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推动两地经贸合作
  促进澳门经济发展
  王文德
  澳门是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南端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长期以来祖国内地与澳门之间一直存在着密切的经贸合作。尤其在内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两地的优势互补进一步加深,经贸合作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
  在贸易方面,1997年祖国内地与澳门地区的贸易总额为7.64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10.2%,其中内地向澳门出口6.4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12%;从澳门进口1.2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1.6%。祖国内地对澳门出口约占澳门进口总额的31%,而从澳门进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例仅占6%。从两地进出口商品结构看,内地向澳门出口商品主要有纺织原料及制品、服装、猪鱼蛋禽、粮油食品、水果蔬菜、矿产品、鞋帽伞、金属及其制品、皮革箱包、塑料及其制品等;从澳门进口的主要商品有:纺织服装、纸浆及纸制品、机电、音像设备、塑料及其制品、化工产品等。
  在投资方面,1997年澳门在内地的投资项目共266个,比1996年下降了6.6%,协议金额3.69亿美元,比1996年下降22.3%,实际投资4.0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3.5%。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利用外资进行了结构性调整,进一步加强了外资产业的导向,而澳门经济转型,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已转移到内地,新产业因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乏而进展缓慢直接影响其对内地的投资。但截止到1997年底,澳门在内地的投资项目累计达6366个,协议投资金额累计为100.64亿美元,实际利用资金为37.4亿美元,按实际投入金额排名,澳门列在内地吸收境外资金的第八位。从投资分布地区看,大多集中在广东、福建两省,其次是东部沿海地区;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交通等基础设施。内地企业在澳门经济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内地在澳门的全资和合资企业近200家,涉及银行、金融、保险、对外贸易、旅游、建筑业,并在以上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和起着重要作用。中资企业扩大了对澳门各领域的投资,优化了当地产业结构,成为澳门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祖国内地在澳门地区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对发展澳门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1997年,内地与澳门共签订劳务合同850个,比1996年增长了49.12%,合同金额2.94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79.53%,营业额2.75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9.69%。截止到1997年底,内地同澳门共签订劳务合同4300份,合同金额达35亿美元,营业额为31亿美元,在澳门的内地劳务人员共28212人。近几年,作为启动澳门经济的几个大型工程,如九澳码头、友谊大桥、国际机场,内地应葡澳政府的要求,派出大量的工程技术和劳务人员参与建设,支持了澳门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澳门的投资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澳门经济的发展。
  为了积极推动内地与澳门的经贸合作,努力促进澳门经济发展,1997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共批准了临时赴澳门的经贸团组109个,631人次;批准了9个内地团组赴澳门招商办展。
