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解读“老好人”
  张聿温
  人们赞美“好人”、祝福“好人”,社会呼唤“好人”、褒奖“好人”。话剧《好人润五》,让人看得热泪盈眶;歌曲《好人一生平安》,让人听得感慨万千。
  那么,在“好人”前面冠以“老”字,成为“老好人”,情况又怎么样?回答是:不妙。
  “老好人”的“老”字,含有“总是”、“历来”、“一贯”的意思。你看,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论在什么人面前,也不论时光如何流逝、风云如何变幻,“总是”做“好人”,“历来”做“好人”,“一贯”做“好人”。这可能不可能呢?这可信不可信呢?这样的“好人”又可靠不可靠呢?
  但是,现实生活中又确实存在“老好人”。经过分析人们发现,原来,做“老好人”并非不可能,只是要有条件罢了。
  做“老好人”吗?那么,就得拿原则作交易。原则是试金石,是分水岭。在原则面前,是刚正还是油滑,是坚持还是退让,是明察秋毫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将明白无误地判别一个人是“黑老包”,还是“老好人”。遇到矛盾绕道走,是非面前不开口,放弃乃至牺牲原则,这是做“老好人”的基本条件。因为只要你坚持原则,总有人不高兴,总会得罪人。哪怕只有几个人说你不好,你就得不了“全票”,也就当不成“老好人”了。
  做“老好人”吗?那么,就要得到所有人的“拥护”。在实际生活中,一项决策,一个处理意见,由于往往是从不同角度涉及到人们的利益关系问题,因而在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会使极少数人的利益得不到满足。这就意味着在任何一个问题上,绝大多数人与极少数人思想认识上的差异以至对立,总是难免的。可是,“老好人”却幻想追求众口一词的拥护和称赞。他们以不得罪任何人为原则,殊不知,生活的辩证法是:不得罪少数人,就会得罪多数人。
  做“老好人”吗?那么,就得玩点手段。虽说是“文贵曲,人贵直”,但为人处事要真的坦荡耿直,表里如一,有话摆到桌面上,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的话,却往往遭到嘲笑、误解甚至排挤、打击。这当然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老好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十分注意“策略”,玩弄起手段来。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实在躲不过去,也是对人对事,只点头,不摇头,只说表扬话,不说批评话,只说同情话,不说原则话。正像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批评的那样,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
  总之,要做“老好人”,就要多一点私心,少一点公心;多一点俗气,少一点正气;多一点圆滑,少一点原则。
  唐朝有个文学家叫苏味道,曾经官居相位,向来处事圆滑,模棱两可,人称“苏模棱”。他对人传授其处世经,叫做“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他历来为人所讥之。时至今日,我们队伍中的少数人,难道还要羡慕和效仿“苏模棱”吗?
  休矣,“老好人”!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五大 贯彻十五大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易杰雄
  创新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素质,是一个国家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可靠保证。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现在我们更要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近代历史的发展表明,哪一个民族和国家善于创新,就发展迅速,就强大;因循守旧,就落后,在世界上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哪一个民族和国家在某个时期善于创新,这个时期它就发展迅速,就强大;什么时候它创新少了,就会落后。
  当今世界,科学成了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的决定性前提。知识经济时代已见端倪,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科技、经济越来越趋于全球化;科技革命创造了新的技术经济体系,产生了新的生产管理和组织形式,推动世界经济飞速增长;各国更加重视科技人才和教育;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是创新上的竞赛。后进国家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就难免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受制于人,更不可能尽快缩短差距。江泽民同志根据世界发展趋势的这些特点,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他尤其强调科技创新,要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是对近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特别是对当前国际上剧烈竞争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这一见解,是我们抢占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制定面向21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创新
  马克思主义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马克思主义者历来重视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吸取人类全部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创新活动,从而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决定人类历史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列宁是一个极富创新精神的革命领袖,他领导俄国人民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成功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和实践经验。
  邓小平的一生就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一生。特别是他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更是在大胆创新方面作出了表率。他从当代中国实际以及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现实出发,打破教条主义等思想的禁锢,冲破重重阻力,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实现了工作中心的转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改革开放之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理论和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都焕发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创新精神。
  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
  怎么才能有更多、更重大的创新呢?
