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雨果故居遐思
  果永毅
  雨果,这位19世纪的法国大文豪,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笔者心中,对他更是怀有一种经久不衰的崇敬之情。30多年来,已经多次参观他的故居。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一次比一次更新鲜、更亲切。
  60年代中期留学巴黎时,进的第一所学校“LANCO”,就和雨果故居同处巴黎市中心的浮日广场。课前、课后,与同学们不止一次光顾雨果故居。当时的高中毕业生,虽然知道雨果的大名,但毕竟缺乏系统的了解,不免印象朦胧,只是在久远的时光中一直保留着美好的回忆。
  时隔30年后,我又来到巴黎工作。到达后第二天,就怀着深深怀念的心情拜谒了雨果故居。一年来,我又先后两次前往参观。
  我真正对雨果有所了解,还是在留学回国后。我读了他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名著,才初步认识了雨果作为法国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和伟大诗人、小说家、文艺理论家在法国乃至世界的地位和影响。然而,使我对雨果感到亲切和倍加崇敬,则又缘于16年前的一段往事。1982年,我任本报国际副刊编辑时,收到南京大学程曾厚教授的一篇纪念雨果的来稿。文中提到,雨果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痛斥这种强盗行径:“有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另一个叫法兰西,野蛮地焚毁了这一东方艺术的瑰宝……”在19世纪那个疯狂的殖民掠夺时代,西方列强内部能够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正义呼声,该是何等地不易!在中华民族遭受奇耻大辱的危难关头,能够得到如此真挚的友情,又是何等地珍贵!我在编发这一文稿时,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研读雨果信件的原文及译文。为了让读者和我一样珍视这一宝贵的史料,我特意为它加了一段“编者按”,为它取了一个醒目的题目:“文明与野蛮”,置于头条位置并贯以毛笔手写标题。结果确实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90年代初,江泽民主席在一次谈话中,还特别提到过雨果的这封信。为此,本报曾再次予以发表。
  留连于雨果故居的一间间展室,凝视着一件件文物,睹物思人,缕缕往事连同对雨果人生轨迹及其作品的遐思,便不断地涌来。位于巴黎浮日广场6号的雨果故居,是雨果曾经长期居住过的两处居所之一。雨果自1832年至1848年在此居住长达16年之久。另一处位于英吉利海峡上的英属岛屿格恩济岛,则是雨果为反抗拿破仑三世的独裁暴政流亡国外19年的主要栖身之地。这两处故居现都在巴黎市政府的管辖之下,保存完好。雨果从30岁起与妻子和4个儿女在浮日广场6号居住,当时只是租用那栋楼房2层(按中国习惯该称3层)总面积为280平方米的套间。正是在这里,雨果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写就了名著《悲惨世界》的一大部分。在面临风景秀丽的浮日广场的客厅里,他常常会见同时代的文豪们。1902年,为纪念雨果百年诞辰,他的老朋友保罗·莫里斯将整座建筑捐赠给巴黎市政府,改建为现在的雨果纪念馆。2层的主要7个展室分为3部分,1、2室展出雨果流亡海外以前时期的文物;3、4、5展室为流亡时期的文物;6、7两室则为流亡后返回巴黎直至辞世时期的文物。大量的珍贵文物都是从各地汇集来的。从雨果幼年时期的照片直到辞世时的卧床,参观者可以伴随着这些文物走过雨果漫长而灿烂的一生。关于《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的丰富收藏时常引得参观者驻足凝神。令中国参观者感兴趣的还有一间以中国古瓷器、书画及漆木家具等布置的中国风格浓郁的房间,据说这是雨果在格恩济岛居住时专为他的女友朱丽叶·德鲁埃设计的“中国厅”。诗人虽未到过中国,但从这些文物的选择和陈设中不难看出,他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怀有浓厚兴趣。由此联想,作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的雨果,面对英法联军毁灭东方园林艺术之集大成者圆明园而发出怒斥,便是不难理解的事情了。
  雨果的一生就像他的作品一样,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他之所以为法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喜爱、所怀念,不仅在于他为世界文学宝库的丰富贡献,还在于他的思想始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他的脉搏始终随着劳苦大众的脉搏而跳动。1885年雨果辞世时,巴黎和整个法国都陷于悲痛之中。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广大劳苦大众都纷纷投入到悼念的行列中。从那时以来,又是100多年过去了,人们对雨果的怀念丝毫不减,他的故居每日参观者络绎不绝。他的正义的理想和感人的人格力量将永远激励着人们不断探索,走向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下图:摩洛哥马拉喀什广场上玩蛇的人(附图片)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媒体操作与时代背景
  乃翥
  现实的大千世界是如此的斑斓多彩,它时不时地迸发着一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火花,令人歌哭,催人泣下。不是吗,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戴安娜之死与《泰坦尼克号》之上映,竟在传媒连篇累牍的“炒作”报道中,鬼使神差地牵动了亿万人们久久难以平静的心。
  于是,有识阶层就此发出了感说。那意绪,不惟对媒体如此热衷的渲染抱有隐隐的切责与非难,更对泱泱世人那俯首倾倒于媒体导向而绝少反躬置疑表达了忡忡的忧心。尤其让感说者们唏嘘不已的,据说主要是由于媒体为了“便于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欣赏”,而有意捕捉了如此“美而平庸”的事题,进行了“铺天盖地”、“汹涌而来”的无冕“权力”的显示!
