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五大 贯彻十五大

  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
  惠永正
  内容提要:●知识经济作为影响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正在蓬勃兴起。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它的最大不同在于,知识经济是更个性化、更能体现价值规律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物质财富尤其是精神财富长期积累的产物,是当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日益深化,科技与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高级化的结果。
  ●知识经济的到来,在给人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应该认真研究并及时提出应对之策。
  ●加快各主要产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准点。
  作为影响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之一,知识经济正在蓬勃兴起。它不仅充分显示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大论断的真理性、预见性,有力地说明了党和国家作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大决策的英明和及时,而且也向国人表明了工业经济不是我们的终点,中国必然走向知识经济。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知识经济的有关问题,以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
  知识经济的特点和意义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按照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未来经济要改变和超越现在这种以技术为驱动的发展模式,即改变片面地追求产品技术的极致、追求单一商品生产规模的极大化,而转向把知识作为主要的内驱动力。它建立在日渐发达的、成为未来经济主流的信息产业之上,强调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主张敏捷制造和个性化商品的规模化生产,是能够按用户需要进行有效生产和服务的经济。所以,知识经济是更个性化、更能体现价值规律的经济。
  从发达国家经济成长的过程可以看出:首先,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今天的信息化形式就是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这将使经济系统在产品、服务、效率、企业形象、生产、流通、交易等概念及操作方面都面临深刻的变革。其次,知识经济将改变传统经济的特点。这包括:(1)经济的全球化使市场规模和容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2)知识具有更大的共有性和外部性,使企业间的关系、竞争或联合的方式、市场结构发生变化;(3)基于更加完备的知识、信息和网络手段,供需双方的关系及交易的方式、渠道将发生新的变革。第三,知识经济是以创新的速度、方向决定成败的经济,它一改过去那种资源、资本的总量或增量的决定模式,使创新优势弥补资源、资本上的劣势。加强创新,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
  理论界普遍认为,从本世纪80年代到下个世纪前20年,甚至更长,发达国家将处在知识经济的长周期内。可以预见,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此阶段全球的主题。和平的实现需要以和平为导向来应用科学技术,唯有对知识的有效利用,方能促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并消除贫困、差异和不平等。在发展方面,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除需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之外,还都面临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用新的科学技术来解决由于过去对技术的盲用、误用所带来的问题。未来的知识经济必须建立在对科学技术的自觉使用上,真正按照自然规律和人类合理的目的来生产和消费。当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优先课题,是加快发展和消除贫困。加快发展就必须借鉴前人的成就,选择正确的技术路线或发展战略;消除贫困,关键是解决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人的素质提高问题,这更是离不开科学技术。引入知识经济的做法,有可能更有效、更快捷地解决上述问题。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知识经济的发展可使人类对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先进的知识也可为更多的人所共享。
  从知识经济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真理性、预见性
  知识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物质财富尤其是精神财富长期积累的产物,是当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日益深化,科技与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高级化的结果。
  首先,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活生生的生产力进化史,是走向知识经济的演化史。生产力每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都是人类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重大飞跃。人类发展到如今,主要经历了四个时代,即:石器、铜器、铁器和机器时代。其中,机器时代又可分为动力机、自动机和智能机三个阶段,并对应着三次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每次革命都表现为智力的伟大飞跃,都是知识和智力向生产工具或产品中的进一步凝结。而在智能机阶段,知识和智力的作用已成为根本性的推动力量。世界的格局一再出现这样的场面,政治和军事的力量取决于经济、产业的发展,而经济、产业的发展又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和突破。20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现在的北美,这在科技层面上就表现为创造新知识和开发先进技术能力的接替。“知识就是力量”,并且是可以创造和改变历史的力量,这一观念不断被历史所证明。在历史的转折阶段上,谁先掌握先进的工具,谁就在历史进程中掌握了优先权、主动权和决定权。
