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荧屏诗会悼伟人
  京颖
  二十二年前,十里长街送总理,万人心痛;二十二年后,千行诗句咏恩来,激情奔涌。日前由北京电视台主办的大型影视音乐诗会《魂系中华——永恒的思念》以先进的电视手段为诗歌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赋予了新的神韵,将无数人多年情牵魂系的总理情怀推向了一个极致。
  周恩来,一位久违的亲人,一个永生的灵魂,在他身上,即使是一件普通小事,一个细节,听起来也让人热泪盈盈、肃然起敬。正因如此,以诗歌为载体,用盛大、高雅的演唱、交响乐、舞蹈等节目为辅衬手段纪念周总理的百年诞辰,这一独特的艺术创举浸润了诗会策划者三年的心血;也正因如此,这台佳作辈出、群星荟萃的大型影视音乐诗会只短短准备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能在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顺利推出。
  二十二年的时光流转,带走了一位巨人伟岸的身影,却带不走人们对他无尽的思念。当年《一月的哀思》、《周总理,你在哪里?》等与恩来永诀的诗篇曾叩击过千万人的心扉。而今,石祥、雷抒雁、李小雨等以及《诗刊》杂志社的一批诗歌作者同样抑制不住胸中澎湃的诗情,将周恩来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凝练成一行行撼人心魄的诗句。
  周恩来,一个闪光的名字,他把对人民点点滴滴的爱都融进了自己博大的胸怀中,也铭刻在了亿万中国人的记忆里。为了周恩来,曾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的人们纷纷到会,有的还专程从外地赶来;为了周恩来,林如、郑榕、林中华、陈铎、钟瑞、陶玉玲、郭颂、邓玉华、刘斌等各界名家赶来了;为了周恩来,刘诗昆从香港、王铁成从杭州飞回北京,盛中国夫妇欣然联袂出演;为了周恩来,濮存昕、李媛媛、胡亚捷、陈剑飞、陈希光、陈小艺等青年影视演员也赶来了……在不过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里,林连昆、朱琳等运用自己的理解把一句句诗歌化为一幕幕动人的场景,苏民、吕中凭借高超的艺术功力将郭沫若、胡厥文等大家文言古韵的诗句吟咏得朗朗上口,丝丝入扣。周总理的侄女婿、蒙古族著名歌唱家拉苏荣特意建议把赞颂总理与各族人民心连心的诗歌分段译成不同少数民族的语言朗诵,并主动担负起翻译蒙文并在现场朗诵的重任。诗会彩排那天,雪漫京城,著名演员里坡不顾患病的身体准时来到了剧场,石兆琪、傣族演员玉万也毅然离开病卧在床的家人赶来排练,几百演员无一人误场。
  二十二年了,无论是总理办公室不眠的灯光,还是为延安建设与老区人击掌盟下的誓言,一桩桩,一件件,都如同一颗颗珍珠串起人民长长的思恋,曾有多少人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向世界诉说着对这位时代伟人的感念。然而,以诗歌为主要载体,通过现代化声光及舞台手段烘托其意境的电视晚会的形式来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却的确是一次别具新意的大胆尝试。在诗会演出现场,超大银幕放映的大量真实感人的珍贵影视资料,与饱蕴激情的诗句和气魄宏大的舞美设计、立意丰富的场景调度相得益彰,营造出了典雅圣洁、大气磅礴的现场氛围。周总理胞弟周恩寿夫人王士琴说:“这个诗会很好,很感人,充分体现了大家对总理的感情。”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宜说:“这是真正的艺术。”不少观众在诗会播出当晚,来电话盛赞诗会:“非常精彩,既高雅又有品位”,“目前关于周总理的纪录片很多,但这种形式还没有,既有实事,又能抒情,很有文化品位。”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流放中的回忆》
  再现领袖与人民的战斗情谊
  在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之际,山东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流放中的回忆》2月28日至3月9日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礼堂公演。邓小平同志身处逆境,仍心系国家人民前途命运的崇高境界和伟大人格力量深深感染了观众。
  邓小平被流放江西南昌期间,遇到了他在鲁西南战役中的老房东二嫚子。话剧采用现实场景与历史回忆两个时空交错运用的手法,集中展示了人民在解放战争中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再现了领袖与人民在战争中结下的深厚友情,以及邓小平同志不计个人荣辱得失,决心为中华民族谋求富强之路的胆魄与毅力。该剧突破了舞台上的时空界限,塑造了鲜明感人的艺术形象。编剧翟剑萍、刘庆元,导演徐企平,主演王玉梅、曹灿。
  (刘文)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草原儿女的思念
