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十五大 贯彻十五大

  领导主体的自我意识
  张绪文
  编者的话:党的十五届二中全会指出,实现今年的各项任务和十五大制定的跨世纪发展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需要多方面努力,关键还在于自身。中央党校张绪文同志的文章,着重对领导干部不断认识自我、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增强主体素质,从哲学的高度,深入浅出地作了论述。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自我意识
  ——一个看似陌生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主体理论的组成部分。作为主体的人,是有自觉意识的。人的自觉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关于外部对象的意识,即把外部世界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所形成的意识;其二是关于自我的意识,即主体把自身作为对象所形成的意识。通俗地讲,自我意识就是主体自己认识自己。
  人们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或者说,把自己提升为人类社会。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有意识支配的物质活动。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我们把建筑师头脑中的蜂房称为实践观念。实践观念是实践活动的前提。实践观念的形成既需要有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了解,又需要有主体对于自身的需要及其本质力量的了解;它是关于外部对象的意识和关于自我的意识的统一,是外部世界的尺度和自己的内在尺度的统一。纵观人类历史,从原始人制作石刀用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极其粗糙的物质生活资料,到现代人制作精密的电脑和机器用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高级消费品,无一不是关于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统一。通过实践和认识活动以获取关于外部对象的意识,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谈到自我意识,许多人却感到陌生。其实,人类的自我意识和人类本身的存在有同样长久的历史。古希腊有句格言:“认识你自己”。中国有句大家熟知的话:“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贵”字,道出了自我意识的重要和艰难。
  清醒地认识自己
  ——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主体清醒地认识自己,乃是有成效地改造客体的需要。“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更加需要对自身保持清醒的头脑。
  认识自己的责任。主体确定自己的历史责任要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语重心长地说:“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拿体制改革来说,不改革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就缺乏生机和活力,而缺乏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改变过去我们亲手建立起来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谈何容易!我们会遇到传统的保守力量,会碰到运作了多年的旧体制的惯性力量,会面临由于利益的再分配而引起的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邓小平把改革称之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寓意深刻的。这次革命的任务要由共产党率领人民群众去完成。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责任之大,担子之重,不言自明。
  认识自己担当的“角色”。担任领导角色的同志,千条万条,最重要的是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权力可以用来为人民办好事,也可用来谋一己之私利。我们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某些权力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众所周知,没有制约的权力会导致腐败。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如何认识手中的权力,怎样使用权力,太值得深思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只能运用权力为人民服务。如果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为损害人民利益的工具,就叫做权力的异化。防止权力异化,需要对手中的权力有清醒的认识。领导者中,有主角配角、一把手副手之分。一把手的作用是敏锐地发现萌芽状态的事物,迅速判断何者应扶植其成长,何者应消弭于萌生之初;一把手特别要在寻找理论与实际、中央精神与地方或部门实际的“结合点”上下功夫,提出正确的工作思路并组织实施。对于一把手来说,感知能力、洞察能力、“结合”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一把手切忌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应抓住影响全局的重点和薄弱环节,有所不为有所为。一把手作为班长,尤其要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尊重群众,尊重副职,出了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切不可诿过于人,要使他们有话敢于讲出来,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副职分管某一方面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站在全局看自己,把自己摆在恰当的位置上,甘当配角,当好配角。
  认识自己的长处。领导者的优势和长处在于他有一个领导岗位。在这个岗位上,他有可能更多地接触实际,获得多方面的信息,碰到诸多棘手的难题。如果做领导工作的同志能够深入实际,善于捕捉信息,勇于面对难题,那么,领导岗位将是锻炼成长的十分有利的条件。领导者身负重任,他们要参与决策,组织实施,做得出色,其影响所及,其社会作用和价值,自然非同一般。放眼世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科技革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马克思主义将有一个大发展,这是现时代的大趋势。实践提出的课题、准备的条件,是历史提供给各级领导者的良好机遇。当然,机遇总是留给眼光敏锐的人、有历史责任感的人、有信心和勇气的人、有所准备的人。
  认识自己的局限。无论何人都有局限性。认识到局限性,才能提高自觉性,克服盲目性。领导者应注意领导岗位给他们带来的局限性。如上所述,领导岗位本来具有接触群众比较广、获得信息比较多的长处。但是,若不清醒谨慎,也有脱离群众、闭目塞听的危险。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个领导干部,在提拔前的考核期间,说长道短的都有;任命一下,讲好话的往往就多起来,议论短处的则大大减少。本来,职务和水平是不应简单画等号的,然而,有的领导者误认为职务提升了,他的水平和能力就该刮目相看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人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他们不但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而且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毛泽东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倡导者,他以“尊重实践、尊重群众”而著称。然而,在他晚年却脱离实践、脱离群众,从而背离了他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的威望本来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可是,正是他的崇高威望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和纠正他晚年错误的障碍。在毛泽东逝世以后,受到毛泽东思想熏陶的几代人无不为他晚年的失误而深深惋惜和遗憾。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位伟人何以陷入失误的反思中警醒,时时注意自己身上存在的或可能产生的种种局限,那就表明我们比较清醒明智一些了。
  提高自我意识能力
  ——若干可资借鉴的方法
