图越境者,皇甫建和水兵们同样布下了天罗地网,先后堵截企图越境者109人次,杜绝了边境涉外事件。巡逻艇大队连续三年被上级评为“边防执勤和边境管理先进单位”。
  治军带兵是铁肠
  “铁心柔肠”是官兵们对皇甫建带兵之道的高度概括。他治军之严,心如“铁石”;爱兵之深,情似“柔肠”。
  喝酒是当地的习俗,大队许多官兵也沾染了这种习俗。“冬天这里零下40多摄氏度,喝酒可以驱寒;战友之间喝点酒,可以联络感情;军民之间喝点酒,可以密切关系……”喝酒的好处,许多官兵可以讲得滔滔不绝。皇甫建当政委上任不到一个星期,收到大队官兵的12张赴宴请柬。
  大队党委会上,经皇甫建提议,正式下达了“戒酒令”。
  “戒酒令”下达的第二天,大队的两名党委常委经不住酒的诱惑,喝得酩酊大醉。党委会上皇甫建对两名常委“重炮轰击”,又让他俩在全大队干部和志愿兵大会上“亮了相”。从此,军营中的酒风被刹住了。
  刹了酒风,皇甫建又凭着“铁石心肠”,刹了“打牌风”、“散漫风”……依据军队条令条例,治松懈、治散漫。发现违纪行为,有一起处理一起,使大队的风气焕然一新。
  提起皇甫建的“柔肠”,官兵们更是有口皆碑。战士孙德华经济困难,他资助200元;司机小徐有病,他送去补养品;战士们亲属来队,他都要登门看望,问寒问暖;还常年坚持查铺查哨。战士们周末能否吃上饺子,他要管;战士们睡觉冷不冷,他要问。他把机关开支压了又压,砍了又砍,挤出300万元,为基层官兵维修了洗澡堂、理发室,建立了“水兵之家”,购买了图书,安装了闭路电视。
  在巡逻艇大队上任三年,皇甫建不仅为大队赢得了辉煌,他本人也被北京军区、内蒙古军区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无愧为让祖国放心的戍边人。


第12版(专页)
专栏:

  海测尖兵
  ——海军南海舰队海测船大队纪事
  陈万军 陈启正 李湘东
  260多万平方公里的南中国海,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2600多个岛礁,都洒下了他们的汗水;2000多幅舰船航海图,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这就是海军南海舰队海测船大队。
  浩瀚的南中国海,水深浪大温高,远离大陆,测量异常艰难。在一次测量中,官兵们以一块礁石作测量基点,将仪器架在人工浇灌的1.2米高的石柱上,观测星辰定位。他们晚上每间隔1小时就观测一次;涨潮时,还得站在水中观测,一直观测了整整7个夜晚,并且在几千条线和几百个角的反复运算中,将只有针尖大的点的精确位置点到了图板上。
  海南岛琼州海峡是世界上流速第三的海域,且水下险滩密布,被航海家们视为“死亡海区”。
  为了摸清这里的“龙潭虎穴”,官兵们来回奔波于近千里的海岸和几个岛屿间,在4个台站、6个验潮站展开工作。为了弄清一个无名岛周围海潮情况,拿到精确数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坐着小木船上岛。两三海里的距离他们划了4个小时才到达。待接近时,又赶上落大潮,小船靠不上去,就这样,又与风浪搏斗了两个小时,等潮水涨上来时才登上小岛。当时又遇台风逼近,补给船无法补给,3名战士连续吃了3天酱油炒饭,就这样奋战4个多月,终于为航海者征服“死亡海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现任大队长管建国,从事海测事业20多年,他的足迹遍布南中国海的每一个角落。近10年来,他率测量船队在南沙、中沙、西沙、北部湾等海域测量,多次遇到险情,官兵们几个月吃不上蔬菜,身上的皮屑一层层往下掉,身上被珊瑚礁石的棱角划出累累疤痕。每一次重大测量任务他都冲在第一线。
  38年来,一代又一代海测官兵犁波耕浪于南中国海,他们为祖国的海测事业默默奉献,9名海测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近年来,大队共有3个测量分队、15名测量队员荣立二等功,8个测量船队、432名海测官兵荣立三等功,海军党委为这支“海测先锋”记集体二等功。


