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8-04-04

1998-04-04新闻联播 文字版

神奇的红土地——登临井冈山遐想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神奇的红土地<br/>  ——登临井冈山遐想<br/>  谭健<br/>  终于登上了井冈山。<br/>  第一次乘车路过黄洋界,天正下着霏霏细雨。从车窗里向外张望,只见雾雨绕山,满目迷茫一片,感觉就像神仙“驾舆乘辇”在九天云海里遨游一般。滴滴细雨溅落到车窗的玻璃上向下滚落,令人想起白乐天“大珠小珠落玉盘”诗句的幽美意象。昔日只知有一个以红色人文景观著称的井冈山,今日才知还有一个分外妖娆的绿色井冈山。井冈山展现这么一幅绝妙的“高山幽林雾雨图”,确是我始料不及的。此时,我不由得生出几分遗憾:若是晴朗天日多好,可以双脚踏在黄洋界上,饱览这里的神奇、博大、幽深、辽远……<br/>  也算有缘,再次驱车登上黄洋界时,天空悠悠荡荡,一扫日前阴沉的浑沌遮蔽,袒露出秋日里特有的清爽透明,连吹来的秋风都给人一种乳香小儿用手拂面的感觉。呈现在眼前的是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九曲八拐的山道弯弯。我蹲在地上抓起一把散发着清香的红泥土,凑在鼻子上轻轻嗅,放在手上搓揉着看,由此生发的第一个思绪就是,中国革命为什么注定要选择井冈山做第一个根据地?<br/>  面向秋野,近瞅远眺,左顾右盼,我心里忽然升腾起一丝惊心的喜悦:连绵起伏的五百里井冈山多像一个硕大无比的摇篮啊!以五大哨口为支撑点,罗霄山脉就是摇篮的护沿,由此围成了一个长方形,是为罗霄山脉腹地。这较为平缓的山谷坡地恰似一个大摇篮。五大哨口酷似五尊守护神,日夜守望着这神圣的革命摇篮。新城战斗、七溪岭战斗、黄洋界保卫战、睦村战斗……就是为了保卫刚刚诞生在摇篮里的革命婴儿。<br/>  在龙潭风景区,我正痴痴地仰头观赏“飞流直下三千尺”,忽然有一个什么东西从我的头皮上一擦而过,坠落在地。我捡起来一看,竟是一枚红五角星。问当地人,告知是枫果。枫果即枫树上结的果实。未成熟时,表面是一个布满了棘刺的红球,成熟时大都呈五角状张开,形成一个红五角星。文艺演出队几个年轻女兵闻讯围过来,惊奇地瞪大一双双眼睛,翻来覆去地瞧,露出一脸的惊讶,满头的雾水。象征革命的闪闪红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开辟美好生活征途中的一种抽象的表意而已,在这里竟会以实物的形态展示在人们眼前。这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确有什么造物主的安排?据随行的导游小姐介绍,在井冈山诸如此类的山水灵性远不止这些,比如这五字的神奇——五百里井冈山、五马朝天、五神河、五龙潭、五大哨口、五指峰……<br/>  自然山水与人文精神的契合,有时是一种人为的牵引导向,有时则是一种自然天成的巧合。井冈山的神奇奥秘何在?不必在这个问题上寻根究底,有一点是必然的,也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选择井冈山而不是别的什么山,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创造性思维的结果。许多国家的革命都是以选择边远地带开始的,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争取邻国的支持,以便有回旋余地。中国革命却选择在四面都是反动势力包围的中心地带。当年苏联第一个成功地实践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应该搞城市暴动的理论,中国革命则在偏僻乡村井冈山点燃星星之火。这是井冈山的神奇,这是毛泽东的神奇,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奇。要说神奇,这才是它的真正神奇之所在。<br/>  “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郭沫若先生当年登临井冈山后吟出的诗句,或许有诗人的某些夸张。但如果你也登上了井冈山,就会感到确有一种登临别的山所不曾拥有的神奇扑面而来。别的山,你尽可以作为局外人欣赏。唯独这座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利益,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自由空间,都与这里的山水息息相关。可以说中国没有一座山像井冈山这样,与中华民族的切身利益如此紧密地维系在一起。这样内涵丰厚的山水,你怎能作为局外人来旁观?井冈山正是有这种神奇的红色人文精神在它的青山秀水上装点浸染,才使得它“红”与“绿”交相辉映,赢得了人们纷至沓来朝拜,才使你感到它的博大、深邃、奥秘,才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那么厚重的痕迹。<br/>  站在黄洋界上,这一系列神奇萦心触怀,我心中泛出一串串祈愿:愿把我的情丝挂在杜鹃花的树梢上,日夜享受着井冈山风的吹拂;愿把我的希望从井冈山上放飞,憧憬和追寻人类的美好理想;愿把我的欢歌留在井冈山的飞瀑清泉旁,和着天籁奏出新时代的序曲……

