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心香一瓣

  冯玉祥的手迹函
  于志恭
  近日翻阅旧物,又看到了冯玉祥先生给我的亲笔函。睹物思人,五十多年前的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现将冯先生的信谨录于后:
  于志恭同志:9月17日的信,今天收到亦算不慢。你写的字很好,话很清楚,我极喜爱看,况且“九·一七”写的更有点特别的意味。
  三原新盖三间房,可见郭大哥想念我的至情(注一),又加上你同郭世兄的努力,硬弄成了三间瓦房,真是使我不能不万分的感谢了。
  小诗是有的,以后寄给你,请你分投去寄给他们,你看好不好?
  赵亦云(注二)他们,我很惦念他们的生活。
  小摊子上的书,有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很可以找到极好的东西。
  二千元收到了,写的东西寄了五六天了。(注三)不久会收到的。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正在努力,还请帮忙,印刷品给你各样二十份,可以赠给爱国的朋友们看看。
  《我的生活》是一位姚先生印的,得过五千元的版税,另立一本账,专为帮助上不起学的学生们,亦算是一件小工作。
  我每天是:
  走四个钟头的路,
  读四个钟头的英文,
  写两个钟头的生活稿子,其余的时间,即画画、写大字,所以还觉得有意思,我给你画几张可以看看,问你好,问郭大哥好。
  冯玉祥敬启
  (民国)三二、十、十二(即1943年10月12日)
  (注一)郭大哥,名郭岭峨,冯称他郭大哥。(注二)赵亦云是冯的摄影师。(注三)二千元收到了,“写”的东西寄了五六天了,不久会收到的。指于志恭替冯卖的抗战对联“要想着收咱失地,别忘了还我河山”,“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一副对联五百元还真有人买。这个工作,是冯先生献金救国的一部分,也是“帮助上不起学的学生们”的筹资。
  兹简述冯玉祥先生手迹函经过如下:
  1942年7月,冯通知我上缙云山与他会面,他让我到陕西三原郭岭峨(称郭大哥)处,给他盖房,他要到那里去住一住。我1943年完成。9月17日我向冯写信报告,并向他纪念1926年9月17日五原誓师,成立“国民军联军”进行北伐十七周年。即冯手迹函第一页写的“况且九·一七,写的更有点特别的意味”。五原誓师,参加北伐,冯称“九·一七新生命”。
  在抗战中给冯写信,把“五原誓师参加北伐”同他联系在一起纪念,我是在读周总理给冯贺六十寿时有“五原誓师后,又加以政治训练,西北军遂成为当时之雄”的心得体会写出的。未想到冯先生萌发了雄心壮志,奋发图强,他要发动“献金救国运动”。冯的手迹函第三页写着:“二千元收到了。写的东西寄了五六天了,不久会收到的。节约献金救国运动正在努力,还请帮忙,印刷品给你各样二十份,可以赠给爱国的朋友们看看。”
  从“印刷品”上看,冯先生已成立了“中国国民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会”,在重庆大搞献金运动。运动开始,冯派了秘书王冶秋打前站,先到成都拜访了张澜和四川主席张群等,得到他们的支持和欢迎。在两位张先生帮助下,冯到了成都,二十天就发表讲话一百多次,鼓动献金。从1943年11月到1945年2月,先后游历四川二十多个县,到1944年9月,按照捐献之日的黄金价格计算,捐献金额达黄金二万三千余两,实物还不计在内。上述金额等情况,后来近代史民国组写的《冯玉祥大事年表》有记载。冯的1945年1月26日的日记上写着:“这都是真正民血。”冯手迹函第五页写着:“《我的生活》(即冯的回忆录)是一位姚先生(即姚蓬子)印的,得过五千元的版税,另立一本账,专为帮助上不起学的学生们,亦算是一件小工作。”这是事实。我知道有学生向冯写信说因缺钱辍学,冯了解以后,学生要三十元,他派秘书王倬如送五十元去。有时是巨额帮助。以下写冯献金收入的支配。当时,周恩来同志驻曾家岩五十号,冯先生驻两路口巴县中学大院。冯先生献金救国活动结束后,把献来的财物,一部分给八路军办事处,一部分给老舍主持的“文艺界抗敌协会”,一部分给陶行知办的“育才学校”,一部分给蒋介石作为国军士兵“吃不饱,穿不暖”的军需费用。这件事,被周恩来同志称赞为:冯先生“屹然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今年是冯玉祥先生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黑海遇难五十周年,特发表冯玉祥先生的这封亲笔信,以志纪念。(附图片)


