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学文件的学问
  张研农
  中央一再号召各级干部要加强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这个要求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体现,毫无疑问是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文件中有理论、有大局、有政策、有方法。文件是行动依据、是工作遵循、是任务部署、是思想武器。领会中央精神,了解群众意愿,做好实际工作,不可不读文件,不可不认真钻研文件。我们党的大多数干部是这样做的,把学习文件作为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责任,这是值得称道的。然而在一部分干部中确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有的不以为然,不屑一顾;有的看文看题,一目十行;有的只会照本宣科,不大入脑入心,更谈不上创造性地执行。
  “文件有什么用,不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同志常常如此声明。这是一种错误有害的认识。文件承载着党的思想理论和重要决策。文件的作用有多大?能够标志时代、开辟未来,能够指引方向、规划进程,能够统一思想、整齐步伐。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党制定了许多光辉文件,既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又把我们的事业引向成功。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成为开创新时期新道路新理论的宣言书。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总结经验、团结全党产生了伟大的深远影响。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一系列传统观念,为全面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十三大报告“更加清楚地阐明我们的现行政策”。十四大报告“作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十四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文件,无不在实践中显示出极端重要的指导意义。十五大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又把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提到新的高度。这些文件是多么精彩,多么管用。对这样的文件,有多少同志由衷地发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思想解放、提神鼓劲的学习感慨。“常学常新,常用常新,受益无穷。”这又是多少同志来自实践的真切感受。学习学习再学习,实在是再必要和再恰当不过的了。
  “工作多、时间紧,对文件了解个大概就行了。”这是一个更普遍的说法。作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了解个大概是决然不行的。也许就是这个“大概”,要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好端端的“经”被念歪了,在贯彻中走形变调了。还有那“一刀切”、“一阵风”、“一哄而起”,恐怕多多少少也源于这个“大概”。至于说工作多、时间紧,这是老掉牙的借口。下定决心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打破情面得罪若干宴会、剪彩、颁奖莅临的邀请,硬着头皮顶住诸如“惹不起”、“架子大”的非议,那么,时间这个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绝对公平的客观存在,就对你情有独钟了。还是应了一句老话:不是不能也,而是不为也。
  文件,凝结着成功与失误的经验,饱含了党和人民的智慧,集中了源于实践、立足现实、预见未来的理性思维的成果。其中的精神实质、指导意图,只有沉下心来,勤读苦钻,才能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当然苦学苦钻决不是死读死记。学习和思考密切相联,学习与总结相辅相成,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有的同志体会,学习文件切忌不求甚解,特别应注意那些“新话”,当经历一个咀嚼、品味、消化、吸收的过程。有的同志深感,一要钻进去,晓悟要义,心领神会;二要走出来,分析对照,化为思路;三要落到地,自觉运用,解决问题。有的同志在读文件时,画线圈点,加旁作注,在此基础上作一番综合梳理,提炼概括中央关于一个时期的全局工作或单项重要工作上的基本精神,然后把“自己”摆进去,写出本地区本部门的文件。这些都是学文件的好学问。
  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阶段,以把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报告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的新高潮势在必兴。如果说有些同志过去的学习热情和学风状况还有差距的话,那么赶快行动,加倍努力。机遇难得,时不我待。在学习理解上达到如饥似渴、如沐春风的境界,回报的必定是领导工作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的景象。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生产力与生产
  侯少文
  生产力和生产是哲学和经济学领域里两个相关的重要概念。把握它们的基本内涵及其关系,有助于加深理解十五大再次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论断。
  传统的经典定义,把生产力一般理解为“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力量。从维持一个简单生产过程所必备的起码条件出发,生产力可分解为生产资料(或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这样两个(或三个)基本因素。斯大林曾说: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毛泽东说得更概括: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显然,在对这一定义的阐释中,他们都突出地强调了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诸因素中的首要因素,强调了生产力对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生产力的认识不断深化,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获得突破:第一,强调了生产力构成的系统性。认为它是在劳动过程中结合在一起并共同起作用的一系列物质因素、人的因素、管理因素、科技因素而构成的系统能力。有的学者还把能源、交通、环境、信息的因素纳入了生产力的构成之中。总之,生产力的内涵极大地丰富了,已被视为是构成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的诸因素的有机结合,即系统。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于提高生产力的质量和水平的关键作用。这当然要首先归功于邓小平。1978年,他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他又认为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可能不够,进而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第三,除了要正确认识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的反作用以外,还必须看到生产力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对这种规律只能遵循和驾驭而不能违背。
  生产(物质生产),是人类生产力实现的过程,是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也是人类首要的实践活动。生产力的水平决定和推动着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又总是不断地给提高生产力提出新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舞台。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邓小平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中国的一切问题靠发展。这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而对历史唯物主义作出的重要贡献。人类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从事着精神生产。精神生产以物质生产为基础,同时又反作用于物质生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对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充分说明,邓小平的生产观和发展观,充满辩证法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在当代中国的一个新发展。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中国跨世纪的三大改革》
