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教育)
专栏:教海月谈

  高校应在知识创新中发展
  牛建昭
  展望二十一世纪,世界正在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衡量一国能力的主要因素,将带动社会生产中各种劳动形式向以脑力劳动为主和不断开发新知识资源的方向发展,知识创新已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
  八九十年代,发达国家科技因素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已达百分之七十以上,而我国仅为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这种状况受到政府和企业界高度重视。朱总理在九届人大记者招待会上重申“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这表明我国已下更大的决心通过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求得发展。
  大学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高校如何发挥知识创新的作用,是摆在高校领导面前迫切需要科学决策的新课题。当前存在于高校与企业间的“创新科研主体移位”现象就值得高校主管领导重视。近几年来,一方面企业对技术的选择已从盲目走向深思熟虑,另一方面高校由于缺乏科技开发自有资金和中介条件,七成以上成果无人问津。今后,企业(包括从高校中产生出来的企业)将利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和自身努力大幅度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高校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会进一步削弱,最终产生“主体”彻底移位。我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为企业是生产函数的变动者,因此,企业也应当是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开发主体、利益分配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作为高校领导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正在发生的移位现象,认真研究,科学决策,迅速调整学术队伍和科研方向,把主要力量放在知识创新方面。
  知识创新的天地很广阔,高校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办出特色,为我国创造各种知识产权。例如我们中医药研究是优势,我们应在知识创新中使中医药现代化。如高效优质中药复方药物的示范性开发研究,中药饮片新剂型的研究,中药材的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等。这正是高校知识创新的重大课题。
  为营造“大科研”的技术创新环境,首先要使科研管理组合集约化,在领导体制方面实行科研、开发、科技产业一体化管理。鉴于知识经济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在信息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只有成功地利用信息技术,才能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对国内外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因此,应尽快在高校、市场、企业之间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在项目内实行企业家加专家的共同集团式组合,如董事会内技术委员会项目决策制等。
  制度创新方面应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在人事与财务方面实行以激励为主、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管理办法,是激发高校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思维的重要经验,也是高校稳定和开发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人事激励机制方面可采用评聘分离、一人多岗。在经济激励机制方面可采取多种形式的分配办法。高校领导应当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在知识创新中促进科技改革与发展。


第11版(教育)
专栏:

  孩子眼中的科学家
  赵致真
  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爱常常胜过父母,这便是人们所说的“隔代亲”。武汉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的《科学家,您好》专栏再次验证了这种“隔代亲”。那么多齿德俱尊的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平时深居简出,杜门谢客,潜心科研,珍惜寸阴。然而,听说《科学家,您好》栏目的记者、编辑都是中学生,他们家中紧闭的门便欣然打开了。孩子们轻而易举就成了爷爷奶奶的座上客。老人终生奋斗,为的不就是造出一个好的世界让孩子们长大了来生活吗?于是,白叟黄童,促膝而坐。慈心热肠,情深意绵。“没有孩子的世界是寂寞的,没有老人的世界是寒冷的。”《科学家,您好》有的恰恰就是这两者,难怪充满勃勃朝气与融融暖意了。这个专栏转眼已开办了三年,小记者们经历了最难忘的“心灵的壮游”。他们跑遍了大江南北的几十个城市,辗转于各大科研机构和重点院校,把260位两院院士先后请上了电视荧屏。
  当初设定这个专栏时也曾有过担心,小记者虽然几经甄拔,选自各科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但却仍然稚气未脱,无论思想深度,知识积累,社会经验,和他们要采访的科学巨匠相比,悬殊都太大了。能不能找到共同语言和话题呢?事实证明是多虑了。反倒恰恰因为来访者是孩子,才让科学家不得不花费一番脑筋,用最通俗、浅近的语言来介绍自己研究的领域,收到了极好的科普效果。又因为童心可爱,童言无忌,便出现了不少妙问妙答,引得爷爷奶奶们开怀纵谈自己的少年往事,家庭生活,成长经历,人生感悟,治学心得,业余爱好,乃至最珍贵的书,最怀慕的人……这些轻松的偶语私谈虽然难免细小和零碎,但却在一种家庭气氛和生活情趣中体现了科学家活鲜的个人情感及独特禀性。对于严肃正规的传记来说,《科学家,您好》应该不失为一种极有价值的拾遗和补充。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电视的微词和牢骚是由来已久的:情人爱得死去活来,武侠打得天昏地暗,歌星搔首弄姿,大款争华竞奢。对于一边看电视一边长大的一代,我们扪心自问,能说已经尽到了责任吗?《科学家,您好》最主要的良苦用心,在于想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在荧屏上找到真正的人生榜样和学习楷模。小记者通过自己的直接采访,把中国科学界的泰山北斗一一介绍给全国小伙伴。这些可亲可敬的爷爷奶奶历尽沧桑,九死不悔,跨越了浩瀚的生命航程,走过了辉煌的成功之路,他们才是民族的大智大慧者和劳苦功高者,他们才是国家的瑰宝。童年看过的一本书,认识的一个人,有时就能改变一生的奋斗方向。我们怎能不在孩子们最关键的生长期,多为他们树起一些真正的人生典范呢?
  现在,大家都在忙忙活活为新世纪作准备。而最重要的准备应该是为21世纪准备高素质的中国人。这是吞下多少“口服液”都无济于事的。我们的民族什么时候能为人类贡献一个牛顿或爱因斯坦?看来恐怕还急不得。加高山尖,必须先往山脚培土。必须营造出巨人成长的环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专栏《科学家,您好》及由此改写而成的书籍,作了十分有益的尝试和宝贵的努力。