第12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迂”赞
  林新宏
  迂者,含义之一乃拘泥固执,不知变通也,本身并无褒义,缘何值得称赞?当年,孔子曾批评子路办不好事情的原因是“由是哉,子之迂也”。《汉书·王吉传》评价王吉其人:“上以其言迂阔,不甚宠异也”,连皇帝老子也不喜欢。至于像孔乙己那种旧文人的“迂”法,自然更不值得称道。我这里要赞的,却是另一种“迂”。
  宋人周紫芝的《竹坡诗话》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李姓京兆尹,为官清廉,纤尘不染。一日灯下批阅文书,仆人送来家书。他即吹灭公用蜡烛,点燃自己的蜡烛。待读完家信,才又点燃公家蜡烛,继续办公。在一般人看来,在公家的烛光下读封家信,实在无伤廉洁,更算不得损公肥私,可这位京官,硬是不肯稍稍“通融”一下。
  无独有偶。明朝大清官海瑞的“迂”事,也让人称奇。一日他办完公事回来顺道探访一位朋友,走到叉路口,便脱下官服,换上便服;走下官轿,坐上事先准备在路口的私家轿子,才去见朋友。从叉路口到朋友家只有半里多路,海瑞硬是不肯坐官轿往来。
  李姓京兆尹不肯在烛光下看一封家信,海瑞看望朋友哪怕只走一里半里也要换上私人的轿子,用世俗的眼光来看,都觉得“迂”得出奇甚至难以理解。但正是这种“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迂”,使他们处理起事情来泾渭分明,清正廉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迂”者不腐。难道这种“迂”不值得称赞吗?
  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共产党所领导的队伍也有这么一股“迂”劲,恪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几乎达到拘泥固执的地步。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干部带着炊事班长和几个战士落在队伍后面,她们已经三天粒米未进,炊事班长好不容易从当地百姓家中买来几斤粮食。当这位女干部得知这是种子粮的时候,非要让炊事班长把粮食送回去不可,结果这位女干部活活饿死在草地上。三年困难时期,焦裕禄重病缠身,却仍然坚持啃粗粮,硬是退回了县里照顾供应的精面粉;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几个月不吃肉,照样啃粗面馒头;工作人员一次外出办事顺便用公车接回刘少奇的读中学的女儿,受到刘主席的严厉批评;张闻天的小儿子不懂事,想坐他爸爸上班的车在路上兜兜风,爬上车死活不肯下来,张闻天宁愿自己走路上班,也不肯让儿子坐公车。在一般人看来,上面这些事情,好像都有点“迂”,都有点不知变通。但正是这种“迂”,体现了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共产党人廉洁奉公的精神。它像一道精神意志上的铜墙铁壁,保持了我们的队伍的高度纯洁。难道这种“迂”不值得称赞吗?
  为官之道,廉为根本。在处理公私关系问题上,没有变通的余地。清朝的大贪官和珅,便是乖巧善变见风转舵的“弄臣”,结果聚敛的财富竟超过当时清王朝的国库,自己也上了断头台。由此可见,不“迂”则变,变则生腐,小变小腐,大变大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酒绿灯红、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我们的共产党人保持这么一点“迂”劲尤为重要。王宝森、阎健宏、胡建学、欧阳德之流之所以堕入犯罪的深渊,便与他们的毫无“迂”劲,精通权变有关。他们也是从小小变通开始,由蚁啃走上鲸吞,最终成为超级蛀虫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古往今来,正反对衬,都使人们得到一个启迪:我们的干部,还是“迂”一点好。


第12版(副刊)
专栏:

  朝天子
  悼舒同
  霍然
  一九九八年五月二十七日
  风声,
  雨声,
  报与失舒翁。①
  曾得毛公赞笔雄。②
  书界为巨擘。
  文化古韵,
  光大继承。
  标准体,
  成约定。③
  通用,
  俗成,
  华夏孚盛名。
  ①报与失舒翁:五月二十七日夜,新闻联播舒同逝世,闻窗外风雨有声。
  ②毛泽东同志曾称舒同为“军中一支笔”。
  ③舒同体为全国电脑通用手写标准体。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

