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巾帼园)
专栏:专稿

  一位下岗女工说,只要调整好心态,转变择业观念,根据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胆地往前走——
  路在脚下
  本报记者 周笑浪
  扬长避短创新业
  1995年的一天,合肥金笔厂的尹莉下岗了,当时,她前面一片空白。是啊,一家三代五口人,只有丈夫的300元工资,日子可怎么过呀!
  尹莉东挪西借筹集了一点钱,开始做服装生意。但一个新手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站稳脚跟,谈何容易。不久,尹莉的生意就维持不下去了。通过观察分析,她发现,不少经商者吃不上可口的午饭。她想,自己以前在厂里干过一段时间司务长,那段时间厂里职工对食堂伙食最满意。何不试试做盒饭生意?
  创业是艰难的。刚开始,尹莉拎着盒饭沿街挨店送,一天只能卖出十几盒,最差的一天仅卖了7盒,害得全家人天天吃剩饭。
  尹莉明白,要想站稳市场,就要掌握顾客的需求,价廉物美,保证卫生。从买菜到炒菜,她亲自下厨。始终使用大号饭盒,每天至少有二荤八素十个菜供顾客挑选。有的人饭量大,多要点饭菜,也不加价。夏天免费供应蛋汤。冬天可让一些近的顾客到家里来吃,还可以装瓶开水带走。就这样,尹莉的顾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红火。
  两年多的经历,尹莉感慨万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有根据自己的情况择业,成功的机会会更大。”
  观念一变天地宽
  在今年2月22日的北京市人才交流大会上,应聘者人山人海,只见国家机关、国有企业摊位前人头攒动,而光顾私营企业的求职者并不多。
  吉林市妇联和一家私营酒店联系好,招聘下岗女工。老板不食言,一下子招了70名,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这些女工就走得只剩下七八个了。原因很简单,有的嫌活累钱少;有的不愿伺候人;有的怕人说闲话……
  由于历史原因,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冗员过多,减员增效已是迫在眉睫。因此,国企吸纳就业的能力在减弱。而与此同时,据统计,“九五”期间个体私营企业、第三产业平均每年吸纳600万人就业。
  在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的需求日增。比如钟点工,最初只是收拾屋子,清理厨房,到后来净菜订送、衣服洗熨、老人护理、幼儿接送、毛衣编织等等,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家政服务将成为分流下岗女工的大市场。
  自从去年6月下岗以来,39岁的南昌市新蕾针织厂女工万桂香的时间表一直排得满满的:上午8时,她准时赶到家住百花洲的一对八旬老人家里,买菜做饭,洗衣扫地;下午4时,她出现在省中医院,为一对双职工子女做晚饭;晚上7时,她还得赶往城南,为一对事业繁忙的年轻夫妇照看病孩到天明。累是累点,但她从用户充满感激和信任的眼神中找到了一份不曾有过的自信和充实。
  “庄妈妈”这个名字在上海几乎家喻户晓,1993年下岗的庄红卫,从净菜服务做起,5年后,当初家庭式小作坊已发展成为有相当规模的“庄妈妈净菜服务有限公司”,吸纳了100多名下岗女工。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村妇女进入城市,卖菜、做保姆、保洁员……干得有声有色。而这些活并不需要多高的文化,多专的技术,普通劳动力都能胜任。这就存在着一个转变就业观念的问题,只要迈过这个“坎”,再就业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
  农民可以进城做工,同样,城里人也可以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搞农业多种经营开发,搞种植、养殖,开发荒山、荒滩等等。
  上海有个由当年返城知青组成的劳动服务公司——普陀区川达公司。近年来,川达公司“进军”农村租地办养猪场、饲料厂、屠宰厂,他们招收了100多名下岗工人,从养猪到卖肉一条龙几乎都由下岗职工操办。下岗女工蔡金花重操当年在北大荒时的“旧业”——养猪,并担任了青浦养猪场的场长。这个养猪场每天出栏上百头活猪供应上海市场。
  1994年,46岁的王宏伟从齐齐哈尔蔬菜公司下岗,来到松嫩平原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创办野生动物养殖场。现在,王宏伟的养殖场年产狐、貉1400只,获利70万元,并安置了15名下岗职工。黑龙江省省长送给王宏伟一个雅号:养狐皇后。
  事实说明,无论城里,还是农村,还有许多未被“开垦”的岗位等待人们去开发。女职工无论在岗还是下岗,都要相信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去奋斗。路,就在脚下,岗位,就在身边。


