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防治荒漠化 促进可持续发展
  ——访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
  本报记者 赵永新
  在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就中国的荒漠化问题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王志宝。
  王志宝首先介绍了我国的荒漠化现状。他说,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荒漠化给我国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可利用土地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在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地方,相当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据测算,我国每年因荒漠化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间接损失更大。
  在谈到我国为防治荒漠化所做的努力时,王志宝说,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防治荒漠化工作,制定了一系列防治荒漠化的方针政策,把防治荒漠化、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1992年环发大会之后,中国政府率先制定并实施了《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执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国家行动方案》。建立健全了防治荒漠化的组织机构,进一步提出,要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的批示精神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切实搞好防治荒漠化工作。
  王志宝强调,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荒漠化在总体上仍呈扩展趋势,仅土地沙化每年就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我国防治荒漠化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因此,防治荒漠化作为一项跨世纪的生态工程建设,其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为此,必须加强对防治荒漠化工作的领导,要把防治荒漠化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必须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和防治荒漠化的责任感、紧迫感;必须强化法制,认真贯彻《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加快制定《荒漠化防治法》,真正做到依法防治荒漠化,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针对防治荒漠化的重大疑难技术问题、重要的国际前沿问题进行试验研究,对科研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要防治并重,治理与科学开发相结合,要加大投入,放宽政策,活化机制,充分调动沙区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王志宝最后表示,防治荒漠化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改善全球生态环境,促进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加强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工作,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全球的防治荒漠化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依法落实 善抓典型
  湖南连续三年教育拨款大幅增长
  本报北京6月16日讯 新华社记者王黎、本报记者董洪亮报道:日前从教育部有关部门了解到,湖南省预算内教育拨款连续3年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1995年、1996年、1997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为33.87亿元、38.65亿元、42.57亿元,分别比同年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高出9.33、1.83、12.08个百分点。
  湖南省历来比较重视依法落实教育经费,早在1985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就提出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的要求,其中地、州、市要高2个百分点,省本级要高5个百分点。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认真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积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落实教育经费,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保证教育经费稳步增长。
  在发展教育事业和增加教育投入方面,湖南省善于抓住典型。1997年,湖南省人大、省政府抓住岳阳临湘市依法落实教育经费这一先进典型,在该市召开全省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现场会,有力地推动了全省依法落实教育经费、增加教育投入方面的工作。
  湖南省23个县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纳入“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实施范围,在中央财政增加对这些县教育投入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地方财政配套投入。另外,1995年至1997年3年间,湖南省共有52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两基”验收,被验收县、市、区都较大幅度增加了预算内教育拨款。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不搞短期行为 永续利用资源
  东港放鱼归海年年有鱼
  本报讯 记者白剑峰报道:在辽宁东港市,每年都有大量的鱼虾幼苗被放归大海,繁衍生息。10多年来,该市连续向海洋放流大马哈鱼苗800余万尾、对虾苗40余亿尾。如今,一批批鱼虾苗陆续长大,渔业资源得到恢复。
  东港市是多种鱼虾蟹贝的繁衍栖息场所,也是辽宁省的重点渔业生产基地之一,近海生物约有42种。一个时期,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迅速减少。为了加快近海水产资源的恢复速度,增加水产品产量,自1986年以来,该市进行了持续的增殖放流工作。这些鱼类经过多年的生长,逐渐成熟,渔业资源稳定增长,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去年,该市海洋捕捞总产量达7万余吨,占全市水产品总产量的52%,捕捞产品总产值达3.3亿元。
  “九五”期间,东港市还确定了实现渔船总量负增长的目标,以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该市还鼓励大马力渔船撤出近海渔场,到远海作业;同时调整一部分渔船充实海上运输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地控制了捕捞强度,保护了近海渔业资源。该市加强了禁捕期的管理,对部分危害渔业资源较严重的渔具予以取缔,压缩密眼网具。目前,全市渔船总量减少了5%,有效增殖了海洋渔业资源。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在深化和应用上下功夫
  西南交大邓小平理论学习蓬勃兴起
  本报成都6月16日电 记者梁小琴报道:西南交通大学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根本指导思想,让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指导和帮助学生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
  1994年,西南交大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进行大胆改革,明确提出:“两课”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为主要课程。他们组织骨干教师围绕邓小平理论,联系实际编写了一整套教材,使邓小平理论学习由战役式集中学习变为系统的长期学习并在深化和运用上下功夫。采取课堂上系统讲邓小平理论,课余举办报告会,研讨会,深层次探讨邓小平理论,假期安排社会实践等各种方法,使课上学习与课下引导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结合,多方面多层次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学校以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大学生读书会”等重点社团为依托,以业余党校、业余团校为阵地,经常组织报告会、研讨会,根据学生学习中提出的问题,以及政府工作中的难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展开学习讨论,从中找到答案,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每个假期,学校都要布置一项作业:结合邓小平理论学习,参加一项社会实践,写出报告。开学第一周,学校都要组织一次“家乡见闻”报告会,讲理论,讲变化,使邓小平理论真正在学生们脑子里扎根。
  广泛深入的邓小平理论学习,使西南交大的学生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明显提高。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现象,习惯于冷静思考分析,从理论中找答案。目前,全校200多个基层党支部和200个班级都以党团员为主体,建立了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通过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学生增强了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自觉性,学习主动性增强,自习率、听课率明显提高,复修专业、跨专业学习的学生明显增加。到艰苦行业就业的每年递增3.4%,铁道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及隧道工程三个最艰苦的专业,每年有50%的学生自愿到一线工程局,远远高于铁道部规定的30%。他们以“思想好,作风硬,后劲足”而受到广泛欢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
  辽大“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发挥辐射作用
  本报沈阳6月16日电 记者冯奎报道:辽宁大学马列主义教研部的“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现有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各类研究人员15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0余人。“中心”成立以来,多次组织各类理论研讨会,加强各高校间在邓小平理论研究方面的联系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辽宁省高校系统邓小平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开展。辽大“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分阶段提出研究方向,帮助全省高校担任邓小平理论研究工作的教师选题立项。全省先后有50多所高校的100多名教师在“中心”的引导、帮助下撰写了论文,中心组织了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对其中200多篇论文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活跃了全省高校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气氛。
  在推动全省高校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同时,“中心”还紧密联系当前高校关于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的要求,促使全省邓小平理论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中心”首先从加强教材建设入手,编写出25万字的《邓小平理论教程》,作为全省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主要教材之一。其次,改进邓小平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邓小平理论的教学实践中,“中心”广泛收集和分析了学生意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国内外热点问题,组织校内外不同学科的专兼职教师开设专题讲座。这些讲座既系统讲清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又回答了一些现实问题,受到学生欢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集中销毁非法音像和电子出版物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徐江善)北京市今天集中销毁了去冬今春以来全市各级出版管理部门及公安、工商部门收缴的各类盗版、非法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15万余盘(张)。
  今天下午,一车车盗版光盘等非法出版物从市区拉到昌平县。14时30分,随着指挥人员一声令下,轧道机轰鸣声起,向着非法音像和电子出版物压去。
  为进一步打击出版物市场违法犯罪活动,北京市从6月至7月将再次组织“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对音像及书刊市场进行全面清理,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非法经营团伙以及暴力抗拒执法的犯罪活动进行重点打击。
  (左图为销毁非法出版物现场。新华社记者张旭摄)(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