家长莫做“泥人张”

第8版(副刊)<br/>专栏:金台随感征文<br/><br/>  家长莫做“泥人张”<br/>  姜国生<br/>  一张姓小学生,腿长、有耐力,酷爱中长跑,同学们都称她梅花鹿,学校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她参加了运动队,发誓要当“马家军”。可是,母亲坚决不允许,非让她学琴不可。她不学,母亲又骂又打,她非常苦恼。我对她母亲说:“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br/>  她母亲说:“什么兴趣、爱好?孩子是泥人张手里那团泥,大人想捏个啥就是个啥。孩子懂啥,大人还给你亏吃?”学校开展兴趣活动,不是学生兴趣的选择,而是家长的意志选择。“孩子是泥人张手里的那团泥”,就是这些凭主观意志培养孩子的家长的共同思想,这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br/>  孩子不是“泥”。孩子再小,也是个有生命的、有个性的、独立的人。家长培养孩子,首先要发现和承认孩子的特点,不要学泥人张,要学根雕家。根雕家的艺术原则是:发现、尊重根形特点,然后经过艺术加工,使其特点更突出、更生动,成为精品。<br/>  西晋,文学家左思的父亲左熹一心让儿子学书法,请名家教导,可是左思不感兴趣,学无所成;又让儿子学琴,结果学了很长时间竟弹不出一支像样的曲子;这时左熹从失败中懂得了尊重孩子特点的重要,根据儿子性格内向、记忆力好、酷爱文学的特点,让儿子学诗赋,左思如鱼得水,终成一代文学大家。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屡试不第,于是将仕进的希望寄托在二儿子李时珍身上,而李时珍对八股文不感兴趣,对医药学特别酷爱。可是在“父权”时代,儿子只好从命,攻读八股,结果三次科考不中,时已二十四岁。李时珍感到再不能虚掷光阴了,说服父亲同意他弃文从医,终成大医药学家。世界大发明家爱迪生因成绩不好被学校开除,认为不堪造就,可是,母亲努力发现、培养儿子具有创造力的特点,终成发明千项的发明大王……<br/>  人们对有兴趣的工作往往容易全身心投入,易见成绩;反之,则难得成就。人最可悲的是一生对什么也没特殊兴趣和爱好,孩子最不幸的是父母凭主观意志扼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孩子的兴趣之苗一旦破土而出,就要精心护持,不要让杂草淹没而枯萎,更不要随意毁坏它。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使一个人的智能得到最大限度、最持久的发挥。但愿我们的家长不要做“泥人张”。<br/>  (作者单位:辽宁朝阳人民广播电台)