  达·阿拉坦巴干 朱嘉庚 李宝祥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1964年至1966年三年间,先后十二次接见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代表队,即使在病榻上,仍念念不忘关怀着乌兰牧骑的成长。
  1964年12月31日这一天,我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内蒙古乌兰牧骑代表队,应邀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元旦联欢晚会。敬爱的周总理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我们的演出,并与队员们一起欢度新年。当午夜零点的钟声敲响时,他老人家提议并亲自指挥我们高唱《东方红》,迎接新一年的曙光。我们怎能忘记,1965年12月18日晚,他老人家代表国务院,邀请内蒙古乌兰牧骑全国巡回演出队到人民大会堂山东厅,与中央领导同志联欢的场面。在联欢中总理那意味深长的话语,至今仍记忆犹新:“你们不要骄傲,最怕骄傲;别翘尾巴,把尾巴夹起来,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乌兰牧骑队员一专多能,一专多能是中国的传统。”最后,在陈毅副总理的提议下,他老人家健步走到乐队前,带领我们大家唱起了《在北京的金山上》,把联欢会推向高潮。我们又怎能忘记,1965年12月22日晚,敬爱的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宴请内蒙古乌兰牧骑代表队、新疆和田文工团和中国大学生七人演出小组的情景。席间,总理对乌兰牧骑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这次你们远征,没有料到在半年中,你们西到阿里,南到广州,东到厦门,北到大庆,走了许多地方,我听了很羡慕。当然,走的只是一些大城市,全国很大,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去,希望你们不要进了城市,忘了乡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望你们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把革命化的音乐舞蹈传遍到全国各地,去鼓舞人民。文艺必须民族化、大众化。你们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你们还要提高。当然,现在水平不低,客观评价就是证明,群众的评价是最好的证明……我们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时总理与我们的乌兰牧骑队员围在一个圆桌上共进晚餐。他指着桌上的大烩菜、窝窝头说,你们的作风朴素,要保持这个作风。所以今天请你们来吃大烩菜、窝窝头,这与你们的生活接近,这是尊重你们。当时,尽管桌上也摆着白面花卷、大米饭等食品,但由于总理带头吃起了窝窝头,我们也都不约而同地吃起了窝窝头。饭后,总理高兴地说:“同志们来吧,咱们一起唱《北京的金山上》,我给你们打拍子。”随后,周总理又观看了乌兰牧骑全国巡回演出时创作的新节目,并深情地回忆起延安时代,向队员们学唱《草原儿女爱延安》。当时,每个人激动的心情真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好像不是在庄严肃穆的中南海,而是在充满幸福温馨的家中;指挥我们唱歌的,不是令世界及全国人民敬仰的总理,而是一位智慧慈祥可亲可近的前辈师长。中南海之夜,是那样的令人难忘;敬爱的周总理的教诲,我们将永远铭刻在心!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轰动就是成功”
  本报记者 向兵
  晨曦下的河边公路上,青春洋溢的丁力华在哥哥的自行车铃声引导下欢快地奔跑,她协调的姿势、快捷的速度,引起了教练李明生的注意。由此这位美丽、快活的盲女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她被带到了伤残人运动队的集训场。在向奥运会金牌冲刺的艰苦过程中,她磨练着自己的意志,也磨砺着自己的感情。在和教练、同学的感情纠葛中,她的初恋没有如意的结果,但她却从中领会到了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生活让她懂得了自身的尊严和生命的价值,从而使她在摘取金牌后能以更坚实的脚步走向伤残人切实的生活。
  导演陈国星说,这是他继《孔繁森》之后,再次将镜头对准人的精神境界而格外用心拍摄的作品。国内看过影片的电影界人士,称赞这部名为《黑眼睛》的影片,以优美的电影语言,透过一个昂扬而温馨的故事,构筑起一个给人以愉悦和启迪的审美世界。邓朴方等残联领导人也认为,《黑眼睛》在表现伤残人找准人生的角度上有新意,比过去的作品高出一筹。
