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1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议论风生

  把好事做到底
  周云武
  一位在工厂工作的朋友来访,谈到他们那个厂年初应群众要求,办起了阅报栏,栏内贴有《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湖南日报》等,吸引了大批职工前去阅报。但“热闹”一阵后,“围观”的群众却越来越少,为何?阅报栏内报纸没有及时更换,10多天乃至个把月才换一次,被群众戏称成“月报栏”。
  这事忽然使我想起不久前回乡了解到的另一情况。前段党政机关或群众团体开展“三下乡”活动,受到基层的热烈欢迎,自然也是好事。但“送者”一走,欢迎过后,送去的各类书籍,有的堆在仓库,有的锁在柜中,有的被干部或“积极分子”带回家充当摆设,大多数农民很难一睹。
  好事之所以好,是因为满足了群众的心愿和要求,受到群众称赞,并由此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但“好”不彻底、不完整、不圆满,则既浪费国家和集体财产,又助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不仅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反而会引起群众的不满。好事之所以“好景不长”,是因为有的人只图开头赶“浪头”,在电视里露露风采,在报刊上出出风头,并非真心实意想为群众办好事;有的是办事没有责任心,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有的是只拿“接力棒”,无心接着“跑”,使好事“断路”;还有的是管理差劲,制度没跟上等等。根本的原因,都是心里装群众的事少了一些。
  “万事开头难”,这是至理名言。但并非这开头的“难”一过,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再好的开头,也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通常更艰巨、更复杂、更漫长。必须有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精神,实事求是的作风,完整配套的管理制度。
  这些年,各地的确都在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好事,也确实办成了一些好事,发挥了很好的效益,群众是很满意的。然而,也不可忽视,有些好事,虽然曾有过光辉耀眼的开头,却未能很好地坚持下去,最终以“蛇尾”而结束,甚至连“蛇尾”也没有。
  “好事要人办,坏事要人管”,这是一句老话。现在看来,好事要人办,一定要科学地办、认真地办、仔细地办、长期坚持不懈地办。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葫芦岛市干部制度改革有成效
  本报讯 如何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辽宁葫芦岛市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制度改革新途径,着重把好干部进出口两道关卡,使上者德才兼备,下者心悦诚服,这种做法取得良好效果。
  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他们采取公开推荐和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从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一方面是近期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县级领导干部。通过六个程序,即:资格审查;统一笔试;面试答辩;组织考查,市委审定;短期培训,试用上岗等。最后在559名应试者中公开选拔出10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市直10个委办局领导班子。另一方面是采取择优培训,竞争上岗办法选拔领导干部。根据领导职位空缺,从后备干部中按照一定比例拟定人选,再经过民主推荐,组织考试等程序,从考核对象中,择优确定拟任人选,提请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在下调罢免干部方面,他们也想出许多办法。首先掌握标准确定对象,对政治素质低、群众意见大、工作能力差、领导水平低、身体弱的干部,只要与所担任职务要求不相适应,都毫不留情地“下”。其次,严格按照干部管理程序行事,加大组织考查力度。第三,区别不同情况,合理妥善安置,让干部“下”得顺。对接近退休年龄或身体条件差的,可平级安排虚职,保留原待遇;对不胜任正职的,可降职使用;对有技术专长而缺乏组织领导能力的,应放到专业对口的业务天地施展才华;对一些素质好、有潜力但缺乏实践经验的干部,可降职安排到一定岗位锻炼后,德才素质明显提高,工作政绩突出,还可以重新提拔等等。
