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柬埔寨
  动用保安十万确保大选顺利
  安南鼓励柬选民踊跃投票
  六千多难民离泰返回家园
  新华社金边7月21日电 (记者雷柏松)随着大选的临近,柬埔寨王国政府组建了一支近10万人的保安队伍,以确保本月26日的大选顺利举行。
  柬全国选举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桑朗·贡山在今天上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根据全国选举委员会的要求,柬王国政府共动用了9.5万名警察、军人和宪兵组成了一支大选保安队伍,由全国选举委员会负责安全的小组委员会指挥。这支队伍将担负起与大选有关的保安工作,以确保选举顺利进行。
  迄今为止,大选准备工作比较顺利。但本月17日,曾有一辆运送大选物资的拖拉机在北部暹粒省安隆汶附近遭到不明身份武装分子的袭击,造成2名大选工作人员死亡,5人受伤,运送的部分选票和票箱被毁。
  据新华社金边7月21日电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日前致函柬埔寨人民,呼吁他们踊跃参加将于本月26日举行的大选。
  安南在信中说,柬埔寨人民在行使自己最重要的政治权利时将得到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充分支持。他表示相信,柬埔寨人民的民主权利将通过真正自由、公正的大选得以实现。
  据新华社曼谷7月21日电 (记者徐海静)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近日发表的一份公报称,截至7月18日,已有6000多名柬埔寨难民在该公署的协助下离开泰国返回家园,参加将于7月26日举行的柬埔寨大选。


第6版(国际)
专栏:

  尼军政府宣布还政于民计划
  本报阿比让7月21日电 记者杨贵兰报道:尼日利亚国家元首阿布巴卡尔将军昨晚在广播电视讲话中宣布,他将于1999年5月29日向非军人总统交权,该国总统选举将于明年第一季度举行。
  在昨晚当地时间21时的电视节目和无线电广播节目中,阿布巴卡尔将军对尼日利亚国民说:“在进行了所有必须的咨询以后,政府决定1999年第一季度进行非军人总统选举,民选总统将于1999年5月29日宣誓就职。”他还说,“现存的5个政党被解散了,它们的财产已被没收充公。”同样,原先由现在被解散的政党参与的一切选举都是无效的,因为“它们是不可信任的、不可接受的。”政府将解散阿巴查政权设立的、失去信任的选举机构,而将建立一个“具有新的立法和有效、独立、自由选举所需要的资金的选举委员会”。
  阿布巴卡尔还宣布,他将承诺恢复被其前任搞坏了的尼日利亚经济,并宣布了新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他说,自他执政以来,他试图“广泛地进行咨询,以便了解各个民众集团的理论、愿望和主张”。
  阿布巴卡尔昨天还大赦了10名试图发动政变推翻其前任阿巴查将军的犯人。此前,阿布巴卡尔已释放了30多名政治犯,其中包括9名被控参与1995年策划政变、试图推翻阿巴查的人。


第6版(国际)
专栏:

  印美第三轮会谈无进展
  泰重申反对南亚核试验
  本报新德里7月21日电 记者李文云报道: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与印度总理特使、印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席贾斯旺·辛格今天在此间结束了印核试验后印美间进行的第三轮会谈,由于双方立场仍存在较大分歧,会谈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此间媒体报道,尽管双方都表示本轮会谈是“建设性的”,但仍处于缩小差距的阶段。美方要求印度放弃或冻结核武器计划,并立即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而印方表示在有关国家安全问题上不会妥协。双方决定第四轮会谈将于8月下旬在华盛顿举行。
  塔尔博特20日受到了印度总理瓦杰帕伊的接见,并向他转交了克林顿总统的一封信。塔尔博特还会见了印度前总理古杰拉尔、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等。
  本报曼谷7月21日电 记者成元生报道:泰国外交部20日晚发表了泰国总理川·立派17日致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的信,川·立派在信中重申泰国反对南亚核试验,支持建立东南亚无核区的立场。
  川·立派在信中说,泰国对今年5月印巴分别进行核试验极为关注。泰国认为,这一行为加剧了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加速了核军备竞赛,这与国际社会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不扩散并削减核武器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川·立派表示,尽管有印巴核试验的干扰,泰国一如既往地支持东盟关于建立东南亚无核区的努力。
  川·立派还敦促印巴两国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机制,共同努力改善两国关系,以和平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自民党总裁选举帷幕拉开
  梶山小泉小渊报名竞选
  本报东京7月21日电 记者于青报道: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报名于今天上午在自民党总部进行,抽签结果,先后报名的是前内阁官房长官梶山静六、厚生相小泉纯一郎和外相小渊惠三。三位候选人下午共同会见记者表明政见。
  自民党总裁选举帷幕正式拉开后,三名候选人的所属阵营开始在党内争取选票。自民党的5大派系中,小渊派、宫泽派和原渡边派的多数人表示支持小渊,以派系为单位,小渊占据优势,但支持小渊的选票是否会超过半数的207票,现还难以断言。梶山和小泉的支持者都距离超过半数相差较多。舆论认为,24日投票时,三位候选人在第一轮投票中所获选票可能都不过半数,获得票数居后两位的梶山、小泉的支持者如果联合起来,那么第二轮投票结果可能对小渊不利。


