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1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优秀共产党员 先进基层党组织风采

把青春献给红土地
——记南昌市新建县大塘乡中心卫生院护士长李燕玲
新华社记者 卢晶 刘菁 本报记者 余清楚
编者按: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充分展示当代共产党人和基层党组织的风采,本报从今天起将陆续报道从全国各个领域、各条战线推选出来的5位优秀共产党员和5个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事迹。他们是站在时代前列,为实现我们党的远大目标而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典范。
本报今天刊登的《把青春献给红土地》是上述10个典型先进事迹报道的第一篇。
大塘,一个距县城还有30公里的贫困山乡。
在简陋的乡卫生院里,她是一名护士长。从拥有18张病床的医院到她的家,只有50米。从病房到家、从家到病房,这50米的路,她已经整整走了28年。在上山下乡的年代她把17岁少女的梦留在了上海,把青春岁月和真情挚爱奉献给了偏远山乡的农民。同在一村插队落户的10名同学,有9人已返沪,同在卫生院共事的10位护士,也有9位调进县城。只有她在这里宁静地梳理着自己平常的日子。
如今,癌症病魔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挟她而去,她仍然像常人一样工作着,微笑着给每一个需要她的人以关爱。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一颗平常心让她充实地生活在农民中间。但我们却从医院同事、病人和她家人的回忆中,发现了她可贵的价值观和幸福观。李燕玲总是以别人对她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以能实施着这种需要为人生最大的幸福。
这不仅表现在她始终如一地深爱着自己当乡下郎中的丈夫,在长期的农村生活中,李燕玲还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胜利村有一个老人叫程茂海,患有严重的肺心病,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要靠老伴搀扶着去医院,几百米的距离,常常要走上一个多小时。李燕玲非常同情老人,生怕他半路上发生意外,就利用中午、晚上的时间,上门为老人打针、喂药、按摩。老人半夜发病,她就背着药箱,带着氧气包上门,整整护理了他5年,老人辞世时,嘴里一直呼唤着她的名字。
乡亲们谈起李燕玲,都说她厚道,对病人实心实意。金桥乡上甬村农民熊金勇至今还记得10多年前的情景。当时他妻子产后患病,带着刚出世3个月的婴儿住到卫生院,患病的母亲没有奶水,孩子饿得不停地啼哭,一筹莫展的母亲也跟着流泪。产后不久的李燕玲闻声匆匆跑进病房,问明情况后,立刻将孩子抱进怀里,用自己的乳汁哺喂孩子。熊金勇妻子住院5天,她给孩子哺乳了5天,5天中,却苦了自己的孩子。
1994年,农民蔡恒茂作胃切除手术,医生再三交代不能进食,他却偷偷吃了东西,结果导致便秘,采取灌肠办法也无济于事。李燕玲见到病人腹胀难忍,急忙带上手套,硬是一点一点地把大便抠了出来,病人家属感动得流下眼泪,掏出50元钱送到她面前,被她婉言谢绝。李燕玲说:“如果我是病人,我不也同样需要别人的帮助吗?将心比心,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李燕玲总觉得自己做得还太少。她说:“这里医疗条件差,非常需要医护人员。我刚下乡时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初中生,今天能初通一些医疗知识,还不是组织培养的?我不在这里多为乡亲们服务,良心上也过不去。”多年来,李燕玲深知自己底子差,学习十分刻苦,1985年考上了卫生职工中专,毕业后,还继续自学高等护理课程,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她不仅能够胜任一般的护理工作,还能协助医生观察病情,提出诊断参考意见,许多医生都愿意和她搭档。
在同事和乡亲们眼中,李燕玲不仅是上海姑娘,更是大塘人的媳妇,是他们“自己人”。她在这里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真诚的回报。那些受过她帮助的人常常会带些鸡蛋、花生和红薯来看他们的“燕玲子”,当她患癌症的消息传开后,来看她的农民们络绎不绝。他们请求医院领导:“燕玲子是为我们累病的,一定要治好她的病啊!人家一个姑娘家大老远的从大城市跑这儿来,多不易!”
