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三份报告
两种调子
一个隐忧
  本报驻德国记者 江建国
  3月25日,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货币局同时发表了各自的关于欧盟成员国经济趋同状况报告。欧盟委员会还正式提出了第一批货币联盟成员国推荐名单,建议除不愿意第一批加入的英国、丹麦和瑞典以及离达标条件太远的希腊之外,其余11国同时于明年1月1日开始启用统一货币欧元。两天后,德国联邦银行也发表了一个欧盟趋同达标报告。同日,德国政府宣布接受欧盟委员会的推荐名单。这样,一段时间以来欧盟内有关首批加入欧元的国家猜测告一段落,结局是皆大欢喜。
  然而,把三个报告对比一番,公众不难发现,调子明显不同。欧盟委员会的报告最为乐观,认为“各成员国引人注目的进步表明,它们的经济趋同倾向明显增强”。而欧洲货币局的报告就不那么乐观。局长杜森伯格在法兰克福举行相关记者招待会,他对意大利和比利时国债超标状况能否改善表示怀疑,认为它们的状况“令人忧虑”。该报告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说:“人们不得不像以前一样担心,公共债务率是否能足够地下降,是否会迅速接近参考值(即趋同指标)。”德国联邦银行的报告则更直言不讳,不仅点名批评意大利和比利时,认为“这两个国家同希腊一样,巨额国债造成巨大负担,并影响财政政策的活动余地”,而且还警告道,“这对货币联盟来说,是一个风险。”这份报告以委婉但却明确的语言表示了对欧盟委员会推荐名单的异议。它说:“联邦银行并非毫无保留地附和欧盟委员会推荐11个国家首批参加货币联盟的建议。”可以认为,欧洲货币局和德意志联邦银行实际上不赞成意大利和比利时第一批加入。
  按照马约的规定,加入货币联盟的国家国债总额不得超过其国民生产总值的60%,而意大利经多方努力,国债率虽有所下降,但仍远远超过标准,去年为121%。在欧盟各成员国国债总额中,意大利一家就占23.8%,而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却仅占欧盟的14%。比利时国债去年为122%,但在欧盟内它仅占5.1%,不影响大局,因此焦点集中在意大利。德国和荷兰早些时候曾指名道姓地表示,意大利不能首批入盟,荷兰某高官甚至以辞职相威胁。但法国则出于抗衡德国对货币联盟影响的考虑,坚持搞“大货币联盟”,反对把意大利排除在外。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意大利国债过高将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其一,国民收入用于偿付国债的比例太高。在过去若干年中,每年仅支付国债利息就占国民收入的10%,给政府预算造成沉重负担。如果未来的欧洲中央银行提高利率,意大利政府开支承受的压力将远比其他国家为重;而如果欧洲中央银行要求其保持比其他国家更低的利率,则将危及其货币流通量和物价稳定;其二,借新债偿旧债对资金的需求巨大。仅今年意大利政府就需在资本市场上筹集8000亿马克。这件事过去不难,因为意大利国债利息收益高于德国国债,易于吸收国外资金,外国投资者购买的意大利国债高达4700亿马克。但资本市场情况一旦发生逆转,资金短缺可能将迫使政府去提高利率。虽然意大利人储蓄率较高(1996年为15.7%),而且主要投资方向是购买国债,从而使政府易于利用资金,但随着欧盟内资本的自由流通,意大利人的投资方向也在发生变化。
  为了争取首批入盟,意大利国库部长钱皮最近提出计算模式,许诺在2003年把国债比例减到100%,2011年降到马约规定的60%。但德国联邦银行为它算了一笔细账,如果想在10年内达标,意政府预算必须每年盈余2.2%。这谈何容易!
