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前总统顾问谈美中战略伙伴关系
  强调共同利益 妥善处理分歧
  新华社华盛顿6月3日电 (记者李红旗、范颂九)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斯考克罗夫特日前在这里说,江泽民主席去年访美,同克林顿总统就致力于建立美中战略伙伴关系达成一致,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为实行这一目标,双方需要密切合作,强调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分歧。
  斯考克罗夫特曾在布什任总统期间出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为中美关系发展作出不少贡献。他日前接受了本社记者的书面采访,阐述了对美中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看法。
  他说,两国国家元首都承诺为建立美中战略伙伴关系进行合作,合作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关系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双方采取协调行动;搁置重大分歧,确保其他领域合作不受影响;在公开和没有根本分歧的问题上,寻求解决办法和共同点。总之,共同利益和避免分歧的良好愿望是探讨包括经济和安全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的基础。
  他认为,两国领导人有必要强调双方共同利益。克林顿总统同江泽民主席将在北京举行的首脑会晤,实际上是华盛顿首脑会晤的继续。通过对中国回访,克林顿总统可以向美国人民表明,发展美中关系需要两国首脑直接会晤。美中首脑会晤将证实,两国友谊是建立在根本利益基础上的,是牢固和真诚的。
  斯考克罗夫特指出,江泽民主席访美以来发生的两件事证明美中两国在许多领域有共同利益的说法是正确的。首先,亚洲危机显示了这一地区对美中两国经济健康发展如何重要。中国致力于维护亚洲稳定,提供直接援助,承诺保持人民币的坚挺和稳定,赢得美国政府的盛赞。其次,印度决定多次进行核试验表明,南亚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之一。中国已同印度达成谅解,从而似乎结束了双方的边界纠纷。印度国防部长将中国视为假设威胁,引发了两国人民的担心。在此情况下,美中两国有必要继续加强合作,以防止核扩散和维护地区安全。两国应在巴基斯坦安全问题上采取协调行动。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3日电(记者李红旗、范颂九)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罗伯特·麦克法兰日前对本社记者发表谈话,认为江泽民主席去年访美是一个分水岭,从此美中两国关系不断改善。尽管美国新闻媒体仍在渲染美中关系摩擦,但实际上从两国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都越来越相互尊重。
  麦克法兰曾在里根任总统期间出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他在回答本社记者的书面提问时说,两国国家元首就两国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达成一致说明美国已认识到,中美作为两个大国对世界共同承担着重要责任,需要就可能影响地区稳定的问题经常进行磋商,寻求解决办法。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防部发言人说
  印巴两年内可研制出中导核弹头
  印国防部长再次散布反华言论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2日电(记者符泉生)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培根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印度和巴基斯坦可能在一两年之内研制出可装在中程导弹上的核弹头。
  但他说,“这里有许多变数”,包括两国决定做多少试验,它们目前制定了何种计划,以及它们认为安全应该达到何种程度。
  培根说,美国正在敦促两国停止把核装置“小型化”,以防止它们进行导弹核弹头的研制。他说:“我们希望他们停止试验,希望他们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培根说,由于印巴对峙,目前南亚形势“极其危险,变化莫测”,美国“十分担心因作出错误估计而出现的后果”。但他不认为局势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新华社新德里6月3日电(记者李家声)近来多次进行反华叫嚣的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今天在印度议会上院再次诬蔑中国侵占印度领土38000平方公里。
  费尔南德斯还声称,“根据有关情报,中国帮助缅甸在岛上建立监视和通信系统”。
  自今年4月初以来,费尔南德斯多次攻击中国,声称中国是印度的“头号威胁”,无中生有地说中国在缅甸建立针对印度的电子监听设施。这些谎言均遭到中国和缅甸的严正驳斥。
  费尔南德斯的反华言论不但遭到中国的严厉驳斥,也招致印度国内一些主持正义、尊重事实人士的谴责,批评他破坏了中印友谊和两国关系的改善。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联合国维和五十年
