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百年风雨铸辉煌
  写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之际
本报记者 温红彦 毕全忠
  当中华民族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昌盛,即将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北京大学也走过了波澜壮阔的一百年。一百年的苦难与光荣,一百年的探索求真和锐意进取,北京大学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在北大即将迎来建校一百周年之际,越来越多的人们想知道,这所百年学府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革新、科学教育的进步乃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
  让我们伴随着北大奋进的脚步,走进这座世纪学府,探究她百年辉煌的真谛,感受她精神的魅力。
  百年风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历久弥新
  在北京大学南校门外,一个书籍造型的建筑体吸引着过往行人的视线,那是北大去年5月4日增添的一处新景观——百年校庆倒计时牌。
  汉白玉的倒计时牌下面,镌刻着一段百字说明文:“北京大学是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成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现名。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校址从北京市内沙滩迁至西郊燕园。1998年,北京大学将迎来她的百年华诞。”
  短短一百字,浓缩一百年;打开北京大学这部“书”,在我们面前展开的是一幅沧桑的历史画卷。
  北京大学诞生于19世纪末中国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为了救亡图存,一批仁人志士把目光投到教育上。1898年,光绪皇帝在变法维新的锣鼓声中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设立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失败后,各种新政多被废止,唯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自此,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国立综合性大学诞生了。
  自第一任北大校长、著名教育家、思想家严复译《天演论》起,西方进步思想就被介绍到中国。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整顿校风,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大面貌焕然一新。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马寅初、马叙伦、李四光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和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云集北大,民主、科学精神日趋浓厚,北大遂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1919年5月4日,北大率先举起反帝反封建大旗,在血与火的年代里,为唤起民众觉醒、挽救民族危亡贡献了力量,被公认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祥地。
  北大还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最早基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衣胞之地和我党早期活动的重要场所。自1918年始,以时任北大教授、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代表,北大先进知识分子成为在中国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批力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8位地方党组织负责人中,有6位出自北大;在仅有的53名党员中,有21名是北大的师生和校友。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曾对斯诺说过:“我在李大钊手下,在国立北京大学当图书管理员的时候,就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
  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大的广大爱国进步师生发扬“五四”精神,从“三·一八”惨案到“一·二一”惨案,从“一二·九”运动到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都站在运动的最前列,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作出了极为重要的历史贡献。
  一所大学与一个国家的命运如此息息相关,难以割离,是世所罕见的。一位著名大学校长曾说:“如果没有北大,中国的现代史就有可能重写。”
  北大不仅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还有优良的学术传统。一百年来,各路科学巨匠、文化大师汇聚北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人才,创造了一大批重要的思想文化科技成果。
