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国企:莫把命运系一人
  ——少数企业对腐败现象监督不力成因透视
  本报记者 崔士鑫
  编者按:不久前,中央纪委和监察部就查处两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重大经济违纪违法案发出通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注意查处企业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玩忽职守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案件。除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作用外,如何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防患于未然,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部分国有企业步履艰难。如何使之步出困境,再展雄风,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不少人把部分国企陷入困境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国有企业严重亏损,的确是有结构调整、设备老化、包袱沉重等客观因素,但是人为造成的祸害也不可小视。
  不少人把部分国企摆脱困境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有能力的厂长、经理们身上,认为只要让厂长、经理们放手去干,企业就能搞好。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个人救活一个厂的事例,但也不乏一个人搞垮一个厂的例证。
  有关部门揭露出来的问题表明,国企命运不能完全交付给某一个人。
  人祸不可小视
  去年,安徽省纪检、监察、经贸、工会等部门曾对全省110家亏损的国有企业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除了部分企业是因为政策、宏观经济等客观原因引起的外,多数企业的亏损、破产,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安庆市一家造纸厂,原是一个盈利大户。其厂长是个能人,曾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头上有党代表、人大代表、优秀厂长、劳模、优秀党员等诸多“桂冠”。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能人”,却把企业搞成了亏损大户乃至全面停产。
  他在厂内独断专行,生产决策屡屡出现重大失误:建了3个分厂花掉700万元,没有一分钱收益;技改投入1080万元,一直不能达产和生产出合格产品。为了让与他一起寻欢作乐过的一无业女青年赚钱,他预付10万元,让其收购废纸卖给这家造纸厂。他亲自定价,且贴补运费,以远远高于造纸厂门点收购价的价格收购这名女青年的废纸623吨,价值122万元。
  这种现象,在部分国有企业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利用手中越来越大的权力,或内外勾结,或上下串通,或乘资产重组、设备转让之机,化大公为小私,中饱私囊。经常出现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怪现象:企业买进材料价格比市场价高出几倍、几百倍,好好的设备却能以废钢铁名义外卖,有的企业购进的材料,正常消耗可以用上几百年。个别企业的厂长、经理花天酒地、显阔斗富、奢侈浪费,却被有些人认为是有魄力、有改革精神。许多企业就在这样的“能人”手中,由盛变衰,甚至倒闭。
  监督为何乏力
  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扩大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给不少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以后,监督机制的改革却存在着严重滞后现象。有的国有企业经营者集人、财、物实权于一身,监督机构却在弱化。
  首先是党委的监督机能不断弱化。有的地方片面强调给厂长、经理做事的“环境”,反对所谓“不干事的”管“干事的”,企业党组织工作起来再也不敢理直气壮,有的甚至为了改善经济收入等状况,不但不敢管厂长、经理,还得要厂长、经理们给口饭吃。这哪里还谈得上监督?
  职代会、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流于形式。党委的地位已经削弱,职代会、纪检部门就更不在话下。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被称为“中国烟草大王”,他担任厂长17年,在厂里说一不二,说话如同“圣旨”,身边人称他为“老爷子”。许多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批烟,全凭他的条子和电话。尽管厂里也有职代会、纪检委,但在他面前都失去了效用。
  股份制带来的监督机能又如何呢?近年来人们呼唤股份制,希望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用不同的投资主体带来监督的强化。然而这种由不同国有企业组成的股份制企业,其监督只能是“无源之水”。试想,“大股东”自身的监督机制就不完善,怎么可能有效地监督派生的企业?