  带着国内各界人士的肯定,摄制该片的天津电影厂厂长携带《黑眼睛》代表中国参加了前不久举行的第十届大马士革国际电影节。在电影节上,《黑眼睛》一经与观众见面,便掀起了一阵不小的“中国风”。电影节的第一天,《黑眼睛》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第一流的夏姆影院连映两场。首场放映虽然安排在中午12时,影院七百多个座位座无虚席。晚上,大马士革下起了滂沱大雨,但观众仍从四面八方涌来,再次使夏姆电影院爆满。每次放映结束,观众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按规定每部参赛影片只放映两场,但由于《黑》片映后口碑极佳,各界纷纷要求加演,为此组委会又安排《黑眼睛》电影节期间加演了两场。一部影片在电影节如此连续放映从来没有过。电影节期间,阿拉伯国家各大报纸、电视台、电台对来自中国的《黑眼睛》好评如潮。叙利亚电影评论家阿玛尔·艾哈德在报上撰文说,“陈国星导演的、陶虹主演的《黑眼睛》是一部非常漂亮的诗作,它将像梦一样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中央戏剧学院在校学生陶虹,因对女主人公丁力华准确生动的刻画,而成为电影节上“最受欢迎”、“最漂亮”的明星。新闻记者采访不断,走在街头、商店随时被热情的观众认出来,要求合影、签名。因此最后陶虹获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和叙利亚妇女联合会授予的最佳青年女演员奖,可算是众望所归。
  由于种种别的原因,《黑眼睛》未能获得本届电影节大奖。然而在闭幕式上,本届电影节再次为《黑眼睛》打破惯例,没有放映获金奖的影片,却放映了《黑眼睛》。观众席中一次次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对此当地记者说,“这是对中国电影的最好肯定,轰动就是成功!”带着电影节观众这份情不自禁的热烈归来的天津厂厂长高凤俊,兴奋地表示:“展示美好心灵的《黑眼睛》能让这儿的人们喜欢,也会受到国内观众欢迎的。”美没有国界,观众的心是相通的。但愿如此。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视角独特的魅力
  伊河 文焕嫣
  内蒙古包头市歌舞剧团晋京演出的大型歌剧《舍楞将军》再现了蒙古民族历史上那曾经震惊中外的横跨欧亚大回归的悲壮和惨烈情景,全剧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和烈焰般的爱国之情。
  公元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曾游牧于俄伏尔加河一带的蒙古土尔扈特部因不堪沙俄欺凌,率族十七万众东归故土,历时一年,以牺牲了十万人为代价,完成了在人类发展史上可歌可泣的民族大迁徙的壮举。这段特殊的历史以它独具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艺术家为它引吭高歌,先后有歌剧《启明星》、舞剧《东归的大雁》、话剧《渥巴锡汗》和电影《东归英雄传》问世,继之,辽宁省歌剧舞剧院的《苍原》又一举夺得文华大奖,此题材真有些像是“被人嚼过的馍”了。然而,包头市歌舞剧团的艺术家们,却出于民族地区文艺工作者的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又进行了新的大胆尝试与探索。在众多的东归英雄中他们偏偏选中了一个曾经有负于祖国的舍楞将军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这就使这部作品的主题立意与众多“东归”题材的作品拉开了距离,赋予了新的生命。
  舍楞是位祖辈颠荡在马背上,有着漠风般的狂野和山花样的追求自由的蒙古族部落首领。他的这种游牧文化形成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在与满清王朝发生冲突时,不仅“独抗不降”,竟致斩杀清廷边将,从而受到朝廷的通缉,成为有负于祖国的叛臣;在受到沙皇异邦的奴役时,也是他首起反抗,以致把沙俄女皇授予的封赏勋章用战刀挑入牛粪火塘。狂放不羁,与命运抗争,应该说是舍楞这个人物性格的底色,然而,舍楞又十分热爱自己的族民、钟爱自己的妻子。在异邦十年的颠沛流离和被人像鹰犬般的驱使的角色中,他和他的族民一起萌生了回归的念头,在这种要走回头路的个人命运与部族命运的转折点上,舍楞被逼挤进一个进退维谷的两难路口上。何去何从,他必须做出抉择。由此展开的剧情:人物性格的火花岂能不绚丽,人物的命运岂能不壮烈,人与命运的抗争岂能不动人魂魄。
  这正是《舍楞将军》独特之处。而一旦历尽艰辛、历尽痛苦、历尽反复、历尽回归途中的磨难,舍楞在踏入国门前,急切地匍匐在地,如疯魔般地掬起一抔土,又从心底呼出“生也天山,死也天山”之时,我们已经被这位经历了一番灵魂搏斗而最终做出抉择的英雄而深深感动。舍楞这位带罪的雄鹰在率部完成了部族的回归的同时,也完成了他战胜自我的心的回归路程。
  《舍楞将军》的音乐是一部比较完整的歌剧音乐。作曲家通过民族音乐和西洋歌剧艺术技法的结合,描绘出了土尔扈特蒙古部落的历史壮歌。特别是蒙古族长调和马头琴声如随风时时飘来,使人嗅到阵阵沁人肺腑的醇厚奶酒和草原清香气息。(附图片)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创作手记

  一个女人历经五十多年的飘摇,一座灯塔蕴含半个世纪的变迁……
  这就是长影厂曾执导过《蒋筑英》等片的宋江波的新作《灯塔世家》所要讲述的故事。
  处身东北大地的长影厂的创作者们,在福建和山东头顶烈日酷暑,完成了影片拍摄。值此影片将和观众见面之际,让我们听听导演的心里话——
  亲近大海
  《灯塔世家》导演宋江波