  诚然,媒体在从事戴安娜之死和《泰坦尼克号》上映这样一类人间世象的报道运作中,的确发生过“信息传播之广告化”这种令人备感焦灼的倾向。如果站在更为深刻的观察层面上来审视,这样的一类宣传手法的确暴露了时下社会传媒沾连商业功利、媚俗而失于浮浅的现实情状。
  然而,当我们回味媒体在上述两项轰动事件中的操作余韵时,我们则又从已有的感说评断中领悟到了一些更具现实意义的文化哲理。
  既然戴安娜之死和《泰》剧情节体现的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美的平庸”,那么成千上万的理性大众何以会如饥似渴地听凭传媒喋喋不休地鼓动而醉心于这种无端“膨胀”的喧嚣。当人们传感着媒体报道、倾视着剧情发展的时刻,其灵魂自身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模样的接与状态,这是值得我们透过情感视角而加以认真析理的。
  事实上,自戴安娜之死到《泰》剧事件的发生,拥有强大现代信息技能的传媒体系即意识到这类事态孕育着巨大无比的震撼力量———亿万人民对平庸之美的宣泄!媒体敏锐地利用了世间蕴藏着的“同情弱者”的普遍心理,对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缺乏发起了不厌其烦的招惹。广大群众以竞相投身、参与操作的自觉行为,从戴安娜事件中感悟到抛弃弱者的可鄙,从《泰》剧中领会到救助精神的可贵!此时此刻的大众,实际上是带着追求感官补偿的心态意识来故意接受这种教养熏陶的。渴望的人们从中获得了精神的满足,没有谁再去对媒体看似浅薄的招惹行为表示非议了。
  围绕戴安娜和《泰坦尼克号》的话题不可能长期地延续下去,媒体针对以上两事的火爆操作也会有冷却的时日。然而,时过境迁之后,人类社会也不会由此停下自己的脚步。眼下有谁可敢断言,今后我们的身边不会再次出现王安娜、李安娜或《ABCD号》、《XYZ号》具有同类题材意义的人间童话;而谁又能担保,以掀动舆论为己任的传播媒体从此不再对这种表达美爱的故事报之以更为热烈的操作。看来,两曲戴、泰之歌并非千古之绝唱,一首善美之颂依然是永恒之主题!