  九寨沟梦寻
  晓钟
  去九寨沟只是为了偿还我十几年前许下的心愿。
  那时我还在北大就读。学校放映了一部关于九寨沟的纪录片,为那一片令人流连不已的奇丽风景所征服,完全是因美的迫力而甘心束手就范。从那时候起,我的心中便留存了一帧真正属于心灵的风景。
  刚一进入九寨沟,我们就被那震慑人心的美景所包围。应该怎么形容呢?在九寨沟,你随时都会被逼得词穷,只恨自己口拙。那一片片蓝郁的松林,一座座神秘的雪山,一道道仿佛浮动着奶雾的瀑布,一泓泓澄澈晶莹犹如美玉镶嵌的海子,把人接引到了一种梦幻境界。
  车窗外不时有一棵棵红叶树掠过,骤然相遇又转瞬即逝,更增加了扑朔迷离的感觉。那难以捕捉的红叶犹如流动的火焰,令人追慕不已。
  九寨沟的森林、瀑布自有其神灵钟秀的特色,天然形成的黄龙溶岩地貌则显示了一种博大的襟怀。但最令人着迷的还是那如梦如幻的海子,当地人称那些多姿多彩的湖泊为“海子”。从这一称呼中就可见出他们的喜爱之情。形状各异、色彩纷呈的海子就像是从大地深处涌出来的晶莹露珠,在阳光下变幻出极为丰富的色彩层次。藏族人用最美丽的词语来形容她们:孔雀海、箭竹海、火花海、珍珠滩、五彩池、棋树流芳池……当你站在清澈见底的湖边,望着远处晴空下熠熠生辉的雪山,在感慨着造物主的神奇与伟大的同时,怎会不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呢?
  在九寨沟,不时会有几个藏民搭我们的车。他们多是做工艺品生意的。藏族人的一些工艺品确实做得非常精巧,但那价钱也实在贵得吓人,比如,一把藏民常挂在腰间的佩刀(用上好的钢制成,做工非常精细,并刻有藏文“吉祥如意”的字样),加上一副漂亮的皮囊,要价为三百五十元。大部分人都被这一要价吓住而不敢问津,但同车的一位广东人却很善于侃价,一路上他俩细细地“磨”着,“十分友好”地商讨着价格,最后以一百五十元成交。此外,像银手镯、小挎包、藏式帽等小商品也都是以这种方式交易的。
  经我们提议,搭车的几位藏族姑娘十分爽快地唱起了歌。藏族人的歌声确实不凡,声音一出,似乎连空气都为之一抖。她们的歌就像是渴望飞翔的小鸟,从肺腑间冲突而出,奔向高远的晴空。那声音透亮,尖利,野味十足,由此可以想见在大草原上放歌的滋味。藏族人长年生活在高原上,骑着马,放牧着牛羊,当牛羊在一旁吃草时,当牧民敞开晒暖的毡袍极目眺望那漫无际涯的草原时,心中涌动的恐怕就是歌唱的欲望吧。也许这就是藏族民歌的起源。
  雪山泛青光/帐篷支在草地上/牛羊满坡马儿壮/藏族人民就这样/生活在高原上。
  这种直抒胸臆充满真情的淳朴歌声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诞生,而在具有浓厚装饰味的舞台上是听不到的。


第12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历史时刻的忠实记录
  ——读《全球聚焦三十六小时》
  博文
  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踏上离别百年的热土,末代香港总督黯然失神,驻港部队三军主力立体开进,紫荆盛开给东方明珠更添风采……香港回归这个令人难忘的时刻,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球聚焦36小时———驻港部队随军记者现场写真》(孙晓青、陶克编著)一书中,得到生动详尽的记述,使我们得以再领略到中华民族的自豪与骄傲。
  书的作者是军队的两位记者,他们参加了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的全过程。作为本世纪一个伟大事件的目击者,他们尽其优势与特长,忠实记录了自1997年6月30日下午5时江泽民主席首次踏上香港土地,到7月1日晚上10时在祖国首都的盛大欢庆,通过瞬间永恒、告别王冠、百年夙愿、进退之间、幕落幕启、神圣进驻、紫荆花开、回归昭示八个篇章,生动地记述了香港回归三十六个小时之中一系列动人场面,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从不同的角度细致地描写了中国军人、香港同胞以及英国人的心态,展示了人民解放军三军进驻香港三岛的雄壮场面,表现了香港失而复得而在港人中产生的振奋和作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读后使人激动不已。
  这部书的一个特色是,点面结合,远近纵横,从描写三十六小时的伟大时刻着手,将读者视线引入一百五十多年那段悲壮的历史。书中深情地写道:“1997年2月19日,作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创立者的世纪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消息传出,普天同悲。沉痛的哀乐在维多利亚港低回……香港中华中巴公司全线八百多辆巴士全都佩上白花和黑色丝带。香港小轮公司属下八十多艘小轮鸣笛一分钟,以示悼念。铁路公司在全部三十八个地铁站播放哀乐十分钟,以表示对邓小平的敬意……香港市民是真诚的。在这里,他们一方面是作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直接受惠者对邓小平深深地感激,另一方面也饱含对世纪伟人在香港回归祖国之时不能亲临香港走一走、站一站而表示深深的遗憾。”这些细节,使人看到了中华民族同根相连,香港同胞企盼回归的真实情感,看到了一个伟人的巨大政治影响,不禁热泪盈眶。
  这部书还采用世界上流行的文随图的排版方式,全书选用几十幅图片,像“末代总督黯然失神”、“回归时刻出生的婴儿”等图片都是国内报刊上所没见过的,引人注目。封面采取大红底衬,叠印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照片,而照片中心的江泽民主席握着查尔斯王子的手。江主席微笑着面对观众,查尔斯王子则笑脸低垂。他们的脚下踩着蓝色的地球。美术编辑独到的设计,意味深长!


