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鲁杰罗:希望中国尽早加入世贸
  瑞工商大臣:将努力促进瑞中经贸合作
  据新华社日内瓦5月4日电 (记者李敬臣)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4日在这里回答本社记者提问时说,他本人及世贸组织成员都希望中国尽快加入世贸组织。
  鲁杰罗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于世贸组织是绝对必要的,因为没有中国,世贸组织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世界性组织,这已成为世贸组织所有成员的共识。尽早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说也将是有益的。
  他表示,中国以正式成员身份参加世贸组织新一轮谈判无疑将对改善21世纪的多边贸易体制作出贡献。
  本报斯德哥尔摩5月4日电 记者章念生报道:将于5月10日率经贸团访华的瑞典工商大臣松德斯特伦日前表示,中国是瑞典重要的贸易伙伴,瑞政府将努力促进良好的瑞中经贸合作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松德斯特伦说,近年来,瑞典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合作不断发展,与1991年相比,瑞典向中国出口增长了300%,进口增长了2倍。中国现在是瑞典在亚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最近3年,瑞典从中国的进口比向中国出口增长得快,瑞典人非常喜欢,也非常需要中国的产品。
  他说,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瑞典大企业都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在中国开办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松德斯特伦表示,他这次访华是为了表示政府对企业界积极发展对华经济合作的支持,促使大企业继续向中国进行投资和出口。


第7版(国际)
专栏:

  拉美去年吸收外资创纪录
  据新华社圣地亚哥5月4日电 (记者方长平、周淑霞)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今天在此间发表的一份报告说,1997年进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共计达500亿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这份题为《在拉美和加勒比的外国投资》的报告指出,能源和金融是拉美地区吸收外资的主要部门,矿产和石油开采、制造业及一些出口行业也备受投资者青睐。据该委员会统计,巴西吸收的外资占地区外资总额的25%,是目前外资流入最多的拉美国家。其次是墨西哥,占20%。阿根廷和智利分别以10%和9%居第三和第四位。其后是秘鲁和哥伦比亚,均为8%。
  报告说,美国仍是拉美最大的外国投资者,其主要投资对象为巴西和墨西哥。欧盟在拉美的投资大户是西班牙、德国和英国,主要目标为南锥体国家。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等在拉美的投资也不断增加。报告指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特点是,外资流入发展中国家与日俱增。


第7版(国际)
专栏:欧元系列报道之一

  欧元提出的挑战
  本报记者 郑园园
  5月3日,欧盟布鲁塞尔特别首脑会议批准11个成员国首批加入欧元,确定了欧洲央行行长人选,并敲定了各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欧盟将按预定时间表于明年1月1日启动欧元,进入经济货币联盟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
  实现单一货币欧元,是自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和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以来,欧洲一体化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欧元问世后将覆盖11国,从里斯本到赫尔辛基,使用欧元的人口有2.9亿。欧盟15国全部加入经货联盟后,使用者将达到3.5亿。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贸易集团使用的货币,因此,欧元的前途和命运如何,它将给欧洲和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和变革,受到普遍关注。
  欧元是欧洲货币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经历了70年代的美元危机和石油危机后,欧共体于1979年建立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单位埃居、汇率上下浮动2.25%的蛇形浮动机制以及货币合作基金是这个体系的主要内容。该体系创立20年来,为协调成员国的货币政策作出贡献,欧盟对货币市场的干预能力及成员国经济的同步性都增强了。但从80年代中期以来,成员国之间汇率调整过于频繁,该体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90年代以来,它又受到大小不等的三次危机的冲击。从埃居向单一货币过渡已成为必需。欧元又是单一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1993年1月1日宣告成立的单一市场以实现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完全自由流通的内部市场为目标,以求建成一个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空间。欧元将为四大流通提供便利的货币工具,成为单一市场发育成熟的催化剂。
  毫无疑问,欧元将使欧洲一体化迈向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同时也对欧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欧元区成员国之间,不再有货币兑换,不再有汇率风险,成员国的进出口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货币的竞争性贬值消失了,欧元区变成一个“本土”市场,内部贸易将进一步扩大,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由于所有的商品都用欧元标价,价格十分透明,消费者很容易对两地的产品作比较,从而选择最便宜的。加之企业因节省了兑换费用而降低成本,所以它们将致力于“低价战略”,那些无法推出最低价产品的企业就可能败下阵来。经济学家认为,“低价战略”同30年代大萧条时的商品恶性贬值根本不同,它将促使欧洲企业摆脱僵硬的管理,适应市场,开发出新颖的、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欧元使企业面临紧迫的改革。
  欧元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目前欧盟15国的资产总额达27万亿美元(美国为23万亿),此外,由于免除了汇率风险,各国预备应付风险的大量储备金将释放出来,这就形成一个泛欧资本市场,其潜力远胜于各国资本的简单相加。甘冒风险的投机家将跨越国界把资本投放到最有活力的地区、最能增值的产业。欧洲一向不发达的风险投资将获大幅增长,这将有助于增强欧洲人的风险意识和振奋他们的创业精神。资本又总是流向低税收、低福利、劳动力成本因而较低的国家,而目前欧盟各国的税收政策、福利政策并不相同,为获得公平竞争条件,成员国势必协调税收政策、福利政策以及相关的其它社会政策,达到上述政策的“趋同”。这就把实现政治改革,建设政治联盟的要求再次提上日程。
  这就是欧元对欧盟自身提出的挑战,它是经济性的,更是政治性的。“欧洲之父”让·莫内说过,欧洲建设总是“先经济、后政治”。欧共体首任轮值主席哈尔斯也说过,欧洲建设是一个“三级火箭”,第一级是关税同盟,第二级是经济货币联盟,第三级是政治联盟。欧元不可避免地把欧洲推向政治一体化的道路。欧元,这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将增进欧洲人休戚与共的感情,增加他们的欧洲意识。而欧洲联合正是在成员国一步步地被剥夺了主权之后,获得质的飞跃,渐渐地向欧洲合众国的目标靠近。
  欧元的挑战是双重的。它使欧盟的整体实力得到加强,从长远看,将对美元形成冲击之势。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世界进入美元—马克—日元三币时代。然而,三币的实力并不均衡,美元的超霸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它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欧元取代马克后,这种状况将有所改变。欧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成为规模仅次于美元的金融市场。据估计,未来全球40%—50%的金融资产归美元,30%—40%归欧元,其余的归日元和其它货币。此外,在国际贸易中,随着欧元的稳定和逐渐为人认同,其地位将上升,成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2002年之后,英国若加入经货联盟,欧元的实力将进一步加强。随着欧元的成长,美国利用汇率武器影响欧洲的能力将有所下降。在未来的国际金融舞台上,只有欧元有实力同美元抗衡,美元将难以独自充当呼风唤雨的角色。
  货币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欧元是在欧洲经济低迷、复苏形势不明朗的形势下孕育的,“十月怀胎”是一个充满痛苦的过程。而今,欧洲的经济出现持续增长的势头,欧元将在复苏和增长的良好形势下诞生。欧盟负责货币事务的委员德西尔吉欣喜地说:“欧元来得正是时候。”欧洲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走过初期的曲折,克服了早期的不稳定,欧元将步入坦途。而欧元的顺利成长,将反过来促进欧洲经济的增长。美国政界人士也改变了早期对欧元的蔑视,开始研究对付欧元的战略,因为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所言,欧元是下个世纪影响大西洋两岸关系的重要因素。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剪影