第12版(专页)
专栏:

  一身二任的女大校
  ——记上海市邮电管理局党委书记、上海预备役师副政委陈素贤
  任防飞 邵永表 江跃中
  在以服务质量享誉全国的上海邮电系统,有一位肩扛预备役大校军衔的女书记,她叫陈素贤,是上海邮电管理局党委书记,也是上海预备役师副政委。人们热情地赞誉她是新时期党管武装的好书记,一身二任的好干部。
  在任上海邮电管理局党委书记10年间,陈素贤带领党委“一班人”奋力拼搏,终使上海邮电走出困境,步入超常规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该局的民兵、预备役工作也创出了一流业绩:被国防部授予“民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多次荣获上海市“党管武装先进单位”、“拥军优属模范单位”等奖励,连续13年保持“民兵武器装备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
  身为高级工程师的陈素贤着力把邮电人的国防观调谐到爱军敬业的主频道上来。“每年当一天‘兵’,把军营当作国防教育的主课堂”。在陈素贤的影响和带动下,上海邮电形成了一块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沃土。
  每当部队在通讯上遇到困难,邮电各级领导都把部队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排难解忧,特事特办。
  “热线”编织起拥军网络,“窗口”展示了邮电人的爱军情怀,上海邮电行业千余个服务窗口都挂起“军人优先”牌,有39个单位与部队建立共建“对子”,军地双方互相学习,军民共建工作年年被评为先进。
  “爱军重在敬业,抓民兵、预备役工作,关键是要有事业心、责任心。”陈素贤这样说,也这样做。
  刚组建预备役通信营时,办公场地难以解决,身为教导员,陈素贤感到有责任亲自抓落实。无线连地处市中心,要在寸金之地腾出空房难度很大。她专门带着局人武部的同志到连队抓试点,并与长途电信局的领导现场办公,硬是挤出200平方米的房间,又投资40万元,率先在全师建起了拥有四室三库的连部。
  陈素贤还把民兵、预备役部队的教育训练纳入企业年度目标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接轨,实行统一计划、统一考评。把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与企业抓行风、创文明窗口活动紧密结合,将生产经营与军事训练结合。
  在多年的实践中,陈素贤还摸索出了一套围绕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在生产中练兵、练兵中提高的用兵之道。
  机动通信局建立之后,根据担负的任务,每年拉到野外进行实战背景下的跨地区演练,一个季度演练一个小组,半年全局实施综合演习。1996年全局以秦山核电站为背景,建立野外通信枢纽,并与浙江邮电互联尝试接口、兼容。同年12月,他们又以长江流域发生特大灾害为背景,演示所有尖端装备,通过卫星把上海本地网与当地网联网,实现异地拨打上海的国际、国内长途电话和收发电报。陈素贤也披挂上阵,自始至终指导演习全过程。机动通信局组建5年来先后完成了30多次急难险重任务,逐步磨炼成一支拥有目前世界一流通信装备、随时能拉得出、打得响、开得通、联得上的劲旅,生产与军训联为一体,既保障了华东地区及全国的通信任务,又出色完成了预备役部队的各项战备训练。(附图片)


第12版(专页)
专栏:

  面对“第一杀手”的挑战
  ——记北京军区254医院主任医师阎希军
  本报记者 于华
  “中药叩开了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总署)的大门。”“由中国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中药‘复方丹参滴丸’正式通过了FDA的预审,以天然复方混合制剂的形式,按美国的新药管理程序,直接进入新药Ⅱ—Ⅲ期临床研究”。“这是中草药以治疗药物的身份第一次堂堂正正进入西方医药主流市场,也是中药的历史性突破。”
  今年,国内许多报刊纷纷这样报道。6月23日,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又授予这个药物的研制者“药学发展奖”。
  (一)
  事实上,实现这一历史性突破的主攻手正是北京军区天津254医院的主任医师阎希军。几年前,这位来自甘肃的西北大汉在自己感兴趣的实践和研究中发现,冠心病、心绞痛已成为医务人员面对最多的疾病,在全国以及全球,这种病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头号凶手。尽管没有满腹的学问,也无丰富的经验,但阎希军立即有了明确的主攻方向。
  通过在中医药宝库里寻找线索,他发现了丹参这个医治心血管疾病的主角,它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植物。
  有了这个主角,因为配角的不同,便出现了林林总总许多丹参类药物。其中最受青睐的就是复方丹参片。然而,作为中药,复方丹参片的疗效仍然是人们所说的那种“慢功”,而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大多数见雷就是雨,往往一两个小时内就夺走病人的生命,或让患者卧床不起。在这样的紧急关头,再好的丹参片也无法派上用场。这正是所有中药的本性之一,也是其缺憾所在!
  显然,要让治疗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真正超凡脱俗,克病制胜,一方面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以丹参为依托,在丹参上做好文章。另一方面,又要改变其作为中药固有的不足和缺憾,诸如改变只有慢功的本性,增加救急的功能,在配方、剂型方面都有所突破。而不是只重复传统的丸、散、膏、丹和简单的复方制片。
  自从有了研制新药的想法,医院制剂室就成了阎希军呆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小小实验室的灯光常常从傍晚亮到天明。多少次没和儿子一起过周末,他不知道,多少次一家三口没能吃过一顿团圆饭,他也不知道,他心里惦念的唯有那梦想中的新药。
  阎希军和他的助手很快注意到,药物的优劣除其中所含的有效成份外,剂型也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成药,要达到高效、长效、毒副作用低、控制严格、定向精确,是选择类似西药中的片剂、注射液,还是选择传统的中成药的丸、散、膏、丹、酒等,既要视药物原料的有效成份而定,又要视所要达到的疗效而定。
  顺着这条思路,线索一天天明朗起来。既然复方丹参片的疗效不错,以复方丹参片的配方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弄清其药理、毒性、有效化学成份,以至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和临床疗效,再进行新的组合,可望会有新发现、新成果。
  通过查阅文献,他们发现60年代末,一些研究人员已发现,丹参中有一种水溶性成份,名叫丹参素。这种成份比通常用的丹参酮还要有效。复方丹参片中第二味主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份是三七总皂甙。
  经过这些摸索,阎希军和他的助手对三种主要药的药性有了充分的掌握,并已接近精确地掌握这三种药的有效化学成份。这对他们此后的整个研制工作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当然,254医院规模很大,医术精湛,在军内外都很有影响。有这样的医院作背景,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好处。
  这时候,阎希军的助手请教一位很有造诣的专家,从理论上解决了把丹参中最有效的水溶性成份丹参素滴成滴丸的问题。
  至此,以丹参中最有效的水溶性成份丹参素作主药,又配以冰片和三七中的有效成份,以滴丸的形式制成成药的设想形成了。这种新的配方和剂型将彻底摆脱传统中药的撮合方式,不再是1+1=2的各种原始药料的混合体,而是真正具有物理功用和化学反应以及质量相互转换相互发生作用的、具有科学意义的口服药。
  简言之,如果这种设想成功,除了药的原料和处方还是传统中药的继承,从制备工艺,到剂型的革新,从组合方式,到最终疗效,都注入了现代西方医学的手段和科学方法。这不能不是中药走向现代化、焕发其青春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
  (二)
  当然,往往理论上解决了的问题,在实践中还需通过反反复复许多次失败和成功的实验和改进,最终才能有一个圆满的答案。现在,对阎希军来说,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把理论上的滴丸变成现实中的滴丸。尤其是以丹参为原料做成这种滴丸。
