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专版)
专栏:

  深刻反映现实 讴歌时代精神
  为贯彻全国电影工作会议精神,扩大国产优秀影片的影响,继《大进军———席卷大西南》等四部影片之后,中宣部文艺局、广电总局电影局、本报文艺部、光明日报文艺部日前再次在京联合召开了《花季·雨季》、《惹事生非》、《燃烧的港湾》、《挺立潮头》四部优秀影片座谈会。本报在此刊发与会创作人员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编者
  特区少年梦
  《花季·雨季》导演 戚健
  在拍摄之前,深圳影业公司的领导徐祥炼同志与我和编剧对剧本创作反复地进行讨论。时间之长,在我历次的创作中是很少见的,磨刀不误砍柴功,这对今后的创作,实在益莫大焉。
  《花季·雨季》描写了特区中学生斑斓多彩的生活,同时对社会生活进行多视角思索,用少年的意识思考着师长,并以轻盈的笔触加以勾勒和描画。作品中流泻出理想的光彩,呈现出青少年在阳光沐浴下的绚丽世界,这群在改革开放前沿的青少年,他们虽然与我们同处一个时代,却极鲜明地表现出这一代人所特有的个性特征。
  深圳毗邻香港,青少年经常会面临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小小年纪便不得不面对商品经济的正面负面影响。城市的高速发展,现代生活的快捷节奏,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使得求学、打工和发展等种种考验,较早进入他们的视野和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多种方式使他们受到影响。我们的教育也面临着如何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提倡素质教育的严肃课题,在孩子们有较强个性的同时,如何增强他们的群体意识,使之成为既有个性又有较强的集体主义和民族情感的新一代的关键。以上的问题都是我们在讨论中反反复复地研究的。最终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没有理想的人生,是一个黑洞;不表现理想的文艺作品最多也只算批判现实主义文艺。而我们拍摄的《花季·雨季》要表现理想———建设中国和特区的少年梦!
  因为是青春片,所以从影像上讲应该是轻松、明丽、多色彩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唯美的东西。总之,首先得看着好看,好像时装,能反映时代的特点。富有经验的摄影师赵小丁把广告摄影的一些东西用到电影里,比如对颜色的反差对比,对人物一些光线的处理等尽量使影片出现另一种清新明媚的青春气息。
  《花季·雨季》反映的不仅是一个中学生群体的花季雨季,而且要映出一座城市、一个时代的花季和雨季。所以美术部门在选择场景、布置道具、挑选演员服装时尽量注意到了经济特区的特点,从而从侧面充分反映出这座城市的品格,并在不经意中折射出经济特区的社会变迁。
  我这次选择的主要演员大都没有什么表演经验。但这并不可怕,我欣赏他们身上的朝气和中学生身上特有的气质。拍摄时我让演员放开来表演,表现出生活中那种带有毛边的质朴……
  以上是我对拍摄《花季·雨季》的一点追求,到底如何,有待观众评定。
  情系衣食父母
  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 张丕民
  我厂拍摄的农村喜剧片《惹事生非》就要与广大观众见面了,影片能赢得广大观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喜欢,我们是有信心的。因为从策划制作宣传发行,我们就一直要求拍出一部观赏性较强的影片,我们期望能达到这个目的。
  我带着这个影片去过农村、城镇、大专院校,也招待过西安各个层面的观众,普遍反映该片轻松自如,不显山露水,却蕴含着当代农村在飞速变化之中的丰厚信息。
  最使我感动的是在农村的放映,电影放完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从毫无隔阂的交谈中,我得知农民朋友是十分渴望看到反映他们真实生活的影片,他们说,港台片打打杀杀,卿卿我我也看得不爱看了,还是看反映自己生活的影片解馋。对《惹事生非》,有人认为主人公太可爱了,村长要都是如此,农村工作还能搞不上去;更有人讲,应该组织村长们看,让他们学一学怎样当好村长。有人不惜步行数里赶来看电影,看完一部后不想走,还想再看。有人讲,我们有几年都没看到过这么好的影片了。乡亲们渴望看到好影片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灵,使我这个电影工作者倍感肩上的担子是何等地沉重。我望着一张张质朴而饱经风霜的面孔,一双双诚挚期盼的眼睛,我的心在颤抖,我的眼圈湿润了。我们怎能放弃这么一大块阵地,怎能忘记这几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也由此激发了我们多为农民群众拍出优秀作品的信念。
  从《惹事生非》的操作成功,我们有如下几点感受:
  第一,作为出品人,必须牢固树立守土有责的意识,重视农村题材,心系农民群众,下大力气抓创作,组织队伍出精品。
