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科技)
专栏:

  知识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
  科学技术部部长 朱丽兰
  人类从重商主义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时,政治经济中心从“贸易”转向“生产”;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演进时,政治经济中心正从“生产”转向“发现、发明和创新”。知识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知识创新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源泉。
  面临这一历史重大变迁及其带来的挑战,国家发展理念和政策架构必须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适应性。而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变革趋势,把握当代发现、发明和创新等活动的实质和客观规律,是形成新的国家发展政策框架的前提和基础。
  ①“知识创新”概念由来
  什么是知识创新?根据国外有关文章的定义,知识创新是指新思想产生、演化、交流并应用到产品(服务)中去,以促使企业获得成功,国家经济活力得到增强,社会取得进步。
  美国麻省著名的恩图维询国际咨询公司于10年前首先提出了“知识管理”概念,但知识创新作为理论上的创新概念正式提出则是最近几年的事。1993年该公司总裁、著名战略研究专家德伯拉·爱弥顿发表了题为《知识创新:共同的语言》的文章,首次对“知识创新”作了定义。1996年该公司开始实施一项“知识创新开发工程”,为企业开展知识创新提供咨询、指导和培训。1997年4月爱弥顿出版了专著《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认识的觉醒》,对知识创新的概念、原则和评价作了全面的论述。
  人们认识到知识是主要的资产或资源,要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率就要对其实施管理,“知识管理”概念及其对企业管理的意义在发达国家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和重视。但是,当前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是更快的创新所带来的挑战。建设产生并应用新知识、新思想的系统比管理的意义更重大,这关系着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竞争地位。作为创新活动演变的趋势,知识创新正日益受到经济发达国家企业的关注,并在制定企业面向新世纪的创新战略和企业管理实践中贯彻它的思想。
  ②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
  创新被认为是企业产生新的或改进的产品(服务)或生产工艺的过程。随着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迅速增长,参与知识生产、传播的机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创新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对创新活动及过程的认识正在深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与工业经济时代的创新的最大区别,就是创新的核心已经从“技术”或“组织”、“制度”等拓展到了“知识”。“知识”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商业知识和工作中的经验知识等等。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讨论创新的重点,它不是在过去的创新之外,而是新时代所有创新活动的共同实质。在工业经济时期,创新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当然还有制度创新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则表现为知识创新。知识创新强调创新是来自未来的竞争要求,创造新思想并转化为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发展潜力的商品,为未来持续增长奠定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创新的核心,而不是技术或其他什么。促进和管理知识的流动将是竞争的关键。国外有关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别了知识创新与过去的创新:
  一.创新系统(不是创新链)
  过去强调创新链,创新链是线性的和静止的。在线性模型(创新链)中,知识的流动被描绘得很简单:从上游—中游—下游,创新的起因和思想来源是科学,是基础研究,从上游这端增加对科学的投入就将直接增加下游那端新技术、新创新的产出。然而在实际中,创新有许多起因和知识来源,也可以在研究、开发、市场化和扩散等任何阶段发生。创新也有许多种形式,包括产品改进、工艺改良等等。创新是许多参与者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综合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创新系统是动态的,且表现了成功创新所需要的各种内在联系。
  二.网络(系统)化(不是权力集中的行政)组织结构
  适应工业时代需要的传统行政等级制度在充分开发一个组织的智力潜能方面暴露出不适应和不灵活的缺陷。今天,有效的决策需要更少限制的、流动的和网络(系统)化的组织形式。战略事业单位正让位于强调多元化、相互依赖和双向交流的战略事业网络(系统)。战略事业单位管理方式容易造成孤立的知识岛。战略事业网络则鼓励创新过程中知识在合伙商、用户、供应商、研究机构以及竞争对手之间的流动。知识网络(不是信息网络)十分重要。
  三·合作性(不是竞争性)优势