再增一份家业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再增一份家业<br/>  彭波<br/>  当大城市的人们大谈下岗问题时,远在偏僻之地的杨永成,望着那依山傍水一望无边、一派丰收景象的五千亩地的大农场,颇有几分得意——他几年前的那个“再增一份家业”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了!<br/>  不知行业内情的人,现在来看杨永成当初那句话,不理解其中有什么惊人之处。<br/>  1992年前的逊克石油公司是个什么样子?小小一个公司财务挂账五十万元、油品短库五十八吨;这个当时市场年容量只有几千吨的小县,系统外却有十四个单位和个人已备案要求建加油站,而身为国家主渠道的县石油公司,在全县仅仅只有一个加油站!队伍散乱,人心惶惶。职工怨声载道,纷纷想办法往外调……<br/>  杨永成,就是在这个时候上任的。<br/>  这个从黑土地里走出来的庄稼汉子,这个1976年由农民合同工转正的年轻人,此时已在石油公司当了八年工人和股长,当了八年公司副经理,还上了三年大学。宣布任职的时候,杨永成以他的经历、学历和才能,面对全公司八十多号职工企盼的脸,只说了一句就职辞:“我相信事在人为。只要大伙齐心协力,我就不信这方土地养不好这方人!”<br/>  杨永成心里有个包含几个“最”的战略逻辑:石油公司要兴旺发达、取得最大效益,首先必须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而要占领市场,除自身尽最大努力外,还必须争取地方领导的最大限度支持;要取得地方领导的支持,则自己首先要为地方工农经济发展作最大限度的贡献。<br/>  杨永成还固执地认为:这“一环一环紧密相连”,而且这“最后一环是最先要做到的”,“只有最后一环先做到,才有可能最终实现第一环的目的。”<br/>  杨永成按照他的理论行事去了。<br/>  1992年下半年和1993年上半年正是秋翻和春播农忙时节,逊克县计划内平价农用柴油落空一千多吨,市场供应全面告急!石油公司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二百万元,杨永成和两位副经理亲自带队出去,四处奔走,求爷爷拜奶奶好不容易求购到了二千吨“计划外”柴油。<br/>  无奈县城不通火车,油料只能放在几百里以外的地方,用汽车罐车一车一车地去拉。杨永成又和全体员工全部出动,每天出动五台罐车往返近千里,不分昼夜一连跑了十几天,才把油品运回。可是,议价柴油农民买不起呀!想农民所想,急生产所急!公司一咬牙拿出一百多万元、将一千四百吨柴油“议”转“平”无偿补贴给农民。好事做到底,公司还组织车队把油品免费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br/>  好事没有白做,好事得到了好报!杨永成他们这一壮举,在全县上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上下一致的好评。县委扩大会议上,书记和县长异口同声地称赞:关键时刻还是石油公司靠得住!<br/>  假如把“92柴油事件”比作石油公司树形象的“第一炮”的话,那么,以后类似这样的“响炮”,实在是不计其数了!他们时刻坚持把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为工农业生产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放在一切工作首位,年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嘉奖;他们还“超越职责范围”,主动协助县政府搞好市场整顿,积极打击那些非法的、坑害百姓的、贩卖假冒伪劣油品的商贩和摊点,为黎民百姓办实事。<br/>  结果,这许许多多的事实,使县委、县政府在石油经营权放不放开、让谁来经营石油的问题上,态度越来越倾向于石油公司了。<br/>  “这就叫‘千年修行,终成正果’。”杨永成说。<br/>  1994年5月,国家颁布了整顿油品流通体制的文件。石油公司借东风进一步详细向县领导汇报了一整套石油市场整顿工作思路,得到县政府大力支持。县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决定按石油公司的方案部署工作,成立了由县长挂帅、政府各有关部门参加的石油市场整顿领导小组。常设机构设在石油公司,全县的石油销售网点由石油公司统一布局、建设,重大问题由县整顿小组协调会解决。<br/>  “好不容易争来了‘布局建设权’,就要抓紧搞好自身建设。石油公司主要就是建设加油站,扩大市场占有率。”杨永成这样“煽动”他的同伴们。<br/>  说到做到,两年时间,公司一鼓作气在全县新建加油站七个。这一下,公司的年加油量由过去长期的六千吨左右,一下增加到一点一万多吨;销售额由七百多万元增到二千七百多万元;实现利税由二十多万元增到一百六十多万元;尤其是实现利润由五万余元一下猛增到三十多万元。<br/>  一个企业起来不容易,垮下去却很快。一定要严格管理。“从严,主要的、首要的是要从自己严起。正人先正己,只有己正了,说话、办事才有效力。”杨永成说,这是他在工作中最大的体会。他还认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严”不仅仅在工作纪律和劳动纪律上,更重要的还要体现在廉政建设和思想作风上。