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国家信息产业部预测,200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需求将达到1万亿元,21世纪的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市场。拥有市场并不代表着占领市场。在这巨大的机遇面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如何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呢?
  困难与希望同在
  ——访原电子工业部计算机与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张琪
  田中
  毫无疑问,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八五”期间,产值规模从1990年的50亿元增加到1995年的600多亿元;“九五”期间,国民经济信息化重大工程全面铺开,更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国外相比有哪些差距?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又存在什么发展障碍?记者就此采访了原电子工业部计算机与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兼全国信息产业商会会长张琪女士。
  看从前,步子不慢
  张琪认为,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拉动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当今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展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实现信息化,已经成为各国进行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我国政府也及时地认识到这一点。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与此同时,我国的“三金”工程启动,拉开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序幕。“金桥”、“金卡”、“金关”、“金税”以及随后的“金企”、“金卫”、“金智”、“金农”系列工程的实施,全面带动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为满足“金”系列工程配套要求,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部门开发了各类软、硬件产品及系统,提高了系统集成、软件增值和信息服务的能力。与此同时,上海信息港、天津信息港、深圳国际信息城的建设也推进了地区信息化工作。至1997年底,我国微机产量6年增加了30倍,其中国有品牌占到60%,全社会电脑拥有量超过800万台,因特网用户达60多万。
  过去几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可谓“成绩不俗”,今年初信息产业部成立,使政府可以把原来运营、科研、制造以及各个网络部门统一起来,协调发展,业内人士都觉得这是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契机。
  看外面,差距不小
  张琪展示了这样一些数据:目前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信息量的80%,发展中国家却只占20%。
  随着多媒体、智能化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和市场趋于网络化。据预测到2000年全球将有1亿台电脑和100万个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相连,上网用户达到5亿户,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属于刚起步的阶段,用户少,网络不成规模难以盈利。事实上,全世界因特网用户中约2/3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20%在西欧,其它国家所占份额极其微小。
  1997年,世界软件销售额为1500亿美元,据预测,到2000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规模将超过5000亿美元,而我国目前软件销售额只占世界市场不到1%的份额。
  张琪表示,差距一方面说明我国的电子信息市场还存在大片空白,有巨大的潜力可挖,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必须加快脚步。
  看将来,重点突破
  1万亿元的市场需求着实诱人。这惊人的商机必将成为牵动产业加速发展的巨大动力。但倘若民族产业自己跟不上,钱终究要被别人赚去。张琪对这一点深表忧虑。她指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不能依靠从国外买来,必须植根于民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而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发展的速度很快但仍显稚嫩。张琪认为,国家应在产业政策、采购政策、装备政策上对民族电子信息产业适度倾斜,如在投资、税收上给予优惠,政府出资采购电子信息产品应尽量选用国产货等。
  此外,风险投资的缺位,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无形资产如何定价的问题没有明确等,都是民族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最后,张琪说,面对21世纪全球网络化、数字化的趋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计算机产业的未来发展重点是,覆盖全国的多媒体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增值服务体系建设,通用计算机产业基地建设,软件产业化建设,智能卡产业建设与“金”系列工程配套产品,面向为“两个根本性转变”和传统产业改造服务的计算机应用产品及系统。企业应抓住这几方面加快发展,尤其是抓住对本土化要求较高的产品来进行开发。应用软件对贴近本土、贴近国情有更高的需求,而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要在这方面多做文章。(附图片)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高投资 高风险 高回报
  电子信息产业呼唤风险投资
  本报记者 白天亮
  一度辉煌的国产软件WPS因微软Word中文版的推出而风光顿失。开发者求伯君卖掉别墅筹资400万元,历时3年终于携功能一新的WPS97重返竞技台。这段1997年业界的佳话可谓中国软件业不屈不挠精神的一个例证。同时却也暴露出一个令人忧心的问题,即在软件开发已经产业化的今天,这样的筹资方式何以支撑民族软件业乃至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运作与国际接轨?
