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闪光的起点(诗三首)
  峭岩
  想起三湾
  尽管炮火已消失在昨天那段苦难,
  尽管现代生活日夜流淌着五彩斑斓,
  可在记忆的层峦里常有枪声萦回,
  在千种万种的树木里总有红枫闪现。
  威武之河已壮阔奔腾了七十一个春秋,
  惊回首,我眺望到一个闪光的起点。
  那是弱小与强大、正义与邪恶抗衡的日子,
  秋收时节的一次行动震撼了旧王朝的宝殿。
  正义之师穿破封锁挺进赣南大地,
  千余支钢枪集结在小小三湾。
  枫树下的宣言震撼一颗颗炙热的心灵,
  要生存就要向旧势力展开殊死决战。
  “毛委员”的沉稳再一次稳住动荡的情绪,
  他说:“支部建在连上”可以凝聚散乱的兵团。
  那晚,三湾的灯火燃亮了夜幕,
  党旗下举起一双双忠勇的铁拳。
  清晨,当旭日从枫树坪冉冉升起,
  一股铁流向井冈山悄然开进……
  感谢延安
  沿着古沙道深深的车轮辙印
  倾听峁畔上熟透了的阳光的诉说
  从会宁开过来的灰布灰衫的队伍
  又是怎样把南泥湾打扮出嫁的
  从此,小米登上名贵的宝座
  大红枣成为“革命亲”的贵重礼物
  信天游唤醒羊肚手巾的青春
  土窑洞里走出一个个开天的人
  这个被公认为摇篮的地方
  确实为老百姓立了大功
  政党的机体在这里得到滋补
  连那条河的水也变得乳汁般甘甜
  至今,石碑上领袖的话语像一座山峰
  我们尽力攀登也达不到顶端
  还有关于整风的长篇报告
  那思想、那作风,够我们实用百年千年
  怀念长征
  那段遥远的历史在铁索桥上挂着
  在雪山、草地、沼泽、大河上写着
  七十一年波澜壮阔中镶嵌着一段神奇
  竟让全世界的眼睛睁大了瞳孔
  神奇的故事是被迫编出来的
  有的人死去了,有的人诞生了
  为了躲开敌人的牙齿
  很多男人和女人四次走过那段死神走的路
  有过长征历史的人
  是最有智慧,最能战斗,最能吃苦的人
  不管路上有什么大风大浪
  他们都抬脚而过,眼睛向着前方
  青年人都愿听长征的故事
  最愿和长征过的人照相拉家常
  一旦长征的火种播进心灵
  管保一辈子走运,下辈子人也跟着风光


