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部分地市委负责人学习座谈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论述的体会(一)
  编者按: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国运所系。江泽民同志在最近几年中,反复强调和论述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特别是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性,并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提到全党的议事日程上来。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特别是领导干部素质,怎么抓?抓什么?中共中央党校进修部和本报国内政治部、《时代潮》杂志社于4月15日联合召开了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干部队伍建设论述的座谈会,邀请正在北京学习的部分地市级领导干部,结合自身及其所在地市的实际,畅谈了学习的收获和体会。本报今明两天发表他们的发言摘要。
  公而忘私 勤政为民
  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副书记 陈长顺
  江泽民总书记近年来多次强调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领导干部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领导干部要有好的精神状态,是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我们上海黄浦区这些年来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干事业要有一股劲,精神状态好,就容易调动人的全部素质和潜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不只是照亮个人,而且能照亮群众,感染群众,鼓舞群众,振奋精神,奋发图强,克服困难,去实现既定的目标。
  党的十五大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向21世纪的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要实现既定的目标和任务,把我们伟大的事业推向21世纪,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励精图治,百折不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去夺取新的胜利。
  在新的形势下,我认为领导干部要有好的精神状态,必须树立三个意识:
  一是必须有敢于攻坚、勇于突破的意识。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当前改革已进入到了攻坚阶段。在这个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一定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开创新的工作局面;如何使经济建设稳中有进,重在求实,重在求质;如何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有新突破;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需要我们发扬一种攻坚精神,去求得新的发展。我们要在思想观念上、思维方式上、工作方法上、工作作风上,都要有新突破,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勇气、有胆识、有魄力,不怕挫折,百折不挠,去突破和解决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二是必须确立强烈的率先意识。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一个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率先意识,因为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建设,有许多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条件,我们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勇于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种试和闯要有勇气,要有牺牲精神,克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的障碍,克服画地为牢、条块分割的障碍,拆除种种思想上的“围墙”,使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是必须树立牢记宗旨、勤政为民的意识。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领导干部能否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摆正自己与人民群众的位置,能否警惕自己脱离人民群众的倾向,这已经不是个一般的作风问题。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要解决当官为什么、用权干什么、工作图什么,要有公而忘私勤政为民的奉献精神。“群众是根、为民是本”,领导干部心里想着群众,才会廉政勤政,艰苦奋斗,才能带领群众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去夺取新的胜利。
  实践之中长才干
  中共黑龙江省伊春市委副书记 张永刚
  实践锻炼对于干部的成长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投身到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伟大实践,并在其中经受锻炼和考验,是加速干部成长的根本途径。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它为干部的锻炼成长提出了新课题,明确了新任务,也为干部的锻炼成长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最好课堂。实践锻炼是学习和运用理论的大课堂,同时也是检验理论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
  面对当前各项艰巨的工作任务,我们的队伍当中还有一些不很适应或很不适应的问题,如部分走上领导岗位时间不长的年轻同志,领导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复杂情况、尖锐矛盾面前不能很快地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实际工作经验。而实践锻炼正为他们克服弱点、增长才干提供了各种实际操作的机遇。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中,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做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在各种复杂的环境里接触矛盾而不是绕开矛盾,迎战困难而不是畏惧困难,就能极大地提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这个舞台上,人民群众作为主体,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甘苦,能够使我们在思想感情上与群众水乳交融。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能够使我们吸收丰富的政治营养,看到自己思想作风上的差距,解决我们一些同志身上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以更好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更加自觉地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改革开放各项事业的发展,客观上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自己置身于四化建设的具体条件、具体环境中加以锻炼,在各种复杂、艰苦、开放的环境中经受考验。实践可以使领导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实践可以使领导干部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树立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可以使领导干部在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增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实践还可以使领导干部强化推进工作的责任心。
  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无论自觉不自觉,都在接受着实践的检验。这其中有三个凭借。一是要凭借实践的评价总结经验修正错误,再认识再提高,使党员干部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锐气,一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担当了重任,源于他们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在思想上、行动上都实现了新的跨越。二是要凭借实践的评价考查任用干部。我们伊春市委在实践中注意以重实践为基础,以重政绩为依据,以重公论为根本,全面了解干部的工作职责履行的情况,看其是否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三是凭借对干部的实践评价,不断完善干部工作机制,优化干部成长环境。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任人唯亲等陋习,把实践锻炼中表现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领导干部应有点“书卷气”
