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巾帼园)
专栏:

  妇女当自强
  ——写在“妇女·家园·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结束之际
  全国妇联书记处第一书记 顾秀莲
  全国妇联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发起的“妇女·家园·环境”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历时9个月,完成了“妇女与环境”知识竞赛、评选全国第二届妇女环保百佳、举办专题研讨会等各项工作,已经圆满结束。这项活动对于增强妇女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组织妇女参加环保行动,乃至推动社会搞好环境教育,促进两个文明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妇女·家园·环境”活动得到各级妇联和广大妇女群众的支持和响应,有20个省成立了活动组委会,70多万妇女参加了知识竞赛,近百万妇女参加了环保行动。活动策划新颖,富有地方特色。陕西省妇联把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定为“妈妈环保志愿者活动日”,千名志愿者带动妇女群众走上街头,清扫垃圾,消除白色污染。江苏省和南京市妇联共同开展了“秦淮儿女保护秦淮河行动”,倡议沿河两岸的妇女和家庭不向秦淮河倾倒垃圾污物。山西省开展了“三晋妇女爱我家园”活动,号召妇女每人种5棵“环保树”。江西省赣州市妇联号召妇女参加“养猪—沼气—果树”生态农业工程,计划全地区妇女在3年内建沼气池3万个。一些省会城市还开展了大型宣传咨询。“用女性的手,擎起一个洁净、美丽、无害的地球”成了全国妇女响亮的口号。这些有力地表明,广大妇女群众是环境保护的生力军。
  这项活动不仅教育了妇女,影响和带动了家庭,而且还促进了社区和社会对环保的重视。在陕西省的妈妈环保队伍中,就有不少环保爸爸和环保少先队员。西安实验小学是省“妈妈环保活动”的试点单位,他们开设了环保讲座,成立了小环保志愿者协会,现在每个班都有“环保小卫士”。一些企业也积极研制推广绿色食品,组织绿色产品知识竞答,评选环保厂长等。国家环保总局一位同志说,从妇女带动儿童、带动社会参与的作用中,看到了环保事业的希望。
  “妇女·家园·环境”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绝不是一劳永逸的。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环境道德观念的培养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方面各级妇联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妇女中深入宣传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增强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要大力提高妇女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之理解和懂得怎样保护我们的生存空间,怎样节约使用资源,自觉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保护环境。要充分运用“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等妇女工作的传统阵地和载体,吸引广大妇女参加环保行动,治理污染、植树种草、保持水土、防治沙漠,为改善环境做出更大贡献。
  为了使我们的国家在21世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有一个美好的家园,让我们男女共同携起手来,把人类这一崇高的事业坚持下去。


