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抓落实之道
  于永军
  江泽民同志在最近召开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坚决落实。”并要求“一定要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切切实实地落实到每一个下岗职工身上”。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归宿。抓落实,是各级领导的一项重要职责。落实的重要性人所共知,然而现实生活中工作不落实的现象为什么屡见不鲜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懂得抓落实之道。
  抓落实需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决定着抓落实的方向。缺乏理论素养,不可能抓好落实。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抓落实,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一种领导责任,也是一种政治素质、一种思想境界。在当前落实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抓落实需要创造性思维。抓落实的实质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结合不是“捏合”,它需要把方针、政策、决议变成具体的实践行动,需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创造性的要义是实现“上情”和“下情”的有机结合。许多工作之所以出现在同样的条件下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原因之一就在于领导者“结合”的文章做得有差异。抓落实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的,往往或者是学习不认真,吃不准“上情”,或者是作风不深入,搞不清“下情”。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吃准上情、摸清下情上下功夫,找准二者之间的“结合点”。
  抓落实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毛泽东同志在论述共产党人的事业观时曾指出,要“有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难题和困难很多,领导干部必须有一种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一股高昂饱满、百折不挠的革命热情。这种精神状态表现在抓落实上,就是要求领导干部从会议室里撤出来,扑下身子,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实践表明,领导者的精力如果不放在真抓实干上,只能导致形式主义,助长弄虚作假之风,妨碍工作落实。
  抓落实需要不断研究探索。不注意研究探索,搞不清具体事物的特点,不能正确把握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内在联系,抓落实就难以取得主动权。在落实过程中,原定的思路、计划和方案,往往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就显得极其重要。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式地抓落实,只能事与愿违。研究探索就是要注意结合落实中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决策,使其更加符合客观实际,通过“决策———落实———探索———决策”的循环往复,不断提高抓落实的水平。
  抓落实需要坚持高标准。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低标准要求,只能干出一般化的工作,达不到落实的目的。唯有坚持高标准,才能创造出一流的工作成绩,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落实。所谓高标准,就是在工作要求上,要有“创一流”的目标;在具体实践中,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中心、抓根本、抓主要矛盾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作为党和政府的领导干部,抓落实的最高标准是认真履行党的宗旨,真心诚意地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
  抓落实关键是要出成果。不出成果,谈何落实;不出成果,工作干得再多、再辛苦也等于零。从某种意义上说,落实也是手段,出成果、出效益才是目的。当然,在评价落实的成果和效益时,要把“显绩”和“潜绩”统一起来。解决眼前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出成果;做泽及后人、功在千秋的事情,也是出成果。抓落实的政绩,不是简单的一事一时效益的总和,也不是工作量的相加,而是对全局和局部、眼前和长远利益的辩证认识和把握,对各种矛盾的协调和驾驭。只有这样,才能使抓落实避免急功近利,收到长期切实之效。


第10版(理论)
专栏:

  为发展现代农业打牢基础
  杨文宪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要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强化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现代农业,首先要求高素质的人参与,否则,生产过程必然是低效的。劳动者素质是劳动者思维方式、文化程度、劳动技能、经营管理水平等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就成为提高农业综合能力的前提。虽说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只要找准农业劳动者与农业科技的对接点,强化培训,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就会取得成效。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山西地处内陆,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80%,全省耕地360多万公顷,旱地面积70%,而且十年九旱。这样的农业生产条件决定了必须把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放在重要的位置。为此,我们制定了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长远规划,把基础设施建设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采用工程项目的形式,先后组织实施了“农田基本建设工程”、“节水农业工程”、“种子工程”、“商品粮棉基地县工程”、“旱作农业工程”等,从而提高了农业土地生产率。
  优化生产要素组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生产要素的合理搭配,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摆脱低收入、低效益的基本前提。生产要素组合的优化,一方面是调整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是以经济利益为纽带,通过产、供、销的合理衔接,实现贸工农一体化。具体来说,一是要立足当地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形成区域主导产业。二是要发展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成立种植业、禽业、果业、小杂粮、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企业集团,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是要按照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结构调整的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完善一批农产品商品基地,把基地建设同主导产业与龙头企业的发展统一起来,使基地商品化、规模化、市场化。这样,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实现品种之间、作物之间的良性搭配,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紧密衔接。