  第二,要调动主创人员的积极性。《惹事生非》的成功,无疑为我厂的主创人员注入了拍摄农村片的活力。主创人员普遍认为农村片不是不可为,而是大有可为。有了这部分人的积极性,为拍好农村片奠定了基础。
  第三,广电总局、电影局和省上领导的支持。政府的支持和导向,是多出优秀农村片的动力。部局领导多次组织送片下乡,省上领导亲临拍摄现场指导,都给我们生产增加了强大的动力。
  第四,拍好农村片,市场不仅在农村。当年的《李双双》、《喜盈门》和现在的《喜莲》等影片的成功与《惹事生非》在大学、城镇目前所受到的关注,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既然从事的是精神产品的生产,我们就不能忘记和忽视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不能辜负养育我们的父老乡亲,我们将义无反顾地拍好农村片,以优秀的作品来回报我们的衣食父母。
  半个世纪的心愿
  《燃烧的港湾》编剧 周毅如
  《燃烧的港湾》即将和广大观众见面了。半个世纪以来蕴藏在我心底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1946年初,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时期的苦难,从澳门贫民窟里生存下来的我,与妈妈及兄弟取道广州,到达香港,准备返回内地。在香港盘桓的日子,由于某种机遇,我被带到了香港的南丫岛的索罟湾畔,被郑重地告知:这里是日寇在1944年至1945年太平洋战争节节失败时,妄想作垂死挣扎,修建的供小型自杀潜艇使用的秘密潜艇基地。日寇为了修建这基地,抓了三百多香港居民,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国同胞,少数是英、美、法等外国人做劳工。日寇对待这些劳工极其残酷。就在基地即将建成时,三百多劳工在一位船长(中国同胞)领导下,奋起暴动,炸塌了他们亲手挖掘的供小型潜艇用的海边隧道,并与镇压他们的日寇同归于尽,壮烈殉国。
  这一瞬间,我眼前展现的,不再是个荒凉的海滩、几个颓塌的人工山洞,而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一群赤身露体,手无寸铁的英雄与武装到牙齿的日寇浴血拼搏的壮烈场景。
  这是香港人民的骄傲!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这是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人民的骄傲!
  也就在这一瞬间,这事就深深铭刻在我的心里。半个世纪以来,不断鼓舞着鞭策着我,催我奋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重新回到文艺队伍中来,从事小说及影视创作。把这事搬上银幕,就成了我日思夜想、萦绕心头的愿望,成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感谢上影的领导、李歇浦导演及摄制组的全体同志,没有他们的高度责任感及辛勤劳动,就不会有这部影片。
  我还要感谢我的合作者,我的妻子艾立群同志,她在艺术上给我的帮助,及本剧的情节,甚至每个细节的设计上,都付出了辛勤的劳作。
  当然我更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感谢至今我仍无法知道他们姓名的三百多香港同胞。他们才真正是这部电影的创造者!
  激情燃烧的创作
  《燃烧的港湾》导演 李歇浦
  《燃烧的港湾》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为庆贺香港回归,于1997年投资千万元的一部大片。
  大凡看过文学剧本的人,都认为这部影片拍摄难度极大,是块难啃的骨头。自1991年执导《开天辟地》后,我已息影五年。我为什么甘冒风险,接受这一挑战?原因很简单,这是一部我想拍的电影,一部能激起我创作冲动的电影。
  在银幕上,正面表现沦陷时期的香港人民奋起抗日的情景,这是第一次。影片围绕着建造一座自杀潜艇的掩蔽工程展开故事情节。劳工们不仅在日寇刺刀和皮鞭的驱赶下饱受苦役、疾病的煎熬,还将一个个成为工程的殉葬品。据考证,影片故事发生的事件是有历史依据的,香港有关书籍上也曾有记载。去年年初,我们去香港南丫岛看景,看到了至今仍保存着的“神风洞”,也就是日本侵略者搞的军事工程。
  当前,在日本,就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妄图篡改历史,为军国主义招魂。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历史更是不容篡改的!《燃》片以史实为载体,着力于情节的构筑和人物的塑造,通过艺术的手段,从一个侧面真实可信地生动地再现这段令人刻骨铭心的悲怆历史,也是对那些至今仍然妄想还魂的军国主义者的迎头痛击。
  这部影片既追求浓郁的人文色彩,又有火爆的动作场面,枪战厮杀,岩洞塌方,摩托艇撞人,“杀人洞”大火焚烧劳工,潜艇爆炸等等。我始终认为,任何题材的影片要赢得观众,都必须力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像《燃》片这样严肃题材的影片,同样要拍得好看!