  过去的创新着重竞争性战略,竞争性战略经常是为了争夺同一块蛋糕,导致赢—输局面。知识创新注重合作性战略,合作性战略通过共生关系促进双赢,知识增长了,蛋糕也变得更大了、更多了。合作能促使知识的流动,为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信息来源。
  四.用户成功(不是满意)原则
  用户满意原则是为了满足用户当前的需求。用户成功原则重视用户的未来需求、增长源和未来成功。用户创新(customerinnovation)或联合用户共同创新是经济财富的一个新来源,企业必须从过去对用户满意的关注转向对用户成功的关注。未来业务的增长依赖于这方面潜在的需求和未开发的市场。
  五.知识创新不同于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现在已被广泛实践。但是,人们的知识管理只是基于“知识共享”。今天,许多具有前瞻性的企业正在它们的创新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地位,这是未来成功所在。知识共享或许可以带来每年5%—10%的增长,而知识创新可以获得10倍甚至100倍的收益。有效的知识管理是必要的前提。知识创新是管理发展的更进一步,它将知识管理与创新管理一体化了。
  ③知识创新·发现·发明
  一.创新与发现、发明的区别
  创新不是“创造新东西”的简单缩写,而是具有特定的经济学内涵。国外创新经济学家对“创新”与“发现”和“发明”进行了区别。早在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时,就把创新与发明进行了区别。发现是知识的新的增加,是发明和创新的重要知识来源;一项发明则是一个新的人造装置或工序,发明可以取得专利,但不一定能为经济和社会带来利益;而创新是创造或执行一种新方案,以达到更高的经济或社会效果。创新与发现和发明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具有经济和社会目标导向的行为。一般来说,为了使一项发明带来利润就需要创新,但一项创新不一定要基于一项发明。以经济和社会利益为目标的创新是目前世界各国理论界和政府政策制定者主要关注的对象。从知识经济的角度来看,发现和发明活动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创新则表现为知识创新。创新与发现发明的区别,也就是知识创新与知识生产的区别。
  二·企业是知识创新的主体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是创新经济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创新系统立论的依据。公共研究机构(大学、国有科研院所等)从事的活动主要是发现、发明活动,它们生产的科学技术知识在知识创新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和影响,是创新的重要知识源泉,但因为它们不是谋求利润的组织,因此它们不是创新(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知识创新)的主体,而是创新的重要参与者。
  三.科学(或基础研究)与创新的关系
  科学和基础研究一直被人们视为创新的主要源泉之一。因此,科学也可以视为经济增长、生产率和就业创造的间接源泉之一。科学与创新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从产出角度看,出版物数量仍然是最能被普遍接受的衡量科学研究效率的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较好地反映科学研究产生的编码化的知识。但是,基础科学研究提供给创新的知识不仅包括通过出版物扩散的编码化的知识,还应该包括不能发表的知识,例如研究人员的培训、研究工具的改进以及其它等可能流入产业领域的意会知识或诀窍知识。科学对创新的贡献以及对工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系统与科学系统之间的联系,依赖于产业界对基础研究投入的承受能力。
  公共基础研究部门(包括大学)和企业研究部门之间的联系是国家创新系统中主要的知识流动之一。
  基础研究机构的质量和它与产业界的联系是国家支持创新的重要财富。基础研究部门在许多领域担负着国家科技知识储备的责任。产业界汲取这方面的知识的能力是重要的。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是企业,其他参与者与企业有着各种类型的联系,公共基础研究机构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由产业界来评价,在整体上由其对国家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所作的贡献来确定。基础研究部门在支持产业界创新方面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产业界与政府研究机构之间联系薄弱和合作不足等,这是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被认为是国家创新系统失效的一个重要方面。
  ④国家创新系统与系统失效
  国家创新系统概念来自对创新过程进行分析时系统方法和思想的应用。国外经济学家于80年代中期提出这一概念。目前,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已为OECD国家普遍接受。OECD认为,国家创新系统是由一系列公共机构(国家实验室,大学)和私营机构(企业)组成的系统或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联系、作用和影响决定一个国家扩散知识的能力,并影响国家的创新表现。