  一个产业的成长、兴旺少不了资金的支持,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孕育着巨大的商机,与此不相适应的却是,信息技术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新项目的启动常因资金的制约而被延误,如何抓住市场、拓宽投资渠道?对风险投资的呼声渐起。
  据了解,风险投资在国际上兴起于70年代,或由政府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或由民间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其资金多投向高风险、高回报的高新技术产品领域。与一般商业银行不同的是:银行力求规避风险,风险投资家则能驾驭风险;银行贷款一般要求财产抵押,风险投资则是在对某一发明、技术进行周密的研究调查后看准希望就投资。考虑到单个投入风险大,故同时选一批项目来投资。风险资本一般要比传统投资高10倍—15倍,所以在一批项目中只需有部分成功就能保证总体上的有利可图。
  电子信息产品更新速度快,集成电路6个月至1年就完成一次换代,互联网9个月就是1个网年,在这样瞬息万变的领域投资无疑风险很大。但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又是当今全球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据一份研究资料,电子类产品与其他门类产品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相比,若将单位质量钢材对GNP的贡献定为1,则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为1000,集成电路为2000。风险与诱惑并存,引入风险投资遂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信息技术企业启动的模式。据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美国1996年共有100亿美元的风险基金投在1500个项目上,其中约2/3是信息技术企业。像微软、英特尔,这些公司尽管核心技术与产品各异,但其传奇性创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几乎无一例外地得到大量风险投资资本的注入。
  风险投资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在国际上已发展得如火如荼,在我国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记者从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风险投资在我国几近空白。
  一份调查表明,在中国已转化的科技成果中,转化资金靠自筹的占56%,国家科技计划拨款的占26.8%,风险投资仅占2.3%,且风险投资企业资金规模小,都在1亿元以下。
  由于信息技术高风险、知识密集的特点,使企业很难获得传统以现有财务分析和物资保证为衡量标准的贷款。资金匮乏、投资体制滞后的弊病显而易见:其一,不少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个人的研究成果因经费不足而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其二,世界上先进的信息技术企业通常要提前进行10年后的产品开发,而我国同类企业则创新不足,很少有敢拿自己多年积累的资金冒风险投入新项目开发的,大多是搞一些短平快的项目,跟在别人的身后;其三,投资体制跟不上电子信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常常是好不容易资金到位、投入生产,而此时原来的领先产品已经落伍,刚开发出来就成浪费。
  1万亿元的市场怎么抓?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高红冰先生告诉记者,电子信息产业是朝阳产业,国家应予以适当扶持。目前已有不少投资者对电子信息市场显示了兴趣,先有红塔集团在深圳办“创格”开发投影式笔记本电脑,最近又有长虹集团进军计算机领域。电子信息市场要兴旺是肯定的,但要使整个行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状态,极有必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曾有人这样形容硅谷的崛起,说它就如同一个爆米花机,扔进去创业者的智慧与技术,再扔进风险投资家的资金,于是“爆”出了一个个在信息领域叱咤风云的企业。中国目前快速增长的电子信息产业中,也已有了一批才华横溢、技术精湛的技术人员、开发人员,缺的就是目光敏锐、敢于驾驭风险的风险投资企业了!电子信息产业这个大市场正急切地呼唤着风险投资。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小资料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
  2000年规划目标
  据信息产业部预测,1998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将达到4600亿元,2000年将达到1万亿元,2010年达6万亿元,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市场。
  在计算机领域,计划到2000年全行业产值达2500亿元,出口达200亿美元;PC机产量争取1000万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机信息产业,使之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体,并向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迈进。
  通信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1998年预计全国新增蜂窝移动电话用户将超过800万户,预计2000年将到3000万至4000万户,并有可能在下一世纪超过电话机的数量。同时争取到下世纪初形成合资、独资、内资企业并存,产品基础元器件国产化率达60%以上的以整体和系统为龙头,以配套元器件为基础的移动通信产业群体。
  集成电路被称作现代工业的粮食。“九五”期间,我国投资百亿元实施“909”集成电路工程,建成后估计会使我国集成电路生产与技术水平上一个台阶。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也是一个重头戏,据预测到200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美元,我国也应在这方面有所侧重,确立软件是“战略性产业”的地位。(据信息产业部)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商机无限 还需冷静
  晓白
  进入1998年,电子信息产业的一道新风景就是家电厂商们纷纷挥师进军电脑制造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连续3年蝉联电子行业百强之首的长虹宣布将把主要资金转移到计算机领域,包括微机、终端显示器在内的高技术信息产品将成为其重点投资项目。
  其他家电企业也不甘落后。据悉,海信、厦华之后,做王牌彩电的TCL也要做王牌电脑了。看来,新一轮的竞争似乎又要在计算机市场上展开了。
  在这些出身家电业的“新军”来到电子信息领域的时候,我们要提醒一句,商机无限,但尚需冷静。
  我国不少家电企业,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优势,为进军电子信息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不少专家提出,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高回报的产业,也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的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极快,技术的升级如陀螺般旋转令人眼花缭乱。新产品一旦被认可,旧产品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此外,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虽大,民族产业占优势的领域却并不多。信息产业以微机为核心,核心的“核心”——CPU技术被美国的几家大公司垄断着,次一层的硬盘、内存则为日本韩国等公司控制,再下来是台港企业把握的卡板等设备的生产。我国电子信息企业虽也有在后两级领域涉足的,但大部分是从事整机组装的厂商。在这种核心技术控制在他人手中同时技术变更速度极快的情况下,所谓的规模优势反倒会使企业如一艘身躯庞大但不够灵活的船一样,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无法及时与市场变化的节奏协调,面对越来越难以预测的市场容易背上库存的包袱。可以说,在当今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上,单纯的规模经营已不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快”比“大”更具优势。
  1997年中国计算机业总销售额达1300亿元,连续7年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同时国家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政策进一步倾斜,不论是从市场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看,电子信息产业都是孕育巨大商机的朝阳行业。未来的竞争必定是激烈的,有国外品牌的大规模进入,也会有民族品牌的崛起,更会有企业被无情淘汰。介入这样一个市场,无论从前有过怎样的辉煌,都要冷静,拒绝狂热。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电子商务 离我们有多远
  郎峰蔚
  当Internet网的触角延伸到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电子商务”也挟带着滚滚雷声走上网络。所谓“电子商务”,就是通过电脑和网络,来完成商品或产品的交易、结算等一系列商业活动过程的一种方式。它的高效益、低支付、全球化的特点,使其很快就受到了来自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广泛重视。目前,全球已有52%的企业先后开展了电子商务。在联网的美国家庭中,每年会有12.5%的家庭通过互联网进行7次购物。那么,对于刚刚步入计算机时代的中国普通老百姓来说,电子商务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呢?