  葫芦岛市通过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使在职领导干部的工作状态和面貌焕然一新,使各项工作虎虎有生气。(佟志武)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公仆心声

  我的政绩观
  孙楚寅
  有人说,当官难,当“一把手”更难。作为一个地市级的“一把手”,如何做好让老百姓真心拥护的大事、实事、好事,实在不易。结合襄樊市成功实施“形象工程”的经验,我觉得树立了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办起事来就得心应手了。
  发展是硬道理。为官一任,首要的问题自然是发展本地的社会经济。但发展的途径却不只一条。我1996年3月被任命为襄樊市委书记,“新官上任三把火”,工作千头万绪,这第一脚怎么踢?结合襄樊的实际,市委市政府提出首先必须塑造好襄樊市的整体形象,包括城市形象、单位形象、市民形象和产品形象,在全市开展一项以这“四个形象”为中心的“塑造形象”工程。
  有人说:市委书记不去想方设法把经济搞上去,却一门心思想着去搞面子上的什么形象工程,还要花那么多钱,不如拿去解困,减少“白条”,也好在老百姓当中落个好名声。还有人直言不讳地劝我,为官一任搞得几年?不如上几个大项目,竖几幢高楼,修几条大路什么的,也让上面一眼能看到你的政绩。我认为这两者都不免偏颇。为官一任没有政绩,对上、对下、对自己都说不过去。政绩如何衡量呢,正如小平同志所说,得看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形象工程一是为了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为群众带来实惠,二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这是为老百姓办事,不会错。统一了市“四大家”领导的思想后,1996年10月10日,我市召开了襄樊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动员会,通过电视直播一直开到乡镇一级。我在报告中提出“要让襄樊净起来、亮起来、绿起来、高起来、美起来……”,要使“形象工程”建设“半年见成效,一年上台阶,两年大变样”。端正了政绩观后,我们下决心“形象工程”不搞“面子工程”,而要搞“基础工程”;不搞“迎检工程”,而要搞“民心工程”。说到“民心工程”,这就要树立另一个正确观点,即群众观。
  为带好头,我和市长阎增福同志一起,汽车的后厢里带上了扫帚和铁铲,见到街上的垃圾就自己动手,每次都极大地影响了周围的群众。市“四大家”领导人人包街道、抓工程,形成了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的生动局面。我和各级领导同志一起每周一至五主抓经济工作,周六至周日主抓形象工程。领导带头了,我又想,“形象工程”要搞好,必须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事情办到他们的脚底下、手边上、心坎上,使他们从中得到实惠,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建设活动中来。为此,我们投巨资在几个月内改造了市区400多条泥巴路,1000多个泥巴庭院,100多个旱改水厕所,改造了市中心的人民广场,新修和改建了12个城市游园,新铺草坪10.6万平方米,植树22.6万株,整治了市区交通,对临街建筑进行了亮化。而全市的经济呢,去年财政收入达到18.8亿元,比前年增加20.07%,这说明“形象工程”不仅没影响经济建设,反而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是我为政以来最大的安慰。
  (作者为中共湖北襄樊市委书记)(附图片)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时代公仆

  谷新珊的“廉洁经”
  文伯其 罗玉林
  湖南省劳动厅厅长谷新珊当厅长15年,谈起他的“当官之道”,他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政府部门的一把手要真正做人民的公仆,必须坚持做到四个‘不’:即抓机关廉政建设不放松;金钱面前不动心;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丢;以权谋私不能搞。”
  抓廉政建设不放松
  谷新珊1988年任劳动厅长以来,在他主持下,先后制定了30多个关于廉政勤政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原劳动厅干部吴海清因诈骗涉嫌经济犯罪,在研究处理吴海清问题时,阻力很大,有的同志因与吴关系密切,态度暧昧,难以处理。在谷新珊的坚持下,厅党组形成了统一意见,吴海清受到司法部门的立案查处。此事在全厅干部群众中引起良好反响,许多同志说,一把手这样抓廉政建设不放松,反腐败大有希望。