  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提高对创新意义的认识。要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以开拓进取、推动社会进步创新为荣,以因循守旧、无所作为为耻的社会风气。
  关键是观念上的创新。这就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把原则作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真正做到“不唯上、不唯书”。提倡遇到事情问个为什么,能有自己的见解,善于独立思考,特别是对那些看起来与经验事实有出入的东西,对那些貌似真理和权威而群众反映强烈的东西,不应轻易盲从。
  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理论思维能力。一个民族要想提高创新能力,站到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创新是突破原有的框框,要想创新,就必须有深入事物本质的大胆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在努力学习、吸取其他民族思维长处的同时,应特别注意继续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
  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培养、造就人才这一长期性的基础工作。任何创新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的。大规模的创新,需要有大量较高文化素质与专业知识的人才,所以,应当运用政策法规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于人才,应相信他们,尊重他们,依靠他们,给他们提供比较好的生活条件和施展聪明才智、进行创新的舞台。有了成果,应坚决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从而把科教兴国的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要以人民的利益、社会的进步为目的。创新,就是改革,即变革一切旧有的东西,使之变得更好,是“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鲁迅语),是与历史进步相联系的。真正的创新,归根到底总是要推动社会进步,对人民有利的。因此,在提倡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决反对和防止离开人类文明大道为所欲为和只会给国家造成损失、给人民带来灾难的“标新立异”。否则,就会败坏创新,影响真正的创新。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邓小平同志再三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个思想对于创新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科技创新。
  由于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下子可以完成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创新者应该勇于面对难免要遭遇的挫折和失败,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只要坚信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是有利于人民利益和社会进步的,就应坚定不移地搞下去。
  由于创新研究、科学研究是要发人所未发、人所不能发,这就决定了新思想、新观念、科学技术新成果的获得与推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列宁曾指出,“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说: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科技创新如果在落后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下进行,往往要受到限制;科技新成果还可能或遭到传统观念和错误的哲学思想的阻碍和排斥;或由于超出了同时代多数人的认识水平,开始往往很难得到人们的承认,甚至会受到嘲笑乃至压制;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可能使科技成果在发现和公认的时间上被推迟,在传播与应用的空间上受到限制,甚至使发现者本人遭到种种不应有的磨难。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要进一步改革科研管理体制,认真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双百”方针,创造民主、宽松的学术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机制。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要满腔热情地支持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新,对创新过程中的失误和挫折,应给予最大限度的理解、同情和宽容,热情地帮助创新者克服困难,鼓励其坚持下去直至取得成功。
  党的十五大指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我国人民的首创精神空前地高涨起来,我国的创新能力将会大大增强,科技领域的创新也会大量涌现,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定会更快地发展。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为什么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
  韩长赋
  判断农村现行土地承包关系是否合理,根本的尺度应该是:看这种土地承包关系是否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促进还是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果一种生产关系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它就是合理的;否则,它就是不合理的,应当改变或抛弃。离开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当地调整生产关系,只能适得其反。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耕种土地是农民最主要的生产活动,土地收益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承包关系是现阶段农村生产关系的核心。这种生产关系是否适应并有利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呢?回答是肯定的。
  家庭承包经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生产力的状况。从我国农村生产力构成要素看,人多地少,土地总体质量差。由于资金缺乏,我国土地经营的有机构成不可能很高,还要靠投入较多的活劳动来实现这种精耕细作。虽然改革以来农业生产力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就总体而言,生产工具仍然很落后,仍然以畜力、人力为主,生产规模较小。这种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有根本的改变。由于中国农村地区差异很大,在整个初级阶段都不能把农村生产力状况估计得过高。家庭经营能够容纳这种生产力,而且资源利用更容易做到合理和有效。