  北大历来开风气之先,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众多学科,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的原子能、半导体等前沿学科都是在北大率先设立的。创建于1955年7月的北大物理研究室,是我国第一个培养原子能科学人才的机构。研制“两弹”的主要科技人员彭桓武、郭永怀、邓稼先、朱光亚、于敏、周光召等均为北大教授或毕业生;1960年至1965年,由北大化学系教授邢其毅等参加,通过与中科院的6年合作,我国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获得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使人类进入了用人工合成方法研究蛋白质的新阶段;从50年代后期开始,北大计算机专业的科研人员冲破重重困难,终于在1974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百万次大型电子计算机,为我国以后的计算机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中国第一任北大校长马寅初提出具有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的“新人口论”,成为后来我国制定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先声;60年代初,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教授主编的《中国史纲要》、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教授编著的《当代哲学史新编》等等,由于其极高的学术水平,被列为全国高校统一教材……这些文化学术成果不仅对北大,而且对中国的文化科学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难怪人们称北大为“学术殿堂”、“文化重镇”、“人才宝库”。
  季羡林先生自1946年从海外负笈归来执教北大,至今已52年了。历尽沧桑的季羡老谈起北大百年的光荣传统,感叹地说:“我历来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在世界各国同仁中是最爱国的,也许这是中国历史上边患太多的缘故。经过对北大半个多世纪的观察与思考,我觉得,北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传统。民主与科学同爱国主义是相辅相成的,北大自‘五四’运动高举‘德赛’大旗,锲而不舍地寻求民族图强之路,都是从爱国主义出发的。”
  在北大校园内,有两尊铜像是师生皆知的。俄文楼和南北阁之间的草坪上,李大钊的半身铜像坐落在苍松翠柏中,他坚毅的神情,让人联想到他当年的凛然正气;位于钟亭西侧的蔡元培半身铜像栩栩如生,那和蔼的表情仿佛正与你交谈。它们被北大人视为民主与科学精神的象征。
  70多年前,鲁迅先生在北大任兼职讲师期间设计的北大校徽,一直沿用至今。圆形徽章中间,“北大”二字形同一个站立的人,代表北大“以人为本”、进步向上的精神。鲁迅先生在《我观北大》一文中是这样评价北大的:“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从北京大学一百年的风风雨雨中,我们不难辨别出这样一个高亢的主旋律——“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北大党委书记任彦申教授说:“北大过去的一百年是光荣的,也是辉煌的,她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乃至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当然,北大也有过前进与倒退、革新与保守、光明与黑暗等等斗争,但是,在大江东去的北大历史进程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主旋律却贯穿始终。这八个字集中地概括了北大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良的学术传统,它是北大一百年长盛不衰的源泉所在。我们搞百年校庆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把这笔宝贵财富留下来,传下去。”
  改革开放,奏响“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
  有这样一组数据让今日北大感到格外自豪:一百年来,北大共培养各类人才19万,其中约15万人是改革开放以后的20年培养的。近20年培养的正规毕业生是前80年的2.92倍。目前,各类在校生总数达到2.4万人,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
  有这样一块石碑铭刻着北大学子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奔放激情:石碑正面是四个遒劲的大字——“振兴中华”,背面的碑文是——“1981年3月20日夜中国男排在香港比赛获胜消息传来,北京大学4000多学生集队游行,高唱国歌,喊出了80年代的时代最强音‘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特建此碑,以誌纪念”。这块石碑坐落在北大图书馆左前方不远的草坪上,是1984年北大全体毕业生留给母校的纪念;
  有这样一面横幅表达了北大师生对改革开放的衷心拥护:1984年,在国庆35周年天安门广场的庆祝游行队伍中,北大学生举出一面巨大横幅——“小平您好”,道出了知识分子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亲密朴素的感情,这正是北大师生爱国情怀的真实体现。
  20年,北京大学的改革开放历程不凡。改革开放初的拨乱反正、对学科专业结构和学生培养层次的调整,为北大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80年代是北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尽管出现了一些动荡不安,但在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保证了改革发展的连续性。
  北大常务副校长闵维方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以来,学校抓住机遇、解放思想、加快改革步伐,逐步形成了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陆续出台了一些改革措施。1994年北大第九次党代会通过了《北京大学改革发展纲要》,确定了北大改革开放的总体规划。几年来,北大以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为龙头,以教师队伍和党政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发展校办产业、增强经济实力为后盾,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形成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稳定有序、民主活泼、集中精力进行改革的政治氛围和学术氛围,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为我国改革开放和高教发展贡献了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北大顺应科技革命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科结构的更新改造和教学改革,使北大由原来的文理科综合大学发展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新型综合大学。