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2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

  从大局出发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
  郑必坚
  (一)举世瞩目的十五大召开后,一个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正在全党兴起。不久前刚结束的两期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研讨班,是高潮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央有关部门印发《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学习纲要》,召开理论学习座谈会,也是这方面的一个重要表现。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看教育部印发的《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来看中宣部、教育部今天召开的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座谈会,再联系教育部最近为改进“两课”教育、推进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使我们不仅看到了教育部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用这一理论指导教育工作的工作思路,而且表明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正在扎扎实实地推进。
  (二)我们全党都熟知,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教育。他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复出,就主动要求分管教育,并对新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我们永志难忘的贡献。教育战线曾经是遭受“文化大革命”破坏最严重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能够推倒“左”的“两个估计”,拨乱反正,不能忘记邓小平同志的贡献;广大知识分子包括广大教师能够摘掉“臭老九”的帽子,重新在全社会获得尊重,不能忘记邓小平同志的贡献;恢复高考和学位制度、职称评定制度,使一大批被“文化大革命”耽误的青年进入高等学府,一些优秀人才获得高学位和专业技术职称,不能忘记邓小平同志的贡献;如此等等,举不胜举。需要深入思考的是,邓小平同志为什么那么重视教育?他说:“我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中央也同意了。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这里鲜明体现出来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局,中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局,要求我们全党一定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种大局发展提出的历史性要求,正是邓小平教育理论得以形成的根本动因。
  (三)反映了大局发展要求的邓小平教育理论,不仅阐述了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学制、教材、教师和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等一系列教育方面的问题,而且进一步科学地揭示了教育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邓小平同志指出全党工作重点转移,这个重点就包括教育。他这样说:“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他强调教育体制改革,方向就是要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他还提出了著名的“三个面向”,成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这就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样,邓小平同志就为在教育工作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与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与世界的关系,指明了根本方向。
  (四)邓小平教育理论把教育发展的意义,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高度,提到关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和命运的高度,从而使我们全党的眼界更为开阔。邓小平同志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这既是从教育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上来说的,也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上来说的。他还在全面分析决定国力诸因素的基础上精辟地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学习这一论述,再联系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历史使命,联系到当前改革攻坚的严峻考验,联系到亚洲金融风波和经济全球化的持久浪潮,我们就会越发深切地体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保证国家发展和安全唯一正确的选择,而教育发展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则是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的一项“最根本的事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正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五)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不仅是教育战线的大事,也是全党的大事。我们中央党校也是教育战线的一个重要方面,承担着干部脱产进修和培训的任务,承担着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领导干部的任务。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导党校的教学工作的改革;另一方面也要把邓小平教育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广大学员进行深入系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的编写和印发,为我们进行这样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材料。让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携起手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扎扎实实地发展我们的国民教育和干部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10版(理论)
专栏:

  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科学理论
  白克明
  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座谈会,这是我们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的一个重要举措,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
  (一)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要求全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推进,这一学习新高潮正在兴起。它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既注意全面、正确地学习、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又从各自工作的领域对这一理论的有关内容进行系统钻研和理解。教育部认真组织编写的《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体现了十五大的要求,适应了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需要。《纲要》比较系统、比较全面地阐释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为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材料。我们相信,《纲要》的出版,对坚持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一定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教育。他总是从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看待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一复出,就主动提出抓科学和教育。他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全党实现工作中心转移后,他多次论述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他特别强调,“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师重教的风气。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他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地正确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方向,真正搞好教育改革”,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同时,在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结构、加强师资和教材建设,以及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教育经验等方面,邓小平同志都有非常深刻的论述。邓小平教育理论内涵丰富,透彻精辟,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坚持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出发,创造性地解决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既高瞻远瞩,规划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又脚踏实地,提出了做好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措施。改革开放二十年教育工作的实践证明,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教育事业顺利前进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在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必须始终遵循的科学理论。
  (三)学习和实践邓小平教育理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是关系二十一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大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面对这样的形势,可以说,谁掌握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拥有人才科技优势,谁就拥有发展的优势,谁就会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我们必须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更加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好邓小平教育理论,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需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充分认识教育对我国跨世纪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作用,深刻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全党、全社会对教育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思想,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有一个根本转变。二是充分认识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深刻理解加快教育改革、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的改革,增强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四)中宣部和教育部已经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党的各级宣传部门和教育工作部门,认真组织好《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的学习。通知要求,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要同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结合起来,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积极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的精神,切实组织好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要进一步加强对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宣传,注意总结报道各地、各部门学习的经验和成效。现在,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形势很好。我们一定要发展这个好的形势,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编者的话: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6月11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座谈会,李岚清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见本报6月12日第一版)。丁关根、彭珮云同志出席座谈会。陈至立同志主持会议并介绍了《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编写情况。座谈会上有五位同志作了发言,现将发言摘要发表。