  实行政企分开后,政府部门很难了解企业内部的经营情况,因此要政府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督,也似乎是一件强人所难的事。何况有些地方,一个人只有违法犯罪才被执法部门追究,如果只是把一个厂子搞垮了,他可以说是市场的原因,照样能到另一个企业当厂长,所谓“亏损不亏位子”,这就使得对厂长、经理们的监督失去了最重要的一种威慑力。
  发挥党组织的优势
  不可否认,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们工作都十分辛苦,他们承担着市场带来的风险,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任,应当尽快建立起一套在完善的考核基础上的激励机制,使他们劳有所得,最大限度地发挥经营和管理才能。
  但与此同时,有效的监督机制的建立也刻不容缓。
  有关专家认为,厂长负责制解决了企业领导体制长期存在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问题,但如何发挥党组织等的监督职能,至今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地方片面强调“保护企业家”,要求给厂长、经理们“绝对的工作顺境”,有的企业甚至印出“厂长语录”,造成厂长的绝对权威,而监督却没有跟上。目前企业管理的成效如何以及管理中是否廉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厂长、经理的责任心和思想觉悟的高低。难怪有人感叹:搞好一个企业,仅靠厂长一个人不行;但搞垮一个企业,厂长一人足矣!因此,探讨如何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当前保证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在目前的情况下,首先要使企业监督的主体如党委、职代会、纪委、监事会等,真正具有主体地位,尤其要加强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优势,通过党组织进行必要的、有效的监督,是完全可行的。如保证党委会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企业中的纪检部门不应只是一个党风党纪的宣传者,也不能停留在“事后监督”上,要在事前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还有民主生活会制度、收入申报制度要进一步强化,以逐步探索出一套完善有效的国有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消除国有企业中的腐败现象,保证国有企业的干部不受侵蚀,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健康进行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老大”当戒“一言堂”
  金年
  “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来就不难。”
  这句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解决什么难题,只要党政一把手真正重视了,真正下功夫去抓了,那么,工作就会做好,问题就会解决。这已经为实践证明了的,说明“老大”在某种意义上起着“当家”的重要作用。
  但是也要注意另一面,当今的少数“老大”,往往把“当家”的做法推向极端,喜欢自以为是,搞成了“一言堂”———事不论大小,都要听他的主意;工作不分巨细,都得他一个人点头才算,这样又带来了种种弊端。
  古语说得好:“一目视则不明,一耳听则不聪。”一个人的见识毕竟有限,智商再高,也不会事事考虑得那么周到,因此就要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而爱搞“一言堂”者,或者是谁的意见也不听,或者只是装装样子,不是虚心去听取,而是主意已定,别人的意见实际上根本没有听进去,从而导致决策失误。
  另一个弊端是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众人拾柴火焰高,领导班子之所以有分工,就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很难把所有的事情都管起来。而有的“老大”却大权独揽,什么事都不许别人插手,结果什么事都管,什么事都管不好。而且也使领导班子内部产生了种种矛盾,闹不团结。
  其三是对“老大”自身也不利。“一言堂”搞惯了,难免滋生骄横之气,渐渐地会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进而不把有关规定甚至法律放在眼里,加上失去了监督和制约,有的就会干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从而葬送自己的前途,后悔已迟。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对于那些家长味十足的“老大”,无疑是一服治病的良药。当前,对“老大说了算”产生的种种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且下决心采取措施解决。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议论风生

  “鞋不沾土不像官”
  苏来兴
  一位副市长下乡,正赶上农民浇地的垄沟漏水了。他二话没说,就上前用脚堵住了漏洞。走出麦田后,他的皮鞋上沾满了黄泥,随同他的人劝他将泥擦净后再走,他却满不在乎地一笑说:“擦啥?鞋不沾土不像官!”