第12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宜兴人民的赤子
  ——怀念尹瘦石先生
  戴解平
  尹瘦石先生与世长辞的噩耗传来,我在感到突然和震惊的同时,禁不住为宜兴人民失去一位可钦可敬的乡贤而深深悲痛,为中国书画界失去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而倍感惋惜。
  我调到尹老家乡工作时,正赶上“尹瘦石艺术馆”落成开馆,于是才有幸结识这位政治上崇尚进步,为人上讲求厚道,艺术上自成家数的书画大家;才有幸观赏尹老先生捐献给家乡的那么多艺术珍品;也才开始了解尹老先生高尚无私的思想境界。
  在与尹老的多次接触中,他给我留下了许多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尹老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他待人温文儒雅,却又热情爽朗,从不以大家而孤傲,总是以长者、学者的风度而深为同道、后学以及平民百姓所钦佩和敬重。我于1996年和今年3月去京看望他,他和夫人都十分热情招待了我。当然,他并不是因为我是家乡的什么官就有什么特别。平时我与人们谈起尹老先生,大家的感觉都是一样的热情。宜兴有很多尹老题写的招牌和题词,而且许多群众都收藏有他的作品。他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应由大家分享,所以,他似乎总是有求必应,但却从不收受报酬。前年,他为宜兴一个企业写了一幅招牌字,企业领导硬要给他三千元酬金,在推辞不下的情况下,他把钱捐给了尹艺馆用作管理费用。
  尹老先生给我的第二印象是,他对家乡一往情深。在许多大城市请求他有偿捐献作品的情况下,他毅然将价值连城的二百四十多件(套)个人毕生代表作和收藏艺术珍品无偿捐献给了家乡。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要一点酬金。他说:“艺术是党和人民的,我这个人也是党和人民的。宜兴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是喝太湖水长大的。由于投身革命,早年就离开了宜兴,没有为家乡作出过多大贡献。现在,我把这些艺术作品献给家乡人民,让它为家乡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家乡人民服务,这是我最大的愿望。因此,我要酬金作什么呢!”一番肺腑之言表达了尹老对家乡的一片赤子情怀。
  尹老先生不仅仅把自己毕生的代表作品和收藏艺术珍品都无私地献给了家乡,而且对家乡的事情也热情关心、乐于帮助。1985年,宜兴筹建徐悲鸿纪念馆,尹老先生得知家乡要征集书画,率先挥毫画了一幅奔腾驰骋的骏马,一则表达对同乡画马大师徐悲鸿的敬仰,二则愿家乡建设如骏马奔腾一日千里。
  西晋时,宜兴有个著名的除“三害”人物周处,他为平定氐人反叛而战死疆场,后被追赠为平西将军,赐封孝侯,并建庙祭祀。1994年,宜兴拨专款对周孝侯庙进行重修并对社会开放。为了提高知名度和扩大影响,拟请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写“周孝侯庙”匾额。尹老先生知道后,主动与赵老联系,不久,他将赵老的题词连同他自己题写的“阳羡第一人物”匾额亲自送到了宜兴。
  尹老先生热爱家乡,视宜兴日报为老朋友。去年秋天,宜兴日报社记者出差北京去看望尹老先生,尹老听了宜兴日报即将扩版、彩印的消息,非常高兴,提了许多中肯的意见。他说:“每期《宜兴日报》我都看,看得非常仔细。因为这是我的家乡发展了、进步了、文明了。我高兴啊!”后来,尹老患病期间得知宜兴日报新闻中心新大楼正式落成,便欣然提笔题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尹老先生生前曾对他的夫人说,他要清清白白来,清清白白去;他要回家,要把他的骨灰撒入家乡的太湖。现在,他已永远地回到了他深深挚爱、魂牵梦绕的故乡。他与故乡的人民、故乡的土地、故乡的山水永久地融合在一起!


第12版(副刊)
专栏:

  八十书怀
  晓初
  斗转星移八十秋,
  出生入死战匪酋。
  青春献给众民族,
  身老尚留硬骨头。
  曾闯龙潭和虎穴,
  一生征战志未休。
  峥嵘坎坷知多少?
  何以评说任所由。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书讯