第10版(理论)
专栏: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逄先知
  教育部编写的《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是迄今为止对邓小平教育理论论述得比较全面而准确的一本好书,为人们学习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教育理论,提供了一本重要的辅助教材。它的出版,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推动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是大战略家。他总是从国际、国内的全局中,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抓住一些带关键性的问题,用以推动整个事业的发展。科技教育就是他抓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复出“自告奋勇”抓科技教育工作,一直到1992年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邓小平同志从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中华民族与中国社会主义命运的高度,认识和论述教育问题,提出并回答了我国教育的战略地位、指导方针、目标任务、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构成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我国改革和建设实践的总结,其中许多思想观点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同志强调,要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教育发展的目标在人才,这是邓小平同志始终一贯的基本观点。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他指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能够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所以,教育事关我们国家、民族的前途和社会主义的命运,必须从战略高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否则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二、邓小平同志强调,搞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知识和人才。二十一世纪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的强劲崛起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世界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向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本身并没有产值,很多方面是看不见的,但它是出人才的。而我们的弱点恰恰就在这里,即知识不足,人才不足。我们的教育现在面临着双重使命。一方面,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努力探索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在知识创新和人才开发上大做文章,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的大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储备。
  三、邓小平同志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要落实这一方针,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加快教育观念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邓小平同志1984年就指出:“我们现在教学上‘满堂灌’的现象还存在,要多多鼓励学生自己的发展。”他在讲到要学习世界最先进的东西时说:“先要学会它们,在这个基础上创新”,“一开始就启发学生,向着更广更深走,这就有希望了”。现在看得越来越清楚,只有通过改革努力培养一代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的教育才能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四、邓小平同志强调,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这是我们党一贯的教育方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了这一方针,他殷切希望青年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邓小平同志1985年在会见法国客人时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创始人有相当数量是在法国受教育的,这包括社会知识的教育。在那里使我们这批人受到教育,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并信仰马列主义。今天,努力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实践中更新知识、增长才干,这是我们的年青一代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可靠途径。
  五、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精神面貌可以直接影响物质。没有精神文明,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我们的现实生活已经证明了邓小平同志的这个重要观点,今后,还会继续证明这个重要观点。在今天,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培养“四有”新人,要重视和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邓小平科技理论一道,是我们党制定和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面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新变化,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进一步落实和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第10版(理论)
专栏:

  用邓小平教育理论指导首都教育事业
  李志坚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迎接二十一世纪到来的重要时刻,教育部编写《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它将进一步推动全国教育战线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论述全面而丰富,特别是关于教育的战略地位;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于教育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关于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等,内容广博,思想深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强调教育是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并从战略高度把教育体制改革与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紧密地联系起来,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邓小平同志十分关心北京的教育工作,有许多论述是直接对北京工作的指示。他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根据“三个面向”的要求,北京市确立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立足北京、服务全国、深化改革、优化结构、重在提高、争创一流”,并制定了多项具体措施,取得了显著成绩。
  邓小平同志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党委和政府首先要抓的就是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教育的六个优先,即在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时,优先考虑教育事业发展;在安排年度财政预算时,优先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在规划城市建设和制定年度基本建设计划时,优先考虑学校建设布局、学校用地和保证学校的基本建设;在开发重点工程和高新科技产业时,优先做好人才准备,保证培训经费;在配备干部时,优先选配德才兼备的干部到教育领导岗位;在改善职工住房、福利和医疗等方面待遇时,优先保证教师待遇。同时建立了保证抓好教育的五项制度,即建立学习教育理论的制度;建立研究教育工作的会议制度;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学校的制度;坚持为教育办实事的制度;建立评议考核教育政绩的制度。
  邓小平同志积极倡导“尊师重教”,强调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善教师地位和待遇,这是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按照这一要求,北京市认真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本着政治思想、业务水平、生活待遇一起抓的原则,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使教师学历合格率与待遇逐年提高,师德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市委、市政府努力解决教师住房困难问题,使教师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朱镕基总理5月20日来北京考察时指出:“北京是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委、市政府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研究“全国教育中心”的定位,进一步确定北京教育的发展战略,并根据“教育中心”的目标要求,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的构成,建设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具有良好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全国一流的首都教育体系。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在国家教育部的领导下,深化北京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要认真贯彻“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从北京的实际出发,本着普通高教、成人高教和高等职业教育统筹规划的原则,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在教育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切实研究和解决当前和今后教育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使首都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的出版,为教育战线的同志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提供了一本好教材。北京市教育系统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好《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精神,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纲要》同各自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同时,还要组织好高校师生的学习活动,认真做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引导师生自觉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同心协力,为创建现代化的首都教育事业而奋斗。


第10版(理论)
专栏: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
  李文海
  在深入贯彻十五大精神,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的形势下,教育部编写了《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这无疑是一件十分重要和极有意义的事情,它必将对进一步推动大家学习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教育理论,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党的十四大以来,教育战线同全国其他战线一样,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学习,许多同志初步掌握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增强了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大业的坚定性,提高了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极大地加强了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历史责任感。这种思想上认同度的增加,转化成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地投身于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十五大以后,教育战线的广大同志,积极响应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全党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的号召,迅速兴起了一个新的学习热潮。在高等学校,让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正在顺利进行,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在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中开设了分层次的邓小平理论课程。在学科建设中,有计划有重点地研究邓小平理论的课题也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在其他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干部队伍中,学习邓小平理论也已经蔚然成风。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要使“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真正落到实处,要迎接世界综合国力和人才的剧烈竞争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严峻挑战,根本的一点,还是要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邓小平教育理论。邓小平教育理论深刻阐述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导原则,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培养人才的目标、规格和途径,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的改革,教育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等等。如果我们完整、准确地按照邓小平教育理论去实践,我国的教育事业就一定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在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时候,一定要同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完整科学体系结合起来和统一起来。只有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才能对某一方面的理论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深入领会某一方面的理论,有助于确切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培养人,造就优秀的人才。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现在的在校学生,再过几年、十几年,也就是到下个世纪的初叶,就要陆续走向社会,其中的大部分将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因此,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高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下世纪初叶我国社会的面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深感到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一代,是一项何等重要的神圣历史责任。我们讲“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我们的青年一代,具有对邓小平理论的坚定信仰,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对祖国、对民族、对社会、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强烈历史责任感,培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情操。只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必定是充满生机、长存不衰的。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又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自己肩上所负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同广大工人、农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建功立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