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寻找庐山魂
  刘梦岚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自从少年时代读了李白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我就对庐山产生了不尽的向往。
  二十五年前的初夏,我终于有机会登上了庐山。当时我在一所大学任教,为了编写《毛主席诗词试解》教材,我和几位老师一起到“庐山仙人洞”等地去考察。记得我们从九江乘坐了一辆破旧的公共汽车,环山绕了无数旋,傍晚才爬上庐山的牯岭。望着被扑朔迷离的云雾环绕着的山峰,呼吸着清新湿润的空气,仿佛一下子迈入仙境,我真有点飘乎乎的了。晚上躺在小旅馆湿漉漉的床上,我的脑海里不停地幻化出一幕幕匡庐奇秀的景观:雄奇伟岸的五老峰、飞流湍泻的瀑泉、幽雅别致的别墅、蕴藏深厚的书院、玄秘深邃的寺庙……真恨不得一下子饱览无遗!但是,在那“革文化命”的非常年代,岂敢有“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更何况,许多景点都被视为“四旧”和“禁地”,根本不开放啊!第二天一早,我们只能径奔“天生一个仙人洞”,去领略那“在险峰”的“无限风光”。那天,细雨蒙蒙,烟雾缭绕,几乎没有其他游人,我不禁感到有些阴冷凄凉。
  就这样,我与心仪已久而又刚刚见面的庐山匆匆告别,内心留下一份深深的遗憾——庐山,何时能识你的真面目?何日能找到你的魂?
  二十五年后的今年,又是初夏,我有幸再登庐山,是前去参加庐山区管理局举办的《庐山恋》电影创作放映二十周年纪念活动。
  登上牯岭,我不再感到一丝凉意,只觉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是《庐山恋》热,也是文化热!
  大街上和主要景点都悬挂着红色的巨幅标语,整修一新的电影院门前挂着《庐山恋》的巨幅广告,一派节日气象。电影《庐山恋》的主要演员张瑜、郭凯敏,导演黄祖模,原上影厂厂长徐桑楚以及来自各地的影视艺术家、评论家、中外记者等云集庐山,参加了这次丰富多彩的旅游与文化艺术交流的盛会。影迷和游客们追逐着当年《庐山恋》里的“周筠”和“耿桦”,请他们签名留念;在几处景点,他俩又认真地演起了《庐山恋》里的对手戏……
  八十年代初,《庐山恋》开我国风光故事片之先河,令刚从“左”的思想禁锢下解放出来的观众耳目一新,也引发了一场“庐山热”。这部影片荣获了第四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意大利青年电影节奖;张瑜荣获“百花奖”、“金鸡奖”等四种最佳女主角奖,真可谓轰动一时。
  没有想到的是,二十年过去了,《庐山恋》却在庐山久映不衰,创造了一部故事片在同一影院放映时间最长和放映场次、观众人数、使用拷贝数量最多的世界纪录,已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如今,来庐山旅游的人们,虽已面对着真山真水,但仍要走进电影院,再去欣赏一番《庐山恋》中的庐山美和人性美。可见,作为电影文化的《庐山恋》已经走进了庐山的旅游文化,并渗透在庐山文化的新品格中了。她已经同被联合国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的庐山一道,走进了历史,并将走向未来。
  是的,庐山本来就是一座文化名山。从司马迁、李白、白居易、苏轼等数以千计的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金石碑刻,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留下的气势磅礴的不朽诗篇;从东晋高僧慧远创建的东林寺到宋代朱熹阐释理学的白鹿洞书院;从近代建立的西方教堂到千余座欧美式别墅……都构成了庐山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积淀,既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又闪烁着中西文化合璧的异彩。惟其有了这深厚的文化积淀,奇特秀美的庐山才更富神韵,更具魅力!
  文化,正是庐山之魂!