  随着澳门回归祖国的日益临近,内地与澳门的经贸合作会进一步加强。澳门虽然地小,人少,经济规模不大,但澳门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澳门是一个高度开放的自由港,低关税、劳动力成本和地价低;澳门与欧洲有400多年的经贸、文化、科技交流的历史,是联系内地与欧洲的重要通道和桥梁;中葡两国友好,两国政府在促进澳门经济繁荣发展问题上密切配合,友好合作;香港的顺利回归,对消除澳门经济中一些不稳定因素和对澳门后过渡期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和示范作用;特别是中共十五大和最近召开的“两会”向全世界表现出更加开放的姿态,祖国内地宏观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为澳门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方针,继续积极推动内地与澳门的经贸合作,努力促进澳门经济发展。内地与澳门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良好,合作的空间广阔,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1998年是澳门基本法颁布5周年,是澳门顺利回归至关重要的一年,回归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地进行。1999年12月20日澳门将回到祖国怀抱,这是继香港回归后中华民族又一盛事。我们相信,在中葡双方共同努力下,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和澳门基本法的规定,澳门一定能够实现平稳过渡和顺利交接,澳门的经济一定会保持繁荣和发展。
  (作者为外经贸部台港澳司司长)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港人治港”印象

  香江涌动科技潮
  本报记者 陶世安
  香港回归以后,虽然遇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强烈冲击,却依然充满生机。这场金融风暴让东南亚经济体系损失惨重,香港由于经济基础稳固、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以及稳定的银行及金融措施,加上祖国内地的支持,相对地受到影响不大,作为亚洲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信息中心的地位没变。当亚洲不少国家的货币贬值百分比达两位数字时,港币只贬值0.03%,香港金融稳定如昔。香港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济发展遇到运作成本和环境、新的发展动力和出路等问题,进入了调整期。
  香港特区政府和港人正利用进入调整期的间歇,全面而深刻地思考着未来的经济发展路向。他们看到,香港现有的经济结构过于依靠房地产、金融服务业和贸易,这会使原有的一些优势渐失,需要抓住时机进行必要的调整,为未来的发展注入新动力,让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进一步结合,转向高科技产业化,实现经济转型,探索出香港持续发展的道路。
  正如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所说,香港应该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这是香港的前途所在。香港如果只停留在商业、贸易、金融、房地产和少数传统产业上,到了下个世纪,经济就可能衰退。道理很简单,600多万人口,总不能都靠做生意。这种看法已渐成港人的共识。改善香港的经济结构、发展高增值产业,已成为香港的舆论主流。
  行政长官董建华去年10月在特区政府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高科技、高增值产业来保持香港经济发展的后劲。其后又采取了一连串的举措。
  今年1月特区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决定在位于九广铁路沿线的大埔兴建科学园。科学园的建立将使香港科技界有个开展合作,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实践园地。大埔是香港工业比较集中的新市镇,拥有多座工业大厦。科学园占地22公顷,分三期开发,首期投资36亿港元,预计2001年下半年落成。它将按商业性质运作,协助香港工业迈向先进科技,推动高增值工业发展,刺激更多科技密集活动。这个科学园设立管理公司,负责整个科学园的规划、发展和管理。政府在批出地价时,只收取象征性的地价。这是香港发展经济政策的一大突破,是政府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科学园在选择项目时,打算扬长避短,对与国际起步水平差不多的项目加大投入,抓紧进度,这样经过5年到10年时间定能大展鸿图。
  3月份特区政府成立了香港发展策略委员会,就香港怎样实现长远发展,如何走向高增值,如何与邻近地区合作等,提出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特区政府作出有利于提高香港竞争力,增强经济活力,提高整体科技水平的决策。这个委员会当月提出的发展策略报告,已得到特区政府批准。报告采用假设香港人口到2011年达到810万,以广东省和其他省份作为香港经济发展腹地的方案,勾画出香港继续成为区域和国际的“理想之都”的美好前景,为香港提出了一个中短期正确发展的目标,有助于香港进一步确立与国家整体规划相适应的长远发展策略。
