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科索沃危机
  武装冲突仍在继续
  阿南发生边境事端
  美呼吁建设性对话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6月17日电 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武装人员近日再次同南斯拉夫联盟边防军发生武装冲突。
  据普里什蒂纳新闻中心发布的消息,分别于16日17时和17日凌晨3时,两批阿尔巴尼亚族武装人员在同南联盟边防军的冲突中有10人被击毙。这些人是从阿尔巴尼亚进入南境内的。
  另据南通社报道,科索沃阿族武装人员17日在茨尔诺列夫公路旁向正在巡逻的塞尔维亚族警察开枪,一名警察受重伤。另一批阿族武装人员当天在卢日尼茨村附近向南联盟军营射击,一名南联盟军人阵亡。
  新华社地拉那6月17日电 阿尔巴尼亚外交部17日向南斯拉夫驻阿临时代办递交了一份阿政府的照会,抗议南斯拉夫挑起边境事件。
  据阿通社报道,6月16日,南斯拉夫边防军开枪打死阿境界内一名阿尔巴尼亚公民,然后越境将其拖入南境内。
  阿尔巴尼亚政府在照会中说,这是一起在科索沃局势日益紧张之际由南斯拉夫方面率先挑起的危险事件,加剧了紧张局势。阿政府强烈要求南停止此类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挑衅行为。
  这是自今年2月底科索沃发生武装冲突以来,阿官方首次宣布在与南斯拉夫交界地区发生边境冲突事件。
  阿尔巴尼亚总统迈达尼17日在对阿南边界地区视察时针对这起边境事件指出,面对任何挑衅,阿尔巴尼亚将保卫自己的边界。
  新华社地拉那6月17日电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17日在给阿尔巴尼亚总理纳诺的信中说,南斯拉夫联盟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举行建设性对话是持久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唯一途径。她希望纳诺继续向科索沃阿族人传递此信息。
  奥尔布赖特在信中称,贝尔格莱德必须停止近几周进行的“危及对话的暴力行动”。
  她说,美国支持阿尔巴尼亚帮助科索沃阿族领导人鲁戈瓦和平解决冲突的努力。
  同日,美国总统特使格尔巴德与纳诺通了电话。他在电话中称,美国正在研究迅速和持久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可能选择,不排除军事干涉的可能。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国务卿和总统顾问指出
  克林顿访华意义深远
  本报纽约6月17日电 记者符福渊、周德武报道: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今晚在亚洲协会举行的年度餐会上表示,克林顿的中国之行将着眼于未来,克林顿将继续支持中国在制止南亚核竞赛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奥尔布赖特再次批评了一些美国国会议员反对克林顿访华的动议,认为这是错误的。她说,克林顿将寻求“让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在全球问题上建立更多的共同基础”。她说,如果美国希望在一个和平、繁荣及自由的世界上推进美国的国家利益,必须寻求与中国的合作。克林顿总统正在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她表示相信,克林顿的中国之行会得到美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17日电(记者李红旗、袁炳忠)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伯杰17日在白宫说,为美中关系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是美国下世纪的战略目标之一。
  伯杰是在专为克林顿总统访华举行的记者吹风会上说这番话的。他说,克林顿总统入主白宫后为美国确定的下世纪战略目标之一,是在美国和亚洲间建立一座坚固的桥梁,特别是将美中关系置于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
  他指出,美国之所以如此重视对华关系,是因为中国的走势对美国和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中国进行接触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亚洲金融危机和南亚紧张局势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中友好是大潮流”
  ——美国各界人士谈中美关系及克林顿访华
  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联合采访组
  克林顿总统访华前夕,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联合采访组在美国采访两周,同美国政界、商界、学术界、新闻界以及美国普通公民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我们得到的印象是,去年秋天江泽民主席访美之后,美国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发展和中美关系的改善,期望克林顿总统即将对中国的访问获得成功。
  采访组一到纽约,就赶往纽约花园大道基辛格事务所,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和国际问题战略家,基辛格博士的谈话首先从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开始。他说,中美两国致力于建立的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是一种对全球的繁荣和稳定极为重要的大国双边关系。在亚洲金融危机新的背景下,中美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包括经济战略对话,这对协调两国的金融政策、减轻金融危机的影响、共商中国加入WTO、协商解决贸易赤字等问题至关重要。他还强调,只发展经济关系还不能构成中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还要在政治领域展开对话、发展良好的中美政治关系。总之,真正成熟的中美关系应该是全方位的。他表示相信,克林顿总统即将对中国的访问将有助于推动不断发展的中美关系。
  几天后,当采访组从外地飞抵华盛顿,在对美国国务院副助理国务卿托马斯·芬格尔进行长达两个小时的采访时,听到了同样的声音。芬格尔先生绘声绘色地说,中国是一支生机勃勃的、正在崛起的力量,她活力旺盛、市场广阔,已成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中美关系因此变得太重要了,以至于那些干扰中美关系发展的势力难以占上风,美中友好是大潮流……基辛格博士和芬格尔的话无疑表达了美国相当一批有识之士的心声。在随后采访白宫高级官员、克雷格参议员、前美中协会主席兰普顿或与他们交谈时,记者听到了相同或相似的见解。