第12版(副刊)
专栏:

  小山村的树
  刘晓平
  远远地,便望见了一棵高大的古树,古树上有一个鸟窝,筑在树顶三个枝丫的中间,像一颗美人痣,点缀着风景似的,让小山村多了几分魅力和神秘。
  鸟窝里住着两只阿巴鸟,整日唱着甜甜蜜蜜的歌,它们相亲相爱,滋润着日子,也做些传宗接代的事。让人奇怪的是它们的儿女,一长大就不见了,不知跑到何处闯风光去了,一年也不见它们回来一两次,向父母“阿巴阿巴”地叫着,报些喜忧。当儿女们一走,就又只剩下两只老阿巴鸟,但它们不感到寂寞,仍然做些该做的重复事,依恋着古树,依恋着小山村,也依恋着小山村的大人孩子……当人们离开小山村时,它们俩“阿巴阿巴”地叫着,当人们回村时,它们俩也“阿巴阿巴”地叫着,让人听着就像声声叮咛和问候,亲亲切切的,使人不由得滋生出感情来。村民便很自然地把它们当做村子里的一员了。记得有一次大风暴,把村里人家的屋檐也吹走了,家家庭院里,尽是些碎瓦片子砸响的声音,大人小孩要么躲在桌子下,要么躲在楼板屋下。大风暴一停,不知谁在村子里惊叫一声:“阿巴鸟呢?窝也没有了!”紧接着,大人小孩便纷纷来到了古树下,向树顶张望,似乎想望出一个阿巴鸟窝来。也有些人便四下里寻找鸟窝,却终究没有寻到,大家便很失望地站在古树下叹惜,也想不起回去看看自己的家。直至有人忽然一声高呼:“阿巴鸟回来了!”人们便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两只阿巴鸟,一起用嘴叼着一根木棍,比翼齐飞,在天空划出两道美丽的弧线,向着古树飞来。人们便不约而同地欢呼:“哟!阿巴鸟回来了。”于是才散去,捡拾自己破烂了的家。
  阿巴鸟做窝的古树,村里人谁也叫不出它的树名来,在我人生的经历中,是再也没有看到过第二棵类似的树,可惜的是已被人砍掉了。当时,我们有的叫它溜皮树,有的叫它脱皮树,因为它既自己脱皮,又表皮很滑,总是湿漉漉的,谁也没法爬上去。与古树并排偎着村子篱笆成半圆形,依次还有四棵树:一棵枇杷树,一棵梨子树,一棵梅子树,一棵银杏树。都很大,可惜也已被砍掉了。
  那棵枇杷树,很大却没有浓荫,似一位历史老人,满身的沧桑。从树干到树枝,许多地方都只有一半的树皮,尽管还能维持它生命的存在,但却不能使它再旺盛地生长;每年结果也不多了。据说,它那没有了的一半树皮,在过苦日子的那年头,早被村民剥下填了肚子。因此,它很自然就成了大人们教育孩子的“忆苦树”。可在孩子们的眼里,它就是一位满身伤疤的老人,看了让人心里泛酸。
  那棵梨子树,是四棵树中最大的,但比起那棵脱皮树来,却是小多了。关于它的记忆,占着我童年时代满满的一页。它已很老了,但却苍劲。每一年,总是先开满雪白的梨花,然后才长出葱绿的叶子,撑着一树的浓荫。慢慢地到了秋天,梨子便成熟了,大人们都不许自己的孩子去偷摘梨子,等到熟透了,队长就派人把梨子摘下,每家都会分得一大筐哩!但在大风的日子,却也常常掉下梨子来,在树下游玩的孩子,总会捡得一些回家解馋。于是,一有大风的日子,树下便聚着些孩子,一齐喊唱:“大风凉来么啰———喂,快快吹来么啰———喂……”在大家的喊声中,更大的风果然就来了,梨便纷纷掉些下来,孩子们便在喧哗中大笑,在大笑中喧哗,闹够了吃饱了,然后才回家。
  那棵梅子树,长在队长家的菜园里,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便少了些有趣的记忆。
  那棵银杏树,简直是一棵故事树,长辈们好多好多的故事,都是与它联系在一起的。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关于银杏婆婆的故事,但不是一言两语说得清楚的,没有专文的记述。乡亲们也叫它菩萨树,因为大家把它当神的象征,老人们常常会来树下烧些纸箔和香,以求神灵的保佑。树下还有一口池塘,塘里养着些小红鱼,水面上浮着些蓝绿的浮萍;透过浮萍的间隙,可以看见小红鱼是怎样快乐地对话,还可以看见银杏树婆娑的倒影。这简直是一幅美丽的油画!
  小村槽门口外右边一百米处,有一片棕榈树,对应的左边有一片柏树;一到秋天,一棵棵柏树边便垒成了一个个草垛。这时,孩子们便多了一个捉迷藏的乐园。草垛,在我的心目中有一片温馨的记忆:村里移民户的二女儿,我们一块做游戏长大,我和她所有的友情故事,便都发生在这草垛间,是那样天真和纯朴!
  如今,小村的古树没有了,篱笆没有了,红砖楼房成片了,公路修进了村,电灯电话也接进了村,原来的一切人和事,都成了记忆!