  当我们仔细回顾眼前已经发生的这一耐人寻味的社会现象时,我们终于从这些纷繁如织的人间情节中体量到了呼唤真美的时代旋律。这种呼唤美好真情的时代行为,无疑折射出了现实社会对于人情所需的严重欠缺!由此人们生发了联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确立,应该从当前媒体操作的时代背景中找到一些带有启迪意义的关节,而将改善现实生活人际关系失衡这一社会问题作为这一光辉事业中的一个工作的重点,才不失为减少媒体过热炒作的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小城一日
  顾子欣
  我到国外访问有个偏好:喜欢逛小城。这回在德国,看了柏林、慕尼黑等大都市,固然气象万千,动人心魄;但有一座小城,名叫施塔弗斯坦的,尤其给我留下难忘的回忆。
  首先是小城的风光好。它位于巴伐利亚州中部,美茵河从它身边流过,像一条柔婉的玉臂,把它抱在臂弯里。四周山峦起伏,林木蓊郁,又似给它围起绿色的屏障。时值初冬,圣诞节快到了,林中已有积雪,可并不冷;太阳一出来,照得小城亮晶晶暖洋洋的。
  另外我喜欢这小城的古味。其实它是个现代化的市镇,却仍保持着古城的风貌。你走在街道上,看着那些古朴的街灯,那些雕饰的木窗,那些像用积木搭起来的玲珑别致的小楼,恍惚回到了18世纪,又像是在格林的童话里。就连市政厅也是古意盎然,在它的市徽上画着骑白马的武士。他一手持盾,一手擎旗,那神气活现的模样,不也像是童话中的人物吗?
  小城不惟古风可亲,而且人情敦厚。我们在小城只访问了一天,却受到隆重的接待。市长、两位副市长,还有一位已退休的前县长,都和我们见了面。这两位副市长,一个兼管外事;一个兼任警察局长,却穿着便装。在市政厅会面时,他俩向我们抱歉说,因圣诞节将近,他们要去为市民们服务,只好马上告辞,等会儿在圣诞市场上再见。
  市长把我们接到他的办公室里,让我们吃着圣诞节甜饼,喝着当地酿的红酒,听他介绍小城的情况。小城只有万把人口,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居民多靠务农为生,种植小麦、玉米、水果,还种啤酒花。近年来兴办中小工业,加工猪鬃,制造瓷器,还给大众汽车厂生产汽车电瓶。这里的旅游资源也不少,前些年又发现一处温泉,建立了疗养中心,每年招揽数百万游客,给小城增加了新的财源。听了市长的介绍,我向他祝贺小城的发展,并在市政厅的留言簿上写道:“小城美如画,祝她更繁荣”。市长看了十分高兴,握着我的手说:“也祝中国更加繁荣。”
  在市政厅拜会结束后,由前县长陪我们去逛圣诞市场。只见许多小摊摆在市政厅外的广场上,有卖甜饼、红酒和各种圣诞礼物的,也有卖衣服家具的,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我们突然发现,刚才见过面的第一副市长也摆个摊在那儿卖甜饼哪。他自己动手切饼,别人替他收钱。据他说,这市场的全部营业所得,都是捐给福利机构的。我们再往前走,不料在广场拐角处,又遇见了第二副市长(警察局长),他正忙着卖彩票发奖品呢。奖品都放在一辆带篷的卡车里,中奖人去领奖时,他就按中奖号码,弯着腰在车内找奖品。因中奖人多,累得满头是汗,气喘吁吁的。我真佩服他的服务精神。你看他瘦骨棱棱,慈眉善目,一脸和气的样子,谁能相信他是个警察局长呢。
  主人也给我们买了彩票,我得的奖品是一瓶香槟酒和一包圣诞蜡烛;我们的年轻翻译可中了头彩,是一把沙发椅子,但他当场就把它捐给了那儿的幼儿园。主人说“那也不能让你空手而归”,便又补送给他一把阳伞。当地记者赶来拍照,让他拿着伞坐在椅子上,其他人(包括前县长、警察局长、代表团成员)站在他身后,因为他是幸运者呀。记者说照片明天见报,后来我们回到慕尼黑时果然收到了寄来的报纸和照片。
  逛完市场后,我们还去参观了温泉疗养中心和圣十四人教堂。汽车驶上山岗时,我俯瞰躺在美茵河谷中的小城,不禁为它的风光和人情所陶醉。但据县长说,小城也有令人头疼的事。市民的生活虽然富裕了,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失业率却在上升,不安定心理在增长。最近在林区发生了纵火案,损失几百万马克。如不破案,怕连圣诞节也过不好了。我初听此话感到惊愕,继而一想也不奇怪。因为,小城的忧患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世界的忧患啊。