  3月20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成立集合美国著名科学家田长霖、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及香港杰出学者、工商业巨子的行政长官特设科技委员会。它的成立源于去年10月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宣布成立一个高层委员会,着眼于短期高新科技转化为产品,就如何使香港成为一个产品创新中心提出意见。委员会特别研究如何鼓励大学研究专才、工商界和顾客三方面进行更多的交流,借此推动创新,以及把科技发展成果转化为商品;并就香港如何善用内地专业人才和科研成果提出建议;还就香港如何充分发挥资金充足、信息发达、高度自由开放的优势,加强对国际科技前沿动态的识别与响应能力,迅速将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提出意见。这展示了特区政府以科技为龙头带动百业同兴的新思路。这个委员会目前正在香港和海外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准备在今年内提出一份具体、完善、操作性强的报告。
  海外舆论关注着这些新变化,认为香港在炒楼炒股之后炒热高科技,必将注入新的发展活力。香港有独特的条件,港人平均素质高、头脑一向灵活,加上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效指引,以及有中国内地做强大后盾等,一定可以寻找出一个有香港特色的新科技产业模式。香港会在5到10年内发展成为以高增值产业为本的世界创新科技中心。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科技兴港 远见卓识
  崔铭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最近指出,为了香港的将来,必须要走高科技、高增值的路。这不但是配合国家“科教兴国”的国策,也是香港未来发展的需要。随即,他又委任成立了香港创新科技委员会,正式拉开了“科技兴港”战略的帷幕。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的背后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高科技实力的挑战。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已为世人所认同。
  过去,由于港英当局的短视和不负责任,香港经济推行的是高地价高楼价的“双高”政策,驱使大量资金流入楼市及与楼市密不可分的股市,造成高科技产业及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其发展也明显落后于与香港处于同一竞争线的其他地区。此次亚洲金融风暴的侵袭,使得香港楼股齐挫,经济受到影响。据统计,香港目前科技产业只占生产总值的7%,而专家认为只有这个比例达到15%时,香港经济才能够更加稳固。人们普遍感到,香港必须尽早走出“双高”政策的阴影,大力发展高科技、高增值产业,跟上世界潮流,力执不败之缰。
  在世界范围高科技产业竞争激烈的现状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方针,这对于错失先机的香港来说,无疑是一次得天独厚的良机。因为,仅仅靠香港本身的条件和力量去参与世界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显然是力不从心的。香港极其缺乏投资高科技产业的环境和人才,再加上高薪金、高租金带来的高成本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所具有的高风险,使得香港独木难撑。
  但是,有识之士指出,祖国内地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充沛,又有较廉价的土地和劳力资源,恰恰弥补了香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急需,这与香港发达而完善的融资市场、灵敏的国际信息以及大量训练有素的管理和营销人才相结合,恰是优势互补,有着互惠互利的良好发展前景。因此,“科技兴港”的提出正适逢其时,上合国策,下符港情,令香港科技企业界无不欢呼雀跃。
  最近,香港与内地的科技界、产业界已经开始了合作的探讨,在科技人才交流、发展合作项目及共同兴建科技工业园区等方面开始着手。可以预料,具有远见卓识的“科技兴港”战略,定会使香港特区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人物长廊

  服务港人 自强不息
  ——访香港特区财政司长曾荫权
  本报记者 冯霄
  每周工作80多个小时的曾荫权,的确是个大忙人。几次想采访他都未能约定,从牛年岁末约到虎年阳春,直到3月中旬才应约来到他的办公室完成了这次采访。
  曾荫权还是那样,衣冠楚楚,神采奕奕。当日他穿着深蓝色西装,内着蓝条衬衣,领口间扎着一个蓝条领结,衣袋中露出与领结同色调的袋花,协调悦目,别具一格。不过,最令人注目的是他胸前的双旗襟章。
