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6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地头算账夸科技
  赵六吉 孟西安
  “副省长过磅,书记算账,地膜小麦增产可是实打实呀!”这是麦收时节,在陕西省合阳县农民群众中流传着的一件新鲜事。
  6月3日,烈日下的灼灼热风送来了阵阵麦香。合阳县官庄村三组收麦运麦的农民们,个个汗流浃背,但心中却洋溢着说不出的高兴:全村千亩地膜小麦喜获丰收,省委书记和副省长要亲自来考察哩!
  上午11时许,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和主管农业的副省长王寿森一行来到这个村的麦田旁,听取了岳万民县长关于实行科学种田、推广地膜小麦的情况汇报。大家要看看:“到底地膜小麦比露地小麦能增产多少?”
  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田间土路。东边是地膜小麦,西边是传统务作的露地小麦。
  “开机!”随着一声令下,停在车边地膜小麦田中的收割机“轧、轧、轧”地运转起来。一会工夫,1亩小麦收割脱粒完毕,出麦口吐出颗颗珍珠般的麦粒,装满了整整7个编织袋。
  “我来过磅!”王寿森副省长自告奋勇地说。
  “第一秤,87.5公斤!”“第二秤,再写87.5!”“第三秤,88.5!”最后一袋麦子又放在磅秤上:“最后一秤,47!”“好,4秤相加,总共310.5公斤!”不知谁迅速算出了亩产量。
  过一会,路西一亩露地小麦也收割完毕,过秤结果:163公斤。
  为了探求渭北旱原和陕北小麦增产之路,去年秋播时,省里领导来合阳县考察。当时县领导和科技人员向他们介绍了地膜小麦增产的潜力:渭北和陕北小麦生长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缺水,而麦田加地膜这一技术,不仅秋冬可以为麦田保墒保地温,而且春天又可促使小麦早返青多分蘖。经过局部试种,1亩地可以增产100公斤,节约100立方水,农民增收100元。但由于农民要买地膜,一是嫌麻烦,一是要花钱,一时难于推广。农民是最讲实际的,大家决定选两块临近地做对比试验,用地膜小麦增产的事实教育农民。于是,就在官庄村选了两块邻近地做种植对比试验。
  今年春天,陕西旱情严重。4月初,人们来到合阳。人们看到官庄村二组土路东边地块麦田由于实行地膜覆盖,麦苗长势茁壮,浓绿旺盛,而西边地块麦田由于露地传统务作,苗稀叶黄。
  他们惦念着这两块麦田,在麦收时节第三次来合阳进行收获比较。过秤结果,地膜小麦比露地小麦亩产高147.5公斤。
  “这个数字是粗算,必须把各种水分都除掉!”李建国接着又算了一笔账:东边地膜小麦1亩鲜麦产量是310.5公斤,按七五折计算,亩产应是230公斤;而西边露地小麦鲜麦亩产量是163公斤,按八○折算,亩产应是130公斤,整整差100公斤!农民增收多少呢?每亩多投入地膜、肥料40元,100公斤小麦按中等级价算可卖140元,也就是说1亩地农民可净增100元。合阳县今年10万亩地膜小麦,起码可增收1000万公斤、1000万元!
  “这块地是旱薄地,旱肥地增产幅度要更大!”“旱肥地1亩可打到400来公斤呢!”
  “我省旱原800万亩小麦,如果都推广地膜小麦技术,二八一十六,可增产8亿公斤!”有人说。
  有人接着说:“目前全省夏粮可产55亿公斤,秋粮产75亿公斤,而我省到2000年粮食增产的目标,要找出一个增产10亿公斤粮的好办法,如果要解决水源,修个水库什么的……”
  “那是鞭长莫及!”
  李建国说,“修水库,投入大,周期长,而地膜小麦是好技术,抓了很快就能见效!”
  “这是‘吹糠见米’的事呀!”
  风趣的对话引起了阵阵笑声。
  “地膜小麦是旱原小麦种植技术的一次变革!”