  ——访米亚特副秘书长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符福渊 周德武
  1948年5月29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决定派出联合国停战监督机构,监督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停火。这一天被认为是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始之日。今年5月29日,负责维和行动的联合国副秘书长伯纳德·米亚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米亚特副秘书长是法国人,从事维和工作虽仅一年半,但对现在的工作却很有感情。他说,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稳定的重要手段。50年来,联合国共进行了49次维和行动,其中17次仍在进行。这些行动遍及亚非欧美四大洲。从总数看,非洲共16次,居首位;其次是中东、欧洲各9次,美洲和亚洲分别为8次和7次。仍在进行的维和行动中,欧洲占6次居首位,非洲、中东各4次,亚洲和美洲分别为2次和1次。米亚特强调,由于地区性的武装冲突仍不断发生,为了减少冲突对世界和平稳定的威胁和对经济社会生活的破坏,减轻当地人民的苦难,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仍将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米亚特认为,80年代末以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从1948年到1988年的40年间,联合国共进行了13次维和行动,而从1988年到1998年的10年间,安理会批准进行的维和行动就达36次之多。这反映了联合国作用的提高,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寻求联合国帮助解决地区的种族和民族冲突。维和行动的内容也由过去军事上监督停火、隔离敌对武装、维持缓冲区,发展到同时包括政治、军事和人道主义的活动,民事警察和选举观察员等非军人也参与了一向被称为“蓝盔部队”的维和队伍,从事诸如保护和分发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帮助执行和平协议、遣散前武装人员、训练当地民警、组织和监督选举、帮助扫雷和难民重返家园、开始重建等许多非传统性的工作。
  联合国维和行动既有成功,也有失败。联合国为之专门建立了“教训汲取小组”,对索马里、卢旺达、海地、安哥拉等国维和行动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米亚特表示,维和行动的成功,需要明确和实际可行的授权,总部和现场的有效指挥,联合国成员国的政治和财政支持,以及冲突各方的合作。后者可能是最重要的,也是多次维和行动未能奏效的根本原因。米亚特还提醒我们注意维和行动同联合国授权一些国家执行的强制实施安理会决议、缔造和建设和平行动的区别。后者如1991年海湾战争、波黑部署北约部队都不属于联合国维和的范畴,维和仅在于冲突各方有结束冲突的意愿及存在和平的机会时去维持和保护和平。
  米亚特说,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一项真正国际性的集体行动。50年间共有111个国家的75万人先后直接参与了维和行动,仅1993年一年间就有77个国家的8万人加入维和部队。自1948年7月6日第一名法国士兵在巴勒斯坦触雷身亡以来,已有1530名联合国维和人员以身殉职。在格鲁吉亚等地还发生了联合国维和人员被绑架作人质的情况。维和费用也由联合国成员国分摊。1997—1998年度联合国维和经费约10亿美元,虽比1995年时的30亿美元减少了2/3,但迄今仍有约16亿美元维和经费被应交费的成员国拖欠。米亚特说,经费不足是目前联合国维和行动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米亚特说,不久前安理会决定向中非共和国派遣联合国小组,结束了索马里、卢旺达维和失败之后非洲维和行动连续5年的沉寂。这说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已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发展。联合国维和行动需要加强快速反应能力,需要培训维和人员熟悉当地情况和应付当地环境,更需要世界各国和冲突地区各方的支持。联合国维和部门正在认真努力,以使维和行动能对维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本报纽约6月2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举行
  中美关系问题报告会
  本报讯 6月3日,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在京举行中美关系问题报告会,请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前驻美大使李道豫就中美关系问题作主题报告并共同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近百名老外交家、老将军和国际问题专家出席了报告会。