  家庭承包经营适应农业生产特点。从农业生产本身的特性看,农业生产本质上是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从种到收,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作用于植物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最终体现为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种特点要求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生产者的利益要与最终经营成果直接挂钩。农业生产又是一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这个特点又要求在生产经营中有高度的决策灵活性,劳动组织不宜过大。家庭承包经营恰恰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决定农作物生长状况及收益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土地的质量。土地的质量除了自然因素外,土地经营者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从而提高土地的肥力尤为重要,而土地投入的回报是滞后的、长期的。只有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农民才肯向土地投劳投资,增肥改土,搞水利设施。如果土地承包期过短,或地块变动频繁,承包者还可能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所以,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十分重要。
  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也符合广大农民的意愿。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农业生产经营是千百万农民的实践活动。家庭经营的体制和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2.4亿农户和4.5亿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农民创造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并希望这种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不变。这决不是从概念出发,也不是随意的,而是在切身的实践中的必然选择。选择和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这是广大农民经过比较做出的价值判断。
  实际上,家庭联产承包的成功和巨大作用,已经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改土地由集体统一耕种为家庭承包经营,实质上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带根本性的调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看似“先进”,实则是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打破了这种束缚,形成了新的土地承包关系,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登上3500亿公斤、4000亿公斤、4500亿公斤三个台阶,1996年达到4900亿公斤,从根本上讲,是家庭联产承包这种经营体制适应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近两年农业连续获得较大丰收,一方面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一方面也表明现行的土地承包关系是适应的、合理的。


第10版(理论)
专栏:

  盲目重复建设
  无益于市场经济发展
  王乃学
  盲目重复建设,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中一个久治不愈的顽症。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为解决好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两大课题,要切实解决“大而全”、“小而全”和不合理重复建设问题。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也讲道:在各级政府的干预下进行了不少盲目的重复建设,几十亿、几百亿的一个项目,投产之后没有市场,相反把原有的一些企业挤垮了。因此,要制止重复建设。
  但是,最近也经常听到这样的主张:认为“搞市场经济重复建设是不可避免的”,“没有重复建设就没有竞争”,等等。
  显然,这种论点与中央制止重复建设的正确主张具有较大的距离。如果不准确地领会中央的精神,澄清对重复建设问题的模糊认识,就会影响中央政策的贯彻落实,甚至会在“市场经济应该允许重复建设”理论的误导下,产生更多的重复建设,造成更大的损失,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家要制止的重复建设,主要是指在各级政府或部门的行政主张之下,由财政筹资或指定银行出资,不顾市场供求状况或仅以局部市场为依据,不忌风险,盲目攀比建设,造成生产能力大量闲置浪费的现象。
  比如在国家已有26个地区生产汽车,有325家汽车厂的情况下,仍有22个地区把汽车列为“九五”发展重点,势必造成国有资本间的自相残杀;相互间距离只有二三百公里的三四个城市都要上大型机场,势必造成国有资本的闲置和浪费;“八五”期间虽然有4年棉纺织全行业亏损,但棉纺锭数量却从3822万锭增加到4190万锭,低水平的重复此伏彼起,能力过剩1000万锭以上;在同一个县,地方建一个糖厂,兵团也建同样的一个糖厂;一江之隔,部门建一个化工厂,地方也建同样一个化工厂;等等。之所以说这样的情况是必须制止的重复建设,是因为这些项目最终都是“国有企业”,不论是哪一级政府筹的资,最终出资人是一个,即“国家”。问题变成了国家出资,建立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自己把自己打垮后,又在凯旋声中安排自己的后事。
  导致这种不合理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究其重点,可以归纳为三个:
  一是项目的发起者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标准。其不是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经济法人或个人,而是行政职能与经济职能兼有的政府,其决策可以不讲风险,投资可以不讲效益,贷款可以不讲偿还。同时,诸如政绩、加快发展、扶贫等非经济因素,在项目决策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二是市场环境不规范。一个项目,如果按照一般的市场环境条件论证,可能不具备建设条件。但是由于部门和地方都有一部分政策优惠的决定权,如果是地方上马,可能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下获得低价原料;如果是部门上马,可能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得到优惠贷款或独家商业信息,等等。于是,本应按市场规则进行的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竞争,变成了行政成本的竞争,隶属关系的竞争,优惠政策的竞争,而这种竞争除了误导新的投资欲望,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外,根本不可能促进生产的增长和水平的提高。
  三是缺乏监督约束机制。那些盲目上马,决策失误造成损失的重复建设项目,决策者总能以种种借口逃避责任,最终自消自灭。又由于缺乏舆论上的追根问底,行政上的奖优罚劣,法律上的严明惩治,使得重复建设往往以堂而皇之的名义大行其道。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并没有允许自己出资跟自己竞争的这种重复建设的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的“重复建设”,是不同的市场主体在同一领域中为争夺经济利益而较量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暂时现象,那种重复建设正是资本为追求利润而竞争的结果,并不是谁想激发市场竞争而把重复建设作为手段。事实上,计划经济时期,甚至现在,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大量的重复建设,能力放空,并未带来有效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是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生产者之间也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因此,能否存在有效的市场竞争,并不取决于生产能力的过剩还是短缺,而是取决于市场竞争主体和市场环境。想通过重复建设来达到促进竞争的目的是不现实的。