李燕玲为她不能回上海向年迈的父母尽孝道而哭过,为自己因为忙于工作疏于照顾病中的儿子而使他落下弱智的残疾而哭过,为自己不知还有多少时间能和家人和挚爱的工作在一起而哭过,但那一次,她却为乡亲们和同事的深情厚谊长久地流着眼泪:“有这份情,这份回报,我真是太幸福了。”
不久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李燕玲,今天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重新审视自己这28年的选择时,愈加无怨无悔。
  图为李燕玲精心做好护理工作。新华社记者 章武摄(附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咬定青山不轻松
范敬宜
突然想起套用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名句,做了上面那个怪怪的标题,是读了五月二十五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庄浪人的骄傲》之后,想就此说一些多年来一直想说的话。
这篇通讯报道的是地处黄土高原、贫瘠落后的甘肃省庄浪县,经过三十年的艰苦奋斗,硬是把穷山恶水变成了青山绿水,成为全国梯田化第一县的事迹。如果用“咬定青山不放松”来形容庄浪县人民那种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精神,真是再确切不过的了。
然而,我想得更多的是,庄浪人为什么能够坚持三十年“咬定青山不放松”?想来想去,关键是县的九届领导班子认定一个目标不动摇。这是不容易中最不容易、不轻松中最不轻松的一点。可惜通讯对这一点讲得还不够,不熟悉农田基本建设情况的读者很可能忽略过去。
我之所以对这一点特别关注,与我的亲身经历有关。过去几十年里,我当过省报的农村记者,做过县里的农业干部,深知在农田基本建设中,能够从本地实际出发,认准主要矛盾,确定主攻目标,咬住不放,持之以恒,真正收到成效,实在太不容易。常见的是一哄而起者甚众,善始善终者实寡。其主要原因是当地的领导班子难以坚持指导思想的一贯性和具体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主攻目标经常随着一届届领导班子的更迭而不断变动,难以做到一以贯之,锲而不舍。“一个和尚一个磬,一届领导一道令”,“张书记来了抓修田,李书记来了抓治河,王书记来了抓挖井”,群众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就是对这类现象的生动描绘。
农田基本建设是一种连续性很强的长远建设,往往需要几届领导、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奏效。如果领导经常改变主意,忽东忽西,就会使干部群众无所适从,对积极性的挫伤,莫此为甚。常言道:不怕大干,就怕白干。有些地方就是年年“大干”,钱没少花,汗没少流,几十年过去了,山河依旧,究其原因,往往在此。了解这些背景,对庄浪县九届班子咬定一个目标不放松,就格外肃然起敬了。
为什么“咬定青山”如此不易?原因可能很多,比如,对当地的主要矛盾研究不够,领导思想不大统一,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等等。但是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有些领导班子不适当地追求“政绩”。一届新班子上来以后,总觉得如果还按老班子原定的计划继续去做,就是无所作为,不搞些“新套套”“新思路”“大手笔”,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开拓进取。这种心情可以理解,而且新班子确实应该有新气象、新打算、新突破,对前任的做法也确实不应该墨守成规。问题在于要有分析,要从实际出发。只要前任留下的蓝图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符合群众愿望的,就应该像庄浪县那样一届一届地继承下来,坚持下去,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这样做不是保守,而是务实;这样做出的成果,同样是政绩,而且是更值得赞扬的政绩。如果全国的农田基本建设都能这样做,就不知可以避免多少浪费,少走多少弯路,少受多少损失!