  我离开德国已有数月,但仍怀念小城一日。那起纵火案该已破案了吧?人类也许永远难臻完美之境,而只能朝着更加美好的目标不断攀登。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哦,大峡谷
  潘雪怀
  从拉斯维加斯出发,翻上一道道高坡,穿过荒漠雪原森林,走下汽车突然发现已经站在了大峡谷巅峰边缘。没有任何铺垫衬托和前奏,一切来得那么直截了当和迅疾,真是典型的美国风格。
  “世界第七大自然奇迹”展现在眼前的瞬间让人震慑。仿佛天神的巨斧劈开大地,刀痕曲折绵延350公里,在平坦而广阔的科罗拉多高原上切开一道深1600米、宽6至30公里的口子。高山、小丘、两侧的悬崖峭壁,组成了天然的宏伟雕刻群。
  在这个冬天的下午,亚利桑那温和的阳光从身后斜射下来,给气势磅礴的峡谷对面那方断壁披上了一层淡淡的桔红色。无垠的天空一丝云彩不挂,蓝得无比纯净,在与高原断面接壤的地方渐渐淡下来,变成一线洁白。褐色的地平线下,白色、赭色、深灰色一层一层清晰地从上至下排列,亮丽的淡黄四处跳跃,酱紫色以粗重的笔法遮盖住阴处,把一面绝壁立体地表现出来。扶着悬崖边的铁栏杆,我小心翼翼地踩着冰雪覆盖的岩石慢慢移动。下面是万丈深渊,谁也不敢探头去张望。凭栏远眺,仿佛欣赏一幅地层形成的壁画:2亿5000万年的石灰岩属小字辈高高在上;往下的沙石层还残留着海浪冲刷的伤痕;再往下150米厚的红壁石灰石层,是地球母亲的肉身……地球20亿年的沧桑史,一览无余。
  这里是珍禽异兽活动的自由天地,它们丝毫也不用担心来自人类的侵害。白头鹰、美洲隼、大蜥蜴和科罗拉多方嘴鱼,以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峡谷玫瑰色响尾蛇和凯巴布松鼠,你无意中就可看到。森林里徜徉的几只小鹿,把我带到了一座木屋旅馆。穿过壁炉内火焰熊熊的大堂,屋后几步远就是壁立的山崖。我在附近寻找一条叫“光明天使”的小道。这是原先印第安人走的小径。100多年前,退休木工约翰·汉斯将它稍加整修后,成为了通往谷底的游路。遇到天气好又有足够的时间,当然还要有胆魄,你可以租一头骡子沿着这条山道骑下山去。骡子温驯识途,大可让人放心。1900年以来,从未有过骡子失蹄人翻峡谷的悲剧。不愿尝试大峡谷这一大特色,也可以自备饮水和干粮,用一天的时间步行下山。不过,遇到骡队时就要格外小心了。来到谷底,自然又是一番气象,可以更深地品味这“迷人的深渊”。狂暴的科罗拉多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在谷内呼啸奔腾。在上千万年时间里,它伙同雨雪冰雹,用自己湍急的流水,丰富的流量,以及夹带泥沙碎石产生的强有力研磨作用,毫不留情地将地表层层撕开,把地球的骨骼筋肉组织雕凿造就成了令人惊叹的奇观。面对咆哮肆虐的科罗拉多河,游客中不乏勇敢者向它挑战,他们驾驶橡皮筏子激流勇进,直至达到目的地。
  大峡谷名扬世界,归功于美国独臂炮兵少校约翰·鲍威尔。1869年,他率领4船10人,从未经勘察的科罗拉多河一直漂流到大峡谷底,历时98天,两船7人生还。他一路上记载的惊险万状的日志出版后,广为流传。1919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正式建立大峡谷国家公园。1980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这里的旅馆、野营地、果园和花圃,从峡谷一直散布到河边,空中缆车贯穿其间,小飞机空中翱翔,还有一小时一场的电影《大峡谷,隐藏的秘密》,一年吸引来400万游人。
  一个小时的逗留,除了给爱集邮的朋友寄了几个信封,我久久地面壁而立,想要读懂这“美国人最骄傲的自然遗产”。最后,只体验到老罗斯福总统的一句话:“它无可比拟,无法形容,在广阔的世界上绝无仅有。”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旅游庄园参观记