第11版(教育)
专栏:

  在北京,有不少随打工父母而来的孩子。这是一个在求学路上处于夹缝中生存的儿童群落。他们因交不起高昂的寄读费而在条件简陋的私立学校就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类私立学校多数举步维艰,风雨飘摇。教育部门领导、办学者、“外来童”和家长们不约而同地期盼——
  给流动儿童一张稳定的课桌
  陈冀
  初夏,涌入京城的120多万打工族的茫茫人潮,终于融入偌大的都市,渐渐平息了。当众多打工者刚刚落脚定位后,又立即在为孩子的启蒙就学奔波。笔者几经辗转,终于采访到一些“外来童”们的就学情况。
  一群渴求知识的“外来童”
  北京清河后八家村,低矮的红墙圈着几排破旧的农舍,要不是院中随风飘出一阵稚嫩的歌声,怎么也想不到这就是颇费周折要找的私立学校。不足500平方米的院落里,挤着“八家村私立小学”、“普语私小”等4所学校,319个渴求知识的外来童,在这里开始人生的启蒙。
  黑黢黢的教室,每间只有12平方米,虽有电灯却因“经费紧张”不能开启。有的班级用砖头、木板搭成的“课桌椅”,从后墙根一排排直逼到黑板前。土坯墙挡不住相邻教室教师讲课的声音。有的教室则用一堵土墙一分为二,进行复式教学。过道和院外堆满砂石的土路是唯一的活动场地。因为孩子多,4所学校只得协商着错开下课时间。
  4所私立学校的教师,除从内蒙古阿里河林校来的退休教师王玉霞等三姐妹称得上曾是“正规军”外,从河南来的李彬、黄士福等几位民办教师自谦为“游击队”,其他几位只有初中文化的教师则声称自己连“土八路”也算不上。具有教师上岗证的更寥若晨星。
  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全由学校自个儿定,买到什么就用什么,五年制六年制都成。不过,规模办得大一点的私立学校,也有还算正规的一套教务管理,开有电脑、英语课等。
  私立学校一般是外来人员自筹资金办起来的,条件虽很简陋,但以每学期300元左右的低廉收费令带孩子的打工族趋之若鹜,这倒也解决了众多外来童的就学难题。每天下午快放学时,海淀区五孔桥“打工子弟小学”门口,都聚集了大群赶来接孩子的打工者。一位来自河北的刘姓家长告诉笔者:“家住玉泉路,虽然每天得花3个多小时接送孩子,但为了孩子的前途,加上这里上学花钱少,也值了。不能再让孩子没文化。”
  处境艰难的私立学校与学额富余的公办学校
  河南固始县人黄士福说,自己在家就是民办教师。来京不到两个月,单枪匹马在八家村租了两间农舍,架块黑板就办起了私立小学,以每学期不到300元的收费,也网罗了23名外来童。这样的办学条件,他自知不可能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所以也没想到要申办许可证。
  原来建在菜地里,只有5间棚户、9个学生的“打工子弟学校”已是今非昔比:4000平方米的校舍,4个篮球场大小的操场,中间高高耸立着的旗杆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24位聘来的教职工,506名操着各种方言的外来童学生。应该说这在同类学校中已颇具规模,然而与教育主管部门的办学标准相比,仍然差得太远。易本耀校长告诉笔者:学校4年前建于五棵松,因条件太差未获批准,只得先后南移沙窝,北迁章化,最后落脚五孔桥。学校的牌子斜靠在办公室的墙角里,落满了灰尘。他忧心忡忡地说:“一直未能获得正式注册,学校就没合法地位,学生的课桌也就不稳。听说上面颁发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心里稍感有了希望。不过,政策放宽到什么程度,没看到文件,仍然没底。”
  北京市究竟有多少家这样的学校,谁也说不清楚。张宝贵校长告诉笔者,听说各个区都有,能说出确切地址的就有十几家。但这些私立学校几乎无一例外地处境艰难:没有资金,学校硬件难达标准;学校条件简陋待遇低,有资格的教师绝少愿来这些学校教书,师资难达标准;收费低廉加上财务无人监督,学校难以积累发展。结果是未获批准的私立学校只得东奔西逃,难有定所。