  从网上来看,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专页,借以宣传产品,扩大知名度。同时,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活动也日趋增多。国内的Internet网在迅速发展,“金卡”、“金关”等各项工程正进一步深化,这些都使电子商务在国内日趋发展和成熟。
  电子商务与我们近在咫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真的要让电子商务飞进千家万户,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还必须迈出几大步。
  首先就是大众上网的问题。不上网,电子商务自然无从谈起,据估计,中国的网上用户约15万左右。家庭电脑的普及率,即使在比较发达的东部大城市,也不过10%左右。这些同我国巨大的消费市场相比,显然是微不足道的。
  而仅就目前的网上用户来说,大多数个人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参与某些论坛等,想加入电子商务的人并不多。正如国家经贸委的一位负责同志对笔者所说,大多数国人的消费心理都是见到货物才放心购买,而在网络上完成全部交易过程,势必要有一个过渡阶段。
  同时,我们反过来看,吸引大众上网参与电子商务的动力是什么,自然是网上全面、详尽的商业服务。试想一下,一位网上用户,出门购物,充其量一天也就逛上十来家大商场。而在网上走一走,他一天就可以逛遍他想去的所有商场。这样的吸引力自然是巨大的。而这吸引力的创造者无疑是提供服务的各类企业。
  但目前看来,许多企业的网上专页还主要是强调对本企业的宣传,能够让消费者尽情饱览自己货架上的产品,并通过电脑来直接选购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相当多的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非常淡薄,运作不尽如人意。
  另外,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问题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障碍。资金在网上流动可靠吗?信用账户会不会有人非法侵入呢?商业秘密会不会在网上流失呢?在网上买了假货怎么处理呢?……这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信心和热情。
  令人欣喜的是,电子商务坚定的脚步已经在努力克服着一个个的障碍向我们走来。去年,“商业电子信息安全与认证技术开发和应用”已经通过可行性论证,这将可以利用我国先进的加密技术,开发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国际标准的商业电子信息安全与认证系统及相关产品。既能保护个人隐私,又能提供多种服务的Java智能卡已经问世。据介绍,邮电部门也已经将信息服务定为今后的发展重点,计划建设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络。如果这样一个高速的网络在短时间里建立起来,并推动更多有意义的中文信息资源上网,中国的网络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必将前景光明。


第12版(市场专题)
专栏:

  你知道吗?
  什么样的软件受欢迎
  毛新
  北京连邦产业发展公司以用户投票的方式评选出1997年度十佳国产软件,《UCDOS》、《用友财务软件》、《金山WPS97》等软件名列前茅。软件消费者的意见为开发商们提供了发展的方向。
  其一是国产软件的民族化、中文化特色成为消费者所青睐的热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可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和凝聚的深厚文化底蕴,抓住这一点,就会有广泛的市场空间,如《金山词霸》、《中文之星》都有这种特点。
  其二是软件已由投资类产品大规模地转向消费类产品。家用软件、教育软件、游戏软件的销量突飞猛进,这说明现在的软件已不再是办公室内处理数据、资料的工具,正在向集声、像、动画为一体的多媒体方向发展。
  其三是用户更关心软件的实用性,能否在工作和学习中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及便利。
  有专家指出,目前计算机的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如操作系统、语言、数据库等基本上是国外产品占统治地位。国产软件要想抓住国内市场,应在应用软件及中文处理软件上下功夫。由于应用软件的编制既须符合各行各业的作业流程和工业标准,也要结合本地的风俗民情、民族文化、企业文化等,本国人员开发有很大优势。
  首届北京中关村电脑节上,民族产业闪亮登场。(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