第7版(巾帼园)
专栏:家庭广角

  苗苗“打工”
  鲁景超
  俗话说:有苗不愁长。可不,我女儿苗苗一晃已经上三年级了。眼瞅着她噌噌地蹿个儿,眼瞅着她从一个疯跑疯闹的“假小子”说变就变成个准“淑女”了。过去,不哄不骂就甭指望她顺顺当当地完成作业,现在,用不着大人操心,她放了学就忙功课,能一口气忙上几个钟点儿。这可把姥姥心疼坏了,除了念书,任什么活儿都舍不得让外孙女干,连洗袜子叠衣服这类小事情,80多岁的老人也要统统“承包”下来。
  年初,苗苗所在的学校号召大家为“希望工程”捐款。闺女善良,绞尽脑汁琢磨着怎样才能多献点爱心。她先是把家里的报纸、杂志搜罗了一堆,嚷着要上街摆书摊,后来听说空易拉罐可以卖钱,于是又拼命地喝开了饮料。老太太惟恐她学习分神,说:“你只管踏踏实实考试、用功,献爱心的事包在姥姥身上。”
  姥姥这一“包”,小家伙是轻松了,我却觉得心里像添了点重量。如今,一家就这么一个宝贝龙蛋,当家长的什么都想替孩子“包”下来。可我们“包”了今天,“包”得了明天,“包”得了他们的一生吗?依我看,孩子学习成绩再好,不树立劳动观念,不具备起码的生活能力,将来也难以自食其力,更别奢望成材成器。
  我对苗苗说:“春节就要到了,里里外外都是最叫劲的时候。如果你愿意利用假期在家‘打工’,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是既分担了大人的困难,又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所得为‘希望工程’做贡献吗?”我的建议使女儿激动不已,因为,她从妈妈的话中听出了信任和期待。
  开始“打工”后,女儿的生活节奏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在认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苗苗主要负责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打扫她和姥姥合住的房间,二是饭后收拾餐具,三是送往迎来接待客人。说实话,赶上过年,光接待任务一项就够繁重的,但女儿却基本上做到了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过去,女儿好睡懒觉,爬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往学校奔。现在可好,闹钟一叫立刻下床,还不知从哪儿学来一套解放军叔叔整理内务的本事,能把被子拍得像豆腐块儿似的见棱见角。过去,女儿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撂下筷子就没她的事儿了。现在可好,腰里扎上个小围裙,脚底下如同穿了旱冰鞋,扫地擦桌子“嗖嗖”地一趟趟往厨房跑。过去,女儿是出了名的“人来疯”,见了生人就不够她显摆的。现在可好,亲戚朋友一来,她便机器人般站立一旁,沏茶倒水,作和颜悦色状。
  虽然总结评议时,女儿常获得全家人的一致夸奖,但这不等于说她就没有过失误和反复。比如,她会冷不丁弄出声巨响,毛手毛脚地打碎点儿什么。比如,她每见客人喝一口茶,就冲上前夺过杯子续一次水,由于热情过度,反而闹得人家手足无措坐立不安。有几天,她甚至还流露出消极怠工的情绪。她说:“捐一所‘希望小学’要好多好多万,我得打多少年工才能挣来这好多好多钱呀?”
  当然,经过一番苦口婆心深入浅出的交谈,女儿又重新建立了信心。一个月的“打工”生活结束后,苗苗把挣的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她很自豪,尽管她捐的不是最多的,可她却是唯一一个靠自己的劳动做出贡献的。
  “六一”节前夕学校召开了家长会,会上老师宣布了刚刚由同学们投票选出的“劳动小标兵”,名列榜首的竟是我的女儿。老师还告诉我,最近他们举办了一次作文比赛,题目是“我们班的好人好事”,有2/3的同学不约而同赞扬的竟又是我的女儿。
  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懂得关心他人,懂得体味劳动的快乐了。听了老师的介绍,我真比听到女儿考了多少个双百分还要高兴!(配图:姬炤华)(附图片)


第7版(巾帼园)
专栏:知心话

  若要长 观后养
  吴亚明
  跟城里大多数独生子女一样,苗苗受到了两代人尤其是祖辈的百般呵护。且不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连向失学孩子献爱心这样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关心他人的活动都差点给大人“包”了。生活对苗苗来说,似乎仅仅就是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
  “若要长,观后养。”幸好苗苗妈妈头脑比较清醒,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后天家庭和社会的培养,知道学习成绩不等于能力,孩子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健全的心智和人格,还需要生活的能力,只有这样,将来才能自立于社会。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苗苗妈妈给孩子以信任和期待,并且巧妙地从孩子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小事出发,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生活的苦与乐。虽然孩子未必“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但是苗苗显然从劳动中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许多做人和做事的道理,这对她的健康成长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苗苗“打工”的故事告诉我们,培养孩子,目标要明确,方法要得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家长应该画好他们该画的那一笔。


第7版(巾帼园)
专栏:

  “火红娘”
  陈君 王建国
  在河南省辉县市电业系统采访,提到工会主席张致玲,职工们骄傲而亲昵地称她“火红娘”。“火”,是因为她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对待职工就像一团火;说她是“红娘”,因为她在企业和职工们之间就像一根纽带,紧紧地系牢了职工们和企业的心。
  35岁的张致玲,谈到工作,兴致勃勃。她说,“工会工作既具体又系统。它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具体利益,工作、生活、婚丧嫁娶到柴米油盐;说系统是因为工会担负着教育职工、提高职工素质这么一个系统工程的重任。”
  企业要发展,提高职工素质、搞好职工的教育是一个关键问题。全公司上上下下2500名职工,引导职工加强自身学习,组织职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培训文化知识是工会的责任。工会经常举办一些业余培训班。计划经济时期公司里加班不按工时计算,加一个班发给两元加班费。学习劳动法后,一个职工便提出这样分配加班报酬的方法不合理。张致玲觉得这个意见有道理,她找到公司反映了工人的正当理由,很快改革了这项制度。加班费改为工时计算后,每个班从两元增加了5元。仅此一项,企业每年增加开支45万元。劳动法颁布后,张致玲和职工们于1994年底和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并根据劳动法,先后为职工办理了人身意外保险、补充养老金,规定了女工怀孕7个月以上不上夜班的制度,建立了体检和休假制度。张致玲说,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工会的职责,根据目前企业的承受力,能争取的福利尽量给职工多争取。
  职工们说,企业这样厚待咱们,咱不好好为企业作贡献良心有愧呀。
  去年春天,职工何新荣9岁的孩子得了白血病,家里负担不起啊!何新荣想到了工会,找到张主席。张致玲急坏了,她东奔西跑,一边争取企业援助,一边号召全体职工伸出友谊之手……职工们说,这样的事我们工会做得太多了。
  张致玲爱职工,但她要求职工更严格。去年公司稽查小组发现有3个职工在值班时查出一个窃电户,他们没有处理而在私下里作了手脚。张致玲得知此事后严厉地批评,提出按制度处罚,不能留情。她说,企业是咱们大家的家,大家都有责任来维护这个家。
  几年来,河南电力光泰集团公司在全体干部职工的齐心协力下,经济效益逐年上升,先后被评为能源部电力系统先进单位;国家电力部和河南省双文明单位;全国农村电气化先进达标单位等。公司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靠的是全体职工的齐心协力,这里面有工会主席张致玲的功劳。张致玲说,只要对企业和职工们有益和有利,她乐意继续当好这个“红娘”。
(附图片)


第7版(巾帼园)
专栏:巾帼风采

  为素质教育呕心沥血
  ——记天津岳阳道小学王希平校长
  本报记者 肖荻
  在小学教育园地辛勤耕耘过40多年、荣获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天津市岳阳道小学校长王希平,19年来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怎样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形成一种合力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素质。
  她早就感到,多年应试教育给孩子们带来沉重的压力和偏斜,而学校与家庭在教育孩子上的脱节又常常出现6+1=0的失落。为此,她10多年来就摸索并组成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委员会,来为孩子们开辟一个“使知识活化”的广阔空间。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这里的小学生曾听过吉鸿昌烈士的女儿讲抗日故事,到水利工地、郊区农田、消防大队……去看战士、工人、农民的辛勤劳动。19年来200多位专家、学者、英雄模范和居民代表的兼课和几十处实践基地的熏陶,大大拓展了学生们的眼界和心胸。
  王希平更注意引导教师们在备课中挖掘可以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因素,把教学过程情节化、形象化,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课堂教学成为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记者在一堂英语教学中看到井鸿雁老师利用教具创设出一个乘车让座给病人的生动情境,把教学过程串成一个活泼有趣的小短剧,使学生们在不同角色的动、说、听、做、玩中,既学会了新课程又培养了好习惯。学校在平时依靠社会各方制作了许多投影片、录音带、电脑软件,既改变了枯燥沉闷的教学气氛,又增长了学生自学、自治、自理的能力。
  在国家明确地提出向素质教育转轨以来,家长们发现,这个学校已明显减少了学生的家庭作业,同时在学生评语中取消了那千篇一律的套话,而增强了针对性的评说,使学生们每个闪光点都受到爱抚。几年来,这个小学涌现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国好少年”18人;有237人在全国书法、绘画、数学等比赛中获奖。但王希平谈起来更引为自豪的是学生李英伟冰窖救儿童、赵淼主动扑灭火灾等英勇行为,和老师在深化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赤诚和痴迷。她更感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者曹火星为这里谱写校歌、香港邵一夫先生为这里捐资建楼。她谈起依靠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来推进教育改革的新打算兴致勃勃,浮想联翩……