  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以及“两会”后中国社会生活的积极变化,赢得了美国有关人士的普遍关注和赞赏。美国联合资产管理公司高级副总裁克莱切尔高度评价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是对亚太经济的重大贡献,并表示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前景很有信心,同时也善意地告诫,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诸多挑战,搞好金融改革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在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记者参观了人声鼎沸、交易繁忙的证券交易大厅后,热情友好的执行副总裁乔治·雨瑞先生与记者进行了座谈。雨瑞先生对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重大贡献表示赞赏,对富有活力的中国经济十分看好。他兴奋地回忆起去年江泽民主席在纽约股票交易所访问时的情景。他强调说,中国的股市了不起,只用了近1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美国股市200多年才走完的路程。他说,目前已经有9家中国企业的股票在华尔街上市。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主任罗伯特·曼宁,华盛顿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马斯泰尔,著名经济学家蓝笛等,都非常了解中国的情况。他们在接受采访时往往谈笑风生地讲一阵流利的汉语,办公室里挂着中国地图、照片,摆满了有关中国的书籍、报刊。他们中有的刚刚从中国归来,有的即将赴中国访问。作为中国记者,耳闻目睹祖国在大西洋彼岸的影响不断扩大,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美国新闻界对克林顿总统中国之行的报道工作也相当重视。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的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正在精心制定有关克林顿总统访华的报道计划。
  毋庸讳言,在中美关系日益改善的主旋律也中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当采访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进行紧张的采访工作时,美国国会的某些人士和一些报刊正在就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卫星技术转让和所谓政治献金案问题再次发出鼓噪,企图干扰克林顿总统的中国之行。这次在美国的采访活动使我们更加深信,中美关系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干扰,但必将不断改善和发展,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一定会逐步建立起来,因为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负责克林顿总统访华的白宫高级官员对我们说:“克林顿总统非常期待这次对中国的访问。这是他对中国的首次访问,他将十分珍视这次与中国人民见面的机会。我们希望这次访问能维持并扩大江泽民主席去年访美后出现的良好的中美关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唐家璇访问加纳和多哥
  据新华社洛美6月17日电 外交部长唐家璇6月14日至17日先后对加纳和多哥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此次非洲之行的第三和第四站。
  中加1960年建交,两国和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中多自1972年建交以来,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多哥总统埃亚德马曾4次访华。
  15日,加纳总统罗林斯在总统府亲切会见了唐家璇。罗林斯说,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尽管资源有局限性,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创新精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还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无私的援助。非洲国家越来越认识到,非洲应不断改善和加强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关系。加纳将致力于扩大和深化对华关系。
  唐家璇对罗林斯说,加纳是中国的好朋友。这是因为,中加友谊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建立和培育起来的,有着深厚的基础;两国均属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维护国内稳定,发展经济,争取睦邻友好的共同任务;两国都在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共同努力和合作。中方希望,双方共同努力开创中加友谊的新纪元。
  17日,多哥总统埃亚德马在接见唐家璇时说,多中之间存在着非常友好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还在发展。中国是个大国,但从不干涉他国内政。多方认为,人权应结合各国国情,为各国的发展服务。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总是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多哥一贯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支持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多哥将永远是中国的好朋友。
  唐家璇说,他对多哥在国际问题上和中国统一问题上对中国的支持深表赞赏和感谢。他说,26年来,中多友好合作关系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中多两国是可以相互信赖、实实在在的朋友,中国为有多哥这样真诚的朋友感到高兴。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多哥继续加强在双边和多边事务中的合作,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关系而共同努力。