  那么实力雄厚的公办学校,在解决外来童就学问题上又有何作为呢?笔者在一些公办学校看到,不多的操外地口音的外来童与本地学生一起游戏。他们因父母向学校交纳了每学期3000多元教育资源补偿费,成为众多外来童中的幸运儿。
  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市因出生率下降,全市公办学校每年有富余学额约1万个左右。按理,这可缓解外来童的就学问题。但事实是公办学校的富余学额并非都为外来童所占。这实际上造成了私立学校条件简陋但求学者众,公办学校条件优越富余学额却空闲的尴尬。
  在回答笔者提出的为什么不就近选择一家公办学校借读的问题时,河北刘姓打工者说,附近公办学校每学期除了学杂费外,还要交400多元借读费,2000多元赞助费,总计得花3000多元,这位卖小百货的外来户无力承受。看来每学期3000多元,小学六年约4—5万元的收费,使众多外来儿童的家长送孩子就学时在公办学校门前却步了。
  然而公办学校也有公办学校的难处。按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基础教育由县、乡负责。这就明确规定了适龄儿童少年应在出生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所需教育经费由当地政府负责筹措。当外来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出生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入地。而在外来童流入地,当地政府既无义务也不可能承担因外来童就读而须大笔投入的教育经费。丰台区去年的5.5亿财政经费,投入教育的就达2亿,若要完全解决流入该区的近8000名外来童的就学再增拨教育经费,那区里就别想干点别的事了。再说,区里若真投入巨资为外来童办学,待条件齐备了,外来童又流动到另外的地方,这岂不造成极大的教育投资浪费吗?如此看来,公办学校收取教育资源补偿费似乎也是情理中事。
  各方协调给外来童一张稳定的课桌
  今年3月,教育部、公安部联合颁发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明确要求流入地人民政府为流动儿童少年就学创造条件,通过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和举办专门的民办学校或附属班组,保障他们能受到一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对所涉及的户籍登记、费用交纳、就学形式等问题,各地政府要协调各有关部门统筹解决。流动人口本来就是市场经济大潮涌动的产物,流动人口子女易地就学问题和私立学校现象等等,都是流动人口的衍生物,关键在于如何规范和管理。
  应该正视这样的事实,大多数私立学校因无大企业大集团的支持,确实不可能达到办学标准。但学费收入如何开支,是否合理,无从知晓,也确是个问题。其中以营利为目的办学的肯定也有,造成私立学校办学良莠不齐。对此,有的区教委是简单取缔,有的则采取视而不见、放任自流的态度。张宝贵校长不无辛酸地讲道:“学校办起四五年间,四易校址。就像一个没人疼爱的野孩子,渴望有一个妈来管理它、监督它。”这样的“孩子”何时能有个家,该不该有个“妈”呢?
  丰台区教委周源森副主任感慨万千地告诉笔者,流动儿童少年就学问题,不是一个地区教育部门能够解决的,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只有在政府重视支持、统筹安排下,教育部门认真主办,公安、物价、工商、计划生育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才能使这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总之,孩子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给流动儿童少年一张稳定的课桌,是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压题照片:李明摄)(附图片)


