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人口减下来 经济搞上去
  曹县用活人口经济学
  本报讯 山东省曹县初步实现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该县用人口经济学指导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被列入中国计划生育年鉴丛书,受到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表彰和奖励。曹县计生委主任丁保藻、县计生协会会长吴承宪被评为山东省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通令嘉奖。
  曹县是鲁西南边沿老区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县,1990年以前经济比较落后,国策意识相对淡薄,计划生育工作在全省95个县市中倒数第五名。然而,几年后的今天,曹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已迈入先进县行列,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突破,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城乡人口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完善。
  曹县的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得益于人口与经济的良性协调发展。曹县的决策者看到,从1986年至1990年本县连续4年被山东省列为计生工作重点管理落后县的同时,经济实力也相对衰败、萧条。于是,1992年,“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两个文明一起建”的思路出台了,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响亮提出了“肩挑棉花百万担,一年跳出计生落后圈,工农业生产大发展,人均收入五百三”的奋斗目标。当年全县上下一盘棋,从抓计划生育着眼促进经济发展入手,成效显著。当年棉花总产量达到121万担,收购110万担,成为全国连续两年总产和收购突破“双百万”担的棉花大县,粮食总产4.22亿公斤,比1990年增长22.6%;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1.7亿元,比1990年增长30%;农民人均收入提高到675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这一年,全县计划生育五项综合指标考核,实现历史性突破,被省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第二年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三等奖,全县31个乡镇在全区均取得了授奖资格。为此,全省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现场会在曹县召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缓慢增长,使曹县的人均经济水平跃过了一个又一个实力雄厚、经济同样发展的兄弟县市,走进全省先进行列。
  此后,曹县计生委主任丁保藻,计生协会会长吴承宪牢牢把握用人口经济理论去指导计划生育工作的这把尚方宝剑,年年取得新突破。1994年年底综合考核,计划生育率为98.5%,晚婚率为99.5%,晚育率为99.9%,统计合格率达到98.7%,被评为菏泽地区计划生育先进县。国家计生委实地考核后,给予很高的评价。从而实现了从全省连续4年的计划生育落后重点管理县到菏泽地区连续4年综合考评一等奖的转变。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县,获省、地计划生育先进县等38种荣誉和奖励。1996年,曹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用人口经济学做好本职工作的经验被载入《1996年中国计划生育年鉴》大型史册。
  经济学家对曹县人口与经济发展曲线的调查显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劳动者素质上升,经济后劲增强。据统计,曹县人口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比例:60年代为1∶5;70年代为1∶16;80年代为1∶45;90年代为1∶120。这种逐年拉大的比例关系,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的结果。1967年,曹县的人口增长率还高达35.2‰,到1997年已降为5.25‰。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经济发展速度逆向发展的结果,使曹县的家庭社会都有了足够财力、物力,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目前全县已形成从胎教到中等教育的培训网络,初等教育入学率达99.9%,在校高中生万人中就有93.8人,全县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都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武宪威 薛献斌)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周期短 见效快 效益高