第7版(巾帼园)
专栏:巾帼风采

  一个脚印一支歌
  本报记者 刘亮明
  “乌兰可是年轻的老领导干部了。”说这话时,人们充满钦佩和敬意。
  3月下旬一个星期日的下午,在她整洁朴素不乏温馨的办公室里,记者采访了正在读书的她。“形势发展太快了,不学习提高,工作就搞不好。”她开口便深有感触地说。
  乌兰是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蒙古族女书记。她年龄不大,刚满36岁,但在厅局级领导岗位上就已干了11个年头。从1987年开始,历任共青团区委副书记、书记。回想起来,她深感在新形势下,要当好全自治区650多万青年的头,实非易事。“靠一只喇叭向青年做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已不灵。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虚功实做,才能当好青年的领头人。”
  乌兰每年有4个多月时间“泡”在基层,几乎全区所有的旗县都留下了她的足迹。这道理很简单,她说:只有深入调查研究,才能知道青年想什么,渴望什么;才能确定团的工作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就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团区委以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帮助农牧民尽快脱贫致富为目标,近年来,开展了“服务万村”、“扶贫攻坚”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活动,为农牧区培养了大批“科技星火带头人”、“科技示范点”、“致富能手”。大批农牧民在这些活动中脱贫致富,同时共青团在群众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
  “下乡的日子,我常处在激动欣慰之中。”乌兰说起农牧区共青团工作结出的硕果,如数家珍:各地区青年团员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推广农牧业实用科技,搞养殖、办加工厂,帮助乡亲们开辟农畜产品市场,很多青年成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群众对共青团工作的赞扬随处可闻。
  “百姓心里有杆秤,这话千真万确。”有一年,乌兰下乡到内蒙古察右旗,听说有个村的好几个农民惨死于雷击。她“跑上跑下”联系有关部门,很快为村里安装了避雷针,彻底避免了惨祸的再次发生。临别,乡亲们洒泪相送。1995年,乌兰到内蒙古最西部的阿拉善盟了解情况,发现当地的孪井滩农业开发区没有小学,孩子们面临失学危机。回到团区委后,她立即四出奔走求援,很快把建“希望小学”的20万元捐款送到孪井滩开发区。看着娃娃们欢欢喜喜上学堂,农牧民无不由衷称赞。“不为群众着想,不把他们的冷暖放在心上,就不配当领导干部。”
  作为女人,乌兰在外是书记,在家是妻子和母亲。今年儿子刚满5岁,但这些年她从未因家事耽误过工作。儿子最大的心愿是和她玩一天。但她要做的事太多了,总是叫小宝贝失望。好在丈夫很理解她,家务活样样都能帮着干。“作为女干部,就得准备有双倍的付出。”
  说到业余爱好,乌兰不无遗憾地说:只有读书。因为忙,别的也就顾不得想了。
  眼下,乌兰正筹划着开展一个全区性的“兴业带头人”活动,努力为大批下岗职工再就业广辟门路,为党和政府分担压力。(附图片)


第7版(巾帼园)
专栏:热门话题

  相信你自己
  马利
  几位下岗姐妹在一起议论起再就业,说心里话,有点怕。怕什么?又说不准。只觉得前边的路生,万一没把握,摔了跤怎么办?
  往日的轻车不能乘了,熟路不能走了,得另学一门新手艺,另闯一条新路,没把握,不自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还是要相信你自己。
  想想当初就业之时,走进新工厂,踏上新岗位,展现在你面前的,不同样是一份陌生的工作吗?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陌生的,变成熟练的;不自信,变得有自信。
  人,往往具有许多潜在的才能,没有机会展示这些才能时,它们都沉睡在你的心里。一旦有机会,沉睡的才能就会突然惊醒,焕发出新的创造力。
  许多原来在老单位无声无息的女工,下岗后有了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她们便以坚韧的毅力掌握和熟悉新领域里的知识和技能,结果,成了远近闻名的成功者。
  机会,常常与挑战并存。害怕挑战,就难以赢得机会;没有机会,就难以检验和施展自己的才能;不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你就不会知道原来潜藏的才能还很丰富,也就不可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怨天尤人,是弱者的表现。
  李白的著名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正是充满着无比的人生自信。
  相信自己,没有路的地方,敢于闯一条路!
  相信自己,不熟悉的技能,可以学会,能从“外行”变成“内行”!
  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在充满成功机会的现代社会,获得成功!
  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一定能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
  相信了自己,才会有勇气去迎接挑战,才不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打退堂鼓。人类有许多成就的取得,都是建立在自信上。因为自信,人类才敢于探索一切陌生的领域。没有自信,等于首先灭了自己的志气。
  所以,在妇女再就业的过程中,必须先树立起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能成”才行。要敢于把自己推向市场,敢于创造,敢于竞争,敢于成功,同时,也要敢于面对挫折,一次不行,另来一次,坚韧不拔,万难不却,定然会有成果。


第7版(巾帼园)
专栏:

  沈阳弹簧厂下岗女工林见光和她的姐妹们办起了快餐车队,生意兴旺。瞧,她们笑得多甜!
  新华社记者 郑永吉摄


第7版(巾帼园)
专栏:好妻子

  护卫队长的妻子
  张向东 胡键
  近日,在武警部队召开的“五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武警部队朱曙光中将,中国人口协会副会长、全军计生办主任王夫棠,将荣誉证书和2000元奖金送到了武警总部十个“五好文明家庭”首席代表胥慧霞的手中。
  都说做军嫂难,可做一名优秀的军嫂更难。北京市八届人大代表、原武警国宾护卫队队长张增军的妻子胥慧霞对此深有体会。1987年,山东省平度市崔马镇供销社营业员胥慧霞与回家探亲的张增军相爱了。没多久,两人便结婚了。婚礼非常简朴,没有满座的宾朋,没有豪华的宴席。“新郎官”只送给新娘18元一件的红上衣,7元钱的皮包和一双普通丝袜。贤淑的胥慧霞并没有嫌弃这穷酸的“兵丈夫”,洞房花烛夜两人就约法三章:工作第一,不拖后腿,相互支持。谁知就在新婚第六天,部队一份“任务紧急,立即归队”的电报将新郎招回了北京。年轻的新娘只好将新婚的甜蜜与幸福埋在心底。掰指算来,他俩结婚11年,她和丈夫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一年,两地分居给这位山东妹子的生活带来莫大困难,但为了丈夫,她都能忍受克服。
  1989年寒冬,大雪纷飞。正逢年关,供销社人手少,任务重。为了减轻大家的负担,已有7个月身孕的胥慧霞拖着笨重的身体坚持上班。没料想孩子早产,胥慧霞晕倒在柜台旁。醒来时,她已躺在医院,孩子不足月出世了,为不使丈夫担心,她写了一封“母子报平安”的信。
  11年来,胥慧霞奉献了自己所能奉献的一切。在家里,她既要照顾年迈的公婆,又得抚养幼小无知的孩子;既要操持家务,又要上班工作。一次,公公不慎摔坏了腿,她一人推着平板车,走了几十里山路将老人送到了医院。十几天端屎端尿,擦身喂药。待老人痊愈出院了,她却住进了医院。经查患了卵巢肿瘤。1997年喜讯传来,张增军当选北京市八届人大代表,胥慧霞也被平度市评为优秀售货员。1998年“三八”妇女节前夕,他们家被武警总部评为“五好文明家庭”,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第7版(巾帼园)
专栏:好妻子

  我向妻子敬个礼
  李严理
  我叫姚胜利,1994年,我们“三口小家”从遥远的新疆调入隶属江苏丹阳供电局的龙源热电厂。住房虽不宽敞,也没有豪华奢侈的摆设,但家中充满了温馨。
  我是驾驶员。这是一份没有固定时间的工作。早出晚归,家务事很少顾及,即使节假日也不能正常休息。家务事无疑全落到了我妻子一人身上。为了我能集中精力,安全行驶,她总是尽力地理解和体贴我,从未埋怨过我一句。在她的支持下,我从未因家庭误过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行驶记录。
  1996年6月中旬,厂里安排我出车无锡。早上起床,看到妻子的脸色苍白,没忍心叫她,临出门,见她正扶着墙进卫生间,我不放心地在门口停了一会儿,听到她呕吐的声音,急忙跑了进去:“是不是病了?”她连忙摆手:“你别管我,赶快走,我一会儿就会好的。”傍晚,我办完事刚返回丹阳,门卫就呼我BP机,让我去接孩子。我把小孩带到家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了,妻子没人照顾,已连病带饿一整天。而妻子不仅没一句怨言,相反还关切地问我累不累。
  邻里和同事们都夸她孝顺。去年初,妻子还特地将我七旬老母亲从上海接来一起生活。这期间,她将老人照顾得非常周到。下班后,抽空带老人去洗澡,帮老人洗衣服。逢休息日,她陪老人上街散步、逛商店,使老人晚年生活充满幸福。
  妻子在电厂从事化学水处理工作,去年还被厂里评为先进工作者。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睦欢快的家庭气氛,增加了我工作的干劲,如果没有妻子的支持,我出车时,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在此,我要向妻子深深地敬个礼。