第11版(教育)
专栏:

  另一只眼睛
  殷俊
  编者按: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北京大学团委组织的以“精神的魅力,永远的校园——我心中的北大”为主题的演讲大赛给燕园喜庆的海洋中增添了一朵耀眼的浪花。这次演讲比赛是北大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演讲大赛,共有百余名同学报名参加。最终,数学学院95级殷俊等10名同学摘取了“北京大学首届学生演讲十佳”的桂冠。
  我们在此摘登殷俊同学别具一格的演讲稿,以飨读者。
  记得《北大往事》里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是文科生和理科生的分别,就是文科生踩在银杏落叶上有感觉,理科生则无动于衷。”
  我不知道别人是否赞同这句话,我倒觉得理科生踩在落叶上应该有更多的感觉,因为整日埋头于书本的我们走路时能用脚感受一下情趣,不也是很难得的吗?——我说用脚,是因为耳朵、眼和手还得用来记公式和背单词呢。
  这或许是个笑话,却反映了一种看法。在不少人看来,我们理科生的燕园生活要比文科的同学单调得多。当我刚进入北大时,我也是这样想的。甚至我们的班主任也是这样想的,记得他在第一次班会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代数,人情练达即分析。”
  后来的生活似乎证明了这一点,我面对的是每周30多节的必修课,厚厚4大本的习题集,放下的是写了5年的诗集,吹了10年的笛子。我们学了3个月,总算明白了一个300年前的定理,而此时在昌平园的同学来信已大谈特谈“我是杯清水,北大是坛老酒,爱情就是酒药”了。我不觉有些不平衡了,彷徨中我写了一封信给我高中时的班主任,——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我报考了北大而且填了“全部服从”。他的回信只有一句话:“北大精神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是啊,北大精神是做出来的,当我在清晨第一个进入自习室,当我在深夜最后一个离开图书馆,当我熄灯后打着手电继续寻求一个公式的另一种证法,我不都在实践一种北大精神吗?
  我们没有能力舞文弄墨,却能用我们的语言——数字谱写诗篇。这诗篇比一切推敲之作都精炼,也比一切朦胧诗都朦胧,——不信你来读读看?
  我们没有心情浅斟低唱,却能在科学中发现自然界最深刻的美。我们没有条件花前月下,不要紧。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吸引别人的最好方法是充实自己。
  其实,文科生和理科生是北大的两只眼睛,角度不同,看到的却是同一个北大。就让我们用这另一只眼来看看北大吧。
  学了地理学,我们知道,北大是一条河,前进时难免泥沙俱下,但进入社会的大海时,泥沙终将沉淀。但如果这条传统的河在某个重要地点淤塞了,就将腐败发臭,毒害而不是清洁靠近它的人。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更要发展传统,才能让北大之河奔腾不止。
  学了生态学,我们知道,北大是片森林,只有保持多样性,才能永葆生机。所以我们要坚持兼容并包的传统,才能让北大之林永远茂盛。
  学了物理学,我们知道,能量越低越稳定,结构越规则越稳定。所以北大的同学们,请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严谨吧。
  学了统计学,我们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北大的一个样本,别人往往就通过我们来认识北大。所以我们要时刻牢记:“我就代表北大!”
  我们来到北大,就像一张张软盘,到北大这台计算机上来拷走了知识,也拷走了精神,但你是否同时也拷走了自由散漫、眼高手低的北大病毒?在拷走的同时,我们还要问问自己,我给北大留下了什么?
  两只眼或许彼此看不到对方的存在,但必将比一只眼睛看得清楚。北大的两只眼都是明亮的,就更具有敏锐的目光。正是用这两只眼,我们首先看到了“德先生”和“赛先生”,首先看到了马克思主义,首先看到了人口问题,首先看到了股份制——
  但是文理科不仅仅是北大的两只眼睛,还是北大的两只耳朵、两只手、两半大脑——而让这两只眼永远明亮、两只耳永远敏锐、两只手永远灵巧、两半大脑永远清醒的,是一颗永远跳动的共同的北大心,也就是对民族深深的爱,对真理执著的追求。正因为有了这颗北大心,北大才能历经百年而不老。百年北大,谱写了壮丽的一页,在历史的坐标系上画下一道光辉的轨迹,这条北大函数线是处处连续的,纵然有起有伏,却终于保持了向上的趋势。我希望,在下一个百年,这条线能长有正的斜率,换句话说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第11版(教育)
专栏:

  家庭教育让家长做什么
  马飞孝
  孩子的素质教育近几年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作用不可替代。为此,《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00年,各地90%以上的孩子家长要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孩子的知识。面对呼声益高的家庭教育,该让家长做些什么呢?
  家庭教育:不是家长做作业
  如今提素质教育,但同时考试仍在起着指挥棒作用,使得一些课程流于形式,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回家作业花样百出。上海某学校的老师为巩固学生学过的地理出了这样一道题:回家找明天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预报。孩子只能委托家长,可家长翻尽了手头的报纸,看完了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也没找到世界城市的天气预报。灵机一动打长途到中央气象局,被告知已有十几位家长来问这个问题了。所谓的“家庭教育”成了家长的作业。更有甚者,学校直接给家长布置作业。
  一位家长给电台打电话,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为让家庭教育配合好教学工作,学校规定:家长每星期必须出50道数学题,而且出的题不能重复。按说一个有大学学历的人,出50道小学算术题不成问题,可家长还另有工作要干,于是这50道题有时将她弄得焦头烂额。
  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简单的延伸。一些家长学校也意识到这一点,每年在给家长上课的同时也对班主任进行培训,从事家庭教育工作多年的北京朝阳区家长中心校校长刘铭说,我们办教师培训班的目的是做好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家庭教育不能让家长做作业。
  一○一中学主管家庭教育的副校长王志青对家教任务做出这样的概括“家庭教育一要教会孩子做人;二要教会孩子做事。”
  素质教育:走向家长
  与一些中学生座谈时,笔者问起他们对家长的要求,他们一致的愿望就是能和家长沟通,家长能充分理解他们。
  为了能让家长真正理解学生,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同时做好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一○一中学从1987年起就成立了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十年磨剑,霜刃烁然,1996年,一○一中学被评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每年办四次,邀请高校、市家教协会的专家给家长做“更新观念,适应改革开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等一系列报告。刘红松家长在上完课后说,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家长自身观念的转变,不能老是盼望孩子上重点中学、大学,期望值超过了学生的能力,往往导致家庭教育失败。
  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但不同时期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家长不仅要教育孩子,还要具备知识,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北京朝阳区家长中心校为小学家长增设了“儿童入学前后的家庭教育”,初中家长则有“青春期的教育”。一○一中学家长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及家长们应注意的问题,自编自讲一套家庭教育教材。像初一的“迈好初中第一步”,高三“升学心理教育与咨询”等。家长们上完课后,普遍反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到1997年底,北京市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普及覆盖率达到94.7%,家长学校办学率为90%,家庭教育事业硕果累累。在一次家庭教育“传经送宝”经验交流会上,一位家长这样说道,“家长学校对沟通家庭与学校,提高家长素质和学生素质意义重大。”


第11版(教育)
专栏:

  被我国书坛前辈称为“神童书法家”的湖南株洲陈晓彦,今年已经12岁了。她从两岁开始学书法,3岁首次参加书法作品比赛,获全国书法大赛“于右任杯”。此后她多次获奖,创造了中外书坛史上个人书法作品最小年龄获奖、办个人书法展、出专著的纪录。
  晓彦虽已是蜚声海内外的名人,但她保持着朴素好学、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的气质,在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图为晓彦近照。吴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