  其次,科学技术已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成为人类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是科学技术改变人类和历史的最直接和无可辩驳的例证。如今人类面临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工世界———一个用现代科技元器件组装的世界。现在不论是人工合成的材料、转基因物种,还是网络媒体中的各种虚拟现实,它们已成为人类新的工作环境、劳动对象、生产基础、操作工具等。历史昭示人们,任何民族只有适应这个不断进化的世界,才能够生存和进步,只有能改变和创造新的世界,才能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参与世界的进步。因此可以说,如何与这个科技化的人工世界打交道,是人类所面临的最紧迫的生存问题。
  其三,科技知识为生产和经济不断注入新鲜活力。纵观世纪之交的世界产品市场,智能的物化产品已登上了经济发展的舞台,快速扩张的软件产业已成为当前最为夺目的朝阳产业,其它智能商品和智能服务也大放异彩。产品、产业结构的智能化、高级化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在生产和经营中,研究开发、战略分析、决策、管理、企业策划、形象设计等软组织功能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市场竞争已从产品竞争延伸到工作间中的创意及实验室中的交锋。这真正是知识的较量,是智慧的对抗。所以我们看到,只有具备更多知识的企业才能成为市场上的优胜者,只有具备更多知识的国家才能拥有较高的生产率。
  最后,科技知识造就新的产业主体。伴随知识经济的来临,一个更显著的特点是:知识型劳动者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决定生产和管理运作的主体,人力资本或知识积累已成为改变经济系统产出的显著变量。这主要表现在:(1)白领人员的数量早已超过蓝领人员的数量,并且在白领阶层内正在产生更复杂的分工;(2)产业主体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个人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就业起点和收入,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着就业方向,个人的知识积累决定着工作中的进步;(3)高附加值向高新技术产业或智力密集型产业转移。所以,知识不仅仅是力量,更是机会;知识不仅仅是可兑现的资本,更是新财富的源泉。
  总之,在知识经济中,科学技术起着真正的核心和关键作用,这使我们再次想起邓小平同志早在20年前就讲过的一句话:“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而10年前,他又做了进一步的概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话虽然是多年前所言,但其洞见和远见都已为后来的现实所印证。它充分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所具有的那种先决性、动力性的本质,深刻阐明了其广为应用的价值、无所不在的渗透作用和极富冲击性的力量。首先,阐明了科技发展,如历史上的生产力进步,不可阻挡也无法回避;其次,阐明了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迁都源于科技的推动;第三,阐明了科技是社会进步的基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第四,阐明了科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第五,阐明了依靠科技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新世纪的重要途径。总之,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包含着意义深远的预见,即人类必将走向以科技发展为动力或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社会,从而为我们指明,一个民族求得发展和强盛的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做好走向知识经济的准备
  有关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本质上是知识的差距: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人口的确占世界的大多数,但是世界上90%以上的科技投入、科技人员和科技活动却集中在发达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投入还赶不上发达国家的一家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得不依附发达国家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知识经济的到来在给人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这就是有可能加剧知识分配和交易中的不平等,发展中国家若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和知识积累,那么它就不得不以高昂的代价来求购发达国家的知识成果。面对知识经济的浪潮,发展中国家应该认真研究并及时提出应对之策。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国情极其复杂。就经济而言,发展不平衡,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生产方式并存,技术层次参差不齐,市场发育和产业格局处在大变动之中。在这种条件下,全社会共同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是难以做到的。但这不等于说我们可以忽视自己的知识经济的萌芽,或放弃发展局部的知识经济,而应该充分认识到现在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契机:(1)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们依靠科技、发展知识经济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实现国家强盛注入了持久动力;(2)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建设正稳步推向前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逐步地把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推向知识经济的轨道;(3)全球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技术革命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我们在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后发优势和自主创新的巨大潜力;(4)我国高科技产业的规模日益壮大、不断加强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开发研究,都为知识经济成长奠定了基础。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一,中国不可能全盘走发达国家的老路。这是由我们独一无二的国情,由我们既要工业化又要信息化的双重任务所决定的。同时,我们现在不具备发达国家当时所面临的环境,也承受不起他们曾造成的失误、浪费和污染。其二,要对我国进入或者并入知识经济的途径和时机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科学决策。第一,建设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利用后发优势,加快我国的信息化进程;第二,积极运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尽快提高支柱产业和主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三,创造环境,加强导向,完善支撑条件,全力支持与知识经济相关产业的快速成长;第四,鼓励科技进步,培育以创新求发展的风气。要鼓励创新,让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得到社会的回报。从技术水平上讲,做好引进和消化、吸收,固然可以使我们走一些捷径,但可持续的发展首先是自我发展,真正的竞争力只能源于自主创新,真正的动力在我们自己身上。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作为为国家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的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根本性战略。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论断为我们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指明了必须认真把握的基准点。