  “现在领导管农业,也跟咱农民一样,要眼见为实!”围观的人们兴奋地议论着。(附图片)
  省委书记、副省长和大家在地头过秤。范江海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金陵文化风景线 华东图书集散地
  长三角文化市场繁荣有序
  本报讯记者 卢新宁报道:一个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可以成为一个地区文化品位的标志。近年来多次被评为省级市级文明市场、省市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单位的南京长三角文化市场用事实证明了这个道理。一方面是声名远扬的华东地区大图书报刊市场,一方面是屡受表彰的全国“扫黄”、“打非”先进典型,长三角文化市场为文化积淀丰厚的六朝古都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
  创建于一九九二年的南京长三角文化市场位于市中心鼓楼区南京军区政治部军人俱乐部内,多年来,这个军民共建的文化市场始终坚持做足“管理”和“繁荣”这两篇文章。他们建立了书报刊市场经营者资格审查制、督察管理制、目标管理制,并率先推出“书报刊审读制度”,建立文化市场管理基金。多年来,长三角文化市场不仅没有出现过中央明令查禁的各种反动淫秽非法出版物,还最早审读出《世界军事风云录》等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图书,成为七部委联合表彰的办案有功单位,全国扫黄办主任桂晓风评价是“好书多,品位高,图书市场管理也好,有一套完整的规范措施。”全国扫黄办和全国图书市场管理工作会议曾分别向全国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严格的管理促进了繁荣。长三角书报刊市场已发展为拥有一百多家经营单位、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文化市场,高品位的图书市场吸引了高素质的经营人才,如今登记在册的七百多位经营者,一半以上是下岗职工,经营负责者大专以上学历占百分之四十四。去年这个市场的经营者们自发参与“文化下乡”活动,向农村捐赠了价值三十万元的书籍,并为所在鼓楼区少儿图书馆捐赠图书。他们还在南京市文化局的领导下连续四年在南京举办“读书节”,深受欢迎,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全国开展出版物市场专项治理
  本报北京6月9日讯 记者杨明方从全国“扫黄”办获悉:一个旨在查缴非法翻印境外出版物和淫秽、盗版出版物的出版物市场专项治理工作,近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1997年冬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实现了预定的阶段性目标,特别是在严厉打击走私出版物、取缔非法翻印境外出版物及继续深挖非法光盘生产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地区制作、销售非法翻印境外出版物的活动有重新抬头之势,从境外走私入境的淫秽、盗版光盘严重回潮。此次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是,严厉打击走私、制作、销售淫秽、盗版出版物的不法行为,坚决取缔制作、销售非法翻印境外出版物的不法活动。与此同时,海关将进一步加强对印刷品、音像制品和光盘设备的进口监管查验,尤其是加大对走私盗版光盘的查缉和打击力度,最大限度地堵住境外淫秽色情和盗版出版物流入境内。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上海切断淫秽非法出版物通道
  新华社上海6月9日电 (记者赵兰英)上海今年以来加大“扫黄”、“打非”力度,收缴销毁了一批非法、淫秽音像制品和有严重政治问题、有涉黄内容的图书。
  今年1月17、18两日,上海公安部门对上海的书刊批发市场、旧书交换场所、个体书亭等进行集中清理整治,收缴各类违法出版物5000余册。上海普陀公安分局,在集中行动期间,捣毁5个贩黄窝点。黄浦公安分局也于4月摧毁一个制黄、贩黄团伙。上海铁路局在去冬今春收缴违禁书刊万余册,取缔无证销售摊点14个。上海机场仅1至3月就收缴盗版VCD碟片5万余盒。上海海关查处3000多本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图书。上海的陆上运输、港务、邮电等单位也积极投入“扫黄”、“打非”工作,有力地切断了淫秽、非法出版物流入上海的通道。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广东低中放固体废物北龙处置场建造许可证颁发
  核电站放射性废物可安全处置
  本报北京6月9日讯 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公司已完成广东低、中放固体废物北龙处置场和低、中放固体废物西北处置场立项、可行性研究及设计的国家审批工作,获得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建造许可证,今天国家环保总局举行了颁证仪式。
  这是我国核电发展史,也是环境保护历史上一件大事,它表明我国核电站运行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可以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核电站的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
  广东低、中放固体废物北龙处置场位于广东大鹏半岛北东端大亚湾畔,距大亚湾核电站约5公里。一期设计处置容量为8万立方米,首期工程建造处置容量为8800立方米。
  1989年开始前期选址工作,1994年完成了处置场的场址选择和选址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1995年1月12日国家环保局同意长湾和北龙作为广东低、中放固体废物北龙处置场场址。国家环保局专家认为,“该处置场可有效地将放射性物质与生活环境长期隔离”。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说:我国和国际社会对放射性废物管理非常重视,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定,要求:“放射性废物管理必须保证不给后代留不正当的负担。”北龙处置场的建设就是遵照这一条原则,把核电站运行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及时安全加以处置。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在我国已不存在技术上的困难,以北龙处置的开工建造为起点,要加速华东低、中放废物处置场的选址和建造。
  (孟范例)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药“过敏康”可治“本”
  本报讯 记者艾笑报道: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日前通过实验验证,我国中药制剂“过敏康”可以从整体上调节过敏免疫异常状态。约翰·霍普金斯的研究小组证实,中药“过敏康”的优势在于可同时调控过敏反应发生的多个环节,特别是降低Ⅰ型过敏反应的血清JgE的产生。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百所希望小学获赠动画期刊