  然而,在文化惨遭践踏的年代,庐山这颗璀璨的明珠,犹如失去了灵魂,变得无精打采、黯然失色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今我登庐山,却分明感到,正是“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人,亲手拨开“迷雾”,让庐山露出了日渐清晰的真面目,使明珠再现夺目的光辉。二十年来,他们敞开山门,将庐山融入了改革开放的大潮。庐山从里到外都变了!五光十色的商业街、林立于别墅间的星级宾馆、与大城市无异的卡拉OK厅以及高架电力游览车、旋转观景台等先进的游览设备……这些都让我感受到现代化的气息,令我十分欣喜;然而更令我怦然心动的是庐山内在的变化,是她的文化光辉的重现。
  庐山人找到了庐山之魂——“文化”,并在发展庐山的旅游事业中把这两个字越写越大。他们很懂得发挥文化名山的优势,充分利用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历史名人的效应,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的旅游新路子。他们紧紧扣住“增加文化氛围,丰富文化内容,提高文化情趣”这一主题,恢复并新辟了不少人文景观,如新建了白居易草堂、毛泽东诗碑园、周总理纪念室;修缮了白鹿洞书院、小天池诺那塔院;充实了庐山博物馆、庐山会议旧址、美庐别墅的参观内容……他们还将继续建立一些历代名人庐山活动陈列馆,并开展与庐山有关的系列性的东方文化学术研究活动。在十二集《庐山》电视系列片获奖后,他们又推出了《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电视专题片。今年,管理局又推出五条饱含文化内涵的专游线:《庐山恋》专游线、世界文化景观专游线、名人故地游、中西山地别墅游、宗教圣地游。游客们可以踏着当年“周筠”、“耿桦”的足迹去领略爱的真谛;也可以到联合国专家和历代名人涉足的地方去探求庐山的文化底蕴、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入目三分景,七分在内涵。”这次我在庐山游览的景点虽然不多,但却读到了它们的内涵。无论是当年游过的仙人洞,还是这次新游的五老峰、含鄱口、白居易草堂、美庐、庐山会议旧址……都好似在为我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兴衰、人世的沧桑……
  我仍未看到“直下三千尺”的飞瀑,但却没有遗憾,因为我找到了庐山之魂,体味了庐山的神髓。“三千尺”的飞瀑将成为我永远的向往,我会再登庐山。
  庐山还在变,但无论如何变,她的灵魂将永存。(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论乱收费
  任炳
  我们有些人的创造力实在是惊人的。比如收费,就很有开拓性,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不择手段。假如你要摆个小摊儿,四面八方的手都很快伸来,各种名堂的费达十多种。市场管理费是当然要交的,但那个“管理”是抽象的、挂名的,还必须交属于“实际管理”的卫生费、消防费、绿化费、体检费、摊位费等等,再加上交通基金、粮食风险基金、人民教育基金等,还有什么兵役费、帮困费等等,总之有权部门是收费没商量,千方百计造点儿名堂出来。实在找不出新名词,就笼而统之地叫“手续费”,因为不论你干什么都离不开办手续。
  以出国探亲为例,你能自费走一趟,人家就认为你肯定是有点儿钱了,不敲你敲谁?不敲白不敲。因此,你办手续,必须拿出“过五关斩六将”的功夫,不过开道的不是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而是钞票,艰苦辛劳一个多月,需交费数百至上千元,才可能开出一条通道。到“人事处”开个证明本人身份的介绍信,手续费十元;到办公室盖个章,再掏五元。真是费内有费,费外加费。你想得通也罢,想不通也罢,出路只有一条,交费“了事”。
  然而,收费之最,恐怕要数“贿赂费”了。不久前,某中学校长布置初中升学的有关事项时,面对台下的毕业生,历数了要交这个费那个款之外,特别强调每位考生另交二百元,是给监考老师的。给监考老师行贿,目的当然是想取得考场作弊“权”,谁“受益”谁拿钱,贿赂费由考生出,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位一校之长,敢于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庭广众之中毫无遮掩地讲“实话”,真是惊人之举!但仔细一想,也不必大惊小怪。从思想上讲,目前社会上相信“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人何止一个两个?这位校长不过是其中一个颇为大胆直率的小角色而已。从现实生活中看,索取“贿赂费”的现象也不是一件两件,人们常说的“打官司”变成了“打关系”,找关系离不开“活动费”。此外,审批项目、借贷还债等等,都有找中间人并送“活动费”的;请某一级领导人或名人参加“开幕式”“发布会”,据说有时也是按职级和知名度“开价”的。“费”的泛滥与吃喝风成为两大公害。
  物极必反。乱收费发展到索取贿赂费的地步,可以说已走到了尽头。君不见,中央已三令五申地下了禁令,报刊也加大了讨伐的力度,有的地方还规定了统一收费制度。但愿各方齐心协力,认真对待,从体制上、制度上、思想上多方面入手,根除这种已引起众怒的弊病!


