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朱镕基在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稽察特派员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
  放手让企业经营 强化对企业监督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英、新华社记者汪金福)国务院派出的第一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培训班,4月28日下午在中南海举行开班仪式,94个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总会计师培训班同时开班。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朱镕基说,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要用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立稽察特派员制度,在实行政企分开,放手让国有企业自主经营的同时,强化政府对企业的监督。稽察特派员由国务院派出,代表国家行使监督权力。稽察特派员不参与、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其主要职责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实施财务监督,通过财务监督和检查经营成果,对企业主要领导人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和经营业绩作出评价。稽察特派员要将稽察结论向国家经贸委、国防科工委、外经贸部及有关国家局等行业主管部门汇报,经各有关部门审核认可后向国务院报告。国务院根据稽察结论,通过人事部对企业主要领导人员进行奖惩任免。建立稽察特派员制度是实现政企分开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对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这个制度符合国际惯例,实际上也是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的发展。它对于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朱镕基说,要发挥稽察特派员制度的预期作用,首先必须挑选好稽察特派员和助理。稽察特派员由副部长以上干部担任,每个稽察特派员配专职助理4人,组成稽察特派员办事处,一般负责5个企业的监督工作。稽察特派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尤其要敢于坚持原则,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公道正派,光明磊落,了解和反映真实情况;清正廉洁,严以律己,不谋私利。助理人员一般从财政、银行、人事、审计、监察和宏观调控、专业部门的司处级干部中挑选,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稽察特派员由国务院任免、派出,特派员助理由人事部任免。
  朱镕基指出,对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要严格管理,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管理制度。稽察特派员及其助理任期为3年,对同一企业不得连任。稽察特派员办事处成员不得在企业兼职,不得接受企业的任何报酬和福利待遇,不得接受企业的宴请和任何馈赠。坚决杜绝借机游山玩水、大吃大喝等现象发生。要树立稽察特派员的良好形象,绝不能败坏稽察特派员的声誉。对稽察特派员要进行严格考核,视工作情况予以奖惩。
  朱镕基说,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各项深层次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改革。你们是新一届政府任命的第一批稽察特派员,任重道远,希望大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完成这项关系改革全局的任务。
  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会上宣布了稽察特派员任命通知。朱镕基、吴邦国、王忠禹向21名稽察特派员颁发了任命证书。这21名稽察特派员是:张皓若、陆江、阎敦实、余志华、周道炯、傅立民、刘吉、张延喜、张永一、李士忠、陈顺恒、李志民、刘于鹤、何栋材、白拜尔、宋树友、朱元樑、杨崇春、应文华、刘济民、丁贵明。
  80多名稽察特派员助理、90多名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的总会计师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了培训班开班式。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九九八年五月八日)
  胡锦涛
  同志们:
  20年前,我们党和我国开展了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天,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向新的世纪,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时候,我们纪念这场讨论,对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邓小平理论,解决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处于重大历史性转折的背景下,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起来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结束后,我们党面临着在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但是这一进程受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由于“左”的思想的长期影响和束缚,许多人还不能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还不能正确区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历史功绩和晚年所犯的错误,还不能从“文化大革命”的指导理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中摆脱出来。因此,党的事业在前进中出现徘徊的局面。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世世代代用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旗帜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党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内外不少同志也逐渐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正确认识与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首先发表经胡耀邦同志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新华社向全国转发。一场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针对当时一些同志对这场讨论不理解、甚至不接受、不赞成的情况,邓小平同志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他在1978年6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以后视察东北三省,都对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对怎样正确看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了深刻而精辟的阐述,尖锐地批评了那种违背实事求是,搞“照抄照搬”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邓小平同志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魄力,有力地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开展。
  可以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是20年改革开放历程的思想先导,为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这场讨论的伟大意义,他说:“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邓小平同志的这篇重要讲话,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二)
  2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进程。无论是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还是推动从农村到城市的全面改革;无论是创办经济特区,还是全面对外开放;无论是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寻找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论是推进物质文明建设,还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无论是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还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无论是国防建设,还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等等,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工作中,邓小平同志都一以贯之地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都一以贯之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愈益深入人心,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
  在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同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1978年9月,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1980年5月,他又说: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精辟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一讲话,深刻解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为我们抓住机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踏步地向前推进,提供了新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统一的。我们党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三者的辩证统一,推动了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也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20年思想解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多深刻的启示: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150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的考验,始终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党一直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接受检验,不断丰富内容,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地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邓小平同志说:“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结合起来,才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才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才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新阶段,形成邓小平理论这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尊重实践,尊重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不断用实践来检验理论、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实践的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就是要恢复实践的地位,承认实践的权威,在实践中来认识真理和发展真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所确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其他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在实践中形成与发展,并不断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被证明是科学的、正确的、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的。实践是一个永无止息的发展过程,我们的认识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面向新的世纪,我们要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继续开拓前进。
  第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不断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既克服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五大又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我们观察和处理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一切问题,我们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应当首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从外国模式出发、从本本上的只言片语出发。