  推进科教兴农,发挥科技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广和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也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最迫切的是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切实做好科技研究与贮备,尽快把增产增效显著的重大实用技术推广到生产中去。基于此,我们把完善基层农技推广站的定员、定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筛选确定了优良品种及其配套技术、平衡施肥技术、地膜和生物覆盖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12项种植业技术,牛羊集约化饲养配套管理技术、奶牛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等8项养殖业技术,作为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的重点,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尽快地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去,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化水平。
  发展生态农业,优化农业环境。现代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要求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三者结合起来,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既要考虑短期效益,又要考虑长期效益。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应避免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性手段,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以资源的收益还原于资源的再生,使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黄楠森
  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一书,是河北经贸大学郭晓君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成果。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多数人生活、工作在农村。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民的研究却比较薄弱,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自然也就很少。目前农村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缓慢,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即人的素质问题。实践迫切需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本书的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这项课题研究历时五年,作者在深入调查研究、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如: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人学具有密切关系。人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对象、出发点和归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就是关注人、研究人、塑造人、激励人和调动人的积极性,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过程。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同农村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做好我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新路子,也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奔小康,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全面进步。
  作者还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农民的现代化问题,提出了农民现代化的标准和实现途径;总结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当前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对策,设计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等。


第10版(理论)
专栏:

  按客观经济规律进行改革
  李瑜
  根据十五大的部署,在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努力寻找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和资本组织形式;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它们之所以被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主要是因为:从我国目前情况看,不下决心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不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上寻找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就难以深入,社会生产力也难以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市场机制与公有制的结合,而实现这一结合的关键是改革传统的所有制结构及其实现形式。
  正是抓住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十五大报告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比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及其他形式的公有制经济成分。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它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一个方向、两个方针和全面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其中,一个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两个方针,一是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二是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在落实十五大精神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十五大提出的这些方针、政策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从实际出发,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规律办事,绝不能搞形式主义,更不能搞强迫命令。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有效的资本组织形式,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我国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些是通过股份制改造可以解决的,有些则不一定是实行股份制所能解决得了的。只有按条件和规则一步步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股份制越搞越好。