  另据报道,去年麦播时,河南省郾城县某乡乡长在地头见到一对60多岁的老两口和他们的两个十几岁的孙子拉耧播麦,便上前帮着干起来。老农并不认识乡长,但这位干部帮他们拉耧的举动使他联想起当年老八路的作风。事后,他逢人便讲:“那主儿真像当年的老八路……”
  然而,时下也有些干部到基层,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就是“猫”在车里隔着玻璃看,很少深入到大众中间去,认认真真了解一些情况,脚踏实地解决一些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些干部“刮风担心发型乱,走路害怕鞋沾灰”,群众对他们敬而远之,不同他们交朋友,不跟他们掏心窝。这很不利于开展工作,同时也大大影响了政府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声誉。过去,对乡长“鞋沾泥土”、帮助群众拉耧视为平常之事,不算什么。可如今人们不仅感动,而且誉之为“当年的老八路”!这是为什么?说明这种情况希罕了。有道是“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对“父母官”的真善美或假恶丑,老百姓心中都有数,分得一清二楚。如果你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甚至贪污腐化,老百姓就会忿忿不平甚而鄙视地戳你的脊梁骨;如果你向群众搞摊派,加重农民负担,老百姓会愤怒地骂娘,和你“秋后算账”;相反,如果你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甘当人民公仆,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老百姓就会由衷地称赞你,帮助你,扶持你的事业。孰重孰轻,实在值得三思!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公仆心声

  公仆内涵的“四要素”
  张志
  “公仆”这个词儿使用率很高,可真正品透里边的味道可不容易。我认为,公仆内涵包括“四个要素”,即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政,踏踏实实工作,默默无闻奉献。
  堂堂正正做人。常言说,要做官先做人。人民公仆是党的宗旨的实践者,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要珍惜自己的名誉,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要具有远大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要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清清白白为政。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领导干部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做一名受党信赖,受人民欢迎的公仆,切不能以权谋私,争名夺利,贪图享受。
  踏踏实实干事。领导干部要时刻激励自己兢兢业业地工作,扎扎实实地奋斗,凡是大多数人受益的事大力去办,群众急需的事抓紧办,一时条件不具备的事努力创造条件去办。
  默默无闻奉献。领导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己任,少计较个人得失,多一些给予,少一些索取,多作一些贡献,少求一点回报,默默无闻地为党工作、为人民干实事。例如,为了吸引深圳益豪摩托车厂到遂溪投资,我去深圳找厂商洽谈,在深圳等候了厂商七天七夜。厂商见我们如此心诚,作出了投资8000万元到遂溪办工厂的决定。项目谈成后,尽管我们只是躲在掌声的后面,但我们心里还是很高兴。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遂溪县委书记)(附图片)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刘炳东:黑土地上奏强音
  张树平 肖征宇 金镇锡
  作为千千万万第二代北大荒人中的代表,黑龙江省九三农管局七星泡农场场长刘炳东凭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执著追求,奋发进取,顽强拼搏,用他那敏捷的思维,务实的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自己的答卷。
  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七星泡农场有很多资源优势没能真正发挥出来,没有呈现出大场的威力。怎么办?刘炳东感到时间的紧迫和现实的压力,于是,他根据农场的实际和发展的潜力,既提出了产业化发展思路,也提出了推行“双向选择,双考上岗,场长聘任,动态管理”的用人机制。对经营不善,未能改变面貌的6个单位的党政领导给予了罚款和就地免职处理;推进规模经营,走集约化农业发展的道路,加大农业科技含量,使科技和生产融为一体。