  大地书讯
  △当中国经济改革走向新世纪征途中无法回避的一种特殊现象———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与再就业日益凸现为令人瞩目的焦点问题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推出全景观报告文学《21世纪谁给你饭吃——中国下岗与再就业问题聚焦》一书,及时反映了下岗与再就业这一重大社会问题。
  △高凯的第三本诗集《心灵的乡村》,最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共收一百四十余首乡土诗。(亮子)
  △《康熙字典通解》(三卷本)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填补了辞书出版史上的空白。
  △部队作家刘毓的长篇小说《太平岁月》最近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闲心)
  △冯英子的《风雨故人来》已由山东画报社出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我们为什么要办教育
  ——读《爱心与教育》
  余心言
  读了李镇西同志写的教育手记,不由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办教育?或者说,孩子们为什么要上学?
  不能说过去没有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不但是思想家们、教育家们,而且千千万万为人父母者都回答过这样的问题。可惜许多人的回答过于简单。他们认为,上学就是为了读书。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是为了升学。升了学还是读书。最后的目的呢?找个好职业,过更好的生活。
  于是又有新的问题出来:读好书是不是就一定能达到这样的目的?怎样才算读好书?分数高是不是就一定等于书读得好?
  能够教育和受教育,是人类胜过其他生物的一大优势。人生苦短。几十年的实践,加上与生俱来的本能,获得的能力毕竟有限。面对严酷的自然界,实在不足以应付。然而,人还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前人和他人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并且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于是,人就可以一代胜过一代,并且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短短二三百万年,就从“其异于禽兽也几希”的境地,进步到如今的规模,其前途仍未可限量。
  在人类的教育史上,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出现,最多不过几千年(从孔夫子至今不足三千年)。这算是一个里程碑。现代学校的出现,不过三四百年。这又是一个里程碑。这两次大的飞跃都极大地加快了人类进步的速度。教师是天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之功不可没。
  说教师的职业最崇高,还因为他们生产的产品是世间最高级的产品——人才。人本身就是宇宙间已知的物质的最高级形态。对这个最高级的物质形态进行加工、雕琢,当然是一种最高级的劳动。人对于人自身的认识又还远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从事人的教育,更是一种艰苦的、带探索性的、后果往往难以完全确定的劳动。
  为了教育自己的后代,人类在这方面的探索并没有停止过,而且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学校的分类、分级,学科、课程的分设,辅助教学设备以至电化教育设施的运用,实验、作业、考试、实习以及各种有益的教学方法,等等,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
  正像人类认识的每一个成果,只要向着好像是同一方向多走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对于教育的领域里许多有用的做法,如果忘记它们只是达到培养人才目的的手段,就完全有可能因为固守这些做法而远离我们的目标。因此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更加完善的做法。许多有志的教师正在这样做。李镇西同志的手记反映了这种努力的一部分可喜成果。
  从李镇西同志的手记里,我们可以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身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这一切都是需要在学校中奠定基础的。李镇西同志认为,这正是自己的职责。
  其次,使我们强烈感受的是李镇西同志对学生的一腔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下那么多手记、札记,为进一步探索教育的规律积累那么多原始的宝贵的资料。
  李镇西同志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可能是他的这本手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说法来贬低教师。其实,要做孩子们认可的“王”,真是谈何容易!
  人的成长过程,变数实在太多,因此更需要有众多的有心人用心地探索、研究。李镇西同志的这本手记,就是他的“心灵写诗”。他是把自己一颗火红的心投入到这个美好的事业中的。在这个世纪之交,中华民族振兴、腾飞急切地要求全民族素质提高的时候,出版他的手记,相信会受到许多教师的欢迎,也会受到许多家长的欢迎。同时我还相信,一定还有许多李镇西的同行们,也有他们的札记、手记。
  我们期待有更多这样的作品出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多咪斋