  医学文献表明,滴丸剂型最初的尝试始于本世纪50年代以前,但当时似乎都是失败的记录。所以,阎希军和他的助手首先设计制成了一套简单的滴丸设备,包括滴丸水、保温漏斗、锅、滴头玻璃管等等。然后,就利用这个既现代又原始的“机器”开始一个个地滴。
  这又是一道难关,因为滴丸的温度,粘度,含量,方方面面,细枝末节,哪一个环节顾及不到,它都扭捏捏、娇滴滴地不肯成个形。比方,高度不“正好”那么高,那小小的滴丸就不肯保持它“出生”时的形状。温度不“正好”那么温,那小东西一出来又粘在一起。常常是其中的药物含量够了,却不成形;要么成形了,含量却又差那么一点点。可就这么一点点,他们把每天的休息和其他一切事务所需要的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并整整花去60个日日夜夜,还是不能如愿。
  实验室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又回到图书馆和资料室,最后,又写信请教专家。
  这位专家就是国内制剂学权威俞惠琴,他无私地解答了阎希军碰到的难题。按照信中的指点,阎希军和他的助手重新调整温度控制,加长冷却时间,降低液体温度……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调了又调,试了又试。
  渐渐地,那娇滴滴的小东西越来越听话了,越来越成熟了。
  与此同时,吸取复方丹参片在质量控制方面没有明确数据以致无法保证质量和监控的教训,他们采用90年代中药制剂先进成果,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控制含量,从而为确保质量,确保设计疗效建立了不可质疑的基础。
  就这样又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天,他们自制的那台土滴丸机终于吐出了他们所需要的那种滴丸,大小、形状、温度、干散度,都比较理想。可是,来不及激动,还不敢欢呼。科学的严谨告诉他们,这一次还不能确定到底是必然还是偶然。
  重复,再重复,说不清又重复了多少次。直到有一天,他们确信每次吐出来的小东西真的都一模一样了,他们这才相信,果实就在眼前,滴丸滴成了。
  在实验用的小盒子里,只有仁丹那么大的小滴丸懒散地堆在一起,半透明的小颗粒,个个泛着红褐色光泽,像一串小巧的玛瑙。他们给取名:复方丹参滴丸。
  (三)
  这个小滴丸问世不到一年,当它还是科研产品的时候,就迅速以其奇特的疗效征服了所有知道并尝试服用过的人。就在参加完复方丹参滴丸鉴定会不久,空军总医院心脑血管病专家马复先飞往昆明。突然,马复先感觉胸口憋闷,他意识到这是高空缺氧诱使心脏病复发。他摸了摸衣兜,原来常用的硝酸甘油没有带,倒是摸出了刚在天津参加复方丹参滴丸鉴定会时发给每位专家评委的样品药——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他毫不犹豫倒出10多粒含在口中。几分钟过去了,马复先感觉症状消失,心脏恢复了正常。
  又有一次,马复先教授前往重庆,在火车上,突然碰到一位从台湾归来的胡教授心脏病发作,他立即来到病人跟前,拿出自己备用的“复方丹参滴丸”,让病人含在嘴里,几分钟后,病人恢复了平静。胡教授从此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托人给他捎“复方丹参滴丸”。
  1996年9月,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器材局的马友谦大校来到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的边防站调查高原部队特殊用药状况。因为参加过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的鉴定会,他带来几瓶以防不测。
  工作完毕,马友谦刚走了不到20分钟,突然觉得心闷,呼吸短促,他马上意识到这是最可怕的高原反应,就赶紧取出滴丸,连数都没数,倒进口里使劲嚼碎,含在舌下。也就一会儿,卫生员刚刚打开急救箱,他已经感到些许轻松,又过了5分钟症状全部消失了。
  看到马友谦吃了几粒像“仁丹”一样的药丸,竟然奇迹般地在几分钟内消除“高山反应”缺氧症,随行的军区有关同志吃了一惊,随即要求给高原部队配一点。
  从高原回来,马友谦立即起草报告,建议在高原药箱内配备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不久,批示同意每位高原官兵配备4瓶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
  1996年复方丹参滴丸先后被评为全军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二等奖,世界传统医学“超人杯”优秀成果奖,并获卫生部“国家质量标准证书”。
  1995年10月,阎希军正为这个小滴丸创办天士力联合制药公司时,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上将听说了他们的事迹,于是在天津视察的日程表上又加上了254医院。身经百战的共和国上将不仅听取了阎希军研究成果的简要汇报,还欣然命笔:“继承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努力攀登医学科技高峰。”
  1997年12月9日,世界最挑剔最严格的药品审查部门美国FDA在听取了阎希军等人的答辩后,第一次给一种含有多种成份的天然植物药发放了通行证。从而使祖国的中成药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图为1995年10月张震上将(左一)接见阎希军(右二)时的情形。朱永宏 摄(附图片)


