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读懂中国
  思陶
  最近,泰山出版社《读中国》一书出版发行。这使人想起《美国读本》来,仅有二百二十年历史的美国何以要编这样一部“读本”呢?是为了让人们解读美国。《读中国》的编者基于同样的珍视传统的愿望,让世人以此读懂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国度之一,她那悠远的历史和单一背景的文化,始终是东方文明最典型的代表。读懂中国,谈何容易!她曾经站在世界理性之巅,以百家争鸣的探索把社会和人生之道发展到同时代的极致,至今仍在感动着至少三分之一的现代人。她也曾站在世界物质文明的前列,“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状态。”(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书》)却一度因沦落和消沉蒙蔽了那呐喊奋进的丰姿。她经历了多少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沧桑巨变,却始终以博大与精邃包容了一切,成为世界上延续最长的文明。这一切现象的底蕴,如何才能解读?
  外国人是从“china(瓷器)”和丝绸上来解读中国的,是从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上来解读中国的,是从中国功夫和旗袍上来解读中国的。甚至,由于我们自己对传统文化弊端的深恶痛绝而产生的宣传偏误,外国人还能从“妻妾成群”和“三寸金莲”上来解读中国。这能算读懂了中国吗?
  我们生来就具中国身,似乎顺理成章应该读懂中国。但是,狂飙与激进常常导致否定传统,并且把这种情绪传染给那些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的人们,使大家“儿嫌母丑”;另一种倾向则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嗜痂成癖,病态眷恋,其结果似乎是“母丑儿不嫌”。这些都阻滞我们去读懂自己的祖国。诚然,爱国之情如母子之情一样,是乳汁的哺育、母爱的培护、母亲人格精神的感动;但春晖无言,全凭我们寸心去感受,只有真正透彻地了解母亲的伟大,母爱的广博,才能建立心心相印、血脉相连的挚爱。也只有对于祖国传统文化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反思,才能对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正气有一种切肤的感受,才能把这种感受变成一种自觉的思想、永恒的情感,一种人生取向和行为准则,才能铸就一颗平常的中国心和万劫不渝的爱国之情。
  现在,当我们回首风云变幻的本世纪时,我们发现,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巨变最烈的一百年,我们的祖国完成了从形态到观念的质的变化。在检视和反思中,经历巨变的中国人多么渴望真正读懂中国。当中国向全世界敞开心扉的时候,我们多么希望外国人真正读懂中国。正是在这种情势下,我们有了自己的———《读中国》。
  《读中国》的收文原则异常明晰:“在不同历史阶段特别是重要转型时期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哲学、文学等方面的代表之作。”《读中国》的编纂体例别具特色:“以历史的流程为经,以共同参与创造并规约着历史、文化发展的文献作品为纬。”这两条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给予读者最真确、最直接的资料,让读者和伟人直接进行心的交流。只有这种交流,我们才能从中感悟中国的呐喊、中国的喟叹、中国的思考、中国的爱憎;才能真正读懂中国的思维方式、中国的价值取向、中国的人生态度、中国的处世方法。这种编纂形式,把《读中国》与一般的文学选本或文献类编区别开来,使读者直接接触那些曾经感动过中国人、推动过中华文明进步的车轮的要论华章,简捷明了地读懂中国。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自成体系的理论总结
  翟泰丰
  沐浴着十五大浩荡的春风,一本来自西南边疆、带着淡淡的油墨清香的新书犹如不速之客一般,匆匆来到我手中。
  先从书名说起吧。书名本身就出新,赋名《第三次解放思想的政治宣言》,就涵盖着新的内容、新的思想、新的语言。作者李连仲把自己的研究范围划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8年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十五大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总结建国四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年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新语言、新观点,回答了人们关心的许多重大问题,为中国将向何处去再一次指明了方向。因此,它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作者的思路在这里很清楚,即抓住新时期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这个要害,构筑本书的理论体系,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十五大报告上,书名和书的构架自然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这样的研究就显得独到而自成一家,切入了当前,观照了今后,结合实践、实际,这就有别于从“五四”和延安整风讲起的那种“本世纪三次解放思想”的研究了。