第7版(巾帼园)
专栏:巾帼风采

  大山深处播种希望
  张书泽
  顶坪村,在鄂西的大山深处,这里山高崖陡、树茂林深,海拔1800米。除了世代在这里生息繁衍的土家人,几乎没有什么外人久留。十年前,山外一位15岁的土家族妹子来这里当上村里唯一的一名女教师。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大清早门外便站满一群娃娃,后面是双脚沾满露水、为孩子背着桌凳的父母。第一节课,宋芳蓉叫孩子们在黑板上写出各自的名字,谁也不会写。宋芳蓉心里一阵震颤,一种责任感在内心深处呼唤:“留下来吧,好好教教这些娃娃。”
  在这大山深处播种希望没那么容易。没有教具,没有文体用品,一切都是她自己动手做。为了教音乐,她托人买了一台旧录音机,借来磁带。每节课,她要给3个不同年级的学生交叉讲课。她业余自修完3年的中师学业,为到后河小学求教,她星期天要步行30多里山路。她的学生5科统考成绩几年来在全乡12所小学中一直名列前茅。
  山里孩子求学难,翻山越岭要走几十里山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宋芳蓉收留了一部分远处的学生住读。这个不满20岁的姑娘担起了老师兼妈妈的双重重担。白天,给他们上课、烧水、做饭;晚上,照顾他们洗澡、换衣,夜里,给孩子们盖被子。她和学生们一个锅里吃饭,一个房里睡觉。
  十年来,宋芳蓉就是这样在大山深处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挚爱,与土家山寨的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7版(巾帼园)
专栏:自强篇

  江西 山里女人“闯”市场
  吴政保
  永丰地处江西中部,不仅是个偏僻的山区县,而且是全省有名的老区贫困县。时间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犹如汹涌春潮,冲击着这个封冻的“山旮旯”。如今到永丰山乡走一走,你随处可见跃入商海的新女性的身影。
  永丰从事经商做生意的农村妇女究竟有多少?县妇联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县从事农副产品销售的有8000多人,年销售额高达2.6亿元,占全县农村集贸市场贸易成交额的68%。在这支闯市场的娘子军中,既有年逾花甲的老太太,也有十六七岁的山妹子,既有自产自销的“坐地客”,也有专门从事贩销的“贩子客”,涌现出一批“豆腐西施”、“田螺姑娘”、“辣椒妹子”、“香菇大嫂”……
  上固乡回龙村彭小兰,30多岁,个头矮小,过去从未出过远门。1992年,她和丈夫开始发展专业养鸡,饲养了2000多只罗曼蛋鸡,产蛋率高达96%,一天下来能收1800多枚蛋。起初由于重产不重销,鸡蛋全部批发卖给外地贩子,价钱比较低。她灵机一动,这现成的钱为何要让给别人赚呢?于是,她开始搞起鸡蛋直销,将鸡蛋直接运到邻县宁都、兴国甚至赣州去卖,每枚多赚7分钱,一天下来能多收入好几十元。
  尝到了贩销的甜头,彭小兰胆子更大了。她渐渐不仅销自家的鸡蛋,而且收购村里甚至附近村庄养鸡专业户的鸡蛋,在赣州市租了一间店面,做起了“倒蛋生意”。去年,她共贩销鸡蛋10多万斤,纯收入2万多元,加上种养业的收入,她家总收入高达10万元。
  杨金秀,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嫁到鹿冈乡贯前村后,一直守着几亩土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年复一年辛勤劳作只能图个温饱。加上囿于“男主外,女主内”的旧风俗,她只好在家相夫教子,承揽家务。到1993年,尽管她已过而立之年,却再也按捺不住出去闯一闯的意念,当起了“粮贩子”。
  4年多来,她先后贩运了200多万公斤粮食到广东、福建等地,收入20多万元。在她的带动下,目前这个仅有200多人的小山村,竟有12名妇女当起了“粮贩子”。
  从“山旮旯”跃入“商海”的永丰山里女人,终于以自己的胆略,令人刮目相看。县委负责同志说得好:“改革开放时代改变了山里女人,山里女人的大胆弄潮又推动了山区的开放。”