  曾荫权推推眼镜,低头望望襟章,微笑着对记者说,这个襟章天天戴,因为它是五星国旗与紫荆区旗的双旗图案,戴着它时时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时时不忘在“一国两制”方针下自己作为港人所肩负的特殊使命。话匣子打开,曾荫权用讲得不错的普通话谈起对“一国两制”的感受。
  去年10月亚洲金融风暴波及香港,曾荫权率领属下同事力抗国际炒家对港元、港股的冲击。中央政府领导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此评价甚高。可曾荫权表示,他只是做了财政司长应做的事,回首那夙兴夜寐、茶饭不思的日子,的确令人难忘。他仍强调,时至今日仍须居安思危。他真诚地说:“在那段危急日子里,中央没有下达文件与电话指示,他们那么放心让港人来应对危机,完全显示了国家领导人对特区政府班子的信心和实行‘港人治港’的坚决。对此,我不能不写一个‘服’字。还有特区政府首份预算案,完全是由港人独立编制的,中央政府没有任何指示或干预。”
  这些事历历在目,曾荫权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令他更深刻地领悟到“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真谛。
  记者询问他当特区首任财政司长的感受,曾荫权诚恳地说,既感到很受鼓舞,又感到压力很大。香港回归以来,与回归前心境不同,深感独立、自主,更感到“一国”的温暖、亲切和有力量。曾荫权特别强调,去年香港回归之际,中央政府将1971亿港元的土地基金转交特区政府,大大增强了香港的财力;还有,《基本法》规定,特区政府财政独立,其收入全部用于自身需要,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中央政府也不在香港特区征税;特区也不负担驻军费用。所有这些都是在“一国两制”方针下,中央政府维护特区政府经济权益和港人福祉的重要政策和重大举措。
  曾荫权喜悦地说:“2月赴京访问,直接感受到中央领导对我的热情接待。虽然只去了两天,但先后见到了钱其琛副总理等多位领导人,他们对港事了如指掌,对港人关怀备至。回想过去到英国,最高只能见到外交部次官,现在那么多领导人见一个特区财政司司长,充分表明国家对特区政府和对港人的重视。”
  曾荫权还历数香港回归之后去澳大利亚访问时,得到中国驻澳大使的热情接待,去苏州、成都等地访问也受到热情接待的美好回忆;还说曾在江苏农村平房围墙上看到“欢迎香港回归祖国”的大字标语,令他十分感动。他深有体会地说,每去一次内地都加深了对“一国”的认识,也增强了实现“港人治港”的决心。
  曾荫权有个美满的家庭,太太照顾家庭,两个儿子均在英国读书。2月末赴京时买了两枚图章,分别刻上“寿而康”及“自强不息”,前者送给太太,后者留以自勉。太太喜欢书法,他购了宣纸送给她,她很开心。曾荫权喜欢游泳、远足和观鸟,这些休闲活动均有太太陪伴左右。采访快结束时,曾荫权说香港经济前景正如他的家庭一样美好,因为它有坚实的基础、行之有效的制度、善于捕捉机遇的港人,还有一个稳步发展的祖国,香港有能力化解任何困难,创造美好明天。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愿借巨鸢展翅飞
  ——第五届鲁台经贸洽谈会侧记
  武侠 刘全应
  春光好,风筝满天飘……
  4月18日,潍坊。
  新落成的市政府办公大楼披红挂彩,220个展位已准备就绪,彪形的山东汉子敲响了第五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开场的锣鼓。
  1994年第一届“鲁台经贸洽谈会”举办以来,吸引了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德国以及香港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客商前来展销商品、洽谈项目,对内的辐射面则远达北京、上海、广东、辽宁、黑龙江、新疆等17个省、市、自治区,共签订利用台资、外资项目419个,合同利用台资、外资达11.27亿美元。
  每年一届的“鲁台经贸洽谈会”传递了潍坊市扩大开放、发展经济的诚意和决心,正逐步成为辐射北方,跨省连片的江北区域性大型对台、对外经贸交流盛会。潍坊市委书记曹学成自信地说:在对台经济交流方面,厦门有其独特的地缘和历史优势,但是经过我们多年的努力,潍坊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前景将不可限量,我们提出这样一个目标———
  南厦门北潍坊
  1988年潍坊被国务院列为山东半岛对外开放的经济区。10年后的潍坊已经发展为山东半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的主要城市,尤其是台资占全市吸引外资的第二位,台资企业成为潍坊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潍坊究竟以什么魅力来博得台商的青睐呢?一位曾经四度参加“鲁台经贸洽谈会”的老台商风趣地说:“软硬兼施。”
  作为连接山东沿海与内陆地区的交通枢纽,潍坊的公路闻名全国。胶济铁路和济青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万吨级泊位的港口将投入使用,周围200公里范围内还有青岛、日照等国际客货港可直达世界各地,北京、广州、深圳等11条航空线把潍坊和全国联系在一起。