  金钱面前不动心
  1992年底的一天,原在工厂一起共过事的一位老同事来到谷新珊的家,请厅长帮忙,给亲侄儿搞个农转非指标,并说:“这件事,只要厅长说句话,就能办成……”边说边把300元钱放到茶几上,没等对方把话说完,谷新珊就严肃地说:“该办的事,一分钱也不要,不能办的事,你就是给一块金砖,我也不会办。”硬是把钱退还给老同事。15年来特别是担任劳动厅长近10年中,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和什么时候,谷新珊应邀参加的展览会、庆典活动、新闻发布会等,送给他的“红包”不管金额多少,他分文不收,通过多种途径送上门的“红包”,他也一一交给厅纪检部门处理。
  艰苦奋斗的本色不能丢
  走进谷新珊的办公室,只见两张木桌拼成的一张大办公桌,几张旧木椅、两个书架和书柜,不是亲眼所见,也许难以令人置信。在谷新珊的影响下,劳动厅无论领导还是一般干部办公室用具的简朴在省直机关是数一数二的。
  担任厅领导15年,谷新珊却骑了10年自行车上下班。后来条件改善了,他仍然坚持与另外一位领导同志合坐一台已经跑了16万公里的桑塔纳轿车。1995年厅里更换车辆时,特地买了台新桑塔纳给厅长,并且办好了牌照手续,谷新珊知道后立即责成有关人员换了牌照,坚持把新车让给离、退休干部使用,自己一直坐旧车。
  以权谋私不能搞
  有人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谷新珊却嗤之以鼻。谷新珊的妻子同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级工程师,谷新珊从株洲调到长沙任劳动人事厅副厅长两年后,才将妻子调到长沙有色金属设计院工作,在这里她搞过设计,当过办事员,做过收发工作,谷新珊从未考虑到利用职权为妻子谋个效益好的工作单位。1993年以来,谷新珊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直机关廉洁勤政先进个人和全国十佳劳动厅长。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百岁党员上“党课”
  湖南省邵阳县下花桥镇堡口村共产党员袁敦庆在他101岁生日这天,不许家人为他大摆宴席,谢绝亲友祝寿,把子孙后代召集拢来,宣布他今天的生日定为“家庭党课日”,首次给家人上了一堂“党课”,教育后代时刻勿忘党的恩。
  跨越过两个世纪的他,前半辈子流落他乡,在旧社会苦海中挣扎,没过一个像样的日子,只有共产党才使他翻了身。改革开放使他很快致了富,六个孙儿、孙女全部考入全国重点大、中专院校,成为远近闻名的“秀才之家”。两种社会,两种人生,他感慨尤深。他说:“生活在这年代,衣食住行样样不愁,后代又孝敬,日子过得特别甜,真叫人活不够。一句话,还是共产党好!”图为在第一次“家庭党课”上,袁敦庆手捧党旗、党证教育子孙勿忘党恩。李爱民 唐志成摄影报道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海军412医院拓宽干部发展渠道
  本报讯 海军412医院针对科技干部输入渠道狭窄的情况,坚持稳定专家结构,保留中坚骨干,培养新生力量的原则,回聘了15名离退休高年资科技人才,特招了近20多名地方大学生,与海军医科学校联办了二届护校班,培养护士110多名,缓解了医院科技干部紧缺矛盾,保证了医疗卫勤和战备任务的完成。
  海军412医院地处偏僻,远离市区,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科技干部主要来自海军医科学校和军医大学的学员,每年数量有限,不但输入渠道狭窄,而且每年还有少数科技干部调走,特别是近几年一大批四五十年代的老资历的科技干部陆续离退休,岗位人才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为此,海军412医院党委把拓宽人才发展渠道作为加强科技干部队伍建设重中之重,回聘离退休高年资科技人才,让他们发挥传、帮、带作用;特招地方大学生,使科技干部学历层次向高、尖、专发展;聘用地方护校毕业生和自办护校班,解决护理人员紧缺矛盾;培养和大胆起用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有的走上了院领导岗位。
  在拓宽人才发展渠道的同时,海军412医院特别注重加强对科技干部的在职培训和开展学术交流。5年来,该院共有236名科技干部参加了各类函授、院外进修、送学深造等形式的学习,70%以上人员都经过了半年以上的培训;组织开展全院性学术活动90余次,参加院外学术交流250人次,有100人参加各种军内外学术团体达200余个,撰写学术论文1263篇,各级刊物发表论文303篇,开展新技术、新业务405项,获国家专利1项,获军队科技进步奖近20项,提高了该院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海上战争中的医疗卫勤和战备保障能力。