第6版(国际)
专栏:通讯

  伊塞克湖盼游人
  本报特派记者 孙勇军
  伊塞克湖是吉尔吉斯斯坦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这里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过去每逢夏天,游人如织。然而,今年初夏,一起重大的生态事故使伊塞克湖顿失往日的风采。当然,受到污染影响的,并不只是湖水。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5月20日,一辆卡车在经过巴尔斯卡乌尼河时发生车体倾斜,致使装有剧毒物质氰化钠的闷罐掉入河中。泄漏的氰化钠随河水流入伊塞克湖,给这一高原明珠蒙上了阴影。有消息说,受污染地区有700多人出现中毒迹象,并有大批牲畜死亡。据悉,泄漏的氰化钠约有1.76吨。有关专家认为,每升水中的氰化钠含量超过0.1毫克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此言一出,吉尔吉斯斯坦举国哗然,中亚各国也迅速对此作了报道,今夏游人便纷纷易道,伊塞克湖各疗养院顿时门可罗雀。
  一个月后,记者采访了参加中俄哈吉塔五国会晤的阿卡耶夫总统。他亲口对记者说,吉汇总了各方考察和检验结果,认为事故造成了三方面的后果:一是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二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是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应该说对人体的危害已不复存在,这一结论已得到专家们的认可。
  时逢炎夏,中亚的太阳似在播火,正是前苏联地区夏休的黄金时节。然而,记者接触到的当地人大都谈“湖”色变,望而却步。伊塞克湖现状究竟如何?最近记者得以前往湖区一探究竟。
  汽车沿湖岸跑了120多公里,我们也没找到一家正常营业的疗养院。最后,车停在一家疗养院门前。看门老人告诉我们,出于对氰化钠的恐惧,今年这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来一个人了,“你们是我今年见到的第一批外国人”。老人接着说,疗养院里的各种服务设施全都关闭了:游船入库,餐厅歇业,整个疗养院里就留了他一个人。我们告诉老人,想现场感受一下灾后的伊塞克湖。老人似乎被记者的执著所感动,破例打开了锈迹斑斑的大铁门。
  浩淼的伊塞克湖一眼望不到边。碧绿的湖水微波荡漾,湖底五彩斑斓的鹅卵石清晰可见。自由自在的水鸟浮在湖面,像一只只小船,随波逐流。但偌大的沙滩空旷得令人感到了一丝恐惧:几个铁皮制成的更衣间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四周已经杂草丛生,几把残破的遮阳伞在风中摇曳……
  跑了大半天,人困“马”乏,我们只得沿着来时的路返回。突然发现路边有几个摊点,一堆翠绿的西瓜、红得诱人的西红柿和黄灿灿的杏儿映入我们的眼帘,强烈的饥饿及难耐的干渴,让人无法抵御这些水果飘出的香甜味。
  车还未停稳,摊主站起身来迎接我们。远处,一个晒得黑黑的小姑娘,高高地举着风干的伊塞克湖小鱼向我们跑过来。等我们买了杏准备上车,她失望地盯着我们,那瞪大的双眼让人一下子想到了我国“希望工程”的宣传画。我们不忍就此离去,小姑娘读懂了我们的表情:“买一串吧,8个索姆,不会后悔的。”望着她企盼的大眼睛,我们不假思索地掏出了10个索姆。小姑娘极认真地替我们挑了一串最大、最整齐的风干小鱼,祝福我们一路平安。我们本无意拿走她的小鱼,但面对小姑娘虔诚的目光,又不忍拒绝她的好意。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伊塞克湖遭受污染,吉尔吉斯斯坦的旅游业受到巨大打击。然而,这里鸟照飞,鱼照游,应该说对人体危害不大。重要的是对游人心理的影响,恐怕一时还难以消除。政府白白丧失了大把的外汇收入,但湖周围的老百姓似乎损失更大。他们的就业机会大为减少,因污染而生病的人们还有一部分仍躺在医院里呻吟;不少像那个小姑娘一样的孩子,本应展现的是“不知愁滋味”的天真无邪,如今却怀着忧郁的神情,天天守在路边企盼游客的光顾。(本报阿拉木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再次强调年内解除对其制裁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二十一日签发的一项声明重申,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的制裁应于今年内解除,有关机构如在此问题上无所作为将导致“严重后果”。这项声明是由萨达姆当天主持召开的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和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联席会议发表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要求修改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美国政府二十日表示,十七日在罗马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规约》需作某些修改,否则它将反对批准和实施这一条约。美国务院发言人在吹风会上说,美国之所以对该条约投了反对票,是因为有些人可能出于政治目的“十分草率地”起诉在海外执行任务的美国军人,这将限制美国对盟国履行义务和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否认卷入科索沃冲突
  阿尔巴尼亚政府二十日否认南斯拉夫电视台关于阿尔巴尼亚军官在科索沃参战的报道。据南斯拉夫国家电视台报道,一些被俘的“科索沃解放军”成员供认,目前有大约三百名阿尔巴尼亚军官在科索沃参战。阿外长米洛二十日针对上述报道说,这是企图把扩大冲突的责任强加于阿尔巴尼亚。