  在健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有时可能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但市场本身具有抑制重复建设的内在机制。第一,投资主体是独立的,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去选择投资方向;第二,市场环境比较规范,资本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在各行业间自由转移,以获得平均利润。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旦出现重复建设,价格就会下滑,利润就会下降,资本就会转出,向利润率高的行业转移。这种对投资的约束机制不但不允许重复建设,反倒会自发地抑制重复建设。
  在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阶段,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合理的重复建设会带来严重恶果,国情和国力不允许我们搞重复建设。正像导致重复建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样,要制止重复建设也要综合考虑。但重要的是,各级政府抓经济工作,必须学经济,懂经济,要从单纯面向局部市场、卖方市场,转为面向全国市场、世界市场、买方市场;从面向计划经济、行政干预,转为面向市场经济、公平竞争;从面向单一的公有制,转为面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从凭经验、拍脑门决策,转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的知识含量,从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10版(理论)
专栏:

  源于实践的思考
  ※国有企业社会负担过重是影响其改革步伐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突出问题是社会保障负担的剥离问题。因此,建立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高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确保国有企业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常宗虎(北京)
  ※由于我国人口的基数太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问题的关键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经济运行可以接受的限度内。失业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国民经济的长期繁荣和人口的合理增长。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职工下岗问题,只不过是失业问题在体制转变过程中,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从长远来看,有必要建立一个“就业市场化、失业公开化、劳动有保护、失业有保障”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使人们能够平静地接受下岗、失业。政府、社会、个人能够通过市场机制、社会保障体制勇敢地面对和妥善地解决失业问题。
  ——邓宏图 邓美君(河北)
  ※如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生活出路问题?重要的是转变国有企业职工思想观念。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旧观念,树立上岗要竞争、收入靠贡献的思想,使职工充分认识下岗是暂时的,是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阵痛,自觉咬紧牙关和企业共渡难关。同时,应对下岗后不自暴自弃,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重新上岗,经过自身努力闯出一条新路、勤劳致富的典型进行宣传表彰,使下岗职工振奋起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万仕平(贵州)
  ※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制度,加强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股份制企业既要有完善的行政领导体系,又要求企业中的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努力实现党组织领导和行政领导职务设置的合理化,并建立科学的议事规则,用制度来保证党政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
  ——周建生(陕西)
  ※扶贫重在攻坚。这不是简单的“给钱、给物”和发展区域经济所能奏效的。攻坚的对象,必须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应启发他们懂得“苦熬不如苦干”、“勤劳致富”的道理,教会他们一二门科学种养的生产技术,引导他们学会将种养的初级产品,根据市场需要,加工成附加值高的产品,从而增加收入;还要培养一支“闯市场、会经营”的营销队伍,把产品推销出去,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朱耀琪(江西)
  ※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需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建设去适应、去维护、去促进。实践告诉我们,必须教育广大群众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奉献社会;必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做奉献人民、奉献社会的楷模,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制定和落实每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市场经济才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田本林(安徽)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赵炳章
  张卓元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一书,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十五大报告为依据,结合总结历史经验,回答了人们关心的一系列问题,展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新部署。
  该书对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论和观点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诸如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观点;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的观点;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的观点;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的观点;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观点;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观点等,都专设章节作了阐释和论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