  甘肃渭源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本报兰州5月10日电 记者陈伟光报道:甘肃省渭源县农村把日光温室、沼气池、暖棚养畜禽、改厕、节水灌溉等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五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的循环原理是:利用太阳能建造日光温室,种植蔬菜和玉米,同时养殖畜禽。在温室的一端,地下建沼气池,地上将猪圈和厕所配套改造,用水将人畜粪便和植物茎叶等废物冲入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沼气供农户照明、做饭和取暖等;沼液可喂猪、叶喷作物;沼渣还田培肥地力。
  渭源县启动“五位一体”生态农业工程一年多,深受农民欢迎。上湾乡常家庄农民常生强对记者说,他家去年投资7000元搞“五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温室里种半亩蔬菜,养3头猪,7个月纯收入上万元。他介绍说,沼液含18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是上好的饲料,也是上好的肥料。他用沼液拌普通饲料喂猪,效果很好。用沼液叶喷蔬菜,病虫害大为减轻,既能节省农药、化肥款六七百元,且能真正生产出无公害无污染绿色产品。
  渭源县农科部门认为,“五位一体”生态农业极具推广价值。一是周期短、见效快。虽一次性投入近万元,但当年就可收回成本有余,有利于农民尽快脱贫致富。二是净化了农村环境。废物再利用,粪便无害化处理,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三是解决了农民家庭燃料和照明问题,保护了生态,节约了开支,也减轻了家庭妇女的劳动量。四是促使农民学科技、学文化。因为这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高效益(比常规种植至少高出10倍以上)的生态农业工程,不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就发挥不了真正的效益。目前,甘肃省已把“五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列入“星火计划”重点推广项目。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专家建议增加膳食纤维
  本报讯 记者艾笑报道:日前,中国营养学会在京组织中外专家论证“膳食纤维与健康”。一些最新研究和调查成果表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搭配饮食来轻而易举地达到防病和保健。
  膳食纤维是指食物中所含不能被人体消化的多糖类,它存在于蔬菜、水果和谷物中,并分为可溶性纤维和非可溶性纤维。前者有助于心脏健康,后者可促进肠胃健康。可溶性纤维就像小海绵一样,能吸收胆固醇,并把过量的胆固醇排出体外,从而降低心脏病发病率。可溶性纤维丰富的食品包括燕麦、大麦、含果胶多的水果(如苹果、葡萄、木瓜、杏等)、豆类等。
  还有的专家报告,可溶性纤维还可以控制血糖指数、降低血压、降低对胰岛素的需求,因而能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专家们提供的“膳食指南”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薯类;每天吃牛奶和豆类、豆制品等。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京红十字会助市民自救互救
  本报讯 北京市红十字会于五月八日国际红十字会日,分别在东单、西单、崇文门等路口设立宣传辅导站,传授自救互救知识,并及时抢救了一位在街头晕倒的老人。
  在东单路口进行服务的北京红十字会工作者,发现过街天桥处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失去知觉,他们马上施行心肺复苏术,待老人苏醒过来后,马上急送往附近医院。各服务队在接受咨询时,还发现许多市民缺乏自救互救知识,遇到伤员束手无策。为此,市红十字会提醒市民要发扬博爱精神,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希望市民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心肺复苏和徒手搬运伤员的技术。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进行抢救,减少损失。他们已举办了多期培训班,一百万人次参加了自救互救培训。这个数字离普及的任务还相距甚远。(汪葆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人生十六七》倾听中学生的心声
  本报北京五月十日讯 新改版后的《人生十六七》杂志今天上午在市少年宫向中学生举行首期二千册的赠阅仪式,并同市十五中的师生代表进行座谈,倾听他们的心声。该杂志首期刊登的中学生情感大调查、烽火世界杯、PC工作站等引起中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座谈会上,师生代表还就如何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反映他们生活的深度等提出了建议。《人生十六七》是由三九企业集团和共青团沈阳市委都市青年报刊社合办的。(文梦)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惠普推出超大幅面打印机
  本报讯 惠普公司最近在国内市场推出具有照片图像输出质量的五十四英寸超大幅面打印机,在打印效率、图像质量、打印速度、打印成本、操作简便性等方面达到领先水平。(文君)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新型消毒法使水更纯净