  股份制从世界上第一个比较成型的股份公司产生算起,迄今已有400来年的历史,被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则是100多年前的事。西方国家实施大公司战略的实践表明,有的一定要搞大,有的则不一定搞大,也有“小更好”的说法,即使一些特大型企业集团,目前也有尽量化小经营单位,以便更灵活地适应市场竞争的倾向,并不是一律越大越好。应该深入研究各国大公司究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怎样由小公司变成大公司的,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企业改组不是改名,联合不是凑合,破产不是转产,前者具有实质内容,后者没有实际意义。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所有者对生产资料的支配方式和使用方式,具体表现为所有者投资企业的财产组织方式,即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所有制属性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没有必然联系,同一所有制经济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也可以采用同一种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兼并、承包、租赁、委托经营等,都是具体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告诉我们,随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广泛推行,必然会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这一问题不解决或解决不好,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由于缺乏保证条件也难以真正实行。所以,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积极而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第10版(理论)
专栏: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的原因及建议
  牛仁亮
  内容提要:●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包括:企业大量富余人员的存在、经济体制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等。
  ●解决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破除“消灭失业”的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全社会关心再就业,全方位拓宽再就业门路;完善配套政策,推进再就业工程。
  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它已引起党和政府以至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这里就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谈谈认识和建议。
  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产生的原因
  企业存在大量富余人员是部分职工下岗的基础原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就业与否,不完全根据企业的技术构成和实际需要,而是通过行政安置。这种就业方式带有极强的福利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劳动力的供给总量,最终导致我国城市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供给人数占相对应人口总量的份额)达到世界罕见水平。例如,这一数据在发达国家,美国为41%,法国为43%,英国为46%;在发展中国家,菲律宾为31%,埃及为30%,秘鲁为31%;而我国则高达57%。这样就在企业内形成了大量的富余人员。由于劳动力在企业的过度投入,导致了人们熟知的“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甚至“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的现象。由于大工业的特点,许多情况下是五个人干三个人的活,不如三个人干得好,其结果从多方面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率的提高:一是非生产人员过多,二是人浮于事现象大量存在,三是拖了企业技术进步的后腿。
  经济体制转变使企业富余人员逐渐下岗分流成为必然趋势。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企业对劳动力的选择逐渐由计划经济的行政安置型转为厂商原则型,这一转变是由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劳动力是否为企业所吸纳,取决于这一劳动力能否为企业创造不低于自身工资收入的经济价值。这就决定了企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存在着的大量富余人员,或迟或早会被市场法则分离到原企业之外。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国有资产重组步伐的加快,企业富余人员下岗分流的数量必然会逐渐增多。
  产业结构调整使部分行业出现职工下岗的叠加效应。在我国,过去的经济体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而经济体制改革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制度条件。然而,产业结构调整有其独立内容,它主要通过产品、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及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在这里,许多几十年一贯制的产品会被淘汰,许多夕阳产业将萎缩,与此同时,许多新产品有待开发,新产业有待发展。另外,由于在计划经济特有的投资体制引导下,重复建设极为严重,因而一方面形成普遍的规模不经济,另一方面使许多产品永远躺在仓库里,这就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必然有一些企业被兼并,一些企业被淘汰,这一过程表现在就业方面,就是职工的大量下岗。例如,上海近5年来已压锭100万,国有棉纺企业减少了近一半,纺织职工总量从55万人减至28万人。根据有关资料,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深度最大的领域是制造业,其下岗职工人数占全国下岗职工总数的比例也最高,达47.8%,而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总量只有30%。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许多企业被整体淘汰,因而对被整体淘汰企业的职工而言,下岗就成了唯一选择。
  城市化过程加剧了新就业岗位的竞争。在经济体制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产生基本影响的同时,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则从另一侧面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国经济的城市化,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推进,一是国民生产总值份额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二是就业人数在第二、三产业中的比重也呈现类似上述变化趋势。这种经济社会的进步过程,世界各国无一例外。我国这一过程的加速,得益于改革开放。就GNP而言,早在70年代就已突破“刘易斯转折点”,即第二、三产业的产值份额超过50%;而从就业人员构成看,第二、三产业所占份额,1952年为16.4%,1978年为29.4%,1996年达到49.5%,1997年可能第一次突破“刘易斯转折点”。在这一进步过程中,就包含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应当指出,尽管我国主要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及小城镇的战略来适应这一转变,但目前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约在7000万左右,其中有50%左右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工作,即农民工在城市已取得约3500余万个工作岗位。由于农民工对工种、报酬等要求比城市工人低,因而其具有相对竞争优势。例如在近些年的城镇总就业中,农村劳动力的供给份额占20%左右,但其实际新就业份额却达到28%以上。
  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拓宽再就业门路