第6版(国际)
专栏:

  南非纪念青年节
  本报约翰内斯堡6月17日电 记者李新烽报道:南非各青年组织昨天举行活动,纪念索韦托学生运动22周年。
  非国大、泛非大和国民党等党派的青年组织和南非学生大会数千人,昨天在索韦托向赫克托·彼得森纪念碑献了花圈,以表示对死难者的悼念。当年仅有13岁的赫克托是第一个在学生运动中被打死的学生。非国大青年团和南非学生大会还以重走当年学生运动最初路线的方式,纪念今年的青年节。
  国民党青年组织在纪念仪式上发表声明指出:“我们和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我们感谢他们。”“现在是承认过去的错误、走向种族和解的时候了。”
  南非其他地方也举行了纪念活动。副总统姆贝基在他家乡的纪念集会上号召青年努力掌握知识,为祖国建设服务。
  1976年6月16日,南非最大的黑人城镇索韦托发生了震惊全球的学生运动,抗议带有强烈种族歧视性质的《班图教育制度》,遭到当局的武力镇压,200多名学生被打死。索韦托学生运动是南非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一个里程碑,点燃了此后反对种族隔离斗争的熊熊烈火。新南非成立后,把这一天定为南非青年节和公共假日。


第6版(国际)
专栏:

  6月17日,美国财政部长鲁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伯杰和总统副助理斯珀林(从右至左)在白宫举行记者吹风会,宣布克林顿总统访华的主要日程和议题。新华社记者 刘宇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发出改善与伊朗关系新信号
  本报纽约6月17日电 记者符福渊、周德武报道: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今晚在亚洲协会举行的年度餐会上就美国的亚洲政策发表演讲,异乎寻常地赞扬伊朗在中东地区扮演的积极作用。她呼吁伊朗与美国一道采取积极步骤,为最终实现双边关系正常化作进一步的努力。这是继今年1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利用美国之音发表对伊政策讲话以来,美国向伊朗发出的希望改善双边关系的又一积极信号。
  奥尔布赖特指出,由于西亚有着丰富的能源、众多的人口及在全球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巨大的比重,这一切决定了她在任内把改善美伊关系摆在重要的地位。奥尔布赖特回顾了美伊关系发展历程,指出两国从1856年建立关系以来,两国关系有好有坏。她强调,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和伊朗人开始把眼光转向未来。现在是把过去搁在一边的时候了。
  奥尔布赖特说,伊朗总统哈塔米是“一位值得尊重的总统”。她称赞伊朗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禁毒斗争中取得的进展,在安置伊拉克和阿富汗200万难民方面取得的国际声誉,在参与阿富汗和平外交努力及改善同沙特阿拉伯等邻国关系方面的积极表现。她同时指出,两国几十年的隔阂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消除。她说,伊朗继续支持恐怖主义、违反人权及开发远程导弹及核武器等,仍是发展双边关系的最大障碍。


第6版(国际)
专栏:

  几比叛军一兵营被攻克
  本报阿比让6月18日电 记者杨贵兰报道:位于几内亚比绍首都比绍市北部的叛军兵营16日晚被塞内加尔军队攻下。
  进攻中,塞内加尔军队遇到了叛军顽强的抵抗。塞内加尔军队摧毁了该兵营一个重要的弹药库,迫使叛军向机场方向撤退。昨天上午,战斗在比绍市更靠北部的比绍国际机场地区进行。
  最近一周以来,1700名塞内加尔和几内亚士兵介入,支持忠于民选总统维埃拉的军队。几内亚比绍外交部长昨天表示,在叛军放下武器之前,与叛军对话是不可能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外长希望巴印总理正式会晤
  印度班加罗尔举行反核游行
  据新华社伊斯兰堡6月17日电(记者许钺乃、杨士龙)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古哈尔·阿尤布·汗今天在此间表示,希望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总理举行正式会晤,为推动双边对话进程作出真诚的努力。
  阿尤布·汗是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作上述表示的。他重申,巴基斯坦愿意在去年6月巴印双方达成的伊斯兰堡协议的基础上与印度进行“富有意义的”对话,并希望巴印两国总理在下月于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的南盟第十次首脑会议期间进行正式会晤。
  他还呼吁印度以实际行动推动巴印双边对话进程,为改善两国关系、缓和本地区因核试验引起的紧张局势而努力。他指出,去年3月至今年1月,巴印两国举行了三次外秘级会谈,一次外长级会谈,四次总理级会晤,“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系列会谈和会晤均未取得积极的成果”。
  阿尤布·汗强调,国际社会在印巴核试验后应清楚地认识到,影响巴印双边关系改善和本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根本原因是克什米尔问题。如果巴印关系中这一核心问题不能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两国关系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南亚的和平与安全就没有保障。
  新华社新德里6月18日电(记者李家声)印度卡纳塔克邦政府官员和各阶层人士今天在前总理高达的带领下,在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举行了反对核武器游行。
  游行者高举写着“不要核武器,要生命”和“不要战争,要友谊和兄弟情谊”等口号的标语牌在圣雄·甘地路举行了反对核试验大会,并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世界所有国家一同为禁止继续发展核武器和销毁现有的核武器而努力。决议强调,印度应当在这个运动中起带头作用。
  自5月中旬印度政府连续进行5次核试验以来,印度国内许多政党和群众团体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他们反对核试验的愿望,批评政府不应把应该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资金用来发展核武器。