第4版(要闻)
专栏:

  原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辛业江受贿被判刑
  本报海口6月16日电 今天,原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辛业江以受贿罪被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
  法院判决认定:1993年5月,海南海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本公司股票上市,托人找到担任海南省证券委副主任的辛业江帮忙。同年7月下旬的一个晚上,海药职员林某前往辛业江家中,将一份写着“李五成”的海药公司内部职工股股金收据连同身份证,一起交给辛业江。辛当场收下,但未付林股金款。此后,辛业江于1993年9月27日,在省证券委同意海药公司上报国家证监会复审的报告上,签署了“同意”意见。1994年6月,辛业江通过其子,将海药公司的5万元股金收据托管在原海南富南证券经营部陆续出售,得款19.319万元,尚留73股。
  此案经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辛业江有期徒刑5年,依法追缴其非法所得。辛业江不服,提起上诉。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今天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鲍洪俊 武向龙)


第4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会见德国客人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今天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德国西门子公司执行副总裁威尔海姆一行,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西门子公司与中国有着长期合作的历史。迄今为止,已在华建立了37家合资企业,投资额逾5亿美元。


第4版(要闻)
专栏:

  吴邦国会见缅甸电力代表团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今天在中南海会见了由缅甸电力部部长丁图率领的缅甸电力代表团。
  吴邦国说,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中缅友好是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与缅甸的友好合作关系,支持缅甸与云南省在缅甸合作建设水电站的项目,并希望中缅两国在电力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合作。
  丁图对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给予缅甸的帮助表示感谢。缅甸客人是应云南省人民政府的邀请来华访问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天津青年京剧团晋京汇演拉开帷幕
  本报北京6月16日讯 新华社记者王黎、本报记者刘玉琴报道:今晚,全国政协礼堂里京胡悠扬,锣鼓铿锵,艺术家们在京剧《三岔口》、《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中的精彩表演,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首都千余名观众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天津青年京剧团晋京汇演的首场演出。
  天津青年京剧团组建于1984年。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10余年来,剧团始终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发展”的办团方针,并在张君秋等艺术大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每年一度的“百日集训”,抢救继承了一批京剧文化遗产,培养了一批京剧艺术人才,剧团也在全国性历次汇演中屡获集体奖励,并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被誉为阵容整齐、实力雄厚、富有朝气的一支京剧劲旅。
  此次为纪念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先生逝世一周年,展示京剧艺术繁荣发展的辉煌成果,天津青年京剧团受全国政协之邀,从今日起至25日止,将在京连续举行10场汇报演出。首都观众将欣赏到《秦香莲》、《文昭关》、《四郎探母》、《连环套》、《六月雪》、《红娘》等10台传统戏与折子戏。这是剧团多年来积累的百余出剧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也是张君秋先生曾亲自传授指导的剧目。


第4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会见日本水稻专家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邹春义)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今天在这里会见了日本水稻专家原正市。
  温家宝对原正市的到来表示欢迎,并高度赞扬他为中日两国农业技术交流所作的贡献。
  原正市自1982年起,连续16年近50次来华传授和指导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他此次来华是参加秧盘旱田育秧试验的。


第4版(要闻)
专栏:

  刘华清等参观本报五十年珍藏书画展
  本报北京6月16日讯 记者罗雪村报道:今天上午,刘华清、廖汉生、黄火青等同志相继来到中国美术馆,参观了正在这里举办的人民日报50年珍藏书画展。
  陈列于中国美术馆两个大厅的150余件作品,多为正活跃于当代艺坛的书画名家的作品,而刘海粟、舒同、李可染、黄胄等近20位已故名师的遗作则更为珍贵。
  刘华清同志饶有兴致地逐一欣赏了这些作品,并对人民日报几十年注重依靠和团结广大艺术家表示赞许。现每日坚持书法练习的廖汉生同志对这一精品荟萃的展览更显兴趣盎然。年届97岁的黄火青同志因行走不便,坐着轮椅认真地看完了展览,临别时他对记者说:“这个展览丰富多彩,令人大开眼界。”
  据中国美术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次展览自12日开展以来,参观者已逾万人。


第4版(要闻)
专栏:

  王昆从艺6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本报北京6月16日讯 记者刘玉琴报道:记者从文化部、中国文联获悉,我国著名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和声乐教育家王昆从艺60周年纪念活动今天起在京举行。
  纪念活动以《王昆师生演唱会》为核心内容,王昆将登台演唱她在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保留节目,同时将由她的学生远征、郑绪岚、朱明瑛、陈俊华、郭蓉以及牟炫甫、索宝莉等同台演出。此外,除了已出版的《王昆评传》外,还将出版《王昆七十岁版本》CD光盘、《王昆大型图片画册》,举办王昆艺术道路图片展、王昆艺术道路专题研讨会,摄制电视专题片《王昆之路》等。
  由文化部办公厅、广电总局办公厅、中国文联办公厅联合主办的这一纪念活动到9月中旬结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