第7版(巾帼园)
专栏:自强篇

  辽宁 下岗女工进“农”门
  刘延晖 吴秋菊
  沈阳市东陵区满堂乡二道沟村一个农家院的饲养棚内,挤满了外形与普通内地鸡雏相似的火鸡鸡雏。这些火鸡就是下岗女工郎芳引进并成功饲养的美国尼古拉火鸡。这种火鸡生长快、产肉多,肉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优点。1995年郎芳与丈夫到农村开办养殖场以来,几经磨难,先后出栏火鸡100多只、肉猪100多头、肉食鸡1300多只,年收入10多万元。火鸡的成功饲养填补了东北地区的空白,郎芳本人也被评为省巾帼创新业明星。
  据统计,在辽宁像郎芳这样到农村创业的下岗女工有6000多人。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妥善安置下岗人员是摆在妇联组织面前的艰巨任务。据调查显示,辽宁下岗职工188.3万人,其中下岗女工占61.4%。针对这种情况,辽宁省妇联进一步深化“巾帼创新业”活动,从1996年开始提出“面向非公有制经济要岗位,面向社区求职业,面向农村求发展”的号召,鼓励、动员城镇下岗女工到农村创业,并先后两次组织下岗女工事迹巾帼报告团,在省内巡回演讲1000多场。各级妇联组织在宣传树立典型,帮助下岗女工转变择业观念的同时,在信息、政策、资金等方面对她们给予必要的支持。抚顺下岗女工石慧芳开了几年出租车后毅然办起了养殖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妇联组织帮助她解决贷款问题。两年来,她的养殖场共出栏肥猪2600多头,肉食鸡近30万只。
  据了解,这些下岗女工年龄集中在30到40岁之间,有一定的文化基础,适应环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有较强的超前意识,而且下岗后在城市都有过一段艰难的创业经历,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深刻认识到发展农业的意义和前景。所以到农村后,她们主要从事规模化的蔬菜、粮食作物、果木、林业、鱼类以及食用菌的生产和研究,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有的开办饲料厂、农产品加工厂或化工厂,当上了老板或经理。本溪市煤气公司的下岗女工扬玉梅1995年开始承包荒山2000亩,开办石英畜牧场,先后投资近百万元,共出栏肉猪和仔猪300多头、肉牛50多头、羊2000多只。抚顺下岗女工耿瑞荣开办炼油厂、再生塑料厂和肉食狗饲养场,年创利100多万元。袁素贤从1996年10月开始租种24亩土地生产香菇和滑子蘑,不到一年时间就生产香菇46吨,滑子蘑45吨,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下岗女工不仅在农村找到了新的发展天地,而且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带头人。从辽宁大学生物系毕业的下岗女工谭立平,1992年开始同丈夫一起到沈阳杨士乡从事食用菌的研制和开发,累计投资30多万元,租用土地30亩,建起了300平方米的厂房和四个1600盆的半地下温室,并研制出食用菌和药用菌10多个品种,于1997年正式成立沈阳百泰生物资源研究所。她们义务向当地群众传播技术,提供菌种4000多瓶,并帮助十几户贫困家庭靠种植食用菌走上致富之路。
  沈阳市第四纺织厂下岗女工庄丽1992年开办沈阳市篮子公司,组织下岗女工从事柳编工艺制作。她建立的75个加工点遍布各地,生产柳编产品6000多种,远销美国、瑞士、西班牙、日本等30多个国家。
  在“进”农门的下岗女工中,半数以上是“打工族”,她们离开城市到附近农村新兴的产业化公司或集团谋职上岗,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行业,成为农村产业化的一支新军。


第7版(巾帼园)
专栏:

  民警女杰
  今年获“湖南省十杰民警”和“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的湖南省衡山县公安局预审股股长唐爱球被提拔为副局长。
  图为唐爱球驱车几十里看望被她解救的妇女。张卫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