  OECD指出,使用国家创新系统概念主要是针对“系统失效”(systemfailure)问题。过去,创新过程被认为是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线性模型”。大多数国家政府以往制定创新政策的目标是为了解决这个模型中的“市场失效”(marketfailure)问题,或针对着一种倾向,即企业部门由于担心无法获得投资的全部利益而减少研究开发(R&D)投资。为了追求公共意义上的最大回报,政府政策主要是通过对R&D活动的税收优惠和补贴等经济工具来刺激和支持企业对R&D投入。但是今天,创新不再被认为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一个不同参与者之间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参与和影响创新活动的各方面因素必须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考察。这个系统扩大到国家范围,就是国家创新系统。提出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就是要将政策制定者的注意力转到解决系统失效问题上来,这种失效会阻碍产业创新活动的开展。系统失效主要表现在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大学以及企业与企业相互之间合作、联系和知识流动不足,国家资助的基础研究方向与产业界的应用和开发研究不匹配,高校不能培养企业迫切需要的具有强烈创新创业意识的人才,金融机构回避创新创业风险,技术转移等中介机构在促进知识流动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在吸收创新信息方面无能等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一个国家的创新系统的效率。
  在国家创新系统概念中,最重要的是不同参与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联系促进了知识流动。一个国家的创新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参与者相互之间是如何联络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是合作研究开发、人员交流、专利交叉授权、设备购置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渠道。研究界、大学和工业界之间知识的交流、比较、互动和融合,对于创造和新发现的传播和扩散十分重要。在强调研究开发投入重要性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创新系统中各参与机构间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流动,而且正是这种联系和知识流动决定了一个国家全社会的研究与开发投入的效用。正如经济学家查尔斯·爱德奎斯特(OECD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的资深顾问)指出,“没有了联系也就不存在创新系统”。
  我国在计划体制时期,科研、教学和生产之间的桥梁是政府而不是市场,导致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和交流。此时,只是存在相互割裂、各自封闭的科研开发体系、高等教育体系和工业生产体系,而基本没有形成国家创新系统。今后,在建设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工作中,既要注意解决依然存在的市场失效问题,更要重点解决创新系统失效问题,把加强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作为工作重点,把促使我国绝大部分科技力量转移到企业组织形式下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作为当前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中心任务。


第11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科学家的“行情”
  蒋定国
  中国老百姓一向对科学家格外抬举。这些年来,不论“世象”怎么变化,民意调查中职业声望一栏的首席座次,都是非科学家莫属。中国人民大学最近的一次职业声望调查中,列举了能反映中国职业结构的100种职业,科学家仍位居榜首,声望分值88.95分,而一些时髦而又赚钱的职业,得分却不高,时装模特居第六十六位,歌星居第八十五位,就属包工头最惨,直排到第九十七位。
  无独有偶,美国《新闻周刊》最近也排出美国十大热门行业收入座次,第一位的也是科学家。
  这两个座次排列的相同之处,都是把科学家放在首位,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不同之处是中国的排行榜,主要着眼于社会功能、社会贡献、知识水平,美国的座次表,则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如果中国的职业声望座次也把收入一项考虑进去,那么科学家的位次就不得不老老实实地退避三舍、五舍。当然“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历史早已过去,但“造导弹的”收入水平,与包工头、歌星、影星相比,仍然难以望其项背,也是不容争辩的事实。
  从理论上说,我们实行的是按劳分配原则,那么知识水平或专业水平最高、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成员,比如说科学家,就应当收入最高,他们不仅应在职业声望座次中名列前茅,而且也理应在收入座次中位居榜首。而现实生活中,科学家的收入却远不及社会评价不高的包工头等。当然,用“情况复杂”之类套话可以解释搪塞,但如果某一个或某几个包工头因背景特殊,特别善于“公关”或其他原因而收入畸高还可以解释的话,那么整个包工头行业比整个科学家行业的收入要高得多,这就证明我们的某些机制是需要调整了,因为它已明显有悖于我们的按劳分配原则。
  当然,事情已经向着好的方向转化,政策的调整、投资的增加、生活的改善,已经使科学家有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好得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就譬如说用车这件小事,一位科学家对我说,他们所里已“进步多了”,过去所里规定“科研人员一般不得用车,特殊的须经领导批准”,现在已改成“副研究员尽量保证,正研究员重点保证”,这位科学家很满意地表示,“现在有的时候也能要到车了”。其实,尊重科学,尊重知识,不需要老是开大会,喊口号,重要的是从这一点一滴做起,不断有所进步。


第11版(科技)