  珍龟放生记
  本报驻委内瑞拉记者 管彦忠
  委内瑞拉的动物保护组织在国民警卫队的帮助下,近日在东南部的玻利瓦尔州将1.2万只阿劳龟(又称奥里诺科龟)放回奥里诺科河。
  这天清晨4时,这些小龟被分别从三个动物饲养场运到奥里诺科河圣玛丽亚附近的河滩。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将装在塑料筐里的龟倒在河边的沙地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慢慢爬到河里,真是“如鱼得水”,立即消失在浑水之中。也有一些不知是“迷路”,还是因为“胆怯”,又往岸上爬,人们只好再将它们送到河里。入水的小龟不时将头伸出水面换换气,然后向远处游去。3只龟背直径达60厘米、重约50公斤的大母龟也被放回大河,它们是海关人员在阿亚库乔港从小贩手中查获的。
  为了跟踪观察这些龟将来的生存情况,工作人员把龟脚爪上第四个指甲剪去一段作为记号(每年依次剪一个)。
  设在圣玛丽亚的动物保护营地的工作人员,将刚脱出蛋壳不久的小龟收容起来,放到饲养场里精心喂养。一年之后,这些小龟长大了,初步有了生存的本领,就把它们放回野生环境中去。4年来,共有6万多只小龟被“放生”。
  拉丁美洲有45种龟,委内瑞拉占22种,其中15种生活在淡水中,数阿劳龟的个头最大。委内瑞拉盛产龟。最近发现上千个龟巢,估计今年产龟8万只。在正常情况下,只有5%的小龟长到成年。除了大自然里的天敌之外,当地人视龟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龟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致龟成为濒于灭绝的一个物种。1950年估计全国有5万只阿劳龟,但90年代初锐减到700只。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当地人的后代将来恐怕只能在照片上认识这种龟了。
  1979年,政府的环境部作出决议,将龟列入禁捕的动物名单。可是捕龟活动仍然“有禁不止”。1989年国家科技委员会在圣玛丽亚附近建立阿劳龟保护营地,小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本报加拉加斯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通信卫星未入轨
  月球引力来扶正
  据新华社伦敦5月4日电 据报道,美国休斯公司正在试图利用月球引力“营救”去年年底发射失败的“亚洲卫星—3”通信卫星。
  这颗卫星由美国休斯公司制造,为香港亚洲卫星通信公司所有。去年12月25日,俄罗斯“质子”火箭发射该卫星时,由于火箭助推器的气体发生器被烧坏,助推器在两次点火1秒钟后即熄火,因而助推器无法产生足够的推力,未能将卫星送入赤道上空的预定轨道。
  休斯公司认为,利用月球引力,有可能使这颗报废的卫星重新得到利用。休斯公司已与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并着手开始对卫星进行“营救”。这一“营救”计划首先将通过卫星自身的动力不断改变其运行轨道,让卫星逐渐远离地球并最终“抛向”月球方向,之后利用月球引力作用将卫星重新推弹回地球方向,当卫星重新回到地球上方后,再引导卫星进入预定轨道。据介绍,类似的通过天体引力来改变和控制航天器轨道的做法已多次成功地应用于太空探测飞船上,但利用这一原理来给商业卫星重新定位尚属首次。
  在休斯公司地面控制人员的操作下,“亚洲卫星—3”目前正在逐渐开始沿远离地球的轨道飞行。按计划,该卫星将于5月7日左右开始朝月球方向飞去,并将在5月底重新返回地球赤道上空。