  京岩
  由刘国光、邢贲思、杨启先主编的《中国跨世纪的三大改革》一书,最近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该书以第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出的中国跨世纪改革部署为课题,重点研究和阐述了人们热切关注的三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全书分三卷,六百多万字,是一部对深化改革具有较大参考作用的著作。其主要特点是:
  具有针对性。该书立足于我国改革的实践,依据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三大改革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作了多视角的理性分析,对三大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作了多侧面的解剖,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改革过程中的深层次矛盾,增强改革攻坚的信心。例如,国有企业改革卷对整个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社会保障和再就业机制的形成与发展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同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外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况,为我国国企改革提供借鉴。
  体现全面性。该书信息量较大,在阐述重点内容的同时,全面展示三大改革的宏伟画卷。例如金融改革卷,除有重点地介绍中国金融改革的现状与历程、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之外,还介绍了完善政策性银行、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加强金融基础建设、国外金融改革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法规文件等,使人对金融改革以及金融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和深入的理论探讨,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
  富有新颖性。该书论述中国三大改革,不是一般的罗列情况、介绍知识,而是作了认真的归纳和概括,形成了一些富有新意的看法和思路。例如政府机构改革卷,除了介绍新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史、一九九八年中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则和具体方案之外,还对改革后的中国政府体制作了展望,对各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作了比较,对世界各国政府机构设置作了概述,具有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


第10版(理论)
专栏:理论信息

  吉林省社会科学界
  《共产党宣言》座谈会述要
  张纪
  为纪念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吉林省社科联、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和长春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最近联合召开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专家、学者指出,《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它阐述了科学的世界观、社会观、历史观,使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传遍世界。15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光辉旗帜指引下,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有的学者说,本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变化很大、很快,借助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力,生产力大大发展,劳资矛盾相对缓和,工人“多领化”,中间阶层扩大,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更强大、更精致。但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本质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没有改变,工人工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劳动生产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增长。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其固有的矛盾和阶级对立没有消除。所有这一切表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仍然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
  有的学者提出,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从纯粹的理念和道德原则出发,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宣言》则从现实物质条件出发,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出发,以社会主体的自觉实践活动为基础,研究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规律。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以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并使之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是对《宣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与会者认为,《宣言》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文献。我们必须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当作科学来对待,既反对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教条的“凡是”论倾向,也反对科学社会主义“过时”论的倾向。《宣言》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它的基本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宣言》的历史价值既在于它发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真理,更在于它揭示了根据历史事实探索社会主义真理之路。今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这是对《宣言》的最好纪念。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五大 贯彻十五大

  努力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浙江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章荣高
  内容提要:●近20年来,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浙江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渐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深化所有制结构改革,既要提高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要性的认识,又要提高对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认识,还要提高对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认识。