第6版(国际)
专栏:

  荷兰女王授权科克再次组阁
  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在听取了上届政府首相维姆·科克等组阁谈判要员的工作汇报后,于二十日授权科克再次组阁。在今年五月的荷兰大选中,组成上届联合政府的工党、自由民主人民党和六六民主党在议会下院一百五十个席位中分别获得四十五席、三十八席和十四席,总共占有九十七个议席。(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也门呼吁维护地区安全稳定
  沙特已证实与也门发生冲突
  据新华社萨那7月20日电 (记者蒋少清)也门总统萨利赫20日在这里呼吁维护本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并主张用对话与和平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
  萨利赫当天对新闻界说,也门不希望最近发生的也门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边界事件升级,因为任何升级都不利于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他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并认为采取对话的方式解决两国边界纠纷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为此,他宣布也门副总理兼外长巴贾迈勒将于近日前往沙特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举行会谈,讨论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问题。
  萨利赫19日曾指责沙特出兵侵占位于红海的也门岛屿阿勒—杜瓦马,造成也门守军3人死亡,9人受伤。
  据新华社科威特7月21日电 (记者伏柏林、关心国)吉达消息:沙特阿拉伯内政大臣纳伊夫20日晚间证实,沙特和也门边防军人19日在红海一个有争议的岛屿发生武装冲突,双方在交火中都有人员死伤。
  纳伊夫在记者招待会上还说,也门军人首先向沙特阵地开枪,打伤了一名沙特边防警察。
  纳伊夫说,沙特边防军随后进行了还击,致使双方军队展开交火。他说,交火直至当天晚上两国达成停火协议后才结束。
  长期以来,沙特和也门一直存在多处边界勘定问题。两国为解决这一问题成立了边界最高委员会。该委员会已就此举行了多轮谈判并已取得一些进展。然而,最近两国边境局势再度紧张,双方相互指责。沙特17日指责也门与阿曼最近签署的边界勘定协议侵吞了部分沙特领土,并表示拒绝接受这一协议。
  目前,两国政府已同意维持停火,由两国边界委员会负责谈判解决冲突。


第6版(国际)
专栏:

  钱其琛拜会巴巴多斯总督
  强调我重视发展与加勒比国家关系
  据新华社布里奇顿7月20日电 (记者袁炳忠)正在此间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20日拜会了巴巴多斯总督斯特朗·赫斯本兹,并与该国总理欧文·阿瑟举行了会谈。钱其琛强调,中国非常重视与包括巴巴多斯在内的加勒比国家的关系。
  钱其琛向赫斯本兹总督转达了江泽民主席对他的问候,赫斯本兹也请钱其琛转达他对江泽民主席的良好祝愿。赫斯本兹希望钱副总理的访问将进一步加强巴中两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钱其琛表示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巴巴多斯等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一定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随后,钱其琛与巴巴多斯总理阿瑟举行了会谈,并签署了两国《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
  阿瑟对钱其琛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巴巴多斯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这种关系自1977年两国建交以来,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双方在国际、地区和双边事务中进行了很好的合作。阿瑟对中国同巴巴多斯在经济、财政等领域的合作深表谢意,并希望这种合作今后更有效地开展。他希望中国和加勒比地区国家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
  会谈中,钱其琛转达了朱镕基总理对阿瑟总理的亲切问候。他说,中巴是友好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有许多共同点,在感情上是亲近的,是可以相互信赖的朋友。中国一贯主张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把发展同包括巴巴多斯在内的加勒比国家的友好合作视作“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钱其琛说,他此次访问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巴两国加强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钱其琛表示,中国政府高度赞赏巴巴多斯政府长期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并感谢巴巴多斯为推动加勒比未建交国与中国发展关系做出的积极努力。
  钱其琛是于18日晚抵达这里访问的。19日下午,钱其琛会见了加勒比开发银行行长尼科尔斯。钱其琛说,中国很高兴今年1月成为加行的正式成员,并愿意加强与该银行的合作,为促进加勒比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努力和贡献。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国防部长莫迪凯称
  以巴可能举行首脑会谈
  巴拒绝以提出的新撤军范围
  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20日电 (记者谭新木、戴巍)以色列国防部长莫迪凯20日表示,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不久可能举行直接会晤,以便就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撤军问题达成协议。
  莫迪凯在以色列议会外交与国防委员会发表讲话时说,他与巴解执委会组织总书记阿布·马赞会谈的目的,是希望促成内塔尼亚胡和阿拉法特举行直接会晤,以便就撤军问题签署协议。
  在美国政府的敦促下,巴以双方19日在特拉维夫举行了巴以之间自去年3月以来的首次直接会谈。巴官员强调,美国提出的以军撤出约旦河西岸13.1%地区的方案不容修改,因此他们参加会谈的目的不是谈判,而是“听取”以色列方面的意见。
  内塔尼亚胡20日称,如果巴方能够在这次会谈中“认真地谈判”,双方就能够很快达成协议。他再次表示愿意与阿拉法特举行直接会晤。
  内塔尼亚胡与阿拉法特于去年10月8日在加沙与以色列交界处的埃雷兹边境检查站举行了私下会晤。此后,以方多次要求举行以巴首脑会谈,但都遭到了巴方拒绝。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21日电 (记者戚德良、谭新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一位高级官员21日在加沙说,巴方已表示拒绝接受以色列在会谈中提出的新的从约旦河西岸撤军范围。
  巴解组织执委会总书记马赞和以国防部长莫迪凯19日在特拉维夫举行的直接会谈决定,由巴谈判代表埃雷卡特和巴加沙安全武装领导人达赫兰同以内阁秘书内夫和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法律顾问、以谈判代表莫赫20日晚在耶路撒冷近郊的马赖—哈哈米沙基布兹举行秘密会谈,专门讨论撤军范围问题。
  会谈中,以方提出在第二阶段撤军中根据美国的方案向巴方归还10%的地盘,同时以方放弃将其余3%地盘变成“D区”(该区安全由以方控制,巴方不得在该区建造房屋,其人员也不得随意进入该区),但建议将这3%的地盘变成“自然保护区”,由双方共同监管。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做法不同 角色未变
  ——析美国促巴以直接会谈
  本报驻美国记者 李云飞
  以色列国防部长莫迪凯和巴解组织执委会总书记阿布·马赞19日在特拉维夫开始举行面对面的会谈。停滞了16个多月之久的巴以和谈再度恢复。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会谈没有美国代表参加,连一直在巴以之间来回穿梭的中东问题特别协调员罗斯也不见踪影,只是在幕后等待会谈情况的通报。这表明,美国作为巴以和谈调解人的角色虽未改变,但具体做法与以往相比有所不同。变换做法,意在施压,迫使以巴双方直接谈出结果来。
  今年初,美国为了打破巴以和谈僵局,建议以色列在3个月内从约旦河西岸再撤出13.1%的所占领土,巴勒斯坦方面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打击恐怖活动,然后巴以双方进入最后阶段谈判,并按照奥斯陆协议规定的时间表于明年5月4日前结束这一谈判。巴勒斯坦方面表示接受,以色列方面则以安全为由予以拒绝。今年5月,美国促成召开的巴以伦敦会议无果而终,导致原定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流产。
  此后,美国继续加紧进行幕后斡旋。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在一周之内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至少通过7次电话,其中有几次交谈不仅时间长,而且其言词还相当激烈。同时,她也与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通话。期间,美国官员多次强调,本月底之前巴以和谈必须谈出个眉目。华盛顿甚至暗示,如果到本月底以色列还不答应美国的建议,美国将发表声明宣布调解失败。据报道,以色列有可能接受先撤出10%的所占领土,对另外的3%所占领土则作出某种“过渡性安排”。以方还要求巴勒斯坦方面取消巴解宪章中的“灭以”条款,引渡以方认定的恐怖分子,交出多余的武器和全部警察的名单。
  这次巴以直接谈判显然是在美国的压力下恢复的。由于美国不再直接参与,以巴双方不得不显示出自己有谈判诚意,而不让对方指责不愿意谈。美国之所以施加压力,是因为有着强烈的紧迫感。正如《纽约时报》所说,“奥斯陆协议也有失效的时候,那就是1999年5月”。现在所剩时间有限,巴以和谈的第二阶段还未结束,最后第三阶段的谈判更是无从谈起。巴方已经表明,如果到那时还是谈无定局,它将单方面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以色列则表示对此要采取相应行动。未来结果若真如此,这无疑意味着奥斯陆协议前功尽弃,美国多年来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努力将严重受挫。显然,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巴以和谈19日和20日已进行两轮,目前各方表态都很谨慎,不对前景作出推测。目前巴以双方的代表还在谈,以努力寻找弥合分歧的途径。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鲁宾认为,“这些会谈对重建信任和信心至关重要”。巴以最终达成协议,还有许多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对巴以双方和美国来说都是严峻的挑战。(本报华盛顿7月20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非统组织主席飞抵利比亚访问
  据新华社突尼斯7月20日电 (记者刘上阳)的黎波里消息:非洲统一组织执行主席、布基纳法索总统孔波雷20日飞抵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进行访问。
  据利比亚官方通讯社报道,孔波雷抵达后立即会见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
  孔波雷在解释他乘飞机访问利比亚时说,非统组织6月在第三十四届首脑会议上已作出单方面部分取消对利比亚制裁的决定,并称这是一个“负责任”的决定。据报道,非统组织的决定包括取消对利比亚涉及官方访问、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宗教活动的航空禁运。
  本月6日,乍得、尼日尔和塞内加尔总统也分别乘飞机抵达利比亚东部城市贝达,同卡扎菲一起参加了为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诞辰举行的宗教仪式,旨在显示3国对利比亚的支持。
  1988年12月,一架泛美航空公司客机在苏格兰的洛克比上空发生爆炸,造成270人死亡。由于利比亚拒绝交出涉嫌制造这一空难事件的两名利比亚人,在英国和美国的要求下,联合国安理会于1992年通过了对利比亚实行航空和武器禁运等制裁的决议。安理会今年7月初在对这一决议进行例行审议时,继续维持制裁。