  第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有世界眼光,重视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研究,善于把握历史发展的潮流,走在时代前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以广阔的眼界去观察和把握世界的主题和发展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认清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认清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要发展起来就必须对外开放;认清了世界各种经济体制的长短利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的唯一选择;认清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突出地表现在综合国力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上,等等,我们才制定了许多不同于过去的政策,才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整个世界还会发生许多新的变化。我们仍然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确把握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走向世界。
  第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邓小平同志说,“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我们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造成一种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鼓励说真话,鼓励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好风气,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发挥出来,形成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三)
  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认真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努力做到统揽全局,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前进。我们今天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0周年,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坚持实践标准,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状态提高到十五大所要求的水平和境界,提高到时代所要求的水平和境界。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十五大作出把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决策,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自觉性。我们要按照十五大的部署,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兴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这是党最根本的思想建设,也是进一步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关键。在学习中,我们要联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尤其要着重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验相结合,同正确认识形势、把握时代特征相结合,同学习各种新知识相结合。我们要更好地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全党造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能力。
  第二,我们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大胆探索,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解决新形势下的新课题、新矛盾。实践产生理论、检验理论、发展理论,理论则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升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就是这样一个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解放思想没有止境,实事求是要始终坚持。当前,我们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比如,如何围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方面有新的突破,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有新的进展,在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方面有新的举措,在对外开放水平方面有新的提高;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稳妥地搞好机构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如何进一步从严治党,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等等。对这些问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都提出了重要的思路和办法,我们在思想上行动上必须紧紧跟上,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同时在实践中继续进行探索,认真解决现实提出的问题。
  第三,我们要按照十五大的要求,始终不渝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并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20年前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理论上的最大作用,就是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0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最大成果,就是形成并确立了邓小平理论。这就为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最根本的思想政治保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这是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同志的庄严历史责任。”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我们要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注重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断获得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同志们!在2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在随后2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全国的思想理论工作者、新闻宣传工作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新的形势下,要继续发扬勇于探索的精神,在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工作中作出新的贡献。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而努力奋斗!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技术产业成为首都重要经济增长点
  李岚清在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0周年座谈会上要求,更多更快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记者尹鸿祝)今天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1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出席科技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的座谈会时指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当前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当前更为紧迫的任务,是要把我们已经取得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尽可能更多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市长贾庆林出席了座谈会。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创建于1988年。10年来,试验区通过开发利用北京市丰富的科技、智力资源,始终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试验区目前有高新技术企业5650多家,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成为北京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
  座谈会上,科技部部长朱丽兰,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张茅,西安市副市长杨士秋和北大方正集团公司董事长张玉峰等畅谈了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办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经验和建议。
  李岚清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讲话指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10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科技园区确是一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方式,它依靠技术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为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推进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岚清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浪潮,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调整战略,把发展高新技术当做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制高点。我国目前整体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以粗放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观,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有待解决,发展农业、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等任务十分艰巨,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压力在增大。无论从国际环境还是从国内条件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在未来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实现上述战略任务,首先要统一我国发展科技的战略思想。首先,要重视基础科研工作。党和政府历来很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建立了这方面的科研基地,培养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基础科研人员队伍,也取得了若干重要成果,今后要继续给予支持。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国力有限,因此在这方面只能在有限领域,集中力量实现有限目标。然而更为紧迫的任务,是要加强应用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并将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当前我国的高新技术成果并不少,主要问题是转化率太低,这是科技资源的一大浪费,十分可惜。因此,我们要把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李岚清强调,要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继续深化科教体制的改革,克服分散和低水平重复,产学研脱节等消极现象,要集中有限的科研力量,实现优势互补,采用各种方式推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包括现实的市场和潜在的市场;研究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关政策,加强和改进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形成一支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生力军;要进一步办好现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孕育、孵化、培植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的高新技术企业来。各地要把现在的开发区办好,决不能走盲目外延发展的道路,更不能占农牧耕地新办这样那样的开发区。
  出席座谈会的还有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师昌绪、国务院副秘书长徐荣凯等和一些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有关负责同志。