  欧盟委员会和德国政府最终置意大利、比利时国债超标于不顾,同意让它们首批加入货币联盟,看来主要是出于促进欧洲团结的政治考虑。意大利和比利时都是欧共体创始国,比利时还是欧盟总部所在地。把它们排除在外难以想象。另一方面,吸收意大利入盟对德国的出口和就业有相当大的经济利益。但与此同时,各方面都要求意大利必须继续地整顿财政。3月22日,德国财长魏格尔在英国约克的欧盟财长会议上提议,货币联盟成员国以联合声明的方式,“宣誓”建立“健康的国家财政体系”。
  通往欧元的道路虽已开通,但仍有许多矛盾要解决,从近期看,欧盟有待于平息欧洲中央银行行长之争,从中期看,它要解决达标和发展的矛盾;从长期看,它还要排除很多障碍,才能建立起与美元相匹敌的真正的欧元经济区。欧元任重而道远。
  (本报波恩4月1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佩克会议后油价走势如何
  据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记者杨元华)最近,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紧急部长会议决定,从4月1日开始至今年底该组织成员国日减产原油124.5万桶,以稳定和提高国际油价。这一协议能否切实执行和扭转国际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国际原油市场态势如何,正在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
  去年以来,国际油市供过于求的局面加剧,油价频频下跌。截至今年3月中旬,油价下跌了近40%,使欧佩克减少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产油国利益严重受损,以石油收入为财政主要来源的海湾产油国家首当其冲。为了弥补损失,一些产油国纷纷提高原油产量。今年2月份,油价跌到9年半以来的最低点。
  这次欧佩克部长会议决定减产涉及各国的经济利益。不少专家认为,产油国宣布的减产量不足以抑制油价回落,并对欧佩克成员国能否履行作出的承诺表示怀疑,因为许多产油国曾不遵守已经同意的原油产量配额,造成国际油市供过于求。
  国际能源机构3月初估计,1998年世界石油日需求量为7510万桶,而2月份世界原油日产量已达7675万桶,而且西方国家石油库存实际上已达饱和点。同时,亚洲金融危机和气候暖和使石油需求量减少。上述因素导致油价在低价位徘徊。
  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这次欧佩克紧急部长会议虽然做出了减产的决定,但欧佩克内部在以产量为依据减产方面持有不同看法,有些国家主张进一步增加减产幅度。
  从国际石油市场总体形势来看,油价一时很难大幅反弹,市场对欧佩克会议的减产协议采取等着瞧的谨慎态度。如果减产协议不能切实执行,油价可能会再度回落。


第7版(国际)
专栏:

  加强宣传 开放市场 着眼长远
  东南亚国家引资有新招
  据新华社马尼拉4月6日电(记者陈鹤高)在遭受金融风暴持续冲击之后,恢复市场信心、吸引新的外资,成了东南亚国家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近来,东南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消除投资者的顾虑,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新的发展资金。
  东南亚国家从年初起展开了一场引资“攻关战”,既向投资者实事求是地说明本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又阐明良好的发展前景,鼓励他们注入新的资金。马来西亚一些大公司从2月开始,展开了一场为期半年的“攻关战”,计划花费300万至500万美元,在全球范围做广告。东南亚国家还进一步开放了市场,改善了投资环境。马来西亚今年开始简化了投资项目的审批手续和其它程序;泰国为提高投资者信心重新解除了外汇管制;菲律宾正在降低关税和减少税收以鼓励外来投资。今年以来,印尼、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在金融、制造和服务业等方面进一步开放了市场,提高了外商在这些行业拥有股份的份额,在某些行业允许外商合资或独资。这些措施吸引了投资者,挽救了一些因资金问题将要倒闭的企业。
  尽管东南亚国家急需发展资金,但它们在争取外资的过程中,还是吸取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教训,尽量吸引长期性的直接投资,控制带有投机因素的证券投资。马来西亚今年把吸引投资的重点放在对制造业的直接投资方面,特别是一些出口型、资本集约型和高科技产业。菲律宾着重鼓励外商到全国80多个经济特区直接投资,今年以来吸收的证券投资比往年减少了10%。
  东南亚国家的努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国际商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东南亚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后投资回报率相应降低,但1/4的跨国公司今年将在这个地区增加投资。