目前,北大共有8个学院和22个系,87个学士专业,148个硕士专业,101个博士专业。其中新增的社会急需的专业占到了1/3以上,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大约各占一半,使北大的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改革开放的20年,也是北大科研工作结出累累硕果的20年,是北大为国家、为世界创造了大量新知识、新技术的20年。在植物基因工程和基因分子调控研究等方面,陈章良教授的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张青莲院士等合作测定的稀有元素铟、铕、铈等,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确认为原子量数据标准。程民德、石青云院士等研究开发的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杨芙清院士主持研制的“青鸟软件开发系统”、地球物理系的中国北方暴雨成因研究及其与国家气象局合作研制的“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等一批成果均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奖励,对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北大文科领域也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东方学系季羡林教授的《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被认为是一部“我国前所未有的开创性著作”。中文系古文献研究所整理的《全宋诗》,是迄今中国最大的一部断代诗歌总集。考古系的山西晋侯墓考古发现使国家重点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费孝通教授的《小城镇四记》等论著,吴树青教授等的邓小平理论研究,厉以宁教授的股份制理论研究,萧蔚云教授关于“一国两制”和香港基本法问题的研究等成果,为国家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北大历史上诸多“第一”中,由王选教授等研制的中文电子出版系统,使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告别了铅与火,北大方正集团公司也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出版系统开发和供应基地。王选教授说,北大把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顶天立地”创办高科技产业,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已形成具有北大特色的高科技产业格局。改革开放后,北大不仅产生了方正集团,还产生了资源公司、未名公司、青鸟公司、维信公司……这些具有知识经济特点的产业集团不仅成为支持办学的重要财源,更重要的是,在开辟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上,造就了一批具有科学家素质的企业家和具有企业家头脑的科研人员。
  中国一位教育家说过:大学之大,非大厦之大,而是大师之大。当今世界的激烈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中,中国所处的位置并不十分有利,但北大这些年来还是吸引了一大批人才,仅1997年,北大就从海外招聘到99名博士。目前北大已有650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其中近600人是中青年。闵维方教授告诉记者,北大能够吸引、留住一批人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大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更为他们提供了创造历史的机会。
  为了加速中青年教师的成长,北大近年来采取诸如打破论资排辈,破格晋升高级职称,实施“跨世纪人才工程”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使更多的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人才断层现象得到缓解。从老一代的季羡林、张岱年、程民德等到新中国培养的王选、姜伯驹、厉以宁、袁行霈再到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闵维方、陈章良、赵新生、刘忠范、申丹等教授,北大已初步形成相互衔接的学术梯队。王义遒教授说得好:“师资队伍是学校的根本。从今日北大的年轻教师身上,我们看到北大优良治学传统是长青的。在几代名师的传帮带和他们创造的环境熏陶下,年轻人一定会成长为明天的顶梁柱,各门学科领域的折桂人。”
  在北大未名湖畔的临湖轩迎宾处,记事牌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无数世界著名学府和知名人士的名字。北大外事处的工作人员说,几乎每天都有外国教育代表团来北大参观,有时一天来好几批。20年来,北大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目前已同40多个国家的136所大学建立了校际联系,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始终率先垂范。
  一百年来,北大与中华民族共兴;20年里,北大与改革开放同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以及兼容并包的胸怀,放眼世界的目光和学术自由的环境,赋予北大办学思想的历史性飞跃和师生精神状态的深刻变化。
  继往开来,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迈进
  走过一个世纪,北京大学终于站在了百年华诞的门前。
  随着校庆倒计时牌上的日期向1998年5月4日迫近,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北大校友正潮水般涌向他们心中的圣地。深圳的北大校友包租的专列,将沿途各站的北大校友一起接回母校,列车已于5月2日抵京;云南的北大生物系校友献上1万朵郁金香,点缀节日的燕园;远在巴黎的校友,送来一尊巨大的鲁迅铜像……届时,共有4万多名校友返校。
  在未名湖边,几位来自西北的77级校友告诉记者:“北大百年辉煌终将成为过去,我们千里迢迢来参加校庆,不单是回来寻找青春的足迹,更多的是关注母校未来的前程。”
  关注北大未来的前程,这无疑是北大师生、北大校友以及所有与北大有关联的人们的共识。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与北大的关系从西南联大时就开始了。前不久他以校友的身份谆谆告诫北大学子:作为北大人,应感到骄傲,更应有一种责任感。我希望北大在以后的一百年,乃至几百年,为中国文化事业的更大发展奠定一个基础。