第1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征文

  “白衣血库”奉献爱心
  本报记者 宋学春
  5月7日8时30分,青岛市立医院的职工和市卫生局处级以上领导,纷纷来到市立医院办公楼前,他们在写有“青岛市卫生系统万人流动血库”的横幅上庄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随后走上“流动采血车”无偿献血。
  青岛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志远是第一位献血人,他对记者说:“组建流动血库主要是解决青岛市临床用血紧张、血型偏的难题。每一个签名人,都经过验血,将血型、联系电话、地址等情况填表登记,输入微机。一旦需要献血,医院和血站立即与献血人联系,随叫随到。”
  据了解,青岛市卫生系统万人流动血库活动是从今年4月23日,由市卫生局工会、团委和妇委会发出倡议的,他们一改过去那种在街边摆“地摊”宣传献血形式,以实际行动带头签名、献血,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宣传“少量献血,无损健康”的道理。他们还将在不同的行业建第二个、第三个……数个流动血库。
  截至今年4月,青岛市无偿献血量已经占临床用血的90%以上。几年来,青岛市在无偿献血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先进个人,目前共有15人达到无偿献血金杯奖标准;150多人分别获得金、银、铜质奖章。获奖人次和比例均居全国前列。青岛市还是全国10个无偿献血先进组织城市之一。
  下午3时,卫生系统“流动血库”建成交接仪式在青岛市中心血站隆重举行。从45个市级医院、区级医院和五市一区的签名册上统计,仅半个月的时间,已有1.6万多人签名,准备献血量300万毫升,占青岛市全年临床用血量的1/5。白衣天使建起的“白衣血库”向社会奉献了他们的爱心。


第1版(要闻)
专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谈再就业

  加强就业指导信息服务
  全国政协副主席 经叔平
  现在吸纳新增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渠道很多,许多领域都有待开发,如农副产品加工运销业、商业、饮食业、修理业、社区服务业、旅游及旅游商品业等等。据有关方面的随机抽样调查,有64%的城市居民需要家政服务;家用电器和日用机械修理几乎百分之百都需要。对下岗人员“可选择的职业”调查表明,办饮食业成为必选项目。个体经营、私营等形式最有利于搞那些规模小、分散经营、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产业,也有利于安置下岗职工。此外,农业、林业、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也适于采取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政府在这些方面不必有很大的资金投入,但必须加以规范和引导,避免重复建设和超需求发展,走一哄而上的老路。建议政府和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建立一些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中心,并形成信息网络,对下岗职工从业选择给予指导帮助。还可以提供一些场地、摊位、设施的支持。工商、税务、卫生、技术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要为他们提供方便,减少不必要的审批手续和收费,以鼓励他们积极兴办社会需要的事业。
  加强对下岗人员进行转岗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
  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中固然不乏技术高、能力强的人,这些人一般比较容易在原所在行业再就业或自谋职业。但相当数量下岗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技术单一。安排低素质的劳动力简单地转移岗位,路子很窄,对他们需要进行适应市场需求的转岗技能培训。培训工作政府要积极抓,也要多依靠社会团体、中介组织以及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参与进来。
  政府部门对个体、私营企业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应研究制订一些优惠鼓励政策。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地区和产业,往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而非公有制经济活跃的地方,再就业一般比较好办。这就需要创造一个政策较为宽松的环境来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多吸纳下岗职工。对前者不少地方已经出台了政策性文件,对后者还需研究一些有效的政策。如:对下岗职工在政府鼓励发展的行业兴办个体、私营、集体企业,应减免一些行政性收费;对开办本小利薄的服务网点的下岗职工,在一定期限里降低税赋;民营企业兼并、租赁、收购国有企业,承担了国有企业职工安置任务的,应在税收、还贷、减债等方面享有与国有企业同等的政策待遇;对生产经营效益较好、吸纳下岗职工达到一定比例的私营企业,银行应给予流动资金贷款支持,有的财政还可贴息等。