<br/>  1993年逊克公司建两座加油站,承包给了某工程队。工程完工后杨永成去检查质量时,对方先是备好酒席“请他”,他躲到亲戚家去吃饭了;工程决算时,对方又三次以各种方式给他送去五千元现金,想要他给工程队“多算点钱”,但是每次都遭到了杨永成的坚决拒绝。有人说杨永成是个“木脑壳”。他对工程队的人说:加油站该算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公家的钱一个也不能多付。<br/>  同年,公司新建三千八百平方米宿舍,包工单位一次给杨永成送来三万元现金红包,目的也无非是想要杨经理“把工程费用多算点”。这次同样遭到杨永成的拒绝。<br/>  其实,“木脑壳”一点也不“木”。你听听他算的这笔账:杨永成个人两次拒贿共三点五万元,可是两次却给公司减少损失六十余万元。三点五比六十,谁大谁小?领导干部能不算这个账吗?末了他还说,由此可见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严于律己、正道作人,是多么的重要!<br/>  邪道的钱,杨永成不要;正道的“多余的”钱,杨永成也不要。1996年初,上级奖给逊克公司领导班子承包兑现奖一点四万元。可是在杨永成提议下,这笔钱全部作了公司的福利基金。<br/>  正因为经理们严于律己,这些年来逊克公司从未出现过职工为奖金、房子等问题闹情绪,公司连续多年是县里和全省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br/>  说来你也许难以相信:一个连续多年盈利上百万元的国有公司,办公条件至今还是几个经理挤在旧平房的一个小屋。<br/>  1995年,上级正式批准他们用自筹资金新建一栋办公楼。可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县里出台了拍卖“五荒”(荒山、荒地、荒水、荒滩、荒林)的优惠政策,并号召和鼓励广大公民开发“五荒”、建设“五荒”。<br/>  常言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br/>  杨永成把两位副经理找来,反复商议,最后形成共识:咱不能只看到眼前效益还好,不能贪图眼前安逸,应该从长计议;不能把企业的生命只维系于油品经营这一棵树上,要开拓多种经营的路子,使企业有抗风险、抗大风浪的能力。眼下县里号召开发“五荒”,正给了石油公司一个开拓多种经营的好机会。他们还认为,开发“五荒”至少有四点好处:一是投入少,只需少量的人力物力;二是多产出的可能性大,开荒种粮种树都可赚钱;三是响应了县里的号召,为地方工农业发展作贡献;四是完全可以抓住这个契机,给石油公司开辟一条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br/>  于是,杨永成与两位副经理果断拍板:暂不建办公楼,将准备建办公楼的钱拿出来购买“五荒”,办一个多功能石化农场,艰苦奋斗再造一份家业!<br/>  经理们的决策,得到了职工们的极大拥护。公司拿出三十万元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买下了五千亩荒地,与县政府签订了五十年使用权的合同。<br/>  他们至今还记得1995年早春的垦荒动员会。当经理刚说完会议内容,就有好几人争先恐后站起来,争着要开荒去。油库主任说:“我明白农业”;工会干部抢着说:“我是干农机出身的”;加油站长争:“只有我最应该回报公司……”窗外还是零下十多摄氏度,室内却一片热气腾腾。其实事先早就讲明白了:离家背井去开荒,条件艰苦不说,报酬可分文不多、补助可分文没有啊!<br/>  6月14日晚上8时,一支八人组成的垦荒小分队,就要向离县城一百多公里地的荒地进军了。没有人号召,没有人动员,在家的几十名职工家属,竟然全都不约而同早早地来到了公司门前。有的拿着背包、行装,有的拿着锄头、镰刀,还有的拿着标语、小红旗……那场面,真是很有点像当年含泪送别子弟兵上前线!<br/>  买地三十万元,加上购大小拖拉机、买发电机等设备,共投入百多万元。这是一笔账。杨永成说还有一笔无限变动的、不断增值的账,那就是:当年垦荒一千亩,收入十多万元;1996年又垦荒一千多亩,收回大豆、小麦、玉米等,价值二十多万元;1997年垦荒面积共达三千多亩,收各种粮食二十五万多公斤,价值最少达五十多万元。职工们说,到1998年五千亩荒地全部开垦完,农场年收入可达近百万元;到以后还要养鱼、喂猪、养羊、养鸡等,农场每年总的纯收入完全可超过百万元。“到时候,光农场这一块,就足可以养活我们公司几十口人了!”<br/>  其实,何止这个农场!早在1992年和1994年,逊克县公司就利用时机挤出几十万元资金,在县城繁华地段买下了两处临街房产,办起了一个三百平方米的石化酒店和一个三百平方米的综合商场。这两个经济实体除安置十多名待业青年外,每年还向公司上交利润近十万元。预计到1999年,可收回全部投资。此外,他们还利用边陲条件,积极开展对俄贸易,组织“兼职人员”开展“业余边贸”活动……<br/>  一个地处偏远的几十人的小小公司,在现时许多企业效益不好,尤其是石油流通企业效益严重滑坡的大背景下,能够如此充满活力,如果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是不可想象的。我佩服杨永成和他的伙伴们!