第7版(国际)
专栏:

  加农业部长看好中加合作前景
  本报渥太华电 记者邹德浩报道:中加农业合作前景良好,这是记者在采访加拿大农业部长范克里夫后得到的印象。即将访华的范克里夫说,他这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两国在农业领域里的深层次合作,进一步发展以合作为中心的双边贸易。
  加拿大在60年代是第一个向中国出口小麦的国家。中国在1996年从加拿大进口了11亿加元的小麦和菜子油,在加对华出口农产品中占95%。在过去开发的合作项目中,乳牛繁殖、瘦肉型猪饲养以及优良牲畜配种技术等都进展顺利。范克里夫说,加在谷物储存、运输、分配、销售、食品加工方面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这些都可以向中国转让或进行合作。
  范克里夫说,加希望中国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希望中国今年的谈判能取得更大进展。加方已注意到目前中国国内市场越来越开放,对外贸易也越来越扩展,这两个趋势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有利于确保本国粮食安全。范克里夫认为,中国的食品市场很大,中国的农产品加工政策向劳动密集型方向转化,大力发展牲畜、蔬菜与水果种植,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不但可以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也有利于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向深层次方向发展。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巴黎最大的农场
  ——第三十五届巴黎国际农业博览会巡礼
  本报驻法国记者 果永毅
  巴黎国际农业博览会有“巴黎最大的农场”之称。每年3月,它像报春的燕子一样准时开展。那天,记者一大早来到凡尔赛门展览馆,宽阔的展区内早已是人山人海。
  法国的现代化农业十分发达,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法国,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对于农业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总统和总理等国家及政府领导人几乎每年都光临盛会。希拉克总统在农业及渔业部长勒潘塞克等人陪同下来到展馆,出席了今年的博览会开幕式。他从一个展台走到另一个展台,一会儿抱起小羊羔,一会儿细品醇酒,看得出来,他对法国农业成就充满自豪。在肥壮的奶牛、温柔的羔羊以及色彩斑斓的家禽旁边,总是围着一群群天真烂漫的儿童,他们在父母的陪伴下,一面抚摸畜禽,一面与它们低语,不少人抢拍着这些动人的场景。在法国地区展厅里,更是挤得水泄不通。人们争先恐后地品尝着法国各地区独具特色的美味食品,这些食品口味地道,气息浓郁。
  今年的农业博览会有许多新的特点。首先是农民们十分关心的欧洲联盟农业改革计划,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的改革计划规定,面对国际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的新形势以及欧盟东扩的新问题,将考虑降低成员国的粮食、牛肉、牛奶及油料作物等的保护价格。这对于已经习惯于依靠补贴应付国际竞争的农民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他们在展览会开幕后,便向在场的希拉克等领导人强烈呼吁,反对桑特的改革计划。希拉克在讲话中也申明,法国难以接受欧盟的农业改革计划。
  另一个惹人注目的问题是农产品改变基因问题。去年底,法国政府批准改变基因的玉米上市,当时曾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博览会开幕前,绿色和平组织成员在入口处竖起了一株硕大的玉米穗,上面罩着一只避孕套,同时展开一条横幅:“要求一个不改变基因的农展会”。顿时,围观者、评论者拥作一团,治安人员与当事者还发生了纠纷。农业科学家采用改变基因的方法,定向培育新品种,是农业科技的一股新潮流,然而不少人认为,这样的农作物产品对人体有害,由此产生了不同意见的对立。
  本届农业博览会的众多展厅中,还有一个新气象,那就是很多农业生产者将环境保护置于最为重要的地位上。他们展出了各种“绿色”农产品,也就是只使用“绿色”肥料,不使用化肥及农药生产的农产品。这些新的时尚产品,被看做是博览会的“明星”。
  在农机具馆里,展出数百种门类齐全的农业机械。记者来到阿韦龙省的阿尔泰克农机厂展台前,询问国际销售情况。科尔维夫人介绍说,这家工厂与世界上十几个国家有贸易关系。当记者问到为什么与中国没有关系时,她答道:“中国没有人找我们。”看来,法国农机企业对中国市场还相当陌生。中法农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还远远没有走上全面发展的轨道。