专栏:电脑·通信·网络

  拥抱网络时代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 郭为
  当今社会有三大主题,即知识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计算机网络作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工具,给发达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却也在无形中再次拉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
  以美国为例,到去年底,其家庭电脑上网的比例已达到80%,平均每月联机35次,每周上网16.7小时。通过上网,人们降低了开支,节省了时间,交际和休闲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目前,美国约有340万台计算机与因特网联网,西欧国家有50万台,而非洲地区只有2.71万台。从比例上讲,与因特网相联的计算机中有近七成分布在美国,而其他众多国家只占三成。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果不能迅速调整战略,促进网络计算机的发展,在这场新经济形态下的重新洗牌中占得先机,前途将是难以想象的。
  网络就是计算机
  “网络就是计算机”的命题是美国SUN公司于80年代提出的。由于当时电脑和网络普及化的程度不高,许多人对此感到难以理解。到今天,这个命题的涵义已经变得非常清楚:只有与网络相联,计算机才能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
  事实上,像电话和电视,人们应用的不是终端设备本身,而是其背后的电话网和电视网。试想,如果无法通过电话网进行交流,通过电视网观看电视台发射的节目,谁会购买电话机和电视机?计算机的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其本身强大的处理能力,个人电脑的发展非常迅猛,超过了网络的成长速度。只有到今天,人们才认识到,一个设计优良的网络才更能体现出资源共享的功能;微机所联系的网络越大,它的用处才越多,力量才越强。上网后,你不是在使用自己个人的计算机,而是在使用一台能量无限、资源丰富的庞大计算机。网络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计算机的主体,计算机“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结束了。
  重新认识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在看到网上交易、网上广告、远程教学甚至网上交友等作用的同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网络对企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在技术应用与创新方面,世界各国各有所长,若能通过网上交流与共同设计,集其优势之大成,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最明显的是在航空航天技术方面的应用,如波音777飞机就是由分属于好几个国家的技术人员在网上共同设计的。
  通过网络的使用,也可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网络以其高速的信息传递减少了决策的失误,同时也打破了在传统沟通体系上建立起来的管理原则,从而减少管理层次,使管理实现扁平化。
  200年前,一个新的概念到产生一个产品需要经过六七十年时间,而如今,计算机芯片的集成度每隔18个月就增长一倍,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企业只有通过网络与外界及时沟通,感受市场信息,使自己的行为融入全球市场行为中,才不至于落后于人。像国内大型计算机生产厂商,就是由于网络的作用,保持了与国外最先进企业在技术使用和更新上的同步。
  推进网络在中国的应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差,上网人数比例小,网络技术水平低,网络普及化程度弱。尽管国家从“六五”开始,一直到“九五”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全国数字交换网、金融交换网,包括有线电视网。但由于基础水平低和缺少应用方案,网络普及的情况难以尽如人意。
  为此,联想集团推出了以“网络科技,联想98”为主题的大型活动,用话剧表演的方式向人们展示网络解决方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效益。从高端到低端,从路由器到网卡,从网络服务器到布线系统,联想目前集成了惠普、太阳、思科等世界著名网络厂商的全方位的网络产品和全面解决方案。这项在国内率先提出并投入实际操作的宏大工程,其根本意义是为了推动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更多的人能够有效地利用网络,更多的企业能通过网络进行管理,从而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和政府的办事效率,提高科研、教育的整体水平,同时也给计算机企业带来新的无限商机。
  铁路和电报的发明,为西方世界创造了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领导全球的地位。而网络计算机的发展,则为我们东方民族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今天你到美国的硅谷,不必懂英文,就可以进行很好的交流,因为那里已经有20%左右的人口是华人。中国台湾的主机板生产,已在全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华南地区生产的计算机部件,也已在全球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传统的行业就像时钟一样,很多经验是靠积累的。信息产业的特点是可以不断地洗牌,重新来做,它对于积累的要求并不太高。这样,就为我们创造了极好的机遇。
  让我们面向未来,紧紧拥抱网络时代吧!