第7版(巾帼园)
专栏:女性与法律

  怀孕就得下岗吗?请看——
  一位准妈妈的迷惑
  本报记者 王比学
  最近,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庭审理了一起企业违反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要求怀孕妇女下岗的典型案例。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去年12月3日这天,对于32岁的张雅茹女士而言,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经医院检查,她得知自己将要做妈妈了。可谁知兴奋劲还没过,没几天,她竟接到了所在单位的下岗通知书。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怀孕就得下岗吗?张雅茹感到迷惑不解……
  早在1995年12月30日,张雅茹就与北京市一家合资企业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双方约定合同的终止日期是1997年12月30日,她在企业从事内勤工作。去年12月2日,该企业通知张雅茹,合同终止后,不再与她续签。次日,经医院检查,张雅茹怀孕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幸好张雅茹以前曾学过劳动法,对劳动法的有关内容多少知道一点。于是,她拿着医院诊断书多次去找单位主管经理,要求依法延续劳动合同。没想到12月29日,张雅茹接到的却是一份复印的通知书,通知书上这样写道:“双方劳动合同到期,甲方通知乙方合同到期不再续签以后,乙方到医院检查系早期怀孕,甲方按有关政策决定从合同到期(97·12·30)之日起,请乙方下岗,并执行北京市劳动局有关下岗职工及计划生育政策。”张雅茹当即表示异议,“为什么让我下岗?”这位主管经理说:“因为你怀孕,所以让你下岗。”张雅茹感到不可理解,“我国劳动法不是规定对孕期妇女,企业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吗?你们应该执行劳动法。”岂料主管经理竟这样回答:“你去打听打听,合资企业有几个执行劳动法的,劳动局不是也没办法吗?”
  张雅茹的合理要求被拒绝,该单位要求她当日就要向部门负责人交接工作。张雅茹一面被迫交接部分工作,同时照常上班,并表明自己的态度,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可是,1998年1月6日,该单位又另行招聘了一名新职工到张雅茹所在的岗位。她的劳动权利被剥夺,且从1月份起她的工资就被扣发了。
  1月15日,她将一纸申诉状递到了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2月12日,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开庭审理此案。仲裁庭认为: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4条明文规定,“劳动者在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时,用人单位不得终止合同。劳动合同的期限应自动延续至医疗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满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也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结婚、怀孕、产假、哺乳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双方经调解未达成协议。2月18日,仲裁庭依法作出裁决:被诉人与申诉人终止合同无效,合同自动延续至申诉人哺乳期满;在申诉人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申诉人享受各项法规赋予给“三期”妇女所享受的各项权利;被诉人自本裁决生效之日起五日内,支付申诉人1月份工资1300元。


第7版(巾帼园)
专栏:

  柔肩扛国企
  孙雪梅 戚海燕
  1995年6月1日,新兴集团调整华津厂领导班子,53岁的宋福春以民主评议第一名、98%的支持率,被全体职工从副厂长位置上推上了前台。
  当时,工厂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外部,全国医药市场竞争白热化,跨国公司大举进入我国医药市场,进口药和独资、合资厂的药品挤进70%以上的城市医院;内部,工厂主要产品是普药,绝大多数供大于求,销售工作已陷入两难境地:增加销售难免增加了拖欠,减少销售马上丢失了市场。
  怎么办?全厂职工都期待着。
  在召开了多次专业人员会议,认真研究工厂现状后,宋福春提出了她的治厂方略:“我厂形势严峻,困难重重,但并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只是实力脆弱,经不起折腾。必须增强自信心。我们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在制药,仍要以主要精力搞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药业,不熟悉的行业不做。但是,对市场前景不好的产品要主动压缩逐步淘汰,对新产品和效益产品要增加投入加大开发力度。”
  宋福春决定以市场销售为突破口。医药市场竞争残酷无情,促销手段五花八门,如组织客户欧洲畅游,新、马、泰观光,回扣等等。宋福春认为这些手段只能管用一时,促进销售的真正法宝仍然是质量、价格、服务和与用户不断加深的感情。她要从提高销售队伍素质抓起,一支近50人的销售队伍很快建立起来。
  为尽快熟悉市场、掌握市场主动权,宋福春风尘仆仆,与销售员一起跑东北、下西南,揽订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年前国家统计的厂家排序中,规模并不大的华津厂在全国6000多家各类药厂中居第七十六位。
  宋福春每天的工作时间大多在十二三个小时,她的日程表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虽然回家她总是抢着做家务,但老伴和一双儿女不忍心看她身心交瘁,总是想方设法让她多休息,以便全力以赴搞好企业。
  工厂的大小事也确实太多了。销售龙头舞起来后,对生产、管理的要求都与过去显著不同,必须迅速进行与市场对接的各项改革。
  该花的钱又必须要花好。1997年华津厂自筹700万元,按国家药品管理规范GMP要求,对片剂、粉针等制药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1998年还将投入1200万元继续进行技术改造。
  企业跨世纪发展的事也要考虑。她鼓励年轻干部到大专院校在职培训,为他们报销学习费用。去年,她又号召全厂干部学习计算机,并身体力行。她第一批报名参加天津市初级计算机水平考试,并得了88分,在中层以上干部中名列前茅。


第7版(巾帼园)
专栏:

  24岁的徐倩雯是上海市电话局114查号台话务员。她规范服务,每月测听成绩名列榜首,差错率为零,被评为电话局一级话务员。图为徐倩雯在为用户查询号码。 新华社记者 张耀智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