  1996年,七星泡农场遭到历史罕见的冰雹灾害,全场受灾面积达8627公顷,经济损失价值达3700万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他没有退却,带领全场人员抗灾自救,全场开展增收节支、节本降耗活动,压缩招待费、办公费,封存部分小汽车;加强田间管理,不弃管弃收,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1996年仍然取得了产量、产值、利润、人均收入四超历史的好成绩,农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又登上了新台阶,被授予九三分局双文明标兵单位、农垦总局先进农场的光荣称号。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盂县共产党员带头致富
  本报讯 山西省盂县广大共产党员在改革中更新观念带头致富,成为新时期致富的生力军。
  盂县15868名共产党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率领农民致富奔小康,他们与贫困户结亲,先后帮助1万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帮助5000多户富裕户学科技、办企业、搞三产,富了再富。共产党员在企业内部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千方百计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成了经济建设的排头兵。现在全县5000多名党员成了县直企业和乡办企业的顶梁柱,带领群众开拓进取的领头雁。南娄乡北娄村党支部书记郭玉清带领全村人民先后办起了1座煤矿、1个水泥厂、1个暖气片厂、1个塑料编织厂,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600多元,80%的农户住上了别墅式的二层小楼。县跃进煤矿共产党员庞跃庭担任矿长后,强化管理练内功,实施技改增效益,使一个濒临倒闭的煤矿起死回生,去年该矿上交利税900多万元。
  (梁贵斌)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巡礼

  托起一方艳阳天
  ——记山西省柳林县刘家圪瘩村党支部
  巍巍吕梁山,滔滔黄河水。在黄河岸边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叫刘家圪瘩的偏僻村落。近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们,汗滴黄土写春秋,一个昔日远近闻名的“乱村子”变成了“地级文明村”。
  刘家圪瘩地处沿黄产枣区,但祖先留下来的枣树很少。一九八五年,该村红枣年产量仅有三千公斤。当时,红枣的价格还未大幅度上扬,村民栽植枣树的积极性不太高。村民陈步元甚至在耕地时要犁去自己责任田里的小枣树,村支书陈步亮知道后及时制止,并告诉他,红枣将来肯定要成为“金贵之物”,这种毁树种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见他半信半疑,陈步亮与他进行了促膝长谈,又拿出几张有关的剪报给他念了一遍。
  十一年来,全村三十八户人家的年产枣量由原来的三千公斤上升到两万公斤,人均枣树达到一百株。近年来红枣果然连年增值,红枣林成为全村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梨树、果树与枣树交相辉映,杨树、柳树等用材林也郁郁葱葱。十一年间,全村所种植各类树木九点五万株,将原本光秃秃的小山村点缀得生机盎然。家家户户门前都绿树掩映,瓜果长势喜人,农家庭院经济孕育着无限希望,村民们普遍过上了好日子。正如村民们自编的顺口溜所说的那样:正月二月卖白菜,三月四月卖青菜,五月六月卖鲜果,七月八月卖蔬菜,九月十月卖红枣,冬间腊月卖特产,一年四季有钱花,要啥有啥不缺啥。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巡礼

  奇迹在深山峡谷中诞生
  ——记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党支部
  村里无企业,集体无积累,人均纯收入不足400元,还有21户农民长年蜗居在“白天见日头,夜晚见星星”的茅草棚里。这是过去人们眼里的尧治河村。全村户户通电,家家能接收广播电视信号,年销售10万吨磷矿石,集体积累1800多万元,全村人平纯收入达1768元,30%以上的村民办了养老保险……这是现在人们眼里的尧治河村。
  1988年7月,尧治河村的17名共产党员聚在一起,达成共识:先修路,后开矿,走以矿兴村的路子。经过两个月的日拼夜战,一条通往第一个矿点的6公里简易公路终于凿通了,它带给了尧治河村人无限的希望!第一车矿石出山了,沉睡的石头变成了宝。短短的3个月时间,他们挖矿、卖矿1200吨,村里第一次有了积累。
  1996年2月2日,尧治河水电站第一台机组正式发电。6月底,第二台机组发电。电站总装机容量640千瓦,年发电量378万千瓦时,收入118万元。
  几年来,村里先后办起了汽车维修站、加油站、矿招待所、综合门市部、养殖场、饮料加工厂等企业,而且从县内外引进资金400多万元,办起了5家跨地区的股份合作企业。1996年经济纯收入达到196.8万元,上交国家税金78万元,全村人平上交1198元。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巡礼

  吉祥村的吉祥
  ——记黑龙江林甸县吉祥村党支部
  树成网,田成方,处处稻花香,猪肥牛羊壮。吃有油米面,住有砖瓦房,整齐的小工厂,机器隆隆响。这就是繁荣富庶的吉祥村。
  1993年之前,吉祥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今天全村已拥有固定资产380万元,人均收入2860元,成为全大庆市有名的小康村。