因此,我赞成作者的这种自成体系,欣赏作者的这个书名。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本书对十五大报告研究理论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其理论上的出新不是局部性的而是全面性的,不是个别的而是整体的。试想,把三万字的十五大报告通过研究解读出二十六万余字的理论专著,其中无所发现、无所创造,仅靠天下文章一大抄做得到吗?这一方面说明十五大报告的高度精炼、全面、系统、严密;另一方面说明作者功力不浅,有驾驭全局的能力。这部专著在内容结构上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同十五大报告建立了一种如影随形般的关系,十五大报告讲到的方方面面,本书都开专章专节论述,十五大报告紧扣邓小平理论,本书将此作为倾注全力的论述中心。这种跟踪式的研究,既有深度的挖掘,又有广度的拓展,并由此导致全书最精彩、最有价值的论说的诞生,即十五大报告在十三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作出创新和发展。
  而对于双重热点、难点问题,即那些既是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又是理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如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问题等等,十五大报告都作了科学的、富有创见的论述。而本书作者在这些问题上亦大力加以发明和论述,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路。可以说本书涉及经济理论的章节(计有八章)是全书最见功力的部分。作者通过自己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为我们深入学习掌握十五大报告精神提供了别类出版物不可取代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而且是迄今为止仅此一家的独领风骚的版本,弥足珍贵。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他曾殷切地要求“思想理论战线的同志们一定要赶快组织力量,定好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陆续写出并印出一批有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的有分量的论文、书籍、读本、教科书来”,这“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重大的理论任务”。
  《第三次解放思想的政治宣言》的写成和出版,按小平同志的要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三次解放思想的政治宣言》,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个人精神中的历史
  ——读《红镜头——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国事风云》
  丁宗皓
  辽宁人民出版社日前推出的《红镜头———中南海摄影师眼中的国事风云》一书一经面世,就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红镜头》以大量的照片将历史直观地呈示出来,以不可辩驳的真实性给人们讲述了中南海里的国事风云,它使广大的阅读者最大限度地接近了真实。关于领袖人物形象阐释空间再一次被拓宽、被推进或者说是被披露。关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物的一些珍贵的生活细节第一次呈现,历史人物身上的迷雾在一个亲历者的眼中不复存在,剩下的是历史人物精神的龙骨。这本书成功之处还在于话语叙述主体不再是生活的旁观者或评说者,而且这个叙述者既非作家又非领袖的亲人,他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他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他的职业就是呈现真实。
  这部书中五百三十多幅珍贵的照片绝大部分是杜修贤的作品,绝大部分是第一次拿出来发表的,其史料性可想而知。杜修贤的个人陈述由女作家顾保孜组织撰写,文字洗炼、简洁,将杜修贤的个性、心境与历史事件冶于一炉,血肉交融,使文字和图片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系。
  杜修贤1940年参加革命。1960年起任新华社中南海摄影组副组长、代理组长,新华社摄影部中央新闻组组长,1971年任新华社摄影部副主任兼中央新闻组组长。在中南海里,杜修贤亲历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这种身份使他有可能进入这些历史事件的核心,成为一个最有直接感受的亲历者。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那个时代一些矛盾漩涡中的当事者,他的人格在多种变换的事件中感受着激荡,同时天生的耿介使他作为一个亲历者显示了正直的力量。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埋藏在海面以下的事实,是充满无限偶然和必然的人际关系,历史就由这样的人际关系衍生而成,因为亲历者的参与,人的因素就不会无根,更不会被时间遗漏。而这里有着历史最为鲜活的成分。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书里书外