  (本报巴黎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巴西
  大火数月 万顷林木化灰烬
  天降好雨 多国灭火见成效
  据新华社里约热内卢4月5日电(记者童炳强)肆虐数月之久的巴西亚马孙地区罗赖马州的森林大火,在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等国消防人员的合力扑救下,目前已得到控制,95%的林火被扑灭。
  为扑灭大火,巴西近期内动员了近两千名军人参加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多国灭火”行动。上月底和本月初,持续干旱的火灾地区突降几场“及时雨”,暂时遏制了已成蔓延之势的林火。各国消防人员借火势略缓之机,一举控制了火情。
  这场大火烧毁了罗赖马州8%的森林和15%的牧区,数千公顷的林木化为灰烬,上万头牲畜死亡,损失惨重。尽管大部分林火已被扑灭,但该州北部少数林区仍有零星火区,救火工作仍在继续。
  去年底,该州部分居民烧荒引发了小面积的火灾。今年,未能及时扑灭的森林大火开始蔓延。2月底前后,大火一度逼近该州州府博阿维斯诺市。


第7版(国际)
专栏:

  四月七日——
  “世界无危险生育日”
  本报阿比让4月6日电 记者杨贵兰报道:世界卫生组织透露:每天有1600人即每年有58.5万名妇女因妊娠和分娩而死亡,其中近90%是在亚洲和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国家;在很多发展中国家,25%—33%的育龄妇女因妊娠和分娩而死亡;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妇女因妊娠和分娩而死亡的比率差别很大,这方面的死亡率发展中国家为发达国家的18倍。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危险生育日”。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在今年的贺词中认为:“妇女生育危险不是一个简单的坏运气和不可克服的缺陷问题,而是各个社会应借助其政治、卫生和法律体制加以纠正的不公正问题。”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世界吊桥新纪录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通车
  本报驻日本记者 于青
  200多公里长的濑户内海,静卧在日本的本州岛与四国岛之间。10年前,长达13.1公里的濑户大桥飞架内海,写下公路铁路两用桥世界最长的新纪录。今天,在濑户大桥以东约80公里的海面上,全长3911米、两个主桥墩之间跨度为1991米的明石海峡大桥(见图新华社发共同社照片)正式通车,又打破了英国汉巴大桥跨度1410米的纪录,成为世界上跨度最长的吊桥。日本皇太子夫妇出席今天上午通车仪式。
  宽约4公里的明石海峡位于神户市与淡路岛之间,因附近有明石市而得名,海水最深处约110米。
  大桥1988年开工,是高投入、高技术的产物,总投入5000亿日元,设计要求能抗风速达每秒80米的暴风,能抗8.5级地震。两个主桥墩海拔297米,桥墩基础直径80米、水中部分60米高。两条主钢缆各长约4公里、重约5万吨,被称为大桥的生命线。主钢缆直径为1.12米,由290根细钢缆组成,每根细钢缆由127根镀锌高强度钢丝组成,每根钢丝直径约5毫米、强度为每平方毫米180公斤力。大桥共用钢丝长度约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7圈半。桥两端固定主钢缆的锚定墩是重达35万吨的钢筋水泥建筑。
  大桥也是受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影响的“生物”。桥面中心比两端高40米,距海面约100米。桥身呈拱形,一是为了防止堵车时桥身受重塌腰;二是为了便于大型船只通过桥下;三是为了应付气温上升后主钢缆热胀拉长引起的桥身下摆。据说,由于重量、温度变化等原因,桥身中央升降幅度约8米。不仅桥身是运动的,支撑钢缆的主桥墩也处于动态之中,伴随着桥身下摆,两个主桥墩的顶部会“相互点头致意”,其幅度约为20厘米。
  大桥全身还做过一次“伸展运动”。主钢缆架设完成后的1995年1月,发生了震级7.2的阪神大地震,大桥安然无恙。地震后经过详细测算发现,两个主桥墩的间距增加了0.8米,淡路岛与桥墩的间距增加0.3米,大桥全长比设计增加1.1米。今年3月中旬进行工程验收检查时,本州四国联络桥公团决定,把大桥长度公开发表的数字改为3911米。这样,明石海峡大桥在建设中就把吊桥跨度的世界纪录身不由己地提高了1米。
  明石海峡大桥穿过淡路岛,与1985年竣工的大鸣门桥相连,形成长度为89公里的“神户淡路鸣门汽车道”。桥面6条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现在乘车从神户去四国的德岛县约需一个半小时,比过去乘摆渡节省一半时间。大桥开通将加快东濑户地区的人员往来和物资流通,刺激沿线旅游业的发展。有关方面估算,明石海峡大桥对周围地区可能带来的经济效果每年将近1500亿日元,每天通车3万辆次。
  (本报东京4月5日电)(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