  1993年,“以奶牛起步”,支部一班人经过深思熟虑作出了抉择。
  农村有句俗话,叫做“家趁万贯,带毛的不算”,认为养大牲畜风险大,万一牲畜一死,就一无所有了。怎么办?党支部决定党员带头养,于是,38头奶牛在党员、村干部家落了户。一年下来,每头奶牛获利2000多元,村民见到了实惠,有了养牛的积极性。吉祥村掀起了养牛热潮。党支部投入资金30多万元建起了防疫站、配种站、鲜奶收购站、饲料加工厂等一条龙配套服务设施,实现了送奶、防疫、治病、繁育、饲料加工“五不出村”。
  在养牛的牵动下,吉祥村的其他养殖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到1996年,吉祥村已养奶牛183头、生猪2000多头,全村养殖业收入达300多万元。
  吉祥村党支部深知“无工不富”这个理儿。他们先后办起了塑料厂、修理厂、制酒厂等8家企业。在建塑料厂时,当年生产,当年获利,而且适应市场性强,现在塑料厂已发展成为年创产值150万元、利税45万元的村骨干企业。到1997年,全村企业固定资产已达200多万元,年创产值达到325万元,累计实现利税420万元。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巡礼

  贫困村的成功路
  ——记广东省梅州市上坪管理区党支部
  广东梅州曾是全国全省的重点贫困地区。近年来,随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扶贫攻坚战的不断深入,梅州人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奏出一曲曲脱贫致富的凯歌。上坪管理区正是近年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典型之一。到1996年底,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4168元,管理区集体经济生产性纯收入达到142万元,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近几年,上坪党支部被省、市、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梁炽华也被梅州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的称号。
  群众要致富,关键一条是彻底改变农村单一的粮食生产结构,根据上坪的实际情况,党支部大胆提出“改种、改养、发展二三产业”的思路。党支部书记梁炽华,1993年自己承包2公顷果园和鱼塘,带头迈出发家致富的关键一步,目前,全管理区共发展种养专业户125户,沙田柚19公顷,全管理区有运输车辆100多辆,形成了多个专业村。
  从1992年开始到1996年底,他们一口气成功办起15家企业,且家家获利,产值利润连年翻番。他们介绍说,既要开拓视野、拓宽思路,还要有灵活的措施。1993年,“广梅汕”铁路施工,他们抓住机遇,提出与外商合作成立传山土石方工程公司,拿出20公顷土地作投资股份,吸引外商投资800多万港元,经营土石方工程。仅此一项,管理区每年就可收入20多万元,而且把山地变成了平地,还为吸收外资办厂打下了基础。几年来,由于他们采取了灵活的措施,上坪共引进外资1600多万元。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党建百花园

党建百花园
  湖口县成立首家党员扶助会
  本报讯 江西湖口县首家党员扶贫帮困互助会日前在该县武山垦殖场成立。
  武山垦殖场职工下岗较多,为向特别困难的职工伸出温暖的双手,党员几经酝酿,终于在党代会上成立了党员扶贫帮困互助会。党委为扶助会提供了启动基金,每个有固定收入的党员都自动捐款。 (郑文)
  二支队党员捐助黎族失学儿童
  本报讯 驻守在五指山区的武警海南总队二支队党员,情系驻地黎族失学儿童,伸出援助之手,捐款1.5万余元,为通什市毛兴村建起“毛兴希望小学”,使村里的20多名失学黎族儿童重新上学读书。
  两年多来,支队全体党员干部每人每月还为“奖学基金会”捐钱,作为承担成绩优秀者从初中到大学和每学期成绩名列前10名的学习费用。“毛兴希望小学”至今已为毛阳镇总校输送了60多名学生,现在毛兴村没有一名孩子中途辍学。
  (周武)
  铁道部十一工程局一处党委书记陈文举(中)每年用70%的时间深入到各工地,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调查研究,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100多篇论文,先后在全国各党报及党刊上发表了80多篇。图为他在工地了解施工情况。 李作描摄(附图片)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河南省平顶山市广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王德林(中),17年来和广大干部职工一起艰苦奋斗,把一个只有10多名职工、靠50元起家的街道施工队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千余名职工、固定资产3330万元、税利实现双百万、经济效益居全市同行业之首的企业。 古国凡 张志举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