  书之命运
  沙石
  书的历史很长,书的价值很大,但书的命运却很苦。“书是苦命的”。盖因自有人类便有文明,自有文明便生文化,而文明之传播、文化之载体,全靠书籍。它们三位一体,休戚与共;一衰俱衰,一荣俱荣。所以文明之曲折,文化之苦难,便铸就了书籍的运命;反之亦然。看一看书的遭遇,也便不难明白文化、文明、文人乃至社会的浮沉悲欢。
  这种独特而简便的“文化检测法”历来是屡试不爽的。中国历史上数十次大规模的焚书“壮举”,无一例外地在造成了文化悲剧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的衰退、国力的枯竭乃至政权的消亡。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至于文化人的命运就更可想而知了。秦皇嬴政“焚书坑儒”的首创自不必说,它与梁武帝的江陵焚书一样促成了政权的速朽。这期间大大小小的焚书毁文事件就有四十余次,致使华夏文明日趋式微,文化典籍毁绝大半。此后更是每况愈下,再加上形形色色的兵燹战乱,林林总总的天灾人祸,延至清末民初已是强弩之末了。到了二十世纪中叶,又遭遇了一场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除了传统型的“烧、禁、毁”之外,还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地发明了现代派的“斗、批、改”。文物经典一律被视为“四旧”,大破特破而后快;学者文人统统被打成“异端”,深批猛斗而后可。凡是祖先传下来的东西(不仅仅是书籍),几乎都被一扫而光了。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总结性“清算”,对知识分子的整体性“革命”,的确是“史无前例”的。
  然而,真理可以被镇压,但不可能被扼杀;文化可能被摧残,但绝不会毁灭。文字恰似萋萋芳草,而人文精神则如习习春风;暴政的野火烧不尽,文化的春风吹又生。如今改革之年万物复苏,文化开放百家争鸣;而出版界更是欣逢盛世:古今中外的文牍典籍可以任意出版,电光声像的高科技读物多元并存应有尽有;衣食无虞的当代人,只要想读书想学习,足不出户可以博读广览,手按键钮即可视通万里;电脑家庭化、信息网络化,不须动笔可以码出长篇小说,一张薄薄的光盘足以储存万卷图书,几片软件也就相当于大英博物馆了……这等美事在皓首穷经的传统文人看来,简直是神话世界。他们一生为书所累为文所困,连搬家都成为一种“灾难”;汗牛充栋的艰辛,青灯黄卷的清苦,足以使他们在微机与软件面前发千古之浩叹了。
  但方便是一回事,读书则是另一回事。科技的发达是否意味着文化的幸运?似乎也很难说清。常见的现象倒是休闲者或享乐者多了,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了。百事皆可乐,唯有读书苦,所以人们宁愿花数千元买一件服装,也不愿花十块钱买一册书刊;宁愿夜以继日耗神劳形地喝酒打牌搓麻将,也不愿平心静气地读一页书。当代人高楼大厦的华舍中金碧辉煌气派非凡,但藏书读书者似不多见,让人想起“无书之室如无灵之肉”的古训。近读英人胡真斯的著作,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要毁灭传统的历史文化,并不必焚书。我们只须一两代人不去读这些书,便足以毁之了。”读罢掩卷长叹,仿佛在硝烟弥漫的历史隧道里,又发现了另一种不见火光的“焚书”,不禁为书的命运捏一把汗。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独特的建筑文化视角
  顾孟潮
  刘心武先生是文学名家,但是知道刘先生对建筑文化有浓厚兴趣和研究的人不多。最近读了刘先生《我眼中的建筑与环境》这本大作之后才长了点见识。刘先生堪称建筑评论的好手、建筑论坛的新星,这本书更值得向读者介绍。
  该书由刘先生一百篇力作和马国馨建筑师的代跋(建筑评论的评论)组合而成。全书共三辑。
  第一辑是对长安街上三十五座建筑物的评论,总题是“通读长安街”。篇篇都是“胆大妄为”的“纯个人意见”。书中对北京长安街的新建筑从人文特色、艺术风格诸方面予以评点,文字犀利、明快,颇有见地。
  第二辑是城市美学絮语。读之使人有诗情画意美不胜收、余味无穷的感受,感觉到这是理性与直觉交织而成的建筑、城市美学的学术评论,决非信之所至的妄言。
  第三辑为“建筑·环境·人”。收入近年来发表过的多少与建筑、环境与人类生存状态有关联的散文、随笔、游记。这些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建筑评论,但它显示了一种建筑与人的整合和复原,有建筑与城市存在的原生态意义,属于极值得建筑界内外人士关注的“社会之声”,是作者有血有肉、有水平有见解的议论。
  我完全赞同刘心武先生的观点:“文学与建筑隔行却不隔山。这两个行业都属于宽泛的艺术范畴。引领这两个行业的美学女神如果不是一位,也该是孪生姊妹。”(见该书“写在前面”)
  我历来认为,文学是人学,建筑学是人生和社会舞台之学。岂有设计舞台的人不关心戏剧情节和角色的道理呢?只有建筑家与文学家的密切合作,才能演出丰富多彩更加美好的人生和社会的活剧来。因此建筑离不开文学,建筑师对于人生和社会的许多认识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来自文学,从事建筑设计与创作的人需要有相应的人文素质,其中文学艺术修养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文学也离不开建筑这个有形的大背景与环境,所以古今中外许多文学艺术大师,对于建筑和城市、乡村都有着细致入微的描述、深刻的理解和精彩的评论。曹雪芹的《红楼梦》、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便是文学家这方面的杰作。但是,像刘心武先生对中国当代建筑评论如此热心执著地推动并且身体力行地投入,而且获得如此成果的文学家,在国内尚不多见。这是对我国当代建筑评论可贵的贡献。