  (汪光鑫 潘霖)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带领群众奔富路
  ——记甘肃省文县尚沟村党支部
  “有女不嫁尚沟里,沟沟卡卡卡死哩,半年糠菜半年粮,五黄六月饿死哩。”这是一首形容甘肃省文县横丹乡尚沟村贫穷落后状况的民谣。
  尚沟村坐落在西秦岭白水江畔的大山深处,全村共有4个合作社,132户人家,598口人,有党员16名。村内地形支离破碎,山大沟深坡陡,有两条沟、三座山、三面坡、五道梁,土壤瘠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旱灾、洪灾、雹灾、泥石流五灾俱全。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尚沟村成为全县最贫困的村之一,全村清一色贫困户。
  1990年,村民们家家卖掉用来换油盐的鸡和蛋,凑作路费推选村支书董国福前往河西考察,打算全村迁往异乡安家落户。村党支部召开群众大会,讨论是否迁移他乡的问题,根据群众穷家难舍的意愿,村党支部做出了“就地创业”的抉择,全村11名党员都在《带领群众治穷致富的决心书》上按了手印。
  1990年冬,村支书董国福、村主任董国民带领7户党员家庭和积极要求入党的农民,在村对面的半山上摆开战场,奋战一冬把30亩坡地抬成了平展展的水平梯田,第二年梯田里的玉米亩产达到400公斤,是陡坡地的4倍。村党支部在地头召开现场会,全村群众亲眼看到了修造梯田的优越性,造田积极性空前高涨。村党支部还带领群众大力推广普及地膜覆盖种植等农业实用技术,变低产田为高产田,近来,每年用地膜栽培玉米和营养钵育苗栽培都在200亩以上。与此同时,村党支部组织全村群众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历时3年终于在村后的黑沟、周家沟两条千年干沟里挖出了两眼清泉,架设引水管道6800米,修蓄水池13个,使360多亩梯田得到灌溉。人均占有粮500公斤以上。
  尚沟村党支部在带领群众造田引水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还积极组织群众大搞植树造林,因地制宜兴办经济林果园,做到“一手抓粮,一手抓钱”,实现稳定解决群众温饱的目标。
  尚沟村适宜栽植苹果树,但过去栽植的苹果因管理跟不上去,单株产量只有一二十公斤。近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率先学会了苹果栽培技术,甘当“二传手”,向群众传授技术,提高苹果产量。近年来,村民们新栽植苹果树5000株,使全村苹果树累计达到7000多株,年产苹果4万多公斤,收入5万元,其中有12户收入在500元以上,有两户收入在千元以上。
  尚沟村党支部还组织群众栽植杜仲树4万株,使全村杜仲树累计发展到4.5万株,有的树已开始见效益,年收入2万多元。
  经济林果已成为尚沟村的支柱产业和群众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全村在荒山荒坡上和地埂边栽植花椒、苹果、杜仲、柿子、核桃等各种经济果树19万多株,面积1200多亩,户有经济林果园近10亩,为农家带来滚滚财源,近年来每年经济林果收入11万多元,户均850元。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贫困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巡礼

  凝心聚力求嬗变
  ——记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驮戥村党支部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鸬鹚乡驮戥村,是一个地处深山、畲汉杂居的小村落,这里“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多雨水少,常年吃不饱”,“火篾当灯点,辣椒当油炒、火笼当棉袄”。直至1994年这里的人均收入还只有384元。党支部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上无所作为,失去了凝聚力,也成了地、县有名的后进支部。
  1995年春节刚过,驮戥村党支部书记兰刘森从县里参加扶贫攻坚动员大会回来的当天晚上,把15名党员召集到家里。大家以为书记像往常一样要跟大家讲城里的新闻,念县里大会文件,但看着老兰始终阴着的脸,大家感到今天跟往常不一样。“这次我到县里拎回了两顶帽子,一顶是穷帽,叫贫困村;另一顶是臭帽,叫‘后进支部’,我是低着头从县里‘逃’回来的。”“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要大家把这两顶帽子拎回家去,压在枕边好好思考几个问题:一是这两顶帽子该不该戴;二是贫困后进的原因在哪;三是下一步该怎么办。明晚7时带上答案到这里来开会。散会。”老兰简简单单的几句话,结束了党员大会,也抹去了15名党员脸上的笑意。
