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总结经验的辩证法
  津江
  总结经验是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功。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而也必然重视和善于总结经验。他在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就总结经验问题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无处不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芒。
  既总结正面的经验,又总结反面的经验。邓小平同志指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成功的经验鼓舞我们,增强我们的信心。错误的、失败的经验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使我们获得清醒的认识。全面总结成功的经验和错误的、失败的经验,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这样的基础是最可靠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在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后制定的。三中全会确定的工作着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如此深入人心?就是因为有正面经验和反面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作比较,具有极大的说服力。
  既吸取国内经验,又吸取国际经验。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教训,对于说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结论至为重要。“但是光凭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还解决不了问题。”“开放不仅是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经验。”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他所指的国际经验,则是世界上一切国家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现代科技一日千里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越来越把一切国家、民族不可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利用国际经验和条件,就是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只能使自己越来越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等等,所有这些关乎社会主义命运的决策的提出和贯彻,都是同吸收国际经验分不开的。
  既注重历史经验,又注重新鲜经验。邓小平同志很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指出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同时,他又强调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关键在于不断地总结经验。实践证明,及时总结新鲜经验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就能够不断适应客观世界的新变化,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遇到风险预先有对策,从而成功地走出一条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既立足于实际,又上升到理论。邓小平同志总是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经验,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宽阔眼界观察问题。他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高屋建瓴地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也最善于把群众的发明创造概括起来,提出方针政策,作为全国的指导。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遇到的许多艰巨复杂的课题,都是这样获得解决的。这也为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总结经验提供了榜样。
  学习掌握总结经验的辩证法,最重要的是要把认识论和方法论统一起来,把一切为了群众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统一起来,把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统一起来。这有助于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获得主动权和自由权。


第10版(理论)
专栏:

  经济增长、创新能力与文化建设
  刘昌庆 高书德
  经济增长、创新能力与文化建设具有密切的关系。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教育、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和经济竞争新形势的要求。”这深刻清晰地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增长的活力之源。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使经济保持稳定、良性的增长态势?目前,人们更多的是从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经济范畴去寻找经济增长的动力。这种研究自然是必要的,但忽略经济发展的深层动因,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所以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也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范畴本身,而应在更深入的层面上寻找动力。这个动力就是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就是创造能力,是指人在特有的文化根基、性格指向、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富有新意的发明或发现能力。创新能力意味着不因循守旧,不循规蹈矩,不固步自封。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看,从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到以产品、技术、资金、能源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工业社会乃至当今以知识、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如影随形,不可分离。从科技史看,每一次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创新都带来经济的重大变革和高速增长。
  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一种外延扩张型的增长,虽然速度并不慢,但效益并不理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在经济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缺少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缺乏使我们的经济发展缺乏活力,造成许多盲目行为。因此,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首要课题。而提高创新能力,则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的生成往往受制于经济和政治的状况。不同的经济形态与政治形态孕育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塑造出不同观念、不同性格、不同素质的人;而不同观念、不同性格、不同素质的人,在创新能力上则表现出不同的禀赋和指向。自然经济主要的经济特征是自给自足,政治上表现为专制和集权,文化上比较封闭,造成人身依附关系严重,无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不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孕育的文化,对人的进取和创造精神进行了充分的培育和张扬,人的独立性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强烈。这种文化是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吻合的,能够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培育创新能力。
  教育和科技作为文化的基础工程,在我国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应改变传统教育只注重继承、不注重创新的落后模式,大力推行以提高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素质教育,培育有创新能力的开拓型人才;更加重视、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知识和科技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总之,处理好经济增长、创新能力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持续发展。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评《中西部发展论》