  据我所知,该书是当代中国文学名家撰写的第一部个人建筑评论专集,它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本设计、印制精美的书,又由建筑专业的权威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这一文化现象本身就值得大书一笔,故成此短文,以期有更多的朋友开卷受益。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
  江泽民同志曾先后邀请八位教授讲述研究中外历史的一些专题。八位教授将讲述内容扩充结集,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专题分别是:略论英美法三次资产阶级革命(齐世荣)、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龚书铎)、近代以来中美俄日关系的特点(张宏毅)、中国近代灾荒与社会稳定(李文海)、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戴逸)、世界古代帝国和文化兴衰(庞卓恒)、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齐世荣)、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张传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政治统治(罗国杰)。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世纪风云——中国共产党史话》
  全面记述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世纪风云——中国共产党史话》近日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一百余万字的篇幅,采取以人带史的写作手法,生动、真实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近八十年的风雨之路。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艰辛的跋涉者
  张世英
  人们对女作家草明并不陌生。从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她奉献给广大读者《原动力》、《火车头》、《乘风破浪》、《神州儿女》四部小说,是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闻名之作。她的名字和我国工业建设连在一起。
  草明为什么钟情于写工业题材?笔者近日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草明回忆录《世纪风云跋涉》找出了答案:“那是因为我所处的时代、生长的环境和党对我的教育与指引分不开的。”
  1913年生长在缫丝之乡广东顺德的草明,从小熟悉工人。由于家庭贫困,她同情工人,十九岁就写出了反映女工苦难生活和其与命运抗争的短篇小说。1932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之后,在鲁迅先生的关怀和指导下,走向工厂、夜校,创作了不少描写工人的中、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鲁迅先生的思想和精神,一直鼓舞着她不怕困难,勇于拼搏。
  这位女作家真正有意识地、主动地写工业,是在她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身材瘦小、体弱多病的她,不论是从延安赴东北暂停在宣化的途中,还是在东北的牡丹江、哈尔滨、沈阳、鞍山等地,她总是置身于发电厂、铁路工厂、钢铁公司的工人中。她的心血没有白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创作出一部又一部引人注目的反映新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精神面貌的小说。“我总结自己大半生的创作实践经验,深刻体会到深入工农兵的斗争生活,是我们革命文艺战士正确的道路”是这位女作家的由衷之言。
  这部二十多万字的回忆录中,作者以真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细致入微的笔触,从童年写到九十年代,历经八十年的人生沧桑。书中不仅讲述了她的理想追求,也记述了她与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接触,和一些作家的友谊,以及个人的爱情、婚姻、家庭。书名揭示了这位老作家人生之路经历了艰辛的跋涉。这部回忆录,不仅是草明个人的回忆,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读书一得

  历史起跑点
  周明
  二十年前,中国开始了伟大的第二次革命———改革。而这一历史变革的起跑点,则是在农村大地兴起的包产到户。当时悄悄进行包产到户的农民,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一个“包”字,石破天惊,竟然引起了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中国从此面貌一新!
