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11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忧虑与期望
  ——独联体一体化状况一瞥
  本报记者 严正
  今年以来,俄罗斯政要和新闻媒介不断发表言论,对独联体现状和前景深表不满和忧虑。1月20日,叶利钦总统在会见俄负责独联体问题的副总理谢罗夫时,发表了“措辞严厉”的谈话。他说“独联体问题成堆”,存在“长期积累的弱点”,已有人想离开独联体。他批评俄政府和其他许多部门在解决独联体内部问题方面行动迟缓。最近,谢罗夫因“工作不力”被解除了职务。俄独联体国家关系事务部长阿达米辛也说,现在已到了应当确定独联体是一个政治外壳、磋商机构还是某种程度经济一体化机构的时候了。这些不满和忧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独联体内部的离心趋势在扩大,俄罗斯在独联体的影响在缩小,美国等西方国家对独联体的渗透和扩张在加强。
  独联体是在90年代初苏联解体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目前已包括除波罗的海3国外的12个前苏联国家。俄罗斯想把它作为依托,用以抵制西方向原苏地区渗透、扩张,加强自己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重振大国雄风,因此把加强独联体国家一体化作为其外交政策最优先的方面。但6年多的历史表明,独联体并没有朝着俄罗斯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首先,独联体成立以来,说得多,做得少,仅起到“跨国谈判协商机构”的作用。据统计,作为独联体最高机构的各国元首理事会和政府首脑理事会至今各举行了20多次会议,通过了数百上千协定,还成立了跨国经济委员会、集体安全委员会、独联体维和部队等众多机构和组织。但所有这些协议和机构并未得到各成员国的签字和参加,其中发挥作用的更是寥寥无几。独联体一体化并未取得多少实际成果,近年来更是分多合少,传统关系也正在瓦解。
  在去年3月和10月举行的两次独联体元首会议上,各国领导人都严厉批评独联体实施协议的效率低下,并对独联体未来的命运问题进行了激烈但未有结果的辩论。元首会议未通过任何一个预先商定的文件,只有俄总统叶利钦一人在“2005年前独联体经济一体化发展构想”的文件上签了字,这是独联体历史上的首例。各国元首对叶利钦提出的扩大和加强安全条约的建议均保持沉默。
  经济合作是独联体一体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各国领导人不断强调的内容,然而其实际状况令人失望。一些独联体国家的关税壁垒和其它保护措施,使独联体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削弱。与此同时,不少独联体国家以巨大的让步直接向西方寻求资金和能源出口市场。
  在全面一体化未取得实际进展的情况下,俄于1996年先同白、哈、吉签署了关于加深经济和人文领域一体化的条约,后又同白俄罗斯签署了建立共同体条约,去年俄白又宣布成立两国联盟。俄原想以俄白联盟和俄白哈吉“小独联体”吸引其它独联体国家,推动一体化进程。但大多数独联体国家对此持疑虑、警惕和拒绝加入的态度。与此相反,一些独联体国家为加强自身分量,削弱俄的控制和支配作用,在独联体内外酝酿建立或加强原有的地区性组织。据报道,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1994年建立的经济联盟已将其合作扩大到军事方面,并已同意塔吉克斯坦加入;乌克兰、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正在西方的支持下组建“战略联盟”,以便把阿的里海石油绕过俄罗斯运往西方;在俄与北约基本文件签署当天,乌克兰、波兰与波罗的海3国总统聚会塔林,筹划建立“波罗的海—黑海联盟”,以密切与北约关系……这些把俄排除在外的地区性合作组织,大多对独联体一体化起逆向作用,使那里的地缘政治呈现多元化趋势。
  独联体一体化受阻的主要原因,是其内部离心力的增强。经过几年努力,大部分独联体国家已度过了“离异”的阵痛期,政治和经济形势日趋稳定。它们作为国际社会有充分权利的成员开始打入国际市场,与世界经济接轨,自由选择与别国包括独联体外国家进行合作的最有利方案。独立的生存能力,各自的经济和安全利益,已使它们不仅是俄的伙伴,在某些方面也成为俄的竞争对手。而俄由于国力削弱,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不能提供更多的帮助,加上某些政策失误,使它失去了把独联体国家团结在自己周围的中心地位。西方国家加紧进行的渗透、扩张和离间又成为阻碍独联体一体化的外部因素。
  俄总统叶利钦曾说过,独联体一体化“事关生存”,要“倾其全力”加强这一过程。俄政府官员也一再声称,俄现在和今后都不打算放弃独联体一体化方针,它符合俄的根本战略和经济利益,是保障俄国家安全、加强俄国际地位的必要条件。他还表示,要通过调整俄对独联体的政策、进行独联体内部改革,以建立和发展新型的一体化关系。独联体国家终因国力、外交空间有限,在满足自己的能源和燃料需求方面,在国家防御和社会治安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仍有求于俄。只要俄还需要独联体,而独联体各国还离不开俄罗斯,那末独联体就有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至于其一体化的前景,则难以预言。