徐州汉画像石

第8版(副刊)<br/>专栏:大地<br/><br/>  徐州汉画像石<br/>  孟庆辉<br/>  有着四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徐州是两汉文化的荟萃之地,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被誉为“徐州三宝”。其中汉画像石的独特艺术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br/>  东汉时期,徐州盛行画像石墓。石匠们在石头上雕刻画像,而后砌置在墓葬内或祠堂中,现在便被称为汉画像石。目前,徐州已经发现完整墓葬三十余座,各种画像石五百多块,是一座汉代的石刻艺术宝库。<br/>  徐州汉画像石古拙典雅,质朴自然,线雕婉转流畅,浮雕刚直豪放。徐州汉画像石题材广泛,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画面上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祥禽瑞兽图像;有民间传说中的炼石补天,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有玉兔捣药,神仙羽人,昆仑山上的西王母;有九头人面兽,三足乌,九尾狐,九华灯,灵芝,麒麟等人们想象的神仙世界。第二类是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画像。其中包括皇亲国戚、贵族豪富的生活场面,如车骑出行、打猎、宴饮、对弈、乐舞、迎送宾客、楼堂建筑等。<br/>  车骑出行是汉代画像石中最流行的题材。贵族出外游猎时,坐良骑,挟弩持弓,神情威严;车行道上,主人和随从按各自身份,分乘轺车、轩车、辎车、篷车,车马疾驰奔腾,尘土飞扬,车辚马啸,场面煊赫,反映出墓主人的身份。<br/>  徐州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在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地方民俗方面,也有生动的表现。双沟汉墓中出土《牛耕图》画面上,一农夫上身赤膊,下穿短裤,一手扶犁,一手持鞭,赶牛耕田,身后一少年左手提篮,右手随耕播种。田头停着一辆装满肥料的大车,车旁一只家犬正原地憩息。田间还有一人担着筐、壶,为耕种人送饭。汉画像石《纺织图》更是惟妙惟肖,一位农家妇女坐在纺织机上,转身接抱送来的婴儿。紧张的劳动形象,描绘了寻常人家男耕女织的情景。