  马洪
  薛军同志的《中西部发展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中,分析了中西部发展问题,阐明了加快发展中西部的历史机遇和基本思路,是一部论述中西部发展问题的力作。
  在深层次上阐述中西部发展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解决中西部发展滞后问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强调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地区差距问题,并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作者通过学习和思考,对中西部加快发展的战略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认为,中西部与东部差距的扩大是历史、社会、自然条件、宏观经济政策及结构本身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发展中西部是中国强基固本的内在要求,事关国家发展与稳定的大局。中西部发展,关键靠自己,同时中央的支持与全面拓展中西部与东部合作的领域是根本出路。
  中国幅员辽阔,各经济区域之间差距很大,经济发展不可能齐头并进,如果没有重点突破,也就没有全面发展,沿海地区最有条件先走一步。先发展沿海地区的战略是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中西部要拥护、支持、服从这个大局。正是由于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才使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同时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在中西部与东部差距明显拉大的今天,已经是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因为中西部的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涉及到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稳定问题,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全方位审视中西部发展问题。
  对中西部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索。中西部发展战略研究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作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一系列重大问题。这种从全局出发分析问题的方法,克服了以往中西部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仅从本地区、本部门利益出发的局限性,使人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中西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中西部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
  本书作者用系统论的方法,从系统与结构、系统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关原理着手,对中西部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展开研究。导论“中西部发展的跨世纪思考”从五个方面对全局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起着总领全书的作用;第一编“中西部的大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头戏”,列举了东部与中西部不断扩大的落差,找出了导致落差的原因,并分析了加速中西部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面临的难得机遇;第二编“加速中西部现代化关键靠自己”,提出了中西部加速发展的基本思路;第三编“创造大环境,实现大突破”,论述了中西部发展中中央支持与东部合作问题,并提出了培育和形成若干个增长极,形成点、线、面开发格局的思路,提出山西以其典型性和代表性成为其中一极;结束语“创造发展新模式,开拓现代化新道路”,回答了一些事关全局的问题。
  提出了若干科学可行的观点。作者在本书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内部根据和外部条件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做了综合的研究和估量,提出了可操作的对策方案。他认为: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其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应当正视差距,正确认识差距;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和存在是一个历史过程,解决这一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必须有紧迫感,有忧患意识,积极控制并努力缩小差距;既要充分认识中西部发展中的困难,又要看到中西部发展的优势、潜力和机遇,破除唯条件论对中西部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误导;解决中西部问题既不能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单独由市场的力量去进行调节,也不能回到计划经济的老办法上去,而是要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在共同发展的前提下,加快中西部的发展。
  作者认为,加快中西部发展,结构赶超是主线,而结构赶超的关键是发挥地区在市场分工和竞争中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全力培育和发展特色经济。照猫画虎是死路一条,靠优势延伸强化,优势再造形成新特色,才能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中西部地区省份众多,条件各异,实施中西部战略的重点、方式、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关键要靠自身的力量,靠中西部地区内部的活力。中西部地区应该抓住战略重点,以深层次、全方位开放为前提,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中心,以搞活国有企业为重点,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特色经济为主要途径,以经济上脱贫、财政上脱补为近期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振兴之本。只有在这些关键性问题上取得突破,才能闯出一条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赶超之路。


第10版(理论)
专栏:

  规律·机制·方法
  ——广东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吴奕新 吴灿新 苟志效
  编者的话: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毗邻港澳,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的广东省,近几年来,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一些新鲜经验。本文对广东省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做了理论分析。
  规律
  精神文明建设有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律,只有在实践中正确地把握这些规律,才能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是人民群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使实践中的各项活动都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这个目标。
  以人为本,意味着把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精神文明建设,实质上是人类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基于此,广东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人和社会具有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既有对物质文明的追求,又有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正是从人的主体性原则出发,广东一直既重视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又关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问题,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注意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同时,又为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