  管彦忠
  直升机将我们十几个外国记者带到了离委内瑞拉莫纳加斯州首府马图林50多公里的圣安德列斯庄园。
  庄园没有通常那种正规的入口处或大门,主人就在大草棚一侧的游泳池边迎接我们。我们的住房屋顶也是用草铺的,床和床头柜是水泥砌成的,有点像中国北方的土炕,只是由于地处热带,不需要烧火加热。
  这里的接待是家庭式的,给人以宾至如归的亲切感。庄园主巴列依50岁左右,人很精干。他和姐姐、姐夫、妹妹一起接待客人,他们一边和大家亲切交谈,一边送上饮料和下酒菜。他们都是法国人,移居委内瑞拉已有15个年头,在这里找到了发展事业的新天地。这个庄园是父辈买下的,占地1000公顷。牧场有1400头牛,实行分区放牧,其中1/3是奶牛。他们培育的小牛长到8个月以后,便卖给其他的牧场催肥上市。庄园里还有50匹马,10匹经过驯服,备有马鞍可供游人骑耍。
  庄园的旅游设施是两年前才建起来的。除了公共活动用的大草棚之外,还有11间草顶平房,厕所和浴室虽与住房分开,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大棚里有台球桌和乒乓球桌,柱子之间挂着十几个吊床。如果游人多了,可以挂25张吊床。对于睡惯了钢丝床的城里人来说,躺在晃晃悠悠的吊床上休息别有一种滋味。大厅里的柱子上挂着当地富有特色的编织工艺品。在活动室和餐厅之间,建有小桥和水池。清水中几只乌龟游来游去,抢吃游客扔下的扶桑花瓣。
  巴列依介绍说,这个庄园每月接待80人至150人,多数是法国人组织的旅游团,也有美国人和巴西人。就在我们到达之后的第二周,一个22人的法国青年旅游团将到庄园住两天。法国航空公司每年安排经理、职员和家属到委内瑞拉旅游时,圣安德列斯庄园是指定的景点。巴列依发展庄园旅游意在创新,他从与来自故土的客人用法语交流中感受乡情,其乐无穷。这也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生态旅游回归自然的潮流。每个游客住一晚加三顿饭,只需付60美元即可,经济实惠。庄园并没有花钱做广告,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引来了一批又一批客人。
  夜幕落下,晚风袭来,这是庄园里晚餐的时间。晚餐也不错,有凉拌生菜,还有鸡丝色拉,“味道好极了”。为了助兴,有人提议每人唱一首自己国家的歌曲。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相聚在这异国的乡间庄园,自娱自乐,别有一番情趣。
  乡村的夜,万籁俱寂。一觉醒来,婉转动听的鸟儿奏鸣曲令人心驰神往。远处传来小牛犊“哞哞”的叫声,似乎为众鸟的合唱注入了奇特的“重低音”。笔者赶到挤奶房时,拉牛奶的车已经启动,大棚里地面被冲洗得干干净净。在早餐桌上,大家喝的就是当天的鲜奶。主妇自制的酸奶保持着自然的风味,很受游客的青睐。
  在庄园骑马游览颇有刺激性,也是不可缺少的活动项目。这天,风和日丽,有几位高手骑着快马飞奔在牧场的大道上,不时发出“噢噢”的吆喝,好不潇洒。另一些人则“安分守己”,宁愿安安稳稳地漫游,悠然自得,尽情地欣赏田园的风光。有几位干脆站在牧场主巴列依先生开的轻型卡车上,将游览活动一一摄入镜头。巴列依先生说,有旅游团来时还专门安排骑士表演马术。牧场里,牛群在安闲地吃草。高架上,风车缓缓地转动,将水从地下60米深处抽到池里,供牲口饮用。
  这天中午,庄园的主人设“烤肉宴”款待外国记者,笔者因为要赶到首府马图林采访华侨组织,只好舍去了这份“口福”。
  像圣安德列斯这样的农村旅游庄园,在莫纳加斯州还有好几处。农村庄园旅游作为生态旅游中的一朵奇葩,正日益显示出她的魅力。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堪培拉秋色
  李学江
  “堪培拉,你像新娘一般美丽!”“堪培拉,你的秋色无与伦比!”翻阅堪培拉展览馆的留言簿,赞美的词句泻珠溅玉般地跳入眼帘。这些颂词是用各种文字表达的:有德语、意语和法语,但也有汉语、日语、朝鲜语。我想,这些来自世界不同国度的人们在作这样众口一词的赞美时,应是在有意无意间将它同各自的首都城市作了某些对比,才发出如此感叹的吧?