  本报讯 北京野林科技有限公司近期推出了新型高效二氧化氯发生器,这种发生器通过电解盐产生以二氧化氯为主,伴有多种强氧化气体的混合气体,在强力杀菌的同时,不产生氯代有机物致癌物质,被建设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等专家誉为新一代安全型水消毒系统。(广泉)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第100万台联想电脑诞生
  本报讯 庆祝第100万台联想电脑诞生仪式日前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安德鲁·葛鲁夫等应邀出席了这次活动。
  此次活动是联想电脑“龙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龙腾计划”是联想电脑制订的包括研发、产品、制造、渠道、服务和管理文化六大方面的发展计划,其核心目标是到2000年使联想电脑成为世界前十大个人电脑制造商,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钟珂)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振华、王义锡科技扶贫基金颁奖
  本报讯 科技部5月7日在京公布了1997年度“振华科技扶贫奖励基金”、“王义锡科技扶贫奖励基金”的获奖项和获奖者名单。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出杰出贡献奖3项,服务奖313人,科技扶贫标兵10人,获奖范围覆盖26个省区。荣获杰出贡献奖的三个科技项目是:河南省银杏早实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湖南省反季节蔬菜基地技术开发和江西省永新县蚕桑产业工程开发。(肖佳)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扎曲 世界第一大峡谷标志点
  据新华社拉萨5月10日电(记者张继民)如果谁想一睹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风采,最佳选择点便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呈U字形大拐弯的顶端——扎曲。
  扎曲是一个门巴族群众聚居的小村落。现任村长索朗尼玛介绍说,扎曲共有村民12户,75口人。出村向前行200米左右,便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在这里,还可以远眺喜马拉雅山东部最高峰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顶部,以及与它相对的7234米的加拉白垒峰。
  扎曲的海拔高度仅有2100多米,加之这里四季有大量的植物生成氧气,内地人到此一般不会发生高山缺氧反应。但是,目前通往扎曲的道路还十分艰险。从川藏公路边的林芝县排龙乡政府出发,要徒步走两天才能到达。一条一尺来宽的小径顺着帕隆藏布江在半山腰向前延伸,拦路疯长的荨麻常常刺得人痛痒难忍。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保定一中分校关心下岗职工子女
  特殊团费助困生
  本报讯 日前,在河北保定一中分校“自信、自立、自强”助学大会上,40份用“特殊团费”购置的学习用具和6份专设的奖学金,让在校的下岗职工子女们又一次体会了爱在身边的滋味。
  据介绍,保定一中分校有近200名下岗职工子女。父母下岗,难免使这些正上初中的孩子背上沉重的压力。作为普通学校,不具备直接服务于下岗职工优势,保定一中分校推出了“教育为下岗职工子女做些什么”系列活动。他们除去减免下岗职工子女的杂费外,还深入调查了这些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学校特设立“下岗职工子女奖学金”,并号召全体团员青年缴纳“特殊团费”,为下岗职工子女购买学习用具;以团支部为单位,对这些孩子进行扶贫、培优、补差工作,对学习较差的同学则结成互助对子。另外,学校还组织下岗职工子女开展“社会关注我们,学校关心我们,同学帮助我们,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的讨论,帮助他们树立了“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与父母共度难关。
  在助学大会上,受助学生代表向全市下岗职工子女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共同树立“三自”信念,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努力成为一名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给下岗职工子女以物质上的帮助,更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励”,保定一中分校为下岗职工分忧的新作法得到了有关各方的肯定。
  下图为保定一中分校领导向品学兼优的下岗职工子女颁发奖学金,团员同学向下岗职工子女赠送学习用具。
  贾建国 宋涛 刘高林摄影报道(附图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成都高教自考泄密案侦破
  三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
  本报成都电 记者罗茂城报道:4月26日,成都一考场发生一起高教自考试卷泄密案,近日已经侦破,唐彬、冯琼、川江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