  领导主体对自身保持清醒头脑十分重要。然而经验证明,清醒地认识自己是多么不容易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往往难于知彼。所以,怎样提高自我意识的能力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从你的“作品”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认识世界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改造世界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客体是主体作用过的,是“人化”了的,其中必带有人的意志的印记,必然表现出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说: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既然如此,主体就可以从客体化的结果中,从自己的“作品”中反观自身。凡是有心的领导者,大都可以从自己主管的一项工作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人们常说:“部下的状况是领导人的一面镜子。”一个单位如果真的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必定是主持那里工作的领导人的群众观点、民主作风、领导艺术的写照。反之,一个地区或部门,如果形式主义严重,弄虚作假成风,阿谀奉承者众,那么,领导人也要从中看到自己的问题,须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从实践的“足迹”中认识自己。实践是历史的过程。人类总是从走过的足迹中认识自己,认识自身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史为鉴”是行之有效的认识方法。中国共产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是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自我意识的里程碑,它使全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达到了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主体走过的路程,有成功的脚印,也有失败的履痕。这种现象的发生,从认识规律看是不足为奇的。恩格斯说得好:“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路就是从本身的错误中、从痛苦的经验中学习。”邓小平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聪明的人,正是从自己正面的、尤其是反面的经验中学习,并一步步走向成熟。我们党经历过胜利,也经历过挫折,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从不断修正错误中,是从回首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中变得聪明起来的。
  集众人之耳目,听逆耳之忠言。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之所以有“清”“迷”之分,原因就在于一个是“旁观者”,一个是“当局者”。既然“旁观者清”,为什么不可以借助“旁观者”来认识自己呢?经验证明,“集众人之耳目”是提高主体自我意识的良策之一。领导者由于特殊的岗位,接触面广,有各行各业,有上级、下级和同级,他们可以从四面八方观察你。如果从事领导工作的同志肯于让大家评头品足,说长道短,那么就有可能借众人之目明己之目,从而达到清醒地认识自己的目的。众人对领导人的正确评论,有的听起来顺耳,有的听起来逆耳。“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能否吃下苦口良药,听进逆耳忠言,其结果大相径庭。众人之见,各种各样。总体而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心中有一杆无形的但比较公平的秤。当然,众人之中,对某个领导主体,也有看不清的,评论欠妥当的。那不要紧,他们会相互修正或自己来改正的。对于正确的或错误的批评意见,应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泰然处之。只有领导人真正做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被领导者才有可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了真正做到“集众人之耳目”,领导者应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方面的代表人士中交“诤友”。
  保持崇高的境界、宽广的胸怀。领导者清醒地认识自己并进而战胜自己,必须具有崇高的境界和宽广的胸怀。视野开阔些,可用来作比较的参照系多一些,有助于认识自己。心底无私天地宽。一个把功名利禄置之度外的人,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做到虚怀若谷,从谏如流。邓小平由于有崇高的境界和宽广的胸怀,在他晚年,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保持了十分清醒的头脑。他作为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对自己功过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他多次表示,党在社会主义时期所犯的某些错误,他也有一份责任。当邓小平成为我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之后,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的功绩和威望无人能及。但是,他则表示:“我历来不主张夸大一个人的作用,这样是危险的,难以为继的。”他总是把功劳归于党,归于人民,归于集体。在中国,邓小平首倡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并身体力行。他在南方谈话中说:我坚持退下来,就是不要在老年的时候犯错误。越老越不要最后犯错误,越老越要谦虚一点。邓小平要求领导人“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我们应当牢记他的话。


第10版(理论)
专栏:

  解决好五个问题
  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
  杜诚
  中央决定,要在全党兴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思想建设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如何兴起新高潮?我们认为要解决好五个问题。
  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性。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经过十四大以来开展的理论武装工作,广大干部和群众对邓小平理论的巨大指导意义,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大家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尽管大家对邓小平理论重要性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对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的紧迫感还有待增强。有些同志认为,现在工作忙,任务重,改革和建设中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目前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来学习理论。这就说明这些同志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要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迫切需要首先学习好、运用好邓小平理论。正如江泽民同志在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的重要文章中强调指出的,“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进一步学好邓小平理论。”
  区分对象,讲究层次性。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看对象,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理论武装工作也应该如此。对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要有不同的要求,干部和群众要有不同的要求,对工人、农民和学生也要有不同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理论,重点应该是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自觉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对一般干部的要求,重点应该是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党性锻炼的能力;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对普通工人、农民和学生的要求,重点应该是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不断增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除此之外,在理论武装工作中,不同的对象在学习的方式上,学习的时间要求上,学习辅导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该有所不同。