第8版(副刊)
专栏:

  观菱溪石
  吴兴人
  安徽滁州琅琊山因有著名古迹醉翁亭而闻名于世。欧阳修作《醉翁亭记》,其中“环滁皆山也”一句,令万千游子流连忘返。然而,琅琊山另有一景,名曰菱溪石,世人却知之不多。此石为欧阳修亲自发现,移置于此,却是历千年而无损。
  菱溪石现立于意在亭侧,呈菱形,近两米高。其状嶙峋奇特,表面多孔,内里皆通。据琅琊山管理处副处长殷其俊告诉我,如在石底部燃纸,烟会从菱溪石通体冒出。此石原存于琅琊山脚下由西向东的一条溪流,名菱溪,今溪已废,只存池塘,称菱溪塘。相传这样的菱溪石原有六块,其余四块都被识者取走,另一块“差小而尤奇,亦藏于民家”,独有这块最大。欧阳修作《菱溪大石》诗云:“新霜夜落秋水浅,有石露出寒溪垠。苔昏土蚀禽鸟啄,出没溪水秋复春。”因为它体积太大,不便运走,水涨时淹没水中,水落时则露出水面。由于沙磨水激,镌凿了无瑕痕,形成这巨石的奇形怪状。
  关于菱溪石的由来,传说有多种。一说是女娲补天时精炼的一块石头,晶莹腴润;一说是燧人氏钻木取火之石,所以满身孔穴;还有一说,它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玉石,是汉朝使节从古西域国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运回的,运输途中不慎掉进河里,后随水漂流到菱溪。欧阳修被贬滁州时,听说菱溪有此石,多次前去观看,后来索性用三条牛驾车,把它运到城里,让公众赏玩。是日,全市百姓罢市观看这块奇石:“行传城中罢市看,但惊可怪谁复珍。”后来欧阳修又将它安放在当时的丰乐亭南侧,因泉水为石池,成为琅琊一景。古往今来知几年,菱溪大石争光妍。菱溪石由此得名。
  在菱溪石边,有一石碑,刻欧阳修所作《菱溪石记》。文末有一段议论,颇发人深省:“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水,则可惜,置之不用,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但是,私藏者也未必能代代相传,“其后也荒湮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长有此石乎!用此可谓富贵者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欧阳修做了一件好事,没有将此石藏于私第,而是把它置于琅琊山,供“滁人岁时嬉游”,最后这块奇石却长久地保存了下来。欧阳修的收藏观似也可供今人参考。


第8版(副刊)
专栏:神州情思

  魂梦萦绕北大荒
  刘济民
  北大荒是个神奇的地方。那是一幅永远也描绘不完的长长的画卷,那是一个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刻骨铭心的故事,那是一首永远也吟唱不完的动人魂魄的诗歌。
  去年夏天,我终于又有机会重回北大荒。
  算来,我最后一次离开北大荒有十五六年了。关于北大荒,我确有许多、许多的话想要诉说。
  我在北大荒生活、工作一年以上的日子,曾经有过三次,即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两年多,七十年代中期有一年,八十年代初又有近两年,前后五年多,算是“三进三出”北大荒。
  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完达山麓的那块五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曾经是沉睡了千百年的、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北大荒。历史上的北大荒,几乎成了荒漠、严寒、沼泽、恐怖、瘟疫、苦难的代名词。
  一些局外人提起北大荒,往往总是要同北大荒的苦联系在一起的。
  北大荒确实是苦!那刺人心骨的、漫长又漫长的严冬,那铺天盖地、咆哮怒吼的暴风雪,那些穷凶极恶、疯狂的叮人肉、吸人血的蚊子、小咬儿组成的罪恶的群体,以及其他吃、住、行等恶劣的生活环境,都不是一般的苦,是常人所难以忍受的那种苦,可以说是奇苦。
  但是,我倒是觉得,北大荒留给我们这些人的,主要不是苦境的回忆,它留给我们的,还有极为珍贵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有一种比金子还要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一种精神的财富。