  那一夜,党员们大部分没合眼。第二天,天还没暗,15名党员已整齐地来到了老兰家。
  接连几天,村里的15名党员都在晚上7时准时聚拢到老兰家里,支委会、党员大会一个接着一个。有人把那几天的党员大会叫驮戥的“三中全会”。于是,一个个新的举措出台了。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村党支部面对困境,没有泄气,他们以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无畏气魄,借助于八七扶贫攻坚和三年后进支部整顿的强劲东风,凭着8385亩山林,335亩耕地的家底,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凝聚三个自然村120户、450人的力量,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贫困落后的山村发生了巨变。
  村支部还请来农林部门的专家对山进行了“会诊”。发动村民投工1万多个,对有开发价值的山地进行整体开发。近年来,科技抚育了700亩油茶,70多亩桔园,新开笋竹基地108亩,开发高山蔬菜基地80亩。
  村支部意识到光靠自己的力量搞深开发缺资金、缺技术。因此还想方设法引能人带资金到村里开发。1996年村里以土地入股和资金投入的方式投资2万元与本县家地乡的一个有种植板栗和药材技术的干部,办起了80亩股份制板栗、药材基地。为山地资源的深开发走出了条新路。
  党员是群众的榜样,支部是群众的主心骨。近三年来,驮戥党员已形成一个不是规矩的规矩,就是哪里有困难、有危险党员先上;哪里苦、累,党员先上;捐款、投工、学新技术党员带头,与坏人坏事作斗争党员带头。
  在驮戥村,无论谁家有困难,党员都会伸出热情的手。从外地到村里当上门女婿的兰一明,永远也不会忘记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是雷广强、兰宜兴等党员帮助渡过难关。1995年以来他长年患肺病和风湿病,卧床不起,秧种不下,队里党员得知后叫来其他党员和村干部20多人两天就把田插好。正当他为秋收发愁之际,党员们又主动地给他把稻谷送到家里。仅1996年党员干部为他义务帮工100多个,这些党员不仅不要工钱,连饭也是吃自己的。党员干部成了群众的贴心人,群众有事总爱找党员商量,村里哪家有生死病痛之事,党员总是最先知道,最先赶到。就连家里缺钱之类的事也总会跟党员说上一声,近几年党员为村里群众借贷款5万多元。
  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把艰苦奋斗精神与科学致富意识结合起来,驮戥群众一步一步跨越了大山,走出了狭隘,一步步告别贫困,在那曾经贫穷落后的山岙里,共同托起了大山的希望。全村人均收入达2000多元,一举成为景宁畲族自治县的脱贫致富先进村和科技示范村,党支部成了全县的先进党支部。
  远处,人们可以听到驮戥村党支部带领驮戥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脚步声咚咚作响。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编后

  脱贫还需领头人
  一个是“山高石头多”的畲汉杂居的小村落;一个是“沟沟卡卡卡死人”,甚至准备择址迁居的贫困山村,何以能一步步告别贫困,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山还是那道山,梁还是那道梁,人还是那些人,所不同的,就是因为有了一个“主心骨”,有了好的领头人。
  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工作难做,而在贫困山区,党支部的工作无疑更是难做,要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也是难上加难。然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面对困境和艰苦的环境,有的人退缩了,或等或靠或要;有的人却被激起了更高的斗志。等、靠、要只能长期在贫困的处境中徘徊,而艰苦之下的奋斗,才能真正找到脱贫的出路。尚沟村和驮戥村党支部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尚沟村和驮戥村党支部的实践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创业。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势,关键还是看人怎样去认识它,利用它,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因此,农村党支部作为脱贫致富的领头人,要勇于奋斗,善于奋斗,从实践中找到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之路。


返回顶部