第12版(专页)
专栏:

  专家在战略导弹部队
  新华社记者 张家军
  一批精通导弹技术专业、又有组织领导能力的专家,从去年底开始陆续进入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团以上作战部队决策层。
  在知识密集、技术复杂的第二炮兵,能否科学决策,事关重大。为此,近年来二炮出台了一系列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政策,组成了首批专家“智囊团”。自去年始,在军委和总部的支持下,又作出了让总工程师进入同级首长序列,参与本级党委决策的决定,使往日的这些“配角”当了“主角”,从保障后台走上了决策前台。二炮党委领导认为,让这些专家进入本级首长序列,可使决策减少失误,对推动第二炮兵部队现代化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进入决策层的专家们从高等学府导弹专业毕业跨进军营后,长期在部队一线从事导弹使用技术的科研、应用,有着丰富的专业理论,又长期与作战部队一道参加大型演练和实弹发射任务的技术保障、把关,解决过导弹发射训练中许多重大技术难题。


第12版(专页)
专栏:

  头雁高飞群雁随
  新华社记者 孙茂庆
  夏日,烈日炎炎,热浪滚滚。祖国南方某空军机场,随着一颗绿色信号弹划破长空,一架架战鹰喷着沉雷般的声浪腾空而起,直插蓝天。飞在最前面的是特级飞行员、师长张群治。
  “八一”前夕,空军各航空兵师师长、团长平均飞行时间均超过本部队飞行员的平均时间,不少已超额完成了规定的年度飞行时间指标。他们带头飞行时间之多,高难课目覆盖率之高,是空军近年来所没有的。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全空军头六个月超额九个百分点完成了年度飞行时间指标,所有军区空军均实现了年度计划指标过半的目标。
  新进科目飞在前,高难课目飞在前,急难险重任务飞在前,这是空军航空兵师、团长坚持始终的“排头兵”作风。被誉为“飞行冠军”的某试验训练中心司令员李锁林是空军航空兵师长中飞得最多的,截至目前,他已提前五个月超额完成了年度飞行时间指标。“这宝贵的时间,是他拼命带头飞出来的。”空军训练部长如是说。在试训中心所有新技术、新战术试飞、试验中,他都带头破难关,闯“禁区”。超视距空战战法,是空军部队面临的崭新的作战课题,李锁林带领攻关小组首先从理论上取得了突破,然后带头驾机升空,一个动作一个动作,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地试飞验证。在广大飞行员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探索出《最新型歼击机超视距空战战法》。航空兵某师师长郑群良,被誉为锤炼“长空铁拳”的带头人。今年部队进行的海上训练、双机穿云、超低空等高难课目训练,他都坚持飞第一批,探索经验,指导部队。
  头雁高飞群雁随。师长带头飞,团长带头飞,大队长、中队长带头飞,使人民空军的战斗力不断迈向新的水平。驾驶着我国目前最先进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的某航空兵团团长张义瑚,已安全飞行一千四百多小时,是合格的全天候飞行员、指挥员、教员。为把部队锤炼成真正的“长空铁拳”,他带领“一班人”驾战鹰探险闯关,摸索经验。然后又把一个个飞行员带到空中去苦练,使部队练就一身随时升空作战的过硬本领。被誉为“蓝天闯将”的某团团长王宝江,新机改装他第一批完成,新进课目训练他第一批上天,新机实弹射击他第一批驾机升空。部队首次组织新型高空高速歼击机实弹打靶训练,他和三名大队长第一批驾机飞临靶场上空,以精湛的技艺,准确地击中目标。


第12版(专页)
专栏:

  图为1995年10月张震上将(左一)接见阎希军(右二)时的情形。朱永宏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