  加快各主要产业领域的科技进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今后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尽快提高生产水平,特别是生产技术水平,尽快提高技术含量和档次,告别落后的、低级的生产方式。首先,人口压力迫切需要我们开展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在品种、耕作、病虫害防治、水土资源保护和利用、农产品深加工等一系列环节上实现技术的飞跃。可以说,农业领域的科技进步是决定我们在新世纪生存的关键要素。其次,要加快基础工业、制造业的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强大的基础工业、制造业是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而这些产业上的成功是靠市场份额来衡量的。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产业的成功、企业的成功、市场的成功和研究开发的成功都是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只有强化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完善国家的创新环境,特别是加强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机构、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促使企业成为产品和技术开发的主体,中国的民族工业才能在新的世纪里大有作为。此外,还需要特别加强第三产业的科技进步。因为我国未来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在于第三产业,而未来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将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特别是基于新的电子、网络和信息技术手段的服务业将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国家扶植这样的大产业,既能为城乡居民创造就业和致富的机会,又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
  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是新知识、前沿知识的源泉,是科技进步的先锋,是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体现。现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大趋势表现为:两者合一,即基础研究的高技术化,如超导、核聚变的研究;两者都与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开发的前沿贴近,如芯片、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两者都与社会经济的迫切需要和难点相关,如能源、环境、信息、健康等。于是,国际上已有不少大企业对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大投入,以期获取领先优势,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所以,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已成为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环境等问题的交汇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脊索。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既要有投入上的保证,也要与国家需要和产业发展密切结合,在发展方向上坚持“求高、求新”,在发展目标上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布局,超前起步,“坚持扬长避短,自主创新,努力形成和发展我国自身的科学技术优势。”
  重视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人口多是我们国情的第一大特点,而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又有相当多的人在从事低级的生产,这是我们发展所面临的真正压力。人是创造价值的根本力量,造就知识经济必须从价值的源头做起。邓小平同志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作用。”近期的经济理论研究表明,经济系统的知识水平和人力素质已成为生产函数的内在部分,亦即成为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之一;经济越是高级化,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的作用价值就越大。面向市场、面向产业结构调整、面向经济的全球化,一个能主动应变的、能响应创新潮流的“教育+培训”的网络体系,是提供合格劳动者的必要条件。只有给劳动者以新的知识和技能,创造和完善机会均等的环境,才能为劳动者打开通向知识经济的大门。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强烈的大局意识
  ——“邓小平理论风格”系列谈之十一
  江风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具有强烈的大局意识。这种大局意识贯穿于他的全部思想以至于情感之中,想问题,办事情,选人用人,包括自己的进和退,无不以大局为重,以大局为先,真可谓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给我们以强烈的感染。
  在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中,有关大局意识的论述随处可见。1986年,刘伯承同志逝世。邓小平同志亲自撰文悼伯承,满怀深情地赞扬:伯承同志党性坚强,突出表现在考虑问题从党的全局出发,事事顾全大局,服从大局。为了党的整体利益,他总是主动挑起最艰巨最危险的任务,兢兢业业,排除万难去圆满完成任务。1989年,邓小平同志和新组成的中央领导集体谈话,又是满怀深情地提出希望:我们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书记处的同志,都是管大事的人,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许多小局必须服从大局,关键是这个问题。
  大局为什么这样重要?