第1版(要闻)
专栏:

  保加利亚总统抵京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保加利亚总统彼得·斯托扬诺夫今天中午乘专机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国事访问。
  这是斯托扬诺夫就任总统后首次访华。随同总统来访的有总统夫人、贸易和旅游部长、总统办公厅主任以及企业家和记者共50多人。
  在京期间,斯托扬诺夫总统将同江泽民主席举行会谈,并会晤李鹏委员长和朱镕基总理。据悉,斯托扬诺夫总统一行还将前往上海和珠海参观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我与人民日报征文

  一花引来百花开
  薛兴良
  翻阅资料,看到了人民日报1982年1月5日发表的摄影报道《延安地区出现售粮万斤的农户》,不由地想起当年的情景。
  1968年冬,我由北京到延安地区(今延安市)志丹县上山下乡。直到70年代,志丹县群众仍没有摆脱“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困境。1980年,全县实行“大包干”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杏河乡沙湾村农民姬存清1979年还吃返销粮,1981年就打了1万多公斤粮食,全家过上了好日子。他带头向国家卖余粮1万斤,成为全县历史上第一个“万斤户”,引起轰动。11月29日,县委、县政府召开表彰大会,姬存清胸戴大红花上台领奖。我用“海鸥”相机摄下他喜气洋洋的镜头。
  当时,我在陕西日报、延安报等媒体发表过不少稿件,但还没有给人民日报投过稿。看着洗印出来的照片,我不甘心放弃这个在志丹县历史上破天荒的大新闻,怀着一种跃跃欲试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寄出了我投向人民日报的第一篇稿件。
  “万斤户上人民日报啦!”喜讯不胫而走,姬存清从此成了明星人物。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在城乡广泛开展了“一不变”(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两转化”(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三兼顾”(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教育,进一步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到1983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5151万公斤,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441万元,都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和1978年比,实现了“五年双翻番”;有121户向国家交售粮食1万斤以上,“万斤户”数在延安地区13个县市中名列第一。延安报的编辑说:真是一花引来百花开啊!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机关纪委)


第1版(要闻)
专栏:

新疆建成我国最大的风电场
  本报乌鲁木齐5月10日电 记者祝谦报道:5月7日,我国最大的风电场新疆达坂城风电场风力发电工程通过验收。这项总投资5亿多元的风力发电工程,装机容量达到6.36万千瓦,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为全国第一,标志着我国的风电建设已由试验示范阶段进入了规模发展阶段。上图为风电场一角。新华社记者 赵鹏摄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新闻简报
  全国对口援藏重视教育投入
  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对口援藏省市把教育援藏摆到突出位置,三年共为西藏教育事业投入资金九千三百多万元,占对口援藏实际到位资金的近四分之一,极大地促进了西藏教育的发展。日前,西藏自治区隆重表彰了近年涌现出来的教育援藏先进部门、单位和个人。(张忠王建新)
  吉林一批农民有了高级职称
  五月七日,吉林省七十三名“种田能手”、“养殖大王”、土生土长的农民科技人才,经业务部门考核、审查和专家评审,被授予高级技术职称。这是该省首次在农民中评审技术职称,开辟了科技人才管理的新领域,标志着全省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据专家介绍,首批被授予高级职称的农民,在某一专业领域具备了相当水平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先进技术的操作技能,已成为本乡本土的科技带头人。(汪波)
  山东移动电话用户突破百万
  山东省邮电管理局近日透露,山东省移动电话用户目前已突破百万户。截至四月底,山东省移动电话用户已达一百零三万户,成为继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之后全国第五个用户超过百万户的省份。据了解,山东省移动电话网基本实现了所有县以上城市、国道、高速公路、旅游热点区域和东部发达乡镇无缝覆盖,并与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及二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自动联网漫游。(据新华社)


第1版(要闻)
专栏:

  安徽省蚌埠市把抓好再就业工程列入市级考核目标,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并分级设立再就业帮困基金,制定了免收、缓收税费,培训补贴等12项扶持政策,开辟了14个再就业渠道。
  图为该市第三次劳务市场洽谈会上的一个场面。
  郎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