  “从蔡元培到今天,北大历来虚心向上,所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北大要发扬传统,光有信心和愿望不行,还需要脚踏实地的研究,做出成绩来。总要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才算是有真正的成就。”哲学系张岱年的话更是语重心长。
  “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的纪念。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李大钊先生在纪念北大25周年校庆时的这段话,至今仍回荡在校园。
  北大百庆典活动的重点是学术研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和中国著名大学的近100位校长汇集北京,登上“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大学校长论坛”;14个重要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中将有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邀请到了300余位世界知名的汉学研究专家。这样多的世界大学校长和著名学者的聚会,在我国的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
  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教授说,百年校庆的宗旨是“弘扬传统,繁荣学术,面向未来,促进发展”。他说,我们庆祝建校百年,首先要回顾和总结学校在人才培养和学术建树上的成就,特别是要检阅新中国成立以来这方面的成就和经验,确立今后的发展目标,这才是百年校庆对我们最根本的激励!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百年校庆的契机,加快改革步伐,使百年校庆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初叶把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目标的新起点。
  陈校长认为,要创建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和运行效率。他说,目前北大设想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以“梳理”课程为切入口,加强基础课的师资力量,强化综合素养的教育。
  ——结合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扬北京大学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大力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加强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增强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出重大成果的实力。科学研究既是学校为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校师生学术水平和科学素质的主要手段。
  ——大力加强教学和科研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引进与使用创造条件。
  ——积极、主动、稳定有序地进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校内学科之间紧密联合,发挥1+1〉2的作用,这是培养具有高度创造能力的人才的基础。同时积极与国内外有关学校联合办学。
  今日北大已进入一个全面建设、整体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展望未来,北大必将再造新的百年辉煌。北大人说,他们更愿意把1998年5月4日作为起点,而不仅是百年的终点。
  5月4日,是一个太值得纪念的日子。她是爱国运动的纪念日,是中国青年的节日,也是春意最浓的季节。这不正昭示了北大虽已走过百年,却依然是年轻的北大,“常为新的”北大吗?
  5月4日,将有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北京大学星”。这是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第一次给一颗行星赋予一所大学的名称。我们相信,像这颗小行星在茫茫太空中走向未来,走向永恒一样,北京大学也会在我们民族的昌盛繁荣中永放光芒。
  (压题照片为本报记者陶源明摄)(附图片)


第1版(要闻)
专栏:

  大学校长论坛在京举行
  李岚清发表讲话中外近百所著名大学校长聚集一堂
  本报北京五月二日讯 记者毕全忠、温红彦报道:在北京大学迎来百年校庆之际,来自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六十多所著名大学的校长、国内三十多所著名大学的校长今天在北京聚集一堂,举行“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大学校长论坛”开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大学校长论坛是北京大学百年庆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之大、层次之高,在中国教育史上尚属首次。论坛会期两天,大学校长们将共同探讨二十一世纪人类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李岚清在讲话中说,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教育”这个名词便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的教育虽有很长的历史传统,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然而她是深深植根于中国民族文化、教育传统的土壤中发展起来的。两千多年来,高深的学问在中国以其独特的方式得到积累、培植,并形成了中国自己的学术传统。到大约一百年前,中国出现了自己现代的大学。