  那么,堪培拉究竟美在哪里?与其它都市相较,它的出众之处何在?堪培拉既不是一个由历史发展而自然形成的都市,又不是一个完全由人工雕凿堆砌而成的产物,它是人工与天成水乳交融的结晶。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后,便决定选建新都。在其后7年中,议员们四出考察了23个地点,终于1909年决定选址于此。它位于澳大利亚山脉北端的山间盆地中,原是一片高原牧场:中心地带三山鼎立,一水穿行;远郊是四围青山,林涛似海。1912年,芝加哥建筑设计师格里芬的蓝图,在世界性的设计大赛中拔得头筹。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不是让城市强加于自然环境之上,而是让城市融合于自然环境之中。
  他的这一尊重环境的超前设计思想,被体现于其后的建都过程中。现在,站在安山顶上俯瞰,人们就会发现,整个城市没有一幢拔地而出的高楼巨厦。除格里芬湖南岸的三五座政府办公楼和湖北那一小圈商业区之外,全城基本上被掩藏于树丛浓荫之下。市区三山绿树覆盖,明湖一湾绿水萦回,没有别墅之类的建筑在山间横空出世。远远眺望,只见全城一片树海,仅有一柱喷泉冲天而起,喷珠泻玉。堪培拉的城市格局兼具了凡尔赛和华盛顿的风格。美如玉带般的格里芬湖将一城南北分开,湖南以国会山为中心,湖北以商业区为枢纽,各成两个圆心。街道则涟漪般一道道向四周扩散开去,数条主干道再从圆心向四面八方辐射而出,不仅形成了蛛网般的美妙布局,而且保证了柏油路通达于每家每户的宅前。
  堪培拉的美更美在它的树种繁多,绿荫如海。自1913年破土动工,绿化便与建房同步并行。堪培拉人均绿地面积70多平方米,仅波兰首都华沙可与之媲美。漫步于城市公园或绿化地带,你可见到枝干参天的百年古树,其树龄远比首都年长,这些是当年建城时就被小心保存下来的;而马路两侧更是绿树夹道,浓荫匝地,树龄多可与路龄相比。别具匠心的是,夹道树随街道不同而各异,交织出浓淡不同、色彩不一的线条与方格。环城近郊皆为牧场与旷野,可见到牛啮牧草,马放南山的牧场风光。大自然的恩赐与人工的匠心就这样和谐地在堪培拉珠联璧合,交相辉映。
  堪培拉最美丽迷人的时节是它的秋季。4月初的一场秋雨将远近城郊从炎夏的炙烤中解脱出来,夏季那满目焦枯的荒野此时竟青草复荫,展现出萋萋绿色;而那原本绿叶葳蕤的各类树木,此时却开始飘黄染红。湖南东岸一带槭树千米,红叶耀眼,如一长列燃烧的火炬镶于湖畔;西侧临岸而立的则是一排排高耸的钻天杨,黄叶披身,并肩森立,俨然金甲战神欲赴阵御敌。此时各公园庭院,街区道路,无不飞红点翠,色彩纷披,那种令人醉心的美真是难画难描。随意在任何一条街道穿行,都如置身于佳木葱茏的园林之中。堪培拉怎么会这样美,这让我陷入了思索。
  我想,堪培拉的美除归功于城市设计和建设者们的不以人为建筑侵犯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外,同样要归功于首都居民们爱莳花种草的美德。这里的民居90%以上为一家一户的独立平房。家家房前都有三五株异树佳果,屋后都有数百米草坪,秋来处处是红果挂枝,黄叶耀金,节假日在庭园里修树浇花是人们的一大赏心乐事。因此,堪培拉才成了名符其实的花园都市。想到此,我觉得以一位澳大利亚友人的话作答最为恰当:要想生活在花园里,首先要做一名辛勤的园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