第12版(副刊)
专栏:

  小三峡即景
  向求纬
  浣衣女
  总有些
  撒不远的梦想
  用手牵着
  随水漂流
  权且收回来吧
  拢在一起
  用一把孤独的槌儿
  轻轻地捶
  重重地捶
  掷卵石
  都认为自己
  掷得过河
  谁都免不了
  溅起水花一朵
  忘了头顶
  有一道短短的弧线
  罩着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三国文化研讨会
  由四川省三国演义学会、重庆市保护三峡文化促进会和奉节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三国文化研讨会”最近在当年刘备托孤的奉节县举行。与会者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北大学、武汉教育学院、四川联合大学文学院、重庆师范学院等单位的学者、教授和四川省、重庆市有关文化单位负责人。会议主要讨论了《三国演义》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如何保护和开发三峡地区的三国历史文化遗迹问题。
  (文序)


第12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打工”的凝重
  乌凸准 谢绍友
  提起“打工”二字,自然使人联想起那些背着简易行囊、带着家人祝福、满怀挣钱希望的男男女女背井离乡、远走他方的情景,使人想起那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民工潮,想起打工者们东奔西走的急切、求职无门的焦灼、玩命挣钱的艰辛、被炒鱿鱼的尴尬、露宿街头的狼狈……尽管其中也不乏挣了大钱的喜气洋洋者,但他们手中的每一张钞票都是可以捏挤出一些血汗来的。
  然而,正当人们对打工者的顽强毅力和勇敢拼搏精神表示赞叹的时候,在一些党政机关,有人也津津乐道地自称“打工的”。朋友见面,互相询问过得怎样,回答说“打工呗,马马虎虎”;找人办事,人家一副无可奈何状:我是这里打工的,无权,帮不了忙;平时上班,科员说给科长打工,科长说给处长打工,处长说给局长打工……这里,倘若只是同志之间以“打工”一词开开玩笑,也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问题是,由于“打工”一词出自不同人的口而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有的直接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影响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党政机关的形象。有的人,一句“我只是打工的”,变腔变调说得可怜兮兮的,让人觉出这单位里的领导和干部职工之间的关系不大正常,仔细了解一番,原来是群众对少数领导的意见很大,说他们“不管工资发不发,自己先买大哥大”、“群众困难不困难,领导照样坐皇冠”。显然,这些“打工的”是在抱怨和揭露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有的人说上一句“我是打工的”,便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管你老百姓有无疾苦,与我“打工的”有甚干系?这类“打工的”常干些推卸责任、临阵逃脱的勾当。还有一类“打工的”,他们经常“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磨半天”,但工资奖金照拿不误,这恐怕是“打工”的“最高”境界了。
  其实,“打工”并无丝毫贬义。我们每个人如果能将自己真正摆在打工者的位置上,拿出打工者的毅力和勇气,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主人翁们自然会对你表示由衷的佩服和欢迎。
  给人民群众“打工”与做人民群众“公仆”,从字面上理解,确实没什么两样。


第12版(副刊)
专栏:

  作品25号(中国画) 张熙和


第12版(副刊)
专栏:

  华君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