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要武装,不要“包装”
  ——学风问题系列谈之三
  邵景均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还是用理论辞藻编织的外衣包装自己,是当前衡量学风端正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包装,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营销手段和策略。产品有精美的包装,才会卖出好价钱;歌星、影星经过包装,才会有更大的市场。连普通人出门办事都往往精心打扮一番,“人是衣服马是鞍”,包装不同常常会有不同的办事效果。这说明,包装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与之相伴随,党内也出现了用理论外衣“包装”的现象。所谓“理论包装”,就是用理论语句来装潢门面,明明理论功底很浅,却要摆出一副精通理论的样子。这种“理论包装”已经完全丧失了市场经济中商品包装的积极意义,它是华而不实的流露,是学风不正的表现。
  党的十五大决定,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其目的,就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提高广大干部的素质;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并自觉地遵循这些规律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起来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为此,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要端正学风,“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只有学风端正,才能达到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目的。
  用科学理论武装,还是用理论外衣“包装”,表面上似乎不易区分,但是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一,从目的看。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目的是改造主客观世界,学以致用。那些用理论外衣“包装”自己的人,目的在于抬高身价,沽名钓誉,以获取某种私利。其二,从效果看。真正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人,总是能显现出学习的积极成效,有利于促进对主客观世界的改造。而搞“包装”的那些人,从来就是说归说、做归做,决不会因为“学习”而使工作有什么进步、思想觉悟有什么提高。其三,从行为方式看。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过程,是人对主客观世界认识提高和升华的过程,因而必须遵循认识的规律,始终依赖于实践。这表现在行为方式上,不仅是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认识,精心研读科学理论论著,而且密切联系实际、联系群众。通过与群众的共同实践,认识并掌握科学理论的真谛,然后再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经过无数次学习与实践的交替进行,最终使科学理论武装了头脑。那些搞理论“包装”的人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是不感兴趣的。他们感兴趣的,不是密切联系实际而是“联系实惠”,不是密切联系群众而是“联系领导”。表现在学风上,根本谈不上“认真学习”、“民主讨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而是为了“包装”。正确认识和把握上述区别,对于端正学风,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实现用科学理论武装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武装,不要“包装”,首先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领导干部是群众的表率。领导干部对邓小平理论是真学还是假学,是联系主客观实际学还是脱离实际搞“空谈”,是用理论武装自己还是“包装”自己,对广大党员和群众有直接的、导向性的影响。因此,领导干部应该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同各种不良风气作斗争,坚持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可以相信,只要广大领导干部真心诚意地按照这一要求去做,就一定能够端正学风,从根本上刹住“包装”之类形式主义的问题。


第10版(理论)
专栏:

  做好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几个问题
  倪豪梅
  当前,如何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是各级党政部门和工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守旧依赖的择业观念和心态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进行。因而,在努力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同时,应当帮助他们解决择业、就业观念等问题。
  首先要教育职工正确认识下岗分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符合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职工下岗问题是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日渐突出的。对这个问题,应从改革的全局来认识。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只有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从而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当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尤其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通过对企业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通过对国有企业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实行战略性重组,使企业摆脱困境,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企业改革深化不仅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且最终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广大职工应当深刻理解改革,坚决支持改革。
  关键是要帮助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是要冲破旧思想的樊篱,挣脱传统观念的枷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按照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使广大职工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素质有一个根本的改变。当然,对于在国有企业工作多年、作出过贡献的职工,一下子离开原单位的阵痛可能大一些。同时,应该看到,由于下岗,给一部分职工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暂时的困难。尤其是下岗女职工,由于其自身的因素和历史的、社会的原因,使她们面临的生活困难、心理压力和再就业的难度更大。但是面对改革的重大变化,下岗职工应适应这种变化,改变择业、就业观念。不能认为只有捧“铁饭碗”才是就业,也不能认为就业就是由国家包下来,自己只能被动等待安排,不肯去市场上主动求职,也不能一味追求岗位要好、收入要高、不吃苦受累的工作条件。在今天,根据市场需求择业、就业,应该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基本出发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无疑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为发挥自身的特长,实现劳动者的自身价值,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可以说,观念变,天地宽。
  不断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下岗职工既带来再就业的机遇,也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下岗职工自身素质的问题,已成为下岗职工能否重新就业的关键。因此,必须十分重视提高下岗职工的自身素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下岗职工自身的职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就业的选择。一些下岗职工的困难,往往来自本身技能的单一和落后。当代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极其重要的因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在这种情况下,下岗职工只有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提高技能,有所专长。应当鼓励和引导下岗职工读书自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参加技术培训,练就一门或多项专长,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以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增强择业和上岗的竞争力。
  热情关心体贴下岗职工,切实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我们党和政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待业,给他们的心理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压力。我们应该更加相信和依靠他们,时刻把下岗职工的冷暖挂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生活,体察他们的疾苦,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大力开展“送温暖工程”活动,经常研究下岗职工中存在的应当解决而又可能解决的困难。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困难,也应该及时向下岗职工讲清楚,决不能采取不闻不问或拖延不办的官僚主义态度。各级领导干部应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到困难企业中去,到下岗职工中去,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群众,以激励下岗职工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奋发有为的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系研究》
  刘能杰