北京大学就是少数几所最早的中国现代大学,她为开拓知识的疆域、促进中国的学术与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岚清指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是学术和人才,在传统与现实、历史与未来、科学与人文、理论与经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迎着二十一世纪的曙光,人们正在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其中知识,包括科学和技术,将在新的世纪里比在人类存在的以往任何时期都将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中国政府认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并把发展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作为头等重要任务,制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可以预言,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二十一世纪一定会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李岚清强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会脱离这个实际。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外部环境对它提出的需求和为它提供的支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发展过程中的数量问题,而且更要注重结构、质量和效益问题。中国现有普通高等学校一千多所,成人高等学校一千多所,在校生规模在六百万人以上,可谓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但不等于是一个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下一个世纪,我们要力争有一批大学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他指出,目前,中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她所进行的改革目标,是将一个具有十二亿人口的国家引向现代化。这是一项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伟大工程,所要解决的问题之多、之大、之复杂是可想而知的。解决这些问题显然离不开大学所拥有的智力资源,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我们有理由期望,中国的大学不但应对了解和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更多更新的知识,同时也能为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以及人类共同面临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提出方案和对策。
  李岚清说,北京大学已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各位校长从世界各地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共度一百年庆典,为这次活动增添了特殊的光彩。这是北京大学百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荣耀。这也是众多历史悠久、卓有成效的大学的校长们的一次空前盛会。如果把各国的大学作为一个国际大家庭来看待的话,任何一所大学都是国际大学家族中的一员,都生活在与国际大学家族的交往、合作之中。今天的论坛便充分体现了世界上大学之间这种联系。我相信,这次论坛一定会进一步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加深相互之间的友谊,为今后共同的交流与合作,为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作出贡献。
  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在开幕式上致辞,向前来参加论坛的各国和地区的大学校长们表示感谢。他说,大家不远万里相会一起,回顾历史,研讨教育现状,展望教育的未来,将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十分有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市长贾庆林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副部长韦钰、周远清,北京市副市长张福森、林文漪等也出席了开幕式。
  李岚清今天还参观了北京大学校史展览和新落成的北京大学图书馆。


第1版(要闻)
专栏:

  长二丙再送两颗铱星升空
  圆满完成铱星组网发射任务
  据新华社太原5月2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傅明毅、新华社记者田兆运)北京时间今天17时16分,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第三次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我国圆满完成了为铱星系统组网发射6颗卫星的任务。
  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共三级,全长约40米,直径3.3米,起飞质量为213吨,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按照摩托罗拉铱星任务要求改进生产的。这种型号火箭投入使用以来共进行了4次发射,均取得了成功,分别在去年12月和今年3月成功地将4颗组网铱星送入预定轨道。
  从参加这次卫星发射测控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海上测控船及有关国外测控站传来的数据表明,火箭飞行约11分钟,火箭第二级与卫星分配器按预定程序分离成功,分配器携卫星进入停泊轨道;又经40分钟滑行后,分配器变轨成功,先后将两颗卫星按要求释放于近地点632公里、远地点634公里、倾角为86.4度的预定轨道。至此,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圆满完成了“铱星”发射服务合同中的第三次发射,也使从1985年开始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长征火箭成功发射国外商业卫星的数目增至15颗。