  绵绵不绝的涛声伴着绵绵不绝的思绪与我走过了那些炎热如火的日子。
  在福建省崇武镇拍摄外景的时候,我住的那间房子,窗外就是大海。或许正是因为我逐渐地走近了大海,才逐渐地走近了灯塔,走近了灯塔人的心灵之乡。
  《灯塔世家》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她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她通过一个女人近五十年的传奇经历讲述了一家四代人守灯塔的故事。这样的一个年代跨度,这样多的人物形象,对于一部故事片的长度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然而对于我来说更难的课题是要找到一种内核,是什么使他们四代人代代传承,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都献给了那一片汪洋之中的小岛,献给了小岛上那明明灭灭的灯塔?从去年的3月份开始,我与我们的摄制组开始采景、体验生活,从东南沿海到山东半岛,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寻寻觅觅的路。
  电影是什么?这个命题对于一个电影导演是一个需用一生的努力来求解的方程式。就我现在的理解来说,电影是我心灵的浮现。我要用我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受来表现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现出美来。生活的发现没有尽头,电影的表现也就没有尽头,不从心灵出发的电影,永远不会成为好电影。在这样的海洋中遨游,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永久的快乐。
  我们走访了这个故事的原型人物,浙江省镇海航标区的灯塔主任叶中央,他是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从他的爷爷开始,到他的儿子,整整四代人守灯塔。现在他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可他没有一丝倦意,把灯塔上的工作做得细致入微,把那个孤岛上的生活安排得情趣盎然。在后来的采访中,我发现,像叶中央那样代代相传地守候灯塔的人不仅仅是一个叶中央,他们有着自己对苦乐的理解,有自己的生活观念。他们多数都是渔家的孩子,与大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他们守候灯塔,为着他们的亲人,他们的乡邻,为着大海的安宁。在他们灯塔的辖区内安全地驶过了多少渔船、客船、货轮、军舰,他们不知道,为多少岸上的人扫去了心头的阴云。他们从来没有为自己设计过一个事业成功、生活如意的辉煌目标,在常人无法忍受的艰苦环境中,在远离人群的孤寂中寻找着欢乐,他们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当成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他们已经把自己变成了灯塔的一部分,变成了大海的一部分。他们终日与海为伴,才有了海一样的胸怀。
  在许许多多的灯塔人身上,我逐渐地摸清了一条筋脉,那是我们这个民族得以传承发展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永恒的内驱力,是我们中华民族蓬勃向前的魂魄。我被感染了,我被震慑了!这些才应该是我心中的电影。
  我要感谢我们这个摄制组,在现今一派浮躁之风的影视界,他们能够这样兢兢业业,这样一丝不苟地投入创作,我是深为感动的。因为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计较付出与所得之间的比例的。
  苦过了,累过了,一步一步地体验过了!面对着连接起来的影片,究竟如意不如意,我不敢问自己,也不敢问别人。我只知道,我走近了大海。
  我要用灯塔的心灵,祝愿那些常年在海上劳作的人们,一生平安!(附图片)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旁观者说

  精品须谋求
  周传家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图者失”。(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验诸世事,大如安邦治国,小至家庭琐事,莫不如此。就以文艺创作而言,加强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同样要谋划在先,行动在后。事实证明,许多精品都是通过谋求得到的。
  谋须高远独特,既要有超前的意识,又要切实可行。既要紧扣时代的脉搏,又要符合文艺创作规律。要进行这样的谋划,非要有胆、有识、有才、有学不可,非要有务实态度、创造精神不可。
  然而文坛艺苑的不少谋划,不过是言不及义的官样文章,坐而论道的夸夸其谈,不着边际的浪漫幻想,无非是为了招摇过市,自我陶醉,欺骗他人而已。君不见一些谋划(计划)束之高阁,望之如海市蜃楼?君不见几多策划,空享其名,“策”未献多少,钞票倒“划”进腰包不少。如此谋求精品无异于缘木求鱼,最终不过是一场春梦。呜呼!谋而求之谈何容易?!