  潘宝卿主编的《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系研究》一书,是原国家教委“八五”规划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项研究成果,最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研究邓小平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下册研究邓小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该书认为,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的新鲜经验,形成一系列规律性的认识,并运用这些认识来指导实践,提出一整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观点,从而形成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系。该书既比较系统地对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又突出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增添的新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系的精髓,像一根红线贯穿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始终。
  该书论述了邓小平关于“要善于总结经验”的思想。这就是要把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正面经验和反面经验、国内经验和国际经验、定期总结经验和经常总结经验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前人没有干过的全新的事业,马克思、列宁的本本上没有讲过,别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借鉴。邓小平提出,“关键是要总结经验”,用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者认为,邓小平提出的“要善于总结经验”的观点,不仅是一个重要的领导方法,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为我们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客观地分析问题,是该书的一个特点。无论总结历史经验还是阐述重大现实问题,都体现了这一精神。邓小平就是坚持客观辩证地看问题的典范。他为改革开放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实践证明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从而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10版(理论)
专栏:

  重复建设需要综合治理
  皮修平
  重复建设是我国经济生活中长期存在的“顽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复建设是以隐性状态存在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初步形成,也使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和市场机制的不健全,重复建设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在一些产业和地区还出现日益严重的现象。因此,在当前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的新形势下,对重复建设实施综合治理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新旧体制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既有缺乏市场信号引导的盲目性,又保留了计划经济主体的扩张性,由此必然造成重复建设以及在某些领域的企业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社会资源浪费严重。因此,根治重复建设,应加快市场体系建设,真正做到通过市场来调节有限的社会资源在各部门、各产业和各企业间的合理流动,从而保证新增投资结构的合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防止出现新的地区之间产业雷同和企业之间产品雷同。应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根本目标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能够自觉地遵循和能动地运用经济规律的市场主体,避免各种非市场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和干扰,保证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自觉地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促使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引导社会资源流向管理科学、技术先进和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企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增强企业的投资主体意识,强化投资约束机制,规范企业的投资行为。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普遍存在“投资饥渴症”。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企业的投资欲望仍然强烈,并由此形成普遍的对银行贷款需求的欲望膨胀。企业的这种难以遏制的投资冲动,体制上的原因主要是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投资主体意识模糊,投资约束机制不健全,以及企业经营者行为的政治功利性而衍生的贪大求全、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除了强化国家产业政策对企业行为的宏观指导与调节外,当务之急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使产权主体真正落实到位。应尽快完善和认真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责任制和项目法人负责制,使企业重视和搞好项目投资的可行性研究。加大投融资改革的力度,整肃金融秩序,严格贷款纪律,提高商业银行的项目评估水平,强化银行金融机构对贷款企业投资行为和资本营运的监督和约束。同时,应尽快制定一部规范投资行为的法律,用法来规范投资行为,用法来制裁不负责任的投资行为,使项目投资之前做到决策程序化和科学化,杜绝重复建设的根源。
  打破地区封锁和条块分割,以资本为纽带,以盘活存量资产和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支持和鼓励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和资产重组。地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的思想和行为,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全发育,限制了全国统一开放大市场的形成,阻碍了有限的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是我国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日益严重的一个直接原因。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破地区利益、行业利益对产业合理布局的阻滞,关键是要摆脱地区属性、行业属性,使企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组建企业集团。在组建企业集团过程中,不可否认行政手段具有协调、联系的中介作用,但企业集团的形成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
  发挥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职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在根治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和重复建设的问题上,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第一,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科学严谨地制定产业政策,并保证其贯彻执行,有目的地引导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第二,参照国际经验,按规模经济原则,合理规范企业进入某一行业的条件,设立必要的行业进入壁垒,严把进门关,防止某一行业的过度进入而造成资源浪费。第三,严格审批进口国外生产设备,防止重复引进。第四,全面科学地分析判断国民经济形势,保证宏观经济决策的科学合理。今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定为8%,并为此确定了相当的投资规模,这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注意把主要精力放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上,放在质量、效益和管理上,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五大 贯彻十五大

  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理论思考
  赵履宽 王成栋
  内容提要:
  ●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新中国建立以来,收入分配理论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力、所有制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公平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分配关系是否合理,分配制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我国四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党的十五大强调,要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这里仅就我国收入分配的几个问题,作一些理论思考。
  我国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沿革