第7版(国际)
专栏:文化教育

  荷兰学生不堪书包重负
  由荷兰政府指定组成的荷兰书包委员会4日指出,荷兰初中生的书包过重。
  该委员会一项调查发现,荷兰12岁至15岁学生的书包平均重7公斤,相当于他们平均体重的14%。书包委员会提请书商和教师注意,过重的书包对于发育期的学生有不良影响。
  荷兰书包委员会认为书包过重的原因,一是随基础课增加,教科书和练习簿也在增多;二是教科书使用大量图解导致课本加厚加重。(本栏均据新华社电)


第7版(国际)
专栏:文化教育

  罗要求大中院校普及电脑网络
  罗马尼亚要求全国各大、中院校尽快普及电脑网络,并为学生掌握和使用因特网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根据这项命令,罗各大、中院校从现在起必须立即开辟专门的电脑房,配置一个小型的电脑网络,并与因特网连接,供学生课外学习使用。
  命令规定,各校必须在今年底以前建立一个由四台以上电脑组成的小型网络,专供课堂教学使用。各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使用电脑。此外,从2000—2001学年起,熟练运用电脑将成为报考大学的先决条件。


第7版(国际)
专栏:文化教育

  英研制古籍电脑“翻阅”系统
  年代久远的书籍和手稿,由于其价值珍贵和纸张脆弱,往往被收藏单位精心保存,一般人难以窥其真容。英国大英图书馆正在研制一种独特的古籍电脑“翻阅”系统,为普通读者查阅古籍同时加强古籍保护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该系统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古籍复制成“电子书”,读者用手指在电脑屏幕上稍做移动,“电子书”就会随之而自动在屏幕上“翻页”。在阅读某一页的具体内容时,该系统还提供放大功能,古书上1厘米见方的一个图画,可以放大成一页大小。该图书馆有关人士说,电脑“翻阅”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不会对正本古籍造成损害。


第7版(国际)
专栏:

  人类病亡主因——环境污染
  新华社联合国5月4日电 (记者谢美华)联合国4日发表调查报告指出,环境因素是导致人类生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这份题为《世界资源:1998—1999》的报告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共同编写的。报告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环境问题的威胁,如美国就大约有8000万人的健康受空气污染的威胁。在世界的贫穷地区,与环境有关的疾病每年夺去1100万儿童的生命。
  报告说:“将近100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仍在使用含铅汽油,其中的污染物会导致人类大脑的永久损伤。”
  报告呼吁人们重视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如使用无铅汽油就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在制定发展计划时充分考虑到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报告说,将环境保护“视为公共卫生战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证21世纪人类健康的关键”。


第7版(国际)
专栏:文化教育

  板书直接存入学生电脑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印第安纳州德鲍大学一位名叫戴夫·伯克的教师在讲课时发现,很多学生为了抄写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而严重影响了听课。为此他研制出了一种采用激光跟踪技术的方法,用两束激光跟踪老师在黑板上书写时手的移动速度、角度和位置的变化,然后将这些数据转换成电脑文件,通过有线或无线联网技术将这些文件输入学生的便携式电脑中。


第7版(国际)
专栏:

  5月4日,亚美尼亚向德国归还文物仪式在波恩举行。此次亚方共向德方归还在二战后被运往前苏联地区的古代书籍、手稿、乐谱、地图等珍贵文物575件。
  图为归还仪式上,德国吕贝克市图书馆馆长弗里格展示一本公元15世纪出版的图书。 新华社记者 黄文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能源部预测
  世界能源需求持续上升
  据新华社华盛顿5月4日电 (记者翟景升)据美国能源部最近发布的1998年国际能源展望报告,世界能源消费在未来20多年里将持续上升,到2020年全球能源消费量预计达到63900万亿英国热量单位,是1970年的3倍。
  报告认为,世界能源消费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地区对能源的需求将大幅度上升。1995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占全世界的20%,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到占30%以上。
  美国能源部预计,世界石油价格在未来20多年里将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因为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从1996年的39%下降到2020年的37%。与此同时,对天然气的需求将日渐上升,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增势明显。
  在未来20多年内,煤的消费将增加约35亿短吨,但煤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将从1995年的25%微降到2020年的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