  更有甚者,文坛艺苑中不谋而强求精品者亦大有人在。一旦发现所谓“热门”题材,便一窝蜂地冲向前去,八字还没有一撇,就揎拳捋袖地跑马占地。有些电视剧组,只要能拉得钱来,支起两只灯,就敢于开机,恨不得三下五除二就把钱赚回,鼓捣出一个精品。有人则全然不顾艺术规律,突击任务,拔苗助长,结果速成疾亡,成了过眼烟云。更有人利欲熏心,不在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和艺术创造本身下苦功夫,功夫全在艺外,热衷于托门子、拉关系、巧包装、猛炒作,投机取巧,欺世盗名,直将文坛艺苑当作市廛,自己则堕落为不法的奸商。如果起而批评这类现象,说不定还会有人为其评功摆好:“不这样怎能推出精品?”如此强行推出的“精品”怎能没有伪劣假冒之嫌?!
  我们反对强求精品,并不等于不求,不等于放弃时机,幻想着“无心插柳柳成荫”。事实上,没有丰富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不适时而插,插柳是很难成荫的。任何精品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精品都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果,是创造主体生命的燃烧、精神的勘探、灵魂的升华。精品不是炒出来、捧出来的,也不是自封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精品的产生自有其规律可循。正确的态度是顺其规律,积极谋求;而不是违背规律,一味强求。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东京大审判》将走上荧屏
  由湖南省智海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潇湘电影制片厂联合举办的三十集大型电视连续剧《东京大审判》酝酿一年有余,已筹备就绪。根据作家黄鹤逸的长篇小说改编的《东京大审判》,将真实地再现当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全过程,展示五十年前错综复杂、曲折生动的审判情景和内幕。为保证该剧的艺术质量,创作者们日前在北京召开了剧本研讨会,与会的翟泰丰、阮若琳和柴泽民等文艺界、外交界人士和历史学家们认为,今年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正义审判终结五十周年纪念,推出《东京大审判》,对于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激发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热情,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反映二战的影视作品很多,但如此全方位地反映审判日本战犯的电视剧还是第一部。二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中国则是抗击法西斯侵略者时间最长、牺牲最大的国家,因此,由中国来拍这部历史巨片,具有特殊的意义。创作者们表示要力争将该剧拍成一部场面恢宏,情节跌宕,人物个性鲜明,可视性强,艺术震撼力大的电视力作。
  该剧由曾拍出过《孙中山》、《周恩来》的丁荫楠执导,并邀请俄、日、美等国及港台地区演员联袂出演。(向文)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今生情难还》写真情
  由北京电影制片厂电视剧部与北京天平文化经济发展公司联合拍摄的大型二十集电视连续剧《今生情难还》以九十年代北京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为背景,透过为人厚道的普通工人田伟、心地善良的女工王娟,与经不住世俗诱惑的常小飞、梁明丽之间围绕婚恋继而为取得孩子抚养权而发生的恩恩怨怨,反映了民族优秀传统道德以及人性之美。
  该剧由1996年双双获“金鸡奖”的赵军与郑卫莉夫妇主演。初登银屏的袁秋怡扮演四岁养女小雪,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青年导演章署祥执导,编剧李一波。


第10版(大地周刊·舞台屏幕)
专栏:

  电视剧《孙子》获好评
  根据孙子家事、兵事、史事精心编织摄制的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孙子》将于今年3月向国内外隆重推出。日前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为该片举办了观摩座谈会。由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写片名、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摄制的这部电视剧,通过孙子少年从戎、精读兵书、避乱离齐、潜研兵法、献书吴王、斩美拜将、建功立业、悲怆归隐等情节、事件的描绘,入情入理地演义了春秋历史,而且成功地塑造了中国古代兵圣孙武的艺术形象。由于全剧在阐释古代历史、战争和人方面,注入了现代意识,所以能给人以诸多文化内涵的启示和对战争深层次的哲理性思考。与会者认为,这部电视剧拍得“浑厚、凝重、华彩、大气”、“既蕴含着巨大的历史内涵,又洋溢着飘逸浪漫的诗情”,反映了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对艺术精品的执著追求。(文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