  根据常理,任何历史变革都会伴随着曲折和艰难。包产到户在中国的兴起更是如此。近几十年,包产到户给中国历史走向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包产到户,三起三落,几经沉浮,曲折异常。在包产到户的争论中形成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则直接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样一场社会大灾难。也正是因为包产到户的再度崛起,引起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包产到户尽管屡遭挫折,为什么会在中国数度崛起?现在看起来十分简单的包产到户,为什么对中国的历史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一直是萦绕在我和许多国人心中的一个历史之谜。最近有幸读到由徐勇著,珠海出版社刚出版的《包产到户沉浮录》一书,使我得以解开这个谜。
  这本书以客观冷峻而不乏激情的叙述,向我们展示了包产到户从崛起到在全国普遍推行,并引起中国历史性变革的生动而沉重的画卷。过去很少人了解,“包”字一直伴随着中国农业集体化过程,早在1957年,几个县干部便在浙江的一个县进行包产到户试验。只是一开始,包产到户便被视为“单干”而横加批判。1958年后,包产到户更被视为“一小二私”,是与“一大二公”人民公社体制格格不入的“资本主义道路”。由于天灾人祸,饥饿难熬,安徽在六十年代初兴起了包产到户,并得到了中央上层的广泛关注。邓小平由此发表了著名的“猫论”。但在“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认定包产到户是“刮单干风”,将包产到户提高到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的高度,包产到户从此被冷冻。直到七十年代末,包产到户在安徽再度悄悄崛起,并引发整个中国的变革。
  在叙述包产到户起落进程中,对于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人的命运沉浮,作者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自包产到户一开始出现,围绕包产到户是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就没有停息。与此相关的人的命运、人生境遇,更是起伏不定。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率先提出包工包产责任制,并肯定包产到户,因此屡遭批判,不仅免去部长一职,且连中央农村工作部也被撤消。“文化大革命”对刘少奇、邓小平的错误批判,“罪状”之一就是“三自一包”……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围绕包产到户的争论也十分激烈。如果不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包产到户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的命运,是难以想象的。
  正因为如此,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之际,《包产到户沉浮录》一书的出版,具有格外特殊的意义。正如这本书所昭示的:回顾与反思这段风雨历程,对于今日改革开放不再纠缠于姓“资”姓“社”的无谓之争,不再动辄上纲上线轻易扼杀富有生命活力的东西,不再拘泥恪守教条本本,大有裨益。对我们深刻地认识邓小平理论,认识二十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是一份好的教材。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新书信息

  新书信息
  “名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名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丛书”(《名家解读〈金瓶梅〉》、《名家解读〈红楼梦〉》、《名家解读〈水浒传〉》、《名家解读〈西游记〉》、《名家解读〈三国演义〉》)借助于选家的慧眼,荟萃了近一个世纪以来鲁迅、胡适、郭沫若、郑振铎、吴晗、俞平伯等等诸多名家关于名著的著述。
  正是这些名家前贤呕心沥血的不懈探索,澄清了一个个名著之谜,揭开了一个个学术悬案(当然不是全部),为广大读者步入名著殿堂提供了开启知识之门的金钥匙。
  《解开“马尔斯”关门之谜》
  人民日报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解开“马尔斯”关门之谜》,是作者崔龙弟多年来从事经济报道的作品汇编。这本二十五万字的新闻通讯集以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敏锐地抓住了第三产业一些经济现象的内在东西,深入浅出地透视出市场风云变幻的诸多特点,并站在一定的高度分析事件的过程与趋势,具有可读性和启示意义。
  《白色圣诞》
  作家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青年女作家王小平颇有灵气的小说《白色圣诞》。
  这些年域外题材作品已出现类型化倾向,而《白色圣诞》以全新的视角叙述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故事。一个在美留学的天体物理学专业的高材生的美貌妻子突然失踪了。是私奔,情杀,还是恶作剧?围绕这个谜小说掀起了轩然大波,结局是难以承受的沉重。这是一本耐看的书,这又是一本艺术上十分讲究的书。


第10版(大地周刊·读书天地)
专栏:

  瓷壶 安德鲁·沙克瑟
  《今日美国陶泥家》(周光真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插图(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