  铱星系统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设计和经营的低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共有66颗卫星,在距地球高度700公里左右的轨道上,依6个运行面布放,组成网络。根据1993年中美签定的发射合同,定于1997年至2002年间,采用我国改进后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22颗铱星。今年9月底,铱星系统的组网发射将全部完成,预计今年底将可全面投入使用。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山东中华发电公司签署合同
  我国装机容量最大的中外合作电力项目——山东中华发电有限公司菏泽电厂二期、聊城电厂工程美元、人民币贷款协议及项目合同,5月1日上午在深圳正式签署。此次签署的贷款协议,由英国进出口银行提供出口信贷2.77亿美元,由境外商业银团提供美元商业贷款3.5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提供人民币贷款48.85亿元,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提供人民币贷款19.23亿元。所有贷款将用于菏泽电厂二期2台30万千瓦、聊城电厂2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建设。
  (贾建舟 王剑)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数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京展示
  一种全新的、替代传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世界之窗”数码闭路电视监控遥控系统日前在京展出。据了解,由新加坡VSS通信公司开发研制的这套系统可以同时容纳1—12台摄影机、12个传感器和8个报警器的输入。该系统将会对我国现有的治安报警、保安监控系统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展示会由中国警察学会北京中警盾贸易中心协办。(卢文)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昆明南线调水工程告捷
  昆明市耗资1.45亿元的“2258”南线调水工程5月1日告捷。该市从1996年起实施“2258”工程:即用2年时间,投资2亿元人民币,从官渡区宝象河水库、西山区沙朗河水库和晋宁县的柴河水库、大河水库年调水5000万立方米,解决城区南部和西部80万人的饮水问题。(任维东)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扶余玉米深加工项目开工
  吉林省扶余县2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近日开工,这是吉林省百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的组成部分。此项目为香港惠民发展有限公司兴办的独资企业,总投资额为人民币4.6亿元,15个月建成投产,可年转化玉米20万吨,年实现产值5亿元。(汪波)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左图:国家级博物院——河南省博物院5月1日举行开馆仪式。据悉,河南馆藏文物近130万件,约占全国的1/8。河南省博物院占地面积156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累计投资近3亿元,是建国以来河南省文化系统投资最大的一项工程。(李杰)
  新华社记者 王颂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我与人民日报征文

  愿与党报长相伴
  张志良
  恰好是人民日报创刊的那一年,我步入革命队伍,给一位长征时期参加革命的首长当勤务员。首长对下属的学习很重视,要我天天读报,写笔记,较早地将我引导到人民日报的读者行列,并与之结下不解之缘。
  虽说我十分喜欢人民日报,却因她是党中央的机关报,总是望而生畏。我的许多稿件长时期只寄给地方报刊,没有想过,更没有勇气往人民日报投稿。也许是一种缘分,1983年9月,我写了一篇题为《知人》的杂文,请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抄清后寄给一家地方报社,他误寄给人民日报,不料竟在《大地》专栏发表了。那篇不足千字的小文被发表,令我兴奋不已,一遍又一遍地自我欣赏。1991年秋,家乡兴修了一条百里长河,200万亩沼泽地由此变成了良田,我又写了一篇《干实事·干虚事·不干事》的小言论,在人民日报《今日谈》专栏发表了。就是这两篇小文章给我壮了胆,使我提高了写作的兴趣,从而笔耕不辍。多年来,我写的消息、评论、杂文、随笔200余篇,见之于省、市一些报刊。1996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的10余万字的杂文集《目耕随笔》。看报读书写文章,提高了我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思想水平,在我担任基层领导工作的30年内,向上报告或对下讲话,皆自己动手,从不用秘书代劳,虽说劳思费神,却也心甜意洽。
  人民日报到了知天命之年,越办越好了。新闻简捷明快,评论尖锐泼辣,文学作品情真语巧……使我读来尽享墨香之乐,爱不释手。我愿与党报长相伴。
  (作者为沈阳市计生委离休干部)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
  有歌有舞,有琴有书,载唱载跳,载弹载咏。5月2日,上海万众欢腾,大型文化庆典性活动——上海国际艺术节,在群众狂欢中揭开了帷幕。这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将持续1个月。57台优秀剧目演出中,有来自俄罗斯、法国、瑞典、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艺术家的,也有来自国内著名表演团体的。(赵兰英)


第1版(要闻)
专栏:

  民心河
  日前,被称为“民心河”的石家庄引水入市工程标准示范段13公里建成通水。这条长60公里、投资6.4亿元人民币的人工生态河,是石家庄市本世纪最大的一项社会公益工程。
  新华社记者 董智永摄


第1版(要闻)
专栏:今日谈征文

  宜昌实行“学岗制”
  陈沙
  据中央电视台昨晚报道,宜昌税务局实行“学岗制”。业务不精、为政不廉、不称职者,在“学岗”培训,情节严重者,“下岗”。经“学岗”培训,成效显著者,重新“上岗”。
  实行“学岗制”,是个创造。好处是,使在岗职工减少了优越感,增加了危机感。不仅能上能下,形成一池活水,而且在“上岗”与“下岗”之间,增加一年“学岗”时间,给职工提供了“充电”竞争的机会,给社会提供了稳定环节。
  多一点危机感,有利于集中心思和精力投入工作;多一个稳定环节,有利于提高素质和品格,以利再战。关键在于把握好两者之间的“结合点”。
  宜昌税务局将“在岗”、“学岗”、“下岗”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机制,重点把握“学岗”环节,可谓职工下岗再就业中的一个创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