  潍坊通讯设施齐全,程控电话遍布城乡,总规模120万千瓦的潍坊电厂一期工程也已投入运营。
  其次,潍坊还形成了以海洋化工、动力机械、农用运输车、化学等十大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500多种产品销往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山东半岛重要的商贸城和农副产品的主要产区,棉花、油料、烟草、果品、蔬菜等16个支柱产业和重点产品已形成规模。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潍坊人在谈及自己的优势时,却很少提到这些令人鼓舞的“硬件”。市委书记曹学成这样解释:硬件是最基础的,是最初期的,在同等的硬件条件下起关键作用的是人,是软件。前辈们为我们织就了一张漂亮的锦,而我们所要努力的是怎样绣上美丽的花,我们的任务的艰巨性就在于———
  怎样使花更美丽
  实际上,在第五次“鲁台经贸洽谈会”期间,参会者、组织者、台商或是政府官员,所到之处都在谈论两个问题:深化与实效。
  确实,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发展了近20年,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同时随着祖国大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那些依附于优惠政策的企业逐渐被淘汰,更多的企业步入正常的经营轨道。因此,那种无条件的优惠,来者不拒的招商,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两岸经贸交流如何提高效率,更加直接、更有实效已成为双方共同面临的问题。
  有心人会发现,第五届“鲁台经贸洽谈会”似乎与往年有所不同,表现出目的明确、个性鲜明、针对性强的特点,农用机械、海洋化工等潍坊的优势产业有了突出的表现。
  为了充分宣传自己的特长,早在年前,市委、市政府就开始了强大的信息发布。全国政协、人大会议期间,市长抓住机会召开台商恳谈会,市府考察团专程北上、南下,诚邀两岸人士共赴鲁台盛会。洽谈会开幕前夕,台湾岛内的多家新闻媒体更加集中详尽地介绍了潍坊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和产业特点并公开推出了以化工、机械为主的十几个大型项目的合作意向,使台湾和内地的客商们能够有备而来,大大减少了洽谈会的盲目性。
  大型机械产品的型录展是此次洽谈会的又一特色。提高了双方洽谈的成功率,减少无谓的浪费,使两岸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各取所需。
  潍坊的风筝越飞越高,潍坊会越来越好。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市民步行筹善款
  本报讯 香港一万多市民日前徒步行程八公里,为香港公益金筹得四百多万港元的善款。成立于一九六八年的香港公益金是一个慈善机构,目前拥有一百四十个福利机构。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香港加强校园内知识产权教育
  本报讯 香港特区政府已在全港中小学和大专院校进行了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的教育。知识产权署推广及公民教育主管冼崇浩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向青少年灌输正确的信息,让他们记住,购买盗版商品是不道德的行为。我们要从小教育下一代,让正确的观念能在他们心中植根。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赣州台胞热心捐资公益
  本报讯 最近,由台胞谢国材捐资九十多万元人民币兴建的全地区第一条村级水泥公路建成通车。近几年来,回赣州探亲台胞捐资办公益事业蔚然成风,至今共捐资二千一百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支持家乡的文化教育、水电交通、医疗卫生和各种福利事业。
  (刘青山)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两岸名人钓鱼赛将举行
  本报讯 海峡两岸首届名人钓鱼邀请赛将于九月六日至十一日在厦门举行。届时,来自海峡两岸及日本、韩国、菲律宾、香港等地的一百二十余位钓手将云集厦门。本次比赛拟安排海钓与淡水钓两场,以海钓为重点。海钓比赛地点在厦门与金门之间的海域。此次邀请赛由中国钓鱼协会、厦门市体育总会与厦门亚太经济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文辉)


第11版(香港和澳台侨)
专栏:

  为期一周的“’98澳门书展”日前在澳门置地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内地、香港、台湾和澳门的40多家出版机构共展出3万多种图书和音像制品。此次展览是澳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图书展。
  新华社记者 车玉明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