  与会者认为,中美关系对两国都至关重要。建立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美两国之间尽管存在一些分歧,但同时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江泽民主席去年秋天对美国成功的国事访问达到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的目的,使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中美关系面临发展的良好机遇,美国总统克林顿即将对中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是致力于国际战略问题研究的民间学术团体,在过去近20年中,与美国许多著名学术机构和研究界人士进行过交流与合作,为增进相互了解作出过积极贡献。与会者表示,今后将继续为促进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张德真 朱满庭)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政府批准售台军事装备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2日电(记者李红旗)美国国防部2日宣布,美国政府已批准向台湾出售一批F—16战斗机导航和瞄准装备,美国防部已将此决定通知了国会。
  美国防部在一项声明中说,根据美国同台湾达成的一项价值1.6亿美元的合同,美决定向台出售28套“导航者”瞄准及飞行测试设备、人员培训器材、特殊测试装置等。
  根据美国法律,国会有30天的时间对政府的这一决定进行审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意总理会见本报代表团
  普罗迪总理和邵华泽社长进行友好交谈
  本报罗马6月3日电 记者罗晋标报道:意大利总理普罗迪6月2日下午在总理府会见了正在这里访问的人民日报代表团,同邵华泽社长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普罗迪称赞中国政治上稳定,经济上决策正确。他说,意中两国关系很好,意大利政府把发展对华关系摆在首位,近几年来加深了同中国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他强调,意大利要成为欧洲走向亚洲的大门,因此希望进一步加深意中两国之间长远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他认为,没有同中国的对话,就不可能实现争取世界和平的任务,意大利进一步发展对华关系的政策符合意大利本国的利益。普罗迪总理赞扬《人民日报》对增进了解、发展友谊、加强两国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邵华泽社长感谢普罗迪总理会见人民日报代表团。他说,意大利各界发展对华友好合作关系的强烈愿望给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双方都很重视,中意两国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他表示,《人民日报》将继续为增进中意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作出努力。
  人民日报代表团一行4人是应意大利波利格拉菲奇出版集团的邀请,于5月25日至6月3日对意大利进行友好访问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六月二日,国际陆军武器展在巴黎开幕,来自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七百三十家参展商中,百分之八十来自欧洲。今年展览的特点是高科技产品增多,这也反映了世界武器市场的需求趋向。新华社记者 郑宣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国西藏文化周在墨举行
  本报墨西哥城6月2日电 记者张仓吉报道:今天上午,中国西藏文化周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开幕。
  墨国立自治大学校长代表米歇尔在开幕式上说,墨中建交以来两国文化交流与日俱增。墨中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墨西哥人民对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抱有很大兴趣。中国驻墨大使沈允熬在讲话中说,中国西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逐步从落后走向现代化。希望中国西藏文化周有助于墨西哥人民更多地了解西藏以及其文化和艺术。
  在中国西藏文化周期间,将展出反映西藏新貌和西藏文化艺术的两组图片,举行藏医学讲座,放映《鸦片战争》、《大辫子的诱惑》、《末代皇帝》3部故事片等活动。
  中国西藏文化周是由中国驻墨西哥大使馆和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联合举办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关于马岛主权之争
  美洲国家组织支持阿根廷立场
  新华社加拉加斯6月2日电(记者金沈俭、冷彤)第二十八届美洲国家组织大会今天在这里通过一项声明,支持阿根廷政府对马尔维纳斯群岛拥有主权的立场。
  声明指出,美洲国家组织对阿根廷政府为和平解决马岛争端作出的积极努力表示满意,并决定将马岛问题作为今后的长期议题,直至问题最终得到解决。