第6版(国际)
专栏:

  就核查伊拉克总统府邸程序
  安南向安理会提交方案
  本报联合国3月9日电 记者符福渊、周德武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今天向安理会本月主席提交了核查伊拉克8处总统府邸最后程序方案。这标志着对伊拉克敏感地点的核查进入倒计时阶段。
  根据安南与伊拉克政府2月23日达成的武器核查谅解备忘录,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在核查伊拉克总统府邸时按照特别方式进行。安理会于3月2日通过的1154号决议在核准备忘录的同时,要求秘书长尽快向安理会提交核查伊拉克总统府邸程序方案。安南今天提交的方案包括如下内容:特别小组由秘书长委任的外交官及从联合国特委会、国际原子能机构抽调的专家组成,其人数由特委会主席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决定,专家也由他们委派;每次执行任务时,由特委会主席或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委派一名成员担任小分队队长;由特委会主席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决定核查总统府邸的必要性、进入总统府邸的时间及具体地点,并同特别小组专员协商;由特别小组专员或其委派的代表向伊拉克政府发出核查总统府邸照会,照会中将注明武器核查小分队的人员构成及陪同前往的外交官等情况;在进入总统府邸时,小分队的举止应与总统府邸的特点相一致,在进入总统府邸内的特殊部分时,应考虑到伊拉克方面的要求,然后方可采取相应的行动,但这样做不应妨碍小分队完成其核查任务;特别小组专员每次委派至少两名外交官陪同小分队前往总统府邸,外交官的使命是监督备忘录及核查总统府邸特别程序是否得到有效贯彻,并负责向特别小组专员汇报有关情况;特别小组专员将同特委会主席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共同讨论外交观察员所报告的情况,并将出现的问题转达给伊拉克主管当局,如果认为有必要,可直接向秘书长汇报。方案还承诺根据核查情况,将不时对上述程序细节作修改和补充。
  据悉,安南委任的核查伊拉克总统府邸特别小组专员、联合国负责裁军事务的副秘书长达纳帕拉将于本周三抵达巴格达,为核查伊总统府邸作准备工作。另据联合国官员透露,核查伊总统府邸的工作可望在未来两周内进行。


第6版(国际)
专栏:

  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举行会议
  要求南斯拉夫提高科索沃自治地位
  米洛舍维奇强调政治手段解决问题
  本报普里什蒂纳(南斯拉夫)3月10日电 记者吕岩松报道: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联络小组昨天在伦敦举行会议,就不断恶化的科索沃局势进行紧急磋商。会议呼吁立即结束科索沃地区的武装冲突,并明确要求南斯拉夫政府在两个星期内同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人进行政治对话。会议同时还宣布了针对南斯拉夫的一系列制裁措施。
  据报道,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外长和俄罗斯副外长出席了昨天的会议。会议发表联合声明说,国际联络小组不支持科索沃脱离南斯拉夫获得独立,但是南斯拉夫必须提高科索沃在联盟范围内的自治地位,赋予其更多的自治权。声明要求南斯拉夫政府10日内从科索沃撤出特种警察部队,停止对平民造成威胁的行动,允许国际红十字会和其它人道主义组织及联络小组成员国大使进入科索沃。
  声明要求南斯拉夫同联合国人权组织进行合作,并允许欧安组织在科索沃等地设立常驻机构。声明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审议对南斯拉夫实行全面武器禁运问题,禁止向南出售有可能用于“内部镇压”的武器装备。
  国际联络小组会议还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南斯拉夫的制裁措施。据报道,美、英、法、德、意五国决定立即停止向塞尔维亚提供用于支持其出口、投资及私有化的贷款,并拒绝向南联盟和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地区的镇压活动有关的官员发放签证。声明说,国际联络小组将于本月25日再次开会讨论科索沃问题,如果在此之前科索沃局势还未出现好转,将对南斯拉夫采取一系列新的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冻结南联盟和塞尔维亚在国外的资产。
  据报道,俄罗斯对联合声明的诸多内容持保留意见,不同意对南实行新的制裁。
  另据报道,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昨天晚上在贝尔格莱德会见了美国前南特使盖尔巴德,双方就科索沃问题进行了讨论。盖尔巴德向米洛舍维奇通报了伦敦国际联络小组会议的结果,米洛舍维奇重申科索沃问题是南斯拉夫内政,只能在塞尔维亚范围内通过政治手段解决。
  又讯 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居民9日在普里什蒂纳等城市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抗议塞尔维亚共和国警察“动用武力迫害阿族人”,并呼吁西方大国对科索沃问题进行干预。塞尔维亚警察没有采取行动强力驱散游行队伍,但官方新闻媒介谴责阿族人的游行示威是对恐怖行动的公开支持。10日,科索沃气氛平静,到目前尚没有新的人员伤亡情况的报道。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驻西使馆庆祝中西建交25周年
  新华社马德里3月9日电(记者颜为民)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临时代办殷恒民9日晚在大使馆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国和西班牙建交25周年。西班牙官方人士和各界朋友60多人应邀参加了招待会。
  殷恒民和西班牙国务秘书德米格尔在招待会上发表了讲话。双方高度评价两国建交25年来在各个领域里的友好合作关系,并祝愿这种关系在未来的岁月里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同西班牙于1973年3月9日建交。建交后,两国关系发展顺利。近年来,两国高层领导人互访不断,并多次宣布,在继续保持良好的政治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里的合作关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苏哈托再次当选印尼总统
  新华社雅加达3月10日电(记者洪秉明)苏哈托在今天举行的印度尼西亚人民协商会议上再次当选为印尼总统,任期5年。
  印度尼西亚人民协商会议兼国会议长哈尔莫科在会上宣布,根据宪法,苏哈托作为人民协商会议唯一的总统候选人自然当选为新一届总统。
  苏哈托于1921年6月8日出生在爪哇日惹市的格穆苏村。1966年3月出任印度尼西亚副总统兼陆军司令。1967年3月任代总统。1968年3月开始任总统。这次是他第七次连任印尼总统。


第6版(国际)
专栏:

  印国大党主席凯斯里辞职
  本报新德里3月9日电 记者李文云报道:印度国大党(英)主席西塔拉姆·凯斯里今天在此间辞职。这是大选后印度国大党内的第一个重大政治行动。在此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凯斯里再次敦请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的遗孀索尼亚·甘地出任国大党主席一职。但索尼亚·甘地是否会接受这个她多次拒绝的职务,以及国大党决策机构工作委员会是否会再次邀请索尼亚·甘地出任该党主席职务,目前尚无明确消息。
  凯斯里在记者招待会上不指名地批评了索尼亚·甘地。他说,过去两个月索尼亚对他的指责“是令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所不能容忍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智利武装部队总司令皮诺切特于3月10日卸任。图为皮诺切特(右)9日向总统弗雷辞别。皮诺切特曾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原阿连德民选政权,任智利最高军事统帅长达25年。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走街串巷

  莫斯科遇“雷锋”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许宏治
  俄罗斯人上街买东西,普遍使用塑料袋。入乡随俗。记者每次上街,衣袋里经常带个塑料袋。买了蔬菜水果、面包鸡蛋,就用它装了拎回来。
  有一次,记者在路边的一个小摊上买了些蔬菜和水果,照例用塑料袋装好,拎了就走。不料没走多远,大概是分量太重的缘故,记者的塑料袋突然破了。刚买的桔子全掉了出来,滚了一地,一时搞得记者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过路的一位俄罗斯老大妈看到记者困窘的样子,赶紧过来安慰说:“别着急,我这里有一个空塑料袋,你拿去用吧。”她一边说,一边弯下腰来帮忙把桔子从地上一个一个捡起来,往塑料袋里装。
  我们正在捡时,又有一位姑娘特意过来送给一个新塑料袋。她说,是刚才卖给记者东西的那位摊主发现记者的塑料袋破了,请她送过来的。说着,她也帮忙捡起桔子来。于是,记者一下子有了两个结实的塑料袋,一手提一个,不用再担心会破了。那位老大妈对记者笑笑说,你放心走吧,那个破口袋我去扔,说着,她便向不远处的垃圾箱走去……
  这件事情也许小得微不足道,却让记者难忘。当你遇到困难时,不止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立刻过来帮助你,不禁使人感到心里一阵温暖,觉得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到处都可能遇到助人为乐的“雷锋”。
  (本报莫斯科电)