  本报讯 《中国卡通》、《北京卡通》、《少年漫画》、《漫画大王》和《卡通先锋》等五家动画期刊日前联合举行仪式,今后将把每期画刊送给全国百所希望小学。这五家动画期刊是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实施“五一五五”儿童动画出版工程中的重点刊物。(马飞孝)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汉字识别系统测评结果揭晓
  本报讯 由原国家科委基础研究高技术司、国家八六三高技术计划智能计算机系统主题专家组等单位组织的“第五届全国汉字识别、语音识别与合成系统及自然语言处理系统评测”结果日前揭晓,国内外三十一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发的四十三种智能输入系统参加了测评,汉王笔输入技术、汉王脱机手写汉字识别技术在测评中获得优胜。(谢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烽火少年系列丛书出版
  本报讯 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烽火少年系列丛书》日前在北京举行了首发式。这套丛书是由新中国建立后拍摄的电影改编而成的,它包括十部影片。这十部影片为《刘胡兰》、《二小放牛郎》、《小兵张嘎》、《烽火少年》、《苏小三》、《两个小伙伴》、《报童》、《火娃》、《三毛从军记》、《鸡毛信》。这批电影曾经教育和培养了建国后的一代人。(肖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新型贴膏剂取代千年黑膏药
  本报讯 一种既保留传统黑膏药特长,又具现代橡皮膏使用方便优点的新型贴膏剂——复方南星止痛膏,日前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并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制药厂投入批量生产。它采用弹性胶布层作为载体,将药膜固定于皮肤上。(方彤)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老虎剖腹产 母子都安全
  据新华社南宁6月9日电 (曾广良)6月2日下午6时,广西桂林雄森熊虎山庄一只名叫“雄欢”的华南雌虎在怀胎105天后,因蹲位难产,经专家和医生实施紧急剖腹产抢救,于当晚7时25分顺利取出三只虎崽,手术获得成功,开了中国实施老虎剖腹产手术之先例。
  华南虎是珍贵的虎种,目前世界上总数量不足30只,桂林雄森熊虎山庄共有8只。“雄欢”是一只14岁的华南虎,按老虎最长的寿命18—20岁推算,它可谓“晚年得子”,实为罕见。它的“丈夫”也是一只华南虎。
  三只小虎因难产取出后,出现严重缺氧、窒息昏迷现象,医务抢救人员立即给小虎输氧、按摩,进行人工呼吸。经过紧张的抢救,除一只小虎因在虎妈妈腹中窒息时间过长、抢救无效死亡外,其它两只小虎成活下来。
  由于虎妈妈刚动过手术,正在恢复之中,无法给小虎崽喂奶,山庄即向附近农村的老乡买了一只刚生下一窝小狗崽的母狗给小虎崽喂奶。目前,母狗奶水充足,饲养人员每隔两小时就给小虎崽喂奶一次。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天津图书馆四库文献中心开放
  据新华社天津6月9日电 (记者张淑英)囊括了中国历代重要典籍的天津四库文献中心今天对外开放。这个中心的成立,使天津拥有了一个浓缩的古籍图书馆。
  四库为古籍分类专用术语,是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唐玄宗开元年间,收罗图籍,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清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始以四库为名。近年来,在全国以影印、续修和增补《四库全书》为主题的传统文化建设工程全面展开,陆续编纂出版了一系列大型丛书。四库文献主要指这些与《四库全书》有关并具有一定学术、史料和版本参证等价值的典籍。
  天津图书馆近几年致力于购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及与之相关的各类文献。此次开放的四库文献中心除影印《四库全书》外,还有《四库全书》的“存目”和“禁毁”,将当时被四库馆臣摒弃之书也补充在内,并续修收录了乾隆以后至清末具有学术性、史料性和各门类代表著作。四库文献中心收藏的文献合计14500种,其中50%是天津图书馆以前所未藏有的,所收藏的图书均为原版古籍的影印本。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南京建成明城垣史博物馆
  据新华社南京6月8日电 (记者徐机玲)中外游客观赏南京古城墙又有了一个好去处。新近落成的明城垣史博物馆,以丰富的史料和蔚为壮观的古城墙风貌,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历经600多年的风雨战火,南京明城墙幸存21公里,是世界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都城墙,也是研究古代都城史、建筑史、战争史的宝贵资料。
  明城垣史博物馆,位于南京玄武湖畔修葺一新的古城墙上。馆内陈列着介绍明城墙史的大量图片、模型和实物。当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京“高筑墙”时,向全国征集筑城材料和能工巧匠,明城墙上的每一块城砖都刻有烧砖人的姓氏和地址。博物馆珍藏了600多种铭文城砖,分别由明代南直隶省、江西行省、湖广行省的160多个州县百姓和军队官兵烧制,其城砖铭文的丰富内涵形成了南京明城墙特有的城砖文化。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安徽省萧县实验小学以书画为突破口,举办多种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图为该校全国优秀美术教师张学义在辅导学生作画。 欧阳飞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获重要发现
  据新华社南京6月9日电 (潘文俊、李国平)南京博物院考古队与江苏金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近日对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国内罕见且保存完好的古墓群,出土七孔石刀、陶器、骨器、玉器等珍贵文物千余件。
  专家考证,这些文物属新石器时代制作,距今约5500至6500年。部分出土文物对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位于金坛市西岗镇的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中心墓区约2万平方米。墓葬分布密集,叠压关系丰富,在长江下游地区实属罕见。所有墓葬中的人骨大都保存完整,骨质坚硬。
  考古专家认为,遗址出土的文物对研究太湖原始文化区与宁镇文化区的交流具有较高价值。比此前所见最早的良渚文化玉器上早1000多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