第11版(科技)
专栏:

  电脑租赁市场亟须规范
  蔡佳慧
  6月22日,《北京青年报》的一则消息披露,今年4月,某银行职员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在一家电脑租赁公司租用了一台“486”电脑。可是当她6月中旬要将电脑送还时,这家租赁公司已经人去楼空。以3000元的押金换来一台价值千元左右的电脑,这位职员的遭遇反映出眼下电脑租赁市场的混乱和无序。
  不久前,“电脑租赁业规范化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与会者指出,当前,一些电脑租赁公司以低廉的租金吸引顾客,其真正目的是通过收取高额押金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租期已到而无法退款的现象时有发生。更有一些所谓“新兴”租赁公司,两三个人随便租用一间七八平方米的房间就挂牌营业,所出租的电脑质量低劣,且毫无服务可言,等敛集到一批押金之后就改头换面而不复存在。诸如此类的无序竞争和欺诈行为严重地影响了电脑租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阿宝电脑租赁公司等率先提出“质量、服务、信誉、价格、管理”5方面的规范,以此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
  在首都最大的电脑租赁企业阿宝公司,笔者看到《北京青年报》刊登的那条消息已被复印多份,张贴于接待室和公司各部门中,成为告诫用户的反面教材。公司负责人提醒广大用户,切勿轻信一些低价出租的诺言。以“586”电脑为基准,4000元的押金和百余元的月租费大致可以使本、利持平,若低于此档,则应慎重行事。同时,租电脑一定要选择有实力、有信誉的大公司,以免上当受骗。


第11版(科技)
专栏:电脑·通信·网络

  智能卡在中国的未来
  依然
  携带一张含有CPU和存储芯片的智能卡护照,通过海关查验只需5秒钟;将非接触式智能卡车票放在上衣口袋里,迈进公共汽车,车中的读卡器“咔嗒”一声,忠实地行使着售票员的职能;公路收费、自动提款、网上购物……只需一卡在手,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这是宝嘉公司亚太区总裁雷米·德·特纳克向中国用户描述的智能卡时代的一幅现实图景。
  根据前不久对世界智能卡市场的调查结果,在过去7年中,亚太地区智能卡市场的增长率为62%。预计到2003年,该地区的智能卡市场容量将达到23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37%。而中国的增长速度则会更快。从宝嘉公司1995年为浙江嘉兴第一个GSM移动电话试点提供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以来,中国的智能卡市场增长了40倍。在付费电话领域,仅宝嘉公司就已向原邮电部提供了2000万张预付电话卡。至于在银行领域,中国的金卡工程将向3亿中国人推销2亿张银行卡。特纳克说,1989年,全世界每100人才拥有一张智能卡;到去年,已发展每10人拥有一张卡。2003年实现每人一卡的目标应当不难实现。
  作为提供中国第一张GSM/SIM卡、第一张银行智能卡、第一张医疗智能卡、第一张税务智能卡的公司,宝嘉深知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这家世界上最大的智能卡制造商计划未来两年内在中国地区追加3000万美元的投资,在天津和珠海建设新的生产线,使其生产能力提高到年产1亿张塑料卡的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处的张翔工程师认为,与磁卡相比,智能卡的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提高了5倍以上,所以保密性能要强许多,完全可以满足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智能卡时代正向每个中国人走来。(附图片)
  展望智能卡在中国的未来,特纳克充满信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