旅游谈

第8版(副刊)<br/>专栏:漫谈<br/><br/>  旅游谈<br/>  孙焕英<br/>  我一直喜欢阅读古今的旅游诗文。像近人的《桂林山水歌》、《长江三日》,古人的边塞诗,还有那些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等,常翻腾。一部《徐霞客游记》,更不离案头。大概因了诗文美的缘故吧,我想象旅游者都是些有修养的文化人。<br/>  及至自己也旅游了,才发现这个想法太幼稚。旅游,原也有雅俗之别。<br/>  比如所谓“黄山游”吧!黄山一带有“古徽六邑”,徽州文化,博大精深,世称“徽学”。从文房四宝到新安画派,从徽商到徽菜,从牌坊群到桃源村,从朱熹到胡适,洋洋大观。黄山的山水文化,为其一,依我看“黄山游”再加上“古徽六邑”,才算得“功德圆满”,不枉此行。然而,黄山游者,不少只是为了看一眼石龟、石鼠之类,在迎客松前留个影,再捎上二斤黄山毛峰茶送人而已。而对古徽州文化毫无兴趣,甚至他们根本不知道还有古徽州文化。<br/>  游山玩水看新鲜者,虽为初级,还沾点旅游边儿。有的旅游者,只不过是赶时髦甚至装门面而已。我在敦煌见一双“旅游结婚”者,到了莫高窟下,首先是买了一些特产工艺品,然后女士对男士说:“你一人上吧,我在下面看东西,别摔了!”——在她眼里,敦煌学、石窟文化远比不上她那点东西有价值!而男士出语更惊人:“破石洞有啥看头?我上去看一两个就下来。”真不知他们来此“旅游”的目的是什么了。<br/>  有的人把旅游当作赶集市、看热闹。笔者游保定莲池书院,就曾见这样的游人,哪儿热闹向哪儿钻。东张西望,一不小心摔了个嘴啃泥,惹得众人发笑。<br/>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旅游者都得有徐霞客水平。但,如果在悠游于山水之间时,能更多地得到大自然与人文景观的陶冶,岂不更好?

题画诗七首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题画诗七首<br/>  曾卓<br/>  小胡同雪景<br/>  雪,潇潇洒洒地飘着<br/>  小胡同内的四合院<br/>  安详地站立在风雪中<br/>  苍黑的屋顶被漂白了<br/>  院内一棵棵树都化成了银<br/>  黄昏,小胡同中寂无一人<br/>  只有小路上留下的车迹和脚印<br/>  无声飘洒的雪,带来的<br/>  不是寒冷,而是<br/>  温馨和梦境<br/>  秋色中的村庄<br/>  屋前山后,一丛丛枫树红了<br/>  像燃烧的火焰,映红了<br/>  那一座座参差的竹屋<br/>  ——深山间小小的村庄<br/>  静卧于秋色中<br/>  无声地诉说沧桑的往事<br/>  听来却像一首动人的诗<br/>  那古屋,那小路<br/>  那古旧的房屋<br/>  那青石板的小路……<br/>  伴随着我欢乐的童年<br/>  而有一天我头也不回地走了<br/>  为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br/>  长长的飘泊,多年的流浪<br/>  跨越过多少山山水水<br/>  闯荡过多少大城小镇<br/>  而今,那古屋,那小路……<br/>  却常常浮现在我苍老的梦乡<br/>  旧楼<br/>  太阳的光柱如箭<br/>  辐射而下,直逼<br/>  杂草丛生的高楼屋顶,和<br/>  高高的大门<br/>  高楼裸露在阳光中<br/>  更显出龙钟和颓唐<br/>  它寂寞地谛听着<br/>  环绕它飞翔的<br/>  几只似曾相识的燕子的呢喃<br/>  是不是追忆起昔日的辉煌呢<br/>  古老的山和寨<br/>  古老的石头寨,耸立在<br/>  更为古老的石头山上<br/>  山和寨,共同沐浴阳光<br/>  共同经历世纪的风霜<br/>  远离城市和喧嚣,山和寨<br/>  似乎将自己封闭了起来<br/>  而还是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br/>  通向那遥远而陌生的世界<br/>  尘封的记忆<br/>  高大的白墙衰颓了<br/>  墙上的门楼破败了<br/>  椭圆的大门上一把生锈的大锁<br/>  紧锁住一个尘封的记忆<br/>  门楼上那腐朽的窗却洞开着<br/>  如老人浑浊的眼睛<br/>  俯望着尘世<br/>  期盼着归人<br/>  旧墙内的新绿<br/>  我爱大森林那莽莽的绿<br/>  我爱大草原那无边的绿<br/>  而我也心醉于<br/>  从古老的小巷中<br/>  从剥落的旧墙内<br/>  探头出来,跃动着的<br/>  一树鲜亮的新绿

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旧墙内的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