第6版(国际)
专栏:

  7月21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开罗总统府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举行会谈。阿拉法特向穆巴拉克通报了刚刚进行的巴以直接谈判结果,并就目前中东和平进程的最新形势进行磋商。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德纪念刺杀希特勒事件
  对新纳粹利用因特网宣传表示担忧
  据新华社柏林7月20日电 (记者王德峰)德国各地20日纷纷举行活动,纪念二战期间德国军官施陶芬贝格等人刺杀希特勒事件54周年。德国朝野各界人士分别发表谈话,高度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德国总理科尔20日发表声明指出,54年前的今天,施陶芬贝格及其同事刺杀希特勒是“为了把德国人从纳粹暴力下解放出来,结束希特勒发动的世界大战”。“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科尔说,纪念这一事件具有现实意义。他提醒人们要提高警惕,决不能再让极端势力掌握德国的命运。
  德国联邦议院议长聚斯穆特当天在柏林举行的纪念活动上说,1944年7月20日德国反法西斯人士刺杀希特勒的行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是最值得德国人纪念的重要事件。她说,向学校等社会团体尤其是广大青年人宣传反法西斯人士不惜用生命反对希特勒独裁的事迹,是各级议会机构的一项任务。
  据新华社波恩7月20日电 (记者吕鸿)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最近发表一份调查报告,提醒人们对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新纳粹等极右翼势力利用因特网加强宣传的事态予以关注。
  据此间新闻媒介20日报道,这份报告认为,尽管这种趋势尚“不致于使新纳粹势力的行动能力得到增强”,但右翼势力的宣传材料在因特网上越来越多,产生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担忧。
  据联邦宪法保卫局提供的数据,德国右翼势力近年来利用因特网扩大宣传,在网上散发的宣传材料已从两年前的30页增加到目前的90页。此外,德国有关当局还在网上发现了90多页欧洲其他国家的右翼分子散发的材料和150页美国右翼分子的宣传材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