  为了把这部影片拍得真实可信,拍得好看,全体摄制组的同志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两个多月的外景拍摄阶段,全组天天起早摸黑,早出晚归,几乎人人晒脱了几层皮,掉了几斤肉,可谁也没有一句怨言。拍摄《燃》片,不仅燃烧了我这个导演,也燃烧了全体创作人员的全部情感。为了达到造型上的逼真感,有关部门经常提前赶到现场,马不停蹄把数百个群众演员化得“蓬头垢面”。化妆师说:“这部影片所用去的油彩比我拍了二十多年电影所用的加起来还要多。”扮演洪达的演员何麟,我说他的肚子大了点,他即刻天天上健身房苦练,为演好角色,一丝不苟……
  难忘的1997年已经过去了,香港回归一周年的纪念日即将来临,《燃烧的港湾》若能为纪念这个光辉的日子献上一份礼,则是我们由衷的心愿。
  一定要有真情实感
  《挺立潮头》导演 翟俊杰
  刚刚制作完成上、下集故事片《长征》,我便接到执导《挺立潮头》的任务。尽管十年前我拍过以钢铁工业为题材、反映还挺好的《共和国不会忘记》,但那次艺术实践让我更加清楚拍工业题材影片的难度是多么之大;何况时代在发展,许多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从《共和国不会忘记》到《挺立潮头》,十年间,我看到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长期受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而陷于困境,看到众多因企业经济效益不好而下岗的工人兄弟姐妹———他们中间就有我的亲戚朋友和儿时的同学,一种责任感促使我立刻接下这部影片,同时要把它拍好,就算是为工人们鼓鼓劲儿也是好的。这部影片的宣传词就一句话:献给为了搞活国有企业而奋力拼搏的工人兄弟姐妹们!
  创作中,我的体会只有一点,那就是拍这类题材一定要怀有真情实感,要对工人生活真正关注。其实无论创作哪一类题材的影片,情感都不能虚假矫造,而表现工业企业、表现工人尤需真情和由真情而迸发的激情。我为影片的主人公徐振海设计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儿子在外奔波挣扎一天,晚上回到家还记着给老娘用热水泡泡脚。及至儿子因劳累病倒,白发人反过来又为黑发人擦身子。这是我个人生活中的体验,我用在了影片里。中国人崇尚孝道,一个人如果连亲娘都不爱,更何谈真正地爱祖国爱人民爱朋友?这种情感增强了为搞活企业而挺立潮头的主人公的人格力量和亲和力,从而使人们更加认同他。不然,整天开会研究奔跑呼号抽烟沉思又会是个什么形象?
  “硬”题材需要“软”处理。钢铁够坚硬的,事件够沉重的,所谓“软”处理就是以情:人情、亲情、深情来烘托气氛。在创作《挺立潮头》的过程中,我有幸真切地了解到什么是引起国内外巨大反响的“邯钢经验”。一个原来毋论奖金,就连工资也难以维系的、几乎陷于瘫痪的中型钢铁企业,不要国家一分钱的支持,不要国家在政策上的倾斜与照顾,而是靠转变观念、强化市场意识、降低成本、占领市场,继而发展科技,终于扭亏为盈。不但极大地提高了职工们的生活待遇,而且每年向国家上缴了比大型钢铁企业还要多得多的数亿元巨额利税,这一切给予我们何等深刻的启示!