  ●公有制经济在产出比重上的相对下降,公有资产比重的下降趋缓、并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后大致保持稳定,以及混合所有的企业将占全社会经营性资产的多数,是所有制结构的三个发展趋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省立足本地实际,在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也逐步深化了对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改革的理论认识。
  浙江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和成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浙江省情。1952年到1978年,浙江国有单位投资累计人均411元,列全国各省份最后一位,这导致了浙江国有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国有经济薄弱。与此同时,浙江的非国有经济一直比较活跃,特别是近20年来,浙江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在浙江经济发展以及所有制结构方面的探索中,一些同志曾对“公有制为主体”理解过于机械,认为占“主体”就是无论在什么地区、什么行业,公有制都要在量上占绝对优势。面对这样的议论怎么办?出路是尊重实践。在实践中,浙江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对非国有经济一直实行鼓励、扶持和引导的方针。有关职能部门也在市场管理、人才培训、技术进步、银行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于一时看不准、有争议的,不急于下结论,不急于下“红头文件”。地区之间也不搞“一刀切”,强求一个模式,而是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环杭州湾地区交通、资源条件相对较好,集体经济比较发达,以发展乡村两级集体企业为主;温台地区人均耕地不足六分,集体经济薄弱,但群众向来有经商和从事各种家庭工副业的习惯,以发展个体、家庭经营为主;其他地区则各种所有制形式兼而有之。在非国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各地普遍开展上台阶、上档次、上规模和规范提高的工作。温台地区从1984年起,在家庭工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基础上,开始了股份合作制的探索与实践。
  多种经济成分的蓬勃发展,带动商品市场和其他专业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而遍布全省各地的各类市场,又为各类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构筑起了广阔的舞台。到1996年,浙江省共有各类专业市场4388个,年成交额2545亿元,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达到286个,超10亿元的市场57个,超100亿元的市场3个,成为全国的商品市场大省。
  经过20年来的努力,浙江省以农村集体经济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1996年,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其控股企业占13.6%,城镇集体与股份合作企业占45.3%,个体私营企业占32.4%,“三资”企业占8.7%。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多方面表现出了其独特作用:(1)非国有经济的蓬勃发展,使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迅速转移到工业和第三产业领域,原有的大中城市得到改造、发展,一大批崭新的城镇在原来的县城、乡镇乃至穷乡僻壤发展起来。城市化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与城镇发展相配套的各项事业也快速发展起来。(2)促进了生产力水平较低地区的快速发展。浙江中部平原和温州、台州沿海一带的县市,国民经济所以得到迅猛发展,主要是得益于非国有经济,乃至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的市场竞争格局,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国有企业的产业层次逐渐提高,规模迅速扩大,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与1978年相比,1996年浙江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增长了17倍。另一方面,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也为不同经济成分企业互相兼并、资产重组,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现实条件。到1996年底,国有企业改制面达30%—40%。(4)多种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浙江税源结构明显改变,各级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有所提高。1996年,浙江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共上交税收181.2亿元,其中国有企业66.7亿元,占35.3%,非国有企业122.4亿元,占64.7%;财政总收入达到291.8亿元,是1978年的10.6倍。在相对比较雄厚的财力和可支配的社会资金的基础上,政府有了兴办各项公益事业、向社会提供比较充足的公共产品的条件。
  深化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几点理论认识
  提高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要性的理论认识。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主要是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状况看待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的。认为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客观要求具有适合不同生产力水平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由于社会消费结构是多层次的,任何时候都需要投资少、规模小、技术简单的小商品生产,因此,即便到了社会化大生产时代,仍将有大量的小生产者存在的空间。在改革开放初期,这种认识无疑起到了解放思想、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作用,它从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逻辑地得出了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结论。然而,囿于当时的认识水平,这一认识本身存在着一个内在的理论缺陷,即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只是一种适合于低生产力水平、拾遗补缺、对大生产起“补充”作用的生产方式。
  社会生产力总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所有制结构改革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近20年来,在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今天已成为浙江重要的经济类型,昔日的丑小鸭正在长大。截至1996年底,全省已有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26家,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225家。这些企业无论在生产规模、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足以与国有、集体企业相提并论。再从浙江各县的发展看,1980年—1996年,在浙江人均GDP增长速度最快的20个县市中,有14个县市的个体私营工业产值比重超过50%。其实,从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实践看,各种所有制都有其强点与弱点,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所有制,也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强点,避免或减少弱点,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所有制结构理论上的新突破。