  以人为本,意味着大力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又是社会主义人文精神本身的要求。近二十年来,广东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效率优先原则、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坑蒙拐骗等社会消极现象。为此,广东把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当作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强调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另一方面,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加各种社会公益事业,初步形成了扶危济困、救人危难、团结互助的社会道德风尚。
  以人为本,意味着必须努力提高人的素质。针对传统的乡村农业经济遗留下的墨守成规、迷信经验、夜郎自大和固步自封等落后心态,广东注重倡导科学理性精神,提出了“科教兴粤”的战略,将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科学理性精神,作为促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与此同时,还大力加强科技投入,迅速实现了科技综合实力的历史性突破。
  以人为本,意味着必须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出发去建设精神文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广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始终注意摒弃形式主义,注重实际,致力于构建由生活到理论、而不是由理论到生活的精神文明建设模式。在工业化浪潮勃兴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正确认识和处理工商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广东将精神文明建设寓于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以“谋其大于细”的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历史传统看,岭南文化的特点之一是重商言利。这种文化孕育了务实的行为倾向。正是由于这种倾向,广东人在实现经济社会生活变革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形成了自己的特征:一是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等转变成群众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的“感性道理”。二是塑造既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现实生活感的道德榜样,引导群众进步。三是抓“小事”,以“小”成大。精神文明创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需要从身边眼前的“小事”做起。广东先后开展了以“讲社会公德、除不良陋习、做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公德建设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同以人为本这一着眼点相适应,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在于重在建设,以立为本。以立为本之所立,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
  提倡正确的义利观。广东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整套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利统一的道德准则:一是“贵义重利”,既反对“重义轻利”,又反对“贱义重利”;二是在谋利的方式以及处理义利关系上,主张“取利于义”、“见利思义”和“以义制利”,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三是肯定个人对正当利益的追求,鼓励个人通过诚实劳动,不断努力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
  确立重效率、讲公平,靠效率实现公平和社会正义的道德价值标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之间既矛盾又统一。基于此,广东主张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不能以限制部分地区和部分个人的率先富裕为代价,而应通过努力扶贫,壮大集体和国有经济的实力,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在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又重视扶持集体经济提高水平、壮大实力,引导国有经济转换机制、走向市场,使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为实现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树立劳动致富意识,破除为富不仁和富会败德的传统观念。传统的儒家文化从重义轻利的观念出发,竭力渲染“富会败德”的观念。这种观念极大地压抑了人们思富致富的欲望,成为阻滞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消极力量和心理障碍。八十年代以来,在政府的推动下,不讲富德讲穷德的道德观念在广东失去了立足之地。“想富、敢富、能富、善富、勤劳致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劳动致富意识的树立,不仅有助于个人幸福的实现,而且推动了全省经济的高速增长。
  从实际出发,正确确立符合本地实际的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根据自身实际,广东始终注意把长远目标同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把着力解决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干部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当成突破口,取得了实效。一是通过抓职业道德建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业不正之风,通过反对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弘扬了敬业爱岗、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敬业精神。二是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环境,在全省初步形成了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反对奢靡轻浮的风气。三是坚决制止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把清除腐败当成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常抓不懈,通过改善政德政风带动民德民风的进步,切实促进了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机制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方面的许多成果难以用物的尺度计量,因而使有些人产生了精神文明建设是虚任务、软任务的误解。实际上,建设精神文明是比建设物质文明更为复杂、更为艰巨的任务。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生产过程”,积极探索科学的途径与机制,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完善制度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这表现为:一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措施得力,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保证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组织化。二是依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理论指导精神文明实践。三是精心组织“文化精品”工程,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丰富全省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组织实施“文化艺术上山下乡”工程,通过送戏送电影上山下乡,建设“千村书库”工程,加强了农村这一精神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五是定期召开全省精神产品工作会议,通过明确社科研究、文学艺术、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推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协调有序地发展。
  抓住龙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而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因此,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全社会作出表率。抓领导干部的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各级干部的头脑,切实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工作,加快改革和发展。