  此前,在本届大会第三次全会上,阿根廷外长吉多·迪特利亚介绍了马岛问题的进展。他指出,阿、英双边关系的发展和各界的耐心工作为解决争端创造了有利条件。迪特利亚重申,收复马岛主权是阿根廷政府一个“长期而坚定的目标”。
  阿根廷和英国对位于南大西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争执已久。1982年4月,两国之间爆发了举世瞩目的马岛之战。阿、英因此断交并处于敌对状态。经过多次谈判,双方于1990年2月复交,至今两国双边关系有所发展,但英国政府仍拒绝将马岛的主权归还阿根廷。


第6版(国际)
专栏:

  就遣返难民问题
  克罗地亚与波黑塞族达成协议
  新华社萨格勒布6月2日电 (记者王森)克罗地亚政府和波黑塞尔维亚族政府2日就双向遣返难民问题达成协议。
  这项协议是波黑塞族政府总理多迪克当天在萨格勒布同克罗地亚政府总理马泰沙及外长格拉尼奇会谈时达成的。在会谈中,双方领导人着重就遣返难民问题以及经济合作和开通公路、铁路、航空等问题进行了会谈。
  马泰沙会谈后对记者发表讲话时强调,这项协议是建立在难民自愿返回的原则之上的,人们有权利选择他们生活的地方。多迪克则对克罗地亚向波黑塞族开放边境表示满意。
  据估计,在克罗地亚军队1995年8月攻占克境内塞族控制区期间,约有5万名塞族人逃往波黑塞族共和国地区,同时约有7万多名波黑克族人在波黑战争期间逃到克罗地亚。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国家杜马拒绝讨论俄同台湾合作议案
  新华社莫斯科6月3日电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3日否决了自由民主党议会党团领导人日里诺夫斯基提出的将讨论俄罗斯与台湾合作议案列入国家杜马议事日程的建议。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该议案是国家杜马地缘政治委员会根据日里诺夫斯基的建议提出的。
  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明确表示,“国家杜马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卢金也警告议员们不要支持自民党议会党团的建议。他强调,这一议案违背了俄宪法以及俄所承担的国际义务。卢金再次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色列国防部长称
  以埃将继续推动和平进程
  新华社开罗6月2日电(记者安江、侯嘉)来访的以色列国防部长莫迪凯2日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举行会谈后对新闻界说,为确保中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以色列与埃及一致认为有必要继续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向前发展。
  莫迪凯说,他与埃及领导人着重讨论了中东和平进程、本地区局势及其它一些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
  当被问及以色列何时签署核不扩散条约时,莫迪凯说:“我们希望签署这一条约,我们生活在中东,我们渴望实现和平。”
  穆巴拉克说,他与以色列国防部长会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共同寻求有助于和平进程继续向前发展的途径。他表示相信,只有亲身参加过战争的人才真正懂得战争与和平的含义。
  穆巴拉克还说,埃及一贯呼吁中东应成为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地区,并要求必须在全世界范围内彻底禁止和销毁包括核武器在内的一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莫迪凯当天结束了对埃及为期一天的短暂访问回国。


第6版(国际)
专栏:

  六月二日,意大利总理普罗迪在总理府会见正在意大利访问的人民日报代表团,同邵华泽社长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本报记者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欧洲安全主导权的角逐
  本报记者 严正
  最近,美国参院和克林顿总统分别批准、签署了北约东扩议定书。克林顿声称这是建设和平、统一与稳定欧洲道路上的一个“主要里程碑”,表明美国在大西洋两岸安全事务中的“领导地位”是“牢固”的。一些国际评论家认为,克林顿的这番言辞,实际上是向世界宣布:经过数年的动荡和变化,以美国为主导、北约为核心、西欧配合和俄罗斯适当参与的冷战后欧洲安全新格局已基本形成。