  提高对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理论认识。我们强调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除了坚持公有制经济在量和质方面占优势来体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外,还要从政府管理经济的性质上来看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自始至终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了这一点,再加上一部分社会资产的公有制性质,就客观地体现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观念,将国家管理经济和代表全社会利益的职能,等同于财产所有者的职能,又将财产所有者的职能等同于具体企业的经济管理职能。由此出发,形成了从企业形态上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社会主义性质的观点,同时把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比重作为衡量公有制经济是否占主体地位的唯一标志。这种看法在计划经济时代,具有其内在逻辑性。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国有经济退出一部分竞争性行业,并逐渐减少向竞争性行业投资,集体经济的产权关系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在这样一种经济格局中,各种经济类型企业都是在社会主义政府的有效管理和调控的大框架内运行的,政府通过调控和管理宏观经济,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按照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运行。在这种状况下,只要我们的政府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不断提供日益增加的社会公共产品和有效地管理着整个宏观经济,只要执政党和政权的性质没有变,那么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提高对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认识。首先,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果断地取消了约束劳动者个人创业积极性的各种禁锢,使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空前活跃。劳动者个人与生产要素的直接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资源,提高效率,进而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于国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施战略性改组,对于推动各种类型企业的资产流动和重组,对于推进多个法人持股的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化,迫切需要改变我国经济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状况。到目前为止,我国资金循环的模式大致是:城乡居民主要以劳动取得各种收入,劳动剩余存入银行,银行再贷款给国有、集体企业用于发展生产。这种状况带来了两个弊病,一是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影响企业发展;二是银行在获取经营利润的同时,承担了过大的投资风险。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推动人民群众个人直接投资创办企业,改革我国资金循环模式,逐渐形成以城乡居民为直接投资主体的经济运行机制,这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国有经济单一所有制不可能形成有效竞争的格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则有利于搞活国有企业。调查中发现,非国有工业产值比重较大的地方,国有工业发展也相对较快,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非国有工业发展是国有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就是说,不仅国有企业的发展有利于非国有企业乃至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而且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国有经济的发展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所有制结构的发展趋势
  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浙江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在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竞争力的前提下,对国有独资和控股的领域进行战略性调整,在产业分布上适当收缩以增强重点。同时,积极发展各类产权明确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这样,所有制结构的发展将出现三个趋势:
  公有制经济在产出比重上的相对下降。这是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的必然趋势。这里有两个因素:一是由于几十年来原有体制的弊病,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不应承担的社会公益性责任,加之缺乏有效竞争,导致国有企业机制不活,效率较低,在一定时期内,产出增长将低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些集体企业也有同样的问题;二是近几年我们对国有企业正在采取重大的战略调整,一方面是国有企业逐步退出部分竞争性行业,另一方面是对包括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内的公有制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这些因素导致了公有制企业在产出比重上下降的必然性。当然,产出的绝对额仍有可能增长较快。同时,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起点较低,一个时期内的增长速度高于公有制经济也是正常的。需要强调的是,公有制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内在质量将大大提高。
  公有制经济产出比重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的资产比重也同时下降。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近几年,浙江国有单位投资增长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是国有单位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稳步上升,1985年为38.6%,1996年上升为52.5%,并已连续四年保持在50%左右;二是在国有单位投资中,用于能源、交通、邮电、城建等方面的投资比重大幅度上升,这些投资从1985年占国有投资的44.7%上升到1996年的66.6%,这部分投资较少有直接产出,甚至没有直接产出。因此,从投资与社会资产形成的比例关系看,再考虑到集体单位投资增长因素,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在经历了一个时期的公有资产比重下降之后,浙江的公有资产比重下降将趋缓,并有可能在一定时期后大致保持稳定。
  混合所有的企业,将占全社会经营性资产的多数。一些小企业将采用无限责任公司、二合公司等形式,其数量有可能占企业数的大部分,但资产比重将只占社会总资产的相当小的一部分。混合所有的企业,即国家、集体、个人等参股的企业,将是股份制企业的主体,将占有全社会经营性资产的多数。国有、集体资产在股份制企业总资产中的比重可能并不高,但将在一部分关系国计民生企业中独资或占有多数股权,在多数的大企业集团中占多数股权,或者以较少的资产份额控制这些企业的多数资产,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多数中小型股份制企业中,国有、集体经济将只有少量股份,或没有股份,社会公众通过资本市场和其它多种形式,有效地监督和约束这些企业的运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