  破除“消灭失业”的认识误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传统体制下,人们常津津乐道于“社会主义消灭了失业”这样一个貌似进步的观念。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农业社会就业观。因为在传统农业社会里,不论劳动力有多少剩余,它都通过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进而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方式来消化。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工作分摊”和“收入分摊”。然而在现代工业社会,一方面在其经济循环的不同阶段,经济社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会发生相应的扩张和收缩变化,而在经济收缩期就必然产生失业现象;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也会发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可见,失业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种正常现象。在美国,100年来平均失业率为6%左右;西欧国家的失业率则在8%左右;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城市化过程没有完成,其城市失业率多达10%以上。
  有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部分富余人员下岗,似乎是人为地制造了失业,由此产生了许多疑惑。事实恰恰相反。因为,目前在国有企业内部的大量富余人员,本身就是一种“隐性失业”或者“在职失业”。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许多企业的产品已经没有市场需求,它们的存在和运营,就是生产积压品,浪费资源。而企业严重亏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职工工资的正常发放也已成了问题。富余人员下岗,一方面使困难企业获得重整旗鼓、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效益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下岗登记,对下岗人员生活及再就业重新设计,有利于保护下岗人员的长远利益。此外,只有把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出来,才能使劳动力真正流动起来,也才能避免劳动力资源以及物质资源的配置和再配置重蹈计划经济条件下低效率的覆辙。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在国有企业就业才是真正的就业。这一观念有两个认识来源,其一,在传统体制下,国有企业有许多其他类型企业所没有的福利待遇,进了国有企业就能享受许多特殊的福利保障。其二,在非国有企业就业,不仅其福利比不上国有企业,而且在社会尊重方面也远不及国有企业。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不仅人们常常对其低看一等,即使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也多不把它们与国有企业同等相待。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这些不合理的现象已在改进之中。与此相适应,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必须及时调整。
  全社会关心再就业,全方位拓宽再就业门路。首先应积极发展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产业、行业。从产业分类看,第三产业提供的新就业岗位远多于第二产业。我国第三产业1992年新增就业岗位为727万个、1993年为995万个、1994年为1386万个、1995年为932万个、1996年为1050万个;第二产业在上述年份的相应数字则是:452万个、596万个、444万个、354万个、552万个。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提供的新就业岗位不仅在绝对量上高出第二产业几乎一倍,而且增长势头也比第二产业迅猛得多。从发展趋势看,第三产业前景极为广阔。因为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一般在70%左右,而我国目前只有24%左右。从所有制角度看,城镇个体私营企业是最具吸纳能力的就业领域。目前我国城镇就业主要分布在四大领域,即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外商和港澳台经济、个体私营经济。据统计,以上各类经济从1992年到1996年各年新增就业岗位为:个体私营经济新增就业岗位1992年为78万个、1993年为278万个、1994年为442万个、1995年为488万个、1996年为284万个;外商和港澳台经济相应的数字为,1992年57万个、1993年66万个、1994年118万个、1995年107万个、1996年27万个;国有经济的相应数字是:1992年225万个、1993年31万个、1994年294万个、1995年47万个、1996年净减少16万个;城镇集体经济的相应数字是:1992年减少7万个、1993年减少228万个、1994年减少108万个、1995年减少138万个、1996年减少131万个。以上数据表明,个体私营经济对新就业岗位的贡献,不论是绝对量还是增长速度,都名列前茅。同样重要的是,它的发展空间也十分宽广。因为早在50年代,我国城镇个体劳动者占城镇就业份额就达20%左右,而1996年则只有13%。
  其次应在“创新”上下功夫。一是发展家庭工业。劳动力富余是相对于资本稀缺而言的,家庭工业可以节约厂房等固定资产。在现代工业社会,并非一切生产都必须在大车间流水线上运作。例如,编织业、玩具业、工艺品以及家政服务等,都可成为家庭工业的基本内容。从另一角度看,节约资本无异于增加资本,这能使资本稀缺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等于为富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提供了资本来源,亦即提供了就业岗位。家庭工业在节约资本方面的独特功能,使其具有一种竞争优势,这是它能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生存的经济理由。在这一方面,我国有些地方已开始尝试,其前景甚为广阔。二是拓展城市清洁绿化产业。治理环境污染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课题,而城市的清洁绿化则是净化环境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清洁绿化水平远远达不到国家和国际标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清洁绿化产业是一个劳动替代资本弹性极高的领域,通过科学设计、合理规划,将会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三是进军乡镇企业。有人担心乡镇企业就业增长本身已开始下降。其实这里有一个就业人员的技术结构问题。如上所述,城市国有企业富余人员下岗,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整个企业被淘汰或破产的,这里必然有许多专业素质较高的职工,退一步讲,即使国有企业的一般职工,其基本素质也高于乡镇企业职工的平均素质。我国乡镇企业经过近十几年的粗放型发展,现在也到了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是技术结构调整和提高的阶段。但由于我国生产力的地区不平衡分布,大多数乡镇企业的升级,不可能一下子同现代大企业同步,而更多的情况是,其技术升级为梯度推移式。这就为部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带来巨大机会。四是实行灵活的就业制度。一方面对部分劳动者实行阶段性就业政策。例如,有些劳动者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参加脱产学习和培训,可延长妇女养育婴儿休假时间。另一方面,在技术可能的前提下,可在一些行业推行非全日制工作、弹性工时以及非完全工作周或适当延长年休时间。
  完善配套政策,推进再就业工程。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例如,在工商登记、税收、贷款等方面,要同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一视同仁;在社会舆论上应给予积极支持与配合,从而提高全社会对个体私营经济、第三产业地位的认识。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到非国有企业就业,实行适当的政策倾斜。例如,对那些吸收下岗职工较多的非国有企业实行一定程度的税收减免;对下岗职工从事家庭工业,或自办个体企业的,应在税费方面给予优惠;对社区组织的专为下岗职工解决再就业问题的企业,实行政策倾斜;对下岗职工提高技术素质提供免费培训;对下岗职工提供免费的再就业信息咨询服务,等等。要解决好下岗职工的福利转移问题。这是下岗职工到非国有企业再就业的主要物质障碍,也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许多下岗职工对到非国有企业单位就业之所以存在疑虑,不仅是由于就业观念更新不到位,更主要的是他们曾在国有企业工作了若干年,突然到非国有单位就业,其养老、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前景不明。因此,应加紧研究有关过渡措施,以达到推进再就业工程的目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