第6版(国际)
专栏:

  在乌克兰,女交警极为少见,她们穿上警服,手持指挥棒,飒爽英姿,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这是乌克兰首都基辅街头的女交通警察。
  新华社记者 桑华摄


第6版(国际)
专栏:走街串巷

  自食其力不丢人
  本报驻罗马尼亚记者 梁晓华
  弗朗克·马勒满脸胡子茬,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老得多。他今年47岁,已在布加勒斯特国家气象水文研究所工作了21年,任助理研究员。由于政府机构改革,他们研究所要下岗200人。马勒自知“铁饭碗”难保,提前办理了下岗手续。为了养家糊口,他买了粉刷工具,脱下西装换上工装,当了一名粉刷匠。
  罗马尼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了解决再就业问题,已计划成立全国职业教育委员会,协调下岗职工和失业者的技术培训。但从目前就业市场的情况看,只有部分非技术工种有一些就业机会。不少失业者认为从事脏、累劳动低人一等,不愿屈就。而马勒则认为,后退一步天地宽。他说,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自己没有别的选择。
  马勒是德国人后裔,但他拒绝移居德国:“因为我生在罗马尼亚。”他站在高梯上一面十分认真地粉刷天花板,一面说,“为人刷房间、油漆暖气,收取的费用并不多,完全是辛苦钱。可是,世间没有丢人的工作。人们完全可以把谋生的活计当成艺术。”
  马勒有两个孩子,女儿21岁,儿子19岁,都在上学。他担心,孩子们虽然尊重劳动,但他们将来是否能为了生存去干粗活还很难说。马勒试图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他们。
  (本报布加勒斯特6月17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走街串巷