  据悉,4月26日在成都某一考场作弊考生陈某所获的泄密试卷,是花钱从四川某大学自考校外助学班学生冯琼手中购得的。而冯琼的试卷,又来自于成都英才学院的川江。据犯罪嫌疑人交待,泄密试卷的最终来源,是出自成都市武侯区教委自考办试卷保密员唐彬之手。从目前情况看,此案发现及时,侦破迅速,泄密范围仅限于成都市区个别考场和个别考试科目。
  据了解,4月23日,唐彬利用试卷保密员的身份,在清理试卷时将有关科目试卷偷出,然后交给川江并收了现金。事先购得试卷的考生陈某在考场作弊时被监考老师当场抓获。此案发生后,引起四川省和成都市党政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指示要从快破案,依法惩处。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当年亮黄牌 如今亮招牌
  沈阳大学合并共建面貌新
  本报沈阳5月10日电 记者冯奎报道:日前,在新校牌揭幕仪式上,面对着金光闪闪的“沈阳大学”新校牌,沈大8000名师生的心情异常激动。1993、1994年,因为办学各个方面达不到国家教委的标准,沈阳大学连续两年受到国家教委的“黄牌”警告。沈阳大学和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走上合并共建的路子之后,仅用2年8个月的时间,新沈阳大学通过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
  沈阳大学原是一所市属普通高等学校,投入不集中、办学条件得不到很好改善,尤其是学生人均占地面积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原冶金部所属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虽然办学历史悠久,校园面积宽敞,但多年来教育经费短缺,以致基础设施、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沈阳市和原冶金部共同提出,从1995年4月起,要用5年时间完成两校四方的合并共建工作。事实上,两校四方只用2年8个月就完成了实质性合并工作。现在的沈阳大学和两年前相比:占地面积扩大3.4倍,建筑面积扩大2倍,理工科实验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增长3.4倍,学生人均教学经费增长1.6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人数的比例增长10个百分点。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银发银针治顽症
  ——记张显臣大夫三十多年对针灸的研究
  杨田 金钟
  在人民日报医院专家门诊室,不少长期不愈的腰腿痛和三叉神经痛患者正等待着手持银针、满头银发的张显臣大夫来治疗。人们早就听到他医术高超、针到病除的传闻;不少患者还读过他《杂病辨治》和《中药精华》两部专著,对治疗充满着信心。
  目睹治疗现场,果然出现奇迹:那些进门面带痛苦状的患者,经过张显臣十几秒钟的扎针,疼痛即消失。一根细小的银针,在张显臣手指间产生的效果令人难以置信。一位患者脖子僵痛,脸扭向一侧,痛苦难忍,一个月来多方求治收效甚微。经张医生在手上扎一针,僵痛的脖子立刻可扭动。有的手握不住笔和筷子的患者,张医生的银针也让其功能恢复正常。几十年来,经他扎针的人数达几十万人次。张显臣也由一头黑发变成了满头白发。他说,解除病人的痛苦是医生神圣的职责,也是自己的追求和心愿。
  张显臣在前人的基础上,产生自己的新见解和新方法。人全身有365个穴位,在人体形成一个庞大、复杂而又有序的信息网络。探索这些穴位的奥秘,亲身体验针刺的感受,以临床为对照,他总结出手三针和足三针的疗法,浓缩了196个穴位。由繁到简,由难到易,应该说是一条科学的轨迹,张显臣相信自己走的是一条科学的道路,而且已为数万被治愈的患者所证实。手三针、足三针各为后溪、中渚、间谷,太冲、内庭、足临泣穴。其中间谷是他发现的一个新穴,特别敏感。这是张显臣积30多年的经验和对颈肩腰腿痛等痛症的确切疗效的结晶。
  手三针、足三针的作用是通过经络传感的。他认为,针刺止痛,是针刺经络上的穴位激发起经气,经气传入大脑,大脑立即进行人体的自我调节、自我整合,这一过程即是大脑的兴奋过程。兴奋属动,动则通,通则不痛。兴奋的质量越高,通的速度就越快,越快带来的冲击力就越大。借着这一瞬间的冲击力,使疾病缓解,减轻,疼痛消失。这段精彩的论述仅仅是张显臣对针灸新见解的点滴。他还写了这么四句歌谣:“一针一穴术者善用均治病,百药千方医家达变皆疗疾”,“沉疴堪求教,疾家可为师”。
  也不是所有了解这6个穴位的医生都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还要具备像他那样传奇般的手法和针法。这是几十年练出来的,是几十万针磨出来的。人称他有四快,即:进针快、手法快、得气快、收效快。进针的速度快如闪电,一般不超过1秒。针如闪电般进入穴内,手法“疾风飞箭”。从进针到手法完成只需几秒钟。手法到时也便得气,酸麻胀应针而至。入针即效,患者顿感疼痛有所减轻。
  针灸这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解决农村缺医少药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在治疗疑难病症中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这些在张显臣两部著作所列的医案中都有详尽的记载。他的作为还在于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医术和经验传播出去,真正地为人类健康服务。他的足迹遍华夏,办了一个又一个培训班。他在华东、华南等地办过10多个手三针、足三针培训班,学习的人数达1.2万人之多,播下了上万个医疗种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