  中共广东省阳江市委副书记 古伟中
  江泽民总书记近年来多次提出了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战略任务。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素质,加强读书学习是很重要、很关键的环节。
  目前干部素质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形势不适应的问题,不少地方读书学习风气不浓,干部思想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会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领导干部不善于总结、借鉴,开拓前进,是不行的,单靠勤勤恳恳、忘我工作而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修养做不好工作。因此,领导干部应当自觉地把读书学习作为持之以恒的重要任务,不能有所懈怠。
  现实中,有些干部并不是不知道学习重要,但心浮气躁,坐不下来,读不进去,什么“学理论太枯燥”、“学科技没基础”、“学经济金融太伤脑筋”、“工作忙不能脱产学习”等等,托词多多。行动上,或者“读书读皮、看报看题”,敷衍应付;或者终日忙忙碌碌,陷入事务主义;或者热衷于文山会海,搞形式主义;或者沉迷于吃喝玩乐,搞享乐主义。这种浮躁心理,是读书学习的大敌,也是提高素质、增强党性的大敌。只有下决心消除这种浮躁心理,才能真正形成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和风气。
  加强学习要把突出重点和拓宽知识面结合起来。要认真学习掌握好邓小平理论,把握其基本理论和科学体系,了解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新概括、新贡献。这是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重点。同时,要从各行业各地区和各自的实际出发,学习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科技、法律等知识,特别是要关注国际市场竞争和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关心世纪之交兴起的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浪潮。面向新世纪的领导干部,就是要做到理论基础厚实、知识面宽、思路开阔,能够把握时代脉搏,从而掌握新时期领导工作的主动权。我认为现代领导干部应有一点“书卷气”(不是“书生气”),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应当是有理论根基和知识底蕴的政治家。信息不通、知识贫乏、孤陋寡闻,作起报告山南海北,不着边际,不得要领,空话套话连篇,不能用正确的理论教育引导群众,这决不是新时期合格的领导干部。
  读书学习应当有明确的目的性,切忌脱离实际,回避问题,搞空对空。更不能以学习为名,热衷于寻章摘句,写(甚至秘书代笔)几篇不解决问题的文章装点门面,“包装”自己。为实践而学,结合实际而学,才能学有所成。要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实际学习,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学习,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学习,学以致用,用理论指导实践,增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中共福建省泉州市委副书记 李在明
  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时代的需要,历史的重托,召唤着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大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成千上万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十分重要。
  良好舆论氛围,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前提。良好的舆论氛围,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刻理解邓小平关于“选贤任能也是革命”的论断,树立“事业兴衰在用人”的观念,用邓小平理论和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武装干部,教育群众,做好宣传,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拘一格选任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干部政策,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正确导向。要坚持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严格按照领导干部的任用条件,树立干部工作的正确导向,真正把人选准选好。实践证明,选好用好一个干部,能够调动一大批干部的积极性,激励干部奋发向上,开拓进取;选错用错一个干部,也会挫伤一大批干部的积极性,造成干部情绪不稳,消沉低落。正确的把握选人用人标准,体现干部政策的鲜明性和严肃性,对整个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学习培训,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基础。育才是用才的基础。朱镕基总理把“科教兴国”作为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向人们昭示着科技和人才对未来社会的巨大作用。各级各类干部要适应形势的需要,就必须不断的学习和更新,掌握必备的知识,以肩负起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通过培训,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党的根本宗旨,增强群众观点、服务观念和公仆意识,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
  实践锻炼,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根本途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造就人才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核心。要广开实践锻炼的渠道,让干部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改革开放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要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的原则,有意识地把一些好的“苗子”放到基层单位、重要岗位、复杂环境中去任职或挂职、进行压担培养、跟踪考察、促其成才。
  竞争择优,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要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一批层次较高、专业性较强的职位,面向社会、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扩大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的民主,广开进贤之路。
  “关键在人”的迫切要求
  中共辽宁省丹东市委副书记 孙忠忱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每个省、市、县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社会稳定能不能解决,当前的社会热点、难点能不能解决,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是“关键在人”的迫切要求,十分重要。在实践中,我们丹东市委认为在新形势下,提高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总的要求是:政治强、业务精、工作实、作风正、讲团结、守纪律。
  领导干部所担负的工作责任都是很重要的,每行使一项职权,每开展一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本地区、部门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要求每位领导干部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踏实的工作作风。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领导干部要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调查研究作为了解工作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探求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比如,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所有制调整,产权制度改革,抓大放小。这些改革一定要结合丹东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丹东具有中小企业多的特点,抓大放小思想要树立,但面对丹东实际如何把企业做大靠大的问题,对中小企业兼并、出售、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一定根据实际做好我们的工作。