  健全机制,加大保障性。理论武装工作既要有思想上的动员和工作上的部署,也要有制度上的健全,有一套制度措施作保障,否则就会出现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与学少一个样的倾向。第一,建立通报制度。各单位的学习中心组每年的学习计划和每次学习情况,要向上汇报和向下通报,每年进行逐级检查。第二,建立定期交流制度。召开理论学习情况汇报交流会,总结新鲜经验,推广典型做法。第三,建立学习作业制度,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问题。第四,建立考试考核制度。每年应根据学习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的学习考试,并把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单位两个文明建设和个人岗位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加以考核,并建立个人学习档案,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全面动员,注重广泛性。党中央多次强调,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现在看来,高级领导干部比一般干部思想要重视一些,学习的自觉性要高一些;思想理论部门的干部比其他部门的干部思想要重视一些,学习的自觉性要高一些。兴起理论武装工作新高潮,应当全面动员,狠抓落实,克服薄弱环节,使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持之以恒,着眼长期性。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历史经验证明,要使一个科学理论真正牢固地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当年,毛泽东思想是这样,现在邓小平理论也是如此。我们对这项战略任务的长期性,在思想上准备充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准备不够,一些地区和单位既缺乏长期规划,也没有阶段性目标。因此,理论武装工作一定要长计划、短安排,分步骤、分阶段推进,这样才能高潮迭起,取得实效。


第10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严谨的科学态度
  ——“邓小平理论风格”系列谈之八
  蒋金锵
  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态度是主观认识通往客观真理的必经桥梁。邓小平理论作为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充分展示了邓小平同志严谨的科学态度。
  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在科学对待国情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是实践展开的历史舞台,也是理论形成的客观依据。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弄清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能看出,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要跨越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还要经历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把握住这一当代中国的最大实际,也就能够从根本上避免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或机械论,真正吸取历史教训。邓小平同志不仅善于系统地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国情,而且善于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从世界的全局上透视中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是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使邓小平理论达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际的统一。
  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在科学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上。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它们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是检验是否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旗帜的试金石。邓小平同志一以贯之地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指出过去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对“老祖宗”的话要结合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来领会。他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做发展的科学和行动的指南,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邓小平理论不仅没有丢掉“老祖宗”,而且用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表现在科学地对待别国经验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成功。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正是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才使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才使我们趋利避害,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教训为我所用,将资本主义国家中有益于发展生产力的东西拿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从而跟上时代进步和世界发展的潮流。
  邓小平同志无论是在设计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蓝图,还是在作出每项重大决策时,都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的统一。他为我们制订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就是需要和可能相结合的产物,是一定要实现也是一定能够实现的雄心壮志。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个概念就是“小康之家”。他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再花50年时间,再翻两番,力争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是一种多么严谨的科学判断啊!坚持邓小平同志那样的严谨科学态度,就一定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迎来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


第10版(理论)
专栏:学习通信

  鼓励兼并
  宋恩华
  “鼓励兼并”,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大举措。