  冷战期间,整个欧洲处在美苏激烈争夺和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的直接对峙之下。这种主要靠双方军事力量制衡的安全格局,随着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和东欧剧变而崩溃。欧洲各国为了占据未来欧洲政治和安全的制高点或有利地位,纵横捭阖,开展紧张的外交活动。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则利用与西欧的传统联系,中、东欧国家“回归欧洲”的愿望,以及俄罗斯国力式微的状况,推动北约采取改革和调整措施,将原主要对付华约的“前沿防御战略”和“灵活反应战略”改为以“预防冲突和处理危机”为主要任务的“全方位防御战略”,以及面向原苏联和中、东欧国家的“扩展战略”;其职能也从原来保持核力量均势,防止突发威胁转为以合作形式保卫成员国安全,并参与“防区外”的军事维和行动。这样不但使北约渡过“生存危机”,而且也使美国把扩张、控制之手伸到了欧洲的各个角落,从而确立了它对欧安格局的主导地位。美国和北约近年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实施“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于1994年签署的这个北约首脑会议文件规定,原华约国家和其它欧洲国家都可自愿与北约建立和平伙伴关系,作为最终加入北约的准备阶段。当它们成为伙伴国后,如其安全受到威胁,可与北约“磋商”对付办法。北约还可参与伙伴国军队和防务结构的改造,帮助其军事训练,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共建联合特遣部队,执行维和及其他人道主义救援任务。迄今为止,已有27个国家加入了和平伙伴关系计划。通过这个计划,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得以首次进入黑海、里海和波罗的海及中、东欧和中亚有关国家,不断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并向这些国家进行军事渗透和扩张。去年5月,北约16国和27个伙伴国以及塔吉克斯坦宣布成立“欧洲大西洋伙伴委员会”,这实际上构筑了几乎笼罩整个欧洲和中亚的,虽不十分紧密但由北约起领导作用的安全网络。
  启动东扩步伐。1995年9月,北约公布了东扩计划研究报告。去年7月,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正式决定首批接纳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三国入盟,并许诺1999年考虑吸收斯洛文尼亚和罗马尼亚。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还不断强调,北约的大门对要求加入的所有国家都是敞开的,北约东扩是个持续的过程。似要把原华约的所有国家,包括独联体的一些国家都囊括进去,使西方防务的前沿不断向东推进到俄罗斯的家门口,以成“兵临城下”之势。据统计,目前已有12个中、东欧国家正式提出了入盟申请,它们把加入北约,“回归欧洲”作为最重要的国策。
  建立与俄罗斯磋商机制以及与乌克兰特殊关系。去年5月,北约与俄罗斯签署了“相互关系基本文件”,决定成立常设联合理事会,就双方关系以及有关欧洲安全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两个月后,北约又同乌克兰签署了特别伙伴关系宪章,规定乌在“感到其领土完整、独立和安全受到直接威胁时”,可立即同北约进行磋商。如果说前者通过向俄作出某些不具约束力的承诺,给俄某些有关欧安事务的“磋商权”和一些经济利益,以换取俄对北约东扩的默认;而后者则是北约对乌的一种拉拢,同时警告俄不能在独联体内搞军事集团。此外,美国还单独同波罗的海三国签署了伙伴关系宪章,公开宣布这三国的安全与独立对美国具有“真正、深远和持久的利益”,美承诺帮助三国加入北约,以“有利于欧洲的稳定和北约的战略目标”。
  直接插手、干预“防区外”的前南战乱。北约出动飞机轰炸波黑塞族区,接着又先后组成以美军为首的稳定部队和多国部队,以维和为名,进入波黑及巴尔干其他地区,把那里当作北约转换战略、扩大职能的试验场。最近,北约又准备军事干预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科索沃危机。据克罗地亚某高级军事官员透露,美国通过北约军事干预,已实际控制了巴尔干半岛至亚得里亚海沿岸一带,在巴尔干众多国家,包括克罗地亚都有美国军队和军事基地。
  与调整战略、转换职能相适应,美国还推动北约实行内部改革,精简机构,压缩编制和部队总量,使北约运行更有效、更灵活。(上)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林顿建议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3日电 (记者李红旗)美国总统克林顿3日建议国会延长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指出这样做“显然符合我们国家的利益”。
  克林顿是在白宫玫瑰园作出这一宣布的。他说,拒绝延长给中国的正常贸易待遇将会中断美国同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关系。
  他说,拒绝延长对中国最惠国待遇等于不理睬世界上1/4的人口,特别是在南亚新局势下,美国同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进行合作特别重要。
  他指出,即将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外长会议说明,美国执行对华接触政策符合美国利益,有利于亚洲稳定,有利于制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和环境保护。
  近些年来,美国国会每年都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问题进行审议。总统必须在6月3日前提出建议,国会则用30个工作日进行辩论和最后表决。尽管国会中有人反对给予中国正常的贸易待遇,但每年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都得到了延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