  在现实工作中,有些干部奉行一种庸俗的人生哲学,同担负的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很不相适应。他们自恃位高权重,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看成特殊人物,凌驾别人或组织之上;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搞所谓“曲线致富”,让自己的子女亲属“先富起来”;有的贪图享受,对群众的疾苦不闻不问,可以说达到麻木不仁的程度;有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不讲原则,明哲保身,搞好人主义;有的虚夸,好大喜功。市委根据我市这几年来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对此加以解决,对各级领导提出了要求。一是政治纪律的要求。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二是廉洁自律。要执行党章《准则》及各项廉洁自律规定,不要以权谋私、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贪赃枉法、弄权勒索、挪用公款、奢侈浪费等腐败行为发生。三是组织原则上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重大决策问题上,比如干部的推荐与任用,重要项目的立项及审批,大额度奖金的使用,基建项目的工程发包,税金费用的征免,财政贷款的调拨等方面绝对不能独断专行。四是组织人事监督。选用干部必须坚持原则,掌握标准,按干部管理审批程序办理。通过这些措施、要求,切实保证干部素质的提高,把干部队伍建设好。
  肖扬在全国法院教育整顿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
  本报北京4月15日讯 新华社记者王雷鸣、本报记者毛磊报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今天召开的全国法院教育整顿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法官队伍。这是党和人民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法院队伍建设的根本目标。
  根据中央政法委员会的统一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今年上半年在全国法院系统进行一次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并继续深入进行去年开始的执法大检查。这次座谈会的目的,旨在进一步对全国法院深入开展教育整顿和继续进行执法大检查进行部署,确保达到预期的目的,进而全面推进法院队伍建设。
  肖扬指出,人民法院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院队伍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需要,也是发挥审判职能,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依法治国的历史重任对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没有一支合格的法官队伍就难以保证司法公正,难以树立法治的权威,也难以完成人民法院在依法治国中所担负的重任。
  肖扬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贯关心和重视政法队伍建设,重视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去年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政法队伍。
  肖扬提出,建立健全制度是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的保证。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会导致腐败,因此,要把功夫下在内部监督机制的自我完善上,建立健全严格的内部制约制度和行为规范:一是要根据法官法的要求,改革法院人事制度;二是要严格依照法律的要求,完善审判监督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改进审判作风,提高办案效率;四是规范立案、庭审、执行等工作,确保诉讼活动的公开化和公正性;五是建立健全立审分立、审执分立、审监分立的自我约束机制;六是严格规范审判人员与当事人、律师之间的关系;七是推行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八是建立严格的诉讼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制度。
  肖扬表示,要把加强外部监督同加强内部监督结合起来,当前,要着力建立和完善主动接受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制度,各级法院要开门纳谏,主动征求党委、人大、政协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检查法院工作,旁听案件的审理。要建立法官违法违纪的投诉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和各级法院要设立法官违法违纪投诉中心,设立专门投诉电话、投诉信箱和投诉接待室。任何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都可以对法官在审判活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电话、信函和当面投诉,投诉中心定期将投诉实况予以公布。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各类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公民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法律另有规定不予以公开审理外,一律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不许实行“暗箱操作”,并允许新闻机构以对法律自负其责的态度如实报道。
  全国民委主任会议在京结束
  本报北京4月15日讯 记者唐维红报道: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在今天结束的全国民委主任会议上强调,必须把团结作为民族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
  李德洙提出,衡量民族工作做得如何,一看发展,一看团结。发展是根本,如果经济问题解决不好,就必然影响民族关系。因此,我们的民族工作要继续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李德洙说,民族地区要发展要团结,必须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这是搞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稳定的关键。要采取措施,通过培训、挂职锻炼和干部交流等方式,努力提高民族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要大力培养和选拔一批能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优秀中青年少数民族干部;要在培养党政干部的同时,加快培养一大批精通业务、素质优良的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和廉洁奉公、懂经济、会管理的少数民族企业家以及企业管理人员。
  会议提出的今年民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的任务是:积极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推进民族法制建设;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大力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把民族工作全面推向新阶段。
  辽宁省检察院强调
  处理谭安州一案绝不护短
  据新华社沈阳4月15日电 (记者魏运亨)辽宁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业勤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指出,黑山县原检察长谭安州酒后驾车肇事,撞死2人后企图掩盖罪行,逍遥4个月才被逮捕,再次给全省检察机关敲响警钟。他反复强调,一定要认真剖析这起典型案件的全过程,搞清事实,分清责任,严肃处理,决不护短。
  杨业勤首先表示欢迎和感谢各级人大以及新闻媒体对检察机关的监督。他告诉记者,谭安州一案公开披露后,最高人民检察院韩杼滨检察长、梁国庆副检察长都予以极大关注,赵虹副检察长还于13日中午率员赶赴辽宁督办此案。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打电话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对违法犯罪的人员要依据法律规定,坚决进行处理;二是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如有拖延、失职,造成后果的,也要认真进行调查,查清后根据事实和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不能手软;三是要通过这起典型案件,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提高检察干警的素质。
  杨业勤坦诚地表示:一个基层院的检察长出了这种丑闻,又没受到公正果断查处,省院和市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在谭案的处理上,一方面反映出少数检察干警工作作风不细,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个别领导同志对查处自身队伍问题心慈手软,特别是在锦州市纪委已对谭案查清并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后,仍没有采取果断司法措施,以致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他告诉记者,省检察院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上下级院的领导关系,改章建制,堵塞漏洞,从严治警。
  (照片由本报记者陈晓钟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