  善于用好传媒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利用传播媒介的作用,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广东形成了较为行之有效的做法:一是当好文化传播的“守门人”,不断加强党和政府对传媒的领导,明确要求传播媒介要为精神文明做出贡献、防止不良文化和腐朽文化对社会的侵蚀。加强社会文化市场管理,把制黄贩黄、盗版走私作为打击重点,坚持扫黄打非,努力堵住腐朽文化传播的源头。二是按照传播圈层原理,针对不同的圈层,进行不同形式的精神文明教育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不同阶层和地区各有不同的特点,避免了形式主义和走过场。三是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性,利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
  根据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特点,积极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具体做法是,按照职权责结合、管人管事统一的要求,理顺了宣传文化系统的领导和管理关系,增强了各级党委主管部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宏观调控能力和业务指导能力,为加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提供机制保障。
  建立、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引导机制。这种教育引导机制,包括“育、导、建、管”四个环节。所谓“育”,是指教育和培育,强调精神文明建设要靠养成。所谓“导”,是指精神文明建设要发挥价值导向的功能,引导社会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所谓“建”,是相对“育”和“导”的结果而言的,即通过“育”和“导”建立精神文明的规范体系。所谓“管”,是指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条件和保证,它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在“管”中把“育”、“导”、“建”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努力把握人类文明变迁的规律,在文明的融合中实现文明进步。融合是文明进步的生长机制,而同化是文明融合的机制之一。岭南文化相对于儒家文化传统而言,具有明显的经世务实趋向和较为强烈的重商意识。这不仅使广东经济在现代化转型中占有明显的优势,而且还使现代岭南文化形成了兼容并蓄、为我所用的心态,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同样具有明显的优势。广东在利用这一优势的同时,注意在吸收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过程中,培育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广东精神。
  采取一系列扶持政策特别是促进精品佳作脱颖而出的措施,建立精神产品生产激励机制。为了鼓励精神产品生产者的劳动,广东设立了“广东省宣传文化精品奖”和“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推动了全省精神产品生产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大批在省内和全国都有较大反响的精品。
  方法
  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因素很多。广东注意通过辩证地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有效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辩证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传统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广东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了科学的扬弃态度。总的原则:一是肯定中华文化在传统思想道德中有许多有价值的精神文化成果和美德需要继承和借鉴。二是注意防止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不利影响,顺应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和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
  辩证地把握西方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在警惕和防止资本主义文化中腐朽成分侵入的同时,抓住国际格局变动的机遇,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既强调中西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制度的差异,在意识形态、文化信仰、道德价值观的建构上不能放任自流,又相信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的鉴别力和免疫力,不搞形而上学的批判。
  辩证地处理精神文明建设中先进性和广泛性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分工、思想觉悟存在着差别,因而不同的人群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解和认识也会有所不同。基于此,广东在坚持对广大党员干部从严要求的同时,又充分尊重广大群众创建精神文明活动的不同要求,对群众自发的创建活动不横挑鼻子竖挑眼,而是随时注意发现群众创建活动中的闪光点,加以总结引导,使其发扬光大,成为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辩证地理解精神文明建设本身的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建设精神文明要有物质保障,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就难以落实。近年来,广东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规范有效的筹资机制,逐渐形成了多渠道的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体制:一方面,认真落实宣传文化发展的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资筹建各类宣传文化设施,狠抓精神文明建设的硬件保障,兴建了一批具有现代化水准的场馆,为精神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物质条件。
  辩证地理解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发展战略与具体部署的关系。一是把长远目标和现阶段目标结合起来,立足于现阶段目标;二是把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统一起来,引导社会成员在为共同理想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和社会价值。由此出发,广东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围绕中心任务抓职业道德建设、抓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抓青少年思想教育、抓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多角度、全方位的格局。
  辩证地理解精神文明传播形式中雅与俗的关系。在传播形式的选择上,既重视专家语言的功能,注意用各种文献、声像资料概括普及精神文明的理念,通过组织实施精品工程创作有高度、有深度、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神文明“文本”,使其能传之久远,长期发挥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作用;同时,又重视百姓话语和行为语言的传播功能,善于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实现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社会化。
  辩证地理解精神文明建设中队伍机构建设与改革的关系。党的十四大以来,广东按照“养精兵、精养兵,改体制、转机制,出精品、出人才”的总体思路,在抓队伍建设上,一是坚持由同级党委常委任宣传部长;二是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和干部“四化”的方针,充实加强宣传文化系统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发现、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有计划地重点培养一批中青年专家和学者,为下个世纪广东的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人才基础。在改革方面,按照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省文化厅直属院团、社会科学研究部门的不同情况,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部门行业的不同实际情况,大胆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扬长避短,形成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精神生产规律,出人才、出精品的体制,确保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