  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任何一种收入分配体制的背后,必定有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收入分配理论。因此,研究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就必须考察我国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收入分配理论的演变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1)1949—1957年,广泛宣传和认同产品经济型的按劳分配原则。在五十年代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全面接受了苏联版本的按劳分配理论,并就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一理论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2)1958—1965年,按劳分配理论受到冲击,平均主义思想抬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一五”计划的顺利实现,既鼓舞了人心,有些领导干部也因此产生了盲目乐观、急躁冒进的思想。于是,在推行高举“三面红旗”、加速向共产主义过渡“左”的一套的大背景下,按劳分配原则遭到否定。虽然在此过程中,党中央也重申过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必要性,但“左”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没有改变。对按劳分配理论的冲击和平均主义思想的泛滥,严重损害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3)1966—1976年,全面否定按劳分配原则。在以“文化大革命”为旗号的十年动乱时期,在“要政治挂帅,不要物质刺激”的口号下,否定了计件工资和奖励制度,将按劳分配原则诋毁为“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重要经济基础”。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1977—1978年,重新肯定按劳分配原则。“文革”结束之后,国家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力的紧迫任务。为了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必须重新确认按劳分配原则,克服平均主义。在此期间,经济理论界先后召开了四次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批判了收入分配问题上“左”的观点,加深了对按劳分配理论的认识。邓小平同志明确肯定了按劳分配原则,指出:“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总之,只能是按劳,不能是按政,也不能是按资格。”
  (5)1979—1992年,逐步确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等。这些理论中蕴涵着一些收入分配的新思想,诸如扩大企业收入分配自主权,在收入分配中引入市场机制,等等。
  (6)1992年以来,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理论。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理论,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方式。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照参与生产的各种要素对生产的贡献率进行分配,要素报酬等于其边际生产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生产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可以说,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生产力、所有制与收入分配
  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所有制形式决定和制约着收入分配方式,所有权决定收益权;所有制形式与收入分配方式都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都决定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夸大生产关系的作用,力图建立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几乎消灭了全部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建立了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一统天下。但是,中国现实的经济条件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所赖以建立的假设条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必须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这就要求相应地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谓多种分配形式,归纳起来,主要就是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以及自劳自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地要求在收入分配中全面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
  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一般规则。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是竞争,竞争必须有规则,规则必须公平,而这里所说的公平,就是等价交换。按生产要素分配,正是等价交换原则在收入分配领域的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从广义而言,已涵盖了按劳分配,因为生产要素总体中包含着劳动力这一组成部分。劳动力要素的投入者,也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者一样,必须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获取相应的报酬,即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劳动力是首要的生产要素,而且这种首要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突出。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要突出按劳分配这一分配方式。
  效率、公平与收入分配
  我们通常所说的“效率”,是指经济效率,即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程度,它可以用投入产出比率来加以衡量。“公平”则有两个含义: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机会公平,即竞争规则相同,它类似公正的体育比赛;结果公平,即收入的均等化,它可以用收入的差别程度来加以衡量。
  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既是一个长期争论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个关系,是妥善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必要条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效率与公平相对立的一面,来自市场经济本身。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率的提高来源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后者的动力在于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但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必然导致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使收入分配日趋不公平。另一方面,当政府为缩小收入差距而通过税收等手段对收入分配进行干预时,又会抑制人们追求资源有效配置的动力,从而降低经济效率。因此,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一种对立的关系。这样,在经济政策目标上,就面临着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的选择问题。
  两者又是相互统一的。在当今世界,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人们所追求的,是富裕型的公平,而不是贫穷型的公平。显然,这种公平是以效率为前提的。与此相联系,这种公平又为效率提供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公平的收入分配,能够促进社会稳定,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生产积极性,使公平与效率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如前所述,公平不仅指结果平等,它还有机会均等的含义。机会均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效率的前提。在市场经济中,只有当人们能机会均等地参与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时,资源配置才可能达到优化,才会有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了效率与公平必须兼顾。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率;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追求收入分配公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这两大目标必须兼顾,忽视哪一个,都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
  从长期来看,效率和公平这两个目标同等重要,两者必须兼顾。但每个国家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往往面临这样的抉择:是以最小的公平损失换取最大的效率,还是以最小的效率损失换取最大的公平?这两个政策目标,到底选择哪一个,取决于当时所要解决的最紧迫问题是效率还是公平。
  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效率问题最重要。这是由历史和现实决定的。从历史上看,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使小生产的平均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左”倾思潮,又进一步造成平均主义思想的泛滥,导致分配上的“大锅饭”。平均主义打击先进,鼓励落后,致使经济效率极度低下。要打破平均主义,就必须突出经济利益原则,强调效率问题。从现实来看,中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国家向现代化国家急剧转变的关键时期,这就必须追求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效率原则。历史和现实决定了中国当前必须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战略。
  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是当务之急。统计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拉大。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一方面,应该承认这是实行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改革就是要打破原有的平均主义分配格局,运用经济利益原则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这必然会拉开收入差距。也就是说,在改革和发展的一定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合理的。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这是群众意见最大的问题之一。这种过大的收入差距,其主要成因就是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非法收入和不合理的灰色收入。今后,应加快体制转变进程,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法制建设,杜绝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使我国的收入分配逐渐走上合理合法的轨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