  母亲的粽子
  四平
  端午时节吃粽子,是一种习俗。但对我来说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
  那次三月到青岛,早餐时看见粽子,不禁疑惑地问:“怎么,就到端午节了?”同行的朋友笑着说:“现在吃东西,哪里还讲什么时令?”
  朋友的话,讲得既随意又现实,的确吃粽子已经不分时节了。这本来有着丰富传统内容的食品,在很多时候变得等同于普通食品。其实,类似这样的事,现在已经很多了。
  望着桌上的粽子,我不由得叹息一声,心里闪过一个念头:粽子可以随时吃,可我再也吃不上母亲做的粽子了。情思至此,泪水已经涌溢在眼里,视线模糊起来,心间却有一份温热,一份澄明。
  在过去的年月里,我一直吃着母亲做的粽子,从而认识了端午节,走近了传统。
  母亲一生没有做过任何农事,但她却是个守时令、重节气的人。二十多年前,我们生活在赣州,这虽然只是江西南部的一个小城,但居住在市区,却也感到远离乡村,远离习俗。那时,我父亲长年在外工作,母亲独自照顾我们、服侍奶奶,日子过得既紧张又艰辛,可每逢传统节令,她总有所表示。
  每年端午节到来时,母亲就会找来菖蒲,采来艾草,洗净后悬挂在窗口门前。那个时候,我虽然不知道这些草到底有什么讲究和作用,不了解她的用意,但闻到浓浓的艾香,看见青青的菖蒲,我就清楚吃粽子的节日到了。
  当年我对端午节的热心,实在是为了一个吃字。然而,包粽子实在让母亲多受了许多累。每次买回宽宽大大的粽叶,她总要一片片洗净。那颜色翠绿,看似柔软,形如大竹叶一样的粽叶,有时真如刀锯一般锋利。记得有一次,我去帮母亲洗粽叶,她在关照我小心时,却被我抽动的粽叶划破手腕。看着那细长的伤口上粒粒殷红的血珠,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母亲只说:“包粽子是大人的事,你玩去吧。”然后她又一声不响地忙着。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乱动,每次只是静静地陪着奶奶守在厨房,看着粽子下锅,看着灶里呼呼的火苗跳荡着把锅烧热,腾腾的热气带着粽子的清香,在厨房里弥漫,又轻轻地飘到外面,融入濛濛的烟雨里,并在日后一次次氤氲在我童年的回忆中。
  我们举家迁京后,由于水土与气候的缘故,母亲的身体状况变得很不好,但每逢端午节,她照例要采一些艾草,包一些粽子。北方包粽子用窄小的苇叶,这样她只好先把多片苇叶码好,十分小心地才能包出一个粽子来。看见她这么劳神,我们都劝她不必再为粽子受累。母亲却说:“离开了家乡,包粽子是为了过节,也是为了一个纪念。”粽子里,也就有了悠长的乡情。
  这些年,我们兄弟们都大了,对粽子的兴趣淡得像水一样,母亲自己更是早就不大吃粽子,可她还是执意要每年包粽子,并少不了叮嘱我给高中时的老师送上一些。很多年前,我的老师无意中提到没时间过节,母亲便一直记在了心里。母亲是个没有读过书的人,她不善言辞,她觉得自己能用这种朴实的方法来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而高兴。
  在母亲的心里,粽子是习俗的化身,是乡情的寄托,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在我心中,粽子是过去的愿望,是以后长长的思念。我虽然再也吃不上母亲做的粽子,但那绵厚的清香,会长久留在心的深处。


第12版(副刊)
专栏:

  洪湖莲影(中国画) 姜沛


第12版(副刊)
专栏:

  红旗的故事
  夏文彦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前些年,为贯彻国务院颁布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我参加编写《孝感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一次在这个革命老区收集史料,我走访了一位八十多岁的烈属老奶奶。当我询问完烈士的基本情况后,她同我讲述了一段关于红旗的故事。
  “土地革命时期,我们这里属鄂豫皖苏区,打土豪分田地真忙呀!1928年秋,我丈夫听共产党的话,和村上的人一起跑去参加了赤卫军(后改编为红军),跟着红旗就上了山,一去几个月不回来,我在家里为他担心。后来听人说他们没有走远,就在大别山里头。我心中暗喜,邀了个亲戚提了一篮子熟鸡蛋就往山里头走。一进大山里,原来到处是我们的队伍——红军。一打听,很快就找到了我丈夫的队伍。我丈夫得知是我来了,他飞快地往山上跑,这下可把我搞糊涂了,我来了他怎么还往山上跑呢?原来他把红旗插在山脑儿上,又转身飞快地跑到半山腰来接我。这时好多当兵的都围拢来了,我丈夫把篮子上蒙的布一揭,鸡蛋一会就被他们‘抢’光了。我们俩谈了许多家常,最叫我难以忘记的是他给我说的那段话。他指着山脑儿上的红旗说:‘我是掌旗的,可别小看她哟!红旗在胜利就在,我的责任很重呵!’停了一会儿,他又说:‘等革命胜利了,我把你接到武汉去住起来,我们一块分享胜利的果实……’分手时,他送我一面赤卫军的小红旗,眼泪在眼圈里闪动,他低声对我说:‘这面红旗是我们赤卫军的,我出来时就打的这面红旗,现在用不上了,你带回去把它放好,想队伍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她在你的身边就等于我在你的身边。’我把它揣在怀里,提着篮子就往山下走,我故意不回头,他大声喊着我说:‘我会回来的,打了大胜仗就回来!’
  “回到家里我一等就是一年、几年、十几年,不见丈夫回来。大军南下时,我到处打听也没有打听到;后来我站在路上等,也没有等到;回到家里搬个凳子在路边坐着等还是未等到。晚上又看看那面红旗,心里像好受些,但心里总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一刻也放心不下。”
  老妈妈停顿了一下,望着我们继续说:“1950年,人民政府把烈士证和抚恤金送到我手中。我全明白了,我绝望了,我整整哭了七天,到后来眼泪也哭干了。乡亲们来劝我,组织上来安慰我,部队上来的人对我说,他是在1932年的一场战斗中为保卫红旗而死的。”说着,老人回卧房搬出一个小木箱,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小包,用棉布包了很多层,一层一层打开,一面暗红色的红旗呈现在我们面前,上面印着“赤卫军独立团”的字样。老人眼里噙满泪水,像是回到了半个多世纪以前……
  每当我看见一群群华人回大陆探亲旅游时,手中总要举着一面面小红旗,上面写着:“我是中国人”;每当看见一群群少先队员胸前飘起的红领巾,高高举起的队旗;每当观看世界体育比赛时,看见中国运动员为祖国争得荣誉,夺得奖牌,当国歌奏响国旗升空时,顷刻间,我似乎领悟到,祖国为什么用红色作为国旗的基调……每当我想起烈属老奶奶的话:“他把红旗看得比性命还重,他总是说:红旗在胜利就在。”是啊,中国革命每次在关键时刻都依靠红旗。“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只要旗帜在,中国人就会无往而不胜。


第12版(副刊)
专栏:

  代价
  甲乙
  在我们生活的语言里,代价二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窗外又起风了,双层的窗硬是阻挡不住沙尘的侵扰。没有办法,外边的建筑工地上正在盖楼,为了明天有更多的人有房住,你今天就要为别人付出代价。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为彼此生活得更好而有所奉献才成。
  每日必经的马路将要拓宽,临街房屋的墙上写满了大大的拆字。这是条古老的街道,斑驳的大门可以作证,门口的石墩记录着四合院里的故事,杂院里的喧嚷和温馨,至今让许多人还留恋不舍。可是它要被夷为平地了,代之而起的,将是宽阔的马路和现代的高楼。为了大家,小院里的人们尽管不情愿离开他们的故居,可还是骂骂咧咧地把家具搬到汽车上。有几位老人,看着工人用镐头拆着垂花门,呆滞的目光里流露着的是惋惜还是迷惑?
  今天的人们牢骚越来越多。他们买的小米被染了颜色,喝的酒总感觉着滋味不对,蔬菜上的农药超没超标?苹果怎么一点也不香甜可口……人们带着疑惑和猜忌审视着市场经济。无序大约是在所难免的事,转轨哪有像人说得那般轻轻松松?换一个角度想,这或许是我们从一种体制转向另一种体制所要付出的代价吧。
  抱怨和诅咒毫无意义。生活好起来也有好起来的麻烦,这就如同我们吃药,逢药必有毒,任何一种作用的产生都相应有它的副作用。外国人的生活质量高,于是他们那里的人就易得心血管病。我们的生活正在追赶他们,在追赶他们的过程中,我们正在付出他们曾经付出过的代价。这似乎是个怪圈,并不见我们怎么聪明起来。他们的今天,仿佛就是我们的明天。想不付出代价,怕是天真的想法。
  代价总是要付的,想不付出而索取你想要的东西,这是痴人的梦。只是我们应该记取别人的教训,使我们要付出的代价,不那么惨痛和高昂才好。


第12版(副刊)
专栏:乐凯之光

  少女与服饰(摄影)
  泽仁珠(藏族)


第12版(副刊)
专栏:

  书田汉题画诗(书法) 尹瘦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