  大局关系到整体。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是我们的最高利益,所有的局部利益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利益。从根本上讲,共产党人没有个人私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个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才能最终实现的伟大目标。这个全局的目标,决不是局部的利益、局部的成功所能代表和代替的。离开了这个大局,离开了这个整体,局部的利益没有多大意义,也很难存在下去。局部服从全局,不只是为全局的利益,同时也是为了局部的利益,而且是长远的、更大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仅做全局性工作要有大局意识,做局部性工作,也要有大局意识。
  大局关系到未来。与未来利益相比,任何眼前利益都是局部的。共产党人继往开来的责任,决定了我们今天的一切努力,都是为着明天的大目标。邓小平同志总是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长远的利益着眼,不能只看眼前。有些事情从眼前看可能利益不很明显,但从长远看却受益无穷,那么,我们宁愿失去一点眼前利益,也要保证长远利益。改革就是这样。在一些时候和一些方面,可能给我们带来阵痛或局部的损失,但从长远看,它要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一个世纪的前50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要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以更大的利益。深化改革不仅功在当代,而且功在未来。因此,不论我们今天付出多少代价,冒多大的风险,改革都要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这是大局。只有维护这个大局,我们才能赢得未来,才能争取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繁荣昌盛。
  大局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竭尽全力地维护大局,服从大局。这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全党服从中央。中央的重大决策,都是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从全国大局考虑作出的,各个局部都应该无条件地服从,自觉坚持在大局下行动。维护大局需要奉献。为了大局的利益,为了长远的利益,常常要牺牲局部和眼前利益。在个别情况下,这种牺牲甚至是很难接受的。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体现共产党人的伟大和崇高。维护大局需要高超的领导艺术,需要见微知著。尤其是处理在局部看来合理、正确,从全局来看却不合理、不正确的问题时,需要很强的洞察能力和很高的领导艺术。我们应该向邓小平同志学习,学习他强烈的大局意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把党和国家的全局时刻放在心上,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今天和未来的关系。这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规范破产
  李轩
  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规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依法破产,既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积极措施。对规范破产,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
  首先,规范破产,建立科学的破产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我国的国有企业正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革,在这当中,要努力壮大优势企业,同时对一些困难企业要千方百计做好“解困”工作。而对极少量的劣势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怎么救治也救活不了的,就应该实施破产。这样既可以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也可以为优势企业提供新的扩张机会,从而真正实现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搞好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规范破产,建立科学的破产机制,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一部分劣势企业破产,必然对其他企业形成压力,增强经营者和职工的危机感与责任感,促使有关各方关心企业的生存,加强管理,努力开拓市场,提高竞争力。再次,劣势企业及时破产,可以防止企业债务继续扩大,保全现有企业资产,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近年来,我国在推进企业破产方面,取得不少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企业破产不按国家的政策和规定程序进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的企业以破产为名,搞假破产、真逃债。企业“破产”后,企业原班人马不变,生产场地不变,产品不变,换一块牌子继续生产。结果是结构没有得到调整,机制没有得到转换,仅仅是甩掉了银行的债务。对于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企业破产是一件政策性很强的事情,需要针对现实中的问题,切实对破产过程加以规范。
  第一,坚持原则,依法按程序实施破产,规范企业破产行为。企业破产是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一要根据企业不同情况制定破产方案。在摸清企业家底的基础上,对破产、改组、安置职工等做出周密的计划安排。在企业破产时,要成立临时管理小组,对破产企业财产进行监管,配合法院按程序完成破产。二要坚持严格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凡进入破产的企业,都先由债务人提出申请,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向法院申请破产,并提交企业亏损情况说明,有关会计报表、债务债权清册等必备材料。法院根据企业申请,按照《破产法》规定的法律审理程序,依法审理后宣告破产。三是宣告破产后,及时成立破产清算小组,接管破产企业,负责清算工作,提出财产分配方案经法院裁定后执行。