  你看,我们这些有着北大荒经历的战友们、荒友们相聚的时刻,不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不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不论你是平民百姓,还是什么大官、大款,也不论你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说一声:“我也是北大荒人”,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感情,把人们连结在一起,就会蓦然产生无比的亲切和自豪,就有滔滔不绝的欢声笑语,就有嬉戏打闹的天趣,就有诉说不完的故事。我们仿佛都在北大荒接受过一种圣洁的洗礼,任何时候讲述起那段经历,都会神采飞扬,都要为之动情,为之神往,为之心潮激荡。我总觉得,连结这一切情感的,赋予我们一种巨大力量的,有一种精神在起作用,那就是人们至今仍在传诵着、赞美着的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是块宝地,北大荒的资源是富有的、诱人的。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试图开拓北大荒。甚至连当年的日本侵略者也在那里组建了许多开拓团,以武力驱使中国劳工修筑铁路、公路和水利工程,最终还是失败了。在中国共产党之前,历史上所有的开拓者连脚跟都没有站稳,就被北大荒的风雪和严寒吞没了。千年开拓史,斑斑血和泪!有人断言:没有天神下界、巨星临凡,没有天精地力、鬼斧神工,何能稍改北大荒的容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本世纪的五十年代开始,终于发起了大规模开发建设北大荒的气壮山河的伟大进军。
  人民解放军,知识青年,支边青年,科学技术人员,以及当地人民群众,组成百万之众的开拓者大军,战胜了人间少有的艰难险阻,经历了整整半个世纪、几代人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亘古荒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大荒人用自己的青春、血泪和生命,谱写了人类拓荒史上最为悲壮、激越,最为灿烂辉煌的史诗。
  我们这些北大荒人,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悟到,北大荒的开发建设靠的是两种力量,即物质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而精神的力量比物质的力量更为可贵,更为重要。只要有了这种精神,什么样的苦都承受得了,什么样的艰难都可以克服,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这种精神,就是北大荒之魂。
  当年如果没有那种誉满天下的北大荒精神,绝不可能创造那种堪称盖世奇迹的丰功伟绩。把这种奇迹说到底,实际上产生了两个成果,一个是巨大的物质成果,一个是世代相传的、无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去年的北大荒之行,我是奉命到黑龙江省的垦区、林区也就是北大荒,去作调查研究的。我欣喜地看到,如今的北大荒,已经告别了荒芜,告别了贫穷。那里已经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机械化商品粮生产基地。北大荒的新一代正在建设更加富裕、幸福的美好生活。
  北大荒千变万变,代代相传的北大荒精神没有变。我有幸结识了许多朝气蓬勃的、似曾相识的青年人。这是比他们的父辈们的知识层次更高、眼界更为开阔的新一代,是闪烁着改革开放的时代之光的新一代。我惊喜地发现,他们同老一辈北大荒人一样,也是那样的憨厚,那样的朴实,那样的豪爽,那样的热情奔放。北大荒精神后继有人!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夕照的光辉
  ——赖少其八十后新作解读
  李钟声
  前年初夏,我曾到广州珠江医院去探望患有严重的帕金森氏综合征的著名画家赖少其先生。当时,赖老已行动不便,说话艰难。望着先生孱弱的病体,轻握着老人冰凉的瘫痹的左手,我颇感命运对人的不公。为什么时间老人不能给先生再多一点机会,去完成他事业的余篇呵?
  近日,在一场洗去初夏尘嚣的阵雨后,在水荫路一座大院赖老普通的寓所里,面对着赖老这两年来在病榻上写下的八十多件不平凡的新作,我的双眼湿润了,心头升起一股虔诚的崇敬之情。
  我深深折服于先生同命运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两年,医院病榻上度日如年的日子,在生命的极限中,可以想见老人的每一笔涂抹都是如何地艰难。宣纸,是夫人曾菲协助裁好的;水墨,是女儿晓峰帮忙准备的。颤抖的手和模糊的视力都无法阻挡先生对艺术的一往情深和执著追求。任由轻轻地涂抹着,常常是大汗淋漓——映着夕照的金辉。进入先生画幅中的,大多是他身边的物象。屋角发芽的红薯,桌面摆放的花果,都无言地抒写着先生病中的意愿和精神。更令人感动的是,在下了病危通知书时,先生仍时时想着党。他所在的广州市政府某党支部送来大花篮,当时恰逢传来邓小平逝世的消息,先生对着花篮,在宣纸上用鲜红的颜色画下了心灵思念的花束。从画幅上端“邓小平同志您好”的题款,到画幅下沿记载党组织送来花篮,外孙女辞行等一连串几乎无法辨认的密密麻麻的题字,深沉地表达了老人关心时政和旷达地面对死亡的心迹。这些作品,都是赖老晚年人生信仰的绝好注脚。