  企业兼并重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与普遍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兼并重组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和企业市场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宏观上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总体经济效益,微观上扩大优势企业资产存量、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的双重功能。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情况看,企业兼并重组作为资本流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调整经济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企业谋求生存、增强活力和竞争力的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十分重视,经过多年探索,取得很大成绩。然而,国有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用好增量资产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兼并和重组,对国有资产进行重新配置,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实现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最大限度地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从整体上提高国有经济效益。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毫无疑问,企业兼并是企业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任何一项成功的兼并,都必须也只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施,违背企业意愿,靠行政手段强行撮合,搞拉郎配式的兼并,不仅不能把劣势企业救活,反而把优势企业拖到危困境地。推进企业兼并健康有序的运作,以下原则应准确把握:
  坚持企业自主兼并原则。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和法人财产权实体。在市场经济中,优势企业除了通过强化自身的各项管理,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外,必须抓住一些企业存量资产大量闲置、低效运行的时机,兼并收购,扩大自身规模,实现经营和市场的低成本扩张,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坚持资源优化配置原则。部分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配置不合理,存量资产沉积严重,从而导致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因此,在实施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必须把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盘活资产存量放在突出的位置上。通过加快生产要素流动和优化重组,使资本迅速集中到优势企业和产业,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存量资产效益。
  坚持效益优先原则。最为关键的是要在实施兼并重组过程中,注意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与互补性,发挥兼并重组的放大效应。要以支柱产业为载体,以优势企业、骨干产品为龙头,通过政策引导、资产联结、产品配套等措施,组建一批企业集团,形成牵动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把集团搞大、搞强,努力提高资本运营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规范兼并运作原则。政府在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中应当发挥四个作用:第一,有效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规范企业兼并的方式和程序。为避免企业兼并运作程序上的随意性,必须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市场中介组织的介入,规范兼并操作的法律程序。第二,发挥监管作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根据国家有关要求,认真搞好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抓好被兼并重组企业的国有资产的及时解缴入账。第三,发挥协调作用,加大推进和引导力度。第四,发挥政策扶持作用,为企业兼并重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10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列宁商品经济理论的精髓
  ——评《市场经济理论典鉴》
  刘国光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固然要认真吸取西方经济学中有益的东西,然而更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实事求是地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来说,本质上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新发展。经典作家关于商品经济的论著仍是一个需要反复研究、重新发掘的精神宝库。尤其是列宁的商品经济理论,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更有着一脉相通的直接联系。杨承训所著《市场经济理论典鉴——列宁商品经济理论系统研究》一书(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透彻地阐释了列宁商品经济理论的精髓,具体地揭示了十五大报告所论述的这种“一脉相承”的关系,从深层次上说明了列宁的理论可作为我们研究市场经济的理论典鉴。
  该书的建树首先表现在,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列宁的商品经济理论,包括列宁早期揭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育阶段的发展和运行规律,中期论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开始进入发达阶段的内在矛盾和客观规律,晚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商品市场关系和公有制形式,进而把列宁的商品经济思想梳理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归结为三大理论贡献。它对于我们把握列宁经济理论的脉络,汲取它的精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用,有着很大的裨益。我们不仅可以借鉴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而且能够从列宁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它的发育时期的分析中得到启示,尤其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它也可作为一个很好的参鉴蓝本。
  在此基础上,该书阐发了列宁商品经济理论中许多以往尚未深入研究的重要观点,这是它的又一特色。诸如,揭示商品经济和生产社会化的内在联系,初步分析进入发达商品经济的八个特征,市场经济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机制等,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根基和进步作用确有新的启迪。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书中概括为一个根本转变、两个公式演进、三个范畴运用,也很富有新意。作者在该书跋中,独具匠心地从列宁的商品经济理论中引申出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经济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的九个切入点,认为“虽然处于萌芽状态,但其基本精神却是十分宝贵的,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有启迪作用。”同时,书中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列宁认识的历史局限性(同现在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差距甚大),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作者有意识地突出了列宁商品经济理论的实用性,使得该书更有实践价值。它以很大的篇幅详细剖析了列宁关于金融、财政、商业、农业、工业、计划工作、企业管理、外经、外贸等部门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并介绍了列宁关于公有制形式、分配方式、上层建筑的改造和建设、科学技术发展等问题的论述。这部专著资料翔实,旁征博引,可谓评析列宁商品经济理论的重头之作。
  作者长期研究列宁的经济理论,对其论著十分谙熟。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书中有引文过多之感,而对于当代各种流派的观点似乎论及不足,对当时认识上的局限性还应作更多的分析。希望今后能够加以弥补,有的论点也需要进一步研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