  电影生产和工业生产一样,同样面临着经济上的困难,同样面临着市场的严峻考验。通过在邯钢拍摄《挺立潮头》的日日夜夜,通过和工人们的广泛接触,我和他们在感情上更加贴近了,也更懂得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对我这个电影人来说实在是受益匪浅。
  从“铁人”到“钢人”的联想
  《挺立潮头》主演 张连文
  七十年代,我参加了影片《创业》的拍摄,扮演以“铁人”王进喜为原型的全国劳动模范。影片放映后,立即在全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创业》这样一部充满革命现实主义的影片,以其饱满的革命热情感染了整整一代人。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又参加了反映搞活国有企业改革的影片《挺立潮头》的拍摄,这是以邯郸钢铁企业集团为原型所塑造出的一批“钢人”形象。在这部影片里我扮演厂长,一个经历过计划经济而今迈入市场经济的弄潮儿,这中间整整经历了二十几个春秋,看了剧本,我为剧中人物在改革大潮中所做的贡献深受鼓舞。但作为演员,该以怎样的心态把握剧中人物的脉搏,可以说是必须严肃认真对待的一个挑战。
  《创业》影片反映的那个时期,当时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正是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这一批批英雄,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一举改变了我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励着人们。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需要的是胆识和魄力,也许在《创业》时期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只要肯干就可以了,但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就远远不够了。我看完《挺立潮头》剧本后,陷入深深思索之中,“改革”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却需要多少勇气,要与传统观念的斗争,要开辟全新的视野,的确是场艰苦的自我意识的奋争。拍摄《挺立潮头》的过程,也是我学习、改变传统观念的过程———光有以往的不怕苦、不怕累,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现在要有清新的头脑,丰富的知识,科学和智慧。邯钢人所总结出的那八个字“模拟市场,成本否决”这是经历过一番痛苦磨练之后的结晶,他们也从中尝到了甜头。
  如果说影片《创业》在当时曾激发了一代人,那么我相信《挺立潮头》这部影片,尽管有许多不足,但在改革的道路上将会激励人们以崭新的面貌,挺立在改革的潮头。
  拍完片子拉家常
  《惹事生非》导演 付小健
  没想到会拍一部农村喜剧片,起码近年没有打算。拿到的不是剧本而是张继的短篇小说《村长与鱼》,字数不多,故事也很简单,但还有意思。与编剧吕宏强聊天,建议把鱼改成鳖。鳖的意思比鱼复杂,有生发喜剧的可能,比鱼更能惹事生非。不久,剧本出来了,情节链很紧密,丝丝入扣。作为导演,怎么将这样一个故事叙述得好看并且跟别的农村喜剧片不大一样,这事真的不是太好办。音乐使我对电影的形态有了初步的想法,即用现代感包装这部影片,融进更多的信息量。
  当今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正日趋融合,城里人到农村承包荒山,开粮店,农村人到城里来的就更多了,不光是人口流动,在价值观、消费观、意识形态方面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现象不容忽视。因此二度创作中加进广播站一条线,一来使剧作更丰厚,二来使过于紧密的故事链有了出气的孔,增大了信息量,拓展了情绪链。比如广播站有了CD这种洋玩艺,中国农民爱看戏,但如今的他们绝对不排斥洋东西。我在戏里设计了一个情绪段落,即高音喇叭头一回放出CD盘高清晰质地的现代音乐,农村青年旺旺手提两大串鲜红的辣子身不由己地跳了起来,场上的小孩随着节拍扭起了小屁股,连狗都竖起了耳朵。高科技与现代文化流进了乡村,冲进了大人小孩的灵性。
  至于喜剧,我是从小就喜欢的,只是喜剧太难创作与把握。由于是头一回,总怕有个闪失,因此原则想把握个“舒服”,不是胳肢人的。看完样片后不少人都说“舒服”,得意之余心里也很明白,《惹事生非》显然温吞了些,“舒服”有余过瘾不足。是功底不足还是过于中庸?一部片子下来总有太多遗憾。居然获了华表奖,观众反应也不错,但我知道是一种鼓励,毕竟农村片太少了。此片拿到大学里去放,居然一阵掌声一阵笑声,认定农村片不一定只是乡下人爱看,拍得好了,城里人也可岔个心慌换换胃口。
  说一千道一万,片子总得往好了拍。拍砸了,别的不说,对不起国家几百万的人民币呀。(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