  面对赖老这批病中新作,要从思想和艺术等方面进行准确的解读,显然是困难的。因为,在先生走过的八十多年人生历程中,不论是人品和画品,均是中国当代为数不多的有独特建树的大师。赖老先是战士,后是画家;画家与战士在他身上表现得是如此统一。早年投身革命锤炼了先生的精神;接受鲁迅倡导的现代版画运动使先生的作品镌入了深邃拙朴的装饰美;诗书画印的互补并进及对传统国画变革的探求,加上早年受西画教育的影响,使先生的作品在后来发生了质的嬗变,三元合一,在焦墨写意和淡彩铺陈上达到极高的境界。读赖老这批新作——比如一些山水,画境的交代有的人也许会认为有点力不从心,但细读仍可鲜明地发见其顽强地张扬着自我的风格。更能唤起人们关注的是,赖老这两年病中的一些作品,与一些西画大师晚年的某些作品一样,从重形意表达走向了抽象和平静——平静地抒写自由的心境。《黄山之春》和先生几幅无题的黄山新作,意象朦胧,色调和谐鲜明,随心所欲。形与体已退居其次,一切都是在平和中艰难地挥洒,大开大合,如梦如幻,起落从容。至于《白云山夏日室内》及《绿荫》(见左下图),则返朴如初,鲜明地还原出先生早年西画的才能和意趣了。
  读赖老这批近年病中写成的作品,我无意去给它们加上多少什么什么桂冠。晚年就是晚年。夕照的光辉因其别有韵味而更显珍贵更觉暖心——因为那是从一个艺术家的心灵深处迸射出来的。(附图片)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艺术之母与人体文化
  ——读《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
  贾戈士
  人体文化是指以人体自身为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舞蹈、杂技等表演艺术以及武技、体育和追求人体生命自然谐和的瑜珈、气功等生命文化。
  人类的文明,由于载体和传媒的不同,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传承的文明,可称之为“典籍文化”;另一类则是早在语言和文字发明之前的悠久的历程里,人类从蒙昧到文明的漫长的岁月里,在不断完善自身和适应自然的拼搏中,依靠四肢身体创造和积累的多姿多彩的人体文化。原始时代人体文化的中心内容就是舞蹈,正由于此,舞蹈才被称为“艺术之母”。
  西周的雅乐舞是统领当时一切文化的班头,也是教育贵族子弟的重要教材。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对人体文化都有各自的阐释,当然他们没有用“人体文化”这四个字。孔子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前四种皆可说是包括舞蹈和武技(御与射)在内的人体文化。汉、唐时代,以舞蹈与武技为代表的人体文化同样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日本遣唐使到中国学会的乐舞至今在日本宫内府作为国宝一样保存着。然而在中国,宋、元以来,许多的汉唐时代的著名舞蹈,像被诗人李白、杜甫咏赞的《剑器舞》、《霓裳羽衣舞》等等,却在历史的长河中失去了踪影,这是千百年来文人贤者慨叹惋惜的恨事。由董锡玖、刘峻骧主编的《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的出版终于弥补了这个历史的缺憾。它以三十万字的纵横论说,一千余幅色彩斑斓的文物图片、照片、拓片,不只展示了五千年传统舞蹈的风姿,而且把中华民族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的风俗、风情舞蹈和当代舞蹈名家的倩姿丽影与豪迈风情展示出来。
  这是一部全景式的图说中国舞蹈及相关人体文化的舞蹈通史。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这部书真正是从舞蹈学的视角观照整个历史进程,以舞蹈的人体形象发展全貌为起点和旨归展开铺陈,因而它更接近历史的真实与对象本身的真实。从舞蹈通史的角度而言,这种时空交叉、纵横交错的“立体式构图”不仅叙述了舞蹈作为艺术之母和人体文化主体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新世纪如何弘扬华夏文明的精华,造福人类具有启迪意义。该书纵横开阖,主线分明。全书共分六编:前三编“古代舞蹈”、“近现代舞蹈”和“当代舞蹈”从原始时代,直至当今舞台,对舞蹈文化不同分期的主流舞蹈形态进行时代和种类的剖析,汇集考古与文献精华,包括各个时代的舞俑、画像砖石、石刻、壁画,以及流传到海外的舞蹈形象资料,不少是首次发表的珍品。后三编“戏曲舞蹈”、“民族民间舞蹈”、“东方人体文化”另辟蹊径,在统合古今的基础上,兼及各门类舞蹈和相关人体文化,横向民族文化背景的探求,多学科分论,开舞蹈史边缘学研究之新路。
  集体攻关,十年耕耘,此书乃成。
  去年炎夏,主编刘峻骧画完了第一千张版式,在编后记中说:“生有涯而知无限,我们只愿以有限的生命,以我们一滴滴的生命的甘霖,为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奉上几片绿叶,愿后来者开放灿烂的花朵。”
  绿叶精神是一切甘愿坐冷板凳的学人共同的财富。


第8版(副刊)
专栏:乐凯之光

  竞争(摄影) 任秀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