  第二,加强领导,注意解决破产中的问题。企业破产事关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格局的调整,震动力大,政策性强,必须加强领导,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要认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破产法律知识和典型破产案例的广泛深入宣传,减少人们对企业破产的思想障碍。同时要经常在企业中,对职工倡导一种与企业共存亡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和荣辱观,促使企业开拓进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在市场竞争中的发展能力和应变能力,尽量避免破产。
  第三,妥善安置破产企业职工再就业。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对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要按照积极协调、确保稳定、妥善安置的要求,既要保证职工的最低生活需要,又要避免因安置费用过高使破产企业职工继续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安置工作要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为职工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破产工作主要通过实施《破产法》体现出来,同时要辅之以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尽快提高社会统筹水平,适应破产需要。


第10版(理论)
专栏:

  源于实践的思考
  *是用理论“武装”头脑,还是用来“包装”自己,看起来只有一字之差,其实质却是大相径庭。我们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主要是讲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学理论首先要弄清基本原理、把握精神实质,再用这些被理解了的东西去指导实践。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过程。在这里,能否真正“武装”头脑的关键,是对理论的融汇贯通和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对理论理解得越深刻,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得越自觉,说明和解决的实际问题越多,就说明“武装”头脑的工作有成效。
  ——向贤彪(福建)
  *学习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是一部学习与创新的历史。不少事业与成就的大成者,大多为学习的典范。历史发展到今天,各类知识也随之发展、积淀到今天,不认真学习掌握,怎能谈得上创新?特别是处在要把各项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今天,要从政治上、思想上获得觉悟,在科学与理论上获得突破,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汉朝王充说过:“胸中不学,犹手中无钱也。”不从广博的知识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就不能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很好地把握自己,更谈不上去指导改革发展了。
  ———李建军(贵州)
  *思想僵化既可以表现为封闭保守、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也可以表现为不动脑筋、照抄照搬、一哄而起。比较而言,前者因其自以为是、固步自封而与思想解放形成的鲜明抵触,更易于被人们认识。后者则较具隐蔽性,它以“思想解放”的面貌出现,“风”乍起即一刮到底,以先知先觉者的形象掩盖了其思想懒汉的实质,常常难于为人们所看清。“刮风”所导致的更为严重的后果还在于,它把我们在实践中对于不同条件下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并在这一过程中勤于思考、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过程,简化为对于“风向”的观察和把握。因为只要有了“风向”,剩下的就是顺风而刮,并不需要什么思考和探索。这实际上已经把解放思想变了形、走了样、庸俗化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刮风”是阻碍思想解放的一块绊脚石。
  ——高健生(山西)
  *新旧体制的转变,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矛盾的相互碰撞,势必会引发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对于领导者来说,制定科学决策的唯一正确途径,就是调查研究。尽管新时期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手段、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创造的指导思想没有变;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思路的指导方针没有变;科学决策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没有变。要想了解人民群众的真正呼声和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实行有效的领导,仍然需要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直接深入群众。那种凭经验、想当然,以自己的一厢情愿代替客观实际的做法,不仅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而且会事与愿违,最终害了自己、害了群众、害了事业。
  ——郭东风(浙江)
  *为人民服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既要强调思想观念教育的主导作用,又要注重知识能力教育的实践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为人民服务不只是想干,更重要的是会干。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应该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人”,又是具备为人民服务本领的“能人”。所以,绝不能把党员宗旨教育理解成单纯的思想教育,而要贴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根据党员文化基础和所从事的职业、担任的职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加强知识能力的培养教育,使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具备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推进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知识和本领。
  ——张帆(陕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