  美化家园尽义务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新烽
  6月7日是星期天。上午9时,记者居住的晨光坡乔木花园公寓的邻居们来到院内草坪上,开始今天的义务劳动。
  “居委会主任”戴维首先向大家介绍劳动的内容和步骤。早在半个月前,他就向每户散发了一份书面通知,告诉大家公寓院内将在今天安装喷水龙头,灌溉花木树丛,请求大家自愿参加。
  昨天,戴维和花工已经把800米水管摆放到位。今天,需要大家把300个带杆的塑料喷水龙头,先沿水管均匀地插在地上,然后与水管相连接。劳动分5个组进行,我和布雷特夫妇为一组,布雷特夫人卡纳斯与我负责第一道工序,布雷特的任务是先用塑料锥子在水管上扎洞,再把喷水龙头的细管子插入大水管的洞中。
  时令正值秋冬之交,加之今天大风降温,热胀冷缩作用使管子的连接工作十分困难。布雷特由于用力过猛弄破了手,我俩交换了岗位。没过多久,我的手也出了血,卡纳斯上了阵。但她毕竟力气有限,我和布雷特只好带血作战。
  劳动持续了3个小时。疼在手上的人们,最后却喜在心头。因为,小水珠从刚安装好的龙头中喷洒出来,给鲜花送去了雨露滋润……
  今年以来,义务劳动之风在南非悄然兴起,大学生走出课堂到农场劳动,市民们步出家门到社区做义工。
  (本报约翰内斯堡6月7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巴以谈判面临险境
  本报驻埃及记者 朱梦魁
  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14日飞抵开罗,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就巴以谈判举行紧急磋商。巴勒斯坦方面认为,由于内塔尼亚胡政府拒不接受美国的和平方案,巴以谈判已走进了“死胡同”。埃及方面表示,将抓紧准备召开阿拉伯紧急首脑会议,以寻求拯救中东和平进程的途径。埃巴双方一致敦促美国改变一味迁就以色列的立场,尽早拿出约旦河西岸撤军的详细建议。
  当前巴以谈判取得进展的前提是落实“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以色列应根据巴以达成的有关协议从约旦河西岸撤军。在今年5月初美巴以三方伦敦会议前夕,美国提出以色列从西岸撤军的和平建议,要点有两个:一是以色列在巴以谈判的第二阶段从西岸的13.1%地区撤军,并保证在谈判的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继续从西岸撤军;二是巴勒斯坦方面为撤军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这个建议随即为巴勒斯坦方面接受,但遭到以色列方面的拒绝,理由是这个撤军范围有损以色列的安全。内塔尼亚胡随后提出,以色列“一次性”、分阶段地从西岸撤军15%。巴勒斯坦方面指责以色列背离有关的和平协议,“另起炉灶”,将使耗时数年的谈判成果化为“海市蜃楼”。近日来,以色列内阁围绕美国的建议和西岸撤军问题发生激烈争吵。内塔尼亚胡表示,决不在外界压力下接受美国的撤军建议,主张就此举行以色列全民公决。内塔尼亚胡还反对允许1948年和1967年巴勒斯坦难民重返家园,反对耶路撒冷实行东西分治。这意味着巴勒斯坦人民重返家园和建立独立国家的民族权利将被取缔。
  要使巴以谈判摆脱当前的危险境地,以色列政府就西岸撤军问题作何决策是关键。日前,在以色列小型内阁会议讨论美国的西岸撤军方案时,内阁要员们围绕这个利害攸关的问题吵翻了天。国防部长莫迪凯等人主张接受美国的撤军建议,要求内塔尼亚胡立即与巴勒斯坦人就西岸撤军范围签署一项协议,为巴以达成最终的和平方案奠定基础。内塔尼亚胡和基础设施部长沙龙强调以色列安全至上,拒绝接受美国提出的以色列先行从西岸13.1%的地区撤军的建议。内塔尼亚胡表示,决不屈从于任何压力,声称以色列在无安全保证的条件下从西岸撤军等于自杀。以色列工党领袖巴拉克15日访问开罗,与穆巴拉克总统、穆萨外长和埃及总统政治顾问巴兹就巴以和平进程分别举行了会谈。巴拉克强调事不宜迟,内塔尼亚胡应当尽快前往华盛顿,与巴勒斯坦人就西岸撤军签署协议;否则暴力和恐怖活动就会卷土重来。巴拉克指出,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自决权应得到保证和尊重;他同时认为,巴以谈判不会就此中止,因为75%的以色列人是支持和平进程的。他表示以色列工党反对背离现有的巴以协议,另搞浪费时间的全民公决。埃及方面警告说,如果以色列继续拖延从约旦河西岸撤军,必将直接影响埃以关系。
  近一个时期来,国际社会要求以色列尽早践约从西岸撤军的呼声越来越高。日前闭幕的欧盟首脑会议的最后公报强调,巴勒斯坦人民有决定自己命运和建立国家的正当权利;并敦促以色列根据有关协议从约旦河西岸撤军,使中东和谈切实取得进展。另一方面,阿拉伯国家正在应巴勒斯坦方面的要求,积极筹备召开阿拉伯国家首脑紧急会议,以便就以色列拖延从西岸撤军和今后的阿以关系采取统一的阿拉伯战略。白宫方面则希望这一首脑会议能延缓召开,以便让美国有更多的机会说服特拉维夫接受西岸撤军的建议。最近,以色列媒体盛传内塔尼亚胡已经接受了美国的撤军方案,但这一消息已遭到美方的否认。巴勒斯坦民族权力自治机构部长会议秘书长阿布杜·拉赫曼日前宣布,与以色列方面的和谈已经完结,巴勒斯坦人将考虑采取其他选择。关切中东和谈的人们希望和平的脚步继续前进,而不应行百里而半九十。(本报开罗6月17日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