第6版(国际)
专栏:走街串巷

  阿比让添“向导”
  本报驻科特迪瓦记者 杨贵兰
  如今在西非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驾车或散步,人们惊奇地发现,市区许多大街小巷陆续竖起了新路牌。
  长50厘米、宽25厘米的新路牌,由镀锌钢板制成,上半部分印着“阿比让城”字样、阿比让城徽和街道所在区的名字,下半部分用白色塑料微珠印着街道编码和街道名称。新路牌被固定在高2米多的镀锌钢管上端,竖立在每个路口,分别指示两个方向上的路名,看上去一目了然。
  阿比让市现有人口约300万,拥有大小街道6000多条。虽然建城几十年,但其街道只有10%有名称并竖有路牌,在城市地图上,也只有这些街道有名称,而其余90%的街道只是一些没有名称的条条、块块,很多人在阿比让居住了几十年,竟不知自己居住在城市什么位置,在地图上更难找到自己所在的准确方位,倘若遇有亲友来访,由于无法将自己住所的准确位置告诉对方,往往只能是自己亲自去将亲友接来。
  阿比让市去年拨款9.5亿西非法郎,计划在市区大街小巷竖起新路牌,并印制与此相应的阿比让市新地图。全市大小街道的路口共要竖立1万多根镀锌钢管,2万多块新路牌,原有的旧路牌将一律被更换下来。
  现已制成的新路牌中,只有10%是既有街道编码,又有街道名称,而90%的新路牌上则只有街道编码而没有街道名称,这些空缺的名称有待市、区政府逐步命名后再补印上。(本报阿比让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国外剪影

  拒付抚养费要坐牢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邹德浩
  一项处罚父亲拒付子女抚养费的法律,1月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开始执行,7名不按时付子女抚养费的父亲锒铛入狱。
  据加拿大统计局统计,全加已有2995万人口,但家庭结构却越来越小,传统上由已婚夫妻和孩子所组成的家庭模式,从1981年的55%下降到1995年的45%。而同一时期内,离婚率却不断上升。随着更多的单亲家庭出现,加拿大生活在低收入家庭中的贫困儿童已达140多万。
  这些年平均收入在1.67万加元的贫困家庭,多由单亲母亲组成,那些弃家而去的父亲很少关心自己的孩子,也不按时支付子女的抚养费。仅在多伦多市,就有8万多个父亲不想为子女付抚养费。为此,该省推出一套特别措施,包括赋予法庭权力,可扣押这些父亲的资产,吊销驾驶执照。法庭可以通过全国的电脑资料库来调查赖账父亲躲在何处,受雇于何人,是否把资产存在别人户名下,以便惩处。
  据安大略省有关部门统计,只生不养的父亲拖欠子女抚养费已高达10亿加元;经家庭责任办事处所处理的近17万案件中,有46%的儿童未得到父亲的任何抚养费。安大略省家庭办事处已发出950多封警告信,有185名失职的父亲被吊销了驾驶执照。安大略省检察院发言人波尔表示:“惩罚措施将越来越严格,我们将尝试新的方法,包括扣留退休金、委托讨账公司追回他们的欠款。”
  这些措施还真起作用。一名“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赖账父亲只在牢房中过了一夜,就乖乖同意交付7000加元欠账。有5名“不识时务”者在走进牢房大门时才表示愿将欠款尽快付清。还有一名富有的赖账父亲,一看法院动真格了,为免牢狱之灾,两天内就交清了1.3万加元的欠账。
  在马尼托巴省,有关部门早在一年前就采取了类似安大略省的做法,仅用吊销驾照的办法就替被监护儿童收回4250万加元的抚养费,比用口头劝说增加了25%。马尼托巴省政府在1997年共发出231份吊销驾照警告通知,其中2/3的人因为怕失去驾照而开始交付子女抚养费。此间舆论认为,再好的法律如不认真执行也是一纸空文,对那些拒付子女生活费的人来说,依法惩处是必要的。
  (本报渥太华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9日,暴风雪猛烈袭击了美国西北部,致使堪萨斯州部分学校和公路关闭。面对公路上劲吹的狂风和流沙般的大雪,驾车旅行的人们不得不谨慎驾驶。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总理呼吁遏制城市暴力
  据新华社巴黎3月10日电(记者杨京德)法国总理若斯潘9日在巴黎主持召开了国内安全委员会会议,决定采取措施遏制城市暴力事件上升的势头。
  法国内政部长舍韦内芒在会议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自1993年以来,法国城市暴力事件增加了4倍。对此,法国政府决定采取如下措施:改善情报工作,通过拍照摄像辨认暴力事件肇事者;当场拘留施暴者;加强防范手段;动用机动警力。同时,他强调必须加强公共交通安全。
  他认为,电视台播放的暴力影片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第6版(国际)
专栏:

  塞拉利昂流亡总统回国
  新华社阿比让3月10日电(记者令狐道成)弗里敦消息:塞拉利昂民选总统卡巴在结束9个多月的流亡生活之后,于10日由几内亚回到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
  据塞拉利昂国家电台广播,卡巴和其夫人艾莎乘坐几内亚航空公司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上午9时多抵达离弗里敦10多公里的仑吉机场,身穿民族服装的卡巴夫妇受到人们载歌载舞的热烈欢迎。据悉,塞已计划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恢复文官执政。
  卡巴于1996年当选总统。去年5月,以科罗马少校为首的部分军人发动政变取代了卡巴民选政府,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和反对。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还派出维和部队前往塞拉利昂对政变当局实施制裁和封锁,以迫其还政于民。今年2月初,西非维和部队因塞军政府借故不履行此前达成的和平协议,开始对其采取军事行动,终于把塞军政府赶下台,为卡巴回国铺平了道路。


第6版(国际)
专栏:

  穆巴拉克接受以报采访指出
  和谈僵局将引发暴力回潮
  本报开罗3月10日电 记者朱梦魁报道:以色列《晚报》昨天刊登该报日前对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进行的长篇专访,穆巴拉克就中东和平进程、巴勒斯坦建国、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和埃以关系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
  穆巴拉克警告说,如果巴以谈判继续停滞不前,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将出现暴力回潮的局面。他表示,埃及和阿拉伯国家普遍支持阿拉法特关于在巴以谈判的最后阶段宣布建立独立的、边境开放的巴勒斯坦国的主张。穆巴拉克预测,一旦时机成熟,巴勒斯坦人将在巴勒斯坦—以色列邦联或巴勒斯坦—约旦邦联之间作出选择。
  关于以色列最近提出的有条件从黎巴嫩南部撤军的问题,穆巴拉克奉劝内塔尼亚胡政府应在与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和谈中表现出撤军诚意,并根据联合国425号决议采取相应的令人可信的行动。穆巴拉克认为,保持同步的叙以谈判和黎以谈判将成为巴以和平进程的后续。
  在谈到埃以关系和阿以关系时,穆巴拉克指出,当前埃以关系出现全面倒退主要原因,在于内塔尼亚胡就任总理后以色列政府在中东和平进程中顽固坚持强硬政策。穆巴拉克认为,阿以双方领导人的政策对阿以关系的变化至关重要。


第6版(国际)
专栏:

  罗保希合作打击有组织犯罪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三国内务部长三月七日在希腊的塞萨洛尼基签署协议,决定共同打击有组织犯罪及非法移民。根据这项协议,三国将按欧盟国家标准协调司法程序,并成立一个专家混合委员会,研究落实协议的具体办法。(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金大中会见越南国会主席
  韩国总统金大中十日会见了正在汉城访问的越南国会主席农德孟。金大中对农德孟说,虽然由于韩国参与美国的对越战争而造成了韩越之间的不幸关系,但是越南能够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同韩国实现和解与合作,他对此表示敬意。农德孟表示希望韩国的企业继续对越南进行投资。


第6版(国际)
专栏:

  菲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交火
  菲律宾政府军最近在南部与反政府的阿布·赛亚夫组织成员发生激烈战斗,有十七名反政府武装分子被打死,五名政府军士兵受伤。阿布·赛亚夫是目前菲律宾第二大反政府武装。它主要在南部的棉兰老岛活动。在过去五年间,该组织一直拒绝与政府举行和谈。


第6版(国际)
专栏:

  斯海军击沉五艘猛虎组织船只
  斯里兰卡海军十日晨击毁了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游击队的五艘船只,至少击毙十五名游击队员。战斗持续了五个小时。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改装战略导弹发动机
  俄罗斯化学自动化设计局的专家不久前对俄PC—20战略导弹的喷气发动机进行了改装,并成功地进行了点火试验。据俄通社—塔斯社日前报道,俄罗斯拥有数百枚这类导弹,它的每台发动机价值约数百万新卢布(一美元约合六新卢布)。按照限制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这类导弹应被销毁。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德丹三国举行海军演习
  波兰海军司令发言人雅努什·瓦尔查克九日宣布,波兰、德国和丹麦三国海军九日开始在波罗的海举行为期四天的导弹部队联合演习。波兰海军所属的三艘导弹驱逐舰参加演习。近年